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飞雪

范文是优秀作品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借鉴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囊括了不同主题和不同领域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一

论文摘要: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网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潮至今,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中小学、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蓬勃发展;而介于其中的高专层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已搭建起了教学资源库,但在资源建设原则、分类标准、系统管理平台、模块设置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很肤浅。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状况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发展、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瓶颈,因此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钊一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为此,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组,于2月至4月就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个过程,纂写本文旨在让我们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的下一步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1.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目的。

1.2调查对象。

为了使获得的调查资料更具代表性,我们进行了广泛性的问卷调查。柳州师专共有10个系,41个专业,我们分别以理科教师、文科教师、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

1.3.1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题型包括16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利用情况,教学资源库的结构、管理体系,以及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发放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1804份,其中理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58份;文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62份;理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38份;文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0.2%,问卷调查成功。

1.3.2个别访谈:通过对50多位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访谈,面对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客观需求状况和真实想法。

1.3.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2.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和统计,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2.1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32.14%的文科教师、20.3%的理科教师、35.6%的文科学生和27.2%的理科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教学资源“;53.57%的文科教师、52.4%的理科教师、52.8%的文科学生和48.3%的理科学生表示“有时使用教学资源”;14.29%的文科教师、27.3%的理科教师、11.60%的文科学生和24.5%的理科学生表示“从来不使用教学资源”。结果显示,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要稍高一些,但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造成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由于很多教学资源是通过对原有库存资源的数字化处理、随书光盘的复制等方式获得的,资源内容陈旧,资源类型较为单,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难以直接应用于一线的教学活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多师生尚未知道在校园网上已搭建起了一个辅助于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第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分布不均匀,文科类资源较多而理科类资源较少,造成了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高很多。第四,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库的意识不够强。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

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您的教学(学习)需要吗?”3.57%的文科教师、8.5%的理科教师、33.33%的文科学生和26.96%的理科学生表示“完全满足”;64.29%的文科教师、39.2%的理科教师、50%的文科学生和48%的理科学生表示“基本满足”;32.14%的文科教师、52.3%的理科教师、16.67%的文科学生和25.22%的理科学生表示“不能满足”。此外,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何关系?”调查显示有69%的师生选择答案“重数量轻质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转换教学随书附带光盘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队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专门的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更新率偏低。第三,为了突出教学资源库海量信息的特点,我们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源数量的收集上,从而忽视了对资源质量的把关,这是造成教学资源质量不高和实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2.3教学资源素材类型较为单一且专业性针对不强。

通过个别访谈显示,教学资源库以视音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85%师生需要的教学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试卷类素材等多种媒介资源。造成教学资源素材类型单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教学资源库应该包括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怎么样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考虑。第二,投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很少。每年验收入库的教学光盘价值不足千元。第三,现有教学资源库是在原有的简易视音频教学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发展搭建起来的,所以存在视音频类素材多而其他类型媒介资源少的现象。

2.4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

对于问题“您认为教学资源的提取是否方便、快捷?”,35%的文科教师、38%的理科教师、42%的文科学生和34%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是”;65%的文科教师、62%的理科教师、58%的文科学生和66%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否”。另外,通过对师生个别访谈了解到,师生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查询方式单一,致使他们很难查找到所需的资源,建议增加资源检索方式。造成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查询检索方式单一,库内资源导航系统不够完善,是造成资源提取不便的主要原因;第二,资源的分类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于边缘化资源的分类缺乏一定的分类标准。

2.5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热情很高。

对于题简答“您希望加入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中吗?”,有8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把资源上传让全校师生共享。对于问题“您认为要建好教学资源库需要整和哪几方面的'力量?”,绝大多数师生选择需整合全体教师、专职技术人员、学生和领导等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库。由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因而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愿望尚难实现。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二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关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铁院”)始终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体系相比,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与之相辅相成。利用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陕铁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强化课内训练和专题实训,推行现场教学,拓展校外实习(施工实习、顶岗实习等),深化校企合作,服务铁路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等,培养大批专业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奠定人才基础。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三

1.1做好质量保障体系工作。要避免出现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的现象。因此,施工前要做好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不但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企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调查工程情况,制定方案。在具体路基的施工场地详细调查了解地质及含水量等相关情况,并做好土工标准试验和土壤cbr值强度试验,根据这些调查情况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实际工程量和整个工期计划要求,制定工程进度,同步进行的还要组织人力、机械、材料进场。

1.3打通施工和排水便道。这是为进驻大型施工机械做准备的,我们要根据施工总体布置,机械设备到位情况,正确放出路堑边坡开挖线。另外还要做好路堑施工前的堑顶截、排水,天沟铺砌工作。

1.4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施工人员要根据横断面放出路基边坡线,并开挖排水沟,与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连接。同时做好砍伐苗木等地面附着物,用挖掘机清除树根,由推土机、装载机清除地表草皮土、腐植土等。需要注意的是填方路基比设计宽度超宽填筑单侧不小于30cm,以满足路基边缘压实度要求。

1.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等多方面的安排进行全面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施工要求和重点,以便于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按照原计划实现。

2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措施。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是对设计方案的实际检验,文章结合实际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2.1路基的土方开挖。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填土的高度小于路面的厚度和路床的厚度时候就应该进行超挖,还要进行分层回填压实处理,基底压实度不应该小于90%,而台阶的宽度不应该小于2m。文章根据某一施工路段的路段开挖为例,给出下面的具体参数。在土方开挖的时候要用挖掘机和自卸车挖运方式进行,开挖应该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不能掏底开挖,要确保坡面平顺,杜绝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的`发生,要检查边坡开挖坡度,纠正偏差;对于那些需要设防护的边坡,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时支护,并在挖方时要先预留厚度保护层,支护时才刷坡,边刷坡边支护。

2.2路基的土方填筑。在路基土方填筑前要进行填料试验,一般内容有填料的含水量、承载比、颗粒分析等。将调查与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2.3路基的施工顺序。在公路路基施工时,我们要本着填土,平整,碾压,检测的顺序,同时要按照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测验证,路基整形,边坡整修这样的顺序进行。而在基层施工的顺序要按照在工程施工验收合格后,基层施工再全面展开,施工人员施工的顺序是,底基层,基层,流水施工,在主线施工完后在施工交道。另外还要确保路堑上侧不要有弃土现象,并保证堑顶地面水能顺利从缺口排出。如果有弃土堆的时候它的位置与高度一定要保持路堑边坡和自身的稳定,还要考虑地形以及对附近建筑物、河道、交通的影响。它的具体施工要求是,填土厚度要按照试验路段的填土厚度进行,其中填筑到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路基的两侧铺土宽度不得超过30cm,它的每一层填料顶面要形成2%左右的双向排水横坡,如果遇到桥涵台背施工要准备大于或者等于1t的小型振动压路机。在碾压环节中要先振动压路机静压一次再轻压2次,并采用纵向进退的方式进行,速度控制在4km/h,其中横向论一般地要重叠0.4m~0.5m,前后的两相邻施工段要纵向重叠在1.0m~1.5m之间。

3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某些关键过程的施工方法,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学习总结,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真正做到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以满足与时俱进的公路路基施工规定要求。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四

道路施工中,有的路基需要填方处理后压实。但填方路基的压实不足或不均匀就会造成下沉。道路施工中,沿线的桥涵工程往往也是质量问题的多发地带,像桥涵通道这类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容易出现下沉[3]。只要是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不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道路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时非常关键的,有的软土地基如果处治不妥也会造成路基沉降;填方土壤含水量过大,碾压的压实度无法保证,容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也容易造成路基沉降。

2产生纵向裂缝。

路基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纵向裂缝。第一是清淤不彻底,路基的边部尚有一部分没清理干净,或者有淤泥堆在路边,是路基产生边缘下沉。第二是路基填筑宽度因中线偏位而导致宽度不够,进行补边而导致竣工后的镶边下沉而产生纵向裂缝。第三是需要半填方半开挖的路基,由于没有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在碾压过程中压实度低而产生纵向裂缝。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有两大问题危害最大,其中就包括路基沉降和纵向裂缝。其后果是直接影响到行车速度、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因其维护难度大,使维修养护费用增加。影响路容,边坡塌方严重时更会影响道路通车或者堵塞水沟危害农田。

3忽视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的施工被一些施工企业忽视,凭经验施工,固步自封式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工程。导致正式施工时缺乏确切的理论以及实验数据的有效参考,无法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试验段的施工目的主要是为后期的整体施工打下基础,为整个工程的工艺提供实际的数据参考。然后再按照试验段的`施工经验确定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法,去指导全线工程的整体施工。

4公路工程的特点。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复杂,公路形式战线长且变化多样,施工的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用途的差别,往往一项大工程中包涵多个分项工程;而且工程的结构、造型也是变化的,所应用的材料也不能统一标准,因为道路、桥涵的构造不同,其建设施工的方法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一项工程多个项目的局面,技术人员、所需材料、所需机械、施工方式、施工进度等等诸多元素集中在一个现场,这样多工种配合、多单位交叉作业,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就变得非常复杂,工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就增加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期间还会涉及到社会上的其他行业和部门。比如交管部门配合封闭道路;水利部门配合工程用水;电力部门配合工程用电。这些具体的问题都需要施工企业的协调,任何一个部门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整体施工造成制约和障碍。

道路施工项目有大有小,工期也就有长有短;项目有单一有复杂,人员、材料、机械就有差别。虽然工程总体是围绕路槽和构造物进行施工的,但工序和工艺是有区别的。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这样的漫长工期,一些不确定因素众多,随时出现就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变数大于定数。尤其通辽市处在北方,其气候条件多变更是一个不可抗因素。另外在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环保等问题都是掣肘项目进展的绊脚石。所以说公路工程建设是最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的工程[2]。

道路工程是个线形工程,其间的作业点和作业面是随着工程进度而不断变化的。工序进行到哪里,人员和施工机具就跟随移动到哪里。工程的进展由路槽、垫层、基层、面层到防护工程,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如何控制施工质量。

首先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做好技术准备,由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全线的导线点、中桩和高程进行反复测量,确保道路中线和高程的误差符合标准,最终使之达到闭合要求。在施工中,有关人员对路基中线及各个桥涵构造物的平面位置、高程、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等进行反复测量,达到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从路基开始,主要注意原地基土壤情况,如果是低洼状态,填筑的时候就该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必要的时候就该把现有的土壤更换如砂粒或山皮沙或山皮沙石等,填筑时候一定要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如果高填方应该使用托振更好。路面垫层,应该选择稳定性良好的材料,最好使用粒料,应该确保透水性好,以便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基层最好使用能形成板体的材料,如二灰碎石、水泥稳定土等,应该根据路面等级情况选择所需要的材料。面层通常是需要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是做好现场检查,通过检查、抽测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或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经济损失。这就要求质检人员腿勤、眼勤、手勤。随时对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进行抽测,随时查看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模板的搭设等是否合乎要求和坚固紧密。控制各施工阶段的质量,及时把发现的质量问题排除,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中排除一切干扰,坚持质量第一,履行施工合同,做好质量的自检和联检,尤其加强各个单项工程的现场质量控制。对桥涵构造物工程的几何尺寸等主要技术指标严格控制,做好外观质量的控制,控制好基层及面层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等主要技术指标。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五

分析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阐述当前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培育师资队伍、构建三大支撑平台、采用分层次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重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复杂的大数据要求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具有更强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能力和更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为了培养适应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的统计学人才,应用统计学专业必须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探索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改革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相关部门的规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来的统计学专业拆分成现在的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等三个本科专业。全国各大院校随后都相应地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的修改。比如,许多高等院校增设了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的技能与方法类课程,尤其增加了一些有关大数据的统计实践类课程。但是,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层进式的、系统的、多维的实践体系,仅仅增加实践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二)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数据呈指数增长和数据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对于统计学有很大的冲击。传统的统计学教育还停留在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分析上,然而大数据时代,很多情况需要针对总体进行分析,而且数据具有复杂性与混杂性。这就要求应用统计学创建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新的应用统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必须加强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计算机编程、数据挖掘能力;二是不确定性系统建模和数据复杂性能力;三是对不同类型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直接关系到处理数据的实战能力,是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统计人才的培养方式能否实现的关键。

二、当前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专项与综合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四个部分构成。当前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满足培养适应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的应用统计学人才的要求。具体如下: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重理论而轻应用。专业课程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承担着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作用。长久以来,重理论而轻应用的设置,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差,如即使会计算期望、方差、各种估计等,但却不会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经济问题。在应用统计专业课程中,实验教学课时比重偏低,且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最终导致学生学而不会用,无法将学习到的统计思想、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专项与综合实践教学设置过于单一。当前的专项与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如数据处理分析实践、统计软件包设计等,大部分都局限在处理数值型数据上,较少针对其他数据类型如函数数据、文字数据,挖掘有用的信息、剔除噪音数据等,不能满足不同类型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数据挖掘、数据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系统建模能力的培养。

(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难以达到目的。当前,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大二,一部分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能够参与当地政府部门承接的农业人口调查、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等社会性调查实践。然而,大部分学生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工作。此外,社会实践的实习时间4周左右,学生往往刚有点头绪,就要返回课堂。加之学生与企业也不签协议,企业对实习生也没什么约束力。所以社会实践实习课程的效果不佳。

当前,毕业实习往往岗位单一,实习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对统计工作全过程进行跟踪,实习时大多是观摩学习,商业企业统计岗位、金融机构统计岗位往往涉及企业机密,相关数据的'处理无法获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和运用统计知识之间不能较好地衔接,更谈不上培养适应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的海量数据实际分析能力。

三、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的措施。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具有实战能力的师资队伍;缺乏全面、系统、多元的支撑平台;没有采用分层次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专业模块设置实践教学。因此,可以从这三方面重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培育互联网融合背景下具有实战能力的师资队伍。在统计实践教学中,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具体指导者,建设计算机融合、学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尤其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鼓励教师参加统计实践工作,如以输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视野,走在互联网思维的前列;在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中锻炼青年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数据分析实践能力;以项目培养和锻炼教师的计算机融合研究意识和技术开发、商务数据应用能力。

2.聘请业界统计从业人员兼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物联网企业、市政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事业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邀请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授课讲座,为实践教学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和全国市场调查大赛赛题讲评与经验交流会,积极参加统计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培训、统计学交流学习会议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储备实践教学人才。

(二)构建互联网融合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大支撑平台。具体如下:

1.融合大数据特点的专业课实验平台。在大数据时代,面对巨量非结构化数据,更需要依靠云计算技术才能应对,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技术结合起来,才能使统计思想在大数据分析中得到体现。除了传统的统计专业课程如实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软件等,还应开设如统计建模与r编程、excel与vba编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具有统计与计算机融合特色的系列专业课程,以及r编程、网络爬虫等数据库管理类、语言编程类、信息处理类统计实验教学课程。

2.健全多样化的综合实训平台。统计实验室的功能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功能健全多样化的统计实验室是开设统计学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保障,同时也为专业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是申报科研项目及承接校外课题的基础。教师科研项目支持企事业统计分析技术创新,企事业单位提供统计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得到训练,培养统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由于经济部门和金融行业必须时常进行效益分析、风险分析以及市场满意度调查分析,还应该建立分专业模块的实践实习的平台。如金融数据分析实验室平台、商务数据实验室平台和电话调查访问系统实验室平台等。

3.多元化的毕业实习的平台。教学实习基地多元化可以充分保证学生能深入统计部门、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实践工作中。除与当地统计局、调查大队、金融银行企业建立固定的毕业实习基地外,还要与跟专业需求较大的大型企业、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加强合作实习基地的意向,作为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此外,开发统计实习规划项目如区统调队专项调查、市统调队专项调查、金融统计岗位实验、金融综合统计实验等,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实践、毕业实习难以达到目的的问题。

(三)分专业模块,采用分层次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凝练出具有鲜明计算机融合特色地专业方向如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金融统计与金融险管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不同的专业模块,分别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开放性实验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处理复杂性、混杂性数据培养的重要手段。主要分四个层次:

1.演示验证性实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低层、最基础的部分,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相关软件的原理及操作,总结结论。

2.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设计他们想要做的实验实践研究,让学生用在学校学到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思考和分析近在身边的社会问题,对亲身经历的数据资料和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观察、统计创新思维及数据挖掘等能力。

3.综合探究性实验。根据具体的统计工作和以一定的目标为驱动的数据分析来设定。分各专业模块,对其理论课、实验课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统计学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软件技术,综合锻炼学生的分析与数据处理实践能力。

4.与社会结合的研究性或创业性实验层次。走向社会,生产企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探究解决途径。将前三个方面的锻炼和实践与具体的工作和实习结合起来,以实习岗位的角色作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统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应用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担负着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创新型统计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重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的师资队伍,构建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大支撑平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使得互联网融合新形势下应用统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时达到“供求匹配”。把信息技术如库管理类、语言编程类课程、信息处理类等课程融合到应用统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是相当困难的,如何完美融合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实践教学改革任务。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六

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社会对水利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对水利工程造价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水利工程的人才需求,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实践教学能够加强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接触现实生活中水利工程造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

1.2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改革要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企业实习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水利工程造价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水利工程造价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学生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1.3学生就业的要求。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能够尽快适应水利工程造价工作,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尽快实践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过度。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企业实习,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专业岗位,充分认识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并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是学生就业的要求。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七

独立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各门课程的关系,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合理搭配,通过前后衔接、有序的开展教学,保证实践教学不孤立;还要合理规划各个基础课程,使专业的'理论课程能够指导实践活动,并能使实践教学能够论证理论所学,同时,在制定教学大纲中,要明确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引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注意。

3.1.2平衡实践环节的课时或学分比例。

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或学分,使学生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改变固定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并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论、解决问题。

3.2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

3.2.1建立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实验室。

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仿真模拟实验软件开展实验课程,不仅方便教师集中讲解,还可帮助学生了解工商管理各种软件的应用,掌握各实践课程的操作流程,真实体验企业运作或管理的流程,并且避免学生在真实企业实践中可能要面对的各种风险。

3.2.2加强校企战略合作。

首先,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与各类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使企业作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校外教学课堂。其次,还可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学习和工作体验。

3.3培养“双师型”人才。

3.3.1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

学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考试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还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生产与运作流程等情况;同时,鼓励教师尽量使自己的研究课题能与实际企业相结合,另外,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管理咨询,积累专业相关的技能、技术和实践经验,此外,专职教师也可以主动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向行业内的专家学习,提升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3.3.2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创新。

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熟练的优秀企业工作人员到校内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还应与企业积极探索并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学院和企业可互派人员到对方挂职、学习、锻炼,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理念与实践互补的教学队伍,不仅能够解决了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欠缺,还可以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3.4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3.4.1建立严格的实践教学检查制度。

独立学院需要逐步建立、强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包括: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是否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基础是否相符合、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是否符合标准、实践教学的执行效果如何等等。只有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才能将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化、制度化。

3.4.2引入教学督导制度。

通过建立教学督导小组,检查工商管理专业各项的实践教学活动,并通过学生联络员定期对实践课程教学时间、过程、内容等进行反馈,督促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要将实践教学情况纳入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考评系统中,保证从多角度、全方位促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执行。

3.4.3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奖惩制度。

独立学院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的奖惩制度,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同的课程、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其效果是不是一样的,考评及奖惩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因此,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当结合其实践教学课程、形式、历史的教学考核经验,建立相应的科学的考核指标,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及考核规定等。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八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以及具备相应的紊质,为行业企业所欢迎或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体现职业能力与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要适应这一要求与变化,即高职外语教学应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工作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职教育向就业模式转型,人们在“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围绕高职英语与专业整合的教学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这种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外语应用能力,推动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高职人才,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

一、离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崛起,高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围绕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试验与研究,给高职英语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尽管如此,高职院校中生源基本素质有所下降,教育质量提高不多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外语教学上也有突出的表现。

一方面,高职生源组成复杂,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形成的英语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我们的教材滞后于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往往偏深,偏难,体现不出高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色,教师教学大多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学中习惯于使用生活词汇多、职场词汇少;重词汇质量、轻词汇数量;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学生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现象比较普遍。英语教学的不适应还表现在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教学在手段上落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这些情况都会给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接产生矛盾,造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步人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不适应或适应期的延长。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正视高职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不足,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与专业整合教学的思考。

从培养目标上看,高职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利用2-3个学期的教与学,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实现与有关专业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在某个专业上的英语能力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努力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包括日常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而且要加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英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多文化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工具学科的英语教学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用为主”是指教学内容以实际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够用为度”是指内容的难度和范围以实际工作中所需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标准。即为使学生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大胆突破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根据专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把握好基础知识传授的范围,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讲解和训练有所侧重,恰到好处。

对应职业与岗位,重组或优化外语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作好市场调查。如到用人单位了解岗位(群)对英语的要求,明确那些是“必备”内容、那些是“拓展”内容,作为重组或优化教学内容的依据。我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从事经济活动以及商务流通方面工作的在学习外语时,有必要掌握语言的文化知识,包括词义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跨文化误解,还包括文化差异在商务沟通与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商务谈判中的影响,加强英语应用文写作等;从事技能操作的,有必要熟悉有关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计算机提示信息、通用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调用命令等。大学英语与专业整合的实践,重点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体现。首先是注重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即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高职教育的特点,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共同编写。编写体裁与题材应相辅相成。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增加大量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在选材及体例上,应突出实用性原则,所选语言材料应具有多元性、内容趣味性、语言风格多样性、语言题材时代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按语言习得的规律,将职业英语实用能力中相关的功能、情景和主题作系统的划分,并确保语言输人和产出的一体化。

其次是借鉴职场英语的理念,围绕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组织好教学。即采用多种教学法教学,突出以学习为中心,推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教学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英语虚拟环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场感和职场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学习、群组交流等特色教学。英语教学离不开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因而让学生把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词法、句法、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运用、巩固和检验是实现对接的良好途径。

再次是转变观念,实施科学考评。科学的考评模式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改革高职英语目前纯知识性的考核模式,以能否做到很好地应用作为高职英语考核的主要取向。这就要求考核的内容要全面,突出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考核形式多样化,并注意做到考试与考查、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内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在学生英语学习上,逐步推行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单项分级考核和语言综合能力的模拟现场考核制度。

三、大学英语与专业整合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

高职院校普遍设置计算机专业.针对这一类专业实施大学英语与专业整合的教学研究具有典型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此类专业进行初步尝试。

尝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侧重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实用英语进行教学。即拓展一些与计算机相关专业信息,包括有关文化背景的介绍,把讲解词汇与句型时给出的例句与相应的句型演练尽量与计算机知识用语联系起来,在课堂中创设多种语言应用情境并辅之于角色扮演,使词汇与句型的练习尽量赋予其实用性,贴近学生日后的工作方向。如我们选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希望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为“information”,比较适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缩减其课时而延长本单元的课时,增加了背景、商家、人物、万维网、计算机安全知识,包括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或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都成为了十分实用而生动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作业、课后任务的设计上也尽量做到有利于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考虑学生专业特色,突出其岗位特点。

实践证明,通过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实施大学英语与专业整合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增强学生外语学习与职业目标的关联意识,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具目标性、针对性及实用性,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本岗位英语应用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九

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以提高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是高校的重点专业,对水利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水利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水利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受传统水利工程造价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高校及时解决。研究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而且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导致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强城市交通道路的建设日益迫切。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梁的建设通常采用桩基础的形式,按照施工方式可以划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形式,其中钻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主要成孔形式,如今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在道路建设领域已逐渐广泛,但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一、灌注桩的概述。

(一)灌注桩的作用。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对于桥梁的建设通常采用桩基础的形式,按照施工方式可以划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形式,其中钻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主要成孔形式,灌注桩技术的优点有很多,比如不受施工时间限制,建造方式较为简单等。另外,灌注桩还可以节约建造材料和工程成本,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施工,以免造成灌注桩缩颈和断桩等现象,否则对公路的质量造成影响,出现不安全事故等。所以在进行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二)钻孔灌注桩的实施步骤。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概有五个步骤:测定桩位和护筒埋设、泥浆配置及成孔、钢筋笼的制作、下放导管、混凝土的灌注。首先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场地和桩位的确定,使用定测方法合理控制误差,并用线坠、经纬仪等检查钻孔的垂直度;在进行护筒的埋设,护筒坑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方式,周围用粘土进行填充以保证在钻孔时护筒的稳定性;然后安放钻机进行钻孔;对于泥浆的配制应按照一定的比重进行,比如粘土的含胶率、含砂率等,同时要定期对泥浆池、循环沟进行疏通,保持现场的清洁;在钻孔时及时调整钻杆、钻机平台的位置等,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接下来进行钢筋笼的制作,钢筋保护层采用特制混凝土垫块,应注意钢筋笼上浮问题的出现;然后下放导管之前,检验导管的密封性等,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的高度等。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注重其定位测量控制及钻机控制和钻孔深度控制这三方面:定位测量控制是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前期,对钻孔施工现场详细清理,保障施工现场洁净。并对钻孔基点和基线严格测量,基于此而检查钻孔设计和施工图纸,从而充分确定其与实际环境的差别,以对其及时作出调整,尽量避免施工中出现任何误差,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最终影响到公路桥梁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的桩位固定应使用混凝土,桩位固定误差不可大于1cm,桩位固定之后要详细检查测量其间所存在的误差,误差处应及时标识,有助于挖埋护筒时引桩中心线至钢轨上,这样可确保施工有序开展;再是钻机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于前期加固枕木,对钻机位置严格控制。钻孔施工中要对钻机水平位置加以控制,这样可保障位置是适应于钻孔施工各项需求的,不然就造成钻孔施工中出现误差,最终使得钻孔位置及其深度未达标。施工过程中务必保持钻机垂直,施工中务必保证钻机钻孔中心及其桩位和天车是一条水平线上的,开始钻孔前应充分加固枕木,更应调整钻机位置,尤其是钻机水平位置,若未能及时调节则钻孔位置极其深度必定会出现误差,施工中还应不断校正钻机垂直,这样可保证钻孔高效性,促使钻孔灌注桩施工有序展开;钻孔深度的控制主要是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钻孔深度可谓是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数据,这深层影响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务必严格控制钻孔深度。钻孔测量时应使用测量绳,这样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测量前应详细校正测量绳。钻孔深度控制应基于钻孔灌注桩桩边深度,若钻孔中遇到持力土层,则施工人员要及时和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共同商量,从而编制出适宜的钻孔计划,再展开进一步施工,务必控制钻孔深度以确保钻孔质量。

二、当前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缩孔、钻孔偏斜问题。

在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缩孔和钻孔偏斜的问题,其中造成缩孔的原因主要由于土质影响,钻孔周围的土质水分含量较大,从而导致钻孔孔壁收缩,和原计划的实际尺寸不符;另外,在钻头钻进土层时受到探头石等阻碍,钻架机的稳固性较低,从而影响钻杆的垂直度,出现钻孔弯曲的现象。

(二)灌注桩的地基承载力不足。

在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灌注桩的地基承载力对公路桥梁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灌注桩的底部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中影响桩底的因素主要有桩底的土质和砂土密度,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桩底的土质比较松软,则会降低桩底的承载力,同时桩底下的砂土层密度也会对灌注桩的地基承载力造成相应的影响。

(三)钻孔灌注桩底部沉渣过多。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对工程缺乏仔细的检查导致钻孔的清洁力度不够,在钢筋笼的制作时对孔壁周围的泥土进行碰撞等,使得桩底的沉渣较多,进而对桩基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

规则和安全意识不强根据相关调查,很多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比如对钻孔的'直径大小,泥浆的配制规格没有正确操作,同时施工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钢筋笼的制作,由于缺乏熟练的技术,造成导管埋的较深,使混凝土的灌注时间较长,没有及时提升导管位置,从而使得钢筋笼上浮。

(一)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对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测,制定出一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的计划,详细的绘制图纸,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指标,另外也要做好应急措施,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接下来是施工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材料和工具的齐全,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及保证施工人员的及时到位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桩位进行测量,才能方便钻孔施工等。

(二)做好施工过程中各项问题的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1对于钻孔偏斜、缩孔等现象的处理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探头石等阻碍物体,应及时进行处理,可以将其敲碎,遇到倾斜的基岩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填补,定期对钻架机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设备零件的完整和稳定,保持钻杆的垂直程度等。对于缩孔现象的预防,一定要增加成孔时的速度,在孔壁加强泥土的覆盖,如果出现了缩孔现象应使用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等。2灌注桩的地基承载力和底部沉渣过多的处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预防地基承受力不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对现场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施工位置的地层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确保桩底土质和砂土层的密度合理才能保证地基的承载力稳定。对于底部沉渣过多的质量控制,首先应正确使用测绳和测锤,做好钻孔的第一次清洗工作,及时清理附着的泥土等,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及时检查沉渣物情况,做好二次清理工作。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首先应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施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控制。工程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可以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开展交流会等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操作能力,增强规范操作、安全意识等。结语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与公路桥梁质量息息相关,也关乎着其运行安全,整个施工过程中隐蔽性工作颇多,钻孔灌注桩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着公路桥梁整体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务必严格控制各道工序,可采用各种先进设备,适当的人员组织和严格的设计来加强质量控制。因此,通过了解灌注桩的施工内容和作用,在分析当前公路桥梁灌注桩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从而促进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灌注桩进行了概述,深层分析了当前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提升国内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余运喜.浅谈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法[j].四川建材,2010(01).

[2]王建清,翁文浩.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3]赖文強,朱有元.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2009(06).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一

首先,要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其次,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加强学生的职业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要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仅要具备就业竞争力,而且要具备职业社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3.2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具体来说,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应积极加强学生的额交际能力、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使用自己所具备的能力自社会上生存发展;其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构建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加强学生的技能应用训练。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日后发展。同时,学生要想实现就业就必须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换为专业技能,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因此,在构建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技能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3.3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大纲与教材管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水利工程造价专业的参考依据,对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构建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实践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管理,社会实践课程标准和教材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和学校的实践教学实际状况;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计划是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规划,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能够对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再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评价管理。实践教学评价对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实践教学评价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进而提高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最后,加强对实训教学的管理。实训教学是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重视实训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加强学生的企业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加强重视实践教学,并积极构建实践教学模式。虽然,高校的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作者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高校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提高水利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二

増长率为8.4%,硕士生招生数年平均増长率为9%而1999年以来,不论是报考人数、招生人数,还是在学人数都快速发展。年报考人数由1999年的31.9万増加到2006年的127.1万人;自1999年至200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9.22万増长到3263万,増长率连续6年超过20%;研究生在学人数増长率连续5年超过25%(见表1)。

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逐渐显露出自己的不足,在结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在学位层次上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1990年我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之比为15.3到1999年,硕博学位授予数之比缩小到4.9:1(之后这一比例有所扩大,2003年扩大到6.5:1。说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相当精英教育的水平,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分野依旧笼统和模糊,硕士研究生的发展相对落后(见表2)。

(二)在学位类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科学学位轻专业学位。

个;二者之比分别为1:80151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基本停留在硕士层次,仅在医学、农学设置了3种专业博士学位,而1987年全美就有47种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英国有33个领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悬殊极大。

(三)在培养方式上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我国在研宄生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不同的培养形式。前者已形成规范和较成熟的制度,后者尚未形成规范,也没有规模。据统计,1985-1997年,共有18142名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占同期获得硕士学位总人数的5.4%,共有463名在职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占同期获得博士学位总人数的1.4%。截止2000年,我国共培养各类研宄生约53万人,其中非全日制约占研宄生总量的10%;[3]2003年,我国研宄生教育中,非全日制研宄生教育所占的比例约为12%。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1999年,美国非全日制研宄生占到研宄生总数的56.8%。在英国,19901991年非全日制研宄生分别占研宄生总数的50%、61.3%,到1999年,非全日制研宄生占研宄生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6.6%。我国非全日制研宄生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

(四)在学科专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与社会发展脱节。

学科专业结构也叫科类结构,是指研宄生教育发展中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它反映了社会分工,规定着研宄生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品种”和规格。目前我国研宄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主要由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2大学科门类组成,下设88个一级学科,382个二级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日益走向良性轨道,但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状况。

从学位授予情况来看,1982-2003年,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分学科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学37%、理学229%、医学16.3%、经济学49%、农学42%、文学3.5%、法学3.1%、管理学2.8%、历史学2.2%、哲学1.5%、教育学1.3%、军事学0.4%。而硕士学位授予规模分学科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学41.4%、理学14.4%、医学11.3%、经济学7.7%、文学6.4%、法学5.4%、管理学4.1%、农学3.5%、教育学2.1%、历史学1.8%、哲学1.6%、军事学0.8%。(见图1图2)可见,无论是博士还是硕士层次中学位授予规模,处于后几位的都是农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学科,特别像农学、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等专业,对我们这样的农业、教育和发展中的大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研宄生发展却相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五)在区域布局上学位点分布和研究生培养不平衡。

经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有研宄表明,美、英、日三国的研宄生教育与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密切相关。美国八大地区研宄生入学人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929日本八大地区的这一系数达到了0.976而英国四个地区甚至达到1的线性相关程度。[6]在我国根据七大区域的划分进行统计,发现我国研宄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只有0.63如华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1%但在学研宄生却占全国的23.6%;与此相反,华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6.4%,而其研宄生规模只占全国的7.8%见表3)。其中广东省2003年生产总值为13625.87亿元,约占全国10.05%,而2004年在学研宄生人数为37022人,仅占全国的4.5%。研宄生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比较突出。

研宄生教育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学位授权点963个,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部比西部发达,华东和华北优势明显;相对于硕士224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762个。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的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更加区域分布如表4所示。

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学位授权点之和还远远小于东部地区。从研宄生教育规模上也可以看出差异。兹以2003年的数据为例,该年度东、中、西部地区在校研宄生分别为35.75万人、15.34万人、12.04万人。在校研宄生的绝对差距,东、中部是20.41万人,东、西部是23.71万人,中、西部是3.30万人,因此,东部和中西部的绝对差距很大。再从每万人口的在校研宄生规模这个相对指标来看,东、中、西部分别为7.83人、3.60人、3.28人。东部地区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以上。而且有迹象表明,这种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二、克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缺陷的几点对策。

(一)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

年间,我国博士生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増长速度整体上高于硕士生,在校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比例从1982年的47.2:1发展为1991年的6.1。1999年的3.3:12004年提高到40:l而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授予博士学位与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之比一般都在1:10以下,即使在研究生教育规模长期居于世界第一的美国,其博士生教育也一直处于十分精尖的状态,博士和硕士学位之比在1:0左右。我国授予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比例为8:大大超过美国的28:和英国的1.9:硕士教育定位于相当精英教育的水平,与博士学位的分野依旧笼统和模糊,而与学士的差距拉得较大。因此,优化研究生教育学位层次结构关键是要继续理清博士和硕士的分野,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形成能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人才资源层次结构。

(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

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够。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小、类型少、层次低与日益増长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格多样化。有关研究表明,厂矿企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大约5%是研究型人才,而大约95%左右是从事生产设施、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人才。191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大批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的科研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面向实践第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即专业学位人才。二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上移,现有职员队伍素质不能满足需求。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公务员队伍498.3万人,研究生只占1.34%1101据有关部门的预测,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应逐步争取达到70%左右。1111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増加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学科点,提高专业学位层次,促使这个起步较晚的学位类型得到稳步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硕士层次的主打学位,改变高层次人才科类分布不合理的局面。

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为61.3%(其中研究型为40.9%)1999年上升至66.6%。据研究,国际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占研究生总量规模的比例一般在20%至50%之间,按最低比例20%测算,我国至201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模将达到27万。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所占比例只有1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加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〇x提出过一种比较典型的区域经济理论一増长极理论,即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单位(部门)称为増长极,一个不发达地区缺少増长极是很难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的,政府应当尽快帮助创建不同的増长极。其中,人力资源具备一定的极化特点与扩散效应,教育可直接为“人力资源増长极”服务,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与文化渗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间接为“产业増长极”和“城市増长极”服务,反过来,区域经济増长可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条件和接纳高层次人才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地域和经济差异等因素,造成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补充困难。所以,要适度扩大西部地区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尤其要在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方面,加大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为西部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还要创造条件促进东西部地区的高校合作,鼓励东西部地区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提高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质量。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三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鲜明,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学生技能教育和实战训练。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初步的社会创新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毕业生面向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咨询单位;银行投资信贷管理等部门。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概算、预算、决算,工程项目的费用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管理咨询等工作。具体的岗位有:概算、预决算、咨询、监理、招投标代理等。

从目前已出版的面向高职高专的工程造价类教材看,主要有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定额原理,以及一些针对特定专业工程的计价类教材。这些教材的主体内容基本是类同的,主要包括几大部分:工程造价构成及其计算方法、定额理论、定额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量、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计算机应用等,有的还加入了投标报价、投标策略、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等。这种内容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本科生教育的需要,而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完全吻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实战内容加以补充,如定额的应用、工程计价案例等,缩减理论内容。此外,近几年计价依据、计价办法不断变化,老教材难以适应新形式的变化,造成教材与实际脱节。因此,有必要对公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设置,进而对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

教学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容必须服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公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应从不同工程造价岗位的职业要求出发,参照公路工程造价人员和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考试的业务内容,结合学生就业去向的差异进行设置。考虑上述因素,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可划分为如下5个方面:。

1.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的工程专业知识。

3.具有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施工机电、工程监理等工程专业知识。

4.具有财务基础、经济及管理相关知识。

5.具有公路工程概算、预算、施工结算、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以及提供有关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等方面的知识。

知识体系的完善需要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的教学实践内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具有识读图纸和使用autocad软件制图的能力。

2.具有道路桥梁工程勘测、施工放养和竣工测量的能力。

3.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试验的能力。

4.具有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能现场指导施工技术工人的技术工作。

5.具有编制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能力,满足现场工程计量和工程结算的技术要求。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尤其培养其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取得计算机操作员或以上资格。

7.具有有关造价方面的合同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

8.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权利与义务和资格考试、注册与管理,毕业实践几年后,参加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资格证书的能力。

9.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具有工程造价编制与效益分析的能力;具有工程招、投标与工程概预算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熟悉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0.掌握工程造价依据,在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阶段等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决定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内容、编制方法与评估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五、结束语。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能力体系构成,教学中实践环节应占相当的比重。比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该专业中采用“2+1”的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占整个教学环节的1/3之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吴国贤.工程估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宁素莹.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齐宝库,刘光忱.工程造价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3).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同时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在我国,除民办高校外,普通高等院校是由国家投资举办的,在性质上属于向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性组织,而且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高校的资产不能作为其债务的担保,因此,在高校要不要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是否考虑财务风险等问题上,多数高校的管理当局都持这样一种理念,认为高校是国家的,高校之所以走负债融资发展之路,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拨款主渠道不畅,高校负债融资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发展资金的缺口问题,而这一资金缺口最终应由国家来补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所以大多数高校在负债融资发展上,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从银行贷到资金,而对于什么时候偿还贷款,如何偿还等问题考虑得较少。高校管理当局这种轻视财务风险的倾向,极易使高校因为偿还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

2.2高校负债规模总量失控。

1999年8月26日,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签署了“银校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向清华大学提供10亿元的授信额度,迈出了我国银行和高校合作的第一步,此后,建行、工行等多家银行纷纷与高校开展合作。在高校贷款普遍化的同时,贷款额度也迅速增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约为1500亿元至亿元,部分高校贷款甚至已经达到数十亿元。3月底,吉林大学自曝负债30亿元,并在校内征集解决财务困难的建议,这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引发社会各界对高校贷款问题的广泛关注。209月1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高校形成的债务达2000多亿元。高校贷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当前随着我国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它已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承受之“重”,总体上讲,高校的负债规模已经超过了其实际的承受能力,在总量上呈失控状态,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2.3融资手段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贷款。

高校扩招后,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高校通常寻求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负债融资使高校目前普遍存在高负债率的问题。一旦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将导致高校财务状况不稳定,极易陷入财务危机,这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被迫通过拍卖老校区、出让闲置资产等途径来偿还借贷资金。理论上高校还本付息的预期是招生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经济,但国家或地方政府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等及对专业的饱和程度,都会对高校招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招生规模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时,银行还本付息就可能存在很大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信用形象。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五

传统的法学教育偏重理论教学,重视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符合造成高校法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高的问题,并引起了国家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从根本上来讲,法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国家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加强法学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法学学科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根据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与法学理论教学体系相匹配的独立的、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法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美国著名法学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提出“法律是经验的,绝不是逻辑的”。教育部也于2011年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法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中存在很多不足。

(一)教学管理存在不足。

法学实践教学虽然已经在高校提出十几年但是大部分高校法学实践教学都流于形式。当前,高校排名主要是以科研成果为评估手段,因而每个高校中的教师都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在强大的科研压力之下,教师会把心思放在学术研究上,致使法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者教学计划中没有实践教学这一科目。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认为只要考试获得高分就可以,使得实践教学课程上课积极性不高。学校对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监管不到位,“形式化”、“过场化”严重。

(二)教学设置存在不足。

高校法学教学设置中,绝大多数课程是理论教学,只有很少一部分课程是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上看,实践教学也往往局限于“模拟法庭”这种传统的法学教学实践活动,而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中,往往体现出学生轻视实践而更重视表演,这样学生无法从教学实践中很好的得到法律思维及处理案件分析能力的`锻炼。法学实践课程往往安排在毕业最后一年,而毕业最后一年学生面临着法律资格考试、就业、升学等压力,本來能够得到一定锻炼的实践机会最后往往得到的是学生的漠视,致使学生无法体会到法学的魅力。遇到疑难案件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三)教学配套存在不足。

各大高校法学院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法学实践课程缺乏师资队伍。法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高校法学院的实践教师一部分是由大学教师进行担任,这些教师绝大部分毕业留校任教一直教授理论知识,而没有担任过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法律职业,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而法学实践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运用实践经验加以解决而不是通过理论知识加以解决。高校法学院的实践教师另一部分是由校外聘请指导教师进行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是来自公、检、法、律等法律职业工作人员。他们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缺乏实践教学的理论支持及培训方法,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的工作时间,没有大量精力辅导学生的教学实践课程,也使得教学实践效果微乎其微。

三、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架构设计。

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理论知识培育为先导,以法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两大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依托法学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校内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大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成法律理论知识巩固、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应用能力锻炼三个系列,按照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实务能力三个培养板块,通过学习理论、教学实践、创新思路等教学环节,不断创新和完善交叉性、模块式、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从而实现“四年不断践、年年有提高”的法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两大序列设计。

以法律综合实践和法律文书写作两大序列为主线,以学生掌握的法律理论知识为基本脉络,以法律规定为基本单元贯穿整个实践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的“交叉性”、“模块式”为特征。打破传统法学实践教学学科、专业、课程的单一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理论能力与法律应用能力。

(二)三个板块设计。

以法律理论知识巩固、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应用能力锻炼三个系列为主要内容,按照理论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培养板块,分层次、分阶段、全程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实践教学体系覆盖学校所有法律专业,对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理论能力培养板块。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将各种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去,利用学生开学的第一、二学年学习法律基础理论,通过学生第一、二学年假期开展调查研究、法律咨询和普法宜传、模拟法庭训练,强化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能够基本将法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创新实务能力培养板块。紧密结合法律实际工作,通过科研活动、法律从业资格考试、创新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特别是学生自主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法律综合应用能力,培育学生法律职业道德,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初步培养学生法律实务创新能力。

四、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法学教学实践体系的有效运转,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该加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完善保障监督考评体系。更好的指导法学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实行“三学期制”,强化学生的实践锻炼。

因为法律专业的专业性、特殊性,所以要求法律专业学生需要大量的法学实践来验证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实践教学周期应实行三学期制。高校应建立本科生在校4年中3次法律见习、1次毕业实习“3+1”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生在校期间“学、用结合不间断实践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到不同层次的实习单位见习、毕业实习。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做到“在校不断线,时时有实践”。

(二)向发达国家学习,健全诊所式法律教学制度。

诊所式法律教学制度又叫做法律诊所,是指法学院的学生仿照医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医院实习的做法,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将法学专业的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去,对需要帮助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其诊断“病症”,开具“处方”。诊所式法律教学制度的优点在于培养法学学生的法律从业技能和法律思维,特别是律师职业技能,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

法律诊所在2000年开始在我国高校起步,目前开设法律诊所的学校已达五十余所,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及政法高校。但相对全国近五百大学开设法学课程的高校覆盖率仅百分之十。很多高校还没有完全重视诊所式法律教学制度带给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大面积的引进健全诊所式法律教学制度使其与我国本土的法学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进行。

(三)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高校应牢固树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意识,坚持严格的教学标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订制所在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1.建立包括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实践指导用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和规章,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性。

2.根据培养方案,对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如:课内教学实践、课外教学实践、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标准,严格管理,规范运行。

3.通过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全程监控,对学生的日常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建立专门个人、团队的奖励机制,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四)建立与司法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高校应有效利用自己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经常就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要求等与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深人、广泛交流,形成学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互动的“校地二级联动”机制。

2.建立“互聘”制度,能够让高校教师“走进来”、“走出去”,探索“校地”合作办学新思路。一方面可以让法律实务部门法律人员可以接触高校中前沿的理论知识,夯实自己的法律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高校教师接触到更多的法律实务,丰富教师的实务经验,能够更好的为法律教学服务。

3.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协议,定向培养其所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推进“校地合作”办学,使得实践教学基地不只是一个实践教学部门,同时也是共同培养单位。学生从封闭式培养变成“校地合作”共同开放式培养,实现从学生、实习生、工作人员的转变。

(五)健全教师实践锻炼机制,打造理论应用型的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只是辅助。圆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必须要求高校教师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要能够在高校课堂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应用中的案例指导理论教学工作,而且还要能够高水平地开展实践工作,成为应用型教师的队伍。

高校中的法学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缺乏的现象。据统计高校法学教师通过法律从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从业资格证的人数不超过10%,所以高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参加法律研究方向教学实践的工作机制。学校设置校内法学实践教学培训主讲教师岗位,在校内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法学实践教学骨干教师队伍,有力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对法律的应用能力,成为一个既能教又会用的综合性法学教师。

综上所述,落实并发展法学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玲玲、肖悦龙.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下法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创新.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2]罗丽琳.递进式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

[3]王青斌.论我国诊所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以行政法领域为视角.行政法学研究.2010(3).

[4]刘春兵.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学术期刊.学理论.2013(17).

[5]叶永禄.构想与建议:对完善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思考——有感于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六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竞争已成为新时代的又一主题。众所周知,竞争是全方位的,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当然也有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在平凡中突起,城市营销是基础,也是保障。

一、城市营销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城市营销”概念与西方的“国家营销”理念可以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他认为,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国家营销应当突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由“国家营销”衍生二来的“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内涵。城市营销实质上是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的向购买者兜售。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

城市营销作为一种广义的营销,符合市场营销的一般规律,需要解决以下五大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营销城市。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各城市由上级政府计划性地分配资源到相互竞争有限资源,城市竞争开始出现,营销作为竞争有力的手段应运而生;第二,谁来营销城市。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城市营销的主要行为者包括三大类:当地行为者(又分为公共部门行为者和私人部门行为者)、区域行为者和国际行为者。按照我国的国情,可分为政府机关、公共组织、企业和个人;第三,城市营销给谁。任何城市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找准城市的顾客也就是市场营销中的目标消费者十分重要。必须通过市场调查等手段,了解城市的细分市场,熟悉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才能有的放矢。一般来说,城市营销的顾客包括投资者、旅游者、创业者、工作者、生活者、消费者等;第四,城市拿什么营销给客户。这个问题是关于城市营销的产品,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尼科尔斯说“产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思想、一种实在的物品、一种服务、一项政府规划、一个慈善机构、一种福利事业,或者其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人的事物。”在城市营销中,除了有形的各种产品外,还涉及了很多无形的产品,大体包括环境、产品和人;第五,如何营销城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营销方式,城市也应该如此发掘自己城市的个性,追求与众不同,采用科学系统的营销方式,城市才能脱颖而出。关键的一点是以目标消费者为中心,真正满足城市顾客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推销范畴,体现当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精髓。

目前,我国学界对城市营销概念的阐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较权威的认为城市营销是指城市根据其现有或潜在的目标市场如市民、旅游者、投资者、企业、出口市场等的需求及竞争现实进行甄别、发掘和创造城市的价值与利益,通过设计、生产和提供比竞争城市更能满足城市顾客特定需求的城市产品或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近年来,城市营销正日益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资源配置完全按国家命令执行,加上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所以这段时期的城市营销大都是无意识的,影响城市营销的要素也很单一,城市产业居于核心地位,其他营销要素往往是因此衍生出来的。

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城市营销的萌发时期,这一时期,城市营销并没有本质的突破,但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利用现有的资源引资,如以廉价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优惠政策等来吸引投资,主要是外资和民营资本,并开始在城市文化层面上发展,涉及到民风民俗、历史传统等城市文化方面的内容。城市品牌逐渐涌现,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20世纪90年代后,是我国城市营销的发展期。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影响逐渐深入,部分城市开始用营销理念来规划城市,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战略在部分城市开始形成。

总体上来讲,我国的城市营销目前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城市营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营销理念有待普及,理论和实践都有待创新。

1.城市营销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普及。

由于我们对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甚至存在概念上的误区,也由于城市营销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理论上的滞后阻碍了实践的发展,导致城市营销的观念远未普及。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明确提出营销城市的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少数大城市,有城市营销意识的也只是到地级市,大大部分县级市完全没有城市营销的概念。大连、福州等市有城市经营的实践,但是城市营销的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厦门、珠海等沿海各市,威海、蓬莱等山东诸市,黑龙江等省也只是在城市形象传播方面进行了实践。

2.城市营销理论还不完善。

由于我国城市营销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因此理论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从而不可避免地给工作上造成了一些思想误区。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些机构认为城市营销只要能创造经济价值,其它什么都可以牺牲,从而导致城市的文化、美学、生态等方面的价值严重缺失。从本质上讲,城市营销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这种需求不仅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因此,城市营销不仅不排斥城市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相反,它有助于一个城市的这些价值得到推广和社会认同。其次,还表现在城市营销的理论研究滞后。由于我国城市营销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实践方面有一定发展,但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论研究还缺乏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对于已经有营销实践的城市来说,由于对营销什么,怎么营销还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致使在实践上表现出营销活动的盲目和混乱。

3.城市营销缺乏整体规划。

一个城市要想在营销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和合理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城市发展的指南,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仅靠工程技术知识,还必须从整体上强化城市营销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营销的整体规划相当缺乏。大部分城市根本就没有把城市的营销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而是割裂开来的。

4.城市的品牌核心价值不明确。

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可以体现在与城市相关的所有要素上,如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等。无论是哪种要素,一个城市的品牌核心价值必须代表该城市能够为社会大众带来何种利益,这也是这座城市在商业竞争社会存在的理由。但就目前我国城市的营销实践来看,能够真正明确这一点的并不多。相反,大部分城市在进行营销推广时,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手段和内容,比如宣传当地的优惠政策、发展潜力等。事实上,这些因素其他的城市也具备,人家为什么偏偏选择你呢。所以,这是我国城市营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5.城市营销实践中盲目模仿,竞相攀比。

很多城市为了加快本地发展,在进行城市营销时一心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甚至照搬其他城市的营销方式。从哲学上来讲,这是极其错误,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照搬他人经验,没有和自身的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到头来反而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和方向,最终将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导致城市品牌建设表面化、同质化,从而削弱了城市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此外,很多城市为了扩大影响或是某些政府官员为了显示政绩,不惜一切代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且互相攀比,这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城市营销也是非常不利的。

6.城市政府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城市政府部门在城市发展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营销过程中,城市政府是营销的主体,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这一主体作用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部分政府决策暗箱操作、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等,导致了城市营销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我国城市营销的策略。

1.重视城市营销理念,正确理解城市营销。

任何一项改革,思想的解放是关键,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就,城市营销工作同样如此。随着城市营销的不断普及,城市管理者必须转变思路,以现代营销观念来营销城市。城市政府部门,特别是高层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由以前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理念转向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

2.正确分析城市营销环境。

城市营销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营销的所有方面。只有认真分析城市营销环境,才能发现机会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城市营销活动。城市营销的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际环境。城市营销的国际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只有很好地掌握城市营销的国际环境,才能为我国的城市,特别是沿海、沿边城市开展营销活动提供更多的国际契机。第二,国内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国家在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这为我国城市营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三,区域环境。同一区域的各个城市在制定城市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的现状和整体发展目标,与其他城市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关系,共同推出一种区位形象,营造一种区位吸引力,形成城市消费者在该区域的集聚效应。

3.挖掘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时候,城市在某些方面的特色可以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该城市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制胜的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加剧,我国城市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塑造城市品牌是增强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城市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与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初步联结,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受到国际城市的竞争压力。只有打造城市品牌,才能使城市取得竞争优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进行有效的品牌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品牌塑造科学化、加快我国城市品牌化进程、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4.正确锁定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

科学研究表明,每座城市由于定位、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其在经营过程中不可能满足所有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一座城市的经营目标只有集中于有限的城市消费者市场,才有可能在目标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为此,城市营销者应运用城市营销市场细分策略进行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确定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目标市场,从各方面培养和强化自身的特色,塑造特定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印象和偏好。

5.合理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城市营销需要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资源进行整合,需要以城市消费者为导向,用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多目标的手段对城市的产业、功能、投资、布局、人口、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策划方案,明确提出城市产品、进行城市品牌定位。按照方案具体执行时,还要定期反馈,监督城市营销的各方面工作,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调查各阶段实施的效果,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形成统一的城市营销目标,避免传统营销方法中以产品为导向产生的弊端,增强城市营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

在进行城市营销时,首先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断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城市营销需要正确的创新,也需要持久的创新。同时,还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不该管的不能管,该管的就一定要管好,要不断推进政府内部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政府作为城市营销的主体,必须不断加强城市营销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我国的发展需要城市的成功。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归根于是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地区之间的竞争。面对国内外各种经济形势,每一个城市都要抓住发展和崛起的机遇,规避失败和衰退的风险,最大化地吸引投资者、旅游者和居住者,实现城市的脱颖而出和展翅高飞。避免失误的最佳办法之一是进行系统、科学的城市营销。

参考文献:。

[2]左仁淑崔磊:城市营销误区剖析与城市营销实施思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3]康宇航王续琨:论我国城市营销的现状及其策略[j].江淮论坛,(3)。

[4]陈章旺:我国城市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王军:引领城市迈向营销时代[j].安阳大学学报,2004(4)。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七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韩语教学如何运用创新教育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院校;韩语教学。

1.引言。

所谓创新教育,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换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的学生是我国韩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由于他们大多数毕业后从事与韩语相关的行业,因此他们对韩语专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的严重束缚,不仅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对韩语人才的培养,还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最后导致很多刚毕业的高职高专韩语专业学生就被社会淘汰。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不仅能够改变韩语教学观念,提高韩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韩语专业人才。文章主要对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韩语教学如何运用创新教育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韩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1.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高职高专院校现阶段的韩语教学中,重教轻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外语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韩语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多数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韩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2韩语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欠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手段是交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以课本内容为主,以语法知识的了解与接受为目的,重视读写,对听说内容的教学不够重视,绝大部分韩语教师在教授韩语课程时多习惯运用母语,课后学生缺乏有效的语言练习环境,难以对学到的韩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输出运用。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业后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贯彻与体现自我的专业语言能力。

2.1.3课程教学和教学模式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目前我国高校评判学生语言能力的标准是考取相关的语言等级证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只注重考取等级证书,忽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从对语言考核的内容看,考核内容并不全面,所以一纸等级证书不能代表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的传统模式,以书本语法知识学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缺乏实用性和现场感的纯课本知识,加上眼下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缺乏具有权威性、实用型的专业教材,大部分韩语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不能与韩国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就更不用说进行专业性更强的商务等业务的洽谈工作。

2.2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2.2.1转变韩语教学的观念。创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成为韩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老师主体地位的传统观念,若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观念不改变,那么还是改变不了学生只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对探索新知的过程缺乏热情的错误观念,从而导致学生只学会韩语的基本技能而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韩语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明确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学校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2.2.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习韩语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缺少自然的韩语环境,而学生不接触韩语是不可能学会韩语的,所以如何构建韩语环境是学好韩语课程的首要条件。除了教师在学校尽可能地创造语言环境外,学生还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创造韩语环境,通过和同学之间用韩语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出演情景剧、小品、朗诵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发挥韩语表达的空间。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多运用互动教学法、探索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以适应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韩语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运用并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2.3改革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主要从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强调韩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融合,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3.结语高职高专院校传统韩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韩语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欠缺;课程教学和教学模式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等。文章提出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具体措施:一是转变韩语教学的观念,二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三是改革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静.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12.

论文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分析(热门18篇)篇十八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历史上三部会计法和两部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规定,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变迁过程,并在剖析这种变迁的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了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途径,指出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和增加新的法律成分是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有效途径。

我国目前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相应的法律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刑法、民事通则和行政处罚法,第二层为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第三层包括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职业道德规范及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第二层法律是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该层没有规定的可依据第一层作出相应的处罚,第三层有更详尽的规定的应以此为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并没有列举所有的法律,而且对法律责任变迁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第二层次。

(一)《会计法》对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所作规定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经了三部会计法:1985年1月21日颁布的《会计法》、1993年12月29日修订的《会计法》、10月31日再次修订的《会计法》。为了了解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的变迁,我们特别比较了三部会计法对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见表1),发现其主要的变化有以下几点:

1.总体而言,1985年和1993年的会计法区别不大,但1999的会计法变动较大。1985、1993年的会计法在法律责任的条数、字数及内容上都差不多,19的会计法有8条约1500字,而1985、1993年的会计法只有5条约500字,内容含量是其3倍,另外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责任主体都有明显的变化。

2.责任主体的变迁:经历了由1985年的会计人员、单位领导人和上级单位领导人到1993年的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再到1999年单位领导人为主、会计人员为辅的变化。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一条就是政企分开。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合一,企业经营的所有方面都受上级主管单位的调控,上级单位领导人理所当然要对会计信息失真负行政责任。因此1985年的会计法第28条规定,“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接到会计人员按照本法第19条第二款规定提出的书面报告,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这与当时的经济大环境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企业与主管部门纷纷脱钩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会计法规定的责任主体也相应地删除了上级单位领导人。

1999年会计法又进一步划清了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法律责任的主次,这是数十年会计实践的结果,人们逐渐认清了会计人员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无论在经济还是在行政上,作为基层工作者的会计人员都依附于单位领导人,要求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进行会计监督、对会计作假负较大的责任,显然不合理。因此这种变革是合乎实际的。

3.法律责任的变迁:1985、1993年的会计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完全一致,1999年的会计法规定的责任种类仍只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更明细。明确了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如第42条增加了应予以处罚的10种情况、第44及45条对会计造假有详尽的限定、第46条对单位领导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行为也有更详尽的说明。

细化了行政责任。1985及1993年的会计法只笼统地提到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但没有细分。1999年的会计法详细列举了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限期改正、罚款、暂停执业资格、吊销营业执照及刑事责任等,可供选择的处罚种类增加。1999年的会计法还规定,对责任个人可处以2000~20000元的罚款,对责任单位可处以3000~50000元的罚款。这种变化既便于执法,也利于对会计信息失真分而治之。

三部会计法都没有规定民事责任,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均不负民事赔偿责任。

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依据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注册会计师法》,该法是对1986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注册会计师条例》的修订,另外,1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也是重要的处罚依据。同样我们也将这三种法规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作了比较(见表2)。

1.总体上三种法规对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大体相同,只是详细程度上的区别。1986年注册会计师条例没有单独的法律责任,相关的内容有两条共150字;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在第六章专设法律责任部分,4条共600字;19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共有40条约3000字。

2.责任主体自始至终都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变化。会计法中并没有将单位视为责任主体,注册会计师法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责任主体,我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法的做法更为合理。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但组织生命可以无限,如果个人利益取决于组织价值而组织价值又依赖于它的信誉(即道德),则个人就会注意信誉。我们发现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同样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参加会计师事务所就获得了相应的职业地位,注册会计师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并间接损害每个注册会计师的利益,同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也可震慑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这种机制类似“连坐制”既使注册会计师有选择道德的内在动机,也使会计师事务所有对从业人员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的积极性,而这正是法律的关键所在。

3.法律责任的变化也不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罚款上,从有(1986年《注册会计师条例》)到没有(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再到有(1998年《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赔偿责任上,从没有(1986年《注册会计师条例》)到有(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再到没有(1998年《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这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变化刚好相反。

限责任,后来发展到所谓的“深口袋责任”,然而据报道近来美国会计界又有划定有限责任的趋势。

任何行为都是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责任主体也不例外。笔者认为,法律责任的有效性是责任主体的成本收益和法律监管成本收益相博弈的结果,责任主体行为的有效说明法律监管的无效,同样法律监管的有效也表明了责任主体行为的无效。这为我们进行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有效性的分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分析责任主体行为的有效反衬法律责任的无效,也可以从市场的反应来直接分析法律责任的有效与否。

(一)微观分析:责任主体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理性分析。

理性经济人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这样的理性经济人同时具有“自私”与“理性”两大特征。人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而是居于其间的理性经济人。其“自利”与“理性”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既要“求利”也要“求德”,两者的最优组合最终决定了经济活动的道德水准和经济收益。加里。贝克尔(graybecker)和斯蒂格勒(r)指出,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渎职犯罪(包括会计信息失真)的当事人都是追求自身最大化效用或利益,并能够进行收益成本计算的经济人。也就是说,责任主体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实际上是比较成本收益后的理性行为,而不是狂徒式的一时头脑发热。

1.责任主体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会给他们带来收益。美国会计学家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中说道:不同的准则将生产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能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可以通过改变会计信息来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这势必会诱使机会主义的责任主体有足够的动机让会计信息失真。促使责任主体从事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动机很多,李爽认为有7种:奖金动机、确保职位动机、借款动机、纳税动机、推卸责任动机、隐瞒违法行为动机、政治动机等。笔者以为这7种动机又可以归为两类:纯个人动机,如奖金动机、确保职位动机;单位动机但个人搭便车,如纳税动机。但无论是哪种哪类动机,都将给责任主体带来两类收益:

(1)经济收益。对于单位领导人而言,这种收益表现为,单位领导人因改变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获取的额外收益如奖金、股票的升值收入,或者因此而防止的既得利益的减少,这部分收益水涨船高弹性很大。单位领导人与单位的利益紧密相连,单位领导人通过改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维护单位的利益事实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薪金报酬可以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也会使单位领导人的利益过于依附单位而敢铤而走险。美国经济学家赛斯拉。布克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企业管理者的薪金暴涨,平均年薪涨幅866%,而同期普通工人的工资涨幅只有63%,这使得管理者过于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丧失,而采取如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在内的许多败德行为。有资料显示,会计危机出现以来美国ceo的平均薪金已经由的300万美元下降到了去年的180万美元,尽管将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完全归于管理人员过高的薪金报酬有失偏颇,但如何确定合理的薪金报酬,在减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之间权衡,是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这种经济收益表现为审计收费和企业在收购会计政策过程中的额外付费。美国一学者对180个更换注册会计师的公司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更换注册会计师前后的唯一显著不同就是收益,sec也认为更换注册会计师是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夸奖处理。而在此过程中,公司与注册会计师间难免有私下的交易。企业以额外的付费换取注册会计师的.合谋及有利的会计政策,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esm政府证券有限公司审计舞弊案就是这类典型案例。

(2)政治收益。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教材开发组的调查表明,虚假会计报告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干预(约占54.55%)。我国自古就有官商一体的说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干预无所不在,市场经济原则要求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官与商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市场的政府行为层出不穷。更可怕的是,企业内部也有政治的成分。张维迎认为,国有企业内部也有权力斗争,而且是产权安排的结果。国有企业产权安排带来的弊病之一,就是将企业由一个经济组织转换成一个政治组织,从而诱使企业内部人员将时间精力不是用于生产活动而是用于权力斗争。上述说明,无论是在企业内外,我国企业及其领导人身处政治环境,政治收益显然是其追求的目标。当然我国正着手改变这一状况,比如建立市场经济、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国、转换政府职能、取消国企管理人员行政编制等,但根除这一现象将很困难。美国也一样,上至总统竞选下到议员选举都离不开企业的政治捐款,安然公司的查处就与政府高官直接相关。

2.责任主体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也会有成本。这主要是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被查处后的各种损失,包括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和违约惩罚成本。但又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有形成本包括罚款、行政处分、刑事处罚带给责任主体的损失,主要受相关制度规定的约束。这部分成本是固定的。二是无形成本,是其不道德行为败露后对声誉的间接影响,主要由道德水平的决定。一般来说,社会的道德水平越高,责任主体的败德行为所招致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无形成本的弹性较大。

理论上,只要经济收益大于其成本,责任主体就有可能实施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首先,由于股票期权的存在和暗箱操作,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收益弹性很大;其次,成本基本是刚性的。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有形成本很低,比如对责任主体的最高罚款分别为:刑法20万元、公司法10万元、证券法30万元、会计法5万元,而实际处罚还要低,行政处分更无伤皮毛。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民事赔偿责任,尽管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处理意见,但总的来说还是偏低;其次基本没有无形成本。这是因为我们的信用制度尚待建立。我国有11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120多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行政处罚,100多家事务所和600多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强制培训等处理,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对责任主体处罚过轻。显然,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收益很容易超出其成本,责任主体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更有效,而法律监管的有效性较差。

(二)宏观分析:法律监管的有效性分析。

法律监管是证券监管的一种形式,是政府行为也是经济行为,因此也是比较成本收益后的理性行为。法律监管的成本主要是法律制度的编写组织成本、运行成本和后续支出,而其收益主要是实施法律监管后减少的违法损失及法律本身的负社会效益。由于法律监管的有效性分析过于宏观,我们只能从法律监管后的市场反应间接地分析。

别为百分之0.19、1.34、2.59、2.74、4.78、9.01)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法律监管不得力。

再进一步看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0)统计了22例在我国有很大影响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例,结果显示:处罚时间严重滞后,80.91%的处罚在3年以后,会计信息失真给市场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另外处罚过轻,以针对内部管理人员的处罚为例,处罚种类只有警告、罚款和市场禁入三类,较重的市场禁入只占2.11%,较轻的罚款占46.15%(且人均罚款只有3.44万元,低于会计法规定的5万元),而最轻的警告约占51.74%.

首先,要整合现有法律资源,理顺相关法律间的关系。目前与会计信息失真相关联的法律相当混乱,对同一事项的认定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解释,如对责任主体罚款的规定:刑法为2~20万元、公司法为1~10万元、证券法为3~30万元而会计法为0.3~5万元,相关法律间的混乱势必造成多头执法,这不利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管。

其次,增加新的法律成分。一要加大处罚力度。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通过法律手段监管的有效性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严厉性和发现概率,总体而言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监管的法律手段还不够严厉。美国新近通过的《公司责任法案》将违规首席执行官的处罚增加到10~的刑期和100~500万美元的罚款,韩国商法第626条对不真实报告罪的处罚是5年以下徒刑或1500万韩元的罚金,法国商事公司法对不实报告罪的处罚是2年度监禁和3万法郎的罚金,相比之下,我国对责任主体的处罚就算不了什么了;二要将民事赔偿责任写入法律,我国法律规范过于依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对民事诉讼手段重视不够。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主要体现了惩罚,而民事责任主要体现了补偿,更重要的是,民事责任可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监控,既转移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又提高了投资者自觉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同的法律责任体现了不同的法律意图,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威慑效果,民事责任的空缺使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的违法成本大大降低,不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3)。

[2]张维迎。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j].经济研究,2000,(6)。

[3]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效率分析[j].审计研究,2000,(3)。

[4]胡奕明。证券市场违规主体及其行为分析[j].审计研究,2002,(3)。

[5]李若山。新《会计法》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02,(4)。

[6]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7]吴弘。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法律调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王雄元。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热门17篇)

    总结班主任工作可以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心女职工事迹材料(汇总17篇)

    事迹材料的撰写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展示更具体、详细的信息。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村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县关

    小学班主任学期末的工作总结(实用13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和成果的展示,也是对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份交代和汇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班主任工作总结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托班教师工作总结(通用15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文书,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大家对于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师工作总结还有疑问,不妨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范文(18篇)

    学习心得是个人学习成长的宝贵经验总结,既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也可以用来检视自己的学习状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心得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团员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和梳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酒店管理的心得范文(18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和传达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

    包工自建房合同(通用15篇)

    一份有效的合同协议应该清晰明确、合乎法律规定,并经过各方认真审慎考虑后签署生效。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范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身边的雷锋小学二年级范文(17篇)

    优秀作文是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这些优秀作文展示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力,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

    找规律教案大班教案(优秀14篇)

    大班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教学活动而编制的一种教学设计文件。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都可以从这些教案范文中获得一些启示。一、环境创设“奇妙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