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曼珠

每个月写一份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生活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表现。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的工作内容、成果以及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突出重点,突出工作上的亮点和创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借鉴和启发。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一

今年以来,xx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关切,创新便民利企各项举措,整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有效助企纾困、惠企暖民,全力助推xx市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开展,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法治环境。

出台便民利企举措,打好“创新牌”。今年x月份,市公安局在深入走访、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xx市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xx条措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服务,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xx条措施》是为全市企业和群众释放改革红利的又一有力举措,措施涵盖了优化服务、维护稳定、规范执法等方面,主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简化办证程序等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市委书记xx,市长xx,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x,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xx分别作出批示,肯定这一做法。

政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窗口,企业在完成设立的同时,刻章信息同步推送到刻章企业进行刻制,实现了印章“零材料申请”、即刻即领,“照章”同步发放,有效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共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xxxx套,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xxx.x万余元。

努力打造“三个环境”,画好“新蓝图”。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公安政务事项“一门通办”基础上,推进户政业务“全城通办”。实行城镇落户“零门槛”,为企业人员申办身份证、居住证提供便利,为紧急出国(境)参加商务活动的企业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即时加急办证服务。努力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受到侵害的报警求助,第一时间处警;对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危害的案件实行专案专办;依法严厉打击因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醒,xx小时接受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和报案,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努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依法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涉嫌犯罪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外籍高层次人才,依法慎重采取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对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企业经营者,在企业遇有重大经营决策时,在不妨碍侦查活动的情况下,可以在公安机关的监督下,进行一定的经营管理行为。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二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同时,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和督导工作组,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指导;乡镇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作用,加快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2.强化目标管理,加强协作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了实施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农业部门带头吃透政策精神,牢牢把握改革流程,财政部门将产权制度改革纳入预算管理,成员小组其他单位按职责分工,加强配合和服务指导,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早落地、早见效。

3.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培训宣传。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邀请市农业局对36乡镇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现场培训,实行培训成果实效考核,扎实掌握工作原则和方法步骤。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和相关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拥护、支持、参与改革的好氛围。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三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的领导下,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下,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发送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战略部署,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速政风行风好转,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为抓好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县委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计划局《xxxx年“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建立了全覆盖工作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全局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推进机制,加速全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法行政秩序。

2、实行管理权力运用的公开透明。完善了职责公示、公开,对各位领导、办公室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分工、公示,划定了权力边界、责任及运用权力的监督方式;与规模以上企业和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形成端正行风政风社会监督网络。全局建立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制度规范,形成了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合力。

3、加强了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按照责任制,今年以来,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局性端正行风政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检查,按照基层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反馈,对个别办公室的工作组织进行了2次个别抽查、检查,召开了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1次,以上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局性行风政风的好转。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努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确保了企业经济运行的有序运转。一是积极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企业传达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宣传拉动内需、促发展、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建立起政企信息通道和对话机制。年初以来,共深入企业××余次,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企业需求、促成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次涉企县领导现场办公会议,为×××等15户企业解决项目立项、在建项目选址、土地、环保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运力等难题35个。

二是积极依托信息网,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技术、人才、产品等信息xx万余条,帮助企业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难题。三是为企业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铁路运力瓶颈问题。四是积极协调银企对接。五是协调省中小企业局为民营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厂矿长,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至5月末,规模以上企业现价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实现××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

依法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深入基层,协调工商、质监、物价、调运办等部门,强化了对消费品、农资、煤炭运营等市场的监督、检查、管理,规范了城乡市场安全运营秩序。打击整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了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深入××个乡镇,上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帮助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零售企业进行备案登记。酒类流通实行随附单制度,保证了县域酒类流通的安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激励企业搞好市场营销。其中,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动力,大力引导、发展农家店连锁经营体系,现已建成×个配送中心、×××个农家店,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商品流通网络,为家电、其它工业品等商品下乡,拉动内需奠定了基础。截止至5月末,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家电下乡下乡家电××××台,完成销售收入×××万元。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四

1.抓好“两个关键”,确保改革和发展质量。一是严格工作程序。充分履行民主程序,让群众了解参与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配置与管理、资产运营等多个环节,做到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下办公”。二是科学运营管理。通过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市场化管理运营集体资产,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坚持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坚决避免“一言堂”“个别意见”,防治资产流失。

2.聚焦“三个环节”,明确改革和发展路径。一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充分应用农村土地、林地确权登记成果,逐级清查核实、公示,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和台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重点事项登记制度。二是科学确认成员身份。依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等因素,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讨论产生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办法,经乡镇审核批复后执行。建立成员登记备案制,按照“生不增、死不减”的原则实行新增成员家庭内部共享。三是量化股份落实权利。建立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记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持有信息,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清理核实情况量化股权(或股份),按成员资格确认户数核发股权证书。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五

为贯彻落实《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全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的会议精神,xx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落实举措,有效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年度,我县x个村集体总收入xx万元,比上年增收xx%。现将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保障。一是完善工作体系。优化xx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县级、部门、乡镇、村四级工作体系和工作合力。召开全县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出台《关于开展村企结对帮扶、发展壮大社区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工作。二是加强人才支持。一方面“第一书记”组团助力。重新调整选派“第一书记”xx名、团组成员xx名,抽调xx名乡村振兴助理员下沉到农村一线。另一方面强化村、社自身建设和干部能力提升。推行“书记季度例会+主职干部全员轮训”工作载体,明确“一季度一主题”和“一年一轮训”的整体优化提升体系,并首次将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养工作拔高到县级层面。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工作,对全县xx名村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促进村班子建设和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三是开展调研谋划。开展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有效利用探索专题调研,梳理我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立足我县实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机制和实现形式。

(二)结对帮扶,压实责任。一是深化结对帮扶。一方面部门助力。督促县区各部门与xx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村实施结对帮扶,将帮扶工作严格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企业助力。x月启动“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村企结对帮扶专项行动,组织xx个村与xx个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因地制宜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强化考核督查。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作为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和乡村振兴建设重要考核内容,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项目的督考。

(三)立足实际,深化举措。立足县域实际,深化“一平台,两主线”。一是搭建资产经营公司平台。以xx个欠发达村社组合抱团发展联建物业,成立xx有限公司。投资xx万元的酒店物业项目已于今年x月投入运营,今年起全县xx个村年平均增收xx万元。二是推进两条工作主线。推进村企结对帮扶,有效增加村级运行经费保障。组织xx个企业与xx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涉及投资额约xx万。完成村企结对协议书签订和工作联络机制建立工作,不同程度地推进项目建设。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强化村的造血功能。20**年立项xx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涵盖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物业经营、村庄经营等类型,涉及投资额达xx万。完成xx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__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开拓创新,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确保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确保实效。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根据我镇镇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和长远发展,结合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一是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民主组织作用。为调动群众投入到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我镇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每年至少开展2次“提意见、听民意”活动。由村民代表入户听取民意,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等各方面的意见,群众填写民主征求意见卡(群众随时都可向村民代表反应意见,填写意见卡),村党支部汇总整理意见建议,并按照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建议,再向村代会进行提议,并最后形成决议。这样一来,由民意到决议更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村民反映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提高了群众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参与度,为村庄建设献言献策,让群众纷纷加入到村庄建设义务工作队伍中来,亲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美丽乡村。二是坚持“村民自建原则”,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充分利用该村劳动力,始终坚持“一事一议”和“自主自建”的方式实施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村民自觉投身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了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了群众实干巧干精神和力量。

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成立了农村公共服务办公室,对“四个覆盖”机制运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服务监督考核,使政府服务职能更加细化延伸。截至目前,公共服务办公室通过对各村的“四个覆盖”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服务,现已有46个村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垃圾治理模式,并制定了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聘用了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各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我镇组织各村六十岁以下村支部书记前往__、__、__、__等地先进村庄培训学习,听取在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工作中好经验、好措施、好方法,学习种植、养殖先进知识。不仅让大家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更为提升各村群众满意度、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督促作用。

镇紧扣“农业生态镇”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统筹兼顾抓全面,突出关键抓重点,全面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健全防返贫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走访跟踪监测帮扶成效,确保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坚持以特色产业布局、扶贫车间为依托,强化产业、就业双驱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抓好用好平台,一方面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镇创业,同时对返镇创业者提供“一揽子”政策和资金扶持,让创业者大有可为,让创业者留得住,进一步激发为家乡工作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搭建培训平台,对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人等,常态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领头雁”,为镇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镇作为传统农业种植乡镇,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现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培优培强“桂花芡实、潘新莲藕、杨桥老乡鸡、姜圩大米”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高效农业种养,并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依托,拓展“为农服务中心+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以土地托管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为壮大特色产业布局提供技术保障,更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强化标本兼治,以更加精准、更加强硬的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常态化抓好禁烧、禁放等工作,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蓝天常驻。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巡河常态化,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确保碧水常流。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六

1.一条精品产业带:围绕“竹海渔乡”农旅融合旅游环线建设,依托xx至城厢快速通道建设和雅康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步、百家村发展李子产业,打造“十里李花”,目前已完成丁糖李种植320亩,年内还将发展丁糖李500余亩。大河、互助、团结、xx村大力发展茶叶,建设高山有机观光茶园。

2.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依托团结村打造“美丽渔村”,2020年5月我乡团结村成功入选四川省美丽渔村第一批名单,以“美丽渔村”创建为契机,建设大河、xx、团结村农旅融合休闲观光示范园。

3.一批主体:新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引进农旅融合发展企业四川林源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团结村、大河村、互助村和黍子村各1家,发展劳动村农村电商1家,成立xx农贸综合服务中心1个。

4.一批品牌:大力培育川牛膝农产品品牌,我乡川牛膝代表天全成功参加2020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支持汇美农业和润兆渔业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产品质量新认证,润兆渔业产品获“最喜爱农产品奖”。

5.一项突破:依托百家林源缘公司大力发展丁糖李产业连片集中发展,实施标准化建设。已建xx鲜叶茶叶交易中心1个。

6.一套体系:围绕高山有机茶、笋用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对茶叶、蔬菜实施检测,正在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一个,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7.一项创新:积极探索盘活农村资源培育农民增收新产业,目前团结正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产业,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

8.一个项目:依托“美丽渔村”创建,积极引进项目招商。

9.一项提升:新增茶园种植面积900余亩,已发展村级重楼种植基地两个。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20年度实施方案,完成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建设3个,截至目前,劳动村通过投资润兆渔业公司和汇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入15000元,人均33.18元;大河村通过出租集体茶园和老活动室、投资润兆渔业公司和汇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集体土地费用征收等收入150555元,人均148.33;百家村通过投资天全县汇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出租农业产业展示平台,收入34300元,人均37.94,3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5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率100%。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七

今年以来,我县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新兴业态、现代农业、民生工程、精准扶贫以及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维护金融稳定,促进了我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稳步增长。截至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1亿元,增长3.69%。各项贷款余额25.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4亿元,增长0.93%。

全县各类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已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多种金融业态共同发展、功能日臻完善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8家,县内银行机构网点达到20个,助农取款服务点252个,atm机63台,pos机615台,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通过积极衔接协调,门源大通村镇银行在我县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我县又增加了一支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了城乡金融服务水平,拓宽了农村投融资渠道。

我县以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信贷增长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银行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助力企业融资,县内金融机构围绕解决“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相继开发了fs农贷、农民安家贷、惠农e贷、“两权”抵押贷款、产业化扶贫小额贷款等新型贷款业务,开发了小微快贷、七贷一透等适合中小微企业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我县金融机构成为中小微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和成长型企业初期项目的重要来源,在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和县域重点项目融资贷款11.98亿元,较年初增加0.2亿元,增长1.69%。

我县积极创新融资对接模式,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推动企业多渠道融资,积极组织自身发展意愿足、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经营效益好的40余家企业参加政银企对接培训和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对接培训会,以培训+对接的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与银行、青海股权交易中心业务对接和挂牌,并与各企业签订融资意向协议,为企业参与直接融资搭建了平台,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企业,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渠道。截至目前,全县8家中小微企业在青海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我县以金融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扶持市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能人大户等经营主体,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助推农户自主脱贫。全县金融机构逐户对接贫困户融资需求,为全县3223户贫困户建立了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评定信用乡3个、信用村48个、信用户19766户,实现信用户评定晋级770户。截至6月底,共对接贫困户906户,为703人次发放“530”扶贫小额贷款2609.8万元。进一步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切实加大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力度,提升了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八

调查地点:西城办冉庄村。

调查内容:现代农村发展道路。

调查方式:询问,采访,亲身体验。

利用这个暑假,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对西城办冉庄村50余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颇有收获和体会。品味到了纯情朴实的农村生活,也体验到了“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我们了解到了冉庄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的实践活动。

据介绍,冉庄村位于西城街道办事处南部,总面积1467亩,人口2173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农业、建筑机械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树木成林鸟语花香,古村踩水车、学推磨、坐花轿等游乐项目,另外,还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开发农家游旅游特色项目,深得都市游人的欢迎,其开发市场广阔,前景无限美好。据有关人员介绍,计划3年内通过不断建设和自我完善,使前卫生态村农家游成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休闲新景点。

在采访了有关的领导之后得知,“农家游”在上海地区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考察。

总结。

四川成都“农家游”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前卫生态“农家游”经营机制。准备组建“农家游”旅游接待服务公司,其职责主要是与大西洋旅行社合作,对外宣传促销,组织团队,对内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并成立旅游接待处和综合服务队。其次是提高服务水准。“农家游”虽不象宾馆那样正规,但在服务接待上,严格按照宾馆的服务体系,贯穿于整个接待的始终。一是服务上体现优质化。加强对接待人员和农户的培训,提高其综合接待素质。在接待过程中既要体现农家的热情好客,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在操作上形成规范化。游客统一在旅游接待处登记,选择所食宿的农家。对团队游客,导游(讲解)员按照接待程序组织游览和各项参与性娱乐活动,对散客,由接待员负责做好旅游向导;三是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成立“农家游”督查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负责接待的农户、警务室、“农家游”招待所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整个接待过程安全、合理、卫生;四是在菜肴上形成特色化。推出酱瓜白扁豆、煮豆节等崇明农家特色时令菜肴。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实践使我对前卫村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意义颇大。相信随着崇明的大开发、大开放,前卫村的前景也将更加灿烂,期待的同时我也祝愿这个美丽的地方。

蔡丽华。

2010.2.3。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九

从自治区北部湾办获悉,今年北部湾办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封关、保重大项目”这根主线,迎难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项目建设。抓好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168项重大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09亿元。加快推进中石油xx炼油厂一期、xx金桂林浆纸等一批续建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进度,尽快投产达产。加快防城港钢铁、铁山港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力争中石油xx炼油厂二期、防城港红沙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核准,实现开工。加快南广铁路、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出海3条高速公路,以及铁山港、xx港4个10万吨级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南宁至昆明铁路新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xx至北海段、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抓规划体系完善。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统领,做好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市的各类规划衔接工作,形成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加快城镇群规划纲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规划的修改完善和报批。启动钦(防)组团、东兴(凭祥)组团等一批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抓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xx保税港区建设,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资,加快人员培训,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机构的.组建,确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过验收,实现封关运作;加快推进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加快园区总体规划及一期规划建设方案编制报批;统筹研究凭祥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并督促设机构、拿方案、订计划。

抓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抓好“五区二园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4个已开工的项目,抓好30个项目的开工,完成投资40亿元;围绕园区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入园重大产业延伸产业链的研究和规划编制,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制定《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入园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对入园投资创业企业给予奖励,鼓励和推动园区经济加快发展。

抓多区域开放合作。创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形式和内容,办好第四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务实开展工作,争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际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修改完善《泛湾经济合作可行性报告》;配合组织好赴xx等地举办北部湾经济区招商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合作水平。

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加快xx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组建,争取上半年挂牌成立;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年内组建管理机构;研究制定铁山港(龙潭)工业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的方案并上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适应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化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凝聚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盟委“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化”的发展战略,快速推进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古迹办事处开展了一次为期1个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办事处11个村根据区位不同,按照集体经济发展较弱、一般和较好的三种情况,召集村领导、财政所所长或农经负责人以及村两委负责人共计32人举行了座谈。通过座谈,认真听取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现状、措施和难点,深入剖析了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与会人员对今后发展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因区位优势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较好的村,依据原有的集体资产,在发展扩容过程中的近城优势,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抓住规划制订的产业支持政策,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营性资产日渐增多,集体经营年收益逐步增大;但绝大部分村社,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集体可经营资产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可经营性资产,集体收入甚微,经济增长方式和增收渠道十分单一,集体资产增速极慢,效益极差。

目前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有村办企业、集体办公用房及其它资产的租赁收入;二是财政的各项补助收入(如修建农民活动中心的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业主给予村社集体的服务费协调费;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的各项协管费。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慢的原因,归纳起来讲,主要存在“两缺”(缺资金、缺人才)、“一差”(农村基础设施差)和“两制约”(土地政策制约、规划制约)。通过调查,基层干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后劲。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都依靠集体资产租赁,而集体资产也大多为几间铺面,一般也只有几百上千块元收入;土地流转协调费因区位和配套服务的限制也只能收到100元/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种植业生产有特色的村,因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太差,道路不通,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并且很难引进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采取“一事一议”农民筹资筹劳办法来解决当地的道路渠系等,操作难度也很大。基础设施条件差,成了制约这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命点。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必要启动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依据产业特色建立起来的“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经济组织。一些村社在种植、养殖或其他副业生产方面具有优势,也在抓紧筹建农民自身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因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使部分合作社迟迟没有组建起来。

(四)土地征占,带来土地流转收益减少。原农村土地流转较多的村,村集体在协调服务方面等获得一定的收益。现在因城镇规划或工业占地,大部分农用地征用后,村社集体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收益逐年减少。

(五)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跟进滞后。有发展规划的地段因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而无法启动。

(六)土地政策的瓶颈制约。在农业招商引资中,引入的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企业,需建生产用房,存在国土、规划等部门办证难。严重限制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修路和发展村级企业都需要土地资源。

(七)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匮乏。现有的村两委干部,有部分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没有相关知识的培训机会。

(八)发展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带头人等没有明确的激励政策;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上,缺乏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品牌战略。各镇村根据自己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找准发展的路子。在农产品种植区,主要发展农业项目或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办事处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支持特色农业生产发展,鼓励其发展壮大。提倡一村一品、整村推进的发展战略。

(二)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单纯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而是采用以土地资本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企业共同发展,从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三)土地政策的支持。为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以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为契机,在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的前提下,把整理出来的土地,留置一部分土地指标给村集体,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限制土地的用途,用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债务,在债务化解上能否进行先挂,当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后,再来化债。

(六)加强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扩大发展集体经济的视角和眼界。还可采取招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办法,选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七)建立各种帮扶制度。对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村,采取企业或部门对口帮扶的办法,以促进其发展。

(八)建立健全发展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机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收益增加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了,农民也得到了实惠。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村和促进发展的带头人,应制定明确的奖励政策。同时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资产处置,要建立更有效的监督机制。

这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参与调研的各村干部的积极配合和欢迎,各村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很多很好意见和建议,希望抓住发展的契机,能够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走出新的路子,为农民增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一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下,农村的经营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形式,山东省高密市根据目前的农村发展情况,将当地的土地承包流转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且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该文对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

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当中,土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不断发展下,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的整体使用权,通过对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土地流转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方式,通过合理的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能够保证农民的长远收益。

一、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由于改革之前,农业税收较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渐渐选择了外出经商打工,土地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会严重阻碍农业的长远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以此来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行稳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也不会损害农田承包人的利益。

在进行税费改革之后,政府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稳定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为农村的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农户进行培养教育,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还没有被彻底的进行,其主要原因是农户的思想仍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顾虑,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农户受农业税收和征地补偿政策的影响,认为土地只有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另外,由于对因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户对新政策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害怕失去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做好农户思想疏导工作,加强对土地承包政策的宣传,其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相关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政策进行宣传,并且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描述,使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有全新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土地经营观念。

当地的有关机构需要协助政府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以此来消除农民心中的顾虑,使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可行性,达到转变农民土地经营方式的目的;另外,需要相关部门对其中的利益关系进行明确,只要保证每个农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土地流转承包政策就会较快的进行落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民的实际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范围进行统计。

对土地流转政策之后农民所得的经济收益进行前后对比,农民在确认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会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主动流转给当地的种田大户。

三、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之后,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观念纷纷得到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会将自己所剩余的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户,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没有土地种,缺少相关技术来外出打工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结合当地部门,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在对农民的打工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相关部门可以对其所需要培训的技能进行分类,创建相应的培训基地,来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另外,在这些经过培训具有相关技能可外出打工的农民和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农民都会自愿的将手里具有经营权的土地进行自愿流转。

四、对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规范。

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此来保证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对土地流转的原则进行确定,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依法、自愿、有偿。

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对所流转的土地范围、使用期限、使用形式和使用费用进行确定;在经过协商之后,签订相关协议,办理相关手续。

在这样的过程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利用各种形式,来对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阻碍。

其次是不能对土地的农业用途进行改变。

在进行土地流转之后,承包经营者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使用方式;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经济组织的成员有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的优先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另外,为了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体现出土地流转的整体效果,需要引进高新农业科技项目。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整体收益,创造良好的土地流转工作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工作的效益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结语。

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收益,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以此来改变农户的传统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二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农村经济也逐渐随着电子商务的步入,开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相比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生产模式落后、经营规模小、增收渠道狭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远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大部分的农村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信息闭塞,只能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维持产业增长,无法向集约型、高技术含量的经营模式转型。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加速,农业网点激增,农业企业开始入驻电子商务平台,总体来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商处于摸索阶段。

农村市场虽然充斥着一些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如互联网接入数量较少、物流配送到户存在不便利性、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消费水平不高等,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已经在农村市场上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规模在达到1800亿元,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网购接受程度达到了84.41%,人均的网购消费金额预计在500-元之间,主要是买一些日用品、服装和家电品类商品。

这不仅说明了农民村人口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日益俱增,更预示着农村市场成为了电子商务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换句话说,农村电子商务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的一系列商务活动。

那么农村电子商务就是运用这种技术来进行农业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农产品的网络交易、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经济运行方式。

为农产品生产技术、销售渠道等寻求了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1.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地实现,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会被集约型、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所替代。

农业生产成本会降低,生产效率会有所提高,这自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获得市场信息,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无疑是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福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使农村的经济得以向现代化转型。

农民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得有益的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3.提高农产品的推广效率,节约销售成本。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主要是采用集市、超市或者者菜市场的形式,推广的范围受区域性限制。

农村电子商务打破了这种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为农产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效利用了互联网多、快、好、省的特点,足不出户就轻松实现了对农产品的销售,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4.吸引青年劳动者回乡创业,传承乡村特色文化。

目前,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导致很多农村人口逐渐外流,青壮年都在外地务工,包括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毕业以后许多也选择在城市发展,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留守人员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应用会不断吸引这些在外的青年们回乡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传承和发扬了地域文化。

5.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变大,农村的生活水平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随着电子商务慢慢步入农村,人们改变了以前陈旧的思想,学会如何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来改变自身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思想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步入而得到有效提高,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它正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淑慧是英德市大湾镇中步村的村干部,20初,微信的普及和微商的流行让她看到了商机,于是她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果场场主创建了一个微信群,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把产品信息发布出去,客户范围由一开始的珠三角地区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中国东部地区,销售范围在扩大,获利自然也在稳步提高。

农淑慧在刚开始做电子商务销售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对她的做法表示怀疑,但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电子商务的前景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许多村民纷纷向她讨教如何经营好电商的经验。

[3]农淑慧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证明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吸引着广大年轻人回乡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相对发达的地区浙江省在年,全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5641.57亿元,比上年增长47.64%,其中,县域网络零售额占网络零售总额的33%以上,村级网络零售额约占零售总额的10%。

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0%,约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22.5%。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4中国淘宝村名单”中,该省共有62个“淘宝村”、6个“淘宝镇”入围,村、镇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4%和31.6%,均居全国首位。

据统计,62个“淘宝村”从事电商及相关行业达41129人,占村人口总数的42.7%,共开设网店10478家,2014年销售额达100.5亿元,村均销售额1.6亿元。

2014年底止,全省已经建成了4491个服务点和30个县级服务中心。

[4]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电子商务已经在农村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正在有力推动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但是数据显示的仅仅只是对少部分农村地区,对于大多数的地区而言,还没有得到普及,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我国农村的设施构建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因此这样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偏远、崎岖,网络传输路线本身也不好部署。

至今为止,拥有计算机的农村家庭不足30%,部分地区的农村网络还存在网速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建设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偏低,农村用户的信息消费步伐总体上比城镇用户“慢一拍”

近年来,虽然各个地区都相应建立了农村电子服务点,并开通了宽带服务,电脑和智能机在农村也慢慢普及,但是不少农村居民由于不懂得使用网络,使用的是较落后的功能机,这样也降低了农村居民们对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观动能性。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三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当前我市提出的“大学生兴村计划”的统一安排,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我利用社会调查期间,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水系,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安庄村地处台陈镇西南部,东临107国道,近邻京广铁路,距集镇中心1公里,辖有蒜刘、于庄、大王庄、小杨庄和安庄等五个自然村,现有村民512户,总人口2179人,共分成7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有44名,耕地1820亩。xx年村经济收入达到了5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安庄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120-150米之间。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是我县一个中等规模的典型农业村。安庄村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但村内绿化程度较低。住房基本上都是砖瓦结构,部分田间道路、村庄巷道尚未硬化,绝大部分农户以煤和秸秆为燃料,建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农民科技书屋等,但基础条件有待改善,安庄村已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近年来宗族势力复兴,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村民自治与乡村民主。特别是自8.26洪灾以后,许多房屋以成危房,需要及时维修或推倒重建,植被大部分损毁,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1、经济结构。安庄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所限,经济作物种植很少。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粮食单产较过去有所提高。全村今年种植大蒜近300亩,平均亩产1000公斤,由于今年大蒜价格较去年低,每公斤大蒜在1.2元上下,亩净效益1000元左右,经济收入较往年有所下降。农闲时期,劳动力以外出务工和手工业为主,占到全村人口的1/5。目前全村有冷拔丝、油料、零售等商业经营9户,电气焊和机械维修3户,农产品加工2户,大型养殖场2家,厂房25间。

2、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一是种植业。粮食在作为口粮的同时,全村每年可出售小麦85万公斤,玉米43万公斤。高效农业种植户不多,规模不大。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户20户,共100亩。年收入30万元。二是养殖业。全村现生猪存栏500头,肉、蛋鸡3万只。年收入在80万以上。三是运输业。全村现有大型运输车辆3部,中型运输车辆7部,大小三、四轮农用运输车50台,从事运输行业15户。四是外出务工人员。目前该村在外务工人员283人,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以技术工和劳力工为主。

3、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一是农业种植成本高。尽管农民负担有所下降,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但基本被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因素所抵消,农民种地的实际收益没有明显提高。二是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种植新技术推广面小,新品种覆盖率低。三是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较低,收入不稳定,劳动报酬无保障。四是农民自身素质的问题。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使得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农民因文化水平低,缺乏竞争力,在非农领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减少了增收的机会。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庄村全部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缺少产后加工处理,产业链条短,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农田灌溉沟渠严重老化破损,水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田间道路、村庄巷道尚未硬化,文体活动设施不健全,绿化率较低,普遍采用传统旱厕,养殖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清洁能源使用户少,部分房屋年久失修。该村的土地较为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

(二)、村民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村民各自为阵,缺乏龙头企业、经济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村里缺乏第三产业,村财收入低,不能满足村民公共设施建设需求。一些村民对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不了解,缺少就业机会,缺乏种植技术,信息闭塞,增收的渠道相对狭窄,家庭生活负担较重,导致收入偏低。

(三)、农村基础建设滞后。目前村内电线老化且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垃圾收集体系,人畜混居,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卫生,严重威胁着群众的安全。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科技文化投入不足,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

(四)、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不强。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安庄村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风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至少一项致富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风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农村环境;编修农村规划,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村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村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富村。

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一村一品”在稳定经济作物、适度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果品,突出“一村一品”,在我县提出“学青洲、比贡献、促发展”的基础上学习高新技术,先进经验,将安庄村建设成为设施农业示范村。

1、果蔬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以“户户有大棚”为目标,新建10栋塑料大棚,运用现代化种植技术,种植反季节蔬菜,并辐射和带动其他村设施蔬菜的发展,新建枣、梨、杏等果园150亩。

2.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大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区800亩、机耕道路500平方米,将安庄村建成为我县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村。

3、建立节水管理机制,积极探索运用经济手段提高村民节约用水意识。采用管道输水、小畦漫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4、建设机耕道路,完善道路绿化林网。在设施大棚区,配备水表和比例施肥器等节水设施,采用微灌(滴灌或微喷灌)技术,实现灌溉的肥水一体化作业。

5、建设信息服务与产品展示厅。配备电子显示屏和产品展示台等设备,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农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并对外提供产品信息。

6、通过双向互动,促进产品流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成立安庄村蔬菜果品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策划宣传,打造安庄村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引导扶持经营能手带头组建联合销售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企业带动实现产业富村。

7、建设养殖小区。依托双汇产业化工程,发展现代畜牧业,在安庄村的西北约1公里处建设一个规模养殖小区,分为三个功能养殖区,一个物流服务区和一个办公区,共占地面积200亩,其中鸡养殖区65亩(包括蛋、肉鸡养殖区),生猪养殖区93亩,生猪育种区26亩,物流服务区12亩,综合办公区4亩。形成年饲养肉、蛋鸡10万只,猪存栏1000头的能力。配套打井1眼,确保养殖小区的用水需要。

8、拓展农业功能。开发“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项目,实现观光农业与品味文化、度假休闲的有机结合,拓展安庄村的农业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强技术推广,实现科技兴村。

1、构建技术平台,整合推广资源。以“三电合一”为载体,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户上网率达到15%以上。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专家进村入户,为群众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使安庄村农民及时有效地获取农业科技服务。

2、引进品种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引进大棚蔬菜新品种,发展多样化种植,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效益,依托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果树所、临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教育科研推广单位,按照“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加快引进推广转化速度快,农民易接受,使用效果好的设施栽培、果园管理、果蔬产后加工、畜牧养殖、兽医防疫、农田灌溉等技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安庄村耕地质量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打造安庄村绿色品牌。

3、聘请设施园艺、果树、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专家,每位专家负责联系和培训10个农民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10户农民,通过层层带动,不断提高科技入户率和技术普及率。

4、完善“农民科技书屋”,改善农民学习条件,在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书籍、期刊、光盘的基础上,充实数量,尤其是增加设施栽培管理、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与规程等方面图文并茂、好懂易学的技术资料。

(三)综合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建村。

1、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生活质量。普及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解决村民生活热水,利用养殖小区的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实现全村集中供气,解决炊事用能。通过沼气和太阳能的利用,减少煤炭消耗,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将安庄村建设成我县清洁能源示范村。2、完善配套建设,美化村庄环境。改善生活设施条件,将全村现有的传统蹲坑厕所改造为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组织农民绿化庭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完善道路硬化、沿外循环线两旁建设环村庄绿化带,绿化美化村庄,创建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3、开展物业服务,完善村庄管理建立物业服务站,定时清运垃圾、粪便,清扫道路,管护花草树木,维护水、电、路、气、通过专业化服务,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家务劳动简捷化。

(四)、加强教育培训,实现人才强村。

1、开展校村合作,培育骨干人才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选送高中毕业的优秀青年农民参加设施园艺、果树、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大专班学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致富带头人。依托农业部“百万中专生计划”,重点对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等进行职业教育,培养10-15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2、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依托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农业机械入户等活动。提高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每年开展培训100人次,使每个青壮年劳动力平均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

(五)完善组织机制,强化支部带村。

1、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健全安庄村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建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健全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和落实《村民公约》,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党支部活动。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忧)责任,全面开展“三项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安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六)发展公共事业,建设和谐新村。

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按照临颖县“xx”教育发展规划,将目前的村小学扩建成为标准化中心村小学。实现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专用教室设置、校园规模、班容量等五项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2、发展文体卫生事业,提高健康水平。建设村文体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文体活动场所。普及有线电视、宽带网入户,使农民享受现代文化娱乐。改造村卫生医疗室,完善医疗设施,保障村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新村。以为民解困为核心,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全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

回顾上半年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好政策,有县乡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党委政府所交给的各项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希望,群众的要求,快速发展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为创建文明董畦、平安和谐董畦和新农村建设而努力,争取年底交给党委政府一个满意的答卷。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四

今年我村的党建工作目标将以20__年___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意见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____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结合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条整改。

二,切实履行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职,扎实工作。积极做好党建工作专项述职。

四,扎实细致做好党员排查工作,摸清党员底数,理顺组织关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提升党员队伍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切实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做好走访联系困难党员群众工作,按照《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要求,排出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定期联系困难群众对象,并及时告知到每位党员,经常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村两委会定期召开周例会、月末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

七、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定期按要求更新公开内容,公开内容正确无误。台帐记录、工作资料齐全。

八、积极开展党员积分考核工作,按照镇党委下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积分考核的通知》,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实行党员积分考核制。规范党员日常行为。

九、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全年至少推出1项党建主题活动或特色工作、创新举措,落实相关措施。

十、积极培育和选树党内身边先进典型,落实具体措施,并定期开展评比表彰;争创本镇党建工作示范点,积极创建市级示范型基层党组织。

十一、认真贯彻村级管理“三规范”要求,全面推广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十二、充分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平台,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理事项及时处置率、满意率。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五

安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安远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脐橙、生猪、食用菌、蔬菜、油茶和纸业原料林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加快安远县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近期,我们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近几年来,安远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保障,努力推动安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六大特色产业渐成规模。通过立足市场,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果业(加工橙、脐橙)、生猪两个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产业,食用菌、蔬菜、油茶、纸业原料林等四个为特色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开发果业面积38万亩,其中无公害脐橙31万亩,加工橙3。69万亩;水果年产量达25万吨,其中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以珍稀品种为主的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4500万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大棚栽培模式的种植面积2万亩;西瓜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2、85万亩;全县纸业原料林面积达5万多亩。据统计,20x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7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5300万元,林业产值13200万元,渔业产值4899万元,牧业产值36400万元,分别增长8。5%、9。5%、8。8%和4。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39元,同比增长9%。

(二)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安远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20xx年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20xx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40000平方米,全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20xx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到5296万美元;全省第一家引进橙汁加工企业—养生堂基地果业有限公司。多年来,我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据调查,我县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生产销售型、农产品加工销售型、技术指导销售型三种类型;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共有97家,专业合作社已基本覆盖果业种植、食用菌、生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证明,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全县以脐橙、食用菌、生猪三大产业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8个,涉及果业、食用菌、生猪等加工品种,其中2个是省级龙头企业,4个是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上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上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安远县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质量管理,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脐橙简易贮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完善农业检测中心,加强了农产品的监测检测,全县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县无公害脐橙面积13。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脐橙(2个柚子基地)出口种植基地17个,面积5。34万亩,成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赣南第一县;全县通过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验收备案的出口加工企业15个;“三百山”脐橙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江西省名优产品”和“中华名果”等称号,在中国赣州脐橙节品质评比中荣获“赣南脐橙王”和“赣南脐橙金奖”称号;“金宝牌”小南瓜、甜瓜、小青瓜等评为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东江源良种猪场、凤山食用菌生产基地分别评为无公害基地;20xx年江西王品公司生产基地获得了有机脐橙转换认证证书,有机转换认证面积1591亩。

(四)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发展果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余亩,主要分布在三百山镇、欣山镇、车头镇、孔田镇、鹤子镇等乡镇;20xx年全县共修复水毁河堤35处,修复水坡、水圳120座(处),维修灌溉渠道110条(260处),新建果园山塘、农田灌溉山塘46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0xx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00亩,改造中低产田1000亩,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土石方120余万方,实现改水受益人口0。7万人;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5000个,20xx年全县农业机械补贴404。49万元。

(一)现行农业管理和农技服务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现代农业发展上缺乏优惠、扶持政策。据调查发现,近几年安远县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但远远不能满足于实际需要,对发展农业上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只停留在文件材料上,没有真正的把农业资金用于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没有发挥其效应。如今我县现行的农业管理服务体制致使全县农口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之间工作沟通少,农业信息不流畅,导致部门之间在工作上难以统筹协调。一是现行的农口系统技术指导人员出现了人才断层、知识老化的现象,技术服务指导跟不上现今的农业发展,致使农技干部作用发挥不充分,全县各乡镇农技人员大多数的工作重心集中在乡镇中心工作,无心也无力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不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知识,满足于现状,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不多,农技服务水平不高;三是全县农业专项资金整合度较低,发挥效益不够,政府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不够深,重视不够,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种养大户的支持不够,使企业、合作社、种养农户在发展、扩大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益不明显,带动性不强。据了解,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方面上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经营管理服务观念比较落后。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和农业产业项目不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深加工企业少,经济效益不大,知名品牌较少。新型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投入资金有限、经营范围小、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扶持政策较少且滞后等方面抑制了发展。全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没有建立完善,运行机制不到位,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销售的状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不紧,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销售体系。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安远县基础设施对发展农业的支撑作用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根本改变。据调查,一是全县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仅有2座,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一)型水库4座,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二)型水库28座。二是水利管理关系未理顺,水利设施设备的作用发挥不大。有绝大部分部分水库的放水设施和灌溉渠道配套不完善。我县脐橙产业常年因缺水导致产量下降,现全县果园普遍在果园建有蓄水池,但还是不够果园需水量,滴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的生产管理,节水工程开展工作范围还不够大,制约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农业投资渠道不宽,本级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益还不高。近年来,安远县在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上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市级农业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投入未达到中央关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要求。在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上渠道不宽,对争取的农业项目资金也没有很好的统筹协调,资金使用效率低。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一)加快农业科技转化,转变增长方式,合力推进效益农业。一是要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科技带头作用,致力于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方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大力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提高适用技术的转化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抓好大面积生产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赣州市十大农业技术、简易贮藏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增强科技入户能力。三是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积极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各涉农部门应加强与上海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华中农大、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四是加强农技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指导能力,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抓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将现行分散的各乡镇农技推广资源整合,建立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同时要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步伐,使他们走出传统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的局限,掌握适合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技术,强化农技推广的有效性,吸收农业学院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提升农技推广技术指导素质。

(二)依托销售网络,加快优势产业开发,大力构建品牌农业。一是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要充分利用已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的销售网络,打响三百山脐橙知名度。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农业与加工业的整合。通过招商引资或引导地方能人开办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副产品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提高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延长农副产品销售链,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三)创新农业管理和农技服务体制,加大农业发展资源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紧紧抓住安远县面临的各种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尽快对全县农口单位进行整合,强化农口系统的统筹和协调,同时要利用我县在果业、生猪等方面的优势,成立农业特色园区,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要整合上级农业专项资金,要加大对规模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把农业发展资金与现代农业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把上级支农资金用好用活,使其发挥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安远县传统农业的优势和特色,创新农业发展机制,为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办法,要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土地向大户集中,实行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现代农业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农业项目建设要紧密结合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发展,避免重复投资,充分发挥农业资金效益。三是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进行集约化和产业经营。四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制定积极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上。五是要把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积极支持安圣达公司、天华现代公司、双孢胎有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扩规上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农业产业项目的组织、策划、生产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力度,增强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六

市委组织部牵头,从市人大、市委党校、市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抽调15名同志组成三个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三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六个县市区,对全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采取听取县市区委汇报,召开由乡镇党委书记,县市区人大、农业、民政、财政、土地、信用社、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共调查24个乡镇、97个村(其中经济强村35个,中间状态村18个,经济薄弱村44个),召开座谈会30个,座谈党员干部群众572名,基本摸清了全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全市3705个行政村(居),2015年村级经济总收入共304.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除农业税附加和公益金)3.6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25个,占3.41%;50100万元的142个,占3.88%;1050万元的433个,占11.83%;510万元的421个,占11.5%;35万元的522个,占14.26%;3万元以下的1148个,占31.4%;经济空壳村813个,占22.2%。

总的看,我市村级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保证基层组织运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程,紧紧抓在手上。各县市区专门组织调研,分析现状,研究措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促调度,推动了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岱岳区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村村富工程,逐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促措施,一村一策,加快发展;肥城市落实大班子领导干部联、乡镇领导干部包、市直部门帮、经济强村或强企业带的帮扶制度;宁阳县把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村班子的硬指标,严格奖惩,调动了乡村发展村级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也都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等形式,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还通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等措施,督促村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村级经济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各级广泛引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015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构成中,集体经营或承包企业收入2.2111亿元,占44.28%,果园、鱼塘、四荒和机动地承包收入0.9095亿元,占18.21%,有偿服务收入3810万元,占7.63%,盘活闲置资产收入2152.38万元,占4.31%,化解、清欠债务收入1175.52万元,占2.35%,其他收入12517万元,占25.07%。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呈现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的趋势。三是村级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15年,除农业税附加外,全市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三分之一,而3万元以下的村占到53.6%。经济强村干部精神状态好,发展氛围浓,发展环境好,路子越走越宽,发展后劲十足。这些村,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快。而村级经济薄弱村基础差、底子薄,缺资金、缺人才,村干部待遇无着落,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信息不灵,发展难起步,增收无门路。这些村,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兴办,正常运转难保证,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发展缓慢。

二、主要做法。

在发展村级经济中,各级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场、18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237个致富协会。一些村发挥劳动力比较富足的优势,积极与一些有资质、有信誉的劳务中介组织联合,组织跨省、跨国劳务输出,收取服务费,增加村级收入。全市依靠有偿服务增收的村共有207个。三是靠资源。一些村充分利用土地、四荒、四旁、山林、河砂、石材等资源优势,通过租赁、拍卖、承包、入股等方式,稳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范家庄村针对村里荒山多、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引进泰山茶苑、茶厂等项目,每年集体增收10多万元。肥城市孙伯镇庄头村在路边、沟边种植速生杨8万多株,实行村集体统栽统管,收益分成,村集体每年增收100多万元。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公开拍卖河砂资源开采权,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有的村充分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增加村级收入。泰山区大津口乡栗行村、沙岭村,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东平县梁林村等山区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集体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全市依靠资源增加村级收入的村共有1290个。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七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特色景观。

重庆巫山县福田镇高桥村境内,有一五龙观,现只留下部分建筑遗迹。高桥五龙观位于五龙山上。五龙山因有五条山脉形似五条蛟龙而得名,位于正中位置的山脉上有一突起的小山峰,形似龙头,高约三十米。五龙观就修建在此山峰上面。小山峰下面平台修建有观音殿,其旁边为灵官殿。山顶建有祖师殿,供奉张三丰圣像,当地人称祖师菩萨,这与五龙的传说是一种暗合。在五龙观有一龙头香,龙头香上雕刻的花纹来看云朵,龙头朝向正南方向,离地面约30米高,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无人管理。据当地人回忆,在1975年因为雷击断裂掉落在地上。现场丈量此龙头香地面部分240厘米,高宽均为30厘米,龙头为25×25×38厘米,龙头上方有向下向内雕刻有13×13×11厘米孔径的香炉;通过目测,山顶边缘道观前方悬崖处还残存约60厘米。据此计算,此龙头香的长度正好也是三米,宽三十厘米。

五龙观修建年代不详。因为文革毁损成为平地,无法查找到任何文字记载。经走访当地一位80岁的老人卢成明,初步推断五龙观建于明末。据卢成明老人回忆当时在世老人的口传,自建成后香火旺盛,但在反白莲教起义时,由于观上道士自称神兵造反,在嘉庆十年前后被清兵一把大火全部焚毁,后又重修。至1930年前后,卢成明已能清楚记事,当时由贺善人(卢成明舅外公)主持观上事务,可以容纳近三百人的朝拜,但所收香火供奉全部由当时国民党派驻的胡团守把持。他亲眼所见,有信徒为了还愿,四肢戴上铁链,两腮用一柄小宝剑横穿而过,不远数十乃至数百里步行登山而上,到达观顶,便单膝跪下,虔诚地走上龙头香,焚香叩拜。所见烧龙头香者,未曾有人从龙头香上掉下。解放后,仍有香客朝拜,后于文革“破四旧”,被红卫兵彻底毁坏,圣像被掀至五龙山下,被水冲走,至今仅存部分石材散落遍地,顶上有一用旧砖修建的简易小观,偶有信徒参拜。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差。每年基本上有旱灾侵袭,有的年份极度缺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当遇到狂风骤雨时,农民只能看着庄稼被毁,束手无策。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加上交通不便,无法实行机械化耕种,只能是肩挑背扛的传统模式,十分辛苦。农村基础设施极少,配套不完善。

(二)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土地资源。

(四)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

四、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制、新聘教师合同制、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二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村卫生室的条件改善,增加医疗设备,解决就医难问题。

五、促进农户增收建议。

(一)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桥村主要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所以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要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加强农业指导;二要注重农产品加工,比如土豆、马铃薯等进行深加工制成成品销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吸纳富余劳动力;三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高桥村养猪、牛、鸡、羊的农户逐渐增多呈现良好势头,有的还经营了养殖场,但是规模不大,资金紧缺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帮助在畜牧业上快速发展。

(三)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不发达影响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使村难以走出去引进来,只有交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只有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从事劳力劳动,提高积极性。

(四)适当发展旅游业。对五龙观进行整改重修,对外宣传,吸引外来游客,促进经济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东桥镇位于闽清县北部,距闽清县城32公里,闽江、外福铁路、316国道、123县道穿境而过,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水口电厂及闽清县最大水力发电站安仁溪电站均建在境内。全境面积187.34平方公里,是闽清县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乡镇和闽江北集贸旺镇,全镇山地面积2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2万亩,辖有22个行政村,5603户,20167人。近年以来,东桥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粮食生产方面,大力推广水稻优质杂交稻种植,良种覆盖率96%以上,2005年粮食总产10506吨。在水果生产方面,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橄榄、无核雪柑、脐橙52号等,同时强化老果园的新技术改造,水果产量达3634吨。在食用菌生产方面,大力推广“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食用菌协会的带动下,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栽培秀珍菇500万袋,香菇350万袋,毛木耳300万袋,大球盖20万袋,金福菇、麒麟菇等150万袋,实现产值3100万元,并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市场体系。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家禽和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与前年基本持平。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近4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治理中低产田项目已通过验收。

二是招商引资有较大突破。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05年有4个项目投产和实施:三霸水泥膏已投资400万元,多种新产品正投放福州等地适应性使用;福闽工艺品已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厂房6500平方米,已投产;富森竹业投资200多万元,2005年实现产值550万元,提升为规模以上企业;深圳表业回归工程已开始基建。

三是经济发展实现稳步增长。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增长47.8%;农业总产值1.24亿元,增长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万元,增长31.4%,实际利用外资146万美元,增长386%;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增长10.4%。2006年1-9月份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数3.18亿元的75%;工业总产值437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7137万元的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1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4586万元的66%,;农业总产值847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2106万元的70%;地方财政收入8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03万元的78%;内资到资82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70万元的123%;固定资产投资248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5630万元的44%,其中300万元以上完成2022万元,占全年任务数1000万元的202%。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东桥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为: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经济规模、总量依然偏小,产业规模不够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经济运行整体效益不高,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二是少数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四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闯劲和拼劲不足。五是发展不够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等。

三、发展对策。

下一阶段,东桥镇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做好经济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领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业项目带动和农村稳定的目标任务,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壮大食用菌、水果、畜牧、林竹、蔬菜五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在今年的“四个百万袋基地”的带动辐射下,明年总量要达到1600万袋以上,并进一步培养和发展灯塔、须弥山等商标成为名优产品品牌,大力开拓市场,把品牌做大、做强。大力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一村一品、一村数品”,以规模化推进产业化,确保增值增收。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科技兴农,以质量求效益。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民稳定的购销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支农信贷能力。积极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有序转移,努力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渠道。

2、推进工业化进程。牢固树立工业强镇的主导思想,把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东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的战略跨跃。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艺品、钟表等产业集群。大力促进东桥表业回归工程,全力做好神龙表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争形成新的规模化产业。要优化发展平台,积极推进沿江工业集中区建设,真正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载体,产业集聚的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促进福晶软磁、福闽商贸、闽华食品、三霸水泥、富森竹业等已落户企业的增资扩产,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内地要突出发展龙标制衣等劳动密集型、环保型企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给更多的家庭妇女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同时,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放眼市场,主动出击,以诚感商,促进更多的企业来镇投资办厂,更多的项目落地,壮大工业企业规模和工业经济总量。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实施质量品牌工程,落实扶持政策,积极争创一批名牌产品,提高工业发展整体水平。

3、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集镇中心开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三大方面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在2-3年内,对全镇大部份灌溉渠道和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对重要防洪堤进行建设维修,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旱涝保收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收。二是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推进集镇中心区建设。结合过洋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集中力量抓好关键性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建成农贸市场、加油站,明年要建成信用社新营业大楼、建成新镇政府办公楼、东桥文化服务综合楼、东桥交通客运站。并使集镇新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三是加大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力度。通过上级扶持和帮助,进一步完善村(居)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取各村(居)要建成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一个以上体育活动设施(场所),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建设。以整房治散建文明小区、整路治脏建配套设施、整水治臭现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三整三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五是实施“大交通”战略。争取明年内对沿123县道镇境内路段全部进行路面硬化改造,建成南洋公路;加大对村庄、小区进行路面硬化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六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对新桥等地质灾害区群众实施救灾搬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民政救助体系,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关心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福利事业,重视做好老龄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障等福利保障制度,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精选18篇)篇十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经与村党支部、村委干部讨论研究,并征求部分村民的意见,制定了__-__年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__村基本概况。

__村座落于__镇北面,与__区__镇毗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大小山塘13个,全村759户,271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17个村民组,17位组长。现有党员102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0人,村民代表51人,现有党员中担任过村两委干部的54人,担任过主职干部的15人。__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如今的__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__年至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逐步形成符合__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通过引导群众种植优良新品种,提高单产产量和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引导群众种植甜叶菊、大蔸菜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养殖业。针对__村临近升金湖的特点,大力发展饲养渔业,养殖家禽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遂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即“三分之一”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三分之一农民进城打工。加大村委会对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落实补助,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劳务对接,与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中介组织和就业信息,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到__年,全村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550万元。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调整贫困户的推进方案,将全村的贫困户按行业特点,贫困原因分类,加大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着重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新产业,培育新的致富项目,提高“造血”功能。搞好对贫困户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到__年,全村要完成13户贫困户81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二)__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好进村的道路,抓住这次村村通建设和一事一议的有利时机,把进村道路修好,协助有关部门规划好道路用地,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早日修好进入各组的道路。

加强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困难。

发动群众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排查水利工程,抓住这次水利兴修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__村的防汛抗旱生产能力。

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建设硬化村道,力争到__年硬化率达到85%以上。

(三)__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

巩固提高“普九”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力争到__年村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村广播电视、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幼儿室外游戏活动方案(优秀19篇)

    无论是组织一场会议还是策划一次团建活动,一个好的活动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活动方案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活动策划有所帮助。1、锻炼幼儿反

    党日活动新闻稿党日活动内容大全(21篇)

    党日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动员和政策宣传的重要场合。在党日活动中,我们深入基层,与群众亲密接触,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

    创意女生节活动策划(热门15篇)

    活动策划还需要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为未来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活动策划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到来

    比例公开课教案(模板23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为了指导课堂教学而编制的一种工具,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老师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的教案模板范文,为您的备课提供更多参考。1.借助拼音会

    致敬逆行者礼赞新时代弘扬抗疫精神(专业18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斟酌和精心设计的文字构思,在表达上有层次、有亮点、有感染力的写作艺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它们或让我们感受到人文关怀,

    学习e教案(通用18篇)

    学习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我们要时刻把握学习的机会,不断进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位著名学者的学习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

    冬季安全教育总结(优质19篇)

    通过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教学工作总结,供各位教师参考借鉴。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在黄山区卫生局的

    我害怕的一件事(热门15篇)

    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堆砌华丽辞藻,更应该注重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网友a:最害怕的就是被

    难忘的生日字(模板18篇)

    生日是一个人独特的日子,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庆祝,感受到他们的关爱和祝福。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生日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详细内容。

    致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领悟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智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