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

时间:2023-11-01 作者:JQ文豪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

实习心得是总结自己实习经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看看这些实习心得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在实习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一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实习时间。

20__年7月10日---7月12日。

四、实习地点。

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

实习地点简介。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1982年河南省政府批建的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禁猎禁伐区、以及1991年省政府批建的沁阳白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辉县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焦作、济源、沁阳等地林场和群营林场连在一起,联合扩建而成的。保护区处于暖温带的南沿,南北植物兼容并存,多样性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759种,其中有13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四种,分别是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和野大豆。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最西北角、距离市区65公里的黄背角村,北与山西阳城接壤,西与山西垣曲相邻。场区总经营面积51675亩。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最高主峰斗顶峰海拔1955米,最低海拔只有400余米,显著的地理落差造就了林场植被分布的复杂性和动物分布的多样性,至今还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堪称"从远古走来的一颗绿色明珠",倍受世人关注。林场共分布木本植物60科128属400余种,基本植物15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青檀、猬实等十几种,是河南省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五、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实习的内容包括植物的采集、辨别、分 类、压制标本。7月9日到达黄楝树林场,老师讲解实习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分配实习工具:植物专用钳,尖头钳,小铲子,塑料袋,大编织袋,标本夹等。7月10日上午老师实地讲解部分植物,然后同学沿公路上山采集标本。在山上见到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植物,收获很多。下午开始把上午采集的标本编号、分类、压制保存。傍晚到林场的后山去采集标本采集方法:用小铲子,铲那些地上长的成株的草本植物或用尖头剪或植物剪,剪下木本植物的树枝条(应该尽量带有花和果);蕨类整株一个同学带着大编织袋,把同组同学采集下来的植物放入袋中。7月11日老师组织学生前往登黑龙沟,我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险!在自身的到挑战同时,也观察了许多植物的生长环境,采集了许多标本!这是整个实习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历了!这一天虽说很累,可以说是挑战了我们的生理极限,但是一路上我们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鬼斧神工也算不虚此行了。7月12日沿公路前往水电站,采集标本,尤其是水生植物。回来下午整理压制标本,并让老师验收成果,做好与动物组交换的准备。

(二)辨认标本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们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辨别技巧:辨别植物所属科目时:应该注意植株的各种形态上的区别:根状茎,块茎;贮藏根,寄生根;单叶,复叶;轮生,对生,互生叶注意:以上的特征就可以辨别大部分的植物的科目了。花的基本构成:花萼,花被,花瓣,萼片,花冠,雄蕊群,雌蕊,花托等等。每种花的基本组成,不尽相同。这可以区分各种植物。

(三)采集和制作标本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一定有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如有完整的叶、花、果实是再好不过了,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选出最好的标本,并且对其整理。如整整叶子,把叶子摆弄呈两面都有,花果的摆放,对一些多余的东西都可以剪掉,留下最突出的,能够体现此标本特征的东西。整理完后,我们在标本夹上铺好吸水纸把标本原本不动地放在里面,再把吸水纸平铺叠在一起,要在上面放另一个标本,待放的标本差不多时,在最上面多放些吸水纸,最后把另一个标本夹放在上面,用绳子捆紧。每天给标本换纸,标本的水明显失了很多,标本颜色等有些改变,观察后,我又按原来的步骤弄好。标本一次比一次换纸时更定型了。几天后,标本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们也知道标本压得也差不多了,效果还可以,没有发霉等不良现象,只是把标本拿出来是把叶子弄折了。不过,总得来说,对这次的标本制作,自己还很满意。

(四)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颈卵器植物:蕨类:蕨,卷柏裸子植物:侧柏,松树菌类,颗粒状地衣双子叶植物纲:菊科:牛蒡、香清、牡蒿、丝毛飞熏、鬼针草、蒲儿根、蔷薇科:黄刺梅、蛇莓、山楂。珍珠梅、绣线菊、,翻白草毛茛科:铁线莲、唐松草桑科:构树壳斗科:毛黄橿子、栓皮栎、板栗、石竹科:石竹、女娄菜、繁缕、葫芦科:栝楼,大戟科:大戟、叶下珠、伞形科:小窃衣、唇形科:活血丹、薄荷豆科:刺梅、胡枝子锦葵科:山棉花卫矛科:丝棉木、南蛇藤、罂粟科:白屈菜、连香树科:连香树领春木科:领春木荨麻科:荨麻、蝎子草商陆科:商陆、藜科:藜椴树科:小花扁担杆、蒺藜科:蒺藜景天科:费菜、垂盆草虎耳草科:小花溲稀、鼠李科:卵叶鼠李无患子科:栾树、漆树科:黄楝树槭树科:建始槭酢浆草科:酢浆草报春花科:狭叶珍珠菜、萝藦科:萝藦、杠柳、地梢丽瓜、牛皮消忍冬科:菟丝子、日本菟丝子木犀科:连翘苦苣苔科:猫耳朵茜草科:薄皮木、茜草、马鞭草科:海州常山,荆条、玄参科:通泉草、毛地黄马钱科:醉鱼草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泽泻百合科:山麦冬、山丹禾本科:狗尾草鸭跖草科:鸭跖草莎草科:苔草天南星科:一把伞南星鸢尾科:射干、鸢尾灯心草科:灯芯草六、心得体会一周的意外实习转眼就结束了,我们已经回来了,可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不舍,似乎有点意犹未尽。

从野外实习中,我们认识了大量的植物,但又显得比较零乱,很想有一个归纳总结的机会,例如:见到许多羽状复叶的植物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科,如何去识别他们?叶对生的植物、草本的开花植物,某一大科的植物如何识别等等。通过总结,不仅有了科属的总体上的认识,各种植物的本身特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有的同学从唇形科总结中依据花的结构设想出该科植物花与其他植物的特征的异同。这时对唇形科的理解已经不是孤立的几朵花,而是对植物的总体认知,这样就使认识更深入了一步。总之,野外实习目的不是仅仅增加一些记忆库中的植物名录,主要是通过实习的各个环节,培养、提高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次专业野外实习,我们巩固所学动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把课堂所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认识并采集了数百种动植物标本,初步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习性、所属科目、生态分布等知识。了解组织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也是它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增加植物学相关知识,并培养我们相关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这趟实习中,大家都打从心底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苦,黝黑的皮肤,满手的伤痕,满身的大汗和疲惫的精神······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晓得,愈令人辛苦的旅程,给人的感受才愈深刻。磨练意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考验自己的过程。长大了,都想实践一下,都想"飞",我感激老师给了一个让我们"飞"的机会,也很感激同学们之间互相教导帮助如何去"飞"突然发现我们的专业并不是一味的枯燥和乏味,反而是生动和形象的。只是平时大家很难才有这么集中的时间和这么好的场所而已。并且,我由心里得觉得我们所读的专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问题等着解决,我们就是那些解决这些重大难题的"未来专家",只要我们鼓起勇气,认真体会生命科学的真谛。我们做事情时应该好好地善于运用知识,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方可灵活掌握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才可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才能够加以纠正,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点不仅对这次实习有帮助,还是日后我们解决问题,困难的致胜法宝之一。感谢系里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增大了我的见闻,拓宽了我的视野,吸取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我会记得这次实习的点点滴滴,记得爬山、采集、捕捉昆虫时的每一幕,同学们的欢乐的笑容,不会忘记大家付出的艰辛与获得回报的喜悦。七、建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野外实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野外实习我们既能巩固以前学习的书本上的知识,也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对野外实习我也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下看法吧。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系里可以能把课程调一下,尽量能让同学们在学完植物学和动物学后就能去野外实习,中间不要隔太长时间,时间太长的话,很多知识都模糊了。其次是希望能延长实习的时间,以便给同学们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认识林场附近的动、植物。以上就是我的几点建议了,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到野外去实习。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二

本次动物野外实习,我们捕获100多种动物,并制作成标本。大概有环节动物,两栖类,蛛型纲,多足纲,昆虫纲;其中昆虫纲最多,主要有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蜚蠊目,等翅目,革翅目等。

膜翅目:已知约198000种。通称蜂或蚁。触角丝状或膝状。

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许多种类有“细腰”。雌性常有锯状、针状产卵器或螯刺。无尾须。完全变态。

黄蜂:黄蜂(wasp),亦称胡蜂。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symphyta)一些不能螫刺的昆虫。黄蜂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及一对触角。黄蜂的口器为嚼吸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双翅目:已知在1xx0种以上。通称蚊、虻和蝇。触角丝状或。

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

虻:虻类体型粗壮,飞翔力极强,外表极象一头特大号的苍蝇。体长6-30毫米。俗名叫瞎虻,因为它们飞翔时带着嗡嗡声又快又急,好象乱飞一样,但决不是瞎飞乱撞。虻类和其他吸血昆虫一样,只有雌虻才吸血。雌虻口器甚发达,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用这三件利器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津津渗出,就是坚韧的牛皮也无从幸免。血液流出后,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虻很贪食,一群虻在叮咬牲畜时,常使牛马浑身血迹斑斑而狼狈奔逃。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它们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它们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人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

食蚜蝇: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蜂。由于蜂很强大,腹末有刺,不好惹;食蚜蝇由于像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不难区分。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对于熟悉食蚜蝇的人来说,即使在飞行中也可以看出它们与蜂类的不一样来:食蚜蝇在飞行时能较长时间悬定于空中某一点,后突然飞到附近另一点,飞行动作平稳,而蜂类飞行时常常有轻微的左右摆动。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三

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20__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必须完成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无论是实习还是其它的学习,绝对不能再像有些学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学习不能只是死读课本,如果只看文字,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只有实际观察,配合书本上的理论,如此一来不但能加深印象,也能学到书上没有的东西、经验,说不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对实习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习前的预习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如此一来完成报告也就很轻松了。

一边写着文章,一边好像又回到了在北碚实习的时候,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书本转移到实际的操作,更能让我们掌握和领会到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而且同学之间的友情也更深了。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表现在男生对女生的照顾上,在爬山时,男生总是走在最前面。但是对于我,感觉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于对自己的锻炼上。这次出来实习,是对自己的一次很好的磨练,虽然被太阳晒黑了,人也瘦了,但是我更结实了,在意志上更强了。每一次对体能的突破,都是一次意志力的锻炼,这对于今后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四

20xx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五

十五天的野外实习就匆匆的结束了。十天的实习生活,虽然有些辛劳,但也有许多的快乐。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动物学方面的知识还是与同学的生活相处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定位都有了新的看法。

我们此次日程如下:5月22日开动员大会;5月25日从都匀出发到达住址;5月26日-----6月2日在保护区里面采集和制作标本;6月3日回到都匀6月4日整理标本。

在荔波的十天期间,出掉去来的两天我们其实只有八天的时间。八天我们每一天都有外出,而且都行走很远的路程。差不多每天到一两点才吃早饭,下午制作标本,晚上检索到十一点左右。对于我们很少吃苦的这代人来说确实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们班被分成三个大组八个小组,我在的组是第一大组第二小组,指导老师是熊老师,组长是林春。我们小组有八个同学,有一个是师姐,第一天开始师姐可能跟我们有点隔阂,自己一个人走路,走到巴克时我就跟林春建议我们要多跟她讲话,不然她会感觉到脱离我们。后来我们主动跟她说话,刚开始她可能还有一点放不开,后来才慢慢的融入我们。汪勇和龙亚锋身体不是太好,但他们回来了还都坚持做事,龙亚锋还拿网去扑蝴蝶,走得远汪勇就不出去,但他就在驻地查标本。林春是最辛苦的,每天回来我们做完了,她还要抄写到很晚。王青钦、黄永玉两个体质都很好,扑蝴蝶、做事都很认真,这让我很是感动,更激励我认真的做事。也看到我们这个团体的团结。

还有很多的东西不是很明显,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提高和加强了合作能力、集体意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缺点,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以后的生活影响都很有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培养了我对动物学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六

本次实习主要选地为崂山和青岛海滨。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崂山属于山地丘陵生境类型。这种环境类型不仅包括森林、草地、裸岩、川流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果园、农田、池塘和居民点等人为景观,是比较理想的陆地动物实习地点。捕捉的动物以昆虫为主,也有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我们准备的采集用具有:昆虫网、镊子、镐、盛水的塑料瓶、塑料袋以及捕虫袋等。还准备了蛇伤药等药物,以应急。

3、采集认识的动物种类简介。

昆虫纲:异色灰蜻、半黄赤蜻、(蜻蜓目)螳螂、大刀螂(螳螂目)山东雏蝗、红褐斑腿蝗、笨蝗、中华负蝗、土蝈蝈、斗蟋、蟪蛄、寒蝉(同翅目)稻大蚊、牛虻、食蚜蝇(双翅目)硕蝽、菜蝽、谷蝽、环斑猛猎蝽、裙腹猎蝽(半翅目)中华草蛉(脉翅目)、铜绿丽金龟、亮绿彩丽金龟、白星花潜、栗山天牛、黄带蓝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巨锯锹甲、中华长毛象、臭椿沟框象、谷象、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双七瓢虫、异色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中国虎甲、艳大步甲(鞘翅目)、蜜蜂(膜翅目)地鳖虫(蜚蠊目)中华斑鱼蛉(广翅目)。

4、详述数种半翅目昆虫的形态特征。

半翅目,又称异翅目。前翅为半鞘翅,质部相互重叠;后翅膜质,短于前翅;静止时,翅平覆于腹部之上。刺吸式口器。渐变-态。无尾须。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半翅目昆虫的特征。

1环斑猛猎蝽:猎蝽科,简要特征为触角第一节最长,身体有两个浅色环形斑纹;

2熊蜂:熊蜂科,体大粗壮,触角膝状,黑色密被杂毛;双斑圆臀大蜓:蜻蜓科,头顶触角黑,额黑,近前缘脊有黄白色横斑。

3、金绿宽盾蝽。体宽椭圆形;金绿色有光泽,体背有红褐色斑纹。前胸背板有1个近横置的日字形纹,小盾片几乎全覆盖腹部,背面隆起似龟背,有花纹。腹下侧缘金绿色,余部黄色。足黄褐色有金绿色光泽。

4、双斑圆臀大蜓大蜓科腹与后翅长,。雄虫唇前缘黑色,有2个小斑。头顶、触角黑,额黑近前缘脊有1个黄白色横斑。复眼褐色。合胸黑色具黄色毛,两侧有黄色条纹,上端膨大、圆形、接近合胸脊,下端尖、斜向两侧达合胸领端。翅透明,翅痣及翅脉黑色,翅下方黄色条纹宽而倾斜。足黑色,基节外侧具黄色长形斑。腹部第10节及肛附器黑色,第2~8节前半部环状斑纹黄色。交合器前钩片扁阔,后钩片细长、向后弯曲。栖息于近水岸边草丛中。

5鹰翅天蛾天蛾科体、翅橙褐色。触角间及胸背两侧绿褐色。下唇须及胸部的腹面橙黄色。前足胫节外侧白色。前翅基部有1个小黑点,1条不显著的纹和上下2个褐绿色斑组成内线,褐绿色波状中线和外线不明显;顶角弓状下弯像鹰翅,端区有1个月牙形褐绿色大斑。后翅橙黄色。中带及外缘带棕褐色。危害枫杨等。

4、举例说明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和采用技术方法。

手捏昆虫胸部,从1,2气门孔向头、体部慢慢注入20﹪甲醛液0.2ml,迅速退出注射针,插入大头针,左手捏针尖端,右手用针头将触角、足整理好,前翅成一条直线,对称摆好,置泡沫板上在通风出晾干。

为了使采集到的昆虫更好的保存,方便以后的观察和学习,我们将昆虫作成了简易标本。制作方法是:瓶中倒入适量10%的甲醛溶液,将昆虫放入其中杀死;或直接向虫体内注入甲醛溶液使其死亡。然后把昆虫针插进昆虫的胸部,左手捏住针尖端,右手轻轻将触角、足整理好,翅整平,注意前翅要成一直线,对称摆好。最后将其置于泡沫板上在通风处晾干即可。另外还要在标签纸上写清楚采集到动物的学名、俗名、实习地点、实习日期等。

5、举例说明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或分布。

昆虫栖居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相对而言,晚春和早秋是昆虫生长的旺盛季节;山地、湖泊及植物种类复杂的地方有较多的昆虫;温暖晴朗的天气更适宜昆虫活动。采集的时间,白天活动的昆虫在10:00~15:00,夜间活动的昆虫在傍晚。举例来说,在水中能采到蜻蜓的幼虫,在沼泽、湖泊的沿岸可采到无翅目昆虫。倒下的禾苗基部或老树皮下,双翅目昆虫常生活在存水阴湿的地方。

6、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实习过程中的参考书籍资料有些不足,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此外,实习工具也应再充分些,无法保障每人都亲自动手参与。建议今后对资料和工具做相应补充。

野外实习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加上老师在旁边的讲解,学习起来更轻松,对学过知识的印象也更深刻。经过这次实习,与自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既激发了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对生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颇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让对我今后学习方向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大有帮助。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既难忘又受益匪浅。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七

该教学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习。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习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2.通过实习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习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习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实习动员、实习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 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海水的运动;(2)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底质特点;(3)海洋生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 (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3.编写实习报告阶段

编写实习报告主要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实际调查资料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间为为3-4天。

要求:(1)教师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图件的格式、报告的提纲;(2)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编;(3)教师认真辅导,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4)学生用三分之一时间修改,清抄。

四、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1.实习动员

烟台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实习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

2.海洋环境路线

通过海水运动、海水性质、海岸底质特征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调查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调查

通过对泥潭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养马岛泥潭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习性及分布特征。

5.河口生物调查

通过对夹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点,并比较河口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学会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习报告编写

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标本制作、环境调查的成果,编写完成实习报告

五、部分动物分布情况

1、沙滩环境

(1)底栖动物

环节动物:沙蚕、(多毛纲)

软体动物:(腹足纲) 扁玉螺、脉红螺、古式滩栖螺

(双壳纲) 泥蚶、毛蚶、镜蛤、文蛤、竹蛏、

棘皮动物:(海参纲)海棒槌

(2)海滩爬行动物

(3)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美人虾、泥虾

2、礁岩环境

(1)岩岸固着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纲):绿疣海葵、纵条矶海葵

软体动物:(双壳纲)猫爪牡蛎、密鳞牡蛎,僧帽牡蛎

(2)岩石上、下或岩缝隙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纲):平角涡虫

软体动物:红条毛肤石鳖(多板纲)、短滨螺(腹足纲)、古氏滩栖螺(腹足纲)、贻贝(双壳纲)

节肢动物:海蟑螂(甲壳纲)、麦杆虫(甲壳纲)、近方蟹(甲壳纲)、四齿矶蟹(甲壳纲)、日本寄居蟹(甲壳纲)

棘皮动物:多棘海盘车(海星纲)、海燕(海星纲)、刺参(海参纲)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铁凿和铁锤连同固着的岩石一起采下来。

平角涡虫:反转石块,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当看到涡虫在石块上爬行,可用毛笔逆虫体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内,单独存放。

纽虫:挖掘沙泥可将其采出,纽虫极易卷曲必须使用专用容器保存带回。

沙蚕类: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

七、(1)寄居蟹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通常能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找到它,有时还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随着它的长大,他会换不同的壳用来寄居。

中文学名:

寄居蟹

别称:

白住房、干住屋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玉螺外表呈球状,壳口为半月形。,内唇滑层厚,有时呈肋状,几乎把脐孔遮盖住。它们的.足极发达,可包被贝壳,其作用如锄,可用来挖掘泥沙,使身体埋于沙中。玉螺的触角呈三角形而扁平,前端尖,眼已退化,吻长能伸缩。这种动物均为肉食性动物,以双壳类软体动物或者其它动物为食。它的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溶解双壳类动物的贝壳,然后用齿舌锉食其肉。通常在潮间带看到许多双壳类动物的空壳,在顶部有一圆孔,菘始作俑者,十之七八是玉螺穿凿。

纲名:腹足纲

科名:滨螺科

形态特征:短滨螺 壳近球形。高13毫米,具粗、细不均匀的螺肋,黄褐色,杂有褐、白和黄色云状斑及斑点,软体动物。

生活特点:高-潮区岩石上常见。

(4)肉球近方蟹

头胸甲方形光滑,黄棕色散生有红色斑点,前半部稍隆,後半平坦,胃、心域间有"h"形沟相隔。螯脚两指基部之间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则不明显。

头胸甲长约27毫米,宽约3毫米,近方形,前半部微隆起,具颗粒和红色斑点半部平坦。胃区和心区间具一横沟,心区和肠区两侧凹陷。额宽,前缘平直,中间稍凹。眼窝下肾外侧由小颗粒组成一条细线。螯足雄的大,雌的小。各节肾面具红色斑点。长节内侧腹缘近末端具一发音隆背。腕内侧具齿状突起,掌节膨大,两指内缘具细齿。雄性两指基部间具一膜质球,雌性无此球。步足各节间具红色斑点,指节具六条纵列黑色刚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5)

中文名称:

海葵

外文名称:

sea anemone

界:

动物界

门:

腔肠动物门

纲:

珊瑚虫纲

亚纲:

六放珊瑚亚纲

目:

海葵目

分布区域:

海洋

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锚靠在海底固定的物体上,如岩石和珊瑚。它们可以很缓慢的移动。海葵非常长寿。寄居蟹有时会把海葵背在背上作为伪装。

(6)海星英文名字startfish

亦译星鱼;亦作sea star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下分海燕和海盘车两科,不过人们都俗称其为海星或“星鱼”。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然而,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动物,而且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

八、实结

通过这次海滨动物学实习不但巩固和提高了我们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一些进行野外的实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海洋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资源,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又去保护它,而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破坏它。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

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八

该教学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习,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习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2.通过实习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习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习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实习动员、实习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海水的运动;(2)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底质特点;(3)海洋生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编写实习报告主要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实际调查资料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间为为3-4天。

要求:(1)教师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图件的格式、报告的提纲;(2)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编;(3)教师认真辅导,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4)学生用三分之一时间修改,清抄。

四、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烟台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实习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

2.海洋环境路线。

通过海水运动、海水性质、海岸底质特征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调查。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调查。

5.河口生物调查。

通过对夹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点,并比较河口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学会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标本制作、环境调查的成果,编写完成实习报告。

五、部分动物分布情况。

1、沙滩环境。

(1)底栖动物。

环节动物:沙蚕、(多毛纲)。

软体动物:(腹足纲)扁玉螺、脉红螺、古式滩栖螺。

(双壳纲)泥蚶、毛蚶、镜蛤、文蛤、竹蛏、

棘皮动物:(海参纲)海棒槌。

(2)海滩爬行动物。

(3)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美人虾、泥虾。

2、礁岩环境。

(1)岩岸固着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纲):绿疣海葵、纵条矶海葵。

软体动物:(双壳纲)猫爪牡蛎、密鳞牡蛎,僧帽牡蛎。

(2)岩石上、下或岩缝隙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纲):平角涡虫。

软体动物:红条毛肤石鳖(多板纲)、短滨螺(腹足纲)、古氏滩栖螺(腹足纲)、贻贝(双壳纲)。

节肢动物:海蟑螂(甲壳纲)、麦杆虫(甲壳纲)、近方蟹(甲壳纲)、四齿矶蟹(甲壳纲)、日本寄居蟹(甲壳纲)。

棘皮动物:多棘海盘车(海星纲)、海燕(海星纲)、刺参(海参纲)。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铁凿和铁锤连同固着的岩石一起采下来。

平角涡虫:反转石块,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当看到涡虫在石块上爬行,可用毛笔逆虫体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内,单独存放。

纽虫:挖掘沙泥可将其采出,纽虫极易卷曲必须使用专用容器保存带回。

沙蚕类: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

七、(1)寄居蟹。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通常能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找到它,有时还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随着它的长大,他会换不同的壳用来寄居。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九

实习概况本次的韶关野外实习是在大学学习了《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课程,对各种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对不同时代地层的`岩性、化石特征、岩层接触关系等了初步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会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作信手剖面图、素描图、标本采集后,在唐晓春院长、李春生教授、叶浩老师和王芳老师等的带领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班的本科同学,在丹霞山、大峡谷、芙蓉山等地方,进行主要针对各种地质构造和不同时代地层的岩性、化石特征、岩层接触关系等的实习活动。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我们自然地理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韶关地区进行对于地质和地貌的野外实习是学习自然地理学及地质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初步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和相关技能,并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地貌现象的初步能力和严肃、严格、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修养,为将来参加地理调查或科研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实践动力。实习内容之一芙蓉山矿山公园芙蓉山矿山公园是第一批二十八家国家矿山公园,其目的为了恢复原来开矿留下的矿业遗迹恢复破坏的生态,是具有矿山文化的矿山博物馆。矿山公园属向斜下部一翼,此向斜形成于晚古生代石炭纪下统的石磴子组,是原本水平的地层由于褶皱导致层面向上倾斜形成,岩性为灰黑色中层石灰岩浅海相。用罗盘在出露岩层测产状,测得该岩层倾向为北东37度,倾角20度在矿山公园内向斜剖面的矿层断层中,从断层面两侧,通过断层面两侧岩层是否延续性判断断层上下盘,断层面上部为上盘,断层面下部为下盘,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在该断层中找一个标准层,发现断层面两侧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所以为逆断层。剖面上还有些裂缝,不过由于有些裂面两端没有发生错动,因而不能是断层,只能称为节理。在向斜核部的芙蓉湖区域,由于岩性变为白云岩和石灰岩,抗侵蚀能力下降,发育了地表和地下的喀斯特地貌,而芙蓉湖实际上就是一个受喀斯特溶蚀和侵蚀形成的洼地。喀斯特地貌有三种组合,分别是峰林谷地,孤峰盆地和峰丛洼地,而芙蓉湖就是一个典型的峰丛洼地。在地表,湖对面有峰丛地貌,两侧还分布着不少石灰岩孤峰;在地下,有许多溶蚀而成的喀斯特洞穴,有些洞穴被人工开挖成机耕道,而其中著名的芙蓉仙洞有三层结构,是喀斯特溶蚀洞穴的典型。实习内容之二丹霞山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华县和浈江区交界地带,总面积约180km,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构成。早第三纪以后的喜山运动期中,丹霞盆地基本上继承了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特征,仍以较大规模的断块抬升为特征,而无明显的褶皱运动,因而丹霞组地层得以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的产状,在地块抬升过程中,相对脆性的,主要由较坚硬的砾岩和砂砾岩组成的丹霞组形成了大量呈菱形的垂直节理。水流的不断切割侵蚀使节理深度加大,同时,在悬崖峭壁的底部由堆积着许多由崩积物组成的山麓堆积物,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山的丹霞组按岩性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从山下到山顶岩性由粗到细再到粗,分下、中、上三段。

下段为下景观层,半山亭—锦石岩为主要景点,也是观察丹霞组下段粗碎屑岩组成的岩溶及悬崖峭壁等地貌景观的典型地点。上段为上景观层,在长老峰的观日亭不仅可以观赏日出和晚霞,还可以观赏丹霞组上段的砂砾岩。实习内容之三乳源大峡谷乳源大峡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城西南68km处的大布镇。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宽度介于100—1000m之间。该区域出露的岩层主要为泥盆系中下统的含砾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第四系砾岩及砂质粘土层,另有少量泥盆系中统的片岩、页岩、灰岩和泥盆系下统的生物灰岩,地层倾角约为5度。实习内容之四马坝人遗址马坝人博物馆马坝人为早期智人,马坝人的化石是在狮子山发现的。狮子岩为可溶性,巨厚层(200m以上),属于发育在水平流动带的大型溶洞。洞内含有的石钟乳、石笋、石柱都比较少,石钟乳少也许是因为洞顶层薄,水里碳酸钙的含量少。狮子岩有3层溶洞,说明地壳阶段性抬升。

第一层溶洞有地下暗河,第二层溶洞有13万年前的马坝人头骨化石及动物化石,第三层溶洞里有生物化石。从狮子岩往下看,有喀斯特的地貌组合:孤峰和盆地。马坝人博物馆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楼为马坝人遗址及附近同期化石地点出土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二楼为石峡遗址出土的各类人类文化遗存。实习心得在学完了大一的相应地貌地质基础知识,我终于有机会把它应用于实习中,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看到的地质地貌基本都不是它的原始样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干扰,特别是人工开凿挖取山体,导致其受到了破坏。所以我们在鉴定考证某种地质地貌时,要谨慎细微的从多方面观察,才有可能判断正确。理论知识是进行户外拓展的前提,但是不可生抄照搬,需结合具体场景综合考虑。而且,野外实习是一种苦力活,考验的不单单是应用实践的能力,更是对意志信念力的磨练。至今在乳源大峡谷爬的那个1368级阶梯攀爬过程仍历历在目,虽然中途真的筋疲力尽,但是登到了最顶级,那种喜悦那种快感难以言语。那是意志力的胜利勋章。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

对许多人来说,植物是人们种植的绿色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不是这样的.。有些细菌如蓝细菌也属于植物的范畴。植物是一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它是自然的生产者,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意义重大。我很喜欢植物,喜欢研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可以实地考察,近距离接触,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书本的知识。

我记得刚开始学植物学的时候,我哥跟我们说,以后会有野外实习。从那时起,我非常期待它,认为我终于有机会去大自然,感受和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带着兴奋和期待,我们踏上了旅程。真正的实习比想象中要累的多,也难的多。爬山的时候要穿长袍长裤,大家都怨声载道。从表面上看,人们怨声载道,但在野外练习时并不粗心。每次认识一种植物,都要仔细收集或者拍照,然后看到不认识或者听不清的东西,就会拉着老师提问。为了澄清一个问题,老师百无聊赖,不肯停下来。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觉得即使再努力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也不妨碍我们练习。我们仍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辨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组,每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用树枝剪刀和收集袋去收集植物。我属于张老师的指导。张先生带着我们一大群人去了山里。当我们看到一种常见的植物,张先生给我们解释什么科,属,种,果型或花序型或两者兼有。有时候,他也会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听着,记下它们,然后老师让学生把它剪下来做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饭时间,于是收拾好工具带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具备像动物一样活动的能力,早上的收获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第一,观察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这种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爬?),然后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朵、果实等细节进行观察鉴别。以前一直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是一样的,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判断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包括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观察和识别植物的实际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听老师说什么。我们只需要提供手来记录老师说的话。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些不足:一是全是老师教,学生记,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二,大家跟着老师走,没有机会独立观察和识别植物,不能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三,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采集标本时,学生不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集,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消灭。

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短短几天里,我亲身感受到了植物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是课堂内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的升华。这些天的实践也培养了我们的勤奋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和分析能力,使我们钦佩和热爱大自然的新奇和美丽。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断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积极利用课堂知识观察和识别各种植物,仔细区分相似植物之间的差异。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教科书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使用教科书知识的能力。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科、属的代表植物。

在4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我们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很灿烂,有些果实长得很奇怪。这个时候学生很兴奋,有很多问题。这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因为这次实习几乎是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考验了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虽然每个人在实习期间都是苦、热、累,但是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遇到困难也互相团结,互相努力配合,很好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忙着偷音乐,说笑。在实习的路上,不仅留下了学生的汗水,也留下了学生的欢笑和欢笑。当然还有很多难忘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

通过参加野外实习,我们们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感谢老师的指导!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一

_月15日,我们依照学校安排到上川岛进行了第二次野外实习,此次野外实习内容除了认识沙滩上常见的贝类、海螺等动物,还对海边的相关植物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并再次去到了红树林进一步深入了解海陆两栖的红树林植物。除了记认相关生物,我们还学习并实践到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这次的实习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仅眼观认识各种生物,还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次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深化了我们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深刻了我们的印象。对于学习科教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次实习使我们不仅对生物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亲自接触到了生物调研的实践机会,使我们对生物调研领域有了浅显的认识,对我们日后向相关方向发展也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这次实习主要分为动物实习与植物实习两部分,在老师介绍实习路线、区域背景、野外观察与调研方法的情况下,我们分组进行了调查、收集数据、展开讨论、认记常见生物、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与考试等任务。

16号,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内容。早上听老师讲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要点与实践要求后,下午带上工具,到圣山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圣山是一个砾石滩,在此同学们克服了不少困难,对于第一次接触生物调研的我们来说,连理论知识都是相当欠缺,何况是要亲自动手操作。一开始我们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找点,不知道工具应该如何使用、不知道使用在哪些地方,早上老师说的情况在实际中也对不上号,现状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旁观看师弟师妹的做法,先从模仿做起,对应着老师早上说过的一些步骤,边做边悟。虽然开始时做得很慢,但到后来掌握了技巧,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渐渐就熟悉起来了!在小组成员齐心合力下,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工作。

到了晚上,我们要对找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但对于沿海动物,我们之前的学习不深入,基础基本没有,书本也是在师妹那里借来的,每组也只有两、三本,一个晚上要逐一核对并准确地找出我们找到的每种动物的名称,这一开始看似根本不可能,所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不高,我们试图寻找老师帮忙解决,但老师正忙于处理师弟师妹的问题,学生太多,老师也无暇应付,在彻底失望后,我们还是决定靠自己查询书本,三个人一组用一本书,每组处理两个样方,处理完了才休息,最后发现,原来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可以解决的!在之后的几天,我们早上认植物,下午做样方认动物,晚上分类并复习。每天都出现不同的问题与挑战,我们从束手无策到熟练应对,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在这次实习过程当中,老师及时对我们实习的内容进行反馈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我们及时巩固、消化实习内容。对在实习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老师也作出了及时的调整,力求让我们实习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只有五天的实习时间来说,这次的实习内容相对繁杂,既要认识动物及其多样性的调查,又要记住沿海植物并思考其特性与适应性等等。白天在作动物的调研,晚上还没来得及对早上的调研作处理,就要赶着认植物,显得学习内容相对零散且认识不深刻。五天以来,每天都赶着完成每一项接踵而来的任务,并没有充足的时间予以我们自行回顾、整理与思考每天新学习到的知识,犹如走马观花,应付式地完成这个课时。但我们并不想这样,我们希望能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思考这些知识,而不是蜻蜓点水那样走过场就算了。如果实习内容可分两个学期进行,或者时间延长并把动、植物实习分开,而不是安排在同一天,可能会相对有规律性,更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

总的来说,这次的野外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对沿海生物知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这次实习学习到的知识无论是对我们现今的学习还是日后的工作都会用一定的帮助。更有意义的是,这次的实习出现了很多状况,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办法,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与克服困难的能力,给了我一次深刻且宝贵的体验。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二

动物学野外实习中的标本采集、制作、动物生态习性的观察研究等大部分内容是课堂教学无法涉及或侧重的,这些重要的知识只有通过野外实习来学习,因此动物学野外实习又是课本知识的深化和补充。

人类对自然界了解还很有限,有许多自然现象引人入胜,启人深思, 在与自然界接触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开启,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

许多生物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把在野外实习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到教学中,无疑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即使将来从事其它领域的工作,野外实习时获得的一些实践知识与基本原则方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自然保护最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就是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深入大自然,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界中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流,丰富的物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会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十分有意义的。

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不同的生境,不同的物种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结构,动物学教学若离开了标本,就会变得抽象而空洞,动物学野外实习为积累标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积累的标本还可向学生及社会开放,普及环保知识。

动物学讲授的是关于动物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与环境相统一的学问,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同样需要深入自然,进行观察研究,动物学野外实习每年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机会。甚至有不少学术论文即是长年野外实习积累的结果。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三

20xx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参观了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龙之后,6月25日我们又来到了圆通山动物园,虽然之前也曾来过,但是这次总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带着专业的知识来学习参观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我们的观察和普通的游客不同,我不仅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识别每种动物是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的动物,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并且详细了解它们的各种特征。通过对动物园动物的观察,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同学们对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圆通山动物园之行,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笼子里面供人们观赏的动物中,有很多的种类野生型已经灭绝了,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滥猎杀,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动物灭绝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学会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宣传保护动物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的知识,也是我们本次参观动物园的最大收获之一。3.昆明动物博物馆之参观学习时隔几日,6月26号这天我们来到了昆明动物博物馆来参观,在各位动物学专家的详细介绍下,我们又充实了不少。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时,我们不由自主的惊叹动物学专家们那精湛高超的手艺,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6月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本次野外实习总结: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师兄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

在国家4a级风景区-缙云山,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由于这次实习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通过参加野外实习,我们们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感谢老师的指导!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四

青岛海滨及崂山实习常见昆虫。

实习时间。

20**年7月9日。

完成时间。

20**年7月18日。

字数。

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门、纲。

题目的理论实践意义:

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这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动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明确的规划。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及自我评价:

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掌握它们的习性、特征等;学会不同种类昆虫制作标本的方法步骤。

自我评价:这次实习,虽然条件艰苦也很累,但苦中有甜。

在实习中,我能进跟老师的脚步认真听讲,也能做到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做到不怕苦、不怕累。

这次的实习,我不仅收获了很多知识,收获到友谊的果实,也锻炼了我的毅力。

在短短的10天里,我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这次的实习,我受益匪浅。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报告提交时间。

学生姓名:李洁。

20。

8

20日。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五

2010年11月27号至30号,我们07地理科学系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六

该教学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习。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习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2.通过实习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习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习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实习动员、实习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海水的运动;(2)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底质特点;(3)海洋生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编写实习报告主要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实际调查资料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间为为3-4天。

要求:(1)教师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图件的格式、报告的提纲;(2)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编;(3)教师认真辅导,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4)学生用三分之一时间修改,清抄。

四、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

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

烟台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实习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

2.海洋环境路线。

通过海水运动、海水性质、海岸底质特征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调查。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调查。

通过对泥潭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养马岛泥潭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习性及分布特征。

5.河口生物调查。

通过对夹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点,并比较河口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学会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标本制作、环境调查的成果,编写完成实习报告。

五、部分动物分布情况。

1、沙滩环境。

(1)底栖动物。

环节动物:沙蚕、(多毛纲)。

软体动物:(腹足纲)扁玉螺、脉红螺、古式滩栖螺。

(双壳纲)泥蚶、毛蚶、镜蛤、文蛤、竹蛏、

棘皮动物:(海参纲)海棒槌。

(2)海滩爬行动物。

(3)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美人虾、泥虾。

2、礁岩环境。

(1)岩岸固着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纲):绿疣海葵、纵条矶海葵。

软体动物:(双壳纲)猫爪牡蛎、密鳞牡蛎,僧帽牡蛎。

(2)岩石上、下或岩缝隙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纲):平角涡虫。

软体动物:红条毛肤石鳖(多板纲)、短滨螺(腹足纲)、古氏滩栖螺(腹足纲)、贻贝(双壳纲)。

节肢动物:海蟑螂(甲壳纲)、麦杆虫(甲壳纲)、近方蟹(甲壳纲)、四齿矶蟹(甲壳纲)、日本寄居蟹(甲壳纲)。

棘皮动物:多棘海盘车(海星纲)、海燕(海星纲)、刺参(海参纲)。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铁凿和铁锤连同固着的岩石一起采下来。

平角涡虫:反转石块,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当看到涡虫在石块上爬行,可用毛笔逆虫体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内,单独存放。

纽虫:挖掘沙泥可将其采出,纽虫极易卷曲必须使用专用容器保存带回。

沙蚕类: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

最热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大全(17篇)篇十七

8.23—8.29。

黄山。

通过实物标本观察、动物实体辨认、相关标本采集,动物摄影,达到重点识别常见黄山地区的昆虫种类,认识一些比较少和珍稀濒危的保护动物种类,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能独立进行初步的昆虫分类、标本采集、鉴别方面的专业实践,从而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这次黄山野外实习过程中,我小组共捕获52种昆虫,合计8个昆虫目数。

同翅目:蝉科2斑蚜科1蜡蝉科1。

直翅目:虫吉蟋科1剑角蝗科1拟叶蝽科1草螽科1斑腿蝗科1露螽科1。

双翅目:大蚊科2奇蝇科1。

鞘翅目:锹甲科1花金龟科1天牛科1虎甲科1铁甲科1半翅目:蝽科1缘蝽科1猎蝽科2黾蝽科1红蝽科1膜翅目:胡蜂科1蜜蜂科1姬蜂科1蚁科1另外还捕到蓝尾石龙子,螃蟹,马陆,壁虎等动物。

1、8.23黄山猴谷。

中午十二点左右到达位于浮溪的实习基地,稍作休整后,各个组长与班长团支书便在老师的组织下领取野外实习时需要的用品,并确定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组长及时召开小组会议传达老师的指示,简述每天的.实习安排。

2、8.24黄山猴谷。

到达黄山的第二天,主要的实习地点为猴谷。

猴谷的动物资源异常丰富,一路上有很多的鳞翅目的蝶科,蜻蜓目的蜻科动物,另外还有爬行动物,比如蓝尾石龙子。同学们按照昨晚组长已经说明的方法用捕网毒瓶等工具收集昆虫标本,一路上,收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学们的收获颇为丰富。

下午回来后,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昆虫标本的处理方法,然后分成几个两人小组,分别进行整姿,鉴定等工作。

3、8.25黄山温泉。

实习第三天老师安排我们去黄山温泉一带去观察,捕捉昆虫。我们小组沿环山公路,一路上寻找昆虫。今天的任务主要是捕捉鞘翅目的动物。由于在公路旁所以这天捕获的昆虫并没有很多。但是在我们观察到了一些动物的现象,比如集聚在树干底部的马陆和在石块下聚集筑巢的蚂蚁。

下午回到实习基地,继续整理鉴定整姿的工作。

4、8.26黄山九龙瀑。

实习第四天我们去九龙瀑去观察采集昆虫标本。

九龙瀑风景优美,但是却没有捕到很多昆虫,下午组员又拿起捕网在猴谷内继续收集昆虫。

5、8.27猴谷第二观猴台。

实习第五天我们去观猴台观察黄山特有的黄山短尾猴。当然,昆虫标本的补充工作仍在进行。

在猴谷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昆虫集聚的现象。

还有蜘蛛等动物。

最后的整理工作也在今天进行。

6、8.28黄山主峰。

实习第六天,我们的任务只要是攻克主峰,但是,在沿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动物的痕迹。

7、8.29黄山主峰。

实习第七天,九点到十点,上交实习用具和昆虫标本。吃完中饭后回程。

在这次动物野外实习中,我充分意识到了集体意识的重要性,小组合作一定要体现合作精神。这一点在生活上也体现出来了,我们组在一起吃饭的同学住的很分散,每次吃饭的时候通知很麻烦,而且有的同学很拖拉,耽误其他人吃饭。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于黄山很陡,所以体力就很重要,走的快的同学需要等慢的同学,这倒体现出了我们组同学的合作精神。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美术职业心得体会总结(案例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也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思考。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音乐和美术是两种不同

    专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个人述职报告(通用20篇)

    述职报告的写作过程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升自身能力。这些范文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将使我们在自己的撰写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更具自信

    精选超市为的数学教案(汇总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准备工作,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指导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优秀幼儿园语言工作计划中班(案例20篇)

    在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及家长的期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值得借鉴。一、优势:1、在“小青蛙”广播台的活动

    精选智能财务的心得体会(模板21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通过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一个普通人

    实用留校学生心得体会及感悟(案例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特定经验或事件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教训。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优质党内法规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通过思考和总结后形成的一种体验与感悟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

    优秀小学教师思想工作总结(汇总14篇)

    通过教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总结有所帮助

    2023年遇见加点评(汇总20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可以打动读者的心弦,引发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它们多样的主题和风格展示

    优秀领导防汛心得体会和感想(案例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扩大我们的视野。知道了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不等于吸引人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