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梦幻泡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的平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一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书记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二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1、教材处理巧妙灵活,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2、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

3、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课件简约而不简单。

5、教学过程很完整,教师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相呼应,且富有诗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

7、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1、这篇课文我很投入的朗读,特别是读到“囚绿”部分时,自己真的很恼怒、气愤。

2、“囚绿”给我的启示很复杂,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3、不管岁月怎样变化,文中寄予的爱国之情不会变的。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三

高效课堂观摩课《囚绿记》上完了,这节课从准备到完成可以说给我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今后的'语文课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在这次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十二·五科研教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中受益匪浅。

一、图片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从直观上体会绿色的象征意义。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重点选取了各具象征意义的四幅图:充满生机的幼苗,向着阳光生长的大树,沙漠中的绿洲,绿色的梯田。优美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绿色的象征意义的联想。这样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了理解。

二、对课文内容探究,主要采用小组探究交流的模式。在课前预习中,我让各组组员把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馈给组长,再由组长反馈给我,我再挑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做到多媒体课件上,在课堂第一轮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讨论交流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学生问题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两个更为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交流。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好主题。

三、在课堂中加入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延伸拓展。让学生们学习绿色顽强不屈的精神,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这里面我插入了最近的几则有关高中生自杀的新闻,请学生们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觉着这个环节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所以自我教学感觉不够好。我觉得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着重努力的地方。我会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在这堂课中我对学生的激励不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本来就很拘谨的学生就更不敢再课堂中积极发言了。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也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同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四

20xx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五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在这篇课文上,我更多的注重文本的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梳理全文。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如“绿”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囚绿”的?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的挚爱?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的空间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六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而文本则是最主要的载体。课堂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尤其是文章阅读能力不强,这与文本教学的空泛性与无效性有很大关系其主要的表现是,教学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吸引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我们往往以结论代替了字斟句酌,以泛泛理解代替了准确研读。或者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有理解文本。更有甚者,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拓展”上。

因此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分三个层次。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旨在让学生咬文嚼字,体会语言运用之妙。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多。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囚绿记》一课我前思后想,总共考虑了4个思路: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七

从课堂效果来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对一些语句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想象。据听课的老师统计,上课发言的次数达32次。课下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还想说呢,你都没有叫我。

这堂课的教学实现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我们从反复诵读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读懂一篇精美的'散文,朗诵是关键。而其中借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评价语言简单,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业务能力.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八

xx11月21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一(七)班公开讲授《囚绿记》这篇课文。到场听课的有七位老师,由于时间匆忙,只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授课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这堂课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这两位老师的点评和我个人的感受,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和课堂效果两方面对本次公开课作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课前准备比较充足,教案和导学案作了两次删改,并写了祥案。课前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一堂公开课,而这三天每天我都要到班上课,所以准备的时间加起来最多只有两天。在这两天里我反复阅读《囚绿记》这篇课文,充分熟悉并钻研文本。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辅助完成导学案和教案,但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制作课件,所以选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瑕疵。为了弥补这一瑕疵,我决定迅速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学生们几乎全员参加,对开展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这一课堂讨论活动热情很高。所以在授课的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讨论的成果也很有价值。这一做法我认为不仅仅是应急之作,而且在我日后的教学中仍会沿用,这两天我把兴趣小组量化评分细则制作出来了,从而把这一兴趣小组活动纳入我语文教学的正轨。时间紧张是我这次公开课讲授不够老练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从主观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能力确实有待提高,特别是听了我们语文组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后,顿觉和她们的教学能力的差距还很大。但是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并将其规范化是我这次公开课的一个收获,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收获的优势,向高效课堂的目标迈进。

第二、课堂效果前半节课较为沉闷,原因是对学生的课前预设未把握准确,导学案“问题探究”的这一问题设置较难,所以这一环节比预想多用了五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导致课堂教学的后半段的亮点没有得到充分突出。教师觉得简单的问题学生不一定会觉得简单,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能力做好准确的预设非常重要,以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怎样对学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设呢?我认为这就取决于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如果教师每次上课只是自顾自地满堂灌,不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自然就难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如果教师每次批改作业只是简单地打一个“阅”字,不关注每个学生的答题方式,那么必然地就对学生的能力模糊于心。这样的教师是难以对学生作出充分而准确的预设的。我虽然很庆幸我不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次预设确实并未做得十分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和作业上对学生们多留心,关注并了解学生,从而让我的教学更加顺畅地进行。

“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地备好一堂课,实现“教好书”这一目标,而且需要教师细心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实现学生“学好书”这一终极目标。而我作为一名新近教师,每讲一次公开课,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只有吸取教训、保存优势,我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我教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一课一反思,一思一进步,这便是我写下这篇教学反思的目的。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九

11月14日下午,我参与了州语文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和市四中的万秋园老师同讲《囚绿记》。

《囚绿记》是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散文。不同的散文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源于文中不同的形象。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文章的情感和形象,设计思路围绕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要进行深入分析就无处下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方法。另外,问题化教学贴近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由易到难。我让学生在初读文章是思考“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达到了梳理文章结构的目标。接着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借这个问题引出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之后的两个探究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称呼的变化说明什么?”以及“怎样理解‘魔念’?”需要学生结合全文,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问题层层推进的同时,学生也深入理解了文章。

然而,正如课后讨论时一位老师说的一样,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反应会很生涩。整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赞科夫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偏难或偏易。由于经验的缺乏,我对高中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有的问题设计得过难。比如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理解‘魔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我在提问前并没有做好足够的铺垫。如果先让学生说说“魔念”是什么?再来理解“魔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的研讨中,很多老师都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上课不如万老师流畅和镇定,同是新教师,就这一点,我的确做得不够好。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到了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积极地学习,争取把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更自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

xx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一

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

明确:喜爱

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

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1)小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

(2)然后各人再进行批注。

(3)朗读交流批注情况,教师作好点拔小结。

(4)填写句子:

作者通过写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绿”的小故事,通过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离开北平之时: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请你结合文意,接着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见阳光的情态”。

2、交流。写作情况。

3、师根据情况作好。

总结。

写在后面的话: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来说,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教给学生品悟文章意旨的方法,指导学生怎么样地整体地把握文章的。写作主旨,而不是把文章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词一词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见旨,把文章的整体美破坏无形。到最后学生:听文不清,说文不畅,读文无情,写文无意,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教者的悲哀!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二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

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平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哦,“视同至宝”说明他把绿当作宝贝一样珍爱着。

生:作者说有了绿色他就不再孤单了,说明绿色给与他慰安。

师:我们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仿佛和作者一起在享受着这片绿,那么让我们继续这样绿的享受吧。

生:作者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留念于这片绿色。

师:看来时间长了,这一见钟情变成了什么?

生:依赖。

生:不仅仅是依赖,作者的欢喜之情好像又有加深。

师:(迷惑状)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作者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我觉得这不仅是欢喜,简直就是惊喜嘛!(很有感情)绿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还有快乐。

(学生鼓掌。)。

师:(微笑)这位同学慷慨激昂的发言也给我们大家带来快乐。

生:作者是以一种“揠苗助长的心情”来看常春藤的生长。

(指导学生朗读这段。)。

(女生齐读5~7段。)。

师: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我们以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好吗?

(学生思考。)。

生:绿是如此的可爱。

生:绿是如此的`温柔。

生:绿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生:绿是如此值得我们留念、依赖。

生:绿是如此的寂寞。

……(这里例举一二)。

生:自私的念头,作者想和绿色更亲近点。

师:那么我们请同学齐读这段,具体来体会作者这“自私”的念头。

(学生齐读。)。

师:作者有这样自私的念头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喜欢绿色!

(师板书:喜欢。)。

师:有个成语是“引狼入室”,我们在此处可以称什么呢?

生:(齐)引绿入室。

师:那引绿入室最初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生:给作者带来了“生的欢喜,超越了任何种的喜悦”。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我怎么好像没有体验到那种“超越任何种的喜悦”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生:(齐)我们自己。

(学生再次齐读。)。

师:(笑)恩,我感觉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兴奋起来了,不错不错。

师:这种喜悦使作者开始给予这绿色以更亲昵的称呼。

生:(齐)绿友。

师:作者已经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请问你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能够互相关心、帮助,互相理解、信任。

生:(齐)没有。

师:这位绿友怎么了?

生:它依旧向外生长,向着阳光的方向。

师:看看还有没有变化?

生:绿友“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最初“绿友”是什么样子的?

生:浆液丰富的柔条。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饱满,仿佛手轻轻一碰就会有水溢出。

生:我倒觉得怜爱。

师:(微笑)感觉如同这柔条一样丰富嘛。看着绿友的固执、衰弱作者情感有那些变化呢?

生:作者有些恼怒。

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了。

(师板书:恼怒。)。

师:从最初的引绿入室带来的喜悦到如今的恼怒,作者情感上大起大落啊。我们现在请男生朗读一下8~11,体会一下情感的变化。

(男生朗读。)。

师:文章看到此处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启示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地讨论。)。

四、扩展延伸。

生:这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生鼓掌。)。

师:(笑)看来同学们很认同这个观点,那我想问,“它”可以指什么?

生:可以指朋友,比如我看重朋友的某样东西,但我不可以自私的占有。

生:可以指爱情吧。

(笑,同学都笑起来。)。

师:(笑)好的,我们同学谈到了友情爱情,“它”可不可以指亲情?

生:父母对我们过分的爱其实就是伤害。

师:那种爱叫什么呢?

生:(齐)溺爱。

五、主旨探究。

师:(微笑)我们同学说得很好哦。那么这些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

生:(齐)不是。

师:你们怎么那么肯定?

生:因为这篇文章最后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师: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作者写了什么内容。

(全体同学齐读。)。

师: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一方面写了当时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作者终于释放了这绿色。

师: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生:“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师:最后我们再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了变化了。

生:(齐)囚人。

(板书:绿囚。)。

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方框中填上字。

生:人。

师:什么人?

生:(齐)中国人。

师:中国人有没有屈服于这“方框”中呢?

生:没有。

板书:

中绿囚国人。

师: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生: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六、总结全文。

章主旨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我们同学收获的启示错了呢?

生:(齐)没有。

师:是啊,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师结束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那片绿色,更是寻找光明!

下课!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三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一、课前准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三﹑合作探究。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四、扩展延伸。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五、主旨探究。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囚绿记。

陆蠡。

本文线索:

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五

2010年12月1日,我上了一节青年教师达标公开课,选讲的课题是陆蠡的一片散文—《囚绿记》。讲完后,我又参加了听课老师的评课,结合大家在评课时的观点与评价,我又做了深入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安排比较恰当。因为《囚绿记》是新课文,对我来讲也是新授课。有的参考书上对这篇文章安排了两个课时,我经过备课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再加上对这篇文章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价值的预估,决定对这篇文章安排三个课时,同时把拓展训练、写作训练和现代文阅读鉴赏训练融入其中,以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本节公开课我选的是第二课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学生做的很充分,效果也比较好。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很充分。这节课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独立阅读,画出描写绿藤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特点,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旁注,并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二个活动是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弄清楚被囚前后绿藤的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让学生说出自就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第三个活动是写作小训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运用所学的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并在语言中寄寓某种精神或哲理。

通过上述几个活动的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旁注的习惯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能力、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第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教学任务没能充分完成。这节课除了“品读鉴赏”之外,我还安排有“延伸迁移”和“拓展训练”两个部分。但是在课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为了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放开让他们说了,这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后两个环节完成的不好。此外,关于象征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的总结比较仓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我觉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保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旁注,同时,继续提高自己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我觉得像《囚绿记》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很有帮助,文章蕴含的主题对学生也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并将这些作品归类总结,将其整合为写作素材,让学生积累起来,可能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囚绿记教案反思(汇总16篇)篇十六

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作者在《〈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在快要放弃时,灵感忽现,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培训心得(模板20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

    小学毕业典礼致辞教师(专业18篇)

    毕业典礼是学校为了庆祝学生完成学业所举行的盛大仪式。毕业典礼鲜花礼仪是典礼中很重要的环节,希望以下这些经典的鲜花礼仪能够为你带来一些启示。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

    新教师跟岗培训总结报告(精选16篇)

    在教师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一起来看看

    镇长庆祝教师节讲话稿范文(16篇)

    讲话稿范文的起承转合要有层次感,内容要有独特性,可以加入一些生动的事例、引用名人名言或者提出新颖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的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

    计划统计年终总结报告(通用17篇)

    年终总结是在一年的末尾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指导。今年以来,我乡

    幼儿园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范文(14篇)

    计划书起到了提醒和指导的作用,让我们在复杂的工作中能有更清晰的规划和方向。在编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结构化思维。根据晋冠防控办〔

    少先队辅导员个人工作计划大全(13篇)

    作为少先队领导者,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队伍。看看下面的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提高你的工作水平。

    毕业时学生代表发言稿(汇总14篇)

    发言稿不仅仅是一篇语言材料,更是我们思想和智慧的展示,它能展现我们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发言稿范文,这些范文以其精彩的表达和深入

    介绍自己男(热门21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论述透彻,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大家好,我姓刘,名悦,在19

    分期借款合同诈骗(热门19篇)

    借款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明确了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权益和责任。以下是一些关于借款合同的典型案例,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考或修改。借款方为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