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碧墨

教师在制定小班教案时,需要灵活应对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参考小班教案范文,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一

活动目标:1、结合游戏学画横竖交叉的直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大胆作画,乐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幼儿的准备: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察鱼,给鱼喂食、玩耍。和教师一起给鱼换水。

材料的准备:教学软件,配乐儿歌,印画鱼群的.大小画纸、油画棒、装鱼的水盆、鱼网兜。

活动过程:1、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在配乐儿歌中网鱼。师:这是什么?我们一起去网鱼吧。

2、观察鱼网的线条。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二

活动目标:

1、结合游戏学画横竖交叉的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鱼游》音乐磁带、印画鱼群的画纸、油画棒、大鱼网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跟着老师学小鱼游伴着音乐进活动室。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网鱼!小朋友们你们是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是捕鱼人,我有一张大鱼网,准备捕很多的鱼。当鱼网撒来,鱼儿就要赶快游走;没有来得及游走的鱼儿会被鱼网网住。”幼儿随音乐做游戏--网“鱼”。

2、观察鱼网的线条,学习画鱼网的基本方法。

(1)观察鱼网,理解线条的画法。

师:“小朋友们累了,我们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好吗?(幼儿坐好)小朋友们,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本,刚才我网到了好几条鱼,谁来说说,鱼儿为什么不能从网中逃出来?“幼儿答:鱼网大,孔孔小;网有格格;鱼网洞洞小鱼钻不出来;网有横的线、竖的线;线和线在一起,洞洞是线编的。

(2)修补鱼网,感受鱼网的紧密。

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

看:那边池塘里又游来了很多鱼,请你们帮帮忙,画上密密实实的鱼网,做个捕鱼小能手。幼儿回到座位上在纸上画鱼网。

4、作品评价,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很棒,网到这么多鱼!真是'网鱼小能手'!你们高不高兴呀?“师:”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跳舞庆祝好吗?“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把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以及富有动感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整和成本次活动。活动中把情感和技能紧密结合,在游戏情景中融入了线条练习,横线和竖线交叉成鱼网,以”网鱼“为线索,串联成由”感受-体验-参与表现“的艺术活动,以使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自然、快乐、大胆地编织”鱼网“,激发了幼儿参案网”与艺术活动的激情,使枯燥的艺术技能变得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给幼儿带来了活动的新、奇、乐,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三

小班教案《网鱼》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作画,乐意交流,结合游戏学画封闭线和横竖交叉的直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网鱼》含反思教案吧。

1、结合游戏学画封闭线和横竖交叉的直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大胆作画,乐意交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1、自制渔网一个,印画鱼群的大纸,油画棒。

2、布置游戏场景。

3、日常生活中幼儿观察鱼,给鱼喂食,玩耍,和老师一起给鱼换水。

1、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孩子们,看!小池塘里的鱼真多啊!我们用什么来捉鱼呢?鱼网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有洞洞。)。

2、观察鱼网的线条。

(1)通过多示范理解鱼网是由横竖线组成的。

“孩子们,看看妈妈是怎样用鱼网捉鱼的,用圈圈把小鱼圈起来,横线从圈圈的这边画到这边、竖线从圈圈的上面画到下面。鱼网画好了,横线竖线交叉画,小小鱼网本领大,鱼儿鱼儿逃不了。”

(2)观察鱼网,理解线条的画法。

“鱼儿为什么不能从鱼网中逃出来?(提示:鱼网是什么样子的?有些什么线?)”

幼1:鱼网很大,孔孔很小。

幼2:网有格格。

幼3:鱼网的洞洞小鱼钻不出来。

幼4:网有横的线,竖的线。

小结:妈妈的鱼网是大大的,由横线竖线做成的,孔孔小小的。

(3)修补鱼网,感受鱼网的线条的紧密和连贯。

“请只小猫也来画个鱼网吧!”(请幼儿按鼠标。)“看,鱼儿怎么了?为什么会逃出来?”

幼:鱼网断了,洞洞太大了。

师:我们一起来补一补吧。

小结:记住鱼网是密密的,线是连起来的,小鱼才逃不出来。

3、在游戏情景中作画。

看,小池塘里也游来了许多小鱼,小猫们快用密密的大大的鱼网把它们捉住。本领大的孩子可以用大大的鱼网多捉一些鱼,也可以画几个鱼网捉鱼。

4、引导幼儿欣赏鱼网,体验成功。

“给我们讲讲你的鱼网是怎样的?”

(表扬画的密,线条连贯的,鱼网形状特别的,指出鱼网线断掉,洞太大的。)。

1、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整个活动我以音乐游戏:小鱼游、网小鱼导入活动,以猫妈妈和小猫的游戏角色贯穿始终进行示范和互动,最后以小猫展示自己网到的.小鱼结束活动。

2、以大画纸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我以一组一张大画纸的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这里可以隐性的顾及到幼儿的能力差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画很多个网,网到很多鱼,也可以画一个大网,一下子网好多鱼;能力弱的孩子网到一条鱼也不错。

3、运动多种手段评价作品。我为评价作品也做了相应的准备,首先,我让所有作品都有展示的平台;其次,我以贴泡泡的形式帮助孩子给自己的作品做标记,便于在评价时,老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评价作品。但也有缺点,对幼儿来说可能作用不大。再次,我以“抛砖引玉”的方式,老师自己先讲“渔网”的特点,来暗示孩子讲述评价的重点。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四

活动目标: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辨别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画横线和竖线。

难点: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并且与边缘封闭。

活动准备:

1、小猫的生日ppt;

3、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鱼每人若干;

4、深蓝、深紫色马克笔、淡蓝、淡紫色卡纸制的空白的“渔网”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示范的渔网材料一套。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生日礼物(出示ppt)。

1、听听、猜猜谁来了?(是小猫)引出今天小猫过生日。

2、说说小动物们会送给小猫哪些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呢?(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小猴送爱吃的桃子,小兔送她爱吃的胡萝卜,小狗送她爱吃的肉骨头。)。

3、想想小猫最想吃什么?引发为小猫去捕鱼的愿望。

二、讨论织渔网、捕鱼的办法。

1、讨论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许多鱼?(渔网)。

2、出示渔网:渔网是什么样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线编织出来的,中间的空格子叫网眼)。

3、展示ppt,说说ppt中的渔网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网能网到鱼吗?

小结:原来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才能网到小鱼。

4、教师示范“编”渔网。(强调,从网的边缘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编,线条要直直的,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不然小鱼就从网眼里溜走了。)。

5、捕鱼:贴上小鱼,数数小猫捕到几条小鱼?

三、一起为小猫捕鱼。

1、检查渔网的边缘是否封闭。

2、检查渔网是否编织紧密,小鱼会逃走吗?

3、引导幼儿说说你捕了几条鱼,给谁吃?

四、欣赏分享。

1、给小猫送礼物。

2、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五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画横线和竖线。

教学难点: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并且与边缘封闭。

1、小猫的生日ppt。

2、布置织网区和捕鱼区,捕鱼区设置三个架子,架子上铺上渔网,并悬挂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鱼备幼儿捕捞。

3、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鱼每人若干。

4、深蓝、深紫色马克笔、淡蓝、淡紫色卡纸制的空白的“渔网”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示范的渔网材料一套。

一、小猫的生日礼物(出示ppt)。

1、听听、猜猜谁来了?(是小猫)引出今天小猫过生日。

2、说说小动物们会送给小猫哪些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呢?(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小猴送爱吃的桃子,小兔送她爱吃的胡萝卜,小狗送她爱吃的肉骨头。)。

3、想想小猫最想吃什么?引发为小猫去捕鱼的愿望。

二、讨论织渔网、捕鱼的办法。

1、讨论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许多鱼?(渔网)。

2、出示渔网:渔网是什么样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线编织出来的,中间的空格子叫网眼)。

3、展示ppt,说说ppt中的渔网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网能网到鱼吗?

小结:原来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才能网到小鱼。

4、教师示范“编”渔网。(强调,从网的边缘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编,线条要直直的,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不然小鱼就从网眼里溜走了。)。

5、捕鱼:贴上小鱼,数数小猫捕到几条小鱼?

三、一起为小猫捕鱼。

1、检查渔网的边缘是否封闭。

2、检查渔网是否编织紧密,小鱼会逃走吗?

3、引导幼儿说说你捕了几条鱼,给谁吃?

四、欣赏分享。

1、给小猫送礼物。

2、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六

活动目标: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画横线和竖线。

教学难点: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并且与边缘封闭。

活动准备:

1、小猫的生日ppt;。

3、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鱼每人若干;。

4、深蓝、深紫色马克笔、淡蓝、淡紫色卡纸制的空白的“渔”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示范的渔材料一套。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生日礼物(出示ppt)。

1、听听、猜猜谁来了?(是小猫)引出今天小猫过生日。

2、说说小动物们会送给小猫哪些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呢?(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小猴送爱吃的桃子,小兔送她爱吃的胡萝卜,小狗送她爱吃的肉骨头。)。

3、想想小猫最想吃什么?引发为小猫去捕鱼的愿望。

二、讨论织渔、捕鱼的办法。

1、讨论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许多鱼?(渔)。

2、出示渔:渔是什么样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线编织出来的,中间的空格子叫眼)。

3、展示ppt,说说ppt中的渔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能到鱼吗?

:原来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才能到小鱼。

4、教师示范“编”渔。(强调,从的边缘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编,线条要直直的,渔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不然小鱼就从眼里溜走了。)。

5、捕鱼:贴上小鱼,数数小猫捕到几条小鱼?

三、一起为小猫捕鱼。

1、检查渔的边缘是否封闭。

2、检查渔是否编织紧密,小鱼会逃走吗?

3、引导幼儿说说你捕了几条鱼,给谁吃?

四、欣赏分享。

1、给小猫送礼物。

2、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七

36个月前的宝宝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支配能力差。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塑料瓶,在小熊吹泡泡的情景下,既能较容易地操作,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对色彩产生敏感。

2.在家长的指导鼓励下,愿意自己动手画画。

3.感受活动的乐趣。

物质准备:

泡泡枪,人手一份画有熊猫吹泡泡形象的作业纸,各色(红、黄、蓝)颜料,没有瓶盖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经验准备:

宝宝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一)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引起宝宝的注意。

1.引导宝宝观察泡泡的形状与颜色:"看,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3."有一只小动物也喜欢吹泡泡,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印有熊猫吹泡泡图案画纸:"原来是一只可爱的熊猫,熊猫可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吗?"。

(二)教师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颜料在画纸上印泡泡。

1.边印边说:"红泡泡、黄泡泡……"。

2."泡泡圆圆的,小心不能让他破哦!"。

3.给予宝宝更多有关泡泡的经验。

4.提示幼儿换颜色作画时,应用抹布将瓶口抹干净,再蘸其他颜色。

5.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三)宝宝自主选择工具印画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鼓励宝宝蘸取不同的颜料印画泡泡,表扬"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宝宝。

(四)展示作品,引导宝宝相互欣赏。

本次活动在开展之前,请家长带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戏并观察。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八

我们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大多数是教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我们提倡的是“劳逸结合”,提高智商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情商。所以我们组选择了一个简单易玩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细心观察、与人合作。

1、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肢体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活动观察和分析能力。

1、重点: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和肢体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并学会观察分析。

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一课时。

找一个开阔空旷的安全场地,带领学生做一些预备动作。

配合老师,做好课前预备动作。

(一)游戏引入(聊天导入)。

1、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捕鱼哒?在现实或电视上都可以,有吗?

2、(若有小朋友见过的话)谁来讲一讲捕鱼是怎样的?

(没有小朋友见过的话)没看过也没关系,待会儿做完游戏你就大概知道了。

3、现在老师来教你们玩一个“捕鱼”的游戏,好不好?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1)划一个指定的游戏区域,小朋友们待会儿游戏时不能跑出界。

(2)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来当捕鱼人。(可分为多组进行)。

(3)捕鱼人选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玩游戏了。

(4)捕鱼人去抓“鱼”(即其他小朋友),被抓到的人要和捕鱼人手拉手组成网,继续抓剩下的小朋友,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被抓到为止。游戏就结束。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小朋友追逐时不能出界,出界者视为被捕;

(2)被捕者必须和捕鱼人手拉手,继续抓捕的期间不可以松开;

(3)游戏期间不要出现恶意的打闹行为,不可以用力推拉别人,违规者出局,不允许继续游戏。

(三)讨论交流。

1、当捕鱼人的小朋友来说一下你怎样抓到小鱼的,有什么方法?

2、当小鱼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逃脱?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团队合作:如果捕鱼人和牵着手的小鱼不通力合作的话,就会出现一人跑一边的状况,那么小鱼就会溜走。所以只有协调合作才能抓到更多小鱼。

2、观察分析:小鱼们为了不被抓到就必须时刻观察渔网在哪里,分析要往哪里走才是安全的;捕鱼人则要观察小鱼们的动向,分析如何将小鱼们赶到角落里并实施抓捕。

3、收获快乐:大家一起玩,一起欢笑,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了一个新游戏,课余时间也可以自行组织玩耍。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九

主讲人:张文惠(13232131)。

教案负责人:罗丽婷(13232119)、郑茜茜(13232132)、张文惠(13232131)。

我们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大多数是教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我们提倡的是“劳逸结合”,提高智商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情商。所以我们组选择了一个简单易玩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细心观察、与人合作。

1、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肢体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活动观察和分析能力。

1、重点: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和肢体控制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并学会观察分析。

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一课时。

备动作。

(一)游戏引入(聊天导入)。

1、有没有小朋友看过捕鱼哒?在现实或电视上都可以,有吗?

2、(若有小朋友见过的话)谁来讲一讲捕鱼是怎样的?

(没有小朋友见过的话)没看过也没关系,待会儿做完游戏你就大概知道了。

3、现在老师来教你们玩一个“捕鱼”的游戏,好不好?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1)划一个指定的游戏区域,小朋友们待会儿游戏时不能跑出界;

(2)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来当捕鱼人;(可分为多组进行)。

(3)捕鱼人选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玩游戏了。

(4)捕鱼人去抓“鱼”(即其他小朋友),被抓到的人要和捕鱼人。

手拉手组成网,继续抓剩下的小朋友,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被抓到为止。游戏就结束。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小朋友追逐时不能出界,出界者视为被捕;

(2)被捕者必须和捕鱼人手拉手,继续抓捕的期间不可以松开;

(3)游戏期间不要出现恶意的打闹行为,不可以用力推拉别人,违规者出局,不允许继续游戏。

(三)讨论交流。

1、当捕鱼人的小朋友来说一下你怎样抓到小鱼的,有什么方法?

2、当小鱼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逃脱?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团队合作:如果捕鱼人和牵着手的小鱼不通力合作的话,就会出现一人跑一边的状况,那么小鱼就会溜走。所以只有协调合作才能抓到更多小鱼。

2、观察分析:小鱼们为了不被抓到就必须时刻观察渔网在哪里,分析要往哪里走才是安全的;捕鱼人则要观察小鱼们的动向,分析如何将小鱼们赶到角落里并实施抓捕。

3、收获快乐:大家一起玩,一起欢笑,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了一个新游戏,课余时间也可以自行组织玩耍。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十

1、学习在观察讨论中了解蜂蜜与蜜蜂的关系。

2、在品尝蜂蜜中,感知蜂蜜在生活中的用处。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蜜蜂和蜂蜜的ppt课件。

2、儿童蜂蜜一瓶。

引导语:“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我带来一个谜语,你们猜出来就知道它是谁了?”

教师讲述谜面“叫声嗡嗡嗡,最爱飞到花丛中,谁惹它就蛰谁”(谜底是蜜蜂)。

教师出示蜜蜂的ppt后提问。

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蜜蜂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采花蜜)。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蜜蜂最大的本领是采蜜。)。

小结:原来我今天请来的神秘嘉宾是蜜蜂,它最大的本领是采蜜。

教师播放ppt,展示蜂蜜采蜜过程。

提问:“你们看,蜜蜂在干什么呢?”(它正扒在一朵盛开的花朵上。)。

教师再次播放蜜蜂的放大图。

重点提问:“你们看,蜜蜂嘴巴这里有一根象吸管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呢?”

(是用来采蜜的、是用来吸花汁的等。)。

引导语:“其实这根像吸管的东西,蜜蜂是它用来吸花蜜的。

小结:蜜蜂酿蜜过程很复杂,白天蜜蜂把采来花朵甜汁吐到空房中,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胃里调制,然后吐出来,再吸进去,这样来回吞吐100多次,最后才能酿成香甜的蜂蜜。

教师出示事先带来的儿童蜂蜜一瓶,引导幼儿了解蜂蜜的味道、颜色等特点。

引导语:“今天我还带了一样很特别的东西,它是蜜蜂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你们认识吗?”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是蜂蜜,颜色是黄黄的。)。

提问:“现在我把蜂蜜打开,让每个小朋友都闻一闻,然后告诉我你们闻到的是什么味道?”(我们闻到的是香香甜甜的味道。)。

提问:“如果我用勺子舀起一勺蜂蜜,你们看看和舀清水一样的?(不一样,清水很快能舀起来,水也能很快流下来,而舀蜂蜜,勺子就容易和蜂蜜粘在一起,它流下来的速度也很慢。)。

小结:原来蜂蜜有一股花香味、浅黄色,是一种粘稠状的液体。

教师为每位小朋友舀一勺蜂蜜,泡水请幼儿品尝。

提问:“你们尝到的蜂蜜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甜甜的)。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重点提问:“蜂蜜那么好吃,那你们知道蜂蜜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可以和其他食品放在一起吃多喝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健康等。)。

重点指导:请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蜂蜜可以帮助我们降火气,消除疲劳,通便秘等,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功效呢!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十一

1.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愿意克服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图片、故事磁带。

1.聆听故事开头。

――咪咪很胆小,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咪咪胆小的?(不敢自己出门,总是要妈妈陪)。

2.看图片完整倾听故事。

――猫哥哥和小伙伴不等咪咪就先走了。妈妈怎样鼓励咪咪自己出门去?(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小伙伴们)。

――咪咪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帮助幼儿重点欣赏第九小节至最后,理解咪咪的心理活动变化――被萤火虫吓了一跳,心里想:一定是伙伴的眼睛;看见树叶上露珠映出的月亮光,心里想:一定是小伙伴躲在树上。

――咪咪走着走着,为什么会觉得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黑暗里到处是自己的伙伴)。

――咪咪回家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他已经是只勇敢的小猫了?

(他自己敢在黑夜里走路了)。

3.谈话:你怕黑吗?

――你敢一个人留在黑暗的房间或在黑暗的地方走路吗?

――你希望自己成为勇敢的孩子吗?怎样才是勇敢的孩子呢?

――引导幼儿回忆自身的事例进行讲述。

1.这个活动的问题情境设置重点是:眯眯的胆小表现在何处?

――咪咪抱着何种心态出门?(既害怕,又想追赶同伴)。

――咪咪遇见哪些害怕的现象,又是怎样安慰自己的?(把可怕的所见都看作是伙伴在与自己“玩”)。

――“猫哥哥想了什么办法”等不宜设置提问,以免将幼儿的思考引向“机智”。

2.有条件的教师可以把故事做成动画,做出夜晚的效果,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3.与家长联系,鼓励幼儿在家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如:自己睡觉、夜里自己上厕所等。

4.年幼儿童胆怯往往是由于缺乏经验所致,故事展现的是咪咪在大家的倡导和鼓励下,通过一次独自走夜路的经历变得勇敢起来了。要让幼儿在故事的影响下,产生积极尝试、锻炼自己的愿望。

5.独自面对黑暗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伴随着故事中的“咪咪”从胆小怕黑到逐步战胜害怕,幼儿仿佛也置身其中,与角色心心相连。

6.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听完故事后的反映,设置一系列“支架”式的提问,帮助幼儿逐步理解咪咪战胜害怕的心理历程。

咪咪是只胆子很小的猫,他的伙伴们都开始学捉老鼠了,他还不敢自己出门呢。

“妈妈,你陪陪我,我怕!”咪咪常这样喊着。

“这么胆小怎么行呢?”猫妈妈和小伙伴们都很着急。

猫哥哥想出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大家。

晚上,风儿轻轻地吹着,咪咪靠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

“咪咪,快,快!”伙伴们冲进来,大声喊道:“山那边正开联欢会呢,我们都去。”说完,小伙伴们就走了。

咪咪急了:“等等我呀。”可伙伴们都走远了。

“你自己去吧,咪咪。”妈妈亲切地说:“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伙伴们的。”

咪咪太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了,他终于自己出门了。

“呀,那是什么?”咪咪被一只萤火虫的亮光吓了一跳,“噢,一定是我的伙伴,一定是我伙伴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咪咪不怕了,又向前走。他不停地向四周望去,希望再碰到伙伴们。

“嘻,那儿有闪闪的亮光,一定是我的伙伴躲在树上呢!”咪咪笑着说。其实,那是树叶上的露珠映出的月亮光。

咪咪想,我的伙伴们到处都有,一个人出门没什么可怕的。他走呀走,走到了山那边。可那儿冷冷清清的。“一定是来晚了。”咪咪只好往回走。回家的路上,咪咪一点都不害怕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勇敢的小猫了。

回到家,咦,家里挤满了小伙伴。“哈,联欢会正在家里开呢。”咪咪高兴地喊着。猫哥哥把一束鲜花送给他,祝贺他变成一只勇敢的小猫。

小班教案网鱼(专业12篇)篇十二

活动教师:海绵宝宝。

活动科目:数学。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的概念。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宝宝1,并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

2.了解1和许多及其关系。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数字宝宝1,并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

活动难点:了解1和许多及其关系。

活动准备:数字宝宝1、幻灯片、图片、各种糖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1、1、1像铅笔细又长,1、1、1、一个房子大又大,1、1、1、里面住着一个人。

二、基本部分。

(一)刚才的儿歌里我们说到了数字宝宝1,我们一起来认。

识一下数字宝宝1。

(二)手口一致点数1。

1.从百宝箱中拿出糖果,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并且放在另外一个容器里。

2.把各种糖果放在一起,尝试让幼儿说出这是“许多糖果”。

3.再从容器里取出糖果。

教师小结:一个一个的糖果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许多糖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糖果。

(三)出示幻灯片。

1种物体的图片和许多物体的图片。

(四)游戏:

区别1和许多。

三、结束部分。

分享糖果。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配合的很好,目标也基本达到,由于自己的紧张语速有点快,教具没也能充分利用,最后结尾规则没有讲清楚,导致一放下糖幼儿就开始吃,最后结尾不太完美。在今后的活动中自己能够有所提升、更加完美。

侯瑞。

薛家湾第十一幼儿园。

20xx年10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1、1、1像铅笔细又长,一个房子大又大,里面住着一个人。

二、基本部分。

(一)刚才的儿歌里我们说到了数字宝宝1,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字宝宝1。

(二)手口一致点数1。

1.从百宝箱中拿出各种水果,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并且放在另外一个容器里。

2.把各种水果放在一起,尝试让幼儿说出这是“许多水果”。

3.再从容器里取出水果。

教师小结:一个一个的水果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许多水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水果。

(三)出示幻灯片。

1种物体的图片和许多物体的图片。

(四)游戏:

区别1和许多。

三、结束部分。

分享水果。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大后思想汇报(优质21篇)

    思想汇报是一个记录思考过程的过程,通过书写可以梳理思路、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希望以下的思想汇报范文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激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创作

    最搞笑的辞职信(热门24篇)

    辞职信是一种表达离职意愿并告知雇主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优雅的离职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导语:小编为

    以保护环境为范文(20篇)

    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能够让人受益匪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以飨读者们的眼福。几年前东区山清

    连队年度工作总结(热门15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评估自己工作表现的方式,可以让我更加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方向。小编找到了一些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十七帖教案(优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任课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文件。请大家积极学习和借鉴这些范文中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

    我美丽因为我倔强(热门20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下面是一些经典作文的片段和亮点,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露珠的美丽,是因为阳光的照耀

    组合图形的面积及体积教案(模板23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规范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而制定的一种文件形式。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在教

    县区敬老月活动总结(热门20篇)

    这次活动结束了,我们需要写一份活动总结,以总结经验,提高下一次活动的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活动总结实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活动总结有所帮助。“敬老月”活动开展

    申请大学补助申请书(专业17篇)

    申请转专业是一个向未来迈出重要一步的机会,要通过申请书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希望这些转专业申请书范文能帮助到正在准备转专业申请的同学们,为他们提供思路和灵感

    爱流动在我们身边(模板18篇)

    优秀作文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考,唤起共鸣,并引发对话和探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如果没有它,那肉体虽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