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心得体会(十九篇)

时间:2023-04-09 作者:储xy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本身就这么大精力,在班里的语文数学课老师又管得严,音乐美术课也不轻松,所以孩子们几乎把所有能爆发的能量都积攒在了体育课上释放。可以想象,体育课是一种什么景象。

从开始上课就要提着劲,那组先出门,那组后出门,队伍怎么站,路队怎么走,一点环节都不能松懈,一节课下来要用上高年级三倍的经历。

一年级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什么东西都需要教,立正稍息,左右看齐,踏步立定,体操队形,很多时候真是喊了半天,人家根本视你为无物几个人凑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所以几乎没教一个口令我都要纠结一回。不过今天上课也算是有所突破。今天上课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口令,其中复习到原地踏步走和立定两个口令。

这两个口令在众多基本口令中算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第一,是因为原地踏步走很多孩子没有节奏感,根本不按照你的拍子踏步,第二,有些孩子不分左右,一踏在右脚上,第三立定口令许多孩子不会做,听到立定之后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踏两步。

所以以前交过的好几届一年级在这个口令的学习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今年也是。上学期其实很多时候我已经教了好几遍了,但是效果却不是特别好。

今天上课中,无意发现了一种方法,效果不错。那就是首先把原地踏步走动作分解,让孩子听到原地踏步走口令之后,只踏左脚一步,重复练习三四次,只踏一下。然后依次踏两下,就是左右脚两下,然后他左右左三下。接着,由老师喊口令,孩子们只做动作连贯练习。

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中间有一拍停顿,但是孩子们不会喊,往往会喊成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这时教师喊口令,孩子们听到老师喊的方法之后,不用教自然而然的就跟着学会了。如果你真的给他讲什么中间要空一拍之类,估计小家伙们会听的云里雾里的了。

关于立定口令,以前我都会和原地踏步走口令联系起来讲,对孩子们说听到立定口令之后不要马上停止踏步,再踏两下步,同时口中喊一二再停下。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并且实际操作起来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很多孩子还是不明白立定之后到底怎么办。

今天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效果很好。那就是把立定口令单独教给孩子。让孩子们首先原地立正,然后老师喊立定同学们听到之后踏两步同时喊一二。根本没有说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听到立定应该怎样去做。就是这样单独把立定拿出来重复练习。

若干次之后,练习原地踏步,然后直接喊立定,因为刚才的练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准确的踏步两下,口喊一二,完成动作。效果非常好。看来教一年级不是最好教,而是最难教的,并且富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想教好不但要有超人的耐心,超人的爱心,超人的教学艺术。呵呵,难道我是超人不成?

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习上开始面临较大的压力,数学的学习更是与小学完全不同,一节课听不懂,一节课没跟上,就很有可能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因为初中课程相对紧,不像小学,能有较多时间一直重复某些问题,因此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性的指导,这对学生后面三年的数学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针对初一学生)。

学生在小学基本没有预习的习惯,课程的深入需要他们学会预习,但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学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然后学会带着问题来听课,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要学两遍。

初中生往往对课程增多以及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精力分散的现象,从而导致听课效率明显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分析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听好课后小结。从而尽量提高听课效率,争取由“听”变为“会听”。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强,遇到问题不懂自己去想,因此会出现回去作为思考的问题不当作作业,反正老师也查不到,课堂上更是,碰到稍难的题目基本班上鸦雀无声。对此,老师就得善于鼓励,善于引导,使学生会从问题情境出发,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盘根究底的思考习惯,这当然得有耐心,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得出来的;另外,数学问题比较活,开展变式训练也很重要,因此得慢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还有就是,可以在教学中多叫几位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解题,用方法的优劣有时也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会反思。而教师也可特意在课堂上多留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转折处、问题的疑难处、矛盾的解决处、真理的探索处进行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初中的知识内容多而繁,类似点较多,学生记忆起来有时会比较困难,或者有时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相对少,这永远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得重视对学生的记忆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有时就得适当总结得出自己的一些“土”办法,就是编一些好记的话,如对称问题,总结为:x轴对称x不变,y轴对称y不变,原点对称都变;又如,x轴上的点有x没y,故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有y没x,故横坐标为零等,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琅琅上口,碰到有关问题,用上口诀基本可以自行解决。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部分的学生还不敢来请教老师,大都是同学之间解决,因而会出现作业不会,借来同学的作业进行“参考”,最后却变相为“抄”,因为反正是懂了,做法还不都一样。但是问老师,就完全不同了,老师可以教给他们解题思路,引导他们看出自己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才会有进步。因此学会问问题很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憋着,让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否则一定会导致知识的不连贯,从而使成绩下降。

现在的学生自觉性还不够,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很多都是应付,只是完成而已,为了交作业而做作业,不管质量如何,给家长的交待也是“作业做完了”,因此哪天若没作业,他们就会高呼万岁。鉴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去进行必要的复习更不用说了。如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每天做好课堂笔记,做作业前先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回忆老师上课时讲授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必要的公式、定理,然后再去独立完成作业,并尽量注意解题的规范、条理的清晰。特别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了几何后,对几何语言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很不到位,正确的推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加强,常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很正常,但需引导,入门以后,学生将会觉得很轻松。还有就是各种考试的复习,主要得教学生看书看笔记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看做过的练习,熟悉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会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做些适当的各类型的习题,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达到知识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

曾在学习中,深深地记得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曾在书中看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类似的标语。带着这样的目标和骄傲,我开始了我的教师实习,两个月的时间里,教育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渐渐地也尝试了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地的成熟之中,让我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未知、惊喜、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挫折和困难的存在。

出国留学第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出国留学校育人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建有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一栋办公楼和能同时容纳600余人就餐的国家b级标准学生餐厅。学校建有校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微波接收系统,光纤上网系统和班班通网络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校园教育网络,八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教室、标准的双套实验室、音体美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室藏书达六万余册。现在的二中已经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我校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0名,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7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8名,市级师德标兵10名,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全面,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校长寄语;二中秉承“厚德博学,和谐发展”的治学理念,严谨治学,精细管理,贯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教育,实行开放式教学,力争让每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懂得教育与认识规律,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知识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为今后为人师表打下基础。

我的实习内容包括见习、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四项内容。其中见习时要做

好听课记录;备课时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详细的教案;在班级管理中应积极与指导班主任老师配合,学习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并根据班级上所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

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对自己管理学生能力的一个体现。在班主任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这个新班级的管理,每一件小事都要细致入微,时刻叮嘱着什么事该怎么做。

在近一个月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当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教学的时候,自己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教师很容易,做好一名教师却非常的不容易。”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经过多次的思考与反复修改教案,更有甚者还要经过多次试讲才能走上讲台,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多次听正式教师的课以后,自己也尝试着上了一节练习课,我觉得站在讲台上真正面对学生们进行授课与以往我们在教材讲授课上的试讲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以往我们试讲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老师,所以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那种简化细致讲解的概念,一节课的内容通常只花二十多分钟就能讲完了,而如今在真正的课堂上,指导教师们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就能讲十多分钟甚至二十多分钟,记得第一次听完课我特震撼,突然觉得之前的试讲真是太糟糕了,完全不了解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真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时才发现自己的应变能力很差,课堂中学生们有许多的反馈,既要解答他们反馈的疑问,又得按照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讲解完今天的知识点,这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终于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含义,坚定了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和想要到达的目标。

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摘要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提示,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通过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理解舞蹈内容;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既面向全体,又注重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舞蹈是快乐的。

关键词身心特点激发乐趣创设氛围发展个性

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人,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课程对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她们爱唱、爱跳、喜欢随音乐舞动,但对枯燥的学习不感兴趣,往往缺乏耐心。因此,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舞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现在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教儿童学舞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十分专注,有继续学习的愿望。而舞蹈活动中长时间的练习,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好玩、好动是她们的天性,一味地训练,过分的压抑,会使她们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腻烦心理;另一方面她们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舞蹈活动的内容是否生动有乐趣,是否能感染幼儿,是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和感到乐趣的重要方面。

(一)选择儿童易感受的音乐作为素材,引起儿童快乐的心情

音乐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它也是舞蹈活动的关键,活泼、生动的音乐常常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带动他们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舞蹈活动中,播放一些节奏鲜明,学生颇为熟悉的童谣、歌曲,感染学生随着音乐摆动,让她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如在听到《摇篮曲》时,她们会像妈妈一样随着音乐节奏,哄宝宝睡觉;听到欢快的乐声时,会哈哈大笑和蹦蹦跳;听到忧伤的乐曲时,会紧锁眉头;动作、表情都会随着乐曲而变化。这样的活动让她们觉得学舞蹈是快乐的。

(二)用形象的动作来让儿童模仿、激发学习愿望和乐趣

学生好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积累经验。因此在舞蹈活动中,我一方面选择能引起儿童共鸣的音乐作为舞蹈素材;另一方面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形象的动作让学生模仿,让她们在模仿中学习。如我为歌曲《小鸭子》设计了小鸭子走路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学习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当学生有兴趣的演着小鸭时,我又问:“小鸭子还会干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呀?”这时有的学生就做出了小鸭叫的动作,小鸭游泳的动作,虽然动作很搞笑,但却是她们学习思考的结果。就这样,孩子们在已获得的模仿经验中深入学到更多的本领,无形中激发了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乐趣。

(三)抓住良机,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天真、活泼,容易将情感外露,她们在不经意间会边唱边跳,而这时教师适当介入、抓住契机,合理引导,会让她们的兴趣得到延伸。如,在晨间活动时,学校常常播放音乐,这时我就看到有的学生随着音乐舞蹈,我就走过去说:“你真棒,跳得真好,如果将我们学到的动作加进去就更美了。”说着学生便跟着老师认真的学起来了。可见,只要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各方面的能力较弱,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常常是感性化的,往往缺乏表现力。因此,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从而提高表现技能,增强表现意识是很重要的。

(一)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就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感性经验,而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于是在生活中,我注意利用环境因素,创设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如:让他们在欣赏成品舞蹈的过程中感受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高兴、悲伤等不同情感,还有让他们听音乐的节奏并拍打节奏,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外界环境的刺激,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为更好的学习舞蹈奠定了基础。

(二)从学生经验出发创编舞蹈,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舞蹈内容,增强表现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无法抽象的理解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因而很难形象的表现出来。面对这一问题,我在舞蹈活动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编舞蹈,使学生易于理解。如在舞蹈《小厨师》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厨师,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切菜、一会儿炒菜、一会儿闻闻香不香;在舞蹈《大公鸡》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表演公鸡叫等等。让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得十分轻松自在,动作也比较灵活,表演得生动、形象,表现力也逐步增强。

(三)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轻松掌握基本技能

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技能时缺乏耐心,教师一味的追求练习效果,会使她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她们喜欢律动、好模仿、爱游戏。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将游戏情境贯穿在舞蹈活动之中,如在站姿训练中,我把学生当成一棵大树,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示下,身体有了向上挺直的感觉,接着我又说:“老师是小鸟,找直直的大树做朋友”,这样,她们的练习在情境中有了持续性。在舞蹈的柔韧练习中,学生常常有畏难情绪,怕吃苦,不能坚持练习,我便将练习变换成游戏的形式,如压跨练习中,我让学生当小鸡、小鸟,当学生害怕困难时,我便说:“小鸡吃不到米了,肚子饿了,”“看谁吃得饱,谁飞得高”等等,利用游戏情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掌握基本技能。

生活中,孩子们常常爱表现,经常听到她们对我说:“老师我学了一个新动作”“老师我跳得好”,她们信任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表扬。作为舞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她们,抹杀她们爱美、好表现的天性,相反应当积极的鼓励她们,让孩子觉得老师和孩子一样快乐。

(一)善于观察和发现,多多了解学生

舞蹈活动中,善于观察、发现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挖掘她们想象的空间。如在舞蹈活动《春天在哪里》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摆一个造型,发现许多学生都喜欢做小花,但有一位学生却和大家不同,我便说:“是不是在闻花香呀?”学生点点头,我便夸她爱动脑,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想出了新的内容,做出了许多新造型。

(二)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

我们都知道学校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舞蹈家,而是培养她们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陶冶性情、促进全面发展。因而在舞蹈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如一学生在学过小碎步后,到我跟前表演“老师你看,这是小鸟飞,我做的像吗?”,她动作不如成人优美,娴熟,也没有丰富的表现力,但是她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是用心在跳,用心在表现,这就是美。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练习地更加认真,同时还能感染别的学生。理解儿童,用儿童的眼光来欣赏能让我们走近学生的世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她们更好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提高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舞蹈活动中,有的学生乐感好,善于表现;有的学生节奏感稍差,胆小、羞于表现;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柔韧性好;有的却恰恰相反。面对这些情况,作为舞蹈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儿童,注重因材施教,如在基本功的练习中,不同能力的儿童,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相同,柔韧性好的就要求她们到位,相反只要求他们做起来,认真有意识就行。并常常让她们进行纵向比较,避免进行横向比较,让她们发现自己的进步,促进她们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人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唱唱跳跳中可以欣赏美、感受美、抒发美好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快乐是最为重要的,而她们对舞蹈的认识是肤浅的。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当让舞蹈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成为一种游戏,使她们能有兴趣的、愉快的学习,引导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抒发情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孩子感到学习舞蹈就是乐乐乐的感觉。

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阳春三月,我有幸观摩了区小学语文习作评优的整个过程,平日是自己在上课,今日却能跳出课堂鉴赏别人的课,似乎印证了“旁观者清”之说,收获匪浅,思考也颇多。各位老师用他们的智慧诠释着对课堂的理解,他们精心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短短三天的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这几节课的学段目标总体把握还是比较准确、恰当,重点突出,能创造性开发、处理和运用教材,着力激发、点拨、诱导学生,重视习作的过程和方法,良好习作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体现了指导—习作—讲评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教学设计体现了老师很好的语文功底,无论是课的引入,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都能感受到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值得学习的是,老师舍得放时间让学生明确要求,再层层深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描述田园风光,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和积累的词句,教给方法,真正发挥了文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了一课一得。

注重激趣,创设良好的写话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升华与过渡。有了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话激情,最终迸撞出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心实感。”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如桂岭小学赖老师执教的《为别人画张像》,她课前亲切的语言,深情地描述,通过让学生观察模特,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明确要求,习得写法后,又出示孩子畅所欲言,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关注,认真感受,从生活出发,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也打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思路,使得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很多用于习作的素材。

利用范文的引领和示范,引领学生读、赏析、悟、写,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加工材料组织成文,从例文中借鉴有用的方法,由扶到放,这样的方式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又指导学生的习作,学生乐于接受。如:防城港第四中学小学部黎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黎老师巧妙地分阶段指导,先看人物图片抓特点,整体感知人物的外貌,明确要求后,老师重点把写话内容缩小到写人物的样子,通过猜职业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抓人物的外形特点写话,再具体指导孩子观察,先抓部分,引领孩子从词到句,——的眼睛,——的眼睛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展开想象把特点说清楚,再抓整体,让学生完整地说说样子,教师适当点拨,告诉孩子可以先总的说,再细细地说,也可以先细细地说,再总的说,不知不觉渗透观察、写话的.方法。这样先说后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体现了作文指导的梯度。再比如桂林市回民小学的刘老师在指导孩子学写人物对话时,教师在孩子们发言中穿插进行的随机评价,指向的不只是学生的语言,同时还在潜移默化地评价归纳中提炼出表达的方法,让我明白了润物无声的真谛。这其实就在告诉孩子们应抓住动作把事写清楚;又如:“你能用上”一边……一边”把人们高兴的样子

说出来了”这又在告诉孩子如何连词成句……我觉得这样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学生习作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次老师们都能舍得留下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评赏。比如:贺州市建设路小学的邹老师在指导孩子修改时先让孩子自评找优点,再同桌互改,让同桌帮忙用上好词好句,使内容更优美,最后再全班推荐评改,这样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评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表现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更多,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细细品味。下面就谈谈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习作教学要把准课标要求,不随意拔高、降低

《语文课程标准》对观察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仅仅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同于《语文教学大纲》的“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不难看出,课程标准更侧重学生观察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学生对周围事物即生活本身的观察,不在观察的顺序方面过多要求。直到第二学段,仍然坚持“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始终没有观察技法方面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在低段提出按一定顺序,条理清楚是否拔高了要求。再如,排比句式在中段应仅仅是认识而已,是否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呢?

2、习作教学要指导到位,增强语感的训练。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说出来”,并尽可能说得好些,才是小学教师写作教学的任务。而习作教学难,难在课堂生成的捕捉和处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想习作教学教师应主要从习作和修改这两方面入手,习作就要求我们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做到一课一得。比如,在让学生悟得写法后,畅谈自己敬佩的一个人时,我们不应简单地停留在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把事例写具体,应该指导学生怎么把事例说具体。当孩子在说某种物体样子时,除了找出外形特点相似的,我们又应如何引导孩子说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呢?还有,在修改习作时,我们除赏识学生的习作外,我觉得还应重在指导学生修改。如: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在菜园里,一个个苹果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展示给我们看,香蕉也登台了,弯弯的像个月亮”虽然学生写得很美,但这不符合实际,还有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说到:“爱戴学生、熊猫长着黑白相间的羽毛”“耳朵可以听到很远很远”兔子长着火红的眼睛(应该是紫红色的眼睛)……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我们也应该及时给孩子指出。

作为老师,,无论外界如何,真是浮躁不得,我们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静下心来做教学。

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在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实施新课改的浪潮下,通过学习五步教学模式,使我校教师已感受到五步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现总结如下。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使学生进入教育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这里的互动交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而是师生之间在平等地位上的交流。我认为,这一环节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在互动交流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通过自由、和谐、民主的交流,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情景中去,教师要依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心理与情感的共鸣。

创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

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不能嘲笑讥讽,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在质疑过程中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就会逐渐形成。具体做法又分三步。第一步预习找“疑”;第二步有意设“疑”;第三步相互质“疑”。只要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的学习能动性是创新的源泉。这种能动性表现为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行为。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理论都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探究行为,探究行为的产生则源于问题,因此要多改编一些开放性、存在性、探索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索,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努力做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有了初步的体会、感知,解决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会产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交流环节,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创新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必须做到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研究成果展示给合作伙伴,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解决,以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同时,思维的交流也体现了资源共享。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流畅,人人畅谈自己的学习情况,人人在别人的观点、想法中寻找启迪、丰富自己;然后对大家的想法、观点进行评价、修改、整合,形成一个正确的、富有创新的答案,这就是学习观点的整合。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和个性张扬。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项目”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美育书法教学创新改革,实现书法美育教育均衡发展,化解书法美育教学优质资源不充分、农村中小学书法美育教师短缺、课程开设困难、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促进农村中小学书法美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优秀的书法教育可以更好促进美育教育发展,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把书法教育教学作为美育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数字手段推进书法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美育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以信息化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改革书法美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及审美人文素养。20xx年确立“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项目”,由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参与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学校美育师资情况、书法开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书法数字化传习创新实验项目计划实施三年,利用“班班通”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范围普及的基本条件,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开展书法数字化传习创新实验研究,化解书法教学不规范、不均衡的现状,促进书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由甘肃翰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建立硬笔和软笔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平台,实现高质量、常态化的数字化书法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项目”中的快乐习字教学软件,涵盖语文生字识写、握笔坐姿、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书法文化等海量教学资源,具有鲜明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师资紧缺、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软件为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教学和有选择性地教学,增加学习互动,特设计了生字查询系统,可以随时调用2500常用字中任何一个生字的“三笔字”讲解示范,做到操作简便,方便易用,受到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尤其是看动画,教笔画,正确指导识字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学生的学习汉字兴趣高涨。

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实现了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课程的开课率100%,激发学生美育书法课程学习兴趣,大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及审美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力的内在生成,打造书法教育强校,树立中心小学和教学点美育新名片。通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马俊国教授讲座《书法教育与美育》,了解书法美育和一般意义上书法研究的区别,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书法最大的发展变化。最实质的变化是它的功能意义由汉字书写的实用层次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认识汉字书写和书法艺术的异同,实用与审美功能的互相转换,面向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推广,培养大批的书法爱好者。

了解当前理想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际的差异与矛盾,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推广书法教学,通过有志向、有智慧、有情怀的一批书法教师,推进美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使书法教学成为学生美的愉悦享受。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教育发挥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和稳定性,实现书法学科从中小学基础阶段向语文学科归属过渡到高阶梯度向美术学科的归属。从低年级学会规范写字,最终上升于艺术审美境界。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注重书法教育的核心落脚点,通过书法教育中美育信息传播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实现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

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普及推广,提升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得到落实。着力落实书法美育教学课时,推广普及书法教学系统,提升书法美育教师素质,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作用,为提升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美育水平提供现代育人手段和资源平台。

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项目”实验研究,将国学修养有机地融入教学,在传授学生各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国学知识的融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做人标准,爱国情怀。通过融入国学修养知识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和学习、做人、处事的方法点滴给学生。通过听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张pp内容:汉字的演变

第一张ppt解说词: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算起,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第二张ppt内容: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因为是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笔画细瘦,自行大小不一。甲骨文“王”“子”的写法。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是甲骨文的“月”字,因文字刻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大家都知道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眉毛,因此甲骨文的月字,既不是新月也不是圆月,而是用半个月亮代表“月”字,甲骨文就是“一弯皓月悬中天”的形象。

第三张ppt内容: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上面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第三张ppt解说词: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形式。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特点是: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宰相李斯负责创制的,其特点:一是字体方正,二是笔画平直,三是结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

隶书是战国以后汉字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秦隶又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八分书)。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并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等笔画特点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第四张ppt内容:隶书在秦朝因流行于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篆书“月”。

第四张ppt解说词:到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对笔画进行了调整,篆书一般书写于竹简和帛布上,字体看上去流畅而又形象。“月”字就变得不像月亮了。而隶书呢?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因此称之为隶书。它扁平方正。

第五张ppt内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张ppt解说词:到了汉末,出现了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特点是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唐人张旭所创的一种字体--草书,特点是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第六张ppt内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第六张ppt解说词: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汉字,由繁到简,逐步规范,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明,还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丰富中华文明的的内涵。汉字又是世

教学心得体会13

x月x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分管副校长xx组织我们八年级全体教师召开视频会,围绕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教学,怎样让学生们学的更好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老师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让学生在网上学习方面学的更好。

我任教的7,8班两个班的英语课程,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家长配合很到位,及时督促。

我每天在xx上和学生一起听课,课下和学生讨论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按照学校和x校长要求,让学生们备好笔记本、作文本、练习本等,作业量适当,突出重点。把每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整合后发给学生,要求其掌握。精选,设计作业,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xx群里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提交作业,不会的可以私聊老师,共性问题发群里一起解决。

星期天或每个单元学完后还会给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及时反映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利导督促。每次作业都会认真批改并给学生写一些鼓励批语,鼓励他们继续认真听课学习,碰到好的作业就评为优秀并分享到群里去激励其他同学。对于学生们做的题看过总结后对错题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解析,并发给学生们。每天还规定晨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打卡。并搜寻了“学生点读”让学生收藏,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和学生们跟着优秀的授课老师也学到了很多,感谢每位授课老师的精彩授课!

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上一年级的课,相当头疼啊。孩子多,而且相当的闹腾,很多时候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精力,从早上来到学校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说句不好听的,嗷嗷乱叫一整天一点都不觉得累,不得不自叹老矣老矣……

本身就这么大精力,在班里的语文数学课老师又管得严,音乐美术课也不轻松,所以孩子们几乎把所有能爆发的能量都积攒在了体育课上释放。可以想象,体育课是一种什么景象。

从开始上课就要提着劲,那组先出门,那组后出门,队伍怎么站,路队怎么走,一点环节都不能松懈,一节课下来要用上高年级三倍的经历。

一年级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什么东西都需要教,立正稍息,左右看齐,踏步立定,体操队形,很多时候真是喊了半天,人家根本视你为无物几个人凑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所以几乎没教一个口令我都要纠结一回。不过今天上课也算是有所突破。今天上课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口令,其中复习到原地踏步走和立定两个口令。

这两个口令在众多基本口令中算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第一,是因为原地踏步走很多孩子没有节奏感,根本不按照你的拍子踏步,第二,有些孩子不分左右,一踏在右脚上,第三立定口令许多孩子不会做,听到立定之后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踏两步。

所以以前交过的好几届一年级在这个口令的学习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今年也是。上学期其实很多时候我已经教了好几遍了,但是效果却不是特别好。

今天上课中,无意发现了一种方法,效果不错。那就是首先把原地踏步走动作分解,让孩子听到原地踏步走口令之后,只踏左脚一步,重复练习三四次,只踏一下。然后依次踏两下,就是左右脚两下,然后他左右左三下。接着,由老师喊口令,孩子们只做动作连贯练习。

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中间有一拍停顿,但是孩子们不会喊,往往会喊成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这时教师喊口令,孩子们听到老师喊的方法之后,不用教自然而然的就跟着学会了。如果你真的给他讲什么中间要空一拍之类,估计小家伙们会听的云里雾里的了。

关于立定口令,以前我都会和原地踏步走口令联系起来讲,对孩子们说听到立定口令之后不要马上停止踏步,再踏两下步,同时口中喊一二再停下。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并且实际操作起来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很多孩子还是不明白立定之后到底怎么办。

今天我采用了一个新的方法,效果很好。那就是把立定口令单独教给孩子。让孩子们首先原地立正,然后老师喊立定同学们听到之后踏两步同时喊一二。根本没有说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听到立定应该怎样去做。就是这样单独把立定拿出来重复练习。

若干次之后,练习原地踏步,然后直接喊立定,因为刚才的练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准确的踏步两下,口喊一二,完成动作。效果非常好。看来教一年级不是最好教,而是最难教的,并且富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想教好不但要有超人的耐心,超人的爱心,超人的教学艺术。呵呵,难道我是超人不成?

教学心得体会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梁惠丽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做数学,从而形成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刚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到面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面、观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时,还让学生比较,什么才是封闭图形的面积,什么图形才有面积。让学生更深刻了解面积的概念。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出示两个面积一样的长方形,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再利用学具动手探究,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两个长方形的摆的图形形状不一样,比较不出面积的大小,摆的图形一样,才能比较出两个长方形的大小。通过活动,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学生经历和提议了同意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后,再出示1平方厘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再找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厘米,使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接着轻松地学习了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总之,整节课的设计,师生的体验是愉快的,尤其是学生,在感到很好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注重与学生生活想联系,使课堂充满着活力。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习上开始面临较大的压力,数学的学习更是与小学完全不同,一节课听不懂,一节课没跟上,就很有可能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因为初中课程相对紧,不像小学,能有较多时间一直重复某些问题,因此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性的指导,这对学生后面三年的数学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针对初一学生)。

学生在小学基本没有预习的习惯,课程的深入需要他们学会预习,但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在进行预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学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然后学会带着问题来听课,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要学两遍。

初中生往往对课程增多以及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精力分散的现象,从而导致听课效率明显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分析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听好课后小结。从而尽量提高听课效率,争取由“听”变为“会听”。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强,遇到问题不懂自己去想,因此会出现回去作为思考的问题不当作作业,反正老师也查不到,课堂上更是,碰到稍难的题目基本班上鸦雀无声。对此,老师就得善于鼓励,善于引导,使学生会从问题情境出发,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盘根究底的思考习惯,这当然得有耐心,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得出来的;另外,数学问题比较活,开展变式训练也很重要,因此得慢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还有就是,可以在教学中多叫几位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解题,用方法的优劣有时也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学会反思。而教师也可特意在课堂上多留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转折处、问题的疑难处、矛盾的解决处、真理的探索处进行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初中的知识内容多而繁,类似点较多,学生记忆起来有时会比较困难,或者有时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相对少,这永远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得重视对学生的记忆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有时就得适当总结得出自己的一些“土”办法,就是编一些好记的话,如对称问题,总结为:x轴对称x不变,y轴对称y不变,原点对称都变;又如,x轴上的点有x没y,故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有y没x,故横坐标为零等,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琅琅上口,碰到有关问题,用上口诀基本可以自行解决。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部分的学生还不敢来请教老师,大都是同学之间解决,因而会出现作业不会,借来同学的作业进行“参考”,最后却变相为“抄”,因为反正是懂了,做法还不都一样。但是问老师,就完全不同了,老师可以教给他们解题思路,引导他们看出自己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才会有进步。因此学会问问题很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憋着,让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否则一定会导致知识的不连贯,从而使成绩下降。

现在的学生自觉性还不够,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很多都是应付,只是完成而已,为了交作业而做作业,不管质量如何,给家长的交待也是“作业做完了”,因此哪天若没作业,他们就会高呼万岁。鉴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去进行必要的复习更不用说了。如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每天做好课堂笔记,做作业前先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课程的重难点,回忆老师上课时讲授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必要的公式、定理,然后再去独立完成作业,并尽量注意解题的规范、条理的清晰。特别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了几何后,对几何语言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很不到位,正确的推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加强,常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很正常,但需引导,入门以后,学生将会觉得很轻松。还有就是各种考试的复习,主要得教学生看书看笔记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看做过的练习,熟悉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会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做些适当的各类型的习题,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达到知识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

曾在学习中,深深地记得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曾在书中看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类似的标语。带着这样的目标和骄傲,我开始了我的教师实习,两个月的时间里,教育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渐渐地也尝试了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地的成熟之中,让我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未知、惊喜、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挫折和困难的存在。

出国留学第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出国留学校育人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建有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一栋办公楼和能同时容纳600余人就餐的国家b级标准学生餐厅。学校建有校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微波接收系统,光纤上网系统和班班通网络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校园教育网络,八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教室、标准的双套实验室、音体美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室藏书达六万余册。现在的二中已经成为众多学子带着圆梦情结抒写人生传奇的神圣殿堂。我校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0名,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78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8名,市级师德标兵10名,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全面,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校长寄语;二中秉承“厚德博学,和谐发展”的治学理念,严谨治学,精细管理,贯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自主和谐,强化养成教育,实行开放式教学,力争让每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懂得教育与认识规律,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知识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为今后为人师表打下基础。

我的实习内容包括见习、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四项内容。其中见习时要做

好听课记录;备课时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详细的教案;在班级管理中应积极与指导班主任老师配合,学习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并根据班级上所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

担任班主任工作是对自己管理学生能力的一个体现。在班主任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于这个新班级的管理,每一件小事都要细致入微,时刻叮嘱着什么事该怎么做。

在近一个月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当把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面对面教学的时候,自己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教师很容易,做好一名教师却非常的不容易。”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经过多次的思考与反复修改教案,更有甚者还要经过多次试讲才能走上讲台,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多次听正式教师的课以后,自己也尝试着上了一节练习课,我觉得站在讲台上真正面对学生们进行授课与以往我们在教材讲授课上的试讲有着巨大的差异,由于以往我们试讲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老师,所以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那种简化细致讲解的概念,一节课的内容通常只花二十多分钟就能讲完了,而如今在真正的课堂上,指导教师们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就能讲十多分钟甚至二十多分钟,记得第一次听完课我特震撼,突然觉得之前的试讲真是太糟糕了,完全不了解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真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时才发现自己的应变能力很差,课堂中学生们有许多的反馈,既要解答他们反馈的疑问,又得按照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讲解完今天的知识点,这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终于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含义,坚定了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和想要到达的目标。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摘要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要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有趣的提示,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通过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理解舞蹈内容;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既面向全体,又注重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舞蹈是快乐的。

关键词身心特点激发乐趣创设氛围发展个性

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人,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课程对提高儿童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她们爱唱、爱跳、喜欢随音乐舞动,但对枯燥的学习不感兴趣,往往缺乏耐心。因此,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舞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现在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教儿童学舞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十分专注,有继续学习的愿望。而舞蹈活动中长时间的练习,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好玩、好动是她们的天性,一味地训练,过分的压抑,会使她们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腻烦心理;另一方面她们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舞蹈活动的内容是否生动有乐趣,是否能感染幼儿,是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和感到乐趣的重要方面。

(一)选择儿童易感受的音乐作为素材,引起儿童快乐的心情

音乐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它也是舞蹈活动的关键,活泼、生动的音乐常常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带动他们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舞蹈活动中,播放一些节奏鲜明,学生颇为熟悉的童谣、歌曲,感染学生随着音乐摆动,让她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如在听到《摇篮曲》时,她们会像妈妈一样随着音乐节奏,哄宝宝睡觉;听到欢快的乐声时,会哈哈大笑和蹦蹦跳;听到忧伤的乐曲时,会紧锁眉头;动作、表情都会随着乐曲而变化。这样的活动让她们觉得学舞蹈是快乐的。

(二)用形象的动作来让儿童模仿、激发学习愿望和乐趣

学生好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积累经验。因此在舞蹈活动中,我一方面选择能引起儿童共鸣的音乐作为舞蹈素材;另一方面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形象的动作让学生模仿,让她们在模仿中学习。如我为歌曲《小鸭子》设计了小鸭子走路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学习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当学生有兴趣的演着小鸭时,我又问:“小鸭子还会干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呀?”这时有的学生就做出了小鸭叫的动作,小鸭游泳的动作,虽然动作很搞笑,但却是她们学习思考的结果。就这样,孩子们在已获得的模仿经验中深入学到更多的本领,无形中激发了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乐趣。

(三)抓住良机,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天真、活泼,容易将情感外露,她们在不经意间会边唱边跳,而这时教师适当介入、抓住契机,合理引导,会让她们的兴趣得到延伸。如,在晨间活动时,学校常常播放音乐,这时我就看到有的学生随着音乐舞蹈,我就走过去说:“你真棒,跳得真好,如果将我们学到的动作加进去就更美了。”说着学生便跟着老师认真的学起来了。可见,只要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各方面的能力较弱,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常常是感性化的,往往缺乏表现力。因此,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从而提高表现技能,增强表现意识是很重要的。

(一)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就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感性经验,而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于是在生活中,我注意利用环境因素,创设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如:让他们在欣赏成品舞蹈的过程中感受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高兴、悲伤等不同情感,还有让他们听音乐的节奏并拍打节奏,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外界环境的刺激,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为更好的学习舞蹈奠定了基础。

(二)从学生经验出发创编舞蹈,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舞蹈内容,增强表现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无法抽象的理解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因而很难形象的表现出来。面对这一问题,我在舞蹈活动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编舞蹈,使学生易于理解。如在舞蹈《小厨师》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厨师,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切菜、一会儿炒菜、一会儿闻闻香不香;在舞蹈《大公鸡》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表演公鸡叫等等。让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得十分轻松自在,动作也比较灵活,表演得生动、形象,表现力也逐步增强。

(三)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轻松掌握基本技能

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技能时缺乏耐心,教师一味的追求练习效果,会使她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她们喜欢律动、好模仿、爱游戏。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将游戏情境贯穿在舞蹈活动之中,如在站姿训练中,我把学生当成一棵大树,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启示下,身体有了向上挺直的感觉,接着我又说:“老师是小鸟,找直直的大树做朋友”,这样,她们的练习在情境中有了持续性。在舞蹈的柔韧练习中,学生常常有畏难情绪,怕吃苦,不能坚持练习,我便将练习变换成游戏的形式,如压跨练习中,我让学生当小鸡、小鸟,当学生害怕困难时,我便说:“小鸡吃不到米了,肚子饿了,”“看谁吃得饱,谁飞得高”等等,利用游戏情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掌握基本技能。

生活中,孩子们常常爱表现,经常听到她们对我说:“老师我学了一个新动作”“老师我跳得好”,她们信任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表扬。作为舞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她们,抹杀她们爱美、好表现的天性,相反应当积极的鼓励她们,让孩子觉得老师和孩子一样快乐。

(一)善于观察和发现,多多了解学生

舞蹈活动中,善于观察、发现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挖掘她们想象的空间。如在舞蹈活动《春天在哪里》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摆一个造型,发现许多学生都喜欢做小花,但有一位学生却和大家不同,我便说:“是不是在闻花香呀?”学生点点头,我便夸她爱动脑,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想出了新的内容,做出了许多新造型。

(二)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

我们都知道学校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舞蹈家,而是培养她们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陶冶性情、促进全面发展。因而在舞蹈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如一学生在学过小碎步后,到我跟前表演“老师你看,这是小鸟飞,我做的像吗?”,她动作不如成人优美,娴熟,也没有丰富的表现力,但是她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是用心在跳,用心在表现,这就是美。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练习地更加认真,同时还能感染别的学生。理解儿童,用儿童的眼光来欣赏能让我们走近学生的世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她们更好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提高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舞蹈活动中,有的学生乐感好,善于表现;有的学生节奏感稍差,胆小、羞于表现;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柔韧性好;有的却恰恰相反。面对这些情况,作为舞蹈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儿童,注重因材施教,如在基本功的练习中,不同能力的儿童,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相同,柔韧性好的就要求她们到位,相反只要求他们做起来,认真有意识就行。并常常让她们进行纵向比较,避免进行横向比较,让她们发现自己的进步,促进她们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人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唱唱跳跳中可以欣赏美、感受美、抒发美好的情感。在学生的内心世界里快乐是最为重要的,而她们对舞蹈的认识是肤浅的。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当让舞蹈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成为一种游戏,使她们能有兴趣的、愉快的学习,引导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抒发情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孩子感到学习舞蹈就是乐乐乐的感觉。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二

阳春三月,我有幸观摩了区小学语文习作评优的整个过程,平日是自己在上课,今日却能跳出课堂鉴赏别人的课,似乎印证了“旁观者清”之说,收获匪浅,思考也颇多。各位老师用他们的智慧诠释着对课堂的理解,他们精心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短短三天的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这几节课的学段目标总体把握还是比较准确、恰当,重点突出,能创造性开发、处理和运用教材,着力激发、点拨、诱导学生,重视习作的过程和方法,良好习作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体现了指导—习作—讲评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教学设计体现了老师很好的语文功底,无论是课的引入,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都能感受到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值得学习的是,老师舍得放时间让学生明确要求,再层层深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描述田园风光,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和积累的词句,教给方法,真正发挥了文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了一课一得。

注重激趣,创设良好的写话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升华与过渡。有了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话激情,最终迸撞出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心实感。”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如桂岭小学赖老师执教的《为别人画张像》,她课前亲切的语言,深情地描述,通过让学生观察模特,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明确要求,习得写法后,又出示孩子畅所欲言,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关注,认真感受,从生活出发,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也打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思路,使得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很多用于习作的素材。

利用范文的引领和示范,引领学生读、赏析、悟、写,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加工材料组织成文,从例文中借鉴有用的方法,由扶到放,这样的方式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又指导学生的习作,学生乐于接受。如:防城港第四中学小学部黎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黎老师巧妙地分阶段指导,先看人物图片抓特点,整体感知人物的外貌,明确要求后,老师重点把写话内容缩小到写人物的样子,通过猜职业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抓人物的外形特点写话,再具体指导孩子观察,先抓部分,引领孩子从词到句,——的眼睛,——的眼睛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展开想象把特点说清楚,再抓整体,让学生完整地说说样子,教师适当点拨,告诉孩子可以先总的说,再细细地说,也可以先细细地说,再总的说,不知不觉渗透观察、写话的.方法。这样先说后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体现了作文指导的梯度。再比如桂林市回民小学的刘老师在指导孩子学写人物对话时,教师在孩子们发言中穿插进行的随机评价,指向的不只是学生的语言,同时还在潜移默化地评价归纳中提炼出表达的方法,让我明白了润物无声的真谛。这其实就在告诉孩子们应抓住动作把事写清楚;又如:“你能用上”一边……一边”把人们高兴的样子

说出来了”这又在告诉孩子如何连词成句……我觉得这样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学生习作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次老师们都能舍得留下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评赏。比如:贺州市建设路小学的邹老师在指导孩子修改时先让孩子自评找优点,再同桌互改,让同桌帮忙用上好词好句,使内容更优美,最后再全班推荐评改,这样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评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表现亮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更多,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细细品味。下面就谈谈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习作教学要把准课标要求,不随意拔高、降低

《语文课程标准》对观察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仅仅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同于《语文教学大纲》的“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不难看出,课程标准更侧重学生观察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学生对周围事物即生活本身的观察,不在观察的顺序方面过多要求。直到第二学段,仍然坚持“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始终没有观察技法方面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在低段提出按一定顺序,条理清楚是否拔高了要求。再如,排比句式在中段应仅仅是认识而已,是否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呢?

2、习作教学要指导到位,增强语感的训练。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用笔表现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说出来”,并尽可能说得好些,才是小学教师写作教学的任务。而习作教学难,难在课堂生成的捕捉和处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想习作教学教师应主要从习作和修改这两方面入手,习作就要求我们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做到一课一得。比如,在让学生悟得写法后,畅谈自己敬佩的一个人时,我们不应简单地停留在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把事例写具体,应该指导学生怎么把事例说具体。当孩子在说某种物体样子时,除了找出外形特点相似的,我们又应如何引导孩子说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呢?还有,在修改习作时,我们除赏识学生的习作外,我觉得还应重在指导学生修改。如: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在菜园里,一个个苹果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展示给我们看,香蕉也登台了,弯弯的像个月亮”虽然学生写得很美,但这不符合实际,还有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说到:“爱戴学生、熊猫长着黑白相间的羽毛”“耳朵可以听到很远很远”兔子长着火红的眼睛(应该是紫红色的眼睛)……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我们也应该及时给孩子指出。

作为老师,,无论外界如何,真是浮躁不得,我们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静下心来做教学。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三

在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实施新课改的浪潮下,通过学习五步教学模式,使我校教师已感受到五步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现总结如下。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使学生进入教育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这里的互动交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而是师生之间在平等地位上的交流。我认为,这一环节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在互动交流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通过自由、和谐、民主的交流,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情景中去,教师要依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心理与情感的共鸣。

创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

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不能嘲笑讥讽,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在质疑过程中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就会逐渐形成。具体做法又分三步。第一步预习找“疑”;第二步有意设“疑”;第三步相互质“疑”。只要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的学习能动性是创新的源泉。这种能动性表现为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行为。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理论都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探究行为,探究行为的产生则源于问题,因此要多改编一些开放性、存在性、探索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索,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努力做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有了初步的体会、感知,解决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会产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交流环节,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创新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必须做到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研究成果展示给合作伙伴,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解决,以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同时,思维的交流也体现了资源共享。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流畅,人人畅谈自己的学习情况,人人在别人的观点、想法中寻找启迪、丰富自己;然后对大家的想法、观点进行评价、修改、整合,形成一个正确的、富有创新的答案,这就是学习观点的整合。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和个性张扬。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四

“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项目”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美育书法教学创新改革,实现书法美育教育均衡发展,化解书法美育教学优质资源不充分、农村中小学书法美育教师短缺、课程开设困难、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促进农村中小学书法美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优秀的书法教育可以更好促进美育教育发展,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把书法教育教学作为美育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数字手段推进书法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美育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以信息化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改革书法美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及审美人文素养。20xx年确立“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项目”,由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参与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学校美育师资情况、书法开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书法数字化传习创新实验项目计划实施三年,利用“班班通”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范围普及的基本条件,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开展书法数字化传习创新实验研究,化解书法教学不规范、不均衡的现状,促进书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由甘肃翰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建立硬笔和软笔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平台,实现高质量、常态化的数字化书法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项目”中的快乐习字教学软件,涵盖语文生字识写、握笔坐姿、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书法文化等海量教学资源,具有鲜明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师资紧缺、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软件为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教学和有选择性地教学,增加学习互动,特设计了生字查询系统,可以随时调用2500常用字中任何一个生字的“三笔字”讲解示范,做到操作简便,方便易用,受到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尤其是看动画,教笔画,正确指导识字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学生的学习汉字兴趣高涨。

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实现了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课程的开课率100%,激发学生美育书法课程学习兴趣,大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及审美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信力的内在生成,打造书法教育强校,树立中心小学和教学点美育新名片。通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马俊国教授讲座《书法教育与美育》,了解书法美育和一般意义上书法研究的区别,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书法最大的发展变化。最实质的变化是它的功能意义由汉字书写的实用层次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认识汉字书写和书法艺术的异同,实用与审美功能的互相转换,面向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推广,培养大批的书法爱好者。

了解当前理想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际的差异与矛盾,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推广书法教学,通过有志向、有智慧、有情怀的一批书法教师,推进美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使书法教学成为学生美的愉悦享受。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教育发挥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和稳定性,实现书法学科从中小学基础阶段向语文学科归属过渡到高阶梯度向美术学科的归属。从低年级学会规范写字,最终上升于艺术审美境界。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注重书法教育的核心落脚点,通过书法教育中美育信息传播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实现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

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心小学和教学点普及推广,提升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得到落实。着力落实书法美育教学课时,推广普及书法教学系统,提升书法美育教师素质,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作用,为提升中心小学和教学点书法美育水平提供现代育人手段和资源平台。

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美育数字化传习创新项目”实验研究,将国学修养有机地融入教学,在传授学生各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国学知识的融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做人标准,爱国情怀。通过融入国学修养知识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和学习、做人、处事的方法点滴给学生。通过听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五

9月18日晚,在六(3)班教室,听了王老师进行的“案例教学”,让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在与孩子的沟通问题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每天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都在上演着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三幕剧,而且永远都不缺素材。现实与戏剧唯一不同的是,在剧院,当大幕落下,观众就可以回家了。但做家长可没有那么轻松。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伤心,愤怒,沮丧,还得保持心智健全。

首先,在与孩子沟通时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比如,孩子每天起床磨磨蹭蹭不想穿衣服,我们一般的会说“赶快起来,叫了你多少遍了。每天磨磨蹭蹭的,就你肉。”如果你是孩子你听了啥感觉。我们就会认为“我就这样了,无所谓。”但我们如果换一种方式说“我看见表上指针是七点,衣服在你身边。”孩子一听时间,就会感觉得抓紧时间起床了,让他自己有时间观念。

其次,说出你的感受。大多数孩子玩了玩具没有收拾的习惯,大人看到满屋的玩具一边收拾一边啰嗦,但孩子仍然没有改变。我们如果看到孩子玩玩具,用温柔的语言说“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如果他不回家的话,妈妈会很伤心的。”那孩子接下来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有时我们说的过多,孩子很难辨别你在指责他,还是自己该怎么做,你不如直接用简单语言表达出。比如:孩子洗了手忘了关水龙头,你只可说“水龙头。”孩子就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了。

第四,以写便条的形式。孩子放学回来了,书包往哪一扔,便去看电视,如果我们直接告诉他,他会产生情绪,我们可以写一张便条“作业完成了,才可以和我玩吆!”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该先做什么了。

其实,无论怎样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放下上位者的姿态,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所以,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说着容易,做着难。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六

他是公认的差生,各科成绩均不及格,作业鲜少完成,背诵的东西大部分背不上来,语文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别人一半时间就够用了,他却连作文的一段也写不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差生。

这是开学刚一周后我就明了的事实,所以我并没有给他太多关注,课后辅导一次也没找过他。我知道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和保障每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但,毕竟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与其将爱和帮助平均分散给所有后进生身上,还不如将精力集中用到有可能进步与提高的孩子身上,这样一点带面,促进全班发展,毕竟,教育不仅要靠一颗热诚的心,还需要策略与手段,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教育策略,而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有效。

直到一次综合实践课,我布置实践活动课的作业是围绕我们的课题“立足生活之源,挖掘松树奥秘”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松树的底蕴和内涵,看着学生茫然的双眼,我提示说:比如可以写报告、作标本、画版画等形式,结果第二天全班同学包括那些我一向认为的好同学都无一例外地照我提示的那样制作了精美的版画、标本,写了妙笔生花的日记,却只有他,小小地站在我面前,高高地举着的手里攒着一样东西,热烈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个行不行?”我定睛仔细一瞧,不觉吃了一惊,那是一个用小的还未成型的松球制作的士兵,士兵手握长矛,四肢居然可以活动,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身体和四肢之间用细细的牙签连接起来,整体工艺十分精致。当这个小士兵在我手中向全班展示时,全班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我听到班长在和他的同桌小声地说:“真漂亮呀,咦,怎么我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惊讶之余,我不禁问他:“赵亮,你怎么想到用松树制作士兵呢?”或许不太习惯我的提问,他站起来有些惶惑地回答:“这个……恩,不是书里都说松树代表坚强吗?我想士兵也是坚强的,就用松球做了一个士兵。”顿了顿,有些迟疑地不敢开口,我向他鼓励地笑了笑,他便说了下去:“老师,我本来是想制作一个坦克团的,可是我手工太慢了,只做一个出来,要做一排再加上大炮、战马就肯定好看了。”话音刚落,班里顿时好多个孩子的声音:“老师,我们和赵亮一起来做吧。”这种局面是我很高兴看到的,于是便说:“好啊,那么你这个组就叫骑兵小组,赵亮为组长。”登时,赵亮的脸因激动而闪闪发光。

第二日课外活动,刚进教室,我便看到一堆孩子围着赵亮,赵亮从口袋里掏出了大把大把的松球和牙签,他把东西分给周围的同学,然后指导那些成绩要比他好得多的同学怎么做地比较好看,俨然一副军事总指挥的样子,当时我心里一热,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他是个天才!”

后来,就像所有书上说的和以往经验所做的一样,我努力把这个当作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调整他的学习成绩,结果,无论是旁敲侧击的暗示还是清真意切的表扬,鼓动对他都不起作用,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差生。这时,我开始思考,差生是怎样被我们定义出来的?难道只因为他的成绩差,我们就可以把他定义为差生,我们就可以忽略他在手工制作上的才能,有多少个孩子被我们这样评价定义,忽略了本来很了不起的才能?更可怕的是我们这种的错误评价直接带动了孩子自己和家长的评价与定义,整个学习时期都把自己当成是差生。

只是谁会记住此刻他眼里的渴望,又有谁会留意他心中的梦想,等他长大,这一刻过去,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他此刻的辉煌,他心中也会认定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差生。差生后进生无论我们给起了多少冠冕堂皇的名称,也不论我们如何去文饰自己对待这些孩子的评价,可同班孩子的评价,他在班里的地位,一次次的成绩已经牢牢地将它钉在差生的位子上,这个称呼可能要伴他一生,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有影响。

数百年以来就提倡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到了近代在中、高考的压力下又变成了“惟考试论”,这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教师的评价,而我们的评价又影响了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定位。长此以往,他们和他们的家不以手工做得好,篮球打得棒,美术画得美,歌唱得动听为荣,反以为耻,认为这是没用的东西,甚至以为就是这些没用的东西,耽误学习,影响智力。似乎合该成绩差的学生什么也不会,这才老实。他们这样否定自己,这不仅是他们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悲哀。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七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小纸条:“老师你知道吗?我们班主任让选班里最爱说话的十个人,我知道肯定有我,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好朋友竟然也选了我一票,我们两个关系很好,虽然我知道我说话不对,但是他这个举动真的让我很伤心。”纸条的主人是个坐在最后排的男生,他的特点是上课爱睡觉,自习爱说话。

我试着分析了一下他的心理:他写这张小纸条说明他应该很相信我,并且不想从我这里听到批评,他对他的朋友感到伤心,所以想从我这里寻求安慰。那我怎样回复既能让他改掉说话的毛病,又能抚慰他被朋友“出卖”的心情呢?

我铺了一张信纸,首先我赞扬了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告诉他知道了错了就要改正。其次,我告诉他我可以理解他被朋友出卖的郁闷,然后我帮他分析了他的这个朋友,因为他没有透露姓名,所以我也不知道他的朋友是谁,是个怎样的孩子,但是我试着揣测了他朋友的心理:首先,你要确定是不是因为你的说话影响了你的朋友?如果是,那你不能怪人家选你,毕竟是你错在先。其次,你的朋友是班干部吗?他写你的名字是站在班级利益上写的吗?或者他是那种一本正经、实事求是性格的人吗?如果符合,这也怪不得你的朋友,性格使然,这也没有关系。最后,退一万步讲,朋友就算真的是看你不顺眼然后写你的名字,但这种几率太小了,因为你自己也讲了你们两个关系很好,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卖你。所以,在生对方的气的时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现在他也正为写了你的名字而惴惴不安,那你不妨退一步,继续像原来那样对待他,相信你们的关系会更进一步的。

在信的最后,我告诉他真正的友谊的确需要互相帮助,但不是互相包庇,而是促进彼此共同的进步,并且,我表示我一直很关注他,觉得他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只要态度一认真就会进步的。

信给他之后我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月考之后他们班进行了调桌,而他正好和他的原来同桌分开了,被分到了靠窗第一桌。然后,我发现了他巨大的改变,其他科我不知道,在语文课上,他不再发呆,搞小动作或者和同桌说话了,而是认真听讲,偶尔还会主动回答问题,他的基础很差,回答正确的时候很少,但是我从来没有批评过他,都是帮他分析错误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回答问题。后来,他又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老师,我知道我的基础很差,其他的老师很少关注我,我感觉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块废铁,所以我一直都是破罐子破摔,您是第一个如此关注我的老师,让我感觉到我不是那么的差,我会努力下去不让您失望的。”

我看完之后很感动,真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竟然会在一个孩子心里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并且我也深深认识到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尤其是对待基础差一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在很多老师眼里他们要么是被忽视要么是总受批评,但是老师一点的关注会让他们开心好长时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鼓励学生,会选择相信学生,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进步与否,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我以前总觉得实习时间很长,但是现在感觉时间太短了,短到我可能没有机会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就要离开,短到我没有机会看到他们最后修成正果的样子,但是,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和我短暂的相逢而得到了改变,那就是我的成功。每一个孩子的心像一朵花,只有耐心的倾听,真诚的陪伴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八

回头看看,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我并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快乐,我可能已经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真谛!

一二年级共11个班,虽然每天我在不同的班级讲着同样的内容,但是我不会觉得烦躁,反而有时候觉得时间太快。我每节课的流程是先回顾旧知,接着讲授新知,其次练习写字,然后指导学生,最后布置作业。其实我每上一节课都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学生的接受情况,我觉得同样的内容重复讲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和提升!

我期待着给孩子们上课,所以我每次早早的走进教室,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拍手叫好,说:“太好了,上书法课。”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想我要尽力教好每个孩子!周一中午我利用午休时间,批改书法作业,进行勾画,一一给出评语,以鼓励孩子进步。再批改作业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存在占格不对的问题,字大小不一,下笔位置掌握不好,我以后上课要重点强调,日后更进一步!

孩子们偶尔也会让我有些感动。那天,我在二年级一班,喊“下课”时,孩子们都不动,我很惊奇的问他们:“你们怎么了,下课了怎么不动呢?”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不想下课,我们还想上书法课。”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心里十分感动,这是孩子们对我最大的认可!有时候下课了孩子们拿着本子就往前跑,在讲台旁围着我问:“老师,你看我写的好吗?”其实啊,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他们一直在进步,他们愿意去学习,期待得到老师的认可!

听课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周三上午去录播室听了李梅玉老师的语文课,她也是新老师,教五年级,我想观摩学习,所以听听课。她讲的是《童年的发现》这课,过程是词语闯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发现规律、理解句子、拓展延伸、随堂精练、布置作业。听课后,我觉得李老师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很完整,梳理文章脉络清晰,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但是我觉得她讲课过程中没有变通性,过程有些重复单一。整体看这节课很完美,李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周四上午听了同伴蔡飞颖老师的美术课,讲解数字画“1234”过程中,蔡老师先让学生们联想,再做出示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快孩子们融入到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但是一整节课的时间把控的不好,前面讲解详细,后面时间紧张,内容讲解较粗略。总之啊,我们想要提高教学能力,要多听老师的课、同伴的课,互相评课,提出建议,多做反思,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是充实、忙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每天努力向前奔跑着,不敢松懈,某时你觉得累了,停下脚步,回头看看,你进步了!

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九

第一张pp内容:汉字的演变

第一张ppt解说词: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算起,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第二张ppt内容:甲骨文是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因为是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笔画细瘦,自行大小不一。甲骨文“王”“子”的写法。

第二张ppt解说词:这是甲骨文的“月”字,因文字刻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叫甲骨文。大家都知道月亮有时像圆盘,有时像眉毛,因此甲骨文的月字,既不是新月也不是圆月,而是用半个月亮代表“月”字,甲骨文就是“一弯皓月悬中天”的形象。

第三张ppt内容: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上面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第三张ppt解说词: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两种形式。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特点是: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趋于线条化,比金文前进了一大步。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宰相李斯负责创制的,其特点:一是字体方正,二是笔画平直,三是结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

隶书是战国以后汉字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秦隶又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八分书)。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并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等笔画特点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第四张ppt内容:隶书在秦朝因流行于当时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篆书“月”。

第四张ppt解说词:到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对笔画进行了调整,篆书一般书写于竹简和帛布上,字体看上去流畅而又形象。“月”字就变得不像月亮了。而隶书呢?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因此称之为隶书。它扁平方正。

第五张ppt内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张ppt解说词:到了汉末,出现了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特点是结构匀称,横平坚直,正方形,沿用至今。唐人张旭所创的一种字体--草书,特点是体势连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

第六张ppt内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第六张ppt解说词: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汉字,由繁到简,逐步规范,汉字不仅传承中华文明,还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丰富中华文明的的内涵。汉字又是世

教学心得体会13

x月x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分管副校长xx组织我们八年级全体教师召开视频会,围绕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教学,怎样让学生们学的更好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老师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做法,献计献策,让学生在网上学习方面学的更好。

我任教的7,8班两个班的英语课程,两个班的班主任对孩子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家长配合很到位,及时督促。

我每天在xx上和学生一起听课,课下和学生讨论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按照学校和x校长要求,让学生们备好笔记本、作文本、练习本等,作业量适当,突出重点。把每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整合后发给学生,要求其掌握。精选,设计作业,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xx群里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提交作业,不会的可以私聊老师,共性问题发群里一起解决。

星期天或每个单元学完后还会给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及时反映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利导督促。每次作业都会认真批改并给学生写一些鼓励批语,鼓励他们继续认真听课学习,碰到好的作业就评为优秀并分享到群里去激励其他同学。对于学生们做的题看过总结后对错题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解析,并发给学生们。每天还规定晨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打卡。并搜寻了“学生点读”让学生收藏,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和学生们跟着优秀的授课老师也学到了很多,感谢每位授课老师的精彩授课!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课文桥教学设计通用(2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总结优秀(八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简短通用(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最新体育教师个人教学反思二十一篇(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总结与反思(优秀13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幼儿园汇总(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

    班级学生迟到检讨书(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

    最新宿舍养宠物检讨书500字3篇(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

    员工的个人感谢信(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社区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10篇(汇总)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