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紫薇儿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分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一

德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如政治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的课文有《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等等。思想渗透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渗透包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触摸春天》,《网上呼救》,《乡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质渗透包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鱼游到了纸上》等等。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内容,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全文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儿时的巴迪写了一首儿童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当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正是因为这两种决然不同的风,让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对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亲工作那么辛苦,家里那么穷,可母亲从不剥夺儿子读书的权力,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正因为有伟大的母爱,儿子也突然间长大了。用妈妈给的买书的钱买了奢侈的罐头——给妈妈吃。确实是很感人啊!

针对课文特点,设计渗透方法。

1、“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长》等课文部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体会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直观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文章,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用这一方法。

4、“课外活动”的方法,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演讲、板报、设计制作、课外劳动、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去学习、理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情感,能够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应针对学生真实思想进行适时教育。好像细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日臻完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开辟各种渠道,积极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到课外活动中,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二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大,它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材的前提。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业本上写错的字都是家长代劳擦了,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文具盒放在书包里的事都是家长代劳的。等等,等等,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做事没有方向,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自理能力极差。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帮助一年级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入学后,他们首先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刚开学前几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新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异常兴奋。原来幼儿园一直窝在教室里分不清楚上下课的他们,仿佛终于尝到了什么是自由的滋味,每到下课,他们就冲出教室,如同出笼的小野兽在操场狂奔,结果可想而知,重则头破血流,轻则大哭小叫。下课是这般模样,那上课呢?有的自由漫步,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嘴里吸着果冻条,有的才坐下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冲了出去,原来他刚想起来要上厕所了,他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外面的铃声,从外面走进来上课的老师,他们全都没有看见没有注意,或者说看见了还是继续他们的事。等等事例举不胜举。真庆幸校长的开明,发了一个小喇叭,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我要用多少分贝的音量才能让他们听见我说话,让他们知道上课了,要安静了。开学的几周,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老太太,每天唠叨着:听见铃声进教室,坐神气等老师,下课要及时上厕所,要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说话要举手,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不能随便扔垃圾,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来,校园内里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不要迟到,服装穿戴整齐,有病有事要请假……总之,什么事情都要细细关照,什么事情都要手把手教,什么事情都不忘示范指导。

二、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小孩子看懂了,学会了,还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还要经常检查,经常指导,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习惯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我们需要经常在孩子们耳边耐心唠叨,并且以身示范,让孩子们耳听目染,学会跟着做。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无辄。要知道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漫长的较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有的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坐立不稳,东张西望……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过来,是不可能的。往往你刚提醒,转身之间他又那样了。又比如扫地,有些孩子直着腰,拿着扫帚满地乱划拉。我就告诉孩子们,扫地要弯下腰去,用扫帚的整个斜面接触地面,按顺序从后向前扫。小角落就把扫把竖起来扫。抹灰时,有些孩子抹布上的水太多,在门上、讲台上留下一道道脏水印。我就教孩子们,抹布拧干再擦。排课桌要横里竖里一起看。劳动的程序讲得越清楚,指导越具体,孩子学会、学好的可能性越大,成功机会越多,就越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在平时多提醒,多督促,多鼓励,多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一定能看见成效和回报。

二、养成教育要方法多样。

如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对故事感兴趣。一味的唠叨会使孩子厌烦,耳朵也会起老茧。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浓缩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形象。我们班主任可以多讲讲故事,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能够感受生活,得到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行为偏差,适时引用一些儿童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经典的世界童话,可以中间篡改章节,也可以根据需要即兴编个。虽然没有尊重故事原著,但是我们自编或篡改的这些故事,可以使孩子们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改正行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指导了他们的品行方向,为他们树立的榜样。孩子们也确立了自己前进的目标。

开学以来,我这班的孩子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大都好动好斗,经常大事没有,小事不断,不是手臂破了皮,就是膝盖裂了嘴。常常这事还没处理完,那里又有孩子哭开了。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我就利用《狼人毛力克》的故事,稍加改动,把毛力克塑造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伙伴,乐于助人的孩子,动物都有规则,孩子们也要遵守规则啊。慢慢的,孩子们知道了一些规则,懂得做了错事要道歉要弥补,尽量不错不好的事情,做事前要用大脑思考下是不是可以做,等等。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一年级的班主任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个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强化训练,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多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

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

1.2、开展好“读书漂流活动”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安全法制教育:

2.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

黑板报。

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

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本人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后进生”教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性的整体结构,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价值可能性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可能性,对学生的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便是德育的意义所在。下面我从学校教育的伦理性出发,谈几点小学生的德育特点。

一、超越性。

学校道德教育是指向求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的。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引道求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走向更为丰富的道德可能性。不断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就是在教育的价值引导中,学生不断地在道德理解、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经验、道德智慧、德性品质各个方面获得更新和发展。学校教育具有了超越性,才能够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是因为学校道德教育建立在追求善的价值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理想上。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渗透着人类的价值和理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德育指向必须有所超越。小学生单纯、幼稚、天真无邪,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得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道德理想的理解等间接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与实践性的发展,只有在学校通过系统教育才能系统地获得。可以说,在学校所获得的道德发展对个人终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都具有影响。因此,德育教育应该紧扣时代主题,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生活价值理想,从更广、更丰富的层面帮助他们建构道德精神;引导他们走向发展,走向创造,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党中央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意味着德育是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性的本质。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要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改变社会现状,推进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实现对现有社会和现实人的超越。因此,德育不仅要关注现实的存在,更要关照人们未来面对的问题。人不会满足现状,社会也不会维持现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表现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广泛竞争,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变更性、竞争性、发展性,使每一个人随时都面临着多种选择、多种风险和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人们需要消除对未来发展的困惑,避免挫折和失败。德育必须对人们的发展进行引导,进行符合规律的预测、预防和指导,帮助人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种预测、预防在现代社会是越来越重要。可见,德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人和社会对现存状况的超越,仅仅是维持现状现实社会秩序和人们现有思想水平的手段,那么,德育就会逐渐陷于保守,无所作为。德育不仅为过去、现在所决定,更为未来所决定。因此,学校在构建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时,确定了与各个年级品质培养相呼应的具体目标来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道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教育中总是以应有或理想的境界、社会和人,在道德目标的追求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必要的张力”(《德育社会学》一书)。如此,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了超越性,就有可能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可能性。因此,具有了超越性的道德教育是合目的的道德教育。

二、引导性。

学校道德教育是道德价值的引导和个人德性追求的自主活动的结合。引导性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建立在求教育者的自主性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内部活动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正如陶西平同志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由此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的素质。”

而这良好的素质形成,需要教师平常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引导。从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的儿童,其道德行为多半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到了高年纪,其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才日益明显地发展起来。所以,良好的习惯不可能靠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同时,还要明确,习惯是一种定势,不良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诸多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乌申斯基有一句。

名言。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某种神经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在高度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小学生开始就应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从生活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的道德理解、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自我构建。

如我们在创设各种德育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正确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研究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核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环境和恰当的教育方式,以此来引导和激发儿童自我教育的动机,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以此获得“变他律为自律”。这样让学生逐步地从自主的生活实践中,从自己的道德体验中,获得自我超越,获得在多元价值中选择自我的价值定向,从而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德行品质。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德育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更新观念,教育的思路和手段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要从长远的发展观、社会观来正视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负教育的光荣使命。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人。一个人走上社会无论是环境的适应,还是知识技能的获得,抑或事业的成功,都靠自己的拼搏,即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他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如何与他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他的综合素质如何,又以自我能力相关,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就越强。所以,只有从小学生开始积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指向性。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性的整体结构,无论是学校课程,管理实践和学校所营造的精神环境等,都具有价值的意蕴。对学生道德发展而言,它们都是具有互动性的教育意义结构。学校教育在整体上以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作为建构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筹划和开展学校教育各种活动、美化教育环境的价值基础,并且把这些崇高价值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伦理性的整体,意味着学校教育在实践中具有价值指向性。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构成价值影响,即学校教育各个方面均包含着道德教育,教师在创设德育的各种途径中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教育引导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和考试,这是诚信教育;上课不迟到早退,这是守时教育;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这是自律守纪教育;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是尊重教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是合作教育。

还有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等,对学生都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都将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其实,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上,他都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作文课,班会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本质,由依赖别人评价到。

自我评价。

由片面到全面发展。他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目光或一种批评和一个预期的惩罚等都是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和改造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他德育指向都十分明显。当学生在获得一定道德成长的良好状态下就会自然朝着道德的指向发展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

因此,我们学校教育要形成一致的、有效的、正确的道德教育途径,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向、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和正确的情感定向。通过认知体验,把德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实现道德行为。

此外,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适当进行伦理反思。因为学校教育是伦理性的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对象,评价它们是否是贴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是否是合理的,是否是合道德的,是否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而正确的道德教育,是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有积极影响。如此,让道德都在现实生活和具体人生的反思基础上的提升,这种提升是以道德的可能性为指向,因为可能性意味着对道德现实性的进一步建构,意味着在更高、更广、更丰富的层面建构道德精神。

四,实践性。

学校道德教育虽然是在学校里组织进行的,是通过道德教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情境实施的,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经验而产生作用的。因为道德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它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具体的生活所包含的,也是指向具体的生活的。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也是在生活的实践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无效果的。如此说来,学校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关怀学生的现实的生活为价值取向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就意味着学校在价值引导的基础上,通过系列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儿童品德的由“知”到“行”这一目的。如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各种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从中开拓了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道德关怀意识。因此,好的道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是必然地与生活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道德教育实践的含义所在。

其次,再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年龄来讲,他们是儿童。儿童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错误概念或糊涂观念。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要讲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概念,而是在进行通俗的说理和评价促进小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积极情感色彩的体验。当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按一定的道德要求行为给集体、别人带来好处,得到舆论的好评的体验时,他们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者的道德要求的正确性,从而加强继续执行这些要求的坚定性与热望。

其三,随着德育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德育手段也应相应变化。如果学校仅仅利用各种手段奖惩、约束儿童的生活中的行为,那么就把道德教育变成了道德控制。这种道德教育不但不能培养儿童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判断能力,反而把儿童训练成唯唯诺诺的服从者。如此缺乏生活实践性,我们学校道德教育仅仅成为道德灌输和道德管制,容易失去道德教育的实效。而在学校教育里一切会被认为是绝对适当必要的。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了,而是严格的道德监督。儿童是小心的生活在伦理之中,根本无从谈起道德的自主发展。他们一旦走出学校,那些道德戒律的作用便不大或无用了。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学校作为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学校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手段也要发生变化。如: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可以积极开展“重在实践,体验过程”的课题研讨活动,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如此充分的发现、利用学校内部及其周边社区的各种社会自然环境等德育资源,积极的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有关德育信息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切身体验,真正对教育者所传送的品德内容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内化,将外在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品德言行。

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我们应广开思路,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练习,使许多道德行为形成牢固的习惯;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综合以上德育的几个特点的阐述,说明学校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学校教育各个方面的作为伦理性结构的协同影响,就不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价值引导;同时也说明学校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组织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和道德教育活动,而是贯穿于教育的一切方面。为此我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领下,高屋建瓴。努力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良好环境,即创造出以人为目的的,基于个性的自主、自由、自律、自觉而展开的教育活动,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性的交往的教化方式,引导学生个体德性的养成和对美善生活的追求,从而建构最佳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三

早就听我们校长谈到“千校万师”是一个很不错的培训,经常在大会上谈到如果条件成熟,希望我校每一个老师都能参加这种培训。当时就好想自己能有机会来参加就好了。很庆幸本人于2012年7月29日到省团校参加了“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接受培训。回首五天的培训学习日子,我有太多的感言和无形的冲动。感觉中,我的心是从没有过的充实。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甚至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现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我想说说牛老师的“九字教育”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古人早就说过:“师也,传道、受业、解惑”。道,及学生的道德,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心灵;体现“精、气、神”的气质;兼备“天、地、人”的情怀。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品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效仿。要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们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孩子,顾及孩子的真实想法,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和个体差异。使孩子能主动的接近我们,被我们所感染。

其次,谢教授的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更让我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老师要有奉献的精神,要“怀着爱吃白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以空杯心态,去不断的超越自己”的心态。我们老师要懂得相互尊重,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是尊重自己。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他的心态,因为心若在,梦就在,我们当老师的也一样,如果我们连心都没有,又谈何教育呢?没有爱心,何谈教育?我们做教育的就要有爱要有心,没有爱心就没有一切。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差异,失败、错误、个性、意见等。

感悟。她与她的团队在陋室之中,保持着对美丽的诠释,为了改善生活,她与她的团队,还在教学之余,“自讨苦吃”学着喂鸡养猪。她与她的团队,顽强坚定地用抬不了百斤石头的柔弱双手,为落后的山村,劈山修路,让应该受教育的孩子健步走入学堂!

最后,要心中有爱,并懂得感恩,教师如此,学生也应该如此。教师用爱去感化孩子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学科教育中都能渗透德育教学。告诉孩子不能只做语言上的矮子,更要做行动的巨人。从爱护公物做起,从礼貌待人做起,从语言文明做起,从小中见大,不摆大道理。并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问题着手,努力化解问题,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让他们懂得具有怎样品格的人才能把所学知识用得恰到好处。

总之,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的根本,而且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这不光是那位教师或领导的事情,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事情,我们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抓起,不忽略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个未成年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夯实和打牢,造就一代代时代新人,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辉煌。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德育课程。然而从以往的思品课教学情况看,教师只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中缺少实践环节,学生亦未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坐而学道”的教学方式,不仅割断了道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而且影响了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造成所谓“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笔者认为只有从做开放型的现代教师,学开放型的教学内容,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们,显得稚嫩和生疏,但很快发现学生们对思品的学习兴趣却大大提高了,并从制作课件、上课讲课这两个方面,更深入得了解到了老师的辛苦工作。

把课堂实践加入到教学环境中来,不是要更多的教学环节,而是要通过几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感悟。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五

侯锦玲。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问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正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理论提出: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德育排在首位,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学生培养。

素质教育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要重视德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套思想性很强的教材,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还有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绝好材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学之便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就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同时也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要让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实施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现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时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让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关于这篇。

文章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从中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作者的高尚品格,从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及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如:在人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材中《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一课,书中有八幅关于祖国首都——北京建筑物的插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认识这些建筑物,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建筑物的资料,并进行讲解,引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语文都涉及到爱国题材的内容,如《我爱祖国》、《美丽的小兴安岭》、《看雪》、《北京亮起来》等,这些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讲这些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外,还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结合文章内容,播放介绍北京夜景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丽、辉煌,课后许多学生产生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学《画杨桃》时,结合一个学生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惹来同学们的哄笑,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终于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杨桃,其形状是不相同的这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将课文中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国际主义情谊,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感教育。

3、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下面以《钓鱼的启示》一课为例:在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得意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时,父亲有什么样的表现?父亲为什么看时间?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会想些什么?我巧妙地引导学生“浮想联翩”,随着学生的想象之门的开启,一句句情感变化的话语,从学生们的小嘴中流露出,此时的学生仿佛当年沮丧的孩子,伴随着这种情感体验和形象的思维、想象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也让学生提高抵御“鱼”诱惑的能力。作者“我”受益匪浅,当年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最后让学生交流“假如你以后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打算怎么办?”让学生体会到要真的理解并能自觉做到很难,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人生价值观教育。

4、在习作教学中触发学生的情感火花。

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观察、交流,放飞自己的思维,激发情感的火花,使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观、所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表达,并在表达中受到情感洗礼,从而达到育人目的。我上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关爱》时,是这样引导的: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你那颗潮湿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有关关爱的习作。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自己的所见所闻,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以《掌声》为题,写自己为了参加演讲比赛,放学后偷偷跑到树林里练习,就在自己失去信心时,是一个陌生的奶奶给了“我”鼓励,掌声响起时,“我”无限感激。有的同学以“5.12”汶川大地震,全国各地涌现出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作为写作素材,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三个儿子》、《幸福是什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中华少年》、《金色的鱼钩》等。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如今有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家长、老师唱反调。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题材,对学生进行教育。人教版第九册二十八课《毛主席在花山》一文中,通过写毛主席在花山做的三件事,体会到毛主席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启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在学了《落花生》一文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农民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生长过程中除草、打药的调查报告,简单的一个作业,由学生向家长咨询,然后自己做这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种花生的整个过程,从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另外,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我通过让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利用经典对他们进行教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以前打扫卫生时,班干总喜欢对同学指手画脚,自己却不干,后来学了“正人先正己”的格言后,班干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凡事带头抢着干。并主动协助老师搞好班级的工作,做老师的小助手。不少家长也欣喜地说,下班回到家,孩子能为父母端上一杯茶,道一声“您辛苦了”,“家务让我来干吧”……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让人看到学生在不断成长。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灵活运用,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还有,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重视德育,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2010(1)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2010(4)3.春风化雨润童心——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点滴体会2010(21)4.语文教学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浅谈2011,25(4)。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六

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孩子优秀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而德育教育影片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它能够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小学德育教育影片,深感影片中温暖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影片以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叫小明的学生的成长故事。小明来自贫困家庭,但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在班级中备受尊敬。这让我想起了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无论他们来自何种家庭背景,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影片中的小明通过努力和奋斗,证明了努力不是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而是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和行动。

在影片中,小明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他们为小明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创造一个彼此尊重、互相支持的班级氛围。

另外,影片中还通过小明与班上一位上火车的盲人老人的情节,强调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深刻的触动。我明白了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在日常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时刻关爱身边的人,并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

影片中的小明不仅在学习中取得了好成绩,还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领导潜质。我被小明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所感动。这提醒着我,作为一名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让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德育教育中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观看这部小学德育教育影片,我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影片中的小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育不只是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理心和领导潜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培养他们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相信,通过德育教育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学生将有更美好的未来。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七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性的整体结构,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价值可能性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可能性,对学生的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便是德育的意义所在。下面我从学校教育的伦理性出发,谈几点小学生的德育特点。

学校道德教育是指向求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的。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引道求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走向更为丰富的道德可能性。不断把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就是在教育的价值引导中,学生不断地在道德理解、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经验、道德智慧、德性品质各个方面获得更新和发展。学校教育具有了超越性,才能够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是因为学校道德教育建立在追求善的价值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理想上。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渗透着人类的价值和理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建构美德的价值引导,德育指向必须有所超越。小学生单纯、幼稚、天真无邪,学校教育是他们获得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道德理想的理解等间接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与实践性的发展,只有在学校通过系统教育才能系统地获得。可以说,在学校所获得的道德发展对个人终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都具有影响。因此,德育教育应该紧扣时代主题,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生活价值理想,从更广、更丰富的层面帮助他们建构道德精神;引导他们走向发展,走向创造,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党中央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意味着德育是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性的本质。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要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改变社会现状,推进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实现对现有社会和现实人的超越。因此,德育不仅要关注现实的存在,更要关照人们未来面对的问题。人不会满足现状,社会也不会维持现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表现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广泛竞争,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变更性、竞争性、发展性,使每一个人随时都面临着多种选择、多种风险和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人们需要消除对未来发展的困惑,避免挫折和失败。德育必须对人们的发展进行引导,进行符合规律的预测、预防和指导,帮助人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种预测、预防在现代社会是越来越重要。可见,德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人和社会对现存状况的超越,仅仅是维持现状现实社会秩序和人们现有思想水平的手段,那么,德育就会逐渐陷于保守,无所作为。德育不仅为过去、现在所决定,更为未来所决定。因此,学校在构建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时,确定了与各个年级品质培养相呼应的具体目标来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道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教育中总是以应有或理想的境界、社会和人,在道德目标的追求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必要的张力”(《德育社会学》一书)。如此,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了超越性,就有可能引导学生实现价值可能性。因此,具有了超越性的道德教育是合目的的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是道德价值的引导和个人德性追求的自主活动的结合。引导性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建立在求教育者的自主性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内部活动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正如陶西平同志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由此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的素质。”

而这良好的素质形成,需要教师平常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引导。从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的儿童,其道德行为多半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仿效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到了高年纪,其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才日益明显地发展起来。所以,良好的习惯不可能靠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同时,还要明确,习惯是一种定势,不良习惯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诸多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某种神经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在高度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小学生开始就应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从生活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的道德理解、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自我构建。

如我们在创设各种德育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正确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研究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核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环境和恰当的教育方式,以此来引导和激发儿童自我教育的动机,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以此获得“变他律为自律”。这样让学生逐步地从自主的生活实践中,从自己的道德体验中,获得自我超越,获得在多元价值中选择自我的价值定向,从而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德行品质。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德育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更新观念,教育的思路和手段也应相应地发生变化,要从长远的发展观、社会观来正视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负教育的光荣使命。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人。一个人走上社会无论是环境的适应,还是知识技能的获得,抑或事业的成功,都靠自己的拼搏,即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他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如何与他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他的综合素质如何,又以自我能力相关,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就越强。所以,只有从小学生开始积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成长的需要。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八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影片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经过观看了一部小学德育教育影片,我深切体会到了影片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习惯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首先,影片通过情节的塑造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展示了一些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使得学生在看到这些优秀的品德和行为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其魅力并受到其影响。比如,在影片中,主人公小明在遇到问题时不退缩、勇敢面对,并且始终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这种影片情节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敢面对问题的意识和信心,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品德和行为。

其次,影片通过情节的反面示范,揭示了一些消极品德和不良行为的后果。影片中主人公的同学小红因为时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导致被同学孤立。这种情节的设置,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学生们能够从中认识到,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才能受到周围人的喜欢和尊重,从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影片通过事例的讲述和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在观看影片后,老师会引导学生们围绕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展开讨论,进行思考和交流。通过言语的表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影片中传递的道德信息,进一步理解其中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更培养了自己的思辨精神和表达能力。

而且,影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共鸣。影片中的主人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他们坚持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种情节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给他们传递正能量。学生们通过对影片中的情节和角色的认同,能够更好地磨练意志力、培养毅力,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最后,影片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理解。通过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他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行为。这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影片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影片中的情节塑造,学生们能够认识到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魅力,并受到其影响。同时,影片通过反面示范和问题讨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良行为的后果,并进行思考和表达。此外,影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入理解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通过观看小学德育教育影片,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成为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新时代青少年。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九

小学德育教育机制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德育教育,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够塑造良好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小学德育教育机制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此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小学德育教育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师德建设、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其中,师德建设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内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而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则是补充和拓展课堂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三段:课堂教育的作用。

课堂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其作用也是最为明显的。通过德育课程,教师可以系统地传递道德知识,塑造学生正直的品格。此外,德育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基本素质,帮助他们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第四段: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

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虽然不如课堂教育重要,但也是德育教育机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道德启蒙,家庭教育是否科学、有效往往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长方向。校外教育则是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段:我的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我相信德育教育机制以及其构成方面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育需要有独特而系统的教学方法,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紧密配合,而校外教育则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担当、有贡献的人。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多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1、爱国主义教育:

1.2、开展好“读书漂流活动”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安全法制教育:

2.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

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本人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后进生”教育工作。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一

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正确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机制来支撑,以下是我对小学德育教育机制的心得体会。

二、教育机制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教育机制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体系规划、监督考核等方面。这些机制是德育教育的保障,能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一系列的规则、指导和支持,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在实际中,我深感到良好的教育机制对于教育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基础,小学德育教育机制中对师资队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通过逐渐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让教育好起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

四、课程设置的重视。

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让德育教育有序地开展。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学习情况和需求,精心设计德育教育课程。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提升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通过德育教育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五、提高监督考核水平。

小学德育教育机制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监督考核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监控。通过设定明确的考核标准,逐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注重监督与激励相结合,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

六、结语。

小学德育教育机制是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能够为教师提供指导和保障,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注重机制建设,完善各项教育管理机制,让小学德育教育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二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德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素养深刻影响着自身未来的发展。所谓德育是指:在教育阶段进行一定的素质与品德教育,进而影响个人行为的过程。

中专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社会的认知尚不成熟,排斥教师与家长给予的引导。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弱,跟风、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这就指出,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与文字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的传播与指导。而在语文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专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特色,让德育教育成为中专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色,使得语文教学变得随意自然,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此特点,中专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缺乏教学的激情,致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无法开展。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深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而目前,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收效甚微,学生缺乏积极参加学校德育教育的意识,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1.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理解不深刻

学生处于叛逆期,对于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在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中专生采取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其次,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德育与教育结合起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对德育的教育理解不深刻,致使中专生本身产生了对知识的辨别吸收,在课堂上,自主删除了德育的教育部分。

2.教师教学缺乏德育教育

中专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耐心。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只注重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品格素质方面的教育。中专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认为是一种教学额外的教育。所以,教师本身不重视德育教育,没有将德育与教育联系起来,采取了避之不提的态度。此外,语文的教学是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科目,而中专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教育对中专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学校无法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现代中专学校的竞争力,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所以,中专学校注重学生自身专业科目的学习及成绩,对于学生本身的德育教育莫不关心。学校为了完成教育部给予的教学任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致使学校无法营造和谐的德育教育环境。

1.加深中专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

中专生因为处于叛逆期,对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具有排斥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及教师,要时刻注意中专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的教育,进一步改善中专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态度,使中专生逐步接受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文化,认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内在魅力,进一步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素质,使中专生自身的综合实力产生质的飞跃。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快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德育与教育结合

语文的教学是在传授语言文字基础上对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所以,语文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中专生通过学习语文等有关的科目,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中专生不仅可以学习我国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加自身的阅历,了解我国不一样的文化,提升自身的内在涵养。所以,中专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参加德育教育。此外,中专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营造课堂氛围,使中专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进一步对中专生进行爱国教育,使中专生本身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另外,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授课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己亥杂诗》一文时,可以与《病梅馆记》相结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写作的特点,讲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3.重视中专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地方,所以,作为中专类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中专生属于特殊的一类学生,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很肤浅,但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中专类院校在完成教育部门给予的任务外,还要注重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中专类院校增大教学安排中德育教育的时间比例,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我国的文化,同时进行自身的品德学习,增强自身的品质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使中专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满足国家需要。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我国对于中专生的德育教育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对于中专生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语文文字的教学,还要注重对中专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中专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中专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建立健全的人格。通过对中专生的德育教育,使中专生成为全能型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三

xx学年职教班工作基本结束了,回顾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感慨万千:有取得成绩的喜悦,也有工作失误带来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得到的回报和谢意。总之,一年来的工作使我想了很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也算是前车之鉴吧。

由于职教班学员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低,如果按普通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肯定会使班级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职教班工作就要把标准降低。但降低标准绝不意味着放松对他们的管理。而是让"孩子们跳起来能摘到梨",从而对学员进行严格要求。所谓严格要求是指在降低标准的同时,对学员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使得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全面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无论是班会课、团活动还是其他文体活动时间,我都和学员们在一起活动,从个人现在的打算,谈到自己将来的理想;从今天怎样做学生,谈到将来的人生。谈话中我特别侧重一点,那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学员如何做人,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使学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一年来,学员在校期间没有发生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严重违纪现象。虽然他们的品行还需进行规范,但比刚到职教班时有显著提高,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2.培养学员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员到职教班来最不感兴趣的是文化课,最不爱上的也是文化课,经多方了解,结合本校实际,先后对职教班课程表进行三次修改,增加了活动课,减少了文化课,而且文化课以基础知识为主、农村使用知识为主的原则,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爱学了,在此过程中对学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严格训练和培养,这是做好职教班工作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重视双基,取消高难。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本着重视双基取消高难的原则,这样使学员既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又不至于被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搞得晕头转向。所以,毕业考试时全体学员的文化课均能及格,有的甚至还很优秀,达到了满分。因此重视双基,取消高难对职教班学员来说也算是的选择。

4.减少文化课,增加活动课,重视专业课。职教班的课程编排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和活动课三部分,适当减少文化课,增加活动课,有利于对职教班学员的管理,同时,通过活动课,师生一起活动,有说有笑,谈笑风生,学员们也很开心,愿意坚持上学,有效的控制了辍学现象。自开学典礼至毕业典礼近一年时间,职教班无一人辍学。(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后面还要提到。)专业课是职教班的特色课,学校特别重视,由富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三位教师担任此项工作,学生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亲自实践,掌握了所学的养猪、养鸡、养花、种植蔬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想把职教班的工作做好,合理的把握尺度,做好xx年教师工作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严格要求是非常关键的。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与我所提到的尺度是一致的。无论是"规矩"还是"尺度"都需要有人去操执和把握,只有正确的操执,合理的把握,才能达到"成方圆"之目的。下面就如何把握这个尺度谈一谈我的做法,不妥之处请指教。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四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爷爷奶奶们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五

五年三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xx人,单亲2人,留守学生13人,学困生7人,贫困生5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要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如何让孩子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呢?下面我谈一下在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两操监督员、班级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等。同时,我利用班队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我又组织学生每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日常行为规范好的同学,评为优胜星,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注重干部队伍的培养。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所以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在班干部中,我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的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对于各方面不太自觉的同学,我请小干部和他们结成手拉手小伙伴,班干部进步的同时也要帮助这些后进生一同进步,效果比较明显。

三、注重家校联系工作。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访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我高度重视,帮助家长共同对待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

四、补差方面。针对本班的学困生,自己没有放弃不管,而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上进,关心、呵护每一个同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化解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使他们愿意以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给老师看。另一方面利用班队会经常讲解些日常行为规范,处处地方教育学生要用行为规范来对照自己、约束自己。只有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性明确了,学习兴趣也上去了,学习劲头也来了,学习成绩也能有所提高。再加上自己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给差生打电话督促他们按时写作业及了解在家的情况,以便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这样做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总之,作为教师只要你具备一个爱字,那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感谢教工委、教委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幸与在座各位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云枫初中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说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我校是新建的学校,我们就从校名“云枫”二字来挖掘和提炼学校的理念文化。“云枫”即“蓝天白云、从木风声”,暗喻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即像云一样境界向上、像树一样扎根向下、像风一样与时俱进。于是,我们营造了课改文化:“脚踏实地、坚韧执着、开明开放、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为学子育未来、为家庭育幸福、为社会育栋梁”的“三育”办学理念,“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四向”校训,“三大”、“四向”、“五强”的育人目标,“思想领导、文化管人、制度理事”的管理文化,“至仁求真、精耕细作、智慧育人”的教师文化,“放眼世界、乐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生文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校园文化,“书香校园、幸福家园、智慧乐园”的学校形象定位、“国风经典润泽人生”特色品牌构想以及校徽、校旗、校歌、师生誓词等一系列理念文化就这样诞生了。

全校师生对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认同度很高,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成效明显。

大家都知道“南橘北枳”这个典故,用在教育上,我认为就是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校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将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有机融入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让每个孩子处处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让每个学生处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都能在校园中健康、快乐地全面成长(举例厕所文化)。

1.注重入学教育。我校在新生报名时,就将《云枫中学学生守则》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假期认真学习并写好心得体会。开学后进行为期一周“学规范,见行动”的入学教育。内容有融入新集体的主题班会、学生日常礼仪培训、生理、心理健康教育、队列队形训练等,入学教育结束时进行《云枫中学学生守则》知识竞赛。通过入学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爱学校、爱班级的意识,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师表引领。

1)行政带头做表率。邓校长要求所有教职工做“弯腰典范”。全校师生都知道,每天7:00左右,邓校长和其他行政就会一道巡视校园清洁卫生和学生晨读情况,见到垃圾弯腰拾起,有时还带头拿起扫帚清扫地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带动老师,老师带动学生,全校养成了见到垃圾主动拾起的习惯。

2)行政蹲班促管理。我校每个行政成员负责三至四个班级。主要对班级管理(小到各班窗帘蝴蝶结系好没有)、班级文化建设及小组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督促指导,每天详细认真填写检查情况反馈表,邓校长不定时抽查,并就反馈表和抽查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力求管理做到精细化。

3)管理有效重培训。学校每月定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并请优秀班主任介绍管理案例,学校选出成功案例装订成册,为其他班级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四、特色主题活动,提升德育内涵

1.成立学生“道德银行”。为了将学生的行为习惯量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我校成立了学生“道德银行”。“道德银行”仿照银行的操作模式,将学生好的习惯“加分”,不良习惯“扣分”记录在存折上。我们的加分和扣分细则参照《云枫中学学生守则》来制定的。各支行长(各班班主任)每周五将储户余额的电子文档上传政教处,政教处建立了全校储户的数据库。“支行长”每周必须找三名最低余额的“储户”进行思想教育,连续四周最低者,“行长”(学校政教处)要找其谈话。储蓄卡上余额不足80分的,班主任要让该“储户”在周一班会上做深刻的书面检讨,联系家长,说明扣分原因;余额不足60分已达到严重警戒线的,班主任必须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一起“会诊”,制订合理可行的“脱贫”方案,并对该“储户”的道德行为进行持续跟踪监管,直到该“储户”脱离“贫困线”。

2.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我校从开班行课就开始实施“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我们专门召开了家长会,将活动方案、阶段性实施目标及每月信息反馈表发給家长,家长每月客观地对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校表现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学校将做得特别好的学生聘为“文明礼仪”巡查员,去督促其他同学。

3.匠心独具的晨会和班会。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开好晨会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激昂的斗志!使学生在积极、互动、体验的旋律中感悟人生、养成良好习惯。我校每天早晨都要开晨会,晨会分为学校指定内容和班级自选内容两大板块,学校指定的内容有励志歌曲传唱、两分钟“文明礼仪”知识(政教处将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个人礼仪,人际交往礼仪、交通安全等做成ppt传给各班,并要求学生学习并做好笔记)、呼学校和班级口号。每天蹲班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师、学生会干部检查打分,一周评选晨会红旗班。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学校分年级指定班会的主题(围绕我校的育人目标,课堂教学改革、重大的纪念日等选择内容),班级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开展。我们的主题班会完全由学生主持,班主任旁听。学校对各班的主题班会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后成为学校的校本教材。

4.独具特色的学生素质红皮书。办学之初,学校就思考设计符合我校课改理念的、新颖的素质报告红皮书,几学期下来,形成了有“云中特色”报告册模块:第一块《致家长的一封信》,主要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学期以来的大事件,同时对孩子在假期的安排提出建议。第二块“学生素质报告单”,这块里面设计了道德银行余额、学习银行余额、综合素质评定等栏目。第三块“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结合“文明礼仪伴我行”方案和“学习新知-移风易俗”推出阶段性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假期组织了“保护汉丰湖云中在行动”、“讲文明树新风”、“交通安全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在来期开学时向学校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宣传单或影像资料,学校遴选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展出。

5.精心组织的“大课间”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云枫初中xx--20xx年学校发展规划》,我们精心组织并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首先是3分钟左右的自编操,然后安排了大约15分钟的班级自主活动。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师生的身心疲劳;能有效调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行为美;加深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助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潜龙在渊,蓄势腾飞”——通过我们这一年多的努力,留守儿童占80%的云中学子行为习惯越来越好了:没有穿奇装异服的了,没有说脏话的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云中学子都能成为小绅士、小淑女!我相信:追求光荣与梦想的帅乡德育工作者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各位身体康健、工作顺利、事事如意!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六

幼儿入园之初,在与人交往方面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往往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等意识,因此我们将情感教育放在德育德育的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育幼儿热爱父母、老师、小伙伴,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关心他人等等。

每位幼儿都能够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积极活跃的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兴趣多样,愿意和小伙伴交往,愿意接受集体制度规范的约束等。

每位幼儿都能独立喝水、进餐、吸手、入厕、入睡。配合成人穿、脱衣裤等,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提供给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每位幼儿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要对老师、同伴、亲戚、家人有礼貌,早上入园向老师问早问好,不小心撞到同伴会说“对不起”,接受别人的东西或帮助会说“谢谢”,下午离园会对老师和同伴说“再见”,遵守班级班规。

教师对待幼儿的情感倾向很容易影响幼儿对同伴的亲疏关系,因此,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位幼儿,善于发现和保护每位孩子的特点,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对于需要帮助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引导幼儿学会同伴合作,尤其是小小班幼儿刚入园,特别需要得到帮助和指导。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七

尊敬的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晚上好,十分荣幸有此机会代表高中部班主任在这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我今晚讲话的德育主题是“以智慧塑造心性,用仁德培育成长”。作为高中部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已经有几个春秋了,一直以来在董事长高瞻远瞩的“高贵人才”大局观念以及运筹帷幄的“高山景行”决策风范的陶冶下,鉴于自己驽钝,这期间虽说没能领悟到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多多少少积累了些许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千丝万缕,不一而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同仁们交流,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教。

谈班主任工作,主要的就是德育工作。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好似火线上的连长,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教育者。所以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既然德育工作如此重要,那么,作为高中生的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重视?以及如何做好呢?

在我看来,德者,智、信、仁也!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好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智、信、仁”三字。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作为一个高中年级的班主任,带领管理全班60多名学生,就好比北极星,学生全都围绕着你,以你为核心。班主任如果没有智慧谋划,仅凭一双手一张嘴随意指挥任性而为,必将寸步难行,迟早会使自己焦头烂额,而且班级也会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到最后不得不请辞换人。凡是走到了这个境地的班主任,都是由于没有运用智慧去管理的结果。道理说得这么高深,好像只有圣人才有这般能力了。不然,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管理经验或者法宝秘籍。在一个正规高效的管理严密的学校,上层领导早已宏观掌控、运筹帷幄,将学校的大事小事考虑周详,安排周密,到班主任这个层面只是要懂得如何巧妙地有效执行,让政策的效力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智慧。

举个非常简单的案例来分析,我们锦弘中学早已为学生量身制定了夏秋两季校服,校服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文化认同,情感皈依。可是在校园里,我们总会发现有些特别张扬个性的学生总是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理由隔三差五的穿自己的个性衣服,这个现象或许很多班主任都遇到过。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认同学校的文化,自觉着校服在身呢?这里就是体现德育智慧的地方了。在学校制度的要求规范层面下,面对执拗的特殊学生,则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需要进行耐心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学校要让每个人穿校服,其实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和现实境况的家庭,这里面必然有富贵贫寒的悬殊,着装的不同,时尚元素的加入,衣服价格差异、华丽与朴实的截然对比,以及流行的渲染,必然会形成学生的攀比之风,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出生的不满以及自尊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同样校服下的学生就不会有差异有攀比甚至歧视,在一个公平的平等的环境下成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把穿校服、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上升到这个层面,自然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打心里面接受,这就是有智慧的德育教育。

进入高三以来,高中部在校长室的领导指挥下,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改革。比如,一天三遍高喊励志口号、贴励志标语、激情跑操等。刚开始,这种方式或许在部分老师的心里激起了波澜,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搞形象工程。没错,表面上看,这确是形象工程,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实实在在的。因为我理解为,这是对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培养。这种激情文化的指导正是对董事长提出高中部“塑造一种模式”的激情学习理念的深刻解读与有力贯彻。这就是注入“精、气、神”。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凝聚力必然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一个班级,无论是哪个类别,创新班也好、普通班也罢,如果也没有凝聚力,没有贯彻好这种激情文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松散的、涣散的,成绩也是很糟糕的。

这样的德育工作,就是在有形之处下功夫,在无形之中收获成果。

信,就是信义。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用董事长的话说:“我们都是在做善事。”既然是做善事,那就好好做,切不能做成了坏事,不能误人子弟。说这话或许听者不悦,会站出来反驳,大家天天辛苦备课上课,我怎么可能“误人子弟”呢?这不是笑话吗?其实未必。我们的老师大部分多是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么,何谓“师范”呢?语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而班主任是老师中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言出必行。一个学生跟着你三年,这三年是他最美好的年龄,也是他行为规范、道德理智慢慢确立奠定的三年,所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风向标。一个班级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三年,三个春秋的耳濡目染,他的行为习惯三年以后和他的班主任会十分相似,这个班主任的脾气秉性甚至都会传染给这个班的学生。我们回想一下自己都会发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行为习惯是曾经的某个班主任老师感染的,或者有他的影子在身上。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哪个班主任特别爱看书他影响了当年的你,而今你也酷爱读书;但也许又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曾经的班主任特别爱抽烟,不管课堂教室还是办公室亦或是走廊,他烟瘾犯了就拔,结果许多年后你也成了他。

所以,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德育教育是从他自身开始的,这就是“师范”意义。具体到我们每天陪伴的学生,我们平时的言行很多时候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一抬手一投足无不映射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他们争相讨论模仿的热点焦点。那么,如何给他们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正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了。所谓,事无巨细,细大不捐,小事重视了就不是小事了,小事忽略了大事可能就办不成。

譬如,学生晨读。当大家都在班级读书的时候而你却一直站在门口刷手机,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投入得忘乎所以,完全没有公共场合的顾忌。那么其影响定然是负面的,你们班的学生带手机问题一定将会是你一直不断的头疼问题,因为你每天都在熏染他们,让他们对手机充满欲望。当你为处理带手机问题苦思冥想招式的时候,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你自己这里。所以,与其在班里苦口婆心地开班会不断重复玩手机的危害性,倒不如自己放下手机,与学生们一起畅快地晨读。这样,你给学生带来的就是正面的榜样,在你的熏陶下,学生自然爱读书爱学习。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式德育教育的典范。“己欲立而立人”正是这个道理了。

这种以身为范的榜样式的德育工作,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仁,就是仁慈。

孔子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做一个师者,应当温和而不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安详。我把这十个字理解为做一个温和仁慈没有暴戾之气的教育工作者。

前不久,同事们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则合肥市北城世纪中学老师打学生的视频刷爆了,想必老师们都看到了。一个八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开学头一天就用扇学生耳光的方式让自己一夜成名,可惜是臭名昭著。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节课扇了43位学生,我真心佩服这位老师的体力。视频传到网上以后,满城风雨、口诛笔伐、千夫所指,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老师,更是甚嚣尘上。再一次把体罚学生的敏感话题推到了新闻舆论的顶峰,也把学校德育工作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而今,此事已经风平浪静、偃旗息鼓了,至于它的起因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可是,重要的是这个事件给我们同样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们带来怎样的警醒和启发。从学校德育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例无疑是德育教育失败的典型。

体罚,是传统教育的陋习;打孩子,也是现代公民法制教育首先应该摈弃的。

义正言辞地说,教育的方式中最低劣的就是暴力手段,即动手打骂,心里学概括为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语言有时也会成为暴力,其厉害程度甚至强于动手,比如,有些老师经常在无意间讲口头禅:你看看,猪都被你笨死了。这就是一种语言暴力。

体罚和辱骂学生,别的且不说,首先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心灵的荼毒。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德育教育的践行者。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恬静好学者有之、调皮捣蛋者有之、顽劣惫懒者亦有之。那些听话的学生固然惹人喜爱,那些顽皮的学生难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吗?正好相反,一个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对那些不听话学生的教育与感化。中国式传统教育,往往认为打骂是最直接有效的,甚至有家长在和班主任沟通时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你只管打,没事,我支持。”其实,这是一句大大的谎话,你千万别上当。中国人常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就是害。”我认为这句话是个假命题,以讹传讹罢了。

是不是运用暴力是直接有效的治愈差学生的手段?我的回答是:绝对不是!

举个案例,现在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moba——“王者荣耀”的现象十分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注册“王者荣耀”的未成年人超过200万。而我们身边沉溺“王者”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在座的班主任从班级里想必也会偶有斩获。

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令人头疼。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他们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高三学期刚开始,我在班级里就发现了一例。接连三天,只要我去班级观察,这个学生总是趴着睡觉,常常面容憔悴、两眼通红。我断定他晚上玩手机。于是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一直跟他谈心:谈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学习成绩以及现状,他的人生理想和未来打算,等等,总之,就是不谈手机问题。后来,这个学生下午竟然自觉地把手机拿给了我,并且立誓要折节读书。他讲“玩游戏‘王者’,是成就别人为王者;放下游戏‘王者’,是成就自己为王者”。当时,我非常感动并且激动,我觉得这个事处理的太成功了太艺术了。我既没有动手打他,也没有威胁叫家长,而是用仁慈感化了他。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喊口号、晨读,总有一个嘹亮亢奋的声音特别突出,那就是来自这个“回头浪子”。所以,我坚信:仁慈强过任何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待己;以心待人,人必以心待己。德育,就是育人育心。既然如此,班主任做德育工作则应以温和的容颜、平和的心态以理服人、以德化人。这也是著名教育学家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女士的情感教育的德育核心原则。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俗话说:一等人德才兼备;二等人有德无才;三等人无德无才;四等人无德有才。可见,德育教育是何等重要,理应把它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来抓。

高中部德育工作一贯的优良作风是班主任的谈话制度,无论是考试前的答题指导还是考试后的心理辅导,办公室、楼道走廊,经常能看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语重心长地促膝长谈。这是高中部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及自二零一六届以来高中部校长室推出的临界生领养制度,更是体现了学校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有效的人文关怀举措,这些无不是董事长长期以来夙夜辛劳、对高中部德育教育工作大力鼓励支持的结晶。每一点都是良苦用心;每一滴都是苦心经营。尤其是董事长提出的“拼了”精神:拼了,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拼了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拼了是决战到底、永不舍弃的豪气,拼了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霸气,拼了是我要上大学、我必上大学的锐气。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践行者——班主任们,我们需要的是细心聆听、用心揣摩、专心致用。定然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以上就是此次会议我讲话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前辈们批评指教,谢谢!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八

上周三,有幸参加的省中潘勤工作室的活动,听了两节各具特色的班会课,一节是初中的钱亚峰老师班上的“建设良好班集体——我能行”,一节是高中的张震老师班上的“铸我军魂——高一军训动员”,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带给我的却是太多太多。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对于如何上班会课,如何开展班会活动还是一知半解,这次的活动就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合到一节班会课中,让学生参与体验,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得。我将自己的体会总结一下,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进行要切实符合学生的需要。两位老师的选题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新初一的学生,刚刚组建一个新的班级,那么如何让学生有一种意识,要为自己的班级做一些事情使得班级能够变得更加优秀,这次的班会课就及时地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可以说对老师接下来的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而张震老师的军训动员,更可以说是应时应景,恰逢新高一军训前夕,一次好的军训动员可以让学生心理上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军训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验和感悟,可以说是将军训的作用最大化,也是十分适时的一次活动。通过这两位老师的选题,我体会到了在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既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又能真正起到德育工作的效果。

其次,德育工作的开展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上我们常常会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我想在德育工作上也应该是如此。两位老师的班会课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钱老师的班会课就是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表看法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其中只是给予了相应的引导,而这些引导又是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将问题深入化透彻化,更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深化引导,整个班会的主题对学生而言产生的心灵震撼也就更大了。而张老师的课也是如此,虽然是由老师主持,但是班会的后半节课可以说完全是学生自己展示的舞台,经过前半节课老师播放视频、图片等等的引导,后半节课学生在说自己的体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德育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学生们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再在表达和听取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同学的看法,这样的德育可以说是来自学生又回归学生。

最后,我觉得两位老师的课还让我看到了德育教育中资源的利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学生自己已经创造的或者是取得的成绩,还是来自社会的、影视的、家庭的、学长们的例子,都在班会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对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身边的有效资源,并利用到德育工作中,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次的活动对于我这样的新班主任来说也可以说是应需而来,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学习的机会,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成熟。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十九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说明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德”字当先。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心灵。我们开展“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大讨论,正是彰显了我们“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理念,切实地表现了我们育人的前瞻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泡在溺爱的蜜罐里长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记得刚开学的某一天,我无意间听到一名女生对同学破口大骂,那骂声响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严厉地制止了她,并且对她说:“你刚才说的话和你漂亮的外表严重不符,你说的话我都不好意思重复,你骂人是对同学人格的侮辱,伤了同学的感情。我跟她讲我今年夏天在北京火车站遇到的一件事,一个女孩和一个妇女发生口角,并且张嘴骂了那名妇女,骂的很难听,当即那个女孩的父亲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我又对她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况且你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能出口成脏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也许像这样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小事,但是在学校,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是就不可轻视。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时时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育他的不仅仅是班主任,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说到“全员”德育,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有的说“给力”,有的说“神马都是浮云”,有的说“”坑爹”,有的说“你五毛我五毛咱俩就一块了”……学生说了很多,真是无奇不有。课后我进行反思,学生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无非就是上网看到的。况且学生并没有把他先进的手机功能用在学习上,而是天天沉迷于网络中。面对着五花八门的网页,学生们是兼收并蓄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污浊了学生的心灵,这在真、善、美的道德修养上是一种缺失,在是非黑白面前是一种迷失。面对这种缺失与迷失,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远远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

面对着学生的顽劣,真的让老师们惊叹。有这样一件事,十一放假回来我给学生考试,发现一个学生在抄,我当即告诉他零分处理。第二天发下卷子后,他找我说,老师你还真好意思给我零分。我说,你有没有搞错,你好意思作弊,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给你零分的。他又说,同样是默写课文,为什么让我重写一遍,我的同桌只是改写错字?我对他说,我的同行前辈至圣先贤孔子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说要因材施教。你的同桌背下来了,因为马虎而写错字,改错字就可以了,而你是没有好好背,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你的智商很高,情商有待于提高。他问,老师,啥叫情商?我说直白地告诉你,你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惰性是情商;你刚才对老师的态度是情商,你对自己缺乏自我管理是情商。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有所提高的话,希望我们以后好好合作。经过几番的斗智斗勇,这位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能主动到办公室找我补课,课堂上能安静地听课,并且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语文成绩考了84分。之后我对他说:“原来你也可以这样,希望你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以上我所讲的几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我认为要将“三全”德育落到实际行动上,不妨把我们高一开学初搞的学习《弟子规》活动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来进行。《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儒家经典。孔子倡导的那些仁、义、礼、智、信的教化思想正是现在人们所缺失的。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诺贝尔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作为炎黄子孙就更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去。那么我们就从弟子规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弟子规》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是一把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足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具体做法是:第一,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读一小段,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领会其要旨;第二,利用语文老师课堂这块阵地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让学生学会辩是非,知荣辱,明事理,凭借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知识,悟做人;第三,开展围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开展辩论会,利用先进事迹编出小话剧,然后充分地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在课间播放,或者举办书画作品展或者手抄报等;第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弟子规钱文忠的《百家讲坛》等。

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回归最自然本真的“人之初”的伦理道德上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德行。从我们自身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立足于”以人为本,德育当先“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工作之中,力争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承中华文明,厚德载物,天高地阔,让莘莘学子飞得更高、更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二十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期,他们可塑性强,随意性大,正是建立自信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小学这一重要的教学阶段,激励我们的学生充满自信地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避免陷进自卑心理的泥潭而影响一生的发展。

(一)以真诚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向上意愿

铁不能因恨成钢,苗不能以拔助长,只有靠船下篙,因人施教,以真诚的爱去体谅我们的学生,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求学向上。

(二)以欣赏的心态对待他们的点滴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每一次退却给予最热忱的鼓励,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报以最真诚的赞许,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在教师的尊重、欣赏下不断获得自信的驱动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看他们的整体素质是否提高。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了动手、表达能力等,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取激励法,识别法,排除法,调节法等方法,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张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曾经在我班有一位同学,性格非常倔强,从不计较后果,脾气急躁,打架事件时常发生但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与人相处,缺乏自制力,责任感较薄弱,以情绪化、较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强,经常就会认为自己就是班里的小皇帝。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但通常不会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去,作业能够完成,但完成的总是会丢三落四,经过调查了解之后,在家是独生子,父母在外干活,没有时间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学生只依赖于父母所给的大量零花钱,但没有想到大量的零花钱给学生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他做错事,经受不住老师同学们的批评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在父母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放松了对学生的教育,在加上家庭这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导致出现了问题而不负责的后果。部分学生也会在他的带领之下走向不同的道路。学习上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成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及时做了一下补救措施:

1、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2、针对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及时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常借给同学学习用品、偶尔问一些学习上的知识我会及时鼓励并与学生及时谈心,从心理上让他感觉到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人所关注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3、课上可以故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提高他对上课的自信心和兴趣,引发他的虚荣心可以让他在班上“大显身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的学习有了很大提高,学会了怎样做才是最受别人欢迎的,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很大提高。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在学校、同事的帮助之下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的学习。我想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德育内涵。我们应当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和德育渗透要融为一体,在讲教材的过程中,时时体现德育的渗透,把握学生的脉搏,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二十一

当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德育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通过《英德市中小学实效德育工作方案》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说明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德”字当先。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心灵。我们开展“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大讨论,正是彰显了我们“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理念,切实地表现了我们育人的前瞻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泡在溺爱的蜜罐里长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记得刚开学的某一天,我无意间听到一名女生对同学破口大骂,那骂声响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严厉地制止了她,并且对她说:“你刚才说的话和你漂亮的外表严重不符,你说的话我都不好意思重复,你骂人是对同学人格的侮辱,伤了同学的感情。我跟她讲我今年夏天在广州火车站遇到的一件事,一个女孩和一个妇女发生口角,并且张嘴骂了那名妇女,骂的很难听,当即那个女孩的父亲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我又对她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况且你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能出口成脏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也许像这样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小事,但是在学校,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是就不可轻视。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时时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育他的不仅仅是班主任,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说到“全员”德育,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有的说“给力”,有的说“神马都是浮云”,有的说“你五毛我五毛咱俩就一块了”学生说了很多,真是无奇不有。课后我进行反思,学生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无非就是上网看到的。况且学生并没有把他先进的手机功能用在学习上,而是天天沉迷于网络中。面对着五花八门的网页,学生们是兼收并蓄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污浊了学生的心灵,这在真、善、美的道德修养上是一种缺失,在是非黑白面前是一种迷失。面对这种缺失与迷失,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远远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

具体做法是:第一,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读一小段,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领会其要旨;第二,利用语文老师课堂这块阵地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让学生学会辩是非,知荣辱,明事理,凭借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知识,悟做人;第三,开展围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开展辩论会,利用先进事迹编出小话剧,然后充分地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在课间播放,或者举办书画作品展或者手抄报等;第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弟子规钱文忠的《百家讲坛》等。

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回归最自然本真的“人之初”的伦理道德上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德行。从我们自身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立足于”以人为本,德育当先“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工作之中,力争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让莘莘学子飞得更高、更远。

德,何为德?古人常曰:止学至善为德。

作为一名90后,从小便接触internet,email,phone等21世纪的产物。数字世界于我们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了。比起直接的与人交流,我们更擅长使用msn等电子通讯工具。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往往会有疏忽,以至于留下不会以德待人,以德自处的映像。因此,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映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一切良好的品德都是建立在爱上。学会爱每一个爱你的人,你就走出了道德的第一步。

爱,对于人类不是一种遭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周国平说,当一个人类爱上他人时,他才是人类。否则,他只是一个高级生物。那么如何让别人知道,你是爱他的?关怀。关怀是爱的基础表现。当父母会家时,递上一杯茶,是关怀;当朋友遇上哭泣时,递上一张纸巾,是关怀;当路人摔倒时,给予一声问候,是关怀。关怀是爱的体现,爱并不内敏。

诚信,是道德的第二步。信用,只占心灵的一角落,却能让你拥有整个世界。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人与人的相处不过时一个“诚”字。却让许多人觉得万分困难。其实,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就是诚信。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做到以上两步,你就基本迈向道德之路了。

2.1依法执教,以德从教。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法制国家了,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一纲六法二条例》特别是其中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教师法》等、《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及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关于教育的讲话。

2.2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热爱她,努力工作,寻找快乐,积极进取,作出优异的成绩。

2.3关爱学生。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现行情况下,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我们要从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关心爱护他们。

2.4严谨治学,加强业务进修。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不学就要落后。昨天的知识已经不适应今天教育了,昨天的方法同样变老化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传统教育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5团结协作。在工作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无论是集体工作还是个人工作,团结好教师,团结好学生,用集体的智慧,用大家的头脑完成工作。

2.6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怎样做人。一个老师的言行将会对学生很大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今天的教师要塑造全方位的新形象,除了抓好自身的教学业务工作,还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强化政治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人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需求很容易满足,难就难在这精神上的需要,当孩子又想帮助老师搬椅子或抹桌子时,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可能给你带来麻烦就阻止她,我们因该看到他没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有劳动的需求,我们因该满足他们这种需要,以发展健康情感。

在幼儿性格培养发面,我还注重与家长沟通,正所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孩子有分享行为时,我及时地与他们的家长沟通,让家长也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充分感受成功,从而避免他们一回到家,分析意识就消失的情况。

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会不教育的重点放在喂养方面,当然这很重要,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孩子来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吃饭还是要大人喂,更有甚者奶奶一直抱着幼儿进班。

在午睡时我会叫孩子脱下衣服、穿衣服,当孩子已学会自己托衣服就给与肯定,并在家长面前表扬一番,要求他们在家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通过佳员工与,现在孩子明大都会自己脱下衣服、自己吃饭了。

这两支队伍一是班主任队伍,二是学生会队伍。

班主任工作决定着德育工作的质量,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和德育管理能力是我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点。

(1)组织班主任学习现代德育理论,破除管学生的旧德育观,树立理学生的新德育观。

(2)完善班主任职责、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自荐、竞聘上岗,学校择优录用制度。对新班主任采取见习班主任制度,进行以老带新。

(3)坚持周例会、月学习、专题研讨会和班主任培训制度,增长班级管理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抓不良倾向和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学年两次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把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分层次记分,公开奖励和表扬优者。

(5)积极发动、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科研活动,每学期对优秀德育方案、优秀德育论文给予表扬并向各报刊推荐。

另一支队伍学生会,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力帮手。

接手政教工作初我就萌生了建立学生会的念头。在我走访了很多学校,学习了他们学生组织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拟订学生会章程、学生会干部工作制度,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政教处面试、学生评议、班主任推荐的综合考评模式组建学生会干部队伍;采用职责明确,分层培养、专项培训,个别指导、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培训套路;同时对干部队伍的培养渗透于各种管理之中,渗透于学生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让学生会干部在实践中探索并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产生态度情感体验,实现自我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突出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做,走在学校管理的前台,使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学会沟通、善于理解、勇于创新,学生会现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小学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模板22篇)篇二十二

仔细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奇,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熟悉问题,定位问题,熟悉对了,定位准了,许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阅历,亲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表达对学问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长。

假如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治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展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当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别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由于活动增加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讨论方法,进展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协作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相关范文推荐

    纪念八一建军节周年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9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预防秋季传染病(热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独特的思路,还需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来欣赏一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范文,相信能够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通过开展秋季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预

    社团晚会策划书(优质20篇)

    策划书是为了向相关人员介绍一个计划或项目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以便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策划书的编写需要对相关领域和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一个成功的策划书应

    坏人来了安全教案(热门17篇)

    安全教案是指针对特定安全问题设计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用于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各类安全风险。这些范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销售前台述职报告(实用18篇)

    写一份述职报告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意义,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小班语言教案鼠宝宝找朋友(实用19篇)

    通过小班教案的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小班教案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学习。说教学目标:首先我认为情绪在指导幼

    疫情防控人员出入管理制度范文(19篇)

    规章制度的存在可以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确保其合法合规。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

    企业大学生代表发言(专业15篇)

    发言稿是一种在特定场合,向观众或听众进行口头表达的文本材料,它具有直接、生动、感染人心的特点。发言稿可以用于演讲、会议、座谈会等各种场合,是传递信息、表达观点、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论文(优秀19篇)

    在质量月期间,企业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展培训、组织质量评估等,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量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空调清洁服务合同(优秀14篇)

    服务月是指某个时间段内,学校或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服务月中,志愿者们将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慈善捐助等方面,为社会作出贡献。以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