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 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实用6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梦幻泡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 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教学设计(实用6篇)

高中教案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初中教案范文,对于我们编写教案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音乐,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

2、海水有时涨,有时落,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领略的一种自然现

象———潮(板书:潮)

(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面上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3、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跟那里的人们一起观看

一年一度的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板书:观)(录像)

4、看完这段录像,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汇报收集

到的材料)

5、作者用文字向我们展现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

绝的大潮。说说你在这节课想完成哪些任务?(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感情朗读、如何叙述、解决问题……)老师激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文,小组合作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2、老师提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字词,练读。(课件)

三、再读课文接触内容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潮的?(板书)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读,边读边想像画面。

重点读“潮来之时”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自由读文,想想你可以给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

2、希望通过下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下课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二

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准“铁锹、诧异、耕地”等词。

2{}、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来获得。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愿意的话可以和同学演演这个故事。

1、教学重点:在三个牧童对幸福的寻找和认识当中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与牧童两次对话的深刻含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好奇,导新课

2、那就需要每一位同学静下心来细细读懂第十课。

二、带好奇,初读文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反复多读几遍。

2、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说说课文是怎么叙述这个故事的吗?

3、指名答,教师适当引导。

(先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再写他们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接着写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此时他们已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4、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你可以将课文分成几大部分内容呢?

5、师:幸福是什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吗?

三、解好奇,精读文

1、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列写小标题。

3、师生交流。(板书: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4、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明白什么是幸福了吗?从哪些句子读懂的呢?引导学生交流中品读重点词句。

如:“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让这个青年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吗?

这里有两个“幸福”,你怎么理解它们的含义。

又如:“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三个青年曾经做过什么?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这是件怎样的事情?(生答:多么小的事情、多么快乐的事情等。)

现在来看呢?从哪里你读懂了这是件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事情?

指名答。

指导读好“小”与“大”的对比感。

5、三位青年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你再读读他们各自说的话,谈谈你的看法。

6、指导读好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他们找到幸福后满足的笑容。

【设计意图】好奇是引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为好奇所以求知,因为好奇所以探究,因为好奇所以记忆!

四、留思考,引下文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第二课时

一、找人物,抓特点

1、课文中有个人物,一直在指点着迷茫中的人们到生活中去体会真正的幸福,你知道她是谁吗?(指名答。)

2、作者笔下的“智慧的女儿”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呢?(指名答。)

学生自由发言,围绕智慧的女儿出现的原因,引导牧童体会幸福的含义,揭示幸福的真正含义三大板块内容,找到有关语句,小组合作理解。

二、谈体会,悟启示

2、小组讨论,师巡视了解学生想法。

3、读智慧的女儿的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4、联系自己的生活或三个牧童的行为谈谈对“义务”“有益”两个词的理解。

5、朗读全文并想想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在文本中感悟幸福,在生活中发现幸福,在和作者同眼看、同耳听、同心知的过程中体会幸福。

三、品特点,学方法

1、课文中智慧的女儿能够突然而来,飘然而去,有着非比寻常的本领,之前我们学习的《巨人的花园》一文中,谁也有着这样神奇的本领呢?(指名答。)

2、想想原来你读过的童话故事和这两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你发现了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吗?(指名答。)

3、《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在写法上也各有特点呢,你发现了吗?

【设计意图】归类与概括能帮助学习事半功倍!

四、选作业,勤实践

作业ab餐:

a餐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编个童话故事。

b餐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心爱的小伙伴一起表演表演。

五、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六、名言链接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幸福。——欧文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三

《观潮》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四,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春景的古诗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五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1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

2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1小组朗读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1文学常识

2朗诵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预习《山中杂记》

小学语文四年级观潮教案篇六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课文分析:

本文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

第4段写观潮人数之多。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农历十六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当……时出:发、起仅:几乎、将近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随波而逝逝:去,往

5、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7、吞天沃日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

10、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

11、艨艟数百艨艟:战船

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弄:舞动;标:树立、举

13、珠翠罗绮溢目溢目:满眼

1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高

1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虽:即使容:许、使

1、方其远出海门。译文: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2、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译文: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译文: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

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译文:一会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5、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译文: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

7、人物略不相睹。译文: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7、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译文: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9、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译文: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

10、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译文: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11、珠翠罗绮溢目。译文: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1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如履平地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钱塘潮的奇伟壮观。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的怎样的特点?

答:从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四方面,由远及近地写海潮,刻画了江潮的雄伟壮观。

3、第二段写水军演习,场面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答: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4、第三段哪些句子描写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答:“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写出了壮士形象;“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突出了勇士的绝技。

5、统领全文的句子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6、第二段中写水军演习之时,说他们“如履平地”,这样写有什么内涵?

答:这是比喻、夸张的手法,突出水兵技艺的娴熟

7、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十几里,满眼都是戴着首饰的妇女,穿着华丽的游人,车马堵塞了道路,吃的用的各种东西都有比平时贵了一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自查报告(精选14篇)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撰写一份实践报告可以将这些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小编整理了一些开题报告的典型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开题报

    2023年绘画说课稿幼儿园(优秀8篇)

    征文是对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探讨和表达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要注重论据的充分性和说服力,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例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些征文范文都是经过多次修改和精心

    最新情人节爱人祝福语(通用8篇)

    一分钟也可以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分钟。那么,在一分钟内,我们该如何培养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积极心态调整方法,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困难。情人

    阳光校园唯美句子(实用18篇)

    辩论是一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能力的活动。在辩论中,要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辩论技巧和策略的文章,

    最新第一书记工作总结和履职情况(汇总14篇)

    通过幼儿园工作总结,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改进提供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最新幼儿园体育游戏猜拳折报纸教案(精选19篇)

    初二教案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方面的详细安排。[教案范文9]幼儿园体育游戏猜拳折报纸教案篇一1、让幼儿了解报纸的制作、用途和可回收性。2、探索多种

    2023年教师节和中秋节双节对老师的祝福语(优秀9篇)

    请您支持一下。在请示中,我们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同时也要倾听并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在下面的请示范文中,可以看到写作请示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和技巧。教师

    最新做诚信小学生演讲稿(精选19篇)

    征文的主题可以涉及到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小学生演讲稿的主题包括家庭、友谊、励志、环保等各个方面。做诚信小学生演讲稿篇一尊敬

    2023年风筝与线的关系的名言名句(优质12篇)

    总结是反思自我,思考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事实,也不隐瞒问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透露出作

    2023年天冷关心问候语 冬天天冷关心问候语(优秀8篇)

    环保标语可以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制作环保标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哪些?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环保标语范例,一起来感受环保的力量吧。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