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

时间:2023-12-01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教学计划范文,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一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一、导入:

1、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讲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文体,这就是“寓言”。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板书:故事、道理。

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

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板书:学、明)。

3、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

(1)出示认读字:“戳”知道戳的意思吗?(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2)出示生字: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3)生读字词:锐利、坚固。能把它和上面的词连起来说说吗?

生1:锐利的矛,坚固的盾。(可以。)生2:矛很锐利,盾很坚固。(也行。)。

生3:矛锐利得很,盾坚固得很。(书里就是这样用的。)。

(4)读读这两个词:夸口、哑口无言。

师:“哑口无言”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哦,是他没话可说了。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懂得了“哑口无言”的含义了。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注意:当他在读的时候啊,我们特别要注意听一听,他在读这两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读的?(把那人叫卖的两句话变红)。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1)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的呢?那好,大家都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

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板书:夸口。

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

b.你强调的是什么?“无论”是什么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

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

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

(2)刚才他读的时候啊,不光读出夸口的语气,还有一些表情和动作呢?你们也来做一次卖东西的人,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读。生加动作练习读书。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2、为什么哑口无言了。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能用“如果……,就说明……。”的语句来说说吗?有没有第3种情况发生啊?

如果戳得穿说明了什么?戳不穿呢?

3、同学们,看来这楚国人说的两句话,前一句跟后一句,是怎样的啊?

(相互抵触、不一致。)像他这样自己说话前后抵触、这叫什么啊?你们理解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

5、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哑口无言”,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读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6、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会儿说说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楚国人是个怎样的人啊?(播放flash动画)。

五、小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自相矛盾)。

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亡羊补牢)。

2、续写。

六、作业:

1、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这个卖矛和盾的商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会怎样和家人说呢?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

课件《自相矛盾》

一课时。

: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

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

1、自由初读课文

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能换一

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

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四人一小组讨论。)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

韩非子简介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 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原文:

2、练读原文

3、看着原文复述课文。

1、播放自相矛盾现代版

2、四人小组编成语故事。

3、交流,评价。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

“张口结舌”的教学。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六、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七、作业(略)。

八、板书设计:

夸口。

张口结舌。

夸口。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1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

“张口结舌”的教学。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

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

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

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六、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理解故事的寓意。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

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

二、精讲课文。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

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

(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

(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

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

(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

(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

(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____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______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四、课本剧小表演。

五、联系生活,明道理。

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六、拓展作业:

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七、质疑提问。

八、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七

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导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8、出示思考题:

a、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b、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练笔。

1、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

2、作业:

自学另外两则寓言。

生字词各写两遍。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张口结舌”的教学。

“夸口”的教学。

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

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

“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夸口。

张口结舌。

夸口。

文档为doc格式。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8、出示思考题:

a、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b、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练笔。

1、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

2、作业:

自学另外两则寓言。

生字词各写两遍。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

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张口结舌”的教学。

“夸口”的教学。

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1、自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3、演一演,加深记忆。

4、明白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三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请你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几个成语。看谁的反应最快。(课件依次演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内容的图片)。

2、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

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板书:故事、道理。

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

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板书:学、明)。

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读题)。

师:第一步我们就来读准读通这个故事。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文中有两句话很容易读错,你可要仔细哦。

师:同桌再互相读一读,听听他读对了吗?如果你的伙伴有困难,就帮他练一练。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读?大家仔细听,听听他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了吗?

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

(1)(课件依次演示生字词)生读字词:戳。

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2)生读字词: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大家看:(链接)谁来读读介绍。

(3)让我们继续读。生读字词:锐利、坚固。能把它和上面的词连起来说说吗?

生1:锐利的矛,坚固的盾。(可以。)。

生2:矛很锐利,盾很坚固。(也行。)。

生3:矛锐利得很,盾坚固得很。(书里就是这样用的。)。

(4)接着读。读词:拿、卖。师:你能用上这些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

(5)读读这两个词:夸口、张口结舌。

师:“张口结舌”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

(显示:哑口无言目瞪口呆)读一读。

哦,是他没话可说了。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懂得了“张口结舌”的含义了。

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注意:当他在读的时候啊,我们特别要注意听一听,他在读这两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读的?(把那人叫卖的两句话变红)。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1)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的呢?那好,大家都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

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板书:夸口。

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

b.你强调的是什么?“随你”是什么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

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

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

(2)刚才他读的时候啊,不光读出夸口的语气,还有一些表情和动作呢?你们也来做一次卖东西的人,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读。生加动作练习读书。

(3)(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前面表演表演。

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

3、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会儿说说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楚国人是个怎样的人啊?(播放flash动画)。

(自夸、耍小聪明、不动脑筋、愚蠢可笑、爱说大话)。

4、这个人为什么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划下来。

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感受: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

(1)好极了,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他说的这两句话,(男女生分读)有问题吗?

(2)那你能质问他,当场拆穿他吗?

还可以怎么问他?你好厉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话中的要害。问的真漂亮!

对啊!围观的人也是这样问的。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

(3)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能用“如果……,就说明……。”的语句来说说吗?有没有第3种情况发生啊?

(如果戳得穿说明了什么?戳不穿呢?如果盾被戳穿了,但矛也因此而断了呢?)。

(4)同学们,看来这楚国人说的两句话,前一句跟后一句,是怎样的啊?(相互抵触、不一致。)像他这样自己说话前后抵触、撞车,这叫什么啊?你们理解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

可是光这样批评他可不行啊,我们还得告诉他错在哪里?得帮他总结一下教训。不然,他下次还会犯的。

(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6)说话如此,其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那这则寓言提醒我们以后做事、说话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啊?请你在旁边写写你从中明白的道理。谁来说说!

(7)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读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多媒体课件等

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

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

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

2)楚人夸耀时,语气和动作会是怎样的?看插图想象并读出洋洋得意。

3)他夸耀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让别人知道我的矛和盾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4)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任何东西都不会刺破它;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能刺破任何东西。

后两句:

1)指名交流“或”“夫”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有的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楚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不会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3)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时,这个楚人会是什么反应?(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红耳赤······)

4)那个楚人问什么“弗能应也”?(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不可同世而立的是哪两种事物?为什么?(矛和盾,过分夸大矛和盾的作用,言过其实,所说的话向后相抵。这也就是我们文章的题目:自相矛盾)

5.同桌互说这个故事,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看谁说得更有意思。

2.学生自读并体会。

3.同桌交流收获。

4.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

5.你身边是否发生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呢?说一说。

5.再读古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6.练习背诵。

这节课,学习了《自相矛盾》这篇古文,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了古文的含义,也明白了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故弄玄虚,做个诚实的人。

1.背诵这篇古文。

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成语故事,课后交流。

自相矛盾

无不陷之盾 物莫不能陷也

坚 不可同世而立 利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1、自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3、演一演,加深记忆。

4、明白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文档为doc格式。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评析(优质16篇)篇十六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多媒体课件等。

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

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

1.出示自读要求:

(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

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

2)楚人夸耀时,语气和动作会是怎样的?看插图想象并读出洋洋得意。

3)他夸耀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让别人知道我的矛和盾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4)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

预设: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任何东西都不会刺破它;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能刺破任何东西。

后两句:

1)指名交流“或”“夫”等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有的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楚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不会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3)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时,这个楚人会是什么反应?(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红耳赤······)。

4)那个楚人问什么“弗能应也”?(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不可同世而立的是哪两种事物?为什么?(矛和盾,过分夸大矛和盾的作用,言过其实,所说的话向后相抵。这也就是我们文章的题目:自相矛盾)。

5.同桌互说这个故事,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看谁说得更有意思。

2.学生自读并体会。

3.同桌交流收获。

4.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

5.再读古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6.练习背诵。

这节课,学习了《自相矛盾》这篇古文,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了古文的含义,也明白了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故弄玄虚,做个诚实的人。

1.背诵这篇古文。

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成语故事,课后交流。

无不陷之盾物莫不能陷也。

坚不可同世而立利。

相关范文推荐

    精华会计实习心得体会(精选21篇)

    通过实习心得体会的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个人价值,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引。接下来,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些实习心得范文,通过他们的分享和感悟,我

    四年级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实用14篇)

    德育工作计划是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举措。以下是几个不同年级的德育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班级情况分析:白沙镇中心小学

    孙子满月宴上爷爷致辞(优秀18篇)

    良好的致辞可以带给听众力量和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和行动。阅读致辞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提供不同的写作思路。孙子满月举行满月酒,作为爷爷在酒宴上致辞讲话该说些什

    高中学生的请假条格式大全(21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作文,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一些范文的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写作方面的提高。

    月日国旗下讲话热爱祖国好好学习(模板18篇)

    国旗下是我们肩负使命的地方,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一些事例和故事,它们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让

    前台文员工作实习报告(实用14篇)

    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实习报告范文吧,它们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关于实习报告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心得体会(热门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个人认知和体验的总结和反思,具有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最近,看了一则报道《芳华

    旅游活动策划设计方案(汇总13篇)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能够明确目标、合理安排资源、提供有效的执行步骤。下面是一些行业内顶尖机构的策划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一、活动主题:20__相约_

    环境调查报告的资料(热门16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遵循科学规范,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调查报告的范例,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和问题,希望对大家的调查报告写作有

    让座教案反思(通用16篇)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和要求。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际应用实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幼儿园的区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