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紫衣梦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

教学工作计划鼓励教师自主创新和探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思考如何运用其中的方法和策略。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一

1、秋天到了,小朋友们听音乐摘果子游戏,并愿意与同伴交流体验分享水果的快乐,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特征,并知道其名称。

2、尝试给水果分类。

1、幼儿体验分享水果的快乐,对水果感兴趣。

2、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特征,知道其名称。

3、逐步养成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特征,认识水果名称。

2、大胆与同伴交流尝试给水果分类。

1、秋天的水果图。

2、幼儿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布袋、水果盘、牙签。3、家长带幼儿一起参观水果店的各种水果,幼儿对水果有初步的认知。

一、小朋友好,我是红苹果,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除了红苹果还有谁来做客。

二、出示神秘布袋:

1、让小朋友用手摸一摸,长长的有点软,形状像小船的是什么水果。

尝一下什么味道。

幼儿自由选择水果,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水果的主要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个别、全体)尝试说说对各种水果的感知。.教案网出处。

教师小结:

出示水果图卡,教师以水果皇后的身份(教师戴上皇冠),请幼儿按教师指定的颜色、形状、口味、触觉、吃法(剥皮、削皮、切开、洗净直接吃)等等分类。

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身上有许多的水分和营养,多吃水果会使小朋友更聪明。

3、以卖水果为例鼓励新朋友说出水果的主要特征。

5、请品尝同一种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你吃的水果的味道怎样。

6、秋天天气干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齐唱英文歌曲《苹果、苹果我爱你》。

本次活动我引导幼儿由外到内认识了各种水果,通过观察、触摸、品尝认识了水果的种类,感知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丰富了幼儿的认知。

活动中幼儿敢于表现,热情大方与人交往,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及合作。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二

1.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尝试用水果做沙拉。

2.感受多种水果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3.学习基本的用餐礼仪,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1.活动前与家长联系,给幼儿做一次水果沙拉。

2.教师先切好一些水果丁。

3.把桌子拼成长条形,铺上餐布或一次性台布。

4.香蕉、草莓、桔子若干,一次性塑料西餐刀若干。沙拉酱若干,装在碗中,放上勺子。

5.幼儿每人一只小碗或杯子,一只勺子。

1.讨论。

――你吃过的水果沙拉里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

――教师逐一介绍所用材料和工具,说明注意事项。

――畅想自己想要制作的水果沙拉是什么味道的。

――请幼儿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

――将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酱,完成后请同伴互相观赏、品尝。

1.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既不把刀对着别人,也不要弄伤自己。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添加一些辅助食品,如薯片等。幼儿可把调制好的.水果沙拉丁放置在薯片上做成水果船来品尝。

让幼儿亲自尝试制作水果沙拉,锻炼孩子们手部精细动作,学习切水果、制作沙拉,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促进孩子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三

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ppt。

2、未涂色的各种水果图片;。

3、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怎么办呢?"。

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播放故事录音)。

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1、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他的发展与孩子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我要始终把握好自己是启发者、引导者、参与者、欣赏者这一身份,让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我的提问,能比较完整地回答,能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2)在活动中我对幼儿要学会等待幼儿,要让幼儿说完整句,不要幼儿刚说一半就马上帮他说另一半,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在这里我做的稍有欠缺。

(3)语言活动,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操作的时间太长了,真正让幼儿说的机会并不多。语言能力包括口语和思维两个部分,以往我较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出现了纯口语模仿的误区,其实思维过程是支撑孩子口语的基石。在活动中要多发散幼儿的思维,就象葡萄我说是紫紫的葡萄,现在也有绿绿的、黄黄的,我就是把幼儿的思维匡住了。

3、对教学效果的评析:幼儿能够根据我的提问,能比较完整地回答,能说比较完整的句子,但是我在等待幼儿会话的时间上还需要更加有耐心一点。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四

活动目的:

练习助跑跨跳,培养弹跳能力。

发展平衡能力。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椅子,水果图片,自制果树,皮筋。场地布置如图示。

玩法:

幼儿助跑跳过用椅子和皮筋搭成的"小河",再走过有间隔的椅子――"小桥",到"果树"上摘下水果,沿直线跑回原处。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建议:皮筋的高度与椅子的间隔可以依据幼儿的能力自由调节。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做好示范,讲明活动的要点,教材准备充分,幼儿情绪高涨,师幼配合默契,过桥时,不但心里承受能力得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水果卡片纸张太厚,幼儿摘时有点难度,以后加以注意。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五

1.能够根据水果的特征尝试编谜语,能较完整的讲述自己编的谜面。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编谜和猜谜的乐趣。

1.准备各类水果。

2.水果谜语。

3.卡通的水果组合画。

(一)猜谜激趣。

1.老师讲一个谜语,请幼儿来猜一猜,体验猜谜语的乐趣。

2.鼓励幼儿动脑筋,根据谜面猜谜底。

(二)学习猜谜。

1.教师出示有关水果的谜语,让幼儿猜。出示实物,分析谜面,边说边看,理解什么叫谜面,什么叫谜底。

2.出示一种水果,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说说它的特征,(教案出自:教案网)学习编谜。鼓励幼儿将谜面编完整。

3.为其它水果编谜。谈谈看过,吃过的各种水果的特征,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将其编成完整、形象的谜语。

幼儿对猜谜语比较感兴趣,幼儿能较快的根据谜面和老师的提示猜出谜语,但是在编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会编且谜面也比较简单,也常常在谜面中出现谜底,容易把谜面和谜底混淆,需要老师不停地提示!以后应多加强谜语这一块的游戏活动!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六

1.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感受物体的数量变化。

2.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托盘16个,橡皮泥盒2个,数字卡、小爱心若干。

活动重点。

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感受物体的数量变化。

活动难点。

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游戏导入。

游戏:石头剪刀布。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不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幼:会。

师:这是什么?(老师边做动作,边问幼儿)。

找小朋友们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基本部分。

1.交代玩法与规则。

师:你们现在都是小小运动员,作为运动员要遵守游戏规则。

玩法:找个好朋友面对面站着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一次得一个玩具,游戏结束比一比,谁赢得的玩具数量多。

规则:听到裁判的指令开始玩,听到结束马上停止游戏,赢一次得一个玩具。

2.幼儿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理解游戏玩法及遵守规则的情况,赢得玩具的数量控制在10以内。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组合,到操作区内选择游戏。要注意游戏规则哦。(幼儿游戏,老师巡回观察。)。

幼:要不断地换(手势),而且要快。

师:还想赢吗?(想)记住秘诀哦,要不断地换,还要快,好,开始。

幼儿继续游戏,三轮游戏后分享,谁是冠军?赢了几个玩具?

3.幼儿换取数字卡片,探索不同的数数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你赢了几个玩具,要和老师换数字几的卡片?

幼儿换数字卡片。

师:我们的数字卡片已经换好了,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裁判,去检查一下别人的玩具和数字卡片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请你把他的托盘拿到前面。

幼儿检查玩具数量。

4.数玩具,探索不同的数数方法。

师:谁来检验一下这盘玩具?

请幼儿上来数玩具。(大部分幼儿一个一个的数,部分幼儿会两个两个的数。)。

5.团体赛。

幼:准备好了。

师:要记住秘诀哦,要变化,动脑筋,速度快,才能赢得多。

幼儿开始游戏。

结束部分:

检验游戏结果。

师:怎样知道谁赢了?

幼:数一数就知道了。

梨子队的玩具教师先抓一把,默数。

橘子队的玩具教师先抓一把,默数。

反思:

本节活动材料简单,只用到一种玩具,用一个游戏石头剪刀布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度极高。但是活动开始部分,换卡片的游戏规则交代不清,导致这一环节有点混乱;让幼儿交流自己赢了几个玩具时,幼儿语言表述不完整,没有及时纠正。目标二完成得不是很好,部分幼儿不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要求,幼儿倾听能力有待提高。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七

目的:

丰富幼儿关于各类水果名称及语言表达能力的。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游戏准备:

1、画有各类水果的图案(苹果、樱桃等)。

2、儿歌"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樱桃蹲"(其中水果的名称由当时幼儿的选择决定)。

过程:

1,邀请几个幼儿用手拿着各种水果的图案,来扮演各种水果。

2,从代表某一种水果(例如:苹果)的幼儿开始念儿歌并一边做儿歌中的动作--下蹲。

3,被指定代表某种水果的幼儿完成下蹲动作,同时念儿歌要求另一幼儿重复儿歌中所指定的动作,依次类推。

4,语言表述及动作错误的幼儿被淘汰。

游戏规则:

1,幼儿需要清晰准确地读出儿歌2,下蹲时一定要动作到位,姿势正确3,在邀请另一个水果完成动作时,必须面向前方注意点:1,一定要将自己所表示的水果图案拿在手上,面向观众。

2,被邀请的幼儿需排成一横排。

《水果蹲》是一个孩子们非常喜欢且又容易的游戏,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游戏的欲望,我利用水果图片,就是每个小朋友一个水果图片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个游戏是让幼儿按口令做相应的动作,第一次我让幼儿分成四组进行尝试,每组同一种水果,这样我想让幼儿按口令依次轮蹲。同时使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还会训练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可是在实施中有的孩子投入于玩胸前的水果图片,而没有听老师的指令,在这个方面我事先可能没有考虑周全,全班小朋友顾了前面而忽视了后面的小朋友,而孩子们对这些水果图片挂在脖子上感兴趣了,以至产生这样的效果。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八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性。

难点:理解动词:摘、拉、推、塞。

活动准备。

1、配套挂图及《幼儿画册》。

2、活动室里布置了各种果树、葡萄架、西瓜地,上面悬挂或摆放幼儿可采摘到的平面或立体的水果。

3、小推车每组1辆。

教师行为。

3、师幼看图一起讲故事,感受与朋友分享的乐趣。

4、游戏"摘水果"。

5、结束活动师:小朋友,我们刚才摘了很多水果,我们有这么多的水果可以干什么呀?

活动反思:

根据《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水果屋》是一篇充满童真的故事,它以欢乐、温馨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角色清晰可爱,场景简洁美丽,使孩子在阅读图书中获得美的享受。但是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本节课我着重教授了“摘、拉、推、塞”这4个动词。当熊宝宝摘水果时、熊宝宝推车子时、熊妈妈拉车子时,我分别要求幼儿来学一学,加深体会这些动词的使用和动感,增加趣味性。但对于这篇故事的趣味性,幼儿不是体会的很深,原因有可能是对于小班孩子完整表达语句的水平还较低,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对于为什么要搭水果屋、水果屋搭成后小动物们的喜悦,幼儿表现的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九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2、知道水果有丰富的营养,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水果若干、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2、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3、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1、提出要求,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

(听故事不能乱讲话,要仔细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事。)2、提问:

(1)德德刷牙时发现了什么?

(2)大便时觉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3)你吃过什么水果?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苹果,天天吃一个,身体好得多。

洗手吃水果,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小盘里的水果吃掉,不浪费。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

1、熟悉乐曲旋律。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乐曲的曲末能随音乐节奏表现“xxx”并创编该节奏型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水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游戏“音乐火车”

师:“你们都想告诉鸭妈妈是不是啊?那我们开着音乐火车,一个个轮着告诉鸭妈妈,好吗?我来当火车,第一个告诉鸭妈妈,xxx你要跟着我哦!”

欣赏“水果恰恰恰”

1.熟悉旋律,在乐曲末会用拍手来表现xxx的节奏型。

(2)师:“一会儿我们来玩个听音乐找水果的游戏,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谁的耳朵最灵。

(3)师:“我找到了水果了吗?”“你们怎么知道的啊?”“那我高兴时做了什么?”“拍了几下?”“对了,我找到水果把它说在心里,就拍三下手就表示我找到了。

(4)师:“现在你们都知道在音乐的时候拍手,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玩听音乐找水果的游戏了,现在找你喜欢的水果,找到了在心里说,听好音乐拍手,不能拍早也不能拍玩哦。

2.走楼梯,在乐曲末会用跺脚来表现xxx的节奏型。

(1)师:“有我们这么多小朋友的捧场,鸭妈妈的水果店越开越红火啦!一楼不够现在开到二楼,我们一起上二楼看看,好不好?(好)。

师:“这个楼梯很窄的,我们这么多人要怎么走?(慢慢走,不能挤,扶好走……)这个楼梯有台阶的,我们要一阶阶的走。我们现在要请2个小朋友跟我来走走看。

(2)师:“你们发现我们是怎么走的吗?什么什么才可以上台阶啊?那我们现在来走走看。

(3)师:“现在你们都会走了吗?那我们现在要上二楼了哦,小耳朵要听好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可以上台阶哦!你们准备好吗?出发了!”

3.二楼进水果,随音乐创编xxx节奏型的水果。

(1)师:“二楼到啦!看看有些什么水果。

(2)师:“可是还是有很多顾客不知道,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帮鸭妈妈宣传一下,好吗?(好)那好,一会儿电脑里的那只小手点到哪个水果,你们就听好音乐,一边拍手一边说出水果的名称。”

(3)师:“你们这些宣传员真棒。二楼还有这么多空的地方,鸭妈妈还想再进一些水果,你们再来帮她出出主义还可以进一些什么新的水果呐?”

(4)师:“鸭妈妈要说话了”,(教师模仿鸭妈妈说话、动作)“呷呷呷,我只想在二楼放名字是三个字的水果。”“真的吗?我还没发现那!那才我们看到的(青柠檬、水蜜桃、西红柿、猕猴桃)名字里都是三个字的哦。二楼都只要放名字是三个字的水果,那还可以进些什么呀?(有哪些是3个字的呀?)。

(5)师:“原来有这么多三个字的水果呀,我们快跟着音乐告诉鸭妈妈。”

4.开心表现。随音乐创遍xxx节奏型的动作。

(2)师:“我们来听着音乐做给客人老师看看。”

(3)师:“我们在来表演一次好不好,看看谁的动作每一次都不一样,而且还很漂亮呢,让客人老师也来帮我看看水谁的动作最漂亮。”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一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准备:水果,多种装饰材料(软管、纸杯、塑料瓶、彩带、丝带)。

过程:

1、出示部分幼儿于家长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

请这些幼儿介绍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启发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

1、找个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情况?

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

1、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请几组较有特点的孩子介绍)。

今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帮助下,掌握了用各种绘画方法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水果娃娃变得可爱、漂亮。还用表现四肢和五官的方法让水果娃娃充满了活力。在重难点掌握水果娃娃的画法的处理上我通过多媒体示范让幼儿学的直观易于掌握。今天孩子们画画时放的音乐声音有点大,多少影响了幼儿做画,今后在这样的细节方面我会多加注意。幼儿在评价作品和给作品编小故事的环节上,因为刚入学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没能把自己想说的说完整,今后的美术教学我要加强对幼儿绘画的基本功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创造能力。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红颜色。

活动准备:彩笔,红苹果一个,苹果铅画纸无数张。卡片苹果树画。

活动过程:出示苹果树画。

引出活动: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的果树上都结出了香香的果实,梨树上挂满了梨,葡萄架上挂满了串串葡萄,可唯有苹果树上的苹果长的不漂亮,它听说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都可聪明了,可以让苹果树上的苹果变的漂亮。

二:老师做示范给苹果涂颜色;要求学生在涂色时由上往下涂,也可以从左往右涂色。

三:给学生发苹果铅纸画和红彩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给苹果涂颜色。(老师指导学生)。

结束部分:小朋友们,你们的苹果画好了吗?画好了的苹果,老师把它贴在苹果树上,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苹果到底漂不漂亮。(作品展示)。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三

活动意图:

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是从数数开始的。“数数”是一个外延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按照自然数列的顺序与客观事物的每个个体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清点的过程。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买水果篮》。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数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对应的方法,根据提示卡数数,将水果装进水果篮。

2、学会分辨不同水果,感受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造就幼儿对数运动的爱好。

重点难点:

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活动准备:

1、贴有水果图卡和点卡的篮子。

2、各种水果图片、操作材料包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交流。

提问:最近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啊?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小结:因为秋天到了,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1、去水果店里买水果。我看到那里的水果篮很漂亮,水果也很新鲜,所以想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买回去。

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提问:看看我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告诉大家。

小结:要根据提示卡的信息去买水果,看到数字几,就要买几个,不要数错了。

2、教师更换提示卡,个别幼儿演示操作。

3、集体交流验证:买得对吗?

1、现在水果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篮,请你根据提示卡帮忙买水果篮。

出示操作材料包,提示卡1。

提问:卡片上写着什么?我们需要买几个生梨、几个苹果、几个香蕉?

小结:要买5个生梨、2个苹果和1个香蕉。

提问:那么应该挑选旁边四个水果篮里的那个呢?

小结:原来是第一个水果篮,我们把提示卡就贴在篮子上面,这样就买好啦.

3、交流验证。

活动延伸。

谈话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样,学习手口一致地数数,交流分享不同的数数方式,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通过游戏情节学习按数取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的兴趣很高,许多幼儿也很会动脑筋,在游戏中,让幼儿交流和分享数数的不同方法,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理解数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维等综合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和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以后工作非常有帮助。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四

一、活动设计背景:

新疆水果较多,幼儿对水果汉语说法也比较感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发苹果、梨子、桃子、香蕉的标准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鼓励幼儿能在集体游戏中大胆说话。

4、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准备苹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种水果图片;

2、在教育的一角设置水果商店。

四、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种水果图片;

2、在教育的一角设置水果商店。

五、活动过程。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先教授幼儿朗读苹果、梨子、桃子、香蕉是,然后创设游戏环境,把幼儿带入游戏活动氛围中,这样很容易激起儿童的好奇心,使之急切地想知道图片上的内容和游戏情境。老师在扮演“卖水果”的阿姨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在室内一角为商店柜台(桌子)前扮店主,从生活的语言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新游戏——卖水果”。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3、教师在幼儿活动时,随时强调规则和要求(有礼貌、发音正确、声音洪量)。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继续当店主阿姨反复玩三、五次,连玩游戏边观察幼儿对活动玩法情况,并提醒、纠正读音。

游戏结束后,幼儿进行互动,说说自己买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

1、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己不熟悉的水果很感兴趣,比如说苹果在这里几乎每家都有,但是香蕉是内地水果,他们就感兴趣一些。

2、幼儿在买水果的过程中,更加地学会了讲礼貌,也增进了与老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增强了交流能力。

3、如果重新上这党课,一定增加一些幼儿没有见过的水果,并由此延伸,增强幼儿对外界的见识。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水果串,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

2.通过做水果串,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橘子、梨子等水果若干,竹签、菜板、塑料小刀,小抹布,串好的苹果串,放水果的篮子。活动前把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老师准备了什么水果?请小朋友看看说说。

2.做苹果串。

3.幼儿第一次动手做水果串。教师提出操作要求,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与卫生。

4.品尝苹果串。

5.第二次操作。教师:"苹果串真好吃,你还想吃到什么样的水果串?"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让幼儿讲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水果。如果我们想一下子吃到不同种类的水果,这样的水果串怎么做呢?(启发幼儿讨论回答,把多种水果切成小块串在一起品尝。)。

6.幼儿做水果串。

7.并且品尝水果串。

8.与他人分享水果串,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活动延伸:

回家把做水果串的本领教给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硕果累累,水果家族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幼儿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在生活中,虽说,它是幼儿每天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而对于那些刚离开家庭的幼儿来说,他们对亲身可以体会的事很感兴趣如:吃、玩,他们对这方面的经验也较丰富。《水果串》这一活动正好符合《纲要》中所体现的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通过这个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提炼社会经验,发展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下,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以寓教的形式贯穿始终,并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多渠道地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了解各种水果的特性,如:活动前的“找水果”、“摸水果”、“分水果”活动中的“串水果”,活动后的“尝水果”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所以幼儿的活动兴趣一直很高。在活动中,我们对幼儿的要求和指导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尽可能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挖掘各种教育因素,并将其有机地结合、渗透。注重培养幼儿表达、交往、合作的能力;适时地渗透保健意识。注重激发幼儿对水果正确、美好的情感;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创造、想象等能力,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等。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串水果”活动中的串,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适时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尽量分散坐,减少相互间的碰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六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果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品种的西瓜的身影。在合山市河里乡有一种西瓜品种,无籽,水分非常多,且色泽鲜嫩,人称“河里瓜”,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为了让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了解本土西瓜的文化,我选择了西瓜作为教学内容,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西瓜的过程中,发现“河里瓜”的优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怎么画西瓜等内容。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品尝、比较,体验河里西瓜的优点。

活动重点:

了解各种西瓜品种的特征,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如何画西瓜。

活动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西瓜。

1、教师出示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让幼儿观察。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西瓜是圆圆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河里瓜还带花纹,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教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教师选一个普通的西瓜,一个河里瓜,分别切开,让幼儿认识。

(3)让幼儿分别品尝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4)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别河里西瓜,它是无籽的,吃起来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画西瓜。

1、教师先示范如何画西瓜,幼儿欣赏。

2、幼儿操作画西瓜,教师适当指导。

3、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西瓜》这节中班科学活动看似简单,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这节课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儿对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经常可以吃到,但是那只是幼儿对西瓜的表象理解,并没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乡“河里瓜”的优点。因此,在课前准备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费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场上去买了许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品尝、比较等方式,让幼儿明白西瓜的总体特征及“河里瓜”的优点。在给他们品尝西瓜后,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在说说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时,大部分幼儿都能说出不同点来。在画西瓜这个环节,我要求幼儿看着西瓜实物来画,多数幼儿绘画水平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这节课感到不足之处就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少了些,气氛不够活跃。如果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一些小互动、小游戏进去,让幼儿学习起来没有那么枯燥。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七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xx和xx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八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十九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

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一)为水果贴价格。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苹果、金橘。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

(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

苹果2元香蕉3元金橘4元橙子5元香瓜7元草莓8元。

1.教学乘加混合题。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个买水果的游戏。

(生很高兴。)。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顾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顾客们,你们想买点什么?

生:3千克苹果;4千克金橘。

师:如果你要买两种水果的话,你想怎么买?

生:我想买3千克苹果,1千克香瓜。

师:他应付给我多少钱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生动笔计算。)。

师: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生1:我是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苹果和香瓜一共的价钱。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两个算式合起来成为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样简单些,结果也是13元。

(生观察思考。)。

生3:应该先算乘法,因为这样是先算出了3千克苹果的价钱,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价钱,就是它们一共的价钱了。要先算加法就讲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师,我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这道题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5:我的计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价钱放前面,也可以算出两种水果一共多少钱。

生6:老师,我是口算的,两种水果一共是13元。

师: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两种水果的价钱。

2.教学乘减混合式题。

师:我们继续来玩买水果的游戏,假如你有20元钱,买了4千克香蕉,我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个问题请同桌合作解决,并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同桌间讨论并解决此问题。)。

师:哪一桌想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计算出4千克香蕉的价钱,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减12等于8元,你应该找回8元钱。

生3: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因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钱,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钱。

生4: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算出香蕉的价钱,再用一共的20元钱减去香蕉的价钱,剩下的就是找回的价钱了。

3.小结。

生:(齐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4.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混合运算的问题吗?

生1:我买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钱?

(生在练习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妈妈买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钱?

生3:我是这样算的:45+4=24(元)。

生4:老师有30元钱,买了3斤香瓜,还剩多少钱?

(三)猜一猜。

师:现在我们换个玩法。我当顾客,我来买东西,但是我先不告诉大家我是怎么买的。我要请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买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是怎么买的水果。讨论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积极地参与,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3+8这个算式。)。

生1: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们小组认为,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个猜法,就是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一部分学生因猜中而欢呼。)。

四)指导学生看书、质疑。

师:我们这节课学的买水果就是课本中小熊购物的内容,大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做一份你们小组春游时的购物预算,填好下表。

预计花费剩余(或补上)。

()元()元()元。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水果游戏。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我将教材提供的虚拟小熊购物转变为真实的买水果,学生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在课前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市场调查,则更有助于买水果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转变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只要学生能够答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场面令我欣慰。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我平时课上的训练。我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惊,也令我感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课后的延伸作业是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这要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既可运用所学的混合运算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因为,这其中包括购买哪些食品、轻重如何、携带是否方便、价钱是否合理等问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原教材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变以往让学生死记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为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运算的规律,特别是课前让学生亲自去市场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更为课上的计算买水果的价钱做了铺垫。这是这篇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因为它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

教师所设计的猜一猜活动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一个算式,学生可以猜出买的不同数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方式上得到培养,并且发展了创新意识。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最后,教师还在课外延伸教学方面下了功夫,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二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数第72―73页。

教材分析:

教材中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教材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能够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前面的“买文具”,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买衣服、找钱、换钱等一系列学生相当熟悉的场景,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动中,使学生不仅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而且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

人民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加之前面一节课“买文具”中学生已经更进一步认识了小面额的`人民币,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不陌生,并且也具备了一些参加活动的经验。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大面额的人民币相对生疏一些,这种经验的积累正是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的。购物的活动学生非常熟悉,学起来会有一种亲切感,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去。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并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2.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通过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购物付款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互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二)购物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生1:我想买一条裤子41元,我拿4张10元,一张1元的。

师: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付钱方法吗?

生2:可以拿两张20元的,一张1元的。

・・・・・・。

(评析:提示学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帮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币的进率关系。)。

师:还有谁想购物?

师:想想看,哪一种付钱的方式最简单?(即是钱的张数最少)。

生3:我想买一件上衣59元,拿一张50元的和一张10元的,再让售货员找回1元。

(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赞同的掌声。)。

生:请问这些钱够不够呢?

师:那好,请大家帮我估计一下,到底够不够?为什么?

(学生估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对算式59+36进行估算就可以解决。估算时,必须把59或36估得大一些:60+36=96,59+40=99,60+40=100。把上衣或裙子的价格估得贵一些,两者总价还没有超过100元,所以妈妈付100元够了。)。

师:说得很好,那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生4:100元够,还得找回5元,因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共95元。

(许多学生也满意地点点头。)。

(学生独立思考并反馈)。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没有零钱的情况,所以在买东西时就会出现售货员找钱给我们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任意挑选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生1:我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围巾,给你100元。

生2:一共是90元,找你10元。

……。

(三)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生:10张10元的。

师:如果不只是换成10元的,还有别的换法吗?

生1:换成2张50元的。

生2:换成5张20元的。

生3:换成1张50元的和5张10元的。

生4:换成4张20元的和2张10元的。

……。

师: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不一会,多种答案出现了:5张10元;2张20元和1张1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

师:为了方便,把10元的也换一换吧。

(四)巩固练习练一练。

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

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

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

数学故事。

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师:请大家把本节课的收获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下次再去购物时,你可以帮着算钱,当好妈妈的小小财务员。

给老师的话:

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两件衣服,然后提出找钱、换钱的问题,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在最后,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大量的活动经验积累之后,能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需要进行反复强调练习。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二十一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孩子把蘑菇采起来放进篮子里,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完成任务的乐趣。

3.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面对困难自己解决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在室外场地上间隔一定距离放两个装玩具的大盒子当做小白兔的篮子,在两个盒子后面分别放上一排小玩具当做蘑菇,小玩具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2.把孩子有序带领到室外场地。

三,活动过程:

1.引导游戏:老师说:“兔子妈妈让小兔子去采蘑菇,可是小兔子没有采完蘑菇就去玩了,小兔子这样做对吗?我们来帮助小兔子来采蘑菇好不好?”(孩子的情绪非常高,都吵着要帮助小白兔。)“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队比赛,比一比哪队小朋友的速度最快!每队小朋友站在你前面那排玩具的`后面,第一个小朋友去采完蘑菇放进篮子里以后要回到队伍里去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出发。然后,采完蘑菇的小朋友就要站到队伍的最后去。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去采蘑菇的小朋友要像小兔子一样双脚跳着去采,不能走和跑。”

2.示范游戏:教师为幼儿边示范,边讲解游戏,让孩子明白游戏的规则,还有要完成的任务。

3.开始游戏:老师在旁边引导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进行游戏。

4结束游戏,总结游戏:老师:“小朋友们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兔妈妈交给小白兔的任务真是太棒了,大家高兴吗?”(孩子都很高兴,在欢呼,鼓掌)“完成任务真让人高兴!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这么能干,老师和爸爸妈妈交个小朋友的任务小朋友也能完成,我们都不当懒惰的小兔子,好不好!(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情绪非常高)老师还要表扬赵梓同小朋友,他在兔子跳的时候摔倒了,但是他没有哭,没有停而是很快爬起来继续完成任务,大家给赵梓同鼓掌!游戏结束了我们回班级去进行下一个任务吧!”

四,活动反思。

这个游戏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完成的基本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所进行的。孩子在游戏中帮助小白兔完成了妈妈交待的任务,通过老师的鼓励增强了完成任务的自信,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不依赖老师自己解决。在教师的“放”与“适时引导”下,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充分的愉悦感,感受到了完成任务,解决困难的乐趣。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精选水果晚会教案反思(案例22篇)篇二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说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为水果干果分类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和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能区分并分类。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果实图片(人手一份)、篮子、实物果实、水果和干果盒各6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篮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倒数5个数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实呢!谁来说说都有什么?有葡萄、苹果、开心果、橘子、核桃、花生……真多呀!。

(二)展开:

1.调动生活经验,了解主要特征。

小朋友谁来说一说,果篮中的果实,哪些像苹果一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的果汁呢!(葡萄、橘子)哪些像核桃一样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呢?(开心果、花生)总结:像这些皮很薄、吃起来有很多果汁的,它们是水果。像核桃、花生、开心果,它们的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这些都是干果,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

(1)第一次用实物分类。

指导语:"篮子里的果实也放乱了,你们能帮忙分类吗?"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总结:今天小朋友不但认识了干果和水果,而且能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的都很准确。老师发现每一位小朋友都表现得非常棒!

2.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红枣,引导幼儿知道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经过加工而成的。

小结:葡萄干和红枣它们都属于干果,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等方法把它变成干果。所以他们都属干果,我们要把它放在干果的盘里。

4.游戏:《我是谁》。

小朋友们今天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来玩《我是谁》的游戏!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则:当摇铃开始时,大家分2组传球,当摇铃音乐停,球就不传了,球在谁的手里,小朋友就介绍自己是哪种果实!例如:我是苹果,苹果是水果!老师发果实的图片,小朋友贴在胸前。听摇铃音乐!玩游戏!

本次科学活动我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水平与接受能力,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采取相互尊重,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运用观察和操作,利用多种感官(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进行探索实际操作,让幼儿知道水果与干果的特点(水果颜色鲜艳、果皮薄、果肉厚、水分多、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干果颜色不鲜艳、果皮硬、果肉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及他们的不同之处;运用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巩固对水果与干果的认识、分类。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运用提问、讨论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由于本次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吃也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寝室评比活动总结范文(19篇)

    总结范文的写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理有据地进行阐述和分析。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学会了合理分配资源和管理团队,通过有效地沟通和协调,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项目并得到了认可

    2023年参观伊利的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17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人民调解工作总结(汇总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模板,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

    最优企业防暑降温通知范文(16篇)

    在编写通知时,要准确表达重要内容,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述,以免引起误解。在阅读这些通知范文时,大家可以注意范文的结构、语言和格式等方面的特点。

    优质战胜困难高中大全(17篇)

    优秀作文给人以思考和反思,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和提升。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这些作文以其独特的观点和精湛的表达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最新抽烟的体会(模板20篇)

    真实、客观和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启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的方向。酗酒抽烟是很多人都会接触到的不良

    优秀小学期末心得体会及收获范文(15篇)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下面是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距离开学已有三个月的

    2023年红星歌教案中班反思(汇总19篇)

    中班教案的设计要关注学科融合、情感培养等方面,以全面促进幼儿发展。这里提供给您一些中班教案范文,供您在编写教案时参考借鉴。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

    优质收集春联心得体会(案例15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素材收集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素材的充分、准

    优秀社戏听课心得(汇总18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有助于将来的成长和发展。下面是一些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今天,区教研室在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