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大全10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纸韵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大全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一

[1-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跳舞”

[5]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6]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7]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8]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9]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10]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11]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12-19]小节:移位走队形。

[20]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1]小节:双手伸直在头上方做摇摆的动作。

[22]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3]小节:双手向前平举五指张开做手掌转动动作。

[24]小节:单手与肩平行手背向上做召唤朋友的动作

[25]小节:双手向前平举做出波浪动作;

[26]小节:双手曲臂在胸前做转动动作一摆造型。

1.[12-19]小节:挑战关卡1,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圆形;

2.[12-19]小节:挑战关卡2,在b段音乐变换队形一一正方形;

3.挑战通关卡3,在ababa乐曲中先后变换队形一一圆形、正方形

4.[26]小节:在音乐结東时摆出不同造型。

1.感知音乐aba的结构,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召唤、摇摆、浪花、波浪的动作,并能在b段随乐走到相应的队形。

2.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并创造造型,并能根据图谱准确变换出相应队形。

3.让孩子通过学习准确观察相应事物,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准确专注性,从中感受闯关成功带来的喜悦。

1.16名幼儿围坐圆形。

2.ppt。

队形地垫。

1.感受海草参加舞蹈大赛故事情境。

2.随乐做基本动作2-3遍,理解并记忆海草舞动作的顺序。

3.出示关卡1,幼儿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b段音乐移位走到圆圈的线上)

4.挑战关卡2,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提示走到相对应的位置。(散点正方形队形)

5.挑战关卡3,加入ba音乐让幼儿通过观察图谱尝试在舞蹈中两次变换队形。

6.累加游戏:结束时各自摆出不同的造型。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随音乐表现《山狗和臭鼬》——睡觉、伪装、寻宝、倾听判断危险等基本情节。

2、尝试在马蜂、熊、臭鼬来了的不同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上位“躲避”,迅速静下来一动不动“假装石头”、表现被臭气熏晕倒的过程。

3、锻炼克制和对不能预知的即兴“指令”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体验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2、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3、在座位上用动作整体感知音乐。(1遍)

4、加入游戏元素,第2遍音乐起。(座位上)

师:(音乐结束)我刚刚听到了马蜂的声音,你们知道什么是马蜂吗?

师:对,马蜂它的刺有毒,如果,,我们碰到马蜂不能用手去赶,要赶紧跑。

5、请勇士示范情景表演,第3遍音乐起。(离开座位)

师:这一次我们去的地方除了可能会遇到强盗,还有可能会遇到马蜂,寻宝之旅即将开启,小动物们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准备出发。(3遍)

(音乐结束问幼儿)马蜂来啦!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

6、所有小朋友一起寻宝,倾听第4遍音乐。

师:这一次,你们要不要真的跟我们一起去寻宝?注意马蜂来了的时候要怎么样?而且你们发现没有他们跑起来的时候没有声音耶?因为他们不想让强盗发现他们,那你们待会儿也要注意不要被发现了,小动物们眼睛闭起来,准备出发。

师:好像有情况,你们不要动!我来去看一看。

7、感受新的故事情节,第5遍音乐

(音乐结束后)大声喊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的动作表现。

师:你会做什么样子的石头人?(表扬欣赏幼儿)现在我请小朋友表演一下

师:狗熊来啦,狗熊没走,狗熊想走,狗熊还在,马蜂来了……

6、完整感受新的故事情节,第6遍音乐

师:这次我们要一起去这个山头,也不知道我们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去跟随音乐寻宝吧

师:狗熊来了……马蜂来了

7、引出臭鼬大王

师:请一个小动物上台表演被臭晕,注意要轻轻地晕倒在地,检查是不是真的被臭晕了?

师:这次我们一起去试试吧!

6、倾听第8遍音乐

师:(音乐结束:狗熊来了,臭晕啦)我从一开始就说我是山狗,我的任务就是来抓小动物的,可是晕死的是不能被抓回去的,只能抓活的,我要来检查一下,都是不是真的死了,我要检查,哎,看样子真的都死了,不行,我要放大招,马蜂来了!(幼儿上位)

6、结束部分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三

1.了解音乐内容,知道具体的动作。

2.幼儿发展运用身体动作艺术表现的能力

3.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的兴趣藏蛋找蛋,让幼儿享受参与律动活动的快乐。

1.物质准备:音乐,蛋,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的早操经验

1.重点:根据音乐动作的创编

2.难点:藏蛋不能掉下来,找到那个藏蛋的人

1.创作情景导入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猫头鹰窝窝呼,”有一只猫头鹰迷路了,一不小心,一头栽进了鸡窝里,你不是鸡类,一群小母鸡把它给赶走,猫头鹰很喜欢在窝里的感觉,感到特别温暖,猫头鹰说你们把我留下吧,我可以帮你们看家护院,老鼠把你们的蛋偷走了,我可以帮你们找回来,教师问幼儿:“你们觉得猫头鹰有这个本领吗?”

2.放音乐做早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翅膀运动——腿部运动

教师问:“怎样考验猫头鹰呢?”

3.角色互换

让小朋友当猫头鹰,找出藏蛋的那个人,,是怎样找出来的,老师进行鼓励。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四

1、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性。

2、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

1、篮子是幼儿的两倍 ,篮内有同等的玉米粒,筷子与孩子相同,小红旗和孩子相同,珠子若干,装有珠子的布袋。

2、场地布置:每个孩子一张桌子,桌子上各有一双筷子,桌子上各有两个篮子(其中一个空的,一个放有同等的玉米。)一把小椅子给家长坐。

家长带孩子参观活动场地,引起孩子的兴趣。

1、教师讲:“宝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豆豆,给家长准备了筷子,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捡豆豆的游戏,看看哪个宝宝捡得快,你们说好不好?”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玩法:家长与幼儿坐在一张桌子前,教师说:“游戏开始!” 家长用筷子夹起粒子放到空篮子里,幼儿用手一个一个往空篮子里拿,直到拿完,先拿完的为胜。

规则:幼儿一次只能拿一粒豆豆。

3、教师示范。

4、开始做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对所有的幼儿加以表扬,给没有拿完的孩子加油。

6、教师总结:“今天,各组家庭表现得都很好,宝宝们表现得更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下面老师每人奖给你们一朵小红花。”老师发奖。

此活动在家里随时都可以做,训练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大脑的发展。

7、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老师讲:“这次活动爸爸妈妈和宝宝配合得很好,谢谢各位家长的合作。”

2、老师出示布袋,让孩子们猜一猜布袋里有什么,然后出示几颗珠子,告诉孩子们:“布袋里面有好多小珠子,小珠子要出来和小朋友们玩,他们很调皮,喜欢在地上滚着玩,小珠子滚呀滚呀,滚得太远了,老师一个人来不及捡,现在请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捡起来,把捡到的珠子放进老师的布袋里,看哪个小朋友捡的最多。”

3、老师将珠子倒在地上,对孩子们说:“小朋友,快来帮我捡豆豆吧。”然后引导孩子们一起捡,捡的过程中,提醒孩子们将捡到的珠子赶快放进布袋里。对积极捡珠子的孩子进行表扬。

家长要随时注意观察,避免孩子将珠子塞进嘴里。

如果孩子有兴趣,可玩2—3次。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五

如何在韵律活动中把握幼儿模仿与创造的度?让孩子随便跳?老师该不该教?受到“尊重幼儿”“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我总害怕:我教给孩子动作了是不是就理念太落伍了?带着很多很多的问题,我踏上了南京的韵律活动参观之旅,。

在第三天的南师大幼儿园的参观学习让我印象深刻,很受启发。周洁老师报告中提出: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表达的同时,帮助幼儿提高技巧技能。所以,技能技巧和表现、创造是和-谐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教师在不同类型的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获得技能与创造两方面的共同提高。

《对韵律教学活动的感悟》。以观摩活动为例:像贾青老师《米菲的忙碌早晨》,通过引导孩子回忆、再现清晨的起床、刷牙、洗脸、拉臭臭等已有生活经验,在幼儿自己表演动作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整理、完善、学习,这些技能动作是从孩子中来,通过老师的帮助加工后再让孩子来学习,激发了孩子模仿、学习、想象、创造的`欲望,也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像周洁园长讲座时教授的《破冰进行曲》集体舞教学,队形与一些动作基本由老师确定,孩子在这一活动中主要的收获就是:同伴合作表现,体验交换舞伴跳舞带来的快乐。

这节活动中可能创造的成分相应少了,但这一活动为以后幼儿参加类似集体舞学习中的创造提供了技能与队列、空间等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有徐桂兰老师的《小猪爱睡觉》,相比而言,本活动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相应大了许多,但也不是完全脱离了老师的引导与一些动作技能的学习。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六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风格,尝试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a段豆豆欢快跳跃的状态,b段豆豆连续翻滚的状态。

2、根据游戏的情境线索,迁移生活经验相互学习并探索动作表达的多样性及有序性,尝试随乐完整游戏。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根据音乐信号扮演“豆豆”创造性律动的快乐情绪。

1、塑料圈人手一个;

2、完整音乐、a段音乐、b段音乐;

一、调动原有经验,唤起有关豆豆的经验。

师:你见过豆豆吗?

调皮的豆豆会干什么呢?(会动,会怎么动?)

二、筛选豆豆的两个动作(跳、滚),听辨a段b段音乐性质,尝试匹配。

三、熟悉a段音乐,探索豆豆跳的动作并尝试有序表达。

1、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体各部位随乐跳。师:可以怎么跳?可以在身体哪些地方跳?

3、师给a段动作结构,幼儿观察并调动已有经验解释动作意义。

(跳、跳、跳、跳 摇----呀 哈哈哈)

4、熟悉a段,理解意义后的完整随乐表达。

四、熟悉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师:豆豆喜欢跳。还喜欢滚呢?可以怎么滚?

2、探索身体其他部位扮演豆豆随乐转动的动作。

师:音乐有四句,我们可不可以选身体的四个地方表现豆豆转动。

五、完整随乐表现。

1、创设情境,散点在大圈内游戏。

2、创设情境,拓展b段游戏玩法,散点在小圈内游戏。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近日,毕节八小开展“庆建党百年辉煌筑学生健康成长”暨阳光大课间国学经典韵律操比赛。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踏着轻快的节奏,孩子们神采飞扬,他们的动作标准而优美,举手、抬足、转身,不仅整齐划一,且充满了自信,情感饱满地演绎了《春晓》《绝句》《游子吟》《木兰诗》等国学经典。

虽然天气寒冷,但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大家动作规范、整齐,表现出了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充分展现出小学生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评委老师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年级段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

据悉,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更好地培育小学生古典文学底蕴,毕节八小本着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让传统文化进头脑、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有机结合,组织教师编创了一套阳光大课间国学经典韵律操。这套韵律操的最大特点是融国学经典与音乐旋律为一体,将运动的活力注入到古朴的国学中,加上简单易学、协调优美的动作,让孩子们的蓬勃朝气与活力在韵律操中得到肆意挥洒,感受国学的魅力,愉悦身心,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经典国学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该校深入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育健康理念,是对全体学生素质、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对该校体育教学及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考核,对学生团队拼搏精神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力体现。

当天,区融媒体中心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微七星关》和《云上七星》对比赛进行了直播,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获得60多万群众点赞。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八

动作建议:

第一段:

第1-2小节:三位小朋友手背后跟音乐做开心的摇头动作

第3-4小节:三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小圆圈

第二段:

第二层,第三层依次套出

第7—8节:三位好朋友两手交叉拉手跟音乐做开心的摇头动作

第三段:

第1-6小节:第一层到第三层依次从头套进,最终三位好朋友抱在一起。

第7-8小节:三位好朋友抱在一起做开心的摇头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能根据歌词、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2.掌握三人套圈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并能三人结伴进行游戏。

3.尝试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1)掌握三人交叉握手的方法;

(2)分层次套圈。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套人真有趣》歌曲mp3、难点示意图、手腕花18个(要求戴在右手上)

2.经验准备:会跳马兰花舞蹈

活动过程:

(l)第一次欣赏,激起孩子的探索欲望

(2)第二次欣赏,让孩子跟深入的观察总结

4、发现游戏成功的秘密,跟音乐做游戏

(l)师:其实这个游戏想要成功需要几个小秘密,谁发现了?(通过刚才的尝试说一说他们发现的细节)

秘密一:两手是交叉的'

秘密二:三个好朋友怎么拉手

秘密三:怎么套

(2)尝试跟音乐做游戏

师:跟着老师边唱边玩吧(老师清唱,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操作,两遍)

师:我发现你们特别聪明,学的特别快,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今天玩的是音乐游戏,要跟着音乐节奏和歌词玩游戏,歌词里唱到小狗的时候去套小狗,没有唱到套小狗的时候能不能套小狗?(提出刚才游戏中的问题,引导孩子逮守游戏规则,听音乐做游戏)

师: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再来玩一次吧(大部分孩子熟练后跟音乐游戏)

5、增加游戏难度,学会完整的音乐游戏

(1)学习从头套进从脚套出

(2)学习第三段游戏

师:其实这个游戏还有好听的第三段,该怎么玩呢?刚才我们是从头套进从脚套出,第三段我们能不能在从头套进去呢?我请一组小朋友来试一试请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学会了吗?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来试一试吧(边唱边玩)

师: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玩吧(跟音乐)

6、反思评价,延伸游戏

(l)反思游戏过程,解除疑问

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谁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解除疑惑)

(2)游戏延伸

师:现在我们把歌词中的小鹿小狗小猪换成你好朋友的名字和老师一起边唱边玩吧

(1.可以相互交换伙伴再次进行游戏。2.最后和客人老师一起游戏,自然结束。)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九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苹果丰收》这首歌曲表现了朝鲜人民在苹果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为了让幼儿了解朝鲜族风土人情以及朝鲜族的舞蹈律动,本次活动以观看视频导入,在幼儿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动作,体验劳动及丰收的愉快心情。

整个律动过程以踵趾小跑步进入果园----摘果子----庆丰收的程序进行创编,利用生活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创编的乐趣。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的动作得到更自然更有效地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小跑步,并合拍地随音乐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动作。

2、感受朝鲜舞蹈的优美,愉快的欣赏和学跳丰收舞。

3、体验劳动和丰收的愉快心情。

活动难点:

初步学习踵趾小跑步,能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踵趾小跑步练习。幼儿能随音乐完整律动,并结合情节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蹈视频导入:

孩子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一群朝鲜姑娘们也来到果园去摘果子了,她们摘着果子跳起了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给她们拍手打节奏。(播放舞蹈视频)

小结:金色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朝鲜的姑娘们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二、随音乐做律动。

老师特别喜欢姑娘们去果园的舞步,(脚跟脚尖跑跑跑)这个叫踵趾小跑步。(师幼学习踵趾小跑步)刚刚我们做的是脚的动作,身体要怎样才会跑得更好看呢?试试把身体与脚打开(教师示范哼唱音乐,幼儿练习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们跑得真好看,来!让我们一起小手叉腰,踵趾小跑步到果园里去摘果子好吗?(师幼踵趾小跑步,跑到圆上)

(利用舞蹈情节帮助幼儿记忆律动动作)果园到了,摘苹果喽!可以怎么摘?(让幼儿示范,摘一个放进去)除了上面可以摘,还有哪里可以摘呢?(引导幼儿从四个方位进行摘果子)苹果摘好了,给你的好朋友看一看,你看看,他看看,转个圈儿庆丰收。

(幼儿坐下,回忆情节动作)刚刚我们也跟着朝鲜姑娘跳起来了丰收舞,一起说说都做了哪些动作?踵趾小跑步---摘苹果-----庆丰收。

(完整表演)让我们也用优美的舞姿来庆祝苹果丰收吧!小手叉腰准备(师幼跟音乐做律动,摘果子时先伸出戴笑脸的手)完整表演2-3次。

三、结束活动

今天摘苹果心里感觉怎样?我们把摘到的苹果送给客人老师尝一尝好吗?(踵趾小跑步退场)

韵律活动基本跳步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欣赏歌表演《蚂蚁》,感知理解歌曲的内容,联系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根据歌词内容,探索表演蚂蚁搬豆的动作,体验多人合作表演抬豆子动作。

能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会念儿歌逗蚂蚁;蚂蚁图片等

活动过程:

朗诵儿歌《逗蚂蚁》,引出主题。

――师(出示蚂蚁图片):看,蚂蚁来啦,我们一起来念念蚂蚁的儿歌,(师生一起念儿歌“逗蚂蚁”)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蚂蚁》的歌。

分段欣赏情景表演《蚂蚁》,初步感知内容。

――幼儿观看第二段,师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家的?

――师: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走,许多蚂蚁就能把豆子抬回家呢?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人多力量大)

分段学习歌曲,探索表演动作。

――再次分段欣赏情景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跟唱歌曲第一段,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蚂蚁用力搬也搬不动,小蚂蚁是这样用力的,可以怎样唱?

――师:怎样做动作呢?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第一段动作。

――用同样的方法,先欣赏第二段情景表演,再引导幼儿用稍轻、稍慢的语气歌唱,最后引导幼儿仿编第二段歌词的动作,启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模仿抬豆子的体态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表演第二段的动作。

表演歌曲活动。

――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