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雨中梧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一

1.教幼儿认识1、2,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养幼儿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愉快地参加小组活动习惯。

3.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图卡1—2、贴绒动物卡1—2若干、数卡1—2、教学挂图等。

1、以游戏“捉谜藏”引入:幼儿找动物图卡并数一数图卡上有几只动物。

2、出示动物卡、数卡、请幼儿给动物卡匹配数字让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并请孩子想象它们分别像什么?

4、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片,分别是…(让幼儿说),请小朋友把他们按顺序排好,排好后按顺序读一遍,再看看是数字几就送几个花片。

第二组:给数卡排队,做点卡。

引导语:请小朋友把这些数字卡按顺序排在操作板上,按顺序读一遍。再用印章在纸张上盖印,做成实物卡,数字是几就印几个,然后按顺序排在各自的数字卡下。

第三组:数物拼板。

引导语:这里有许多的数字卡和实物卡,当数字卡找。

实物卡朋友时,拼起来便会成一个长方形,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卡找对实物卡朋友,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

5、展示第二组个别幼儿的操作卡,引导幼儿检查,看印得对不对,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一张凳子用数字1来表示,两张桌子用数字2来表示)。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二

听了两节课《认识时、分》的教学实况,现将自己的听课感受整理如下:

首先,整体影响感觉第一节课水到渠成。感觉非常的顺,而第二节课中间出现了一点小波澜,相反却感觉像家常菜那样真实。因为在平时的的课堂上自己也遇到过那样的小问题。是真实课堂的写照。

其次:导入不同,一是询问图图的上学时间,二是询问现在的时刻,还有渗透了等时性。

在例1的教学中都通过观察比较,分针,时针认识整时,在认识整时王老师出示的钟表模型我觉得更贴近生活,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因为生活中的.钟表就是各种模型都有,还有两位教师都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整时的认表方法。

例2的教学中是本课的难点,怎样体会1时=60分,学生在数1大格中有几个小格,这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其中包含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在王老师的课上学生出现了对线与短的混淆,老师通过查找从新讲解学生得出1大格有5个小格,如果教师之前先示范说明我觉得学生会少走弯路,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毕竟这不是本课的重点,目的学生知道利用5个5个数想方法,得出1个钟面有60个小格。还有王老师在教学分针走小格,做到6是多少小格,这一教学非常好,因为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30分,如果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下,30分就是生活中用到几点半的半,半就是指30分。

两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设计非常好,充分帮助了教学的进行,很好辅助了教学。其中有很多课件的制作值得我去学习去钻研。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三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四

教学目标:

1、整点和半点,感知有效利用时间的益处。

2、初步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运转关系。

3、会拨整点和半点。

教学准备:

实物钟,幼儿学具钟,教具钟8个,音乐。

教学难点:

认识半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认识整点会拨整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生:钟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那你见过的钟表有些什么样子的呢?

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米老鼠。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圆形的钟表先生,小朋友看看钟表上有什么?(播放叮铃铃的声音,出示钟表)。

生:有数字,有指针,有圆形,有小格子。

师:数字有几个?是怎么排列的?

生:有12个,是从1到12排列的。

师:正上面的数字是几?正下面的数字是几?

生:正上面的数字是12,正下面的数字是6。

师:所以我们拿钟表时12在上,6在下,要不钟表先生会不高兴的。

师:指针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点?(钟表的两个指针都在12上)。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我们把钟表先生的长腿叫做分针,短腿叫做时针。

师:那你们知道时针分针是走的吗?

生:是按圆形走的,按数字的方向。

生:分针赢,分针跑了一圈,时针才走到1。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

出示四个整点钟面让幼儿观察。

2:004:008:009:00。

师:这些都是整点钟的钟面,你认识他们吗?

生:2:00,4:00,8:00,9:00。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针都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2,4,8,9上。

师:分针指在12上就是整点。时针指在几点就是几点整。

(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概念,加深记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整点。

生:2点整,4点整,8点整,9点整。

师:刚刚长腿先生分针跑的累了,想在中途休息休息,这就是半点。(师出示四个半点钟面,请幼儿观察)。

1:305:307:309:30。

师:这些都是半点钟面。你认识他们吗?

生:不认识。

师:那你能发现什么?

师:分针指在6上,时针经过谁就是几点半,这就是半点。

(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概念,加深记忆)。

师: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面的钟面是几点?

生:1:30半5:30半7:30半9:30半。

四、游戏,幼儿练习拨钟。

师:喜羊羊村要举办一次“快乐健康餐饮会”,羊村长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参加,但是又怕灰太狼和红太狼混入扰乱了秩序,羊村长设定了三了时间密码,只要小朋友对上了密码说一句“芝麻开门”

就可以进入了,现在呀老师悄悄的把密码说给小朋友听,小朋友快来拨自己的时钟,千万别让灰太狼他们看到啊。

10:308:307:00。

幼儿操作中。

师:刚刚我们拨了密码钟了,可是到底是怎么拨的呢?谁能说一下拨整点和半点的方法呢?

生:整点是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

半点是分针指在6上,时针经过几就是几点半、

师:羊村长还有一件事想让小朋友帮忙,他想让小朋友帮忙给羊羊们制定一个活动时间表。

师:小朋友可以参照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7:30来幼儿园。

8:00吃早饭。

8:30餐后散步。

9:00上课。

10:30做操。

11:30吃午饭。

12:00睡午觉。

3:00中午起床。

3:30课外活动。

5:30离园准备。

(幼儿根据时间表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结。

师:羊村长非常感谢小朋友为羊羊们制定的时间表,他会督促羊羊们严格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并告诉老师也要提醒小朋友们有效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幼儿正在观察钟表的结构长腿是分针,短腿是时针,正在提出疑问:“为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了一个格子呢?”

幼儿正在动手操作,幼儿用自制的钟表拨出时间8:00整。

幼儿自制的小钟表,时针分针不仅长短对比明确,而且还有区分颜色哦。

幼儿在拨表,他在想:“我拨的时间对吗?”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五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平阳到温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平阳到温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感受1千米有多远。

小结: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例题,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书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练习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书练习。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六

5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1--5的认识。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将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此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出示:大象1只、犀牛2头、长颈鹿3只、小鸟4只……)。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那一种?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拨一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

找一位同学到前面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书上(描红),从1写到5,一个数写一个,看谁写得最好。写完后,小组内相互评价,最后老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

(三)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1、2、3、4、5,并且会写它们了,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非常出色,希望做作业时更加认真,看谁写的最好!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七

数学课(渗透艺术领域)。

小班。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吃的、用的、玩的等等,在我班有几个孩子在课间也会谈论起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跟同伴、老师述说着特征。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和图形宝宝跳舞"、"饼干师"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1、引导幼儿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通过观察图形,找图形和送图形回家,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认识、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

彩色的图形宝宝卡片若干、多媒体教学课件、礼物盒、橡皮泥,三个用绳子拉成不同形状的舞台,三幅饼干坊的图,三个不同形状的盒子。

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幼儿操作法等相结合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引导认识图形-进行游戏-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提问:

(1)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2)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幼儿一起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所见到的物品)。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1、出示"盒子",引起幼儿兴趣师:你们看,礼物都在盒子里呢?谁想先拿一个看看。(指名幼儿来操作,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然后拿出图形宝宝)"哦,原来小白兔送给老师的是图形宝宝"。

2、和图形宝宝找舞台师:你们喜欢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挂在脖子上,看看自己的是什么形状宝宝?(引导幼儿辨认自己的图形宝宝),我们把图形宝宝带到自己的舞台上吧!(师说儿歌,幼儿找到相应形状的舞台)3、和图形宝宝跳舞师:拿着小白兔送的礼物高兴吗?(高兴)我们一起和图形宝宝跳舞吧!(听音乐,师幼跳舞)三、做饼工师1、师: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饿了,你们想吃东西吗?我们一起来做饼子吧。

介绍规则: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工就要到圆形加工厂,方形宝宝喜欢吃方形饼干就应到方形饼干加工厂,那三角形宝宝呢?(引导幼儿说出)。

2、幼儿用彩泥进行制用,师随机指导。(师帮助又困难的幼儿)。

3、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做了这么多的饼干,我们把这些饼干放回它们自己的盒子里吧!(幼儿随音乐将饼干放回相应的盒子里)四、延伸活动我们和图形宝宝去找小白兔一起来分享这些饼干好吗?(师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执教者:迂苗苗20xx年3月《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教学活动反思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整个活动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小兔送来的图形宝宝吸引了幼儿;其次,和图形宝宝跳舞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做饼干师"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科学活动必须是孩子通过科学知识的摄取,将所学的知识与操作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再次操作得出的结论,因此,我觉得引导发现法是幼儿科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目标在于养成幼儿积极探索、积极思考的习惯,并使之学得主动、积极。在教学过程中,使幼儿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伴有猜想、思考、期待,促使他们去寻找理由、证据。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八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九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教材分析:

本练习共安排了6道习题和1道思考题,分两课时教学。教学第8~~13题和思考题,主要练习三个分数、四个分数相加减,包括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p145、8。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p145、9。

1.指名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板演。

3.集体讲评。

三、应用题p145、10--13,除了常用的做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做?

四、思考题。

1.八个数的和是多少?

2.每组的和又是多少?

3.把八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的和相等。

4.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填吗?

五、小结。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

设计意图: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6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能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顺序。

3、乐意参加教学活动,体验自主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数字卡片1——6、箭头标志一个。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住着6只不同的小动物的楼层,有6个数字!连线!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们先来做一个拍手游戏,我出数字几,你们就拍几下手,好吗?

2、开始部分小精灵儿童网站。

————今天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一一展示)。

3、出示符号标志“箭头”

————这个是什么呀?现在箭头指着哪一边啊?那哪边开始呢?现在我的方向变了……(依次变换,左、右、上、下)。

————现在我把箭头放在小动物这里,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都排第几呢!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放一放。)对不对啊?这里的数字1告诉我们小朋友××排在第一……(第一、第二、再是第四、第五、再第三)。

———玩小游戏“小动物藏起来”,用小手挡住眼睛(随意拿掉数学及小动物图片)请孩子说说排第几的哪个小动物不见了。

4、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6以内的序数。(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新楼房盖好了,但是楼层都还没有标呢?请来看看箭头方向,箭头方向朝上,那应该是从哪往哪标啊?看看第一层在哪呢?在这吗?在这吗?请小朋友帮帮我?引导幼儿一一贴上楼层数1—6。(第三层开始可隔着来让小朋友试)。

————楼层号都标好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想让它住到哪一层就就把它贴到哪一层!(引导小朋友先说,再贴)。

————好了,小动物们啊都住进了新楼房,他们说谢谢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

5、操作游戏。

————出示操作大卡片1,演示帮动物找到相应的楼层数,并用线连起来(先找到箭头方向)。

————出示操作大卡片2,动物排排队,请圈出其中的两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也来动动脑筋,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张操作纸,不过上面的内容有一点点有老师的不一样,请小朋友先看清楚,再数数,然后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小朋友的作品都做对了,都很棒,表扬一下自己吧!

活动延伸:

————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看电影啦!这里是座位票,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请小朋友拿到票后找找自己的位置,老师等会要来查票,并请你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的第几号车厢找座位。)。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设计意思:本班幼儿都是新生,没有经过小班的渗透和引导,孩子的的基础不统一,有好几个孩子的数数能力不强,所以安排了这节课。

活动中的数都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材内容自认为还是比较丰富的`。符合我班幼儿的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中三个环节还是比较紧凑的,活动中有让孩子们操作的机会,最后环节中安排了延伸活动以巩固孩子的认知。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很积极配合默契,我的教具是楼房,每个幼儿都见过,是已有印象的东西孩子觉得不陌生,还有动物信新家,本来也是幼儿园们喜欢卡通一点的想法。所以此次活动幼儿感到很满足,得到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的延伸部分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不足之处:

我班幼儿对于方位还不是很明确。下次活动中还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能让孩子更好的参与活动中。

温馨提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红、黄、绿三种颜色,知道颜色的名称。

2、教幼儿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讲述操作过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的小房子(纸盒做的)各一个,幼儿每人一篮(3―6片)红、黄、绿色雪花片。

2、红、黄、绿色花一朵,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蝴蝶找花(把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花卡片和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讲述小故事,“花园里住着三只美丽的蝴蝶,一只是红色的(舞动红蝴蝶),一只是黄色的(舞动黄蝴蝶),还有一只是绿色的(舞动绿蝴蝶)。它们天天在花园里唱歌、跳舞、做游戏,非常快乐。有一天,三只蝴蝶正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哗啦拉’下起雨来,三只蝴蝶想在花姐姐的叶子下面避雨,花姐姐说:‘和我颜色一样的蝴蝶请进来吧!’谁愿意帮助三只蝴蝶找到相同颜色的花?”

2、游戏“蝴蝶找花”

三把椅子相隔一段距离摆开,椅背上分别贴红、黄、绿色花卡片。幼儿胸挂蝴蝶卡片,音乐起,幼儿扮蝴蝶飞舞,音乐停,蝴蝶(幼儿)找到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花处躲藏。

3、帮雪花片找家(学习按颜色分类)。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的小房子以及雪花片,让幼儿将雪花片放在三个小房子里。“小朋友们看看,这儿有三个小房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是雪花片宝宝的家,请小朋友把雪花片宝宝送回家吧。小朋友要动脑筋想一想,这些雪花片宝宝应该住在哪一个房子里。”

4、评价活动。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这是什么颜色的房子?谁住在里面?这些雪花片宝宝为什么可以住在一起?”“今天小朋友帮雪花片宝宝找到了家,它们可高兴了,它们说:‘谢谢小朋友!’”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会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以前认识过分数吗?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分“饼”,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把1个“饼”平均分。

出示1张圆形纸片。指出:用这张圆形纸片表示1个饼。

提问:把1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人分得多少?

(1)让学生把这个“饼”分一分,说一说每人分得多少。

(2)课件演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3)想一想: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4。)。

(4)说明:1个饼的1/4,也可以说是1/4个饼。

2、把3个“饼”平均分。

出示3张圆形纸片。提问: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会分吗?

(1)分一分。

让学生从信封里拿出3张圆形纸片,自己想办法分一分。(如果学生都不会分,可启发学生把“饼”叠在一起再分)。

(2)说一说。

交流分法。(结合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把3个饼叠成“一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3)议一议。

谈话:像这样,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指其中的.1份)这1份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说说你的理由。(通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可以用1/4来表示。)。

(4)想一想。

提问: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再问:它还表示1/4个饼吗?(不是,而是表示每一份和整体的关系。)。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进行测量。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4课时。

信息窗1——阿福做长袍。

信息窗1、自主练习。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是厘米的认识。

挂图、尺子。

第一课时。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这节课学习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价“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1.学生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每个学生观察直尺,并汇报。(发现了数字,长短不同的线、cm)。

(2)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师板书:刻度线、刻度、厘米、0起点)。

同学充分认识了直尺,那你能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吗?

(3)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5)学生观察尺子,并比划。(师导语: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像1厘米这样长的物体)生回答。教师展示准备好的1厘米的物体,如(小方格,枕尺,笔记本,图钉)。

同学们从直尺上很快就能找到1厘米,那你能找到2厘米吗?

(6)学生观察,到上面演示找到2厘米,并画出。(多个同学演示),然后学生自己找5厘米、10厘米,并用手比划。

2.估测物体长度。

(1)教师出示5厘米的卡片,学生估测。

(2)再一次估计15厘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测量。

(3)测量物体长度(把物体的左端对着“0”刻度,物体的右端指着刻度就是几厘米)。

1.测量一拃。

(1)测量自己一拃,并汇报。

同学们量出了自己的一拃,那你们想知道动画片中师傅和徒弟的一拃长吗?

(2)认识师傅、徒弟的一拃长,(导语:现在同学们知道故事中徒弟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吗?)。

2.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

3.测量自己的一步和一拃。

4.下面哪些是线段?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信息窗2、自主练习。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重点是米的认识。

挂图、尺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去看看阿福的新衣做得怎样了?你能看图把后来发生的故事讲完吗?(学生交流)。

1.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

同样是一件衣服,为什么师傅和徒弟量的不一样呢?

2.先解决1米有多长?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

(2)学生感受、比划1米的长度。

(3)学生利用软尺量出1米的长度,观察是多少厘米。

(4)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总结。

100厘米就是1米,1米=100厘米。

4.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引导幼儿认识半点并掌握它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森林体检》;时钟三步卡;时钟一块;可活动钟面一只。

学具准备:

时钟三步卡;可活动钟面一只。互动教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整点时间。

教师抽取1点—12点的钟表卡片,请幼儿准确说出时间。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森林体检》,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分别被安排在几点钟体检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复习分针和时针。

(2)教师分别出示1点半—12点半的钟表卡片,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钟表卡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见图)第二步第三步。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12点的钟表)。

(1)教师拨动指针,引导幼儿观察变化。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

“请小朋友把分针拨半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4、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时间。

5、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每个半点分别都做什么。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钟三步卡。

第二组:教师说时间,引导幼儿在钟表摆出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1)教师在角区中投放钟表玩具,请幼儿认识整点、半点、也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拨动表盘认识时间。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23、24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看钟表认时间,并让幼儿说一说在每个半点分别做了什么事情。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23、24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通过游戏复习整点引出对半点的认识,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半点,巩固对半点的认识。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自主探索、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最后环节播放幼儿平时在幼儿园的照片与时间结合,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这样孩子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观察梯形的特点,概括归纳出定义,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对所学四边形进行建构,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建构,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再现过程。

实物投影、剪刀、一张16k白纸、等腰梯形纸、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组梯形的题卡等。

一、从经验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收集展示学生课前所画的各种四边形,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评析:学生对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为后面进行四边形的建构奠定基础。)

二、从需要出发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的需要

师:凭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们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梯形呢?

预设:生可能从以下方面回答:

(1)定义

(2)各部分名称

(3)特性

(4)特征

……

师:那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评析: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教学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就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义

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组梯形的题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汇总意见讨论。(学生以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预设:小组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等特点归纳为“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归为一句话。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提问:“只有”起什么作用。

……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学生由于有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自己利用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3.动手操作,创作梯形。

学生创作梯形,然后交流学生的作品及方法。

(评析:通过画、折、剪等操作活动,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同桌拿起刚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学生把剪的梯形(标出各部分名称的)贴在黑板上展示。

5. 观察发现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老师给准备的等腰梯形,以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找一找这样的梯形特殊在哪儿。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

可能出现的情况:a两条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别相等

c 对角度数的和是180

……

6.知识建构

学生分类整理学过的四边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结果,组织互评,激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学生可能用集合图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评析:通过对所学过的四边形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系统整理掌握的知识。)

三、从兴趣出发实践应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

(评析: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玩数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2.找一找,数一数。在下面的图形中找我们学过的图形,数数分别有几个?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在猜想、争论、验证、互相补充中汇报交流、亲自参与、亲身感知、再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倾听别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建构,使其理清关系、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力争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这节课是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二部分内容。通过前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看钟表的方法及整时半点的认读,本节课是在认读整时半点的基础上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

1、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并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向学生渗透讲卫生、爱国旗,按时上学等观念。

可拨动钟面1个、时间卡8张、8个钟面头饰、学具盒、奖励用的小贴花。

一、问题情境:

向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投影出示小芳的图像):

(设计意图:抓住刚入学孩子想当”好孩子“而向小芳学习的思想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模型:

(实物投影分别出示教材书上92页四幅插图)

1、(图一)学生观察

(1)师:小芳在干什么?是早上还是晚上呢?

生1:小芳在刷牙,这是早上。

生2:我从钟面上知道这是早上。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师:你知道是早上什么时间吗?(指名回答)

老师提示:时针指向几?(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很对,时针刚超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3)教师拔出几个”几时刚过“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时间,及时表扬、奖励。

(4)引导看图,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图二)引导学生观察

(1)师:图上的小芳在干什么呢?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现在是什么时间呢?视情况指名回答。

师:又让小朋友说对了,时针快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2)老师拔出几个”快几时“的钟面,让小朋友说出来。及时表扬、奖励。

3、(图三)引导学生观察

(1)师: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现在是什么时间呢?我们学校升国旗时,你们是怎样做的呢?请小朋友表演一下。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图四)学生观察

(1)师:小芳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怎么知道是快十点了呢?指名回答。

(2)师:图上的老师是怎样做的?小朋友想一想,老师在说什么呢?指名回答,及时表扬。

(3)引导学生向小芳学习:上课认真学习。

三、解释应用:

(一)当小老师

2、(投影分别出示92页练习题4幅图)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老师及时表扬、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当小老师“这个环节的情境表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想表现自己的xx)

(二)游戏:找朋友

1、老师将93页连线图中8个时钟制成钟面头饰,让8位小朋友戴着头饰出现,再让8位手持写有时间卡片的小朋友出现,钟面上的时间与卡片上的时间一致即为一对好朋友。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评:上台的小朋友找得对不对?如果错了应该怎样改?指名回答,奖励完成得好的和回答得好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做游戏这一活动,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这一教学理念。)

(三)说一说、拨一拨

1、指名小朋友上讲台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并用钟面拨出来。老师及时表扬、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说、拨“这两个环节,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让他们感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用于生活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师渗透思想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四)同桌合作拨时间。

一个学生拨时间,一个同学读出来,并说说自己大约在干什么?(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上和下数学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乒乓球40个。钥匙4,硬币40个,地球仪1个,弹子若干,珠珠若干。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要不要玩一玩?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教师总结:把硬币立起来会朝前后滚动,也会转,如果不立起来就不会滚。

3、我们再一起玩把硬币立起来在桌子上转的方法,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象什么一样?

2、谁愿意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玩乒乓球?教师总结:乒乓球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滚动的。

1、现在请小朋友摸摸硬币和乒乓球,然后告诉我摸是去一样不一样(请幼儿触摸然后回答)。

2、硬币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而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放在手心里手要圆起来才能抓得住的。

3、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乒乓球和硬币是不是一样的(请幼儿观察然后举手回答)。

4、硬币看上去只有一个是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圆形的(教师展示请幼儿看)。

5、原来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形状是球体(出现“球体”汉字)。

1、好现在老师给你们很多东西,请你们找找哪些是圆形,哪些是球体,找到后把它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教师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最后老师请每个小朋友做小小魔术师,把老师分给你的纸上这些圆形用蜡笔来变成球状物。

相关范文推荐

    空竹王子四年级(通用20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几篇经典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技巧。前几个月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名著,

    电力企业培训方案工作方案(精选16篇)

    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能的变数,确保工作计划的可行性和灵活性。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工作方案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在编制工作方案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初一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例范文(22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份重要文件。以下是一些关于教师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下学期,本人任教初一年级x个

    机电系毕业实习报告(精选15篇)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期间所参与项目和任务的总结,能够帮助自己梳理经历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实习报告,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学习

    读莎士比亚作品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思考和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归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在我的床头柜里,有一本世界名

    换季广播稿(精选16篇)

    广播稿的内容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新闻报道、文化传承、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播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创作思路。

    快乐假期小(优质13篇)

    优秀作文能够凸显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因此我们要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表达方式,或许会给您

    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优质15篇)

    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雕琢,才能呈现出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表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少启发。太平桥的字面意思是走

    典礼的演讲稿(汇总18篇)

    在典礼中,人们身着盛装,庄严地参与其中,展示出对特殊事件的重视和敬意。下面是一些成功举办典礼的实例,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典礼策划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老师、同学们:。

    青春的学生广播稿(通用24篇)

    广播稿的主题内容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可以使用丰富的事实、数据和引用等支撑。这里有一些精选的广播稿范文,它们独具特色,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一定能给你带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