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

时间:2023-12-10 作者:琴心月

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立意,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一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用不同方法尝试记忆歌词的快乐。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唱出鼓点节奏的强弱变化以及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图片四幅(太阳、花、小鸟、小朋友)、鼓。

1、玩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敲鼓节奏。

(1)个别幼儿探索敲鼓的节奏。

(2)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

2、学习副歌部分:

(1)倾听副歌的鼓声节奏。

(2)创编不同的`敲击方法,敲击副歌节奏。

(3)边敲边唱出副歌节奏,尝试唱出由强到弱的变化。

3、完整地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谁听到了鼓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图片排队。

(2)随琴声学唱歌曲。

(3)教师隐藏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4、边唱边自由表演歌曲。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二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大鼓一面。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l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l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l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l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l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三

在一次行军途中,拿破仑的贴身警卫为了救拿破仑而不幸落马。整个身子落入悬崖,幸亏一根树枝挂住了他的衣袖,使他没有跌入万丈深渊,生死之际,卫兵拼命呼喊拿破仑救命,拿破仑看了一眼结实的树枝,突然举起枪对准卫兵的脑门,厉声吼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一枪打死你!”卫兵见求救无用,只好尽力自救,于是使用全身力气一跃,终于攀上了悬崖。

1拿破仑小时候经常和哥哥约瑟夫一起到奶妈家玩,一次,奶妈做了两个肉饼给他们吃,看着令人垂咽的肉饼,拿破仑对约瑟夫说:约瑟夫,你知道奶妈还有三张肉饼在那里吗?约瑟夫表示不解。拿破仑说:还有三张肉饼在厨房的碗厨里。约瑟夫赶紧向厨房跑去,拿破仑对在旁边的奶妈笑笑迅速将肉饼吞入腹中。

2拿破仑在军校学习时常常怀念故乡科西嘉,一次,一位牧师当众指责拿破仑过于怀念科西嘉,你是法国人,务必知道科西嘉也是属于法国的。拿破仑立即跳起反驳道:我来这里不是要谈论科西嘉的,作为牧师,你无权在这方面训斥我。

3拿破仑读三年级时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发生争执打了起来,拿破仑一只眼睛被打肿了,上课玲响了,拿破仑回到了教师。下课了,拿破仑到了六年级学生班级,又是一场,拿破仑第二只眼睛也肿了,变成了一个熊猫。又打到了上课,拿破仑走了,下课拿破仑又出现在班级前,又是一次,第三节下课又来了,六年级学生苦求道,到底怎样你才肯停止,我要你向我道歉,否则我会打到死。六年级的学生说:对不起,拿破仑说:早说不就行了,扭头就走了。

4一次,拿破仑在军校进行军事训练,拿破仑讨厌枯燥单调的军训。当教官要求做枪放下,拿破仑做枪致敬,别的同学做枪致敬时,拿破仑做枪放下。做错了动作挨了教官一枪托后,拿破仑竟以牙还牙,回敬了教官一枪托,众学生吓得面面相觑,教官说:马吉斯,你来训服这个危险的岛民。马吉斯是拿破仑少有的好友。

5拿破仑在军校每周都要受到个别惩罚,刚进军校不久,拿破仑因不服从管教受到教官惩罚。教官命令拿破仑穿着搂烂的衣裳当着其他一百零九名学生面前跪着吃晚饭。拿破仑不从,他抗议道:我不下跪,先生,在我们家里,我只对上帝下跪。顿时一阵拳打脚踢,拿破仑呕吐了起来,亢奋的拿破仑被带到了寝室,后来校方撤销了处罚。

6拿破仑在远征埃及前曾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找,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来自东方。7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普鲁士国王被拿破仑的速胜吓得心惊肉跳,意欲与俄奥联军结盟的.普鲁士,诚惶诚恐的等待拿破仑的惩罚,派大使准备对拿破仑下最后通碟的,拿破仑的速胜使其不得不隐瞒了来访的真实目的。拿破仑说:大使先生,命运之神把你祝贺的对象改变了,你以为你的主子对我诚实吗?你们公然向我宣战倒还体面些,这样就可以堂而惶之的为他的各个盟国效劳。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允许多达三万的俄国士兵从你们的属国波兰经过,没有理由可以为这种行为解释,这是公然的敌对行动,而我,那里发现敌人我就向那里进军。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四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五

天阴沉沉的,下着雨。我正在路边独自行走着,心里也是阴沉沉的:数学试卷发下来后,我考得很差,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想起考试前的一段时间,老是贪玩,没有好好复习,才导致了这次没有考出好的成绩。

我顺着她的腿边一看,才发现她的一条裤腿是空的。我震惊了:她才这么小,就要忍受着断腿的折磨与痛苦,好可怜呀!我正想着,只见她慢慢地把手撑在地上,准备站起来。她先是艰难地把拐杖立了起来,再慢慢地抬起身子,衣服上满是灰土,脸上布满了汗水。过了一会儿,她终于慢慢地站了起来。可是她刚向前走了一步,就又摔倒在地上,连手掌也擦破了,流出了血。我看她不顾手痛,马上做了个姿势,准备像刚才那样用手撑在地上,准备再次站起来,可她的身体晃晃悠悠的,一条腿似乎不听使唤,十分危险!我看着实在有些不忍心、不放心,便连忙跑过去准备扶她起来。

小女孩看见我跑过来帮她,拾起头对我说:“大姐姐,谢谢你!不用帮助我,我刚出院不久,医生让我多锻炼锻炼。这点儿困难怎能把我打倒呢?我要多练习练习,争取尽快康复,让我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自己走着去上学。大姐姐,我自己能行的`!”我听了,赶快退到旁边,默默地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艰难地站了起来,目送她一步一步地走远。

小女孩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我深深地感到,一次普通的数学考试没有考好,就灰心丧气,这一点儿困难就把我打倒了?不行,我要下定决心,一定要向那位残疾小姑娘学习,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下次一定会考im优异成绩!

我相信,只要我们遇到困难不逃避、不退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文档为doc格式。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八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变化。

(二)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事物的高兴与快乐,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二、活动准备:小熊头饰、小老鼠头饰、太阳、花、鸟、小朋友、小鼓、节奏图。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面鼓,问幼儿:“你会打鼓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3.再出示一只大熊(头饰)“大熊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强又重。“他们鼓打得一样吗?”通过小老鼠和大熊身体大小、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鼓声的.高低强弱变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0︱××××︱×——︱。

(二)第二环节欣赏歌曲,熟悉歌词,把握歌词前后顺序。

2.欣赏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图片,顺序不对的)。

3.欣赏把握歌词前后顺序。“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看一看顺序如何?如果顺序不对请幼儿改过来。

4.按节奏来和老师一起念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创编简单的动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五人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四)结束。

和老师一起去按照节奏敲鼓吧。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九

动音乐游戏:队列操。

拓展了解鼓号队的组成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2、通过音乐游戏“队列操”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唱准第三句的同音反复。最后的补充句模拟大鼓的声音,要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及其组合。

教学重点。

学习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休止和强弱的演唱要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感受音乐,出示实物小军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唱唱敲敲——享受音乐。

1、学唱新歌《我是小鼓手》。

2、完整地聆听歌曲。

3、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分句模唱法学唱歌曲。

a、要求学生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b、分句填唱歌词。

c、对学生个别唱不准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唱。

5、用多种方法练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6、回忆小军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节奏在第一、第二和补充乐句处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击,也可发放少量的打击乐曲伴奏。

三、听听走走——表现音乐。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活动的规则。

2、分组讲解三种节奏和行进的要求。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奏三种打击乐器的相应节奏。

4、要求学生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按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

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能怎样敲?怎样走?”,留给师生创新的空间。

四、拓展练习——号鼓队的组成。

1、介绍号鼓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2、介绍号鼓队演奏的场合及其作用。

五、课堂小结。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十

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小鼓手》,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2.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准备:钢琴、自制图片(小鼓手、太阳、花、鸟、小朋友)。

重点: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

难点:愿意与同伴一起演绎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

过程:

一、直接引题: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1)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出示图片,按歌曲顺序排列。

2.再次示范唱,鼓励幼儿回忆,填补空缺,将图片排列完整。

三、歌曲学唱。

1.清唱跟唱。教师放慢速度,结合图片跟唱歌曲。

2.教师配合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3.演唱歌曲。请部分幼儿表现出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进行演唱,其他幼儿伴唱。

四、鼓点表现。

根据歌曲用时弱、时强、特强的表现方式来演绎歌曲。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十一

1、认知: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

2、能力: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听辨简单的节奏,尝试创作。

3、情感: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一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教学重难点。

处理好休止与强弱的对比。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助教板等。

教学方法。

1、演唱法;

2、表演法。

师生互动。

一、组织活动:(学生在教室列队,三名学生分别担任出旗手,护旗手)。

1.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播放《出旗曲》。中队长点名,汇报人数,音乐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并宣布活动开始。

2.中队长:全班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4.主持人请老师对同学们的即兴演奏进行评点。

二、展开活动:

1.主持人:导入后播放《我是小鼓手》,出示歌曲谱例。

2.有没有听出歌中的鼓点声?谁来模仿一下?

3.主持人:请音乐老师和我们共同唱这首歌,好吗?

4.播放歌曲范唱,请几位学生画出旋律线,其他学生模唱。

从旋律变化和图的变化给于学生提示,帮助他们很快的熟悉歌曲,学会歌词。

5.老师用“以亲代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6.教师用表情,动作指挥学生演唱。

7.主持人: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昵?(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还可以在冬冬处拍手,敲打乐器,边走边唱)。

8.采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9.主持人:竞选小鼓手,每组推荐两人,推荐一人但认评委,并邀请老师评点。(选出四位小鼓手)。

10.分组讨论设计不同队形。

11.列队操活动:大鼓向左,小鼓向右,大家原地踏步。

12.教师点评学生队列操的创作和表演。

13.一边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敲小鼓伴奏,律动表演。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0︱0︱︱×0‖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勇敢的小鼓手(专业14篇)篇十四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助理实践报告(优秀19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成果和收获的记录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实践效果和成果。接下来是一些范例实践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工程专业学生自我介绍(精选18篇)

    通过自我介绍,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专业背景、技能和成就,以增加信任和认可度。以下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自我介绍,让你的介绍更加有条理和清晰。

    清明节英语中学生(优秀24篇)

    优秀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们在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能力。接下来,我们列举了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

    他哭了小学范文(17篇)

    优秀作文是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重要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感知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我在走之前各她们写同

    煤矿个人工作年终总结(通用17篇)

    个人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xxx自担任凤凰山矿刨煤队队

    餐饮服务转正申请书大全(16篇)

    服务月是为了倡导社会公益、弘扬志愿精神而设立的特殊时间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成功的服务月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我于4月26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3

    学生正能量励志演讲稿(专业13篇)

    通过撰写学生演讲稿,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整理自己的观点,提高思辨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学生演讲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青年教师教育心得(通用16篇)

    写心得体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未来。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我将全力以赴,朝着自己的目

    中专学生本人毕业自我鉴定(通用14篇)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工作实践中,总结都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不管对于哪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毕业

    数学教师应聘个人自我介绍(热门22篇)

    自我介绍是一种向别人展示个人身份和背景的方式,它可以让他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自我介绍的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各位老师:下午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