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曼珠

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融入情感教育和德育素养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自我认知。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一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五(下)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先是以长方形试验田为素材,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并通过这个知识点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通过此部分学习了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从而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在此基础上学习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通过本单元积累计算经验,发展计算能力。第一课时的内容显然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说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动手操作,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首先要通分,这就要用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而通分也易于与实际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所以此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折纸、画图等来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因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与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也可以通过类比法进行教学,从而既巩固以前的知识,又利于新知识的获得。

学法。

1.通过具体的素材,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图等方法理解问题。

2.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类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对比学习,加深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回忆旧知,做好铺垫。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通分,对于通分你都了解哪些知识(课件)。

2.设趣导入,提出问题。

学生自报最简分数。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好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好了吗?谁来说一个?(及时板书)。

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选择这两个分数,(圈出两个异分母分数)我们可以研究他们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

3.组合算式,培养能力。

组合算式。

师:请看黑板,在这几个分数中,任意选两个组成加法和减法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算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答案。)。

汇报算式:

4.引导比较,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得出方法。

(一)质疑问题,渗透方法。

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碰到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二)初次尝试,体验方法。

师:那么请大家选择第一道来做一做。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师:谁来说一下?)。

两种情况:

a: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研究通分。

师:(指着通分过程问。)这一步我们在干吗?为什么要通分?(强调: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

b:化成小数。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板书学生回答并提问:怎么算的?最后比较:这个小数就是几分之几。)。

3.总结多种方法。

师: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或转化成了小数加减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算一下第二道题(还是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三)二次尝试,熟悉方法(计算第二题)。

1、学生独立尝试。

2、汇报结果。

(四)三次尝试,优化方法。

1.提出问题。

2.反馈交流。

师:谁来反馈一下,同时板书。追问:有化成小数计算的吗?你发现了什么?

(五)自选计算,巩固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任选一题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汇报反馈(学生口答形式)。

(六)引导验算,培养习惯。

师: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可以怎么办?怎么验算?(挑最后一道题验算)学生说,教师板书。

三、回顾课堂,整理知识,增强意识。

过渡:看来我们班同学真的很会学习!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就让我们一鼓作气,来看看今天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

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提升能力(课件出示)。

1.【生活题】:

根据图上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对比题】:

是非审判庭。逐题出示。

2/3-4/9=2/9()7/10-3/5=4/5()。

3/5+4/7=7/12()1/2+3/7=13/14()。

师:对的请你说说怎么算的?错的说明理由。

3.【拓展题】:

比比谁算得快。

a、发现规律。

教师出一题,学生做一题,(题目类型是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如:1/3+1/41/5-1/6)。

让学生出题(4题过后)。

师问:你也能像老师那样来说几个算式吗?学生说,其他人解答。

追问:为什么有些人算得那么快?有什么奥秘吗?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b、应用规律:教师出题,学生回答;学生相互出题。

五、小结与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合作交流,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复习6以内的口算。

2.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脑子反应真快呀,只要我们平时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我们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的。但是小老鼠呀它不会,它找到了两堆土豆这些土豆不在一块小老鼠就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一共有多少个?

(1)出示第一幅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来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情境。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提出哪能些数学问题,学生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2)将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作为主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学生已经有了6的加法的计算经验,因此很容易探索出7的计算方法。

2.还剩下几个?

(1)出示两个连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讲一个背土豆的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讲壕数学故事的同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重点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还剩6个土豆的?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对算式进行解释。

(3)反馈交流算法。教学时,如果有出现教科中是淘气和笑笑的方法,可直接出示笑笑和淘气是这样算出7-1=6的,你能读懂吗,引导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课本3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算式和算法)。

3.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珠子图让学生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帮助小老鼠的同时学习了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使我们的口算能力得到提高。

四、小结。

根据教师翻牌开火车回答口算。

如一只小老鼠正在往袋子里装土豆,一边有5个土豆,另一边有2个土豆。

学生列出5+2=7或2+5=7。

如袋子里有个土豆,掉出来1个,袋子里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7-1=6。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三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材分析:我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兔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兔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学情分析: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兔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式,再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兔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1、加法。

请1只小兔和5只青蛙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兔?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兔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兔?(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兔、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b、小兔走后,还剩几只小青蛙?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c、如果小青蛙先走,还剩几只小兔?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三、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四、总结: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

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兔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

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文档为doc格式。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四

大班数学中数的组成及加减法学习起来模式比较固定,使教师、孩子都有了一种疲惫感。我选择这个很平常的教学计划里活动,旨在对平时常规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变。活动中我创设情景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们在自主地讲讲、做做中逐步解决了讲述、列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等问题。在孩子主动的说说、讲讲、做做中让孩子轻轻松松地真正获得各方面的收获,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也喜欢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

【教案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教案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一。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二。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六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导入。

新授课。

1.加法。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1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总结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们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鸡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鸡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式,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字意识。

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活动形式多样化,语言贴近学生生活。课堂上,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七

黄老师的《6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新理念,设计合理、新鲜。具体地说祝老师的这节课重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

1.教师教学踏实不花肖。复习完5的加减后,让学生猜手里拿几颗糖,从而引出新课的内容。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组织教学。教学中老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6颗糖创设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读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培育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在学生的汇报怎样重新排列算式时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活泼活跃的,提出了多种排法,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摸索、合作交换中动脑思考获得的。

黄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其亮点是:

2、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促进数学学习,黄老师在新课引入时,出示了6粒糖,一只手放2粒,另一只手放4粒,问一共几粒糖?怎样列式?学生都被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满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法灵活,练习多样。本节课教师先出示卡片,用口算来进行复习。在新授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学生在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中。进行多样化学习,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张扬个性,教学中,老师都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在整节课中,学生有动、有静;有学、有乐,充分体现了灵活的教学方法的优势。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八

教材简析:

1、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13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2、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

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

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

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九

“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

教材难点: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的组成。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学会6与7的组成。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二、说教法。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法;

第二、探索操作法;

第三、游戏法。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游戏《手指对数》。

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

(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

2、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1)出示主题图。

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6的组成。

(2)提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立联系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6的组成,边读边看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

3、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

(1)操作。

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认识。

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为了使学生对7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让学生手指对数读一读,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4、巩固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趣味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摘星星、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

五、全课小结。

通过游戏的结束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的课题,并知道学习的内容。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

教学内容: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材分析:我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兔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兔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学情分析: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兔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式,再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兔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1、加法。

请1只小兔和5只青蛙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兔?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兔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兔?(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兔、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b、小兔走后,还剩几只小青蛙?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c、如果小青蛙先走,还剩几只小兔?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三、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四、总结: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

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兔来玩秋千,自己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去呢?

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题。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一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计算、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1、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例3、例4时,让学生通过自学,根据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归纳和判断,得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在讲解计算法则时,让学生自己算,自己发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合作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引导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做习题的时候,让学生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1、铺垫迁移,生成问题。

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列竖式计算,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以去商店买商品为话题,让学生谈买东西、花钱、算帐等生活的事情,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打下伏笔。

2、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明确思路。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自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

3、巧编练习,逐步优化。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

文档为doc格式。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二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本课内容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等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3、教学目标:

a、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b、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c、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d、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

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直奔主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1、回忆。

指名汇报。(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你收集了哪些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题,展示给大家看。

生举例,教师使用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举出不同类型题目。如:

生:0.3+0.4。

生:0.23+0.1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加减法计算的不同类型,突出难点:整数减小数,为点拨规律做好伏笔。

3、尝试。

师:任选你喜欢的2题尝试解答。

生板演。

生1:20—0.98=20.98。

生2:生1错了,我来改正。20—0.98=19.02。

生3:不对,我来改。20.00—0.98=19.02。

讨论:谁的方法好?

小结:生2简单,生3严谨。开始学习时提倡生3做法,熟练后提倡生2做法。

设计意图:把握动态生成资源,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性,互助合作解决问题。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4、探究。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尝试总结解答方法。

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课件出示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5、验证。

用小数计算方法检验刚才计算的题目是否正确。(养成验算习惯)。

师:你学习到了什么?想一想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同桌谈谈。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三

听了董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董老师的课朴实、实在,他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的处理,淡定的教态等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这堂课在教学方法上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借助整数教学运用迁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计算,运用迁移的让旧知识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滕於肥:

教师大胆放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董老师还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所谓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董老师比较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本节课董老师让学生通过购物获得数学信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特别是在教学加法中,通过多种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系列动态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整节课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环节完整有序,但是由于学生不多,课堂氛围不够浓厚,由于学生基础的原因,回答的问题不够完整,这也是在我们山坑小学无法改变的事实。局限了教师锻炼的平台。

董老师通过深入研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注意检验过程,研究归纳计算方法。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四

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10的加减法》。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前面1-9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10的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实现学生由看图数数计算到想数的组成计算的能力培养,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迁移的应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掌握,我希望本节课能够达到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计算10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自主学习和尝试法为辅、讲练结合的优化组合。练习中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知识情趣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围绕课标中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几经研讨和修改。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学生帮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使其一一对应。对已有知识10的组成进行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出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学生先是根据猴子和大象的分法列式,从上面的两加两减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一定能够辨别出5、5分是最公正的分法。由此强调5和5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境适时进行的,此处我会询问:从大象和小猴子分桃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尽量公平,懂得谦让。这一环节在初讲时是采用教师逐一按照1、9,2、8,的分法进行讲授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在经历了1、9分而产生了分歧之后,已经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欲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我将这一部分的教学环节做了调整,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优化了课堂结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多种算法,提倡创新思维,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短,为此课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儿歌,即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本环节原本是作为收尾活动。最后想了想还是做课中活动更为适合,也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

第三环节: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1、让学生寻找所有和10有关的加减法素材。

(1)、出示图片指名回答正方形里填几?

(2)、出示图片指名回答圆里填什么符号?

2、游戏练习、深入巩固。

出示水果图片,并创设情境。

小猴子一次只能买十个水果,可以有几种买法?

练习中如果孩子们出现了类似7个苹果加2个梨再加1个芒果的连加方案。虽然这一部分知识是本课之后才会涉及到的,但是孩子们有这样的组合意识,而且也符合情境中猴子妈妈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组合方案。

3、深入拓展、延伸练习。

学生在经历了上面的练习之后,已经对练习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更丰盈的自信,所以我会适时、适量的进行扩展和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五

精彩课堂,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关注。关注学生,也就是关注了课堂实效,更是关注了课的价值。通过x老师的课,我读到了学生的自信与分享,探究与成功。

尊重学生意味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把握学生的需求,懂得学生的困境,悦纳学生的差异。x老师的课就是在学生的身上做足了文章,课堂走得从容。一是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出发。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有所认识,他们都知道怎么算。所以,x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尝试,让学生自己表达怎么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有效。二是把握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评价学生。这节课中x老师就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同伴之意进行互评:“他这种做法谁来评价一下,你觉得他做得怎样?”一节课中就是在学生这样评价中认识新知,学生学得积极、有趣。

数学思考,作为《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课程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让数学思考充盈整个课堂,这也恰是学导课堂的核心点。

x老师这节课小数加减法虽然简单,但金老师还是围绕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小数点对齐”进行了深度推进。第一个层次,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与沟通,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第二层次,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对齐的原理是什么?学生从数学的特殊化思想、演绎推理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真正内涵。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六

起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

第一、在学生进行了交流反馈环节时,李老师通过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和突破了难点。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通过学生板演,老师提出了三个有价值的问题。1、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3、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正是随着不断的追问、补充、完善,得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即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第二、整节课中,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主要表现在分组讨论和参与展示环节。

建议:

1、在计算教学中,应对学生强调用通过多种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缺少学生的自我学习小结,检测完成后,让学生自我小结一下:这一课我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弄懂,我课堂上表现如何,发言几次,质疑几次。学生通过自我小结,将整节课在脑海中再现一次,起到回顾的作用,还可体会到参与的喜悦和成功的幸福。

3、在展示环节中,学生缺少自学成果的展示,本节课学生在整数加减法的旧知基础上通过自学、组内交流,多数学生是能够学会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展示的话,教师只要加以追问、补充、完善,就可使学生明确算理,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计算、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1、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例3、例4时,让学生通过自学,根据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归纳和判断,得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计算、观察、发现的方法:在讲解计算法则时,让学生自己算,自己发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合作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引导下的学习十分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做习题的时候,让学生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1、铺垫迁移,生成问题。

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列竖式计算,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以去商店买商品为话题,让学生谈买东西、花钱、算帐等生活的事情,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打下伏笔。

2、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探究,明确思路。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自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

3、巧编练习,逐步优化。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八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购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那你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呢?

过渡:看来大家买东西的经验很丰富,那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商店逛逛,看看小朋友们遇到什么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商店里真热闹,小朋友们正在买东西呢,你们看小丽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例3。

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读题。

师:你们能帮她解决吗?算式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板书:0。8+0。6=。

师: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揭示课题):大家看这个算式中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小数)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师:0。8+0。6,你们会算吗?那大家在本子上算一算吧。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展示汇报。

师:这位同学是列竖式计算的,我们来听听她的想法。

师:你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生汇报。

师板书:

元角。

0。8。

+0。6。

1。4。

答:一共1。4元。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关键什么要对齐?

师引导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把计算过程说一说。(指名说,同桌说)。

2、练习。

师:小丽想买的是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那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呢?

师:一共要多少钱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那请大家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请大家用竖式来计算。

展示,汇报。

3、教学例4。

师:你们帮小丽解决了问题,真棒!小明也来了,他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看。

课件出示问题:我想买1枝铅笔,哪种便宜些呢?

师:大家帮他看看,买哪种便宜些呢?

师:1枝有橡皮的铅笔比1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呢?(出示例4)。

读题。

师:你们能帮他算吗?

算式怎样列呢?

板书:1。2—0。6=。

师: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大家能不能也用竖式计算出来呢?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来看看她做的对吗?那大家来听听她是怎么想的,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生汇报。

师: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师小结:计算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也是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师:谁能完整地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4、练习。

学生提问题,解答。

展示,汇报。

师:请同学们帮小东选商品,能买什么?你有几种买法?

汇报。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最低位算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满十进一,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要把小数点对齐。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指名说得数。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十九

现在,小学数学四年级选用的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其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xxxx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xxxx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奖牌榜联想数学问题,带这问题观看比赛,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然后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我记得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爱体育运动,而且老师知道我们班里有几名体育健于下星期一(5月14日)将参加平湖市的体育运动会,老师预祝他们取得可喜的成绩。

(课件出示xxxx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图及奖牌榜)。

师:请大家看,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比赛的全过程)。

(1)收集信息。

(2)交流信息。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随学生的回答将提出的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揭示课题)。

2、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决。

(1)探索尝试。

(2)汇报交流。

师:说一说怎样计算的。谁有补充?

(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得数的小数点要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计算结果小数末尾有0的要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谁还想说一说你们解决的小数加法?(进一步加深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师:选择一个小数减法的问题。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请学生直接说说是怎样做的?其他学生可作适当补充。

(3)总结算法。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4)验算。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生说验算的方法。

得出: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请验算一下你刚才的计算对吗。

综合应用。

解决剩下的几个问题。

3、设置情境,练习实践。

亮亮是个非常爱运动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带亮到体育商场买东西。(课件显示情境)。

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4.8元。

师:他们买了什么?你还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竖式算一算。爸爸付了50元,要找回多少钱呢?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师:亮亮又和爸爸逛到了球类区。(课件显示情境图2)。

观察图:,你又有什么发现?亮亮可能会怎样买呢?需要付多少钱?同桌商量然后解决问题。

4、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加减法的应用说课稿范文(20篇)篇二十

听了诸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课如其人,诸老师的课朴实且扎实,从不矫揉造作,他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的处理,精炼的教学语言,从容淡定的教态等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这堂课谈一些自己的感受。这堂课在教学方法上诸老师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上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诸老师借助练习题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问题,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总之,整节课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环节完整有序,层次清晰,师生互动和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入党申请范例材料范文(19篇)

    入党是每个共产主义者的光荣称号,党员的标志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追随者。我想我们应该积极申请入党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入党申请书的写作心得

    新人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14篇)

    入党是培养和锻炼党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一些入党志愿书的写作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指导。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

    学校中层干部竞聘演讲稿分钟(优秀21篇)

    学校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地方,是教育孩子、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里,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够锻炼品德与能力。我想我们应该好好了解学校的作用和重要性

    化工企业值班管理制度(汇总17篇)

    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应该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以下是一些规章制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收藏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汇总23篇)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相关问题的背景、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6月份以来,按照《市xx年大调研、大整改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范文(20篇)

    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部的各项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整体的竞争力。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

    抒情军训有感(优质16篇)

    优秀作文是在表达方式上独具匠心,能够让读者对主题产生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需要多读多写,多欣赏经典的优秀作品。在有序的“1,2,3,4…”的

    瓶坯销售合同大全(20篇)

    销售合同是双方之间约定销售商品价格、数量、质量等详细条款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销售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买方(甲方):合同号:供应商(乙方):

    纸管买卖合同精辟范文(17篇)

    买卖行为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判断力的准确性。买卖是一门技术活,想要获得更好的交易结果,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成功的买卖案例。合同编号:________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标准大全(21篇)

    社会实践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和自身的成长进步,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写社会实践报告时,参考一些范文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