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雅蕊最新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模板8篇)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每个人心中闪烁的明星。要注重改善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与理想保持一致的发展。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你对理想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水利建设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水利建设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把生态学和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融合,不断提高水利规划和设计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领域当中的全新概念,水利工程生态设计要求对于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研究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并且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实际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综合性比较强,相比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不但需要满足治理河流的需求,满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不同要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其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不断进行监控。把生态系统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统一,这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3.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3.2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第一,提供相应的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空间。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把河道、水流、提防和岸边的动植物进行整体连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依据现有大自然地貌和地形合理科学配置与改进,从而建立一个互惠共存的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中河堤坡脚位置上拥有很多变化带以及高的孔隙率,从而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因此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场地,并且河道两旁的绿树和丛林为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水功效。水资源的自身净水作用就是把有机污染物经过氧化形成无机物的过程,并且可以不断运用水资源中的细菌以及真菌等污染物。在分解无机物的时候,可以为水中藻类植物提供养分,藻类经过不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辅相成。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增加鱼巢、鱼道逐渐形成流速带,这样方便于氧气进入到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净化了水质提供保障。

第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在水资源中一般都会含有大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很高的孔隙率。枯水期,之前储备的水会慢慢进入河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渗入,避免出现洪灾。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2]梁姚,龚振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3):21.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二

关键词:水利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已逐步取得了发展和进步,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及效果,对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应用做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1引言

水利建设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包括了防洪、蓄水、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旅游、养殖等多个领域,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和促进经济及社会的共同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每一种水利工程的运行和建设,都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人类却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及分配,只是从人类的需求上考虑工程的运行和建设,却忽略了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因此对于建设水利工程应当权衡和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表明,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首先重视工程的规划阶段,明确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河流的左右岸、上下游之间生态系统的关系,其次在工程的设计建设阶段应该在尊重自然的生态环境本身的循环基础之下,充分利用现代的水利工程学方面的原理,体现工程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设计理念。图1为贵州市生态水利工程实例。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水利工程在施工时会改变原有的地域环境1和其生态环境,从而破坏自然规律,然而把自然河道改造成沟渠,河流就会发生非连续性的状况。传统水利工程对大自然的改造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把自然河流改造成人工河流,即使起到了阻挡水流的作用,但它可能会增加河流对水的需求量。除此之外,堤坝大多是根据河水的方向建造的,随便的进行改造会造成河流的不连续性,有的`地段还会出现无水或缺水的现象,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进程中,堤坝已逐渐的被淘汰了。另外,传统水利工程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还包含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使动植物必须重新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或者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动植物还会由于不能忍受新的环境而出现的死亡甚至是其物种濒临灭亡的现象,这对自然界中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食物链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水利工程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新技术新设计的产生也对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兼得的良好局面。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是在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改造和设计,与传统的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同时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将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准,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而大多数传统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与生态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生存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发生破坏环境的现象,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时候应充分的考虑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以降低环境的成本。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对于水利项目的定位,应该充分的对选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考察,把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小作为基本准则,通过经验和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找出本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量。生态建设是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指标,确保水体的环保情况,在建设河道的过程中,需满足人们对生态水的需要,不可以破坏正常情况下的生态用水,确保河道的生态平衡和正常水量。只有认真的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双赢,从而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3.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基本原则

要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把工程建设和保护资源放在同等位置上,积极的提高自然环境的地位,改变传统思想和观念,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另外,需要积极的建立水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实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并建造相关的防洪工程,从而可以从本质上来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力,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保护水资源,改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还需积极的做好围堰的河岸防护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真正的提高工程复的围垦和滩涂,提高水利工程本身的防护效果。

3.2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3.2.1提供动植物繁殖与生存的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整体推进系统,确保河道、运河、动植物和生态水利工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人员要持有对自然的崇拜心理,严格的按照自然规律对地形和地貌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善生态系统。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需根据地形地势进行合理的安排。如路堤坡脚处孔隙度较大的地形变化明显,这样的地形地貌变化非常适合生物繁殖和生存,又如鱼类等生物,河两岸的丛林和绿地可成为昆虫等动物的栖息之地,这就建立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且不仅增加了绿地面积,而且促进了水产养殖和渔业的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给动物和植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3.2.2积极的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现今,我国仍然有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却始终面临着污染现象,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水源,为了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来改善水的净化能力,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就是有机污染物通过氧化作用形成无机物的过程,而且可以不断地运用水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污染物。当分解无机物时,可以给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养料,而且藻类通过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增加的鱼道、鱼巢逐渐地形成流速带,这样有利于氧气进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促进植物的生长,为净化水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2.3调节水量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都有着一定的蓄水能力,由于在水中通常都会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了很高的孔隙率。在枯水期,之前所储备的水就会慢慢的进入到河道中,从而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而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慢慢渗入,防止出现洪灾。3.2.4对流域的尺寸进行调整河流生态恢复规划需要防止在河段的空间规模上进行,需要考虑长期的实际规模和流域尺度,并在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也需要从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出发,充分把握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积极的制定适合当地的河段区域发展的方案,提出恢复生态系统全局和整体的方法,从根本上实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建设中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仍在努力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保障社会资源的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并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正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收获可观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带来安全的资源,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创新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11:198~199.

[2]唐建.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08:128.

[3]迟长海.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01:51.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三

业主负责人本身对所处施工段负全责,各项审批工作第一步由他们签字负责,他们也可以逐级向上汇报情况,但不超越监理职权。这种权责分开,责任明确的“业主施工段负责人制度”具有分工细致,处理问题灵活的特点,在实践中,对实施地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展开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与协调作用。另外一些地区,对整体水利建设施工管理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做法是设立专业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由这个机构承担主要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任务和责任。事实上,只有由专业的建设管理机构来承担建设管理任务,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才能不断积累经验,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施工监控管理创新

水利工程建设很多时候都需要解决构件结构内部的受力不均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随时推陈出新,在施工监控管理方面面临着比较复杂的程序与人员素质要求。为了应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控管理方面的难点,许多地方通过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来创新施工管理,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给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他们的主要做法包括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与健全审核批准程序、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创见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此外,在监管体系之外,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也在可考虑的范围内。在实际操作中,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督促施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的记载建档和公布,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人、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他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这样有效确保水利建设施工管理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这些富有创见的水利建设施工监控管理创新举措在实际运用中对实施地的水利建设整体施工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受到实施单位领导与员工的一致好评。

施工审查管理创新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审查阶段,最难处理的,也是最容易发生的矛盾就是合同外工程量及单价核定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施工单位与工程承接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现实情况是,施工单位往往寻找各种借口多计、多报或重复计量、分项列支。为了解决这一施工审查阶段相互间“扯皮”的复杂局面,准确核定合同外工程量、合理计价,我国有些地区开创性的实施了“施工利益群体集体审查”制度,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施工审查管理过程,既节省了审查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单位与工程承接单位之间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具体做法是,由水利建设施工指挥部建立由业主标施工段负责人、工程科长、指挥部负责人、监理和设计代表参加的施工联系单集体审查制度,集体审查期间,通过各施工段之间互相比较、与类似工程比较、与合同内价格比较,在监理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合同外的`项目、数量及单价,杜绝了相互间的“扯皮”。另外,有些地区由于地域特点,水利工程多以中小型为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有时会出现适用标准过高而导致投资浪费的情况,有时又出现标准不具体而无法对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地方都创新型的制定了适合本土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审查与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这样很好的实现了因地制宜,优化资源方面效果突出。

施工运作管理创新

在水利建设施工的运作管理方面,很多地方也走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路子。在约束和规范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行为方面,有些地方创新型的建立了“施工单位法人代表约见制度”,当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安全方面出现较大问题时,书面约见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到现场,要求对工程存在问题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办法和落实措施。通过施工单位法人代表的震慑作用,达到规范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的目的。实际情况是,实施这一举措的水利建设施工班组在施工中往往再也不敢马虎,以避免总指挥部启动这一程序。此外,水利建设工程本身往往涉及的施工单位众多,人员结构与层级复杂,权利、责任交叉问题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水利建设施工的运作管理方面,有些地方建设性的建立了“工地例会制度”。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及时的解决水利建设施工中日常实际碰到的困难,并有效的协调了各方行为。实际操作中,“工地例会”每星期1次,定期召开,由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通过这一制度,水利建设施工参建各方都能及时了解工地的施工进展及质量状况,通过互相的面对面沟通,避免因某一方面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这一举措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运作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四

坚持“南北贯通、东西互济,沟河相联、蓄泄兼筹”的治水思路,通过开挖新河,整治老河,使现有河网水系达到互联互通。通过兴建河道梯级蓄水工程,尽可能多地拦蓄地表水源,多节点全方位地引水入城,调水入河,逐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景观效果。在恢复、提高和巩固以泗河、洸府河防洪河道和以黄狼沟、大安沟、府河等排内涝河道防洪排涝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清淤疏通以大地园林化路沟为主体的田间排涝工程,不断提高河道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1.2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

按照“水田路林村统一规划、旱涝砂碱渍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整合开发农业、国土、水利等项目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实施以“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防洪除涝工程、农田交通工程、现代信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使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933万hm2,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1.3发展集中供水事业,提高农村供水质量

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坚持水质安全、规模化供水、多元化投资、高标准建设和技术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一区一网”的农村集中供水模式,统一布局全区的农村集中供水网络。通过互连互通的供水网络,使独立运行的水厂之间达到并网运行、相互调剂的供水目标,不断提高农村供水标准。

1.4建设拦蓄水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

依托泗河、洸府河和内部小型河道沟渠管线的相互连通,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发挥中水资源数量稳定的优势,分别在泗河、洸府河、大安河、杨家河等骨干河道上建设拦河闸坝,在污水处理厂与相关河道之间开挖沟渠、铺设管线,蓄集和调配水源。通过层层建闸、节节拦蓄,在泗河、洸府河、杨家河、大安河以及城区河道和贫水区长条井等水利工程中拦蓄雨洪和中水资源,形成连续水面,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流量,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补充和涵养地下水源。依托3处污水治理工程,开展污水处理和湿地净化,对城区废水进行全面处理净化,通过提水引水工程注入河网水系,解决河道生态用水短缺的问题。使兖州城区泗河、大安河、护城河、府河、杨家河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改善。

1.5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体系

1)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到,全区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62亿m3以内(其中地下水0.79亿m3,地表水0.83亿m3)。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和外调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制使用地下水”的原则,做好辖区内各类水资源的统一规划、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

2)强化水资源保护。到20,全区河流、拦蓄工程等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和水系生态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与水质保护无关的生产建设活动。

3)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重点加强对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区等监测站网建设,对重要断面的流量、水位和重点地区的地下水埋深变化等逐步实现实时自动监测。

4)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区政府组织对镇街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区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1.6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深化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不断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区、镇、村三级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在加强专业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水利工程市场化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完善区级相关配套水利法规和政策,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保障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建议

2.1要明确生态水利规划的目标和方向

一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要推动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设。三要恢复和建设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弘扬水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要依托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

2.2要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责任机制。二要建立符合依法治水精神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水务行政管理机制。三要建立培养、吸引高素质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和水务管理人才的人才引进机制。

2.3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

生态水利建设投入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同时也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争取地方政府的投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就是水利部门要认真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多向领导汇报、请示、宣传,增加各级领导建设生态水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广辟水利投资渠道,可以实行政策支持,通过市场机制融资,共同加强水利建设。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五

在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经济是1个永恒的话题。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安全、经济仍旧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因为没有了安全,其他所有原则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建设人员、维护人员,要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认证考察,保证能在安全的原则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合理配置资源,最终建设实现安全、经济的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

4.2保证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普通的生态系统具备基本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只要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的这类特征,认真进行实地调查,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保证工程的可行性。而生态方面的知识作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指导理论基础,要将生态自身功能与水利工程设计行程合理结合,才能实现工程的价值,同时保证生态环境,在利用自然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3整体性

在设计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必须将各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组合,从系统性的架构当中掌握针对问题的治理方法,了解受污染水体的演变,掌握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整理,明确水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利害关系,对污染情况进行监管、预警,保证系统的真提醒,同时解决环境、利益问题,从整体上进行协调规划。相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不但要注意生态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到外界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筹备规划。

4.4保持空间异质性

在非生物环境、生物群体间存在相关,两者之间是生命与非生命的关联,空间异质性越强,环境类别复杂程度越高,可提供给更多物种进化的资源越多,越能促进物种的生存进化。反之,就会使得物种出现严重退化,而各个水域当中的生态系统也是如此,我们花大力气保护的就是水利工程中的这种空间异质性,努力使得各个水域能够回升到初始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水利系统,不再对整个生态水利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或损害。

5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从和谐角度进行,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建设,同时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众多,对各个协调配合领域都有影响,其关系的复杂导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害关系,所以在今后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认真执行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同时,还要对整个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考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效能,推动整个生态水利建设工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泽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相关理论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253.

【3】郭萍,赵璐,董兖生.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5):8.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六

关键词:水利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已逐步取得了发展和进步,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及效果,对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应用做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1引言

水利建设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包括了防洪、蓄水、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旅游、养殖等多个领域,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和促进经济及社会的共同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每一种水利工程的运行和建设,都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人类却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及分配,只是从人类的需求上考虑工程的运行和建设,却忽略了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研究。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因此对于建设水利工程应当权衡和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表明,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首先重视工程的规划阶段,明确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河流的左右岸、上下游之间生态系统的关系,其次在工程的设计建设阶段应该在尊重自然的生态环境本身的循环基础之下,充分利用现代的水利工程学方面的原理,体现工程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设计理念。图1为贵州市生态水利工程实例。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水利工程在施工时会改变原有的地域环境1和其生态环境,从而破坏自然规律,然而把自然河道改造成沟渠,河流就会发生非连续性的状况。传统水利工程对大自然的改造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把自然河流改造成人工河流,即使起到了阻挡水流的作用,但它可能会增加河流对水的需求量。除此之外,堤坝大多是根据河水的方向建造的,随便的进行改造会造成河流的不连续性,有的`地段还会出现无水或缺水的现象,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进程中,堤坝已逐渐的被淘汰了。另外,传统水利工程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还包含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使动植物必须重新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或者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动植物还会由于不能忍受新的环境而出现的死亡甚至是其物种濒临灭亡的现象,这对自然界中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食物链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水利工程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新技术新设计的产生也对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兼得的良好局面。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是在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改造和设计,与传统的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同时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将作为生态水利工程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准,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而大多数传统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与生态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生存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发生破坏环境的现象,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时候应充分的考虑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以降低环境的成本。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对于水利项目的定位,应该充分的对选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考察,把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小作为基本准则,通过经验和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找出本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量。生态建设是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指标,确保水体的环保情况,在建设河道的过程中,需满足人们对生态水的需要,不可以破坏正常情况下的生态用水,确保河道的生态平衡和正常水量。只有认真的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双赢,从而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3.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基本原则

要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把工程建设和保护资源放在同等位置上,积极的提高自然环境的地位,改变传统思想和观念,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另外,需要积极的建立水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实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并建造相关的防洪工程,从而可以从本质上来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力,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保护水资源,改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还需积极的做好围堰的河岸防护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真正的提高工程复的围垦和滩涂,提高水利工程本身的防护效果。

3.2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

3.2.1提供动植物繁殖与生存的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整体推进系统,确保河道、运河、动植物和生态水利工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人员要持有对自然的崇拜心理,严格的按照自然规律对地形和地貌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善生态系统。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需根据地形地势进行合理的安排。如路堤坡脚处孔隙度较大的地形变化明显,这样的地形地貌变化非常适合生物繁殖和生存,又如鱼类等生物,河两岸的丛林和绿地可成为昆虫等动物的栖息之地,这就建立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且不仅增加了绿地面积,而且促进了水产养殖和渔业的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给动物和植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3.2.2积极的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现今,我国仍然有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却始终面临着污染现象,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水源,为了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来改善水的净化能力,水资源的自身净化能力就是有机污染物通过氧化作用形成无机物的过程,而且可以不断地运用水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污染物。当分解无机物时,可以给水中的藻类植物提供养料,而且藻类通过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增加的鱼道、鱼巢逐渐地形成流速带,这样有利于氧气进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促进植物的生长,为净化水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2.3调节水量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都有着一定的蓄水能力,由于在水中通常都会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了很高的孔隙率。在枯水期,之前所储备的水就会慢慢的进入到河道中,从而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而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慢慢渗入,防止出现洪灾。3.2.4对流域的尺寸进行调整河流生态恢复规划需要防止在河段的空间规模上进行,需要考虑长期的实际规模和流域尺度,并在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也需要从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出发,充分把握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功能,积极的制定适合当地的河段区域发展的方案,提出恢复生态系统全局和整体的方法,从根本上实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建设中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仍在努力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保障社会资源的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并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正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收获可观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带来安全的资源,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创新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2]唐建.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28.

[3]迟长海.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4,01:51.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水利建设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水利建设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把生态学和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融合,不断提高水利规划和设计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水利建设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领域当中的全新概念,水利工程生态设计要求对于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研究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并且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实际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综合性比较强,相比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不但需要满足治理河流的需求,满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不同要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其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不断进行监控。把生态系统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统一,这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3.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3.2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第一,提供相应的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空间。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把河道、水流、提防和岸边的动植物进行整体连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依据现有大自然地貌和地形合理科学配置与改进,从而建立一个互惠共存的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中河堤坡脚位置上拥有很多变化带以及高的孔隙率,从而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因此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场地,并且河道两旁的绿树和丛林为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水功效。水资源的自身净水作用就是把有机污染物经过氧化形成无机物的过程,并且可以不断运用水资源中的细菌以及真菌等污染物。在分解无机物的时候,可以为水中藻类植物提供养分,藻类经过不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辅相成。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增加鱼巢、鱼道逐渐形成流速带,这样方便于氧气进入到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净化了水质提供保障。

第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在水资源中一般都会含有大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很高的孔隙率。枯水期,之前储备的水会慢慢进入河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渗入,避免出现洪灾。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2]梁姚,龚振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21.

水利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思考论文题目篇八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也逐渐取得了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技术不断完善,做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水利工程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态学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社会的发展已经从以经济建设为重点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生态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很好的维护了生态环境,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以及作用,强调了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应用。

水利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

水利工程设计是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领域的新概念,其设计要求主要是对工程中对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设计方案,降低水利工程对整个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从某种角度分析,生态水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综合性比较强,并且能够满足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需求,因此,积极实现生态系统与水利工程的有效整合,是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

传统的水利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会改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自己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规律,将自然河流改造成为沟渠,河流也会出现非连续性的现象,传统的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的改造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将自然水流改变成为人工河流,虽然起到拦截水流的作用,但是却可能增加河流的需水量,此外,坝堤多是按照河流的方向建设而成的,肆意的进行改造会使河流出现非连续性,一些流段会出现缺水或无水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被淘汰。此外,传统的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的影响还包括改变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得动植物不得不面对大规模的迁徙或者不得不要重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大量的动植物会因为不能耐受新环境而出现死亡甚至物种濒临灭绝的现象,影响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以及物种多样性,由此可见,传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水利工程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新技术新设计的产生也对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兼得的良好局面。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充分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改造,相对于传统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性较小,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做为水利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是生态水利工程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传统的水利工程大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生态水利工程却能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情况下保护生态系统,遵循了自然界的基本原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在进行生态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降低环境成本,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在水利工程的选址上,应该充分考察所选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将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系统影响最小做为基本原则,通过数据及经验进行正确的估计,找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将生态建设做为重要指标,保证水体的生态环保,在河道的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用水的需求,不能破坏正常的生态用水,保证河道的正常水量和河道的生态平衡。只有谨慎遵循这几项原则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双赢,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2.1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满足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将保护资源与建设工程融为一体,积极提高大自然的地位,改变传统的观念与思维,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发展。此外,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基本作用,需要积极建立水资源安全体系,并且建设相应的防洪工程,从本质上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为积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需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保护水资源,将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转变[3]。还要积极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真正提高工程中的围垦滩涂,提高水利工程自身的保护作用。

2.2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2.2.1为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殖的空间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的需要注重升职系统的整体性,保证河流、水道、岸边的动植物与生态水利工程形成一个同意的整体。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要保证对自然的敬畏心里,要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对资源进行合理配制,完善生态系统,在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要根据地形发挥的作用来安排,例如河堤坡脚的位置孔隙率较大,地形变化明显,这样的地形变化很适合生物的繁衍生息,例如鱼类等生物,在河流两旁的绿地和丛林可以用作昆虫和连累的栖息地,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还促进了渔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平衡,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2.2积极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水资源做为当前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却不断面临着被污染的现象,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旨在涵养水源,为了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生态水利工程来提高水的自净能力,水资源的净水作用可以讲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并且可以分解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无机物可以为水中的藻类提供养料,这就形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净水能力离不开氧气的参与,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遇到的流速带,保证水中含有充足的氧气,只有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净化能力。

2.2.3能够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

众所周知,河边的植被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对水资源的保留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水内还存在许多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可以夸大土壤的孔隙率,增强植被的储水能力,生态水利工程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这种原理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且有一切的储水能力,在降水丰富的时候,可以使水资源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避免了因降雨量大而引发的洪灾等现象,有效的调节了水量。

2.2.4对流域尺寸进行调整

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需要避免在河段空间尺寸与短期尺寸上进行,需要从河流流域尺度与长期实践尺度方面考虑,并且在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充分掌握,积极制定符合当地河段流域的方案,提出恢复生态系统全局、整体的办法,从根本上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工程区生态系统的良好衔接,在不破坏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结束语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的转变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收获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带来了资源的保障,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创新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唐美妮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水利局

[2]唐建.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28.

[3]迟长海.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4,01:51.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