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20字大全

时间:2023-05-17 作者:储xy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志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超过三分之一人数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我们亚父中心学校把此次家访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制定了详细的家访方案,使这项工作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组织、有制度、有落实、有奖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中心校的行政班子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家访这项工作,并把它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不敷衍了事,不流于形式。中心校建立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团支部、班主任具体负责,分工到人的家访活动领导组,班主任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确定出具有代表性并有一定覆盖面的家访对象,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有辍学倾向的学生。了解每一位家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成绩、纪律和其它情况)。

其次,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关心学生成长,走进学生家庭”万名教师家访活动的通知》精神,把全校教师分成若干组,主要采取登门走访的形式,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采取分组、分片、分班、包人等办法进行。此次家访使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学校利用它可以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学生。家长也可以借机准确地了解学校对孩子的期盼和要求。

我们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主动走进学生家中家访,让学生及其家长感动不已。并能够与学生像知心朋友一样平等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掉不良习惯和毛病,引导他们发愤读书,立志成才。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这样的家访搞的好,应该多多益善。

历时40天的家访,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它使我们人民教师的作用既体现在课堂上,又体现在八小时以外,将教书育人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家庭和每一位学生的课余时间,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让其避短扬长,健康成长。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二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精选篇4

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三

因为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一致性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xx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积极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刚开始家访时,说实话,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家长对家访持什么态度,而我该怎样做才能体现这次家访的目的。后来随着家访次数的增多,渐渐地开始觉得家访的意义不一般。很多次打电话和家长联系要去家访,家长们先是一楞,随后忙在电话那头说,好的,好的。什么时候来,我们在家等您。上得门去,家长又是倒茶,又是切水果,倒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在我交代了一些让家长注意的事项和要求后,他们都说,孩子快开学了。本来就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现在您来家访,让我们有了底,孩子也认识了您。不错不错。你们学校的家访活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通过细致,全面的家庭访问,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四

家访时间:09年7月7日

家访地点:南辰美景,杨浩巍家。

家访目的:杨浩巍本期被评为区三好学生,在班级中品德、学习全面发展,堪称楷模。这个孩子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情绪也是有波动的。每当孩子有消极情绪产生,开始钻牛角尖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我都会求助他的母亲——王艳伦,他母亲就会和他交流,纠正他思想中一些偏激的想法,让他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此次家访,我更想知道她是如何为孩子安排的假期生活,作为以后家长会的交流资源,让更多的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

家访过程:

到杨浩巍家后,他爸爸首先让孩子为我展示一下枪法。孩子用玩具枪打-倒塑料瓶后,一下子家访的氛围变得轻松了。接着我参观了孩子的卧室,他的卧室非常整洁,我表扬了他是一个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后来在与孩子的父母交谈中,我发现孩子的假期安排得很有意思。在《成都商报》上登载了新思维将举办有关思维训练的活动,他的妈妈报名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参与此次活动。当时,我对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但是他的妈妈却认为活动中总会有收获。

作为有心的家长,孩子的成长也是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假期参与社会活动,让自己与孩子在活动中相互磨合,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成长也是一个好方法。 家庭作业受限于班级授课制的'共性,家长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孩子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这是值得提倡的。

家访时间:09年7月22日 家访地点:康郡,郑鹏家。

家访目的:孩子期末语文测试得了第43名,家长开完家长会后没有与老师交流就走了。我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够与老师交流,树立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成长观。

家访过程:

孩子在康郡的小区门口接我,我与孩子到家后,他的妈妈告诉我,他的爸爸在拉萨工作,自己没有文化,带着儿子和女儿。女儿今年即将进入高中学习,成绩优异。儿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在家孝敬父母,爷爷奶奶,很勤劳,积极地承担家务劳动,心眼实。孩子的动作慢,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很是溺爱,长期是在家边做作业,爷爷奶奶边喂零食。了解到这些情况,我突然间很喜欢这个孩子,现在自我中心的孩子比比皆是,心中有父母、老人的太少,更不说主动承担家务。于是,我表扬了孩子,并下决心下期让他担任劳动委员,为班级服务。希望通过承担责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家访反思:

孩子的发展是多角度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看孩子,寻找他们的可欣赏点,让他们和我们能够相互地了解、理解。

家访时间:09年7月28日 家访地点:育才都市家园,殷铭懋家。

家访目的:孩子父母离异,由奶奶带着,孩子很期待得到父爱母爱。期望通过家访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关爱他的。

《初中教师家访内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