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ZS文王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下面是一些四年级教案的案例,供教师们参考。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郑重举荐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尉慎。

上下结构:晋荐召。

半包围结构:选适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一、复习。

1、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兴亡。

合适召慎重解狐。

2、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慎重举荐当此重任。

二、理清脉落。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外举解狐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荐()伐()悼()。

晋()存()代()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案指导方法,仅供教师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

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二、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部分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

1始业教育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2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3二月初一放假。

4中彩那天万年牢。

6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7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8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清明。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和我们享受春天。

园地四。

10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11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2期中复习期中检测。

五一休息。

13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

14麦哨语文园地六。

1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16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园地七。

17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西藏渔夫的故事端午。

18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八。

19复习。

20期末考试。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龄”、“衍”,正确识记“稠、瞻”等生字字形;通过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词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可贵之处。通过搜集的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用“无论……总是……”、“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练习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

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樟树图片,谈话引入。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树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棵树上。(幻灯)。

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学生答,(板书:樟树)学生齐读两遍。

出示:这两棵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幻灯)。

3、板书:故居,“故居”什么意思?

4、看图: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庆龄的故居。

5、看图:这就是宋庆龄。

(1)你了解宋庆龄么?师生交流。

(2)揭示资料(幻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案设计。

(3)师小结: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命的医生、爱国的一生。她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她勇敢顽强、英勇奋斗,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宋庆龄有关。(完成课题板书:的)。

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7、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宋庆龄有何关系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分行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随机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3、理清脉络。

(1)读了课文,同学们知道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樟树?

(2)第6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随机理解“瞻仰”

(3)第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精读感悟。

1、学习1-3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说说有什么想法?

a、周总理为什么要她离开上海的故居呢?(提示:这偌大的一间房子,为什么周总理说它小呢?)。

因为这个房子是用来——出示资料(幻灯)。

b、原来这所房子既是宋庆龄生活的地方,又是她夜以继日工作的地方,这所房子的一切都已在宋庆龄内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怪不得她说——(引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同学们,舍不得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想你掉了你的心爱之物,离开你的亲人,谁来读?(指名读)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源于对它们的——喜爱。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四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五

没有积累,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我们在教学《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时会把它上成纯粹的复习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日积月累教学不是单纯的旧知识堆积回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欢快的情景,开放的问题。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强,为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欢乐的教学的景、组织有趣的活动这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单是数量的积累,还要有质量的提升。所以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对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本次教学中,老师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的()”小组讨论然后班内小组竞赛汇报。这样开放性问题犹如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尺巨浪。学生因为要取胜,所以合作、所以积极思考。于是他们把课内、课外的积累都用上,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以读代讲。

通过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语文学科以读代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儿歌的节拍,积累语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进行朗读,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三、注意点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着学生转,发挥助手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生本节课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儿歌后,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小结积累出读儿歌的方式。之后你会发现学生会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朗读《识字七》、《红领巾真好》中去。

四、扩展活动。

日积月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功在平日。不是一节课可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教师要给予指导,或提供必要的材料。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六

本班共50人,其中新插班2人。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总体而言,班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体来说,班上的阮安然、刘清、胡珍等十来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自觉性很强,基础非常扎实;范呈兴等几个学生知识面广,上课发言积极;阮安然等几个学生书写非常整洁漂亮;在书写习惯上较差的有薛万杰、徐炜敏等几个学生;在完成作业上不认真和拖欠的有张兴明、田林圆等几人,需要加以引导、鼓励,促进其进步。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长城》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学小学五年制第八册第一课。本节课是它的第二课时。

《长城》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开篇课文,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节课就在于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深化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也会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同时对计算机的学习与基本的实际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根据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

3、学会搜集、整理网上资料,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文稿。

4、学会注册并使网址时进行的相关链接。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字的描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

教学难点:

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体会作者抒发的民族自豪感。能展开联自己独道的见地。

自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网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基础,本身网络学习语文的这种形式就吸引着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本身就为突破重点、难点做好的铺衬。

在bbs中了表自己的合理化见解,这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我相信教师大胆的引导与勇敢的鼓励,这一难点会得以很好的解决。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各要素和谐发展的基本构思。

本节课我大胆的将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本节课《长城》适合全面搜集资料的特点,而计算机的网络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二者的结合,在形式上首先就给学生以学习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渴知欲;而在实效上更是相辅相承。计算机网络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完全的体现了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更公平;学生如果想更好的学习到本节课的内容,首先他得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基础,会浏览网页,能进行简单的图文复制与粘贴,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学会注册bbs会与的是网址还要会学会如果进行链接,等等这一切又充分要学生去动脑、去动手,去实际的操作与应用来展现他的计算机水平。学见解所面向的区域更为宽广,不再是只对老师,或只对学生,他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人及所有人的全部,给了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本节课是一个调控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中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的学习,谐调各小组或每个同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在学习中,又是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员,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本节课,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3、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教学难点:

读句说句。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相关的汉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会连这个游览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五角星送给谁。

2、开火车读准、,、,、,、。(重点指导读准鼻音和边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汉字,指导连线。

(1)学生自己连一连。

(2)同桌对一对,连得不一致的请教生字表,教师巡视。

(3)连错的同学哪个字连错了,请小朋友帮忙,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1)师生合作。(出示相关的汉字)。

(2)学生与学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

(二)、读读比比。

1、谈话激趣:请你先读一读,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秘密?

2、学生边读边观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比较形近字的差异,练习说完整话。

(1)共同完成了子、十叶音形义的比较,再分别组词。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读读、比比、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5、出示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全班齐读。

(三)、我会找。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游戏,带读生字。(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热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摘果忙)。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

第二课时。

总6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

3、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

(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游览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问:第一句讲什么?(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

(2)请同学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

(3)指导读句子。用声音的轻重、长短读出什么地方有什么。

4、练习说话。

(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

(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3)扩展练习。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5)小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背诵古诗。

4、表演朗诵。

挑战题:补充句子。

()有()。

()有(),有(),还有()。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有()。

七、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自主发现识字的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能力。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

3、模仿课文第一小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谜语: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星星的儿童诗。

出示课题:13、鲜花和星星。

指名读;齐读(指导“星星”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用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学生自由练读一遍)。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泛红),提出再读要求。

请小朋友先读读诗中变红的生字,再读这首诗。

3、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

4、选择自己的几个好伙伴,讨论记住这7个生字的好办法。

师小结:适当归纳一下小朋友说的几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要用怎样的心情(或语气)去读课文?(学生自由练读)。

2、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

(指名几位学生读)。

3、范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看小电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九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

2.课堂师生互动促进提升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教学方法】自由朗读,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游子吟》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它描绘了母亲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母女情深的文章。(板书《___呼唤》)。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学习生字。

3.认读词语。

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呼唤:召唤。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不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

领悟: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三、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满怀深情地写了母亲呼唤自己的点滴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怀、无限爱意和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比眷恋,赞美了人间美好的亲情。

四、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这是多么感人、多么美丽的画面哪!”指的是哪些画面?

婴儿听到___呼唤绽开笑脸。

孩子在___呼唤声中蹒跚学步。

2.从这两个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亲充满慈爱、温柔、甜蜜和魔力的呼唤具有不可估量的震慑力量。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这几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和___哪些事?

儿时,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年时期最快乐的回忆。

在海滩那次,母亲的呼唤让“我”终生难以忘怀。

儿时,听到母亲的呼唤从“心烦”到“渴望”。

2.如何理解“我总是可以看到她慈祥的笑容,便投入她温暖的怀抱”?

“慈祥”说明母亲温柔可亲。

“总是”,一直都是的意思,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每时每刻、无处不有的。

“温暖”反映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很有安全感。

3.为什么说“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

“我”和妈妈嬉戏时快乐、幸福、融洽,母女情深的动人画面,让“我”深切感受到母爱是融融的亲情。母爱在“我”心中镌刻,永不磨灭。

听到那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呼喊。看到的是一张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的脸。那散乱的头发,那喜极而泣的神情,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

5.后来,“我”为什么听到___呼唤心烦呢?

“叫我做事,或是提醒我做功课。”

这些都是妈妈对“我”爱的体现,但“我”并不明白,反而觉得她很烦。

害怕——伤心——领悟(有___呼唤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

(三)学习第6自然段。

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作者明白了妈妈呼唤的真谛——浓浓的母爱。

五、课堂小结。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一首《母亲》,听完之后我想大家就更深有感悟了。以后再也不会跟妈妈顶嘴,惹妈妈生气了,我们应该感谢妈妈,感谢她带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感谢她多少年来任劳任怨地为我们付出。

六、课堂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母亲的呼唤》”一起来闯关吧!

七、作业布置。

1.汉语有许多赞美母亲的成语,请你把知道的写下来。

2.你有过听到母亲呼唤时的甜蜜体验吗?写一写。

3.阅读文章:《难忘的教诲》《可贵的沉默》。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

1、掌握生字词;。

2、理清文章顺序,读通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生字卡片。

一、导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1、范读课文。

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指名接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词语“拮据”、“梦寐以求”。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认识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父亲的诚实、守信。

教学策略:采用品读感悟法,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运用辩论法,针对难点,引导学生辩论,在辩中明理,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创性,使语言和思维训练得到有机的统一。

教学重点:理解“道德难题”。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汽车模型、留、还的台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做抽奖游戏后谈话:中了奖你是如此高兴,课文《中彩那天》父亲中了一辆汽车,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第19课《中彩那天》。齐读课题。

二、由图质疑,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件出示插图,引出问题。

齐读课题:

师:读的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知道我要奖励你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要带你们到中彩现场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图。

1)旁边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

2)车里的中奖人的表情又是怎样?

看到他们截然不同的表情,我想你们心中一定有话要说,你想说就大胆地站起来说给我们听。

生:为什么他中了彩还不高兴:

板书:不高兴。

2、出示阅读要求,读文解疑。

师:遇到问题了,你们想怎样解决?老师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办法。出示阅读提示。请大家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用曲线画出父亲为什么不高兴的句子。

自读课文,读后汇报。

3、引出道德难题。引导归纳:留?还。联系上下文回答。

板书:道德难题。

生:选择题。

师:那父亲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生:就是要把汽车留下来自己开,还是还给库伯。

师:对,就是一个留和还的问题。

板书:留?还?

4、你们从哪些语句看出父亲很想留下这辆车。

生: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了中彩的那样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师:这k字究竟淡到什么程度呢?老师这有两张纸条,其中一张上面也有一个淡淡的k字。谁来辩认一下。

指名辩认。

师:看他看得多认真啊,看了又看,终于发现了。

指导读这句话,体会父亲想留下汽车的心情。

生: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引导联系生活,理解梦寐以求。

师;他连做梦都想拥有一辆汽车,干脆买一辆不就行了吗?

生:不行,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买不起。

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文中我家的生活进行对比,理解拮据。

三、引导辩论,体会含义。

1、引导辩论,解决“道德难题”,体会父亲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师:是啊,父亲梦寐以求拥有一辆汽车,而自己又买不起,反正库伯又不知道自己中了一辆汽车,我看,干脆把这辆汽车留下吧!还有谁同意把汽车留下。

师:那有没有同学认为应该把这辆汽车还给库伯呢?

(1)那现在就请双方各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理由;。

(2)请你们再想一想,留、还对于父亲而言各有什么优、缺点?

辩论后:

师(问留方)现在请你们说还不还?

生:还。

师:同学们,我建议为他们最终选择诚信,为我们精彩的发言响起掌声。

2、小结提升,正确导向。

师:同学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我国古人就曾说过:“与人交,言而有信。”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也曾说过:“你只有对别人诚实,别人才会以诚相待”。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一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1,导游线路的小黑板;

2、天山景物课件。

1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渡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二,引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

(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你们觉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

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漂亮呀!

还有,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

那么的美,多讨人喜爱,这里也流露了作者当时那种喜爱之情。

揣摩,欣赏?

我还觉得作者用词很巧妙,很有特点,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我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溶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师:说得好。描写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

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现在

请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会儿把你们探究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好吗?

合作学习: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用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二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

三、师总评。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三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最好,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1、出示两组词语(组):突然翻脸宁死不受辱抽刀自尽派人翻脸怒目圆睁痛骂叛逆——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读课文2、3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习抓重点词语,复述苏武牧羊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摘抄词语(提示格式),告诉学生苏武的表现的词语可以不止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4)交流复述,评价鼓励为主。(学生讲到“心生一计”要学生将“计”讲明等,注意连贯,但不能简单读书)。

1、教师导语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说苏武参与内乱威逼苏武,不成;后用劝降利诱苏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计(激情一点)。

3、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认真读,体会,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读,教师巡导)。

——苏武以旌节为伴,(两处),体会到什么?——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取暖——幻灯突出来(换色)——感情朗读——想象他还遭遇了哪些折磨?——联系“旌节”,练习朗读。——最后一句:——出示插图,观察大雁,理解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理解苏武的内心;联系“毒计”体会苏武的痛苦与顽强。——朗读句子——整体朗读第五节。

1、过渡:教师朗读最后一节。

2、穿插一副回国的插图,看图观察。

3、苏武的内心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队伍中的一个,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4、交流。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5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

二、交待目标。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

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再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就连很差的王蕊同学也能背下来。

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

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文中的个别字的读音上。比如:诗中一句:吸水在温风中晕皱中yun四声,而我却教给学生读一声,教学后通过我与老师们请教分析,觉得读四声比较合适,于是我又弥补了这一过失。

通过教学本课,我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只要我们是认真教了,改了,那么我们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因为我们也是在探索中求得真理今后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走向完美,让成功永远伴随着我,让失误推动着我。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五

对于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的教学,我形成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恰当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在教学设计中,基本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去主动探究做的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用那种灯省钱”,缺少方案选择问题的恰当设元和规范书写的训练。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引例:活动1和活动2,分别以上网收费问题,购买毛笔和书法练习本的不同方案做铺垫,它们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能更好的体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4、始终坚持“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均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的实用性,符合《课标》学习有用的数学的要求。

5、在学生的探究中出现故障时,能够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引导,并能做到回归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自主描述,找出根源最终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不足之处:

1、在解决学生困惑时,学生们的交流、合作应加以完善,注意掌握尺度做到收紧有度。并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满意时,情绪有一次失控,对学生的学习不利,今后一定要杜绝。

2、课堂内容设计过多,不利于学生体会本节课的重、难点,即重点不够突出!

3、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回答的偏少,教师讲述的过多。

4、课时提前了3节课,学生没有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而直接探究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为时过早,学生没有知识准备,所以理解上有难度。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

一下……。

谜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

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七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课件出示6、7、8)。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

(课件出示19)。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四年级语文名师教学教案人教版(优质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检查读书(2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各小组读书5分钟准备赛读。

师:各小组准备5分钟,看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书。等会各小组要进行读书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展示:小组之间比赛读书,力争人人正确、流利(一般让5、6号读)。

4、认识字词:拿出学案,读学案上的字词。小组比赛读词语。

闷热旷地附近纤弱雷声大作大雨如注。

5、再读书。

师:这次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自己读。小组之间比赛读。互相挑战。学生要互相评价。

三、写字。

1、仔细观察红字。

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写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孙、挑、该、统”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偏旁不能超过字的三分之一宽度。

学生描红。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

4、教师检测。

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

2号改4、1、5号。

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讲讲这个故事。

2、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悟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1、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三、小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想对萨沙说些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写一写。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中班九月份教研计划(专业19篇)

    在幼儿园中班,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迈向学前教育的下一个阶段。以下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堂精彩课程教学展示,让我们共同学习。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

    广州居住房屋出租合同范文(15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约定并签署的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希望以下合同协议范本可以给您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方便您起草。出租方:_____________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爱老人(模板14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一个反映我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证明,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它们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实践活动的丰富内涵。

    保安抗击疫情工作总结范文(19篇)

    一个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情况的回顾和评价,它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典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其中包括了不同行业

    手机管理承诺书(优质15篇)

    手机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几乎都会使用手机。如果你对手机总结写作感到迷茫,不妨先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

    追悼会悼词主持词(通用18篇)

    主持词需要在语言上具备一定的难度,既要引人入胜,又不能过于晦涩让观众听不懂。除了这些总结范文,我们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等待着大家的发现。尊敬的'来宾、亲友:今天,

    气象学实验报告(精选21篇)

    报告范文是在各个领域中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的调研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的一种书面形式。这些报告范文是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之谈,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参考价

    离婚后依法分割财产起诉书大全(20篇)

    在填写离婚申请书时,应当提供详实的事实和证据,以支持离婚请求的合理性。下面是一些离婚申请书填写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供您参考。诉讼请求。请求依法分割原

    幼儿园手工教案(实用20篇)

    幼儿园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请大家参考以下幼儿园教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1.学习用卷曲、穿插、折、剪、粘贴等

    酒店财务工作总结报告(优秀20篇)

    财务工作总结是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财务工作总结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