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灵魂曲

合理的工作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益。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常用的工作方案模板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你的工作有所启发。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研究和编制好xx“十四五”规划,对加快构筑新时代xx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服务全国和xx改革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和xx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研究和编制xx“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精神,深入落实******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对接国家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历史征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xx放在***对xx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和xx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以发展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瓶颈问题,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和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区,努力在新时代xx改革发展中争当标杆、走在前列。

二、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和xx市的工作要求,以研究和编制本区“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以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创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质量,完善编制方法,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努力使xx“十四五”规划更加体现国家战略和xx市要求、更加符合新时代特征、更加反映xx区情和市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统一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

x.强化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xx“十四五”规划《纲要》,是xx各类规划的总遵循,是指导未来五年xx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既要增强战略性和指导性,也要强增强操作性和约束性。

x.强化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编制专项规划,要着眼于落实《纲要》对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要求,做实、做深、做细,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x.强化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发挥好空间规划在城区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为《纲要》确定的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二)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规划理念。

x.突出两个对标。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借鉴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国内兄弟城市推动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球体系坐标中,更好谋划长远发展。

x.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xx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投入产出强度和经济密度,不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推动xx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x.突出区域协调。更加主动地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与长三角兄弟城市一起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x.突出改革思维。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x.突出以人为本。广泛倾听企业和市民的发展需求,做到善听智行,使规划过程更多体现公众参与、规划内容更多解决民生实事、规划文本更加亲民可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x.突出底线思维。坚持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精准研判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有效化解各类隐患。

(三)完善规划内容,提升规划质量。

x.夯实指标引领。要研究创新和完善各领域的规划指标,更加反映时代特征、xx特点,更加科学地对规划指标进行设计、分类和测算,充分体现规划指标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x.夯实任务举措。要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要求,研究明确需努力完成的重大任务,特别是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以及重大措施等,做到可分解、可衡量、可评估。

x.夯实项目支撑。要加强目标引领、功能支撑、空间保障和政策支撑的有机结合,经深入论证后将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纳入规划,政府财力优先支持,使重大项目成为规划落实落地的有力支撑。

(四)创新编制方法,强化规划支持。

x.坚持全程开门编规划。要积极创新组织方式,搭建公众咨询平台,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策划面向社会各界的大讨论、问卷调查、建言献策和宣传解读活动,使规划研究和编制过程成为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回应关切、形成全社会共识的过程。

x.坚持发挥智库作用。要开阔视野,积极用好国际国内各方面智库力量。要积极探索与智库的中长期合作,为规划研究、编制与实施提供持续长久智力支持。

x.坚持提高方法科学性。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多角度深入研究提供精准依据;进一步完善区政府宏观经济数据共享平台,为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三、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

开展本区“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时间跨度为两年左右。具体工作任务有三项:一是研究形成规划《基本思路》,为区委《建议》提供素材;二是编制形成规划《纲要》;三是编制形成若干专项规划。整个过程分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审议发布三个阶段。主要进度安排如下:

(一)前期研究阶段。

x.组织开展前期研究。2020年二、三季度,由各部门根据职能开展各领域的“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于x月底前形成研究报告初稿,报区发展改革委;x月底前,形成研究报告送审稿。

x.起草基本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由区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底起草形成本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经修改完善后于2020年一季度形成送审稿。

(二)规划编制阶段。

x.组织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一季度至二季度,由各相关部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二季度末形成初稿,报区发展改革委;经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于三季度形成送审稿。

x.起草规划《建议》素材稿。2020年三季度,由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在《基本思路》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起草形成本区“十四五”规划《建议》素材稿提交区委。

x.起草规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划《纲要》。2020年四季度,根据区委《建议》,由区发展改革委起草形成规划《纲要》,经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报区委、区政府审议。

(三)审议发布阶段。

x.区人大审议发布规划《纲要》。2020年初,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正式提交区人大审议。经批准同意后,组织规划《纲要》发布并做好宣传解读。

x.区委、区政府审议发布专项规划。2020年二季度前,由各相关部门完成专项规划报送程序,正式提交区委、区政府审议。经批准同意后,组织专项规划发布并做好宣传解读。

四、工作组织。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五年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和推进落实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组织保障。

(一)成立区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区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进行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各街道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研究室、区政府研究室、区发展改革委、区统计局、区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共同组成,日常事务工作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成员随规划编制和实施周期动态调整。

(二)成立区发展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区发展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要对规划研究、编制和推进实施提供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咨询支持,对编制规划《纲要》出具专家论证报告,对《纲要》实施提供年度咨询,视情对区级专项规划给予论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要吸纳具有较大影响力、了解本区情况、积极参与研究的专家和机构。受聘专家随规划编制和实施周期实施动态调整。

(三)加强各部门组织领导,形成全区合力。

举全区之力,做好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工作机制,调配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强化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纵向上要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横向上要加强本区各部门之间衔接协调,发挥好既有议事协调机制作用,确保形成工作合力。要注重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业务培训和基层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企业、市民、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多方面意见。要把握时间进度,严格按照研究、编制、衔接、报送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区发展改革委要结合各项工作节点,注重搭建跨部门的交流互动平台,为研究提出务实落地的思路举措提供支撑。

五、2020年前期研究工作有关要求。

前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十四五”规划的质量。2020年,主要任务是针对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开展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分以下条线展开:

(一)开展综合研究。

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各部门、各街道筛选确定一批事关本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综合性重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明确课题研究重点、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通过公开遴选、公开征集、国际咨询、定向委托、直接交办等形式组织、鼓励全社会各方研究力量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由各相关牵头部门具体负责相关课题的联络协调和验收把关,与课题承担单位密切沟通、加强调研,强化质量和进度管控,并在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建议纳入本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内容,于xx月底前报区发展改革委。

(二)开展专题研究。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前期研究,结合自身职能制定专门工作方案,以科学严谨、深入务实的态度,围绕本领域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问题,精心组织开展研究。要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区,重点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短板,以及“十四五”期间的重要趋势、指导方针、目标指标、措施任务(重要改革、重要政策、重要项目)等,于xx月底前起草形成本部门建议纳入本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相关内容报区发展改革委,并为编制《纲要》和各区级专项规划立项等奠定基础。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二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为贯彻落实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做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加快xx市振兴发展、着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可靠的规划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上位要求与下位需求相衔接。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同时,要立足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2.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推动全市整体发展,又要适应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整合资源,集中攻关。

3.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真正明晰并严格执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又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4.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既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公众、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围绕建立全市“十四五”规划体系,协调组织和统筹推进市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县(市、区)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参照国家和省的总体安排,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前期研究、形成纲要框架、起草和征求意见、论证报批四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中攻关。全局性、综合性课题采取定向委托方式,交由有关研究机构承担;应用性、对策性课题采用公开遴选方式,选择有关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市有关部门可结合基本思路研究和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另行组织开展课题研究。(2019年7月启动,9月底提交中期成果,11月上旬前结题)。

2.提出重大事项。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研究提出纳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重点内容,由市发改委汇总,并衔接好省发改委。(2019年7月中旬前市发改委将重点内容的初步考虑报省发改委;9月底前将重点内容最终稿报省发改委)。

3.起草规划基本思路。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从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出发,就“十四五”时期重大目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等开展调研,研究提出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19年11月上旬报市发改委。市发改委汇总并与省里衔接后,研究提出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20年2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2020年3月至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前)。

1.开展建言献策。通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或在市内主流新闻媒体开设活动专栏等方式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建议。(2020年3月至2021年全市“两会”召开前)。

2.研究论证重大工程项目。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一批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2020年3月至8月底)。

3.起草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在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2020年4月至9月)。

(三)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后至2020年12月)。

1.起草纲要草案。根据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对纲要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规划纲要草案。(2020年11月上旬前完成)。

2.征求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人士意见。广泛征求代表委员、民主党派、企业家和群众团体意见建议。(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3.修改完善。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并与国家和省规划纲要草案衔接后,对规划纲要进行修改完善。(2020年12月中旬前完成)。

(四)论证报批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全市“两会”召开)。

1.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召开市“十四五”规划咨询委员会会议,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论证。(2020年12月中旬前完成)。

2.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审议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全市“两会”召开前)。

3.按照市委、市政府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经与省发改委衔接,提请市人大审议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全市“两会”召开前)。

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6月前全部出台。县(市、区)规划纲要编制要基本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步,2021年上半年前报同级人大审议后报市发改委备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由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小组。各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具体承担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市直有关部门是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责任主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细化落实市总体规划对重点领域和空间治理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要求,切实强化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支撑作用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各县(市、区)政府是本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启动编制工作,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三)组建专家队伍。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全市“十四五”规划咨询委员会,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要注重发挥在我市挂职干部的作用,为我市“十四五”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研究论证和争取,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发挥积极作用。

(四)落实规划经费。市、县(市、区)“十四五”规划(含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三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x政发〔xxxx〕x号),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精神,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发为动力,深入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发展“四个在xx”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立足市情、放眼全局。跳出xx、站位全国,谋划xx发展,深刻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精准对接近年我市出台的中长期规划,准确把握xx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阶段性特征,学习借鉴发达地市转型发展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

系统谋划、项目支撑。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好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总要求,聚焦“六个三”战略部署、“三个六”重点支撑、“四个在xx”增长新动能,科学系统提出“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定位、举措。坚持弥补短板、壮大优势,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我省规划盘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能够充分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尽量不编或少编制规划。“十四五”主要针对事关全市发展全局且存在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编制规划,明确战略意图、重点任务、重大布局和重大政策。

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纵向上,做好与省上规划的衔接,指导好县区规划编制,确保主题主线上下一致,形成统一规划体系;横向上,要加强工作联动,同步推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完善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实事求是、合理引导。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指标,要综合考虑、反复测算,既保持“跳起来摘桃子”的压力,又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提气鼓劲、尽力而为,更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使规划经得起时间检验。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广大干部群众期盼和我市发展定位、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敞开门来做规划,广泛听取各级各部门、专家学者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三、总体安排。

(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即《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市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纲要》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起草,具体程序:

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

在完成“十四五”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并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提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专家论证,报送市政府研究审定。

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形成“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和市政府。组建《纲要》起草工作专班,根据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xx月份形成《纲要》(初稿);xx月份,在与省上《纲要》衔接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第三方评估;xx月份,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并准备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是“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组成部分,由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实行目录清单管理,重点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报市委或市政府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冠“经市委同意”或“经市政府同意”字样,联合印发实施;不在目录清单里的专项规划,经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意后,由编制部门印发实施(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程序:

1.开展研究阶段(xxxx年x月—xxxx年x月),市级各部门根据本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基本思路。

2.规划编制阶段(xxxx年x月—xxxx年xx月),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重点专项规划原则上xxxx年x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以及经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后编制的专项规划,原则上xxxx年x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所有专项规划务必在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印发后x个月内印发实施。

(三)县级规划。

县级规划是指县区人民政府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县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从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合理确定本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县级规划由县区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具体由发展改革部门承担,编制时间与全市《纲要》基本同步,具体程序:

年xx月底前,各县区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并与上级发展改革部门进行衔接。

经济开发区、xx新区、xx新区、航空智慧新城“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其管委会印发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搞好统筹衔接。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协调衔接好各类规划。发展规划要发挥战略导向的统领作用,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专项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同步推进。

(三)创新编制方式。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坚持开门编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智库作用,把各方论证结果、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四)规范编制程序。要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对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开展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个环节工作,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五)强化工作保障。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成立工作专班,要选配知识结构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具体承担规划纲要编制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相应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专班,组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规划编制队伍。市级部门规划所需经费应列入本部门预算,各县区规划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四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五

通过进一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我认为,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深层次矛盾,着眼于解决长期来影响xx物流发展建设、制约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以清晰的“六个说清楚”“三个说明白”思维逻辑,阐明了如何以“七大变革”为抓手破解“十大瓶颈”问题,从发展理念、模式、机制全要素地重塑企业肌体,描绘了以“六化”为新特征的学习型、创新型、赋能型的企业新貌,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明确地指明了路径。在内心倍感振奋鼓舞的同时,我深刻意识到必须要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才能把变革的宏伟蓝图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从而转化为胜利实现xx物流重大变革的实践力量。

在上升到公司意志的重大变革面前,能否做到坚决拥抱变革、积极支持变革,这是对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得失观的考验。作为这次变革的主体,我们都是参与者和实践者,都需竭尽全力、排除万难赢得这场考验,绝不能当变革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变革路上的绊脚石。变革之难,难在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对于我们而言,关键在于矫正观察问题的立场、调整审视问题的视角。决不能口头拥护变革,一旦涉及具体局部利益就不行。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会对任何涉及自身利益的调整变革都认为是动自己的奶酪、革自己的命,这样就很难形成拥护变革的政治自觉。当变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时,也正是检验我们的担当之时。我们要自觉从变革大局和公司战略发展高度思考问题,真正看清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症结所在,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利益调整,妥善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甘愿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腔豪言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深化变革蓝图的绘就,唯有靠实打实的行动才能将壮美的愿景变成生动的实践。我们必须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真抓实干,真正把变革的热情转变为投身变革的行动自觉,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投身变革,最现实的平台是本职岗位,最有效的途径是履职尽责。变革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会无形增多,干部、员工思想容易波动,正常的工作秩序、节奏容易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全过程,教育干部、员工做到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任务面前保持一颗进取心。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防“烂尾工程”,决不能因隶属关系变化、人员变动、工作交接等原因发生误事现象,影响和干扰变革大局,必须以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变革清障、铺路、助力。在变革各项工作实质性展开后,更要听令而行,统筹推进。哪个阶段该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章可循,各项工作之间要有机衔接、相互配合、搞好内部协同,防止自行其事。同时要科学地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既要防止疲惫拖沓、消极应付,也要防止盲目蛮干、急功近利,确保变革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以“七大变革”破解“十大瓶颈”、打造“六化”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规划,一言贯之直指企业变革发展的二大核心命题:一是企业变革的本质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二是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

紧扣这两大核心命题,对照工程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我们要紧密围绕“数字化是基础、集约化是模式、专业化是支撑、产品化是能力、网络化是赋能、平台化是目标”这一主线,有效提升工程物流公司全周期工程物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浴火中“鹰的重生”。

1、转型,要靠数字化赋能激活潜能。

数字化是“六化”的基础和引领。工程物流目前信息化建设与运用还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我们要通过总部数字化赋能达到有效的大数据分析运用,从而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在面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内各个生产要素能依靠数字化系统自动衔接,组成智能链,进而作出快速、实时、精准的系统化分析反应,最终实现最优化的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与不断变化中的客户端需求的高度粘合。

2、转型,要靠集约化管控掌握主动。

集约化管控的实质是精耕细作,即通过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从而使企业组织效能最佳化。企业组织效能的最佳化在于组织结构的高效化。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打破了金字塔式的旧架构,建立交互式多渠道的新型组织架构,我们要迅速调整好新形势下的各层级组织架构的责、权、利,从分工、授权、沟通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科学重构,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达成组织效能高效化的目标。

3、转型,要靠产品化延伸撬动市场。

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指明了工程物流向全周期化进军的发展目标,吹响了工程物流提质增效再发展的冲锋号。面对工程物流新的市场定位和维度,我们光靠目前的日常业务“三板斧”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着眼于深入研究客户产业链的布局,由上到下,由内及外,逐步渗透到其上下游环节,发掘、引导客户物流需求。同时,做好内部协同,充分运用物流系统网络的优势,充分调动平台化运营的资源,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打造理念、成本、技术领先的具有自身特色且与客户物流供应链的需求相匹配的物流产品组合,从而形成与客户共舞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注重内涵“质”的前提下,去扩张外延的“量”,最终实现内涵“质”的与时俱进的丰富。

4、转型,要靠人本化管理凝聚士气。

工程物流二十年高速发展之“芯”在于人,特别是有一支有别于传统物流业务板块的技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队伍,但目前也面临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切实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科学设计“适配”的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做到运营型、技术型、营销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各就其位,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迅速成长的宽松环境,使其职业生涯四通八达,最终实现从“人力成本化”进阶到“人力资本化”。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努力创造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在xx物流“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引领下,继续在巨浪中学会游泳,以敢于“到中流击水”的勇气,在顺势中主动造势,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竞进”的姿态,不断推进xx物流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做物流行业永远领先一步的优秀企业。真正做到工作再多聚焦中心不偏,头绪再杂工作秩序不乱,任务再重工作标准不降,凝神聚气落实好各项变革举措,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拥抱伟大的变革。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六

    三堂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1.7万多亩,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各类蔬菜4000多亩,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大棚西瓜种植2000多亩,小麦良种繁育3000多亩,牲畜存栏1.2万头,渔业养殖水面800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三堂镇进驻规模企业有太和金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泰源纺织品有限公司、鸿茂纺织品有限公司、源通敷料有限公司、太和县灏翔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3亿元。二是积极打造济广高速出入口轻工业板块,大力发展以“泰源纺织”、“灏翔纺织”、“鸿茂纺织”为核心的纺织制造产业,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目前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近1亿元,其中博涛塑业投资5100万元正在有序建设;投资6220余万元的安徽宇耀纺织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正在运营。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户5351人,2015年,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后,建档立卡贫困户2345户,贫困人口5598人。2014年脱贫242户960人;2015年脱贫252户887人;2016年脱贫779户1586人,洪河村、康庄村出列;2017年脱贫332户,685人;2018年脱贫444户837人,贫困村玉皇村顺利出列。2019年拟脱贫518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三堂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计划生育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在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年出生率达13.32‰;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都能按照县要求的如期完成。卫生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基本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家庭签约服务项目,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505人,家庭签约人次13555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2958人,办理慢性病本1763人,全部进行了管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97%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20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12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社保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5次,培训人数达200人,50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42人,共计420万元。创办就业扶贫驿站3处,建成3处,现已吸纳就业贫困户60余人,并且全部签订劳动合同。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低保工作,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使扶贫户、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目前我镇农村低保户1099户,1768人,其中扶贫户有880户1463人,城市低保12户,20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抚工作:已为我镇优抚对象131人,享受60周岁退役士兵补贴的239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工作。临时救助工作:我镇共救助完成因病因灾人员18户,给予每户1000-3000元不等的救助金,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镇80周岁以上老年人1139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240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7位百岁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的长寿保健费也已享受。为305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认真落实殡改工作,同时对死亡人员的火花费用进行补助。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1个镇级、8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2019年4月3日,太和县文化东部协作区双基运营现场会在我镇赵寺村综合文化中心召开。

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镇村完善10个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三堂镇关于加强村室建设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意见》,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站东村、洪河村成功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其余7村均顺利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三是做好镇村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镇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三堂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三堂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三堂镇建设成为“生态三堂、文明三堂、和谐三堂”。

三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三堂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25年gdp达到13.57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9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1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三堂、文明三堂、和谐三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308省道至工业园区10米大道,加快园区绿化工程建设,实现园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同时,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医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坚持“三个不变”,推动“三个转变”,确保“三个到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2020年创建二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镇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掼蛋、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五)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三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镇、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镇、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六)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三堂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七)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三堂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xx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xx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xx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xx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符合xx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二、基本原则。

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三、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报审前须送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与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进行衔接,编制完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并发布。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但是需要编制的行业专项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实施,报县发改局备案。

区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镇政府组织编制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县总体规划在各镇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各镇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应报送县发改局与总体规划衔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县政府备案。

四、进度安排。

2019年9月份,县发改局启动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目前已征集到“十四五”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各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拟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进行再梳理、再论证,尤其是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及社会投资新方向,谋划上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通讯等领域谋划项目,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及手续办理工作,为做深做实“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同时着手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本行业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举措等建议。2020年x月x日前,将各自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工程、重大项目汇总表,经主要领导审签后及时报送“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专班办公室,各单位报送质量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支撑。承担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4月底前要将各自“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一并报送。

2020年x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研究课题和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全县各规划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县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中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空间、专项、区域规划初稿,并报送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x月底前,根据中央和全省、全市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形成纲要框架,并与中省市发展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在2021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镇、县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意见,修订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审议。县“十四五”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x月前全部出台。

五、保障措施。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

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具体工作。各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同时为了做好“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申报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确定联络员与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络和协调,同步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镇、各部门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文件下发2日内,报送县发局。

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参与规划编制咨询和研究,对规划重大课题组织评审验收,对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

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发改局向县政府专项申请,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编制要求。

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十三五”期间项目进展情况,依据“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省市战略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提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突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履行公共职责的作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全省、全市相关规划之中。

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县发改局要协调好总体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各镇、各部门要主动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专项规划须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后公布。

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县级财政做好配套保障,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八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x政发〔xx〕x号),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全会。

精神,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发为动力,深入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发展“四个在x”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市情、放眼全局。跳出x、站位全国,谋划x发展,深刻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精准对接近年我市出台的中长期规划,准确把握x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阶段性特征,学习借鉴发达地市转型发展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

系统谋划、项目支撑。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好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总要求,聚焦“六个三”战略部署、“三个六”重点支撑、“四个在x”增长新动能,科学系统提出“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定位、举措。坚持弥补短板、壮大优势,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我省规划盘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能够充分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尽量不编或少编制规划。“十四五”主要针对事关全市发展全局且存在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编制规划,明确战略意图、重点任务、重大布局和重大政策。

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纵向上,做好与省上规划的衔接,指导好县区规划编制,确保主题主线上下一致,形成统一规划体系;横向上,要加强工作联动,同步推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完善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实事求是、合理引导。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指标,要综合考虑、反复测算,既保持“跳起来摘桃子”的压力,又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提气鼓劲、尽力而为,更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使规划经得起时间检验。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广大干部群众期盼和我市发展定位、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敞开门来做规划,广泛听取各级各部门、专家学者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即《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市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纲要》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起草,具体程序:

1.编制准备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

2.思路研究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在完成“十四五”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并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提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专家论证,报送市政府研究审定。

3.《纲要》编制阶段(xx年x月—xx年x月)。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形成“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报告。

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和市政府。组建《纲要》起草工作专班根据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x月份形成《纲要》(初稿);x月份在与省上《纲要》衔接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第三方评估;x月份按程序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并准备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4.审批印发阶段(xx年x月—xx年x月)。《纲要》草案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是“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实行目录清单管理,重点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报市委或市政府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冠“经市委同意”或“经市政府同意”字样,联合印发实施;不在目录清单里的专项规划,经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同意后,由编制部门印发实施(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程序:

1.开展研究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市级各部门根据本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基本思路。

2.规划编制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3.衔接印发阶段(xx年x月—xx年x月),完成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并与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全市《纲要》进行充分衔接后,按程序报批。重点专项规划原则上xx年x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以及经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后编制的专项规划,原则上xx年x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所有专项规划务必在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印发后x个月内印发实施。

(三)县级规划。

县级规划是指县区人民政府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县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从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合理确定本地区发展战略和目标。县级规划由县区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具体由发展改革部门承担,编制时间与全市《纲要》基本同步,具体程序:

年x月底前,各县区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并与上级发展改革部门进行衔接。

年x月底前,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报本级党委、政府审定后,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本级人民政府印发实施。经济开发区、x新区、x新区、航空智慧新城“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其管委会印发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搞好统筹衔接。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协调衔接好各类规划。发展规划要发挥战略导向的统领作用,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专项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同步推进。

(三)创新编制方式。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坚持开门编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智库作用,把各方论证结果、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四)规范编制程序。要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对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开展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个环节工作,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五)强化工作保障。市“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成立工作专班,要选配知识结构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具体承担规划纲要编制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相应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专班,组建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规划编制队伍。市级部门规划所需经费应列入本部门预算,各县区规划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九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研究编制好我校“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1.成立机构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2.动员部署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1.进行专题调研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2.形成规划总框架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1.起草规划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2.征求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3.形成规划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四)审议发布阶段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我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坐标上,研究和编制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对县妥善应对改革发展新挑战,推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根据国家、和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研究和编制“十四五”规划,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经济工作会议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党委***及“两会”精神,围绕“一高三化”目标要求,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以发展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突出“三个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三大战略”,不断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奋力谱写美丽新宁夏建设的“篇章”。

二、编制原则。

(一)坚持上位要求与下位需求相衔接。

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同时,立足全力打造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二)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真正明晰并严格执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三)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

“十四五”规划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内容的一个综合性规划,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区域空间,五年规划需要聚焦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十四五”规划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既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又要根据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等,抓住关键、重点谋划。

(四)坚持科学规范和改革创新相促进。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县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合理设定规划目标指标,明确各项主要任务,强化项目支撑,更加反映时代特征、本县特点。创新是规划工作的灵魂,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要求。要在规划衔接协调、编制程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完善规划编制技术与办法、规划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十四五”更好体时代特征。要坚持开门编规划,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广泛引入第三方咨询,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做好综合平衡,在摸清底数和未来需要的基础上,算好劳动力、资金、土地、能源、财政等重要资源要素的平衡账,既要体现到目标指标中,也要作为确定重大任务举措的重要依据。

(五)坚持承上有轨和启下有标相衔接。

三、工作步骤。

“十四五”规划主要分5个阶段进行(详见附件1)。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安排,开展乡镇(场)“十四五”规划、部门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一)前期准备(2020年3月底前)。

(2020年1月底前)。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调研,研究提出“十四五”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纲要》编写提纲;研究确定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详见附件3)。(2020年1月底前)。

(二)前期研究(2020年3月-2020年4月)。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公开征集方式,收集县级部门、各乡镇(场)的意见后提出初步方案报领导小组确定。(2020年3月底前)。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结合实际,站在国家、区、市的层面,研究提出我县请求纳入国家、区、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事项。(2020年3月底前)。

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出,形成我县“三个重大”内容,对应上报市级部门,争取纳入国家、区、市“三个重大”。(2020年4月底前)。

重点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城乡协调、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理清发展思路。课题研究采取“自主调研与借力研究”方式开展,确定课题研究单位(详见附件4),由承担单位按照要求完成课题研究及专家审查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编制《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课题研究成果和各层次(部门)的成果要求于2020年4月15日之前用电子文档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底前汇编成册,印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指导“十四五”规划的编制。(2020年4月底前)。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县各乡镇(场)和县直有关部门开展重大问题和规划思路研究,起草形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会等,听取各乡镇(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与区、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形成我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县委、县政府审定。(2020年4月底前)。

以政府组成部门为主,对本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规划进行研究,提出“十四五”专项规划名称。(2020年4月底前)。

(三)起草《******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编制(2020年1月—2020年5月)。

(2020年1月—国家和区、市《建议》发布后2周内)。

(2020年1月—2020年4月)。

县级有关部门按县人民政府批准下达的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计划,负责编制本部门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于2020年5月底前送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1月—2020年5月)。

按照批准的《纲要》编写提纲,结合重大课题研究报告、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草案。具体工作由《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乡镇(场)、县直各有关部门配合。(2020年2月—2020年5月)。

(四)征求意见、规划衔接、论证修改(2020年5月—2020年11月)。

《纲要》草案初稿完成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处级领导、各乡镇(场)、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重点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参照上述要求组织征求意见(8月底前完成)。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纲要》草案与国家、区、市纲要和上级土地、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城乡建设等部分规划进行衔接,并组织专家组对《纲要》逐一进行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衔接情况和专家意见,对《纲要》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重点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参照上述要求组织衔接、论证和修改。(2020年5月—2020年11月)。

(五)上报审批(2020年11月—2021年6月)。

经专家评审通过的《纲要》草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0年11月),修改后报县委常委会审议(2021年12月),再报县人民代表大会(2021年1月—2021年2月)审查批准。重点专项规划经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由编制部门上报县人民政府后公布实施。(2021年1月—2021年6月)。

四、重点环节。

(一)做好“十三五”总结。各部门要对本部门“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编制“十四五”《纲要》提供参考。

(二)搞好重点研究。要认真分析“十四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重点项目建设是实现规划的抓手,在编制《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时,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进入规划的项目要达到项目建议书或以上深度。

(三)加强规划衔接。县“十四五”规划要加强与国家、区、市等上级规划的衔接,衔接内容包括主要发展目标、主要指标、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产业发展、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衔接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冲突,保证发展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规划》与国家、区、市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争取得到国家、、市的支持,做好《纲要》与《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对“十三五”提出且仍需在“十四五”期间持之以恒加以推进的重大战略及事项,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一贯性和严肃性,做到有效衔接。

(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纲要》草案在上报县人民政府之前,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五、职责分工。

(一)县直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及时提供本部门、本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以及希望纳入区、市、县规划的相关资料。

在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对全县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议、纲要框架及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议。

做好与区、市部门的对接汇报争取工作,力争将我县有关需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区、市的前期课题研究、专项规划和规划纲要中。

5.对各乡镇(场)提出的需要进入全县规划纲要并涉及本部门的重大建设项目,从行业主管部门角度统筹研究、筛选和把关。

(二)各乡镇(场)职责。

提供涉及本单位“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以及希望纳入区、市、县“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资料。

及时提供规划所需要的有关基础数据和发展目标测算数据。

在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对全县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议、纲要框架及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议。

配合县直各部门,做好涉及本乡镇(场)重大发展思路、政策措施、重大项目进入区、市、县层面“十四五”规划的材料准备和有关争取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纲要》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纲要》编写提纲;研究确定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由分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发改局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服务工作,提请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征询意见、建议;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县范围内抽调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脱岗到办公室集中办公。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调研,研究提出“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指标体系;研究《纲要》编写提纲;研究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

(二)落实工作经费。根据国发〔2005〕33号文件精神,《纲要》编制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纲要》及重点专项规划工作经费由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文上报)。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其中,民营经济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198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占80%以上,个体私营投资(含农村个体投资)仅占13%多;到2017年,全社会投资中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已经占60%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了80%,在轻纺、食品、电子、机械等普通制造业及制成品等行业已占绝对优势;在重大装备、高技术等高端制造及制成品等行业,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的甚至是占据半壁江山。同时,随着我国服务业各领域对民营经济准入的不断放开,民营经济在服务业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未来我国不断提升供给质量,特别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民营经济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公报中,“科技”一词出现10次,“创新”出现15次。这里首次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被放在了“核心”位置,因此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科技型企业一开始投入非常大,也就是前期需要比较大的支持,希望能有更为精准的配套政策出台。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创新为主要指标的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对工业生产类项目采用准入评价,评价因素包括科技创新、环保、安全、绿色、规模等因素,其中“科技含量”应当成为评价体系中首要考量要素。

地方政府应积极搭建创新载体平台、探索合作新模式,推进科技资源、研发机构、成果孵化项目等工作举措,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在引入知名高校分校或学院,并不是越多越好,地方政府应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挥民营经济优势,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多校联合的方式,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契合度强的科教资源。

因此不仅仅是产品需要供给侧改革,当地主导产业的需求也需要“供给侧改革”,了解企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培养,引入科研院等科技资源、整合科技孵化平台等等,形成高校技术成果、项目、人才向地方转移的快速通道,科创机构、人才、装置、项目充分活跃起来,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推动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强化项目支撑、突出龙头带动,把产业规划落到具体项目上、具体企业上,尽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加速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补链、延链、稳链,更重要的是“强链”,即: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完整化、供应链安全化和价值链高端化,促进产业结构更优化、产业规模更壮大、产业集聚更高效、龙头带动更强劲。

一条产业链涉及企业量大面广,涉及各个领域,多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是产业链协同的关键。总协调指挥部门要承担产业链协同规划实施和业务支撑的主要职责,就产业链涉及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打通和克服产业链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确保政府在产业链建设中的资源集聚、要素优化和技术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扶持对象应由单个企业、单独项目向全产业链企业和产业链集成项目转变,将资源分配转向集约高效,推动区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企业是产业链的市场主体,尤其是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核心。要注重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紧紧抓住产业链协同的关键点,深化开展上下游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要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产学研创新链主体,带动产业链现代化,走市场化强链发展之路。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是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这就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打通堵点要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还要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样就既能够拉动国内经济,又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大市场机会。

要疏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必须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新基建作为人类未来文明的技术支撑,不仅本身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还将通过数字技术产业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将对内循环产生巨大的赋能作用。

在当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时代,数据作为生产的核心要素,数据的生产、加工、处理、交易和消费,在整个经济链条中产生决定性或者基础性的作用。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到服务等,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将上下游企业、物流运输商及其服务商、相关金融机构等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产业链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以及产业之间的整合、优化和协同,消除整个产业链上不必要的消耗,促进产业链高效运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政策层对普惠金融出台了许多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民企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的融资占比很少,融资问题依然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部分民企出现经营不善和融资困难,尤其是小微企业在贷款规模、审批效率和抵押担保方面存在问题。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要实现民企的高质量发展,解决融资难也是刻不容缓的关键之一。

据统计,2018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有5600万家,潜在融资需求4.4万亿美元,其中融资缺口为1.9万亿美元,占中国当年gdp的14%,41%的中小微企业都存在着融资困难问题。

有些地方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通过各种方式,用普惠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全成长周期”的针对性服务。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初创期需求,有地方设立了专项基金、发放科技创新券;在企业成长期,则为企业提供改革企业研发类费用加计扣税、科技转化奖励实行递延纳税等税费政策;在企业成熟期,建立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的科技保险,全程为科技创新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政府是否和企业能够有很好的信息沟通?有。

报告。

中显示,41.6%被访问的民营企业家表示“缺少政商交往的途径”,这是在“当前政商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占比最高的一个问题。

有高新技术制造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平时政府会有一个干部直接对接一个企业服务的“一对一”政策,也有见面会请企业家提建议,但这些沟通渠道实际作用比较有限。“沟通方式仍有待改进,包括其他企业也反映,虽然有一对一沟通机制,但有时我们的诉求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分析原因,有39.6%的民营企业家认为是“缺乏面对面等常态化的政商互动制度”,有32.4%的受访者认为“民营企业家表达合理诉求渠道不畅通”。沟通渠道要落到实处,否则会有起不到实际作用的感觉。

开办企业是百姓投资兴业的第一道门,是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地方对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欢迎程度,开办企业是否方便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政府各部门间实现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群众少跑,这已成为政府做好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调查报告显示,有31.8%的企业表示政府“行政审批效率相对较低”,有企业反映项目报批程序环节不够明晰,需要的各类证明太多,流程刻板,缺乏指引。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各部门之间标准不一。部门之间信息不协调让企业在申请项目时处于较为尴尬的状况。比如企业申报的一个项目,在得到一个部门的审批通过后,却被办事的后一个部门告知这样申请是无效的,这让企业很彷徨。

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流程的简化、公务员素质的提高等等。政府现在亟须做的是建立标准的审批体系,企业可以对照着一一展开。

建立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和市场主体负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比如有地方地税局以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信用清单、管理清单和网上审批等“五单一网”为抓手,持续推进税收审批行为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

浙江省具有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数字经济先发等优势,当前应当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全省建成省级及以上双创示范基地73家,其中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8家,数量居全国省市区前列。杭州钱塘新区、宁波鄞州区、嘉兴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4家先后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省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72家,其中国家级246家,数量居全国前列,为吸纳科技人员创业、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省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统筹优化资源布局,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浙江省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搭建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二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准绳,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宗旨。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事业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中心任务,全面发展气象事业。

第二、总结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气象监测和预警业务的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三、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社会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第四、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坚持适当超前的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拓展气象观测项目和内容,为开展气象预报、预测和科学研究积累基础性的观测数据和信息。

1、总目标: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为防灾减灾、“和谐”的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气象服务。

2、分目标。

(1)建立有效覆盖县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2)建设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3)建立和完善现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

(4)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

(5)建立和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6)建设“四个一流”气象台站。

(7)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8)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9)营造气象行业依法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建立有效覆盖全县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全面推进农村气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县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盲区主要在农村的实际,以提高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和满意度为主要目标,把建设农村气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数字乡村工程”的延伸工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气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共安装了16个气象预警大喇叭,到“十四五”末,实现以气象预警大喇叭和气象电子显示屏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发布终端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的目标。

2、加强人群聚集地方气象信息传输。

积极推进学校、医院、车站、宾馆、公园、广场、体育场馆、高速公路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广播等信息发布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到“十四五”末,在全县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安装电子显示屏,实现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

3、加快推进直通式气象服务,提高手机气象短信覆盖率。

面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加快推进直通式气象灾情、重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的服务工作,同时提供农业气象服务旬报,继续积极推广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到“十四五”末,实现直通式气象短信、农业气象服务旬报覆盖率95%的目标。

4、建立和完善气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

由气象部门牵头整合部门信息资源,把气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成集天气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各项政策、科普知识、政务公开和产品供求等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广电、报刊、网络、通信等管理部门、运营商也要支持和加强气象综合信息传输工作。把气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气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纳入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针对不同区域和人群,应用各种手段,形成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二)建设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十四五”期间,在现有基础上,以气象灾害区域地面自动监测站、雷达、应急气象保障为重点,初步建成要素配置适当、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增强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为防灾减灾、预警预测、科研等提供科学依据。

1、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升级和完善。

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国家大监网建设的补充,通过加密对降水、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高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合理评估水资源,特别是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预警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天气雷达站。

天气雷达以其高时空分辨率、及时准确的遥感探测能力,成为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最有效的探测设备。特别是对短时临近的天气预警工作,天气雷达一定意义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十四五”期间,力争在海拔较高的如____山、高龙、____建设天气雷达1-3部,从而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挥能力和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

3、建立风能、太阳能观测网。

建立太阳能、风能观测网对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特色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间,计划布设太阳辐射观测仪1-2套,风能观测铁塔1-2座,观测我县太阳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为有效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提供决策依据。

(三)建立和完善现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

以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开展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0到72小时预报)、稳定提高气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三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达到95%,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1.完善县气象预报预警综合业务系统。

以国家局t639、欧洲中心、____省局中尺度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和卫星、加密自动站、gps等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应用分析为基础,以____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深入研究乡镇天气预报预警技术,乡镇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个百分点.

2.建立完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等资料综合分析,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到村,时效0-3小时,预报要素包括降水、风向风速、最高、最低气温,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大雨、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每天定时发布5次,天气突变及时更新和订正,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提高4-6个百分点;雷达降水估测研究有所突破并投入业务应用,建立冰雹潜势预报。重点加强短时临近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科研工作,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强降水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3.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

在县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多年预报技术经验,结合农业、经济作物特点,研究对象为干旱、雨季开始期,倒春寒、8月低温、秋季连阴雨、低温霜冻,完善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重点完成影响雨季开始偏早、偏晚的大气环流特征及海温变化特点分析总结工作。

4.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根据地质结构及地表变化情况,增加雨量监测点,不断修正各类参数,改进预报模式,地质灾害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5.初步建立生态服务系统。

完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发布大气负氧离子测报信息、试验开展大气负氧离子预报,拓展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围绕建设“生态”发展战略目标做好服务。

6.完善森林火险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在对森林可燃物类型、山地气候特点、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等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尺度的林场级森林火险监测预警及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全县林区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现代化,实时提供针对性更强,更精细化的火险监测预警服务。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

我县人影工作起步晚,基础设施差,作业装备简陋,现有3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但不能满足全县的农业生产和森林防火的抗旱需要,到“十四五”末,新增3-5个二级标准化作业站;由于潞城至福达沿线一直是流动作业站,为消除隐患,提供作业安全保障,根据地理环境条件,在潞城或福达按一级标准化作业站的要求建设一个一级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作业站;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乡镇根据合理布局的要求,新建20-30个人工影响天气远程遥控地面焰条播撒系统。

(五)建立和完善雷电监测预警体系。

1.提高雷电监测预警能力。

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建闪电定位监测中心站5-10个,满足雷电监测预警需要。

2.加强雷电防护工作。

实现新建二类及以上建(构)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安装率达到100%、防感应雷措施安装率达到80%的目标,逐步提高在用防雷设施的完好率和可靠性;在重大项目和关键场所采用、推广先进防雷设备及防雷新技术。

3.加强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随着全球气候多变和局部气候的多样性的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雷电灾害日益严重,加强中小幼学校建筑物的防雷检查检测、排除隐患,对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建筑物进行及时整改,实现全县所有中小学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检测面达100%、其他场所检测面达85%。

(六)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海量气象信息的实时收集、传输、发布必须依赖快速高效的信息网络。因此建立和完善县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料实时上传、发布、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资料、数据资源的应用效益,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防灾减灾的基础建设工作。

1、气象公益服务网络。

完成县气象网络的升级改造,对气象网络带宽进行扩容。

2、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防灾减灾和应急通讯,特别是人工增雨和烤烟防雹的实际需求,增添无线中继机、天线等设备仪器,形成覆盖全县、通话清晰、信号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满足和适应全县人影工作的需求。

(七)建设“四个一流”气象台站。

“十四五”期间,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建设县防灾减灾中心和改善台站观测环境为中心,升级改造____国家气象探测环境,使气象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达到国家局提出的“四个一流”。

(八)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科技兴气象的发展方针,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重点项目的突破,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九)提高依法开展气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l)依法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认真贯彻《________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建设,提高人影指挥、作业现代化水平。

继续强化气象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更新法律知识,全面落实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以及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机构健全、队伍精良、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

3、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及气象科普宣传,为依法治理营造和谐环境。

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重点的学习宣传,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全面提升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和防灾减灾素质,为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切实提高气象工作重要性认识。县政府和各部门应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把气象事业和气象防灾减灾作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不断创新气象事业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方式,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二)切实加强气象工作组织领导。政府和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发展气象事业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工作格局。

(三)切实加大气象事业投入。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地方财政投入机制,把发展地方气象事业及气象防灾减灾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专项经费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优化整合各部门气象防灾减灾投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四)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引进和推广气象防灾减灾先进实用技术,整合现有气象科技资源,组织实施气象防灾减灾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农业气象、林业气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科技经费中,以项目形式支持气象防灾减灾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五)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协作合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交流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交流与协作。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支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试验示范建设、人员培训和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六)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省有关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________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以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八)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不放松,一手抓文明建设不动摇,使部门三个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加强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气象文明、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气象文明、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文明、文化建设的档次;加强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其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三

“十四五”规划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xx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xx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xx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xx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符合xx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二)坚持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三)坚持务实管用。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四)坚持民主开放。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一)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三)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报审前须送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与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进行衔接,编制完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并发布。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但是需要编制的行业专项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实施,报县发改局备案。

(四)区域规划编制。区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镇政府组织编制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县总体规划在各镇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各镇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应报送县发改局与总体规划衔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县政府备案。

(一)重大项目谋划及重大问题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x月~2020年x月)。

2019年9月份,县发改局启动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目前已征集到“十四五”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各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拟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进行再梳理、再论证,尤其是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及社会投资新方向,谋划上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通讯等领域谋划项目,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及手续办理工作,为做深做实“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同时着手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本行业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举措等建议。2020年x月x日前,将各自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工程、重大项目汇总表,经主要领导审签后及时报送“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专班办公室,各单位报送质量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支撑。承担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4月底前要将各自“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一并报送。

(二)拟定纲要框架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2020年x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研究课题和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全县各规划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县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中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空间、专项、区域规划初稿,并报送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x月底前,根据中央和全省、全市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形成纲要框架,并与中省市发展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纲要起草审定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在2021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镇、县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意见,修订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审议。县“十四五”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x月前全部出台。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具体工作。各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同时为了做好“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申报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确定联络员与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络和协调,同步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镇、各部门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文件下发2日内,报送县发局。

(二)组建专家委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参与规划编制咨询和研究,对规划重大课题组织评审验收,对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

(三)落实经费保障。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发改局向县政府专项申请,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要加强谋划,突出项目。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十三五”期间项目进展情况,依据“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省市战略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提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突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履行公共职责的作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全省、全市相关规划之中。

二要积极对接,有效衔接。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县发改局要协调好总体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各镇、各部门要主动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专项规划须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后公布。

三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县级财政做好配套保障,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是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的关键一年。“十四五”和未来的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挑战因素不断增多,国际贸易和投资也可能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更依赖创新累积形成的新动能。

(一)从供给侧宏观增长模型看趋势。

按照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描述,经济增速是由技术进步增速、资本投入增速和劳动力投入增速共同决定的。

从我国目前趋势看,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8%,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接近15%,在上海等超大城市,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30%以上。

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集中影响,这一比例还在快速上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接近18%。

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直接后果是储蓄率逐渐下降。事实上,我国总储蓄率过去几年已经由51%左右下降到了48%左右,虽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属较高之列,但下降速度比较明显。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总体储蓄率会进一步下降至40%左右。

储蓄资源增速下降,加之资本产出率增速也在下降,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近几年逐渐下降,由过去较长时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6%左右的个位数增长。

从劳动力供给看,老龄化毫无疑问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增速。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平均每年净减少200万-300万人。

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使得我国过去十年劳动力成本年均提高约12%左右,迫使不少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退出或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也开始下降,由过去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过去5年年均增长5%左右。

从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看,也存在下降的趋势。

(二)从供给侧部门模型看趋势。

从增长的供给侧部门模型看,gdp是由各部门国内生产增加值+净出口构成的。各部门增加值的增速及其权重共同决定了gdp的增速。

从不同产业门类变动看,考虑到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制造业传统部门和农业生产增速会比较稳定甚至有所下降。

在制造业众多门类中,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速的只有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和通信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应用相关新兴部门或新经济部门增速也相对较高,甚至超过两位数增速。但由于对同一领域的传统模式具有替代效应,未必会产生对整体行业增速的实质性提升。

服务业表现出高于制造业和农业的增速,特别是服务业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体育健康等部门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

增长的收入弹性很高,具有持续稳定的扩张性,这与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比重提高的升级趋势是一致的。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了18%。

(三)从需求侧宏观模型看趋势。

经济学教科书描述的宏观模型十分简单,gdp=c+i+(_-m),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_为出口,m为进口。这说明支撑gdp增速的是所谓“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

从目前态势看,我国国内消费增速逐年下降,已经由过去10%以上两位数增长下降到8%左右的个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由高点期30%左右的增速,下降至如今6%左右的增速。

由于投资收益总体上趋于下降,市场投资增速难以出现新动力。净出口因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恶化,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再加上世界经济在未来几年仍有较大概率出现周期性回落,恐难有大的作为。

制造业景气的逐渐收缩会逐步蔓延至服务领域,从而导致就业增速的进一步转弱,失业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会使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并进而使消费变得更加谨慎保守。

因此,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似乎也在进入弱化的通道。

总体结论:综合上述多重因素、相关约束条件的变动趋势,得出的基本推论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具有下降趋势。

如果我们假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变动趋势,未来5-1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会下降至5%-6%的区间内。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客观接受在未来10年,我国经济只能取得6%以下的年均增速。

国家五年规划预期增长目标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各地设定各自的五年规划预期目标具有重大导向性影响。

从过去的经验看,过高的预期目标一般会使各级地方规划预期目标跟随性加码提高,最终会导致因整体目标过高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必要的刺激性政策,产生杠杆攀升、违约增多、产能过剩、泡沫加大等副产品,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既然未来潜在增长率已经落入5%-6%的区间,如何更多向6%左右靠近,稳定并延长经济增长平台期,是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政策和改革重点。

从中国目前的基础条件看,我们有较大空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更长时间的经济稳定增长,并通过更好的创新激励,延缓因要素红利逐步减弱、外部环境更加恶化导致的降速压力。

(一)以全方位创新为核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明确的发展主线,这一任务不可能在五年内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入推进。应该在一下几个领域采取措施,深度发力。

1.努力稳定劳动力供求关系。

化解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做法包括:

四是在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政策基础上,尽快实施自主生育政策,必要时视情况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多生育,以扭转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国家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2.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质量。

应对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以质量提高弥补数量不足。这需要强化实用型技术教育和培训投入,为更多劳动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免费技术培训和技术教育,通过更专业的技术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

应该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教育能够针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员工教育和培训服务,并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缓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导致的人才浪费。

要全面提倡专业精神,减少教育的功利性,真正培养个人专业兴趣,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能人文化。

提高各领域专业人员、技术工人的社会待遇和认可度,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使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专家和工人都能成为更受尊敬和尊重的职业人士。

3.强化全方位科学技术创新。

以研发投入规模和专利申请数量看,我国算得上一个研发大国,我国也是一个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的大国,但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还远不是强国。

从创新效果看,我国虽然专利数量虽然名列前茅,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大致只有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

从产业体系看,我们很多产品和服务在品质上不能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和消费多样性、精细化的需求,很多领域不具备与海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竞争的能力,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还完全不能自主研发并生产,必须高度依赖进口。

在自由贸易环境下,通过互通有无和比较优势形成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这原本不是问题,况且我国还属于贸易顺差国。

但不幸的是,我国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国家安全保障、意识形态差异、制度体制差异、获得竞争优势等为借口的高技术封锁和禁运且这一和平时期不应该出现的美国主导的技术禁运还在进一步强化。

在外部压力遏制下,任何对全球化产业链和技术链抱有期待和幻想的技术和产业政策政治上都不容易被接受。

我们还不得不在关键领域继续采取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加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国内研发和进口替代,以摆脱对进口产品和技术的严重依赖。

鉴于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体系,强化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更多投入资源用于研究开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激励,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依然需要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更好利用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资源,形成更具激励性的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环境,以及推进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环境。

4.深度推进全面对外开放。

过去中国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未来的发展依然离不开对外开放。但是,今后的外部国际环境对中国可能会带来诸多挑战。

这些新挑战可能要求我们的对外开放不能仅限于货物与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和准入,可能还涉及体制机制的与国际接轨。

这是因为更开放的中国经济需要中国企业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投资往来,这涉及到跨国间基于规则的公平竞争和对参与主体法律保护的一致性。

这可能会颠覆我们过去一些传统的习惯思维。比如,我们过去常说制定产业政策是一国主权,不容别人说三道四。

这一听起来合理的论断在新环境下可能恰恰是不尊重国际规则的表现,因为一国在使用产业政策工具时,所使用的政策手段特别是政府补贴等手段,极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使受补贴企业相对于不接受类似补贴的企业形成不公平的贸易竞争优势。

所以,在一个开放环境下,如果尊重国际规则,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基于国际规则对他国可能扭曲贸易的国内政策说三道四。

因此,从产业政策角度看,出于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和提高政策手段实际成效的考虑,我们需要更好发挥竞争机制对市场主体的激励作用,而不是简单利用政府补贴予以支持,避免给别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或反补贴、反倾销措施留下话柄。

在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国外先进和高品质服务模式的引进,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高水平竞争,通过竞争尽快提高国内服务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

在城市开放发展方面,中国需要加快沿海城市群和重要都市圈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改善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吸引国外创新性资源和高品质企业参与中国城市的发展,培育形成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5.优化能源结构并强化节能。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燃料,能源革命和创新对中国的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资源的人均自然禀赋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为3吨标准煤左右,与美国人均11吨标准煤、俄罗斯13吨标准煤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只相当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日本和德国人均消费水平的一半。

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行为会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行为趋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也会趋同。

我们不能向美国和俄罗斯趋同,但即便是向日本和德国趋同,我国人均能源消费还将提高约1倍,但前提是达到日本和德国的能效水平。

这也意味着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最终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这将给中国带来能源安全和减排方面的双重挑战和压力。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190.1万吨,总金额15881.7亿人民币;天然气9039万吨,2551.8亿元,总价值约3000亿美元。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45%,而且还在进一步上升。

相对于粮食安全而言,中国的能源安全更具有风险敞口的特点。解决能源问题和挑战的出路只有两条。

一是全方位加大节能力度,特别是在建筑领域和制造领域加大节能力度,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用能主体加大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国家整体能效水平。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特别是要加快推动电气化和电动化,减轻对原油和天然气的持续上升的进口依赖,降低进口依存度。这是因为我国在风能、太阳能、核能发电方面,还有较大空间通过技术创新和开发模式创新扩大电力供给能力。这一替代不仅是绿色低碳的,还具有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的长远战略意义。

6.深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

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最关键最复杂的内容。

一是更好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特别是私有产权,我国民用经济占比已经大大超过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对就业、创新的贡献日益显著,都达到了70%左右。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后,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加强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可以稳定私营部门企业家的长期预期,更好激励民营企业和研发人员投入创新、投资未来。在实体经济并为资本市场造就更多面向未来、创新驱动、依法经营,更具创新动力和竞争力的百年老店。

二是要创新性化解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基础的民营比重还在继续提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发行主体越来越多是民营企业,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且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的理解依然是传统的最终要革资本家的命,这使得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选择海外上市,或在国内上市后变现部分资产转移出境,是这类担忧的一种表现。

过去,执政党创造性提出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部分民营企业家的顾虑,缓解了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化解这个矛盾。对这一结构性矛盾,需要执政党进一步予以重视并实事求是、创新性地加以探索解决。这是一个十分敏感但又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话题,值得立足长远、认真研究,找到可行的根本出路,否则我国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是不稳固的,以资本市场作为资产配置场所的资产安全也是不可靠的。

三是强化统一市场制度建设,扫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内要素自由流动、企业公平竞争的任何不合理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政府补贴招商引资的不合理竞争行为,废除各类地方政府实施的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行为,使我国具备的大国经济统一大市场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

四是依法行使政府治理和管制,减少政府决策、监管和管制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和随意性,减少政府对微观主体市场经营行为的随意干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改善基于规则和法治的可预见的政府监管,促进形成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

(二)如何更有效促进内外需增长。

从需求侧提高内外需对增长的贡献度,发力点不见得就在需求侧,也不在于简单增加消费补贴和扩大政府支出,很多功夫实际上在供给侧,与供给侧的改革、开放、创新密切相关。

1.基于就业和收入预期稳定的内需扩大。

国内需求总体上是就业和收入的函数。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根本措施是保持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稳就业的根本措施在于在制度上放水养鱼,养活更多的企业。

这需要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和创业就业环境,特别是城市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环境。

在中国,尤其要注重发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带来的创业和就业效应,一些城市试图通过赶人的做法控制城市规模,实际上扼杀的是城市内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从企业税费负担来看,在前期降低企业税负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降低企业社保和公积金负担,并通过更多划拨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以更好地通过稳定就业、优化保障来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减少居民扩大消费需求的后顾之忧。

从长远财税制度建设和财税制度国际竞争角度看,应该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税收结构,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逐步向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过渡,使企业税费负担具有国际竞争力。

为了使降税具有可持续性并不对政府民生支出形成挤压,需要进一步优化并精简政府支出项目,削减不必要的政府支出。

特别是削减那些锦上添花的政府支出项目、面子工程和政府自身的行政管理开支,逐步降低预算内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提高民生福利支出的比例,政府要带头勒紧裤带过紧日子。

2.基于深度城市化的城乡融合发展。

我国较大的城乡收入和福利差距、明显的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依然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2倍后,城市化动力才减弱并趋于稳定。

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还在2.7倍左右,落后地区城市人均收入与发达地区城市人均收入的差距更大,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还十分明显。

这说明我国还远未到逆城市化的阶段,需要继续消除城市化的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自然发展创造条件。

以人为核心推进深度城市化本质上属于供给侧改革和创新的内容,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还具有扩大国内需求的积极效应。

我国现有统计制度下的城市化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化实际水平,很多城市常住人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应该采取措施允许2.7亿进城农民工和近1以亿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城镇人口自主选择获得就业居住所在地户籍并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政府相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多用于进城落户人口的城市保障房建设和公共服务支出。

这有利于稳定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形成政府支出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效应要强于简单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对社会结构的改善和公平正义的维护也具有积极作用。

考虑到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服务业就业机会都在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应该完善城市社会治理模式,禁止城市政府采取限制外地人流入或是以疏散为名驱赶外地人的错误做法,还城市社会应有的开放包容姿态。

这在经济减速、失业增加时显得格外重要。在深度城市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用地供地机制和农村建设用地的高效配置机制。

使建设用地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城市常住人口特别是落户人口的增加相适应,使进城落户农民工的农村闲置宅基地有更好的入市变现通道和市场化权益价值实现机制。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也要与人口流入地的人口流入规模特别是流入人口落户规模相适应,形成对吸纳转移就业人口落户的正向激励机制。

在城市房地产调控模式方面,要改变目前通过行政管制限购限价的扭曲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的不合理做法,通过税收手段调控抑制不合理炒作行为,使正常的房地产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3.基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我国未来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主要城镇人口将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20个左右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地区,这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的。

如果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的协调发展做好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就形成了。

以往以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的四大板块区域战略,加上点菜单式的碎片化区域政策,经过20年左右的实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考虑到任何一个板块内部不同省区市之间的较大差异,延续如此大尺度的区域战略或过于碎片化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指导,实际操作性、指导精准性和市场统一性都面临挑战,最后极有可能沦为不同板块之间争相寻求中央优惠政策的政治借口。

我国作为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区域差距甚至远远大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这本身就有值得检讨的制度原因。

事实上,从他国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经验看,真正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恰恰是市场机制,因为市场机制会允许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并产生要素报酬均等化的趋同效应。

而我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户口制度制约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的平等配置。因此,区域战略和政策应该基于统一市场下的要素自由流动和要素聚集机制,做顺势而为的引导而不是逆势而为的干预。

因此,应该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将原有的以四大板块为主要构架的区域战略和政策,转变为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空间单元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优化战略,通过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网络共建、生态环境协作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机制。

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不同规模城市和城镇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实现真正有市场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在要素分布和经济分布空间协调基础上实现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收敛,而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最终会有利于内需的稳定扩大。

从大的城市群格局看,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大湾区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这些城市群中,只有环渤海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地区)未纳入国家规划视野。

这个行政区经济总量达到18.7万亿元,占全国的21%,值得在"十四五"时期作为国家战略,像"十三五"时期谋划粤港澳大湾区那样来予以认真研究、全面谋划。

在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环渤海大湾区可能是中国北方地区基础条件最好、创新能力最强、集聚效应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这一地区有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还有大连、沈阳、青岛、济南、滨海新区等知名中心城市和新区,以及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如果在这一地区结合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深度对外开放,将是缩小国内南北发展差距最值得发力并取得成功的地区,具有缩小区域差距和南北差距的全局性战略意义。

4.基于宏观审慎的财政货币政策优化。

在面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导致的外部需求剧烈萎缩时,为了避免对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强烈冲击,可考虑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对冲外部冲击导致的明显波动。

但在考虑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时,依然需要顾及我国经济的货币累计发行量偏大、债务杠杆率偏高的隐患,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中让财政政策扮演更积极的主导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是在流动性供给方面保持适度宽松的配合,使债务工具的发行利率保持在合理较低水平,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到期债务置换创造条件。

要避免过于宽松的货币放水导致地方政府、企业、居民杠杆率的再度攀升。

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工具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一方面要通过强化监管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还要细化优化金融监管举措,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服务。

特别是提供有利于降低债务杠杆率的股权融资服务,为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的市场化募资和投资运营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激励环境。

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将更多支出用于与深度城市化相关的大城市住房保障、城市地铁网络、城市群都市圈快轨、生态环保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依据区域人口密度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减少在偏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的不合理基础设施投入和浪费,减少锦上添花类基础设施项目。

5.基于深化开放的出口稳定增长。

深度对外开放不仅是对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放开,还包括国内有可能导致贸易和投资行为扭曲的制度改进并与国际规则接轨。

这有利于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营造稳定友好、安全可靠的外部营商环境。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扩大出口规模,是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和职责。

对政府来说,更重要的是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稳定友好的贸易环境。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变化,中国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多边、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和投资体制的建设,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和经营创造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公平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国内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降低产品关税、扩大服务业对外资的市场准入,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相关格局。

要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对我国贸易和产业政策的重点关切,基于国际规则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以提高产业政策实效为出发点,避免对我国产业和贸易政策的“重商主义”指控或不对等开放的指控。

有了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出口企业才能更好地专心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提升,稳定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可能会难于以往,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国内外环境。从国内条件看,今后甚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呈现潜在增长率下降趋势。

这需要我们不满足于近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与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配合,形成供需两侧更有利的增长支撑。

从国际看,我国经济的开放度和信息化世界的形成,使得我们即便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也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努力维护友好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由贸易体系。

尽管如此,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来更好激发国内微观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增长能力,进一步改善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更平缓并延续更长的增长平台期。

因此,相对于“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应转变为全方位创新,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全方位创新实现上述目标情景,中国就可以用10年左右的时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稳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都会有新的提高,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抓好“十四五”时期五年的工作,对加快____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十四五”时期,____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做旺集镇、做美乡村、做强产业”的目标,努力构建“开放、繁荣、和谐、秀美、幸福”新____,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以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卫星重镇,实现与县城的无缝对接;规范镇村建设,保障民生,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是打牢基础,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强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富民产业,打响以金兰柚为龙头的特色品牌;三是做美新农村,扩大新农村点的覆盖面,打造提升乡村特色旅游;四是做旺新城镇,完善集镇功能,建设好有特色的____广场、公园、商业中心和住宅中心,全面提升集镇品位。

1、牢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桥修路。通村通组道路修建到位、大小危桥改造到位、水利设施工程改造维修到位。重点要改造枫塘桥、新屋桥,进一步拉通镇区循环路;结合“农旅融合”石溪郊野公园的打造,完善石溪进出路网;二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谷水河堤的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泸水河____段的“五河”治理工程,做好渠道的维护和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三是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打造枫塘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力争全面铺开全镇范围的农村清洁工程,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五是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将空心村整治与贫困村帮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各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实现贫困村“摘掉贫困帽”、空心村焕发新活力。

2、强产业,打响特色品牌。一是做大做强以金兰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基地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进金兰柚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打响____金兰柚品牌。二是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把开放型农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及经营理念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金兰柚、烟叶、葡萄、苗木、油菜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我们今后几年发展的重点来抓,力争井冈蜜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烟叶面积达2000亩,苗木面积达5000亩,油菜面积达22000亩。引导成立合作社,集中规划,规模推进,加强技术指导,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搞好综合配套服务,建好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江背至利田的“金花走廊”,盆形的“蜜柚产业廊”和石溪的“生态绿廊”。三是做强做大林产工业园,做好百福玛瑙玉、兴和木业等现有企业的帮扶工作,积极引进新企业入驻园区。

3、美乡村,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生活的惠民工程,“十四五”期间,全镇要实现80%的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并力争达到100%,同时,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积极挖掘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位。一是按照“农旅结合”思路打造好乡村旅游产业,抓住全县打造“一线一带两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契机(“一线”即泰山至____旅游精品线,“一带”即____生态观光带,“两点”即____石溪、泰山楼下两个4a级乡村旅游点),以规划设计为先导进行总体规划、整体开发,突出“农旅”结合,主打“绿色生态”牌,以石溪郊野公园为基点,将江背、石溪、路口、东谷等村串联开发,以香樟园、湿地公园、万亩井冈蜜柚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为布局,以乡村农家乐、采撷园为载体,将石溪打造成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及生态农业为一体的郊野田园观光休闲带,力争打造“最美旅游乡村”和“最美旅游名片”。二是加强乡村旅游的策划、宣传和推广,通过“乡村旅游年”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扩大乡村旅游和金兰柚产业影响力。

4、旺集镇,促进集镇品位提升。一是拉大集镇框架,做好与县城的衔接,打造好液压元件厂、物流园等地块,做好____镇集镇规划的整体修编工作,加快推进镇村联动各项建设。二是完善集镇路网建设,重点做好学府路、锦园路等主干道规划建设。三是建设____特色餐饮一条街,做好龙翔新区建设,打造高端的住宅小区。四是完成移民新区安置房建设,提升城镇人气。五是按照“九个一”标准完成垃圾清理、娱乐、宾招、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完善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学。六是完成果蔬批发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建设后续工程。七是做好森林公园、____广场、专业市场的建设工作,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增强承载力,聚集人气,提升集镇品味,以更高的标准、更完备的功能,全力将____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秀美小城镇,成为____县真正的后花园。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四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五

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六

“十四五”规划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三五”初的17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19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9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9个,占47.4%;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4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3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4间、座位数4400多个;实训(实验)室17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学校作为高职第二批次招生,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三是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两者间的矛盾,需进一步探索;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日制高职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专业总数控制在23-27个左右。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基础性学科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

2.具体目标。

(1)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建成1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职专业,如农村行政与管理专业。建成一批在市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的高职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

(2)条件更加完善,资源更加丰富。新建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个大学生创新平台基地,新增10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到2025年,使我校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总数达到50个左右;建成2个左右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建多媒体教学系统15套左右,使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占教室总数的85%;建成资源丰富、便捷有效的校级网络教学平台。

(3)教学建设更加扎实,改革成果更加丰硕。完成8门左右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教学改革成果的突破。确立校级科研项目20项,市级科研6项。

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改革专业建设评价办法,参照《重庆市高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校内专业定期评价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化和教学管理精细化。

(一)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立与退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建设水平内部评价机制。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十四五”期间新增5-6个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撤销或调整少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2.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金融、贸易等产业的机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相关专业的优势地位,寻找新的特色增长点;稳定热门专业办学规模,加大对基础学科专业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夯实办学基础,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如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电算操作以及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涉税业务处理等能力,能适应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特殊需求,能胜任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核算等岗位工作。熟练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会计业务基础上,重点培养中小企业会计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强化专业建设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从“十四五”开始,实行高职专业负责人制度。每个高职专业设一名专业负责人,负责起草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拟订或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具体执行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展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高职专业负责人属校聘业务性工作岗位,围绕高职专业建设任务、以确保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工作,接受专业隶属学院的领导,由学校负责考核,并享受岗位津贴。

(二)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实施优秀教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

1.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抓好“优秀教师建设工程”和“优秀教师授课工程”。

2.鼓励教师参加企业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从在建特色专业开始试点,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将青年教师实训计划及其落实情况将作为特色专业检查验收的必要内容之一。

3.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队建设,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结构优、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投入与增效并举,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学校力争投入600万元用于支持高职教学建设和改革,其中400万元用于支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改革;每年投入不低于12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较“十三五”增加10%以上,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实验室管理。完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建立实训室绩效评估机制,通过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教学实训室开放制度,逐步推进实训室向五年制学生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3.建立互利合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校内外实习基地。按照“长期性、综合性、实效性、互惠性”的原则,依托行业,以产学研促进办为纽带,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校内实习(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强化内涵建设,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

1.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确保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十三五”开始,学校在主要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原则上一门课程设一名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课程建设负责人由课程开设系的主任选聘,实行任期制,由学院负责年度和任期考核。课程所在系应对课程负责人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减免或岗位津贴补助。

2.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高标准完成8门左右特色课程的建设任务,如:《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建筑力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要达到的水平: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再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现基础课程精品化、专业课程特色化的建设目标。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3.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促使专业教学形成特色。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按照“突出特色、主编与参编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教师结合我校专业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立项资助9本特色教材出版。

4.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学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资源网建设,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投入70万建设教学资源网,加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力度,使85%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培养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扬个性和发展潜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打破原有专业体系的刚性壁垒,让有潜质的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专业方向)教育,使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又在某一领域(专业或专业方向)具有较为精深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积极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改革研究的经费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职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资助或招标立项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开展基础课程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激励基础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教师,在职务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将分散于各门课程中的实训逐步分离出来,整合成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项目,把分散的时间集中起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制订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计划;参照专业评估体系标准,修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校际和校企工程教育合作,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它专业也要关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评估工作,并以此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1.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2.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改进系(部)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检查、评比制度,根据系(部)教学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设计指标体系和确立指标内涵以及改进检查方式,发挥校、系(部)两级教学督导专家的调研、检查、诊断、指导的作用,调动各教学单位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研究编制好我校“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各部门、各单位:

按照《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为充分凝聚智慧,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质量完成学校十四五事业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分为“两级两类”规划体系,即,学校和学院(含产业技术研究院)两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按照“系统设计、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互相支撑”的总原则,规范有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学校总体规划即《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是从战略层面明确未来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与主要任务,在规划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二)学校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包括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十一项规划。专项规划主要是聚焦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难点,明确发展思路与创新举措,确保总体规划落地落实。

(三)院级规划。

院级规划包括各学院(中心)及校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是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定位,立足本单位实际,明确本单位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以指导本单位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同时要与学校规划保持协调一致。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要成立相应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员、编制要求,提供工作保障。

(一)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组长:史国君、史金飞。

副组长:张仰飞。

成员:曹雪虹、杨征宇、朱晓春、郑锋、赵立法、朱松青、陈建华。

主要任务: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主任:张仰飞。

副主任:邵波。

主要任务:在领导小组指导下,统筹总体规划的调研与起草工作,指导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的编制工作。

牵头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成员:各专项规划编制小组指定的起草人员。

秘书:方苏。

主要任务:具体负责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的起草与修改完善等工作。

主管校领导:史国君。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主要任务: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编制任务。其中,党委组织部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协调、统筹等工作以及牵头负责党的建设规划部分的编制任务,重点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发展与管理等工作;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规划部分的编制任务,重点围绕贯彻和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任务部署,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改革、阵地建设等以及宣传工作等。

主管校领导:史金飞。

牵头部门:人事处。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主管校领导:朱晓春。

牵头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

成员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科技与产业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主管校领导:郑锋。

牵头部门:教务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专业建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主管校领导:朱晓春。

牵头部门:科技与产业处。

成员部门:研究生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1111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科研工作规划》。

主管校领导:张仰飞。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处。

成员部门:组织部、教务处、科技与产业处、团委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和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学生工作规划》。

主管校领导:史金飞。

牵头部门: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校地、校企、校所、行业合作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对外合作与交流规划》。

主管校领导:曹雪虹。

牵头部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国(境)外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交流,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国际化工作规划》。

主管校领导:史国君。

牵头部门:宣传部。

成员部门: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基建处、工会、团委、艺术与设计学院等。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学校标识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主管校领导:杨征宇。

牵头部门:基建处。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推进“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文明、智慧、生态、健康、平安”校园建设,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校园建设规划》。

主管校领导:赵立法。

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要任务:重点围绕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内控体系完善和内部管理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等,高质量完成《南京工程学院“十四五”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

(三)成立院级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各二级学院(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由学院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等构成,学院党政负责人为组长,全面负责学院规划编制工作。工作小组名单须报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备案。

院级规划应在深刻总结“十三五”时期本单位的建设成就、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十四五”时期本单位面临的国家、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剖析办学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学校发展要求,明确发展标杆和对标对象,统筹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指标,在党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社会捐赠等方面,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具体指标和工作举措。

(一)总结分析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5月)。

对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科学提炼成绩和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调查研究阶段(2020年6月—8月)。

统筹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线下方式,灵活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兄弟高校改革发展态势,明确发展目标和标杆对象;在校内组织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或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三)专项、院级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9月—10月)。

按照要求,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统筹工作,协调参与部门完成专项规划初稿编写工作。各二级学院(中心)、校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在认真调研和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完成本单位规划初稿编写任务。学校将择时召开专项规划、院级规划情况汇报会,听取规划编写情况汇报,并对专项规划、院级规划提出修订意见,各牵头部门、单位根据整改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将正式文稿,报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并提交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四)总体规划起草阶段(2020年11月—12月)。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写组对专项规划进行整合分析,以此为基础起草学校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明确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目标、举措,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五)总体规划审议完善阶段(2021年1月)。

规划草案形成后,以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校内外专家、校友意见,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进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后,经校长办公会审议,由党委常委会审定,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闭会期间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进行审议),根据教代会代表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后,报请省教育厅备案审核。

(六)发布实施阶段(2021年2月-3月)。

根据省教育厅审核意见,修改“十四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经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学校发布实施;院级规划经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备案并由学院发布实施。组织完成对规划任务与主要指标的落实和分解工作,并与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各二级学院(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目标责任书。

(二)各规划编制小组在编制规划时,必须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坚持目标明确、指标清晰、重点突出、强化特色的原则,着重展现可量化的发展目标和创新点。

联系人:方苏联系电话:86118582。

地点:行政北楼52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研究编制好我校“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1.成立机构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2.动员部署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1.进行专题调研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2.形成规划总框架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1.起草规划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2.征求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3.形成规划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四)审议发布阶段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二届党代会2019年度会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瞄准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目标。

经验及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编制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科学定位与明确目标相结合。在充分总结“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主要经验与教训,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四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办学质量、水平与效益三统一。

2、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消除办学短板,形成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重大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突破、办学层次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加强调研与注重衔接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注重与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相结合,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1总体规划。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牵头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专项规划。由相关单位负责牵头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3、学院规划。由各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七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xx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xx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xx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xx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符合xx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二)坚持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三)坚持务实管用。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四)坚持民主开放。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一)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三)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报审前须送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与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进行衔接,编制完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并发布。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但是需要编制的行业专项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实施,报县发改局备案。

(四)区域规划编制。区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镇政府组织编制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县总体规划在各镇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各镇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应报送县发改局与总体规划衔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县政府备案。

(一)重大项目谋划及重大问题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x月~2020年x月)。

2019年9月份,县发改局启动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目前已征集到“十四五”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各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拟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进行再梳理、再论证,尤其是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及社会投资新方向,谋划上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通讯等领域谋划项目,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及手续办理工作,为做深做实“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同时着手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本行业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举措等建议。2020年x月x日前,将各自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工程、重大项目汇总表,经主要领导审签后及时报送“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专班办公室,各单位报送质量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支撑。承担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4月底前要将各自“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一并报送。

(二)拟定纲要框架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2020年x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研究课题和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全县各规划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县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中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空间、专项、区域规划初稿,并报送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x月底前,根据中央和全省、全市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形成纲要框架,并与中省市发展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纲要起草审定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在2021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镇、县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意见,修订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审议。县“十四五”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x月前全部出台。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具体工作。各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同时为了做好“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申报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确定联络员与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络和协调,同步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镇、各部门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文件下发2日内,报送县发局。

(二)组建专家委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参与规划编制咨询和研究,对规划重大课题组织评审验收,对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

(三)落实经费保障。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发改局向县政府专项申请,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要加强谋划,突出项目。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十三五”期间项目进展情况,依据“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省市战略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提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突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履行公共职责的作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全省、全市相关规划之中。

二要积极对接,有效衔接。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县发改局要协调好总体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各镇、各部门要主动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专项规划须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后公布。

三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力量、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任务。县级财政做好配套保障,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八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十九

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之年,__“十四五”项规划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迈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规划,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为确保“十四五”各规划编制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根据《___办公室关于印发___“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___组织专班,总结以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特此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落实__x_深入践行x_x_持“x_x_再深化x_x_着眼“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x_x_成果、全面贯彻x_x_念、加快x_x_征,全面总结分析“十三五”x_x_验,全面扩大x_x_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统筹谋划“十四五”x_x_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x_十四五”x_作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

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全面总结“十三五”___经验,深入分析研判“十四五”___面临的时代背景和总体形势,围绕____成果,深化___,全面实施____提升___重点领域,_形成系列专项课题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十四五”___目标指标、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形成《___“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度、差别化、可落地、易评估。

三、重点内容设置。

立足___实际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以重大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我__“十四五”规划拟从_个方面予以阐述。

四、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现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单位一把手或者企业法人。

副组长:单位副手或者副总。

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协调联络专班、n个专项规划编制专班。

1、综合协调联络专班。

负责对接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按照领导小组要求部署,协调各专项规划编制专班开展联络、调研、第三方服务政府采购等相关工作。

责任领导:单位总负责人。

专班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联络员:办公室人员或规划科相关人员。

各专项规划编制专班。

负责编制《___专项规划或者某个子规》描述清楚该专项规划需要的做的具体内容。

专班成员:具体编制专项规划的人员。

联络员:

五、推进计划。

1、研究筹备阶段资料收集(_月_日前)。各专项规划编制专班收集整理中、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各方面关于“十四五”专项规划相关的参考资料。并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科学谋划研究“十四五”有关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或者确定规划编制第三方服务合作机构(或结合实际情况从系统二级单位整合力量组建起草人员专班),正式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2、编制起草阶段(_月_日前)。各规划编制专班深入开展编制调研、起草、审核把关等工作,如需要购买第三方合作机构服务的,严格落实采购有关程序。

3、征求意见阶段(_月_日前)。根据各规划进度情况,及时通过官网官微面向部门、专家、社会广泛征求修改意见,整理研究反馈意见、修改完善专项规划。

4、衔接报批阶段(_月_日前)。在充分论证、严谨审核的基础上,正式报送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审批后正式发布。

推进计划也可按照以下形式呈现。

2、_月_日前确定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计划。

3、_月_日前规划编制目录。

4、_月_日前成立“十四五”规划框架起草专班。

5、_月_日前形成“十四五”《规划》框架。

6、_月_日前起草形成《规划》(初稿)。

7、_月_日前征求意见会和专家论证会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8、_月_日前形成规划成果报批后形成最终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程序建立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研究。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职,主要领导要主动承担规划编制总牵头人的责任,统筹各方力量,选好配好工作专班,强化经费和后勤保障,着力形成聚力谋发展、齐心编规划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是组建专家队伍。成立___“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支持。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开门编制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规划编制手段。

四是加强学习,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单位等相关单位举办的“十四五”规划相关学习,开拓思路、认真领会学习规划编制精神。

七、经费保障。

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经费。按资金配套要求十足投入,制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建设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预算,合理有效使用各项建设经费,做到科学预算、专款专用。项目资金预算与决算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管。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二十

十三五期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乡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1亿元以上,2017年达到2.3亿元,2016年至2019年累计上缴税金7.89亿元,成为全县纳税重点乡镇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3.8亿元提高到14.5亿元,增幅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4亿元,增幅1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36元增长到3500元,增幅127.9%;其他各项指标也大幅度攀升。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乡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各项惠农政策为依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结合乡域实际,按照果品、食用菌两主,蔬菜和肉鸡两辅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近两年已初见成效,发展果品面积达到2110亩,发展食用菌73.8万棒,栽植露地豆角1200亩,肉鸡存栏40万只,牛1580头,羊4700多只,猪存栏3000多头。

(三)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乡党委政府始终以做好企业服务人为根本,做好“联络员”、“调解员”和“安全员”角色,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五年来,我乡充分利用低品位钒钛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谋划和实施项目15个,特别是黄家沟尾矿库项目,投资2亿多元,搬迁2个村民小组86户,实施这个项目确保了鑫发矿业正常生产19年。其余实施的项目,也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切实发挥了效益。

(四)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题。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硬化道路25.1公里,修建桥梁10座。新建人饮工程11处。新增变压器23台,架设电缆54000延长米,农村危旧房改造292户。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4个村全部配齐音响设备,各村都建起了文化书屋和活动广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47.9万元,改造了__小学、帽子山小学以及烧锅小学的校舍,投资420万元新建__中心小学综合楼一座,东沟小学附属用房一处。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治安保险等工作均按时完成任务,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扎实开展,落实低保对象1239人,五保供养115户。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连续多年荣获县级先进单位,防火、防汛、防疫、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整体扎实推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年的探索发展和实践,为推进乡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做为富民强乡的第一要务,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抓经济,齐心协力谋发展。二是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适应新常态,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是坚持“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凝聚全社会力量,多谋惠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四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每一项工作都按既定的思路,集中力量一抓到底。

二、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十四五时期,既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的一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优势与机遇。

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将会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二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三是乡党委、政府对发展农村工作认识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二)困难和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近几年来,我乡铁选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面对市场经济低迷、铁精粉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四是维护稳定的压力加大,群众利益诉求增多,各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群企纠纷、土地山林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存在。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县委总体定位,坚持从严治党,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导,以长效富民增收为目标,注重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乡财政收入保持在1亿元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亿元,年均增长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年均增长12%。水、电、路、房等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

3、战略重点。

(1)因村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积极与农牧、科技部门联系,有计划的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代表以及种养殖大户,通过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等方式,努力打造新型农民,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人以上。

十四五期间继续坚持“两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全乡新建果品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食用菌800亩,露地蔬菜2500亩,新建现代化多层笼养肉鸡养殖小区3处,肉鸡年产能力达到180万只,养牛、养羊大户达到60户,牛存栏2400头,羊存栏9000只。同时各村因村制宜,抬头山村养狐狸厂在原存栏500只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力争达到3000只,同时以本村宏盛种养殖合作社为龙头,以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种养殖业。__村鸭厂养鸭数量达到8万只。杨树村继续推进青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产开口杏核200吨。积极推进大黑山生态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探索发展农家游产业,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加大投入力度,依托水利项目,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河坝23公里,新打机井133眼,增加农田灌溉面积7000亩以上。

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到2020年底,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7个扶贫村20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2)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强力发展生态工业。

坚持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的思路不动摇,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铁精粉低迷市场,重点在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上寻求出路,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上求突破。十四五期间,鑫发矿业计划投资4500万元,实施节能改造技术项目,达效后每年可节约电力成本785万元。积极争取推进承德县鑫发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投资5亿多元,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3225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8826万元。积极推进废渣处理项目,争取实现90%的废渣全部再利用,变废为宝。加大矿山披绿和土地复垦力度,对闭库的尾矿库和工矿废弃地进行综合治理,利用5年的时间实现绿化率80%以上。同时争取恒伟集团在十四五之初重新启动,并正常生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降低成本,到2020年底,实现铁精粉产量和税收翻一番。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辖区内选厂和新建尾矿库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无盲区,整改率达到100%,降低一般事故,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并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企业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形成健全的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体系。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之间道路连接,提高道路养护水平。到2020年底,乡境内规划新建公路89.2公里,桥梁27座。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在红庙子、东沟、杨树、大庙四个村修自来水管道4000米,解决4900口人饮水困难问题,实现自来水全覆盖。

最大限度满足用电需求,十四五期间,我乡计划改造10千伏线路3.1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9.2公里,增加配变布点7台,增加配变布点容量0.7mva,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17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容量0.54mvar。

进一步完善乡镇服务功能,十四五时期承德县惠安石油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__村、下局子村各新建加油站一座,方便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把__村主街道两旁各10米内规划为商业用地,建设商业集市,在集市两侧建设统一规格农宅。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投资500万元对集市进行改造,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市场内地面全部水泥硬化。新建固定摊位40个,活动摊位30个,公共厕所一处,垃圾处理池2个。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困难农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四五时期,重点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放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就业水平。除向乡域企业输送劳动力外,通过能人带动外出务工和发展农业产业扩大就业,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所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达标,建筑面积达到80平米以上,并全面投入使用,每村的文化体育广场面积达到600平米以上,1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达标,实现有借阅记录、有群众意见记录、有开放时间记录的“三有”标准,进一步完善村级电影放映机制,结合县村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不出村的电影、科教、娱乐节目的放映,力争“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

三是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全乡办学水平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进一步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到2020年,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学前和特殊教育规模,启动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行动规划,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

四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按照县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强乡、村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卫生事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到2020年末,14个行政村的村级医疗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并达到县相关标准,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

五是计生工作扎实开展。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6%以上,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出生人口结构明显改善,出生婴儿性别比达到正常值;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0%以上的村实现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乡计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率达到国、省建设要求。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力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城乡低保五保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临时救助制度,确保特困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七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秩序稳定为重点,加强村级食品药品的监督,重点检查卫生所、集市摊点、商店、农村婚宴等重点场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县相关部门,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监管协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创建“食品药品安全乡”。

八是促进全乡和谐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普法教育力度,确保广大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体系,强化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特殊人群管控帮教等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4、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__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工作格局。乡属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上下联动,有效保证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任务,根据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建立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分工到位,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同时加大督导力度,保证每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不出纰漏,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

(三)坚持以民为本。关注群众利益诉求,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下大力度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详细了解群众的诉求,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强化实施监督。加强十四五规划实施监督工作,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执行情况,对重要指标的实施完成情况及时跟踪,认真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反馈工作,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全面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十四五”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规划。乡党委政府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万众一心谋发展,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二十一

__年至__年,____县气象局在省局、市局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气象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县的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

1、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

作为国家气象观测站,承担着资料参加全球交换的重任,基础业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测报“百____”和“250____”均创历史新高,测报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狠抓测报质量初见成效;运用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将预警预报信息精细化到乡镇,形成了业务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设置科学、上下衔接和保障有力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

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绩突出。

建立健全由县政府领导、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归口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县财政共安排60万元建设____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基本建成了区、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新型地面火箭、车载火箭、车载气象雷达探测系统等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作业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能力和科技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为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水库蓄水发电、森林防火灭火、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促进____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________区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办法》、《________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和《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____县政府相继出台了贯彻国办发〔__〕33号文件精神通知、《____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____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___县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试行)》、《关于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通知》、《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____县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引领____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事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浓厚氛围。

4、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站覆盖各乡镇。

为更好的收集预报全县及局部区域的天气情况,以前单靠____国家气象监测站收集气象要素已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__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局在全县各乡镇安装了8个地面应急灾害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站(包含气象二要素13个、4、5要素4个、山洪项目单雨量64个、山洪项目6要素自动站5个、国家级新型自动气象站1个)和土壤水分自动站1个,该区域自动监测站的建成,为更好、更精确的预报全县及局部区域天气情况提供了更详细的气象要素。

5、气象服务成绩显著。

为“壮剧节”等系列节日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遭受百年不遇的秋、冬、春、初夏干旱,我局对旱情超前预报,超前谋划,为科学抗旱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省气象局的表彰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在改进原有的电视、网站、121答询系统等服务方式基础上,新增手机短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将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延伸到农村,不断丰富气象服务手段。

6、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建立。

“十三五”期间,为满足农村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解决气象信息在农村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止15年7月,我县在所有乡镇、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等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16块,初步建立了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构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7、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便捷地提供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及时发布相关预警预报服务(含气象专报)及相关农业生产措施建议,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及时采取有效防灾减灾措施,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8、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重视人才的引进,加强继续教育和大规模岗位培训,加强技术职称申报工作,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专业分布逐步优化,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本科学历人数达到总比例的74.1%,工程师5名。

9、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不断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斐然。

重视制度建设,实行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局务公开,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市局肯定。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获得县级、区级文明单位称号。

1、我县的气象业务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防灾减灾需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水平不高,仍需加大建设力度。

2、地方财政紧张,投入人影的资金有限。人影标准化作业站点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区县、作业装备落后,防雹效率较低。

3、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经费投入不足,维持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突出,气象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了气象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稳定。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市级(精选22篇)篇二十二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研究编制好我校“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防诈骗教育新闻稿(热门15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新闻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准确传递事实,提供丰富多样的观点。这些新闻报道范文里,有关于社会热点的报道,也有关于人物故事的报道,具有很

    大学生防网络诈骗演讲稿(优秀17篇)

    大学生演讲稿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娴熟和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能否触动听众的思想和情感。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大学生演讲稿的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我想变成的小学生(优质14篇)

    优秀作文是一篇富有思想、观点清晰、结构严密、语言优美的文章,它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小学小松鼠历险记(通用17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以浓缩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汲取写作的经验和灵感。今天,我家来了一位百年难得的新客人

    推广普通话活动新闻稿(优质18篇)

    新闻报道是一种传递信息和事件的形式,它通过文字和图像将事实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新闻报道样本,欢迎大家品鉴和参考。xxxx年9月10日至

    游园晚会策划书(通用16篇)

    策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在面临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策划书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

    小学四年级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实用16篇)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片段的选取,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我有过数次心儿怦怦跳的经历,

    雅思口语考试自我介绍(实用16篇)

    “自我介绍”是一种向他人表达自己个人信息的方式,它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我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自我介绍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练习英语有一些规律总是不变的。想

    教师节的活动策划方案书(通用16篇)

    策划方案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想要制定一个出色的策划方案,不妨参考以下这些范文,会对你有所帮助。父亲节即将来临,各大商家也开始积极策划

    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锦集(热门19篇)

    爱岗敬业是指员工对于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工作任务的负责和认真对待。在工作中展现出爱岗敬业的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赢得同事和上司的认可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