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雁落霞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最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工作。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一

《踏雪寻梅》是一首老歌了,这首歌曲意境优美,旋律动听,是深受孩子喜欢的一首歌。在歌曲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

1、断音的练习。

歌曲中的断音记号,要唱的短促、跳跃、有弹性,表现驴儿的铃铛声,在这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先出示加了连线的歌谱,要求学生唱得连贯,熟练后再出示加了断音记号的歌谱,练习用短促、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再请学生比较哪种方法能表现驴儿的铃铛声,通过两种唱法的比较,学生轻而易举就掌握了。

2、歌词的理解歌词很优美,本身就是一首诗,所以我就以读诗的形式介绍歌词,然后出示,用画面向学生展示了歌词的内容,并配上驴儿的铃铛声,让学生形象直接地体会了解了歌曲的意境,为后面学歌做好了铺垫。

难点的处理歌谱中有两个前半拍休止的难点,在这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辅助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首先请学生听琴唱词,说说感到难唱的乐句,(fsir)然后教师出示难点乐句。在教学时,先把前半拍休止读成“空”,进行划拍唱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现在有一朵正散发出阵阵清香的梅花放在你的前面,你情不自禁地闻一闻,闻花时快速地吸一口气,深深地闻了花地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事实证明,效果良好,我们在教学中碰到难点时,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该灵活机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4、力度的.变化接着在处理歌曲的时候,我找到了“力度”这个切入点,这首歌如果改变力度的话,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教学,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了歌曲的意境,更好地唱好了这首歌。作为艺术教学,必须有所拓展,如果改变这首歌的“速度”的话,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可惜没掌握好时间,没得及进行这一环节。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二

音乐教学应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踏雪寻梅》的教学,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学唱《踏雪寻梅》,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唱会就行”的概念中转化过来,给学生以最大的表现情绪,从而能够完成演绎一首歌曲,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1、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这堂课与冬季有关,通过学生口中的描述,冬季寒冷,百花凋零,但有一种花却是傲雪怒放的.,它就是梅花!再通过利用学生学过的古诗王安石的《梅花》进行过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之所以要注意课堂环境这个因素,是因为优美和谐的课堂气氛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对情感发展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先通过学生学过的王安石的古诗《梅花》引入课题《踏雪寻梅》,之后,运用了一句过渡语:“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创设出一个美丽的情境,引领学生随着《踏雪寻梅》的音乐欣赏雪景,并对本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层层递进,加深乐曲的情感体验。本节课我通过“教唱-学唱-休止符的认识-会唱-表情记号的认识-演唱”让学生明白会唱一首歌曲并不算真正的会,当你加上表情记号,加上强弱,加上情感再唱时,这才叫演唱!

4、拓展实践,发挥想像力。在本课的最后,我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如果你想给这首《踏雪寻梅》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的话,你会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你想表现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而且学生回答得都非常好,通过用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歌曲的意境以及怡然自得的情绪内涵。

这节课我通过听、学唱、演唱、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较好地完成了原设计的三个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教学的目的。不足之处是时间不够,个别同学没有充分的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在今后的各种音乐活动中,还要多给学生创设机会,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音乐教育,使之健康成长。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三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的课题题目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韵》中的《踏雪寻梅》。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唱歌课,课时为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真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踏雪寻梅》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中抒发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的形象。b段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并且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整首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对比、引导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去。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及代表作品,能够唱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1、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对弱起句及休止处的正确演唱。

1、钢琴2多媒体课件。

3、打击乐器。

练习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言后提问欣赏图片。

3、引入新课,教学板书。

5、教师提问。

6、介绍词曲作者。

7、学唱歌曲(用节奏法朗读歌词、找出歌词中不理解的字词、学唱曲谱、教师教唱歌曲、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特殊音符)。

8、分析歌曲。

9、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

10、欣赏古诗《梅》,通过这节课《踏雪寻梅》歌曲的学习,引入到古诗《梅》的欣赏,以此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精神。

11、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四

《踏雪寻梅》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八册第六单元中的一首歌。本单元的主题是“冬之韵”,根据本单元所表现的内容,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最好把此单元放在特定环境中--冬天(且最好是下雪),这样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起来,更易把学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这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这一要求。本单元共有三首歌曲,有演唱的《踏雪寻梅》,还有欣赏的《溜冰圆舞曲》及《我爱你塞北的雪》。《踏雪寻梅》教学是我在此单元中设计的第一课时。这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全曲为2/4拍,降e或f大调,带变化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对不同事物会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不重视音乐,抵触传统音乐,热衷于流行音乐,学生音乐知识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孩子音乐知识薄弱,大多数学生上课容易怯场,往往回避课堂交流。同时他们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又想表现自己。

本课主要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调动学生全身感官,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生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并在这种有规律有情感的“动”中感悟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知识,形成技能。

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是否获得新知识去展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法、启发联想法、示范引领法、参与体验法、学科综合法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在感悟体验中学习音乐。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歌曲教学,主要内容是学会演唱《踏雪寻梅》,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高雅意境。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欣赏、歌唱、表演、比较、创编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并在音乐中感受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是学生能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动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并在聆听、比较、表现、创编等活动中充分体会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一)、欣赏感悟,体验雪的美

1.在音乐《你那里下雪了吗》中师出示美丽的雪景图,学生交流感受。(通过在音乐中欣赏雪景,让学生在看、说的过程中体验雪后大自然的美)

2.教师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在歌声中进一步渗透音乐的美,让雪的美深植于心。

(二)、导入教师出示小朋友在雪地里的骑驴图,让学生在欣赏中自然进入新课。

(三)、学唱歌曲

1、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意境与歌曲所展示的时代风格,是学生对歌曲所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情趣的想象。

2、跟琴学唱歌曲,把学生易错处单独拿出练习,如“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半拍学生很容易忽视,我就让学生做着好比深身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唱出“好”字。也可以让先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大家。(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住学生在琴的搀扶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其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这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3、歌曲处理师弹琴范唱,让学生在欣赏中明白歌曲中的音乐记号的意义,并感受音乐表现要素如强、速度、力度等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有目的、明确的把它唱好。

4、歌曲表现与拓展加入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如“四个响叮当”用碰铃,其余部分用响板伴奏。“四个响叮当”采用男女生接口唱,且要求用不同速度去唱。(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速度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学生加入打击乐器的音乐实践,指导学生体会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1、结束部分师总结概括教学内容,并在音乐《踏雪寻梅》中,让学生朗诵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并鼓励学生多找一些描绘冬天的诗词、画、歌曲等中结束。(这一环节体现了基本理念中的学科综合,同时我认为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以积极的态度体验音乐家用何种音乐手段描绘东,以及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2、知识目标:

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的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分析与表现歌曲。

3、过程目标:

为歌曲创编伴奏陪衬声部,主动参与合作音乐表现。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为歌曲即兴创作伴奏,陪衬声部。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堂乐器(双响筒、三角铁、碰铃等)及自制打击乐器。

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梅花引》片段。

提问:这首歌曲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雪梅图。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播放录音,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3、出示歌谱,师朗诵(按节奏朗诵)。

“霁”:雪后放晴。“灞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让学生按歌曲节奏读歌词。

4、再听歌曲,出示整首曲谱。分析歌曲。

师:这首歌曲有几个乐段?(两个)

第一个乐段到哪一小节结束?描写了什么?

a段生动的抒发了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而铃儿的叮当响声,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一生动情景。

师:b段一开始用什么声音具体生动的描绘了骑驴踏雪赏梅的情景?哪一乐句与a段的曲调有相似之处?第二乐句则以变化再现a段曲调把歌曲推向高潮后结束全曲,抒发了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心情。

5、学唱歌曲。

师范唱;

师弹琴,学生跟琴用母音“la”唱旋律。

跟琴唱词。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6、歌曲的演唱处理:

师提问:歌曲的力度与旋律线的起伏有联系吗?这首歌曲的力度应该怎样处理?请同学们给这首歌曲标上力度标记。生讨论后,师可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供学生参考。

力度怎样处理?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欣赏两种版本(不同速度)的《踏雪寻梅》。

(三)、实践与创造:

男生用第二声部的“叮当叮当”为女生伴奏。

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拓展:

欣赏歌曲《梅赞》。

(五)、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五

孩子纯洁的心才是世上最美的花。——(引子)。

本周低气温持续中,最低已经到了零下十摄氏度。说实话,我的记忆里都翻不出来我们这地区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低温天气了。前两天看天气预报本地将有雨雪天气,可把小家伙乐坏了。因为这之前看到西北地区的大雪,银装素裹的景象让他格外向往,再加上老师给他们讲过冬天下雪时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更是让他对下雪日夜期盼。

今天早晨,觉得分外寒冷,拉开窗帘往外一看,纷纷扬扬的雪花正从空中飘落,绿化带里已经有薄薄的一层雪堆积了起来。

推开窗户,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呀,下雪啦,真冷!”小家伙从被窝里探出头来,顿时来了精神:“真的下雪了吗?”“是呀,你要不要来看一眼?”“好啊好啊,我看看!”鞋子都没穿,光脚踩在地板上就过来了,随即便欢呼起来:“欧,下雪啦,终于下雪啦!妈妈,我们出去打雪仗吧,再堆个雪人?”我被他逗乐了:“这么一点点雪,可打不了雪仗,也堆不了雪人,最多也只能踩两脚听听声音。

不过,今天咱俩来个‘踏雪寻梅’去附近看看几株梅花有没有开,怎么样?”听说不能打雪仗、堆雪人,小家伙兴奋的心情好像平复了些,很乖巧的应和:“好吧。”

于是,两人全副武装出了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给他把手套帽子又整理了一下,自己也把衣服裹得紧了些。背阴处倒是有大约一两公分的积雪,绿化带里草尖都冒在上面,这场雪真的也只是意思了一下,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差得不是一点点。

不过,这些丝毫没影响到他踩雪的热忱,看到哪儿有积雪他就跳上去使劲蹦q两下,一路在前头给我‘开路’。

气温仍然很低,开始时化掉的雪已经冻住了,路上有不少地方还是很滑的,我不住提醒他慢些,小心些,别摔了,他也全然听不进去。他把薄薄的雪用鞋子推着堆积到一起,然后猛得跳上去,雪飞溅开来,仿佛又经历了一次降落的过程,小家伙乐得咯咯笑:“妈妈,你看呀,我表演下雪给你看呢。”

一路走一路踩着雪玩,来到了几株红梅树旁,树枝枯瘦,修剪过度,没有一点‘寒梅傲雪’的精神劲儿。遗憾的是,虽然花骨朵儿不少,三棵红梅树却仅仅只有一朵羞答答的半开半合,看起来不胜娇弱。

我们又踩着小径往前走,继续寻找腊梅。越走越近,隐隐有冷香袭来,顿时精神为之一振,脚步也轻快了不少。这片梅林,有腊梅十余株,种了也有些年头,现在正是自然生长的状态,其中有一株全树盛开,灿烂金黄,沁人心脾的`香气正随风散发出来,真真的赏心悦目。

果儿绕着树转圈圈,低着头,好像在找着什么,我便问他:“你是在找什么吗?”他头也不抬的回答我:“我找找有没有掉落的花儿,记得以前开花的时候地上有掉很多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去年春节前也带他来看过梅花,那时可能被人折了不少梅枝,地上掉了许多残花,他当时还小心的捡了起来并带回家,放在浅盘里,倒也香了几天。

我心里一动,他记着花香,喜欢这个味道,但也记着不能折花损草,确实值得表扬一下:“你能记着不摘花,虽然喜欢但是也不去摘它们,妈妈很高兴,为你感到骄傲呢!”说着,我亲了一下他的额头。他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嗯,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说过不能摘花,花摘下来就没有生命了,我们要保护它!”他说得郑重其事。

我很庆幸,一开始就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让孩子随便折来赏玩(公园里没有专人看管,全靠自觉,很多小孩看到花开了就去折,揉烂了就随手扔了再来折),我总是跟他说,花儿不能摘,它们也会疼,喜欢就多看会儿。

孩子纯洁的心灵果然是张白纸,怎样涂抹便是怎样的色彩。他这颗温暖善良的心是我们今日寻到的最美的花。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第六单元《冬之韵》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冬之韵》是这学期的第六单元单元,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铃儿响叮当》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踏雪寻梅》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是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练、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

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模拟自然界的音响。

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

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4、用合适的音响为歌曲伴奏。

1、弱起句的正确演唱。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讨论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学生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将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

1、视觉图像法2、联想想象法3、模仿伴奏法4、对比听赏法5、模拟演唱法。

6、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琴、打击乐器。

2、学生按小组做好。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寓教于乐。

3、歌曲处理。

4、拓展表现。

5、畅想小结。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七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二声部演唱为难点。

多媒体、钢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

师:(看完短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听梅)。

1.初听:

(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2.复听歌曲:

问题:深刻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有利于歌曲的演唱。

3.又听歌曲:

问题:歌曲的伴奏模仿了什么样的节奏?

师:还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曲,比如xxx、范晓萱、陈慧琳等等,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来表达出对歌曲的喜爱。(选择欣赏其中的1—2首)下面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伴奏型,为演唱二声部做准备。

四歌曲教学:(唱梅)。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乐知识。

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声部演唱。

注意音型:1315叮当叮当。

6情感表达: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五课堂小结(畅想)。

(略)。

六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八

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九

1、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注意断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别。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特别是掌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熟练处理力度记号。

2、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和前八分休止节奏的演唱。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踏雪寻梅》,想听老师来朗诵一下吗?

生:想!

师:好,那听老师来朗诵一遍,听的时候,请大家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老师把《踏雪寻梅》的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老师再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腊梅花开,有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赏花,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师:同学们描绘的真好,现在诗情画意都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乐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幅美妙的画面所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歌曲。

师: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

(出示歌谱,并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师:请大家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觉得很难?

学生经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歌曲的难点。

3、出示旋律并学习:

(1)用听唱法重点练习刚才学生提出的难点。

(2)分句练习,跟琴自学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自己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同样难点乐句,用听唱法反复演唱)

(4)把断音记号重点练习下,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5)复习力度记号,在几个乐句上添加合适的.力度记号,请学生进行选择填充,并说说用这些力度记号表现了怎样一副情景。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绎一遍,注意歌曲中的断音记号,力度记号。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5、拓展练习

在完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最后一个乐句加一个声部进行练习。一半学生唱旋律声部,另一半学生用“响叮当,响叮当”的旋律作为第二声部进行伴唱,感受和声的魅力。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三、下课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

《踏雪寻梅》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首学堂乐歌,它短小精炼、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充满情趣,朗朗上口,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欢快情绪。现在反思如下:

1、教学导入简单明了。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而要让学生体会这一情绪比较难,所以我在备课时就简单地以一段优美的音乐直接导入教学,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一组雪景、梅花的图片,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地就进入了歌曲教学。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所以我就以读诗的形式来介绍歌词,通过动画图片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歌词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创作年代以及作者的意图,为学习歌曲做好了铺垫。

2、教学重难点有效处理。我们在教学中碰到难点时,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解决,而应该灵活机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歌谱有两个前半拍休止的难点,在这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节奏放大的教学方法,把8分音符作为单位拍,每小节分成4个拍点,用节奏点辅助教学,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事实证明,效果良好。接着在处理歌曲的时候,我找到了“力度与速度”这个切入点,这首歌如果改变力度与速度的话,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教学,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了歌曲的意境,唱好了这首歌。

3、教学拓展比例合理。作为唱歌教学,必须有所拓展,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八年级的学生处于变声期,长时间用嗓极易疲劳,二是本节课学习的歌曲难度不大,通过拓展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一节唱歌课中应有30-40%时间用于休息。我在课前请学生欣赏图片,课堂后半部分安排学生欣赏一些主题为“雪”的歌曲,使学生用嗓得到了控制,又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效果良好。

1、教学时间的分配有待提高。因为《踏雪寻梅》这首歌曲耳熟能详、篇幅短小,学习起来非常容易,我在唱歌教学的时间可适当减少,更精练些,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乐谱或二声部的教学上,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合唱的乐趣,也可以在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适当延长,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再充分一些。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有待提高。还是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担心,缺乏对学生的信任,所以在课堂设计上,主动性没能完全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是教师在一味地灌输,教师讲的比学生多,教师动的也比学生多,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质,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一

《踏雪寻梅》是人音版教材第十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意境高雅,旋律朗朗上口的二声部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难点是二声部教学的.音准和和谐程度。而要让学生体在一节中做到这一切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新授之前我做了一些铺垫工作,比如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欣赏冬天的雪景以及梅与雪朝相辉映的美丽场景唤起学生对冬天的喜爱;在新授过程中,我用独唱和合唱做一对比,让学生用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分辨歌曲所选用的演唱形式;这节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我将二声部的难点运用口风琴逐一解决,并将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巧妙的结合起,最后再通过学生二声部的练习,达到了二声部和谐的效果。

本的不足之处,评价做得不够到位。应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巧妙的渗透师评、生评等环节。这样就可使这节更加的完整。拾穗教学反思声乐教学反思墨梅教学反思。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二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以积极的态度体验音乐家用何种音乐手段描绘东,以及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2、知识目标:

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的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分析与表现歌曲。

3、技能目标:

能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主动参与合作音乐表现。

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第二声部的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自制课件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

1、组织学生听《铃儿响叮当》,随音乐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进教室,

2、发声练习:四二拍1 — 3 — 5 —

13 15 13 15 13 15

二.授新课

(二)歌词赏析:(通过系列启发性的提问展开讨论,赏析歌词)

1、多媒体课件出示歌词,学生在歌曲旋律的音乐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解释歌词

a “雪霁天晴朗”的“霁”是什么意思?——雪后放晴

b “坝桥”是什么桥?——有扶手的石板桥。你现在看到过吗?在哪里看到的?(也许江浙一带的古镇上还有)

c是谁在骑驴赏花?(从诗中最后一句“书声琴韵”猜测是学堂的孩童)他的心情怎样?

d、作者简介

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三、歌曲学唱

3、学唱《踏雪寻梅》

a、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用“啦”哼唱歌曲第二声部。

2、唱出歌曲情绪,顿音,欢快

b、第一、二声部合唱。

1、跟琴声哼唱第一声部。

2、分声部合唱。

(循序渐进,使合唱变的较易掌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c、歌曲演唱处理:结合谱例赏析歌曲,通过引导提问、师生讨论来细致地处理歌曲:1、乐曲的力度与旋律线的起伏有联系吗?——有。根据歌曲的旋律线来做适当的渐强渐弱力度变化。

2、乐曲的高潮在哪里?力度怎样?歌曲的开始呢?——高潮在“花采得供瓶养”,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歌曲开始用中弱的力度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的骑驴赏花的情趣。

3、乐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4、学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表现出活泼、充满童真情趣的动感画面。

四、创编、表演

a探究音响,要求用各种方式表现:

1、人歌声

2、铃声

3、驴蹄声

4、雪花飘落声

b、模仿小品《踏雪寻梅》进行表演

五、课堂小结

a说说冬天带来的乐趣

b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迈着轻快步伐、听音乐出教室。)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三

《踏雪寻梅》是人音版教材第十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达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去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意境高雅,旋律朗朗上口的二声部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难点是二声部教学的音准和和谐程度。而要让学生体在一节课中做到这一切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新授之前我做了一些铺垫工作,比如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欣赏冬天的雪景以及梅与雪朝相辉映的美丽场景唤起学生对冬天的喜爱;在新授过程中,我用独唱和合唱做一对比,让学生用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分辨歌曲所选用的演唱形式;这节课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我将二声部的`难点运用口风琴逐一解决,并将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巧妙的结合起来,最后再通过学生二声部的练习,达到了二声部和谐的效果。

本课的不足之处,评价做得不够到位。应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巧妙的渗透师评、生评等环节。这样就可使这节课更加的完整。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四

《踏雪寻梅》是一首意境高雅、朗朗上口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学重点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意境,而要让学生体会这一情绪比较难。因此,在新授之前,我做了一些铺垫工作,比如: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欣赏冬天的雪景,用梅与雪照相辉映的美丽场景唤起学生对冬天的喜爱。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本节的一大亮点。

在新授过程中,在朗读歌词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后两个声部合作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为后面的学唱做好了铺垫。学唱过程,我用极富感染力的歌声进行对比范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鉴赏力选择合适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在处理歌曲力度变化时,我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分辨乐句表达的音乐情感,使学生的'歌声更加动听、美妙。有些地方我还用语言和范唱让学生体会。在教学二声部的演唱时,我先给学生讲解了合唱的概念,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并采取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快学会演唱。之后,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能够比较好的演唱《踏雪寻梅》的两个声部。

拓展环节,我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感受,学生很活跃,有的说我知道了什么是合唱;还有的说我学了这首歌曲,我的心情特别好,原歌曲能给人带美妙的享受。我很惊奇,学生居然有这么多感受,而且还说得这么好。最后,和学生一起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去寻找外面的美。这部分也是我堂中的又一大亮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整节完成的比较流畅,亮点突出,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专业15篇)篇十五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作一些带有断音的发声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2)巩固学生对2/4、3/4、4/4拍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3)通过欣赏《抗敌歌》和《卡农歌》,激发爱国主义感情,感受二部轮唱的效果。

教学准备:

小卡片(断音记号)、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302010︱302010‖。

mimimimama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五.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302010︱302010‖。

mimimimama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学生唱歌曲。

四.导入新课:

1.断音记号:

学生理解加了断音记号后的音占原音时值的1/2。

具体内容参考书本。

2.按规定拍号创作节奏短句。

具体内容参考书本。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合唱练习,导入新课:

1.江苏民歌《蝈蝈蝈》。

2.介绍黄自和《抗敌歌》的故事。

学生看书,了解音乐家黄自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3.欣赏: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1)《抗敌歌》。

(2)《卡农歌》。

师问:这两首歌曲分别用什么演唱方式演唱?

生答:第一首《抗敌歌》采用混声合唱。

第二首《卡农歌》采用轮唱的演唱方式。

学生唱歌,打击乐器伴奏。

三.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通过欣赏《抗敌歌》和《卡农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感受了二部轮唱的效果,并且了解了音乐家黄自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相关范文推荐

    班级新年联欢会主持词结束语(专业18篇)

    感谢各位的光临,您的到来给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无限的荣耀。在漫长的筹备和精心准备之后,今天的活动终于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期待其中的精彩表演和惊喜环节。b:大家下午好!

    医院护士长辞职报告(汇总19篇)

    在离职之际,写一份辞职报告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在公司的工作和成长进行一个自我评估和概括。如果你对如何写一份完美的辞职报告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为你提

    苹果员工行为规范心得体会(专业23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一特定经验或事件进行感悟和思考后所得出的结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第一段:引言(200字)。在现代社会

    辽宁省装修合同(汇总15篇)

    装修合同是装修工程进行的基准和准则,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范文装修合同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合同的重要内容。承接方(乙方):____

    秋冬季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实用14篇)

    应急预案是组织在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时,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通过了解这些成功范文,相信大家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会更加有信心和把握。

    酒店周工作汇报及下周计划大全(16篇)

    汇报工作时,还可以附上相应的数据、报告和证明材料,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参考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例,相信会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说明报告大全(16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深入了解所研究的主题,并让他人更好地理解它。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主题和领域的报告范例,它们涵盖了不同写作风

    粮食经营工作计划(通用18篇)

    经营决策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经营策略,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所有地方贮藏粮、最低收购价粮

    公司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优秀17篇)

    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公司的目标而设计的。那些取得成功的公司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下面是一些经典案例分析。为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学生外出家长安全承诺书(专业21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文或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选取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承诺书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