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

时间:2023-12-18 作者:BW笔侠

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请大家留意下面的调研报告实例,其中包含了较为详细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一观点,顺应了信息科学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采取整合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

本课题将针对这些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实验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信息科技更好地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并致力于相关学科课程教学与信息科技的整合研究,促成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革新;建构现代信息科技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结构,以新型教育学习理论为指导,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协同合作与实践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并促成动力支持下的良性循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形成一支有现代信息素养的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5、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经验材料。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利用信息模拟技术描述学科内容;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同条件、不同过程控制下的多样性结果;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现实条件下不可控项的可控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可实现内容的现实化(虚拟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化。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二

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学习信息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积极发展和创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和勤奋操作的优秀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一年级新生进行了一次学前信息技术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我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份问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情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想告诉老师”。根据调查表的分析(见图1-图10),我们努力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

调查结果统计:。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统计。

约90%的学生熟悉键盘分布,15%认为自己的指法操作和姿势正确,62%认为指法操作和姿势基本正确,23%不正确。当然,老师只能通过观察来确认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样的,我们有必要充分发挥前15%学生的作用,帮助后23%的学生,从而加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约有50%在“基本按要求操作”的水平以上,约有45%根本不会操作。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16%熟练操作的学生有新的知识去学习而不是“吃不饱”,如何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和班级之间的差异。

3、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处理基本方法”是较大的一节,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络基础场景及其应用”不仅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他们在实践中需要的。所以我以这些为出发点去了解学生,设计了这个问卷。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近70%的学生渴望学习更多,只有6%的学生是“不想学”和“学不学无所谓”,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很强;选择性学习者占24%,说明当代初中生有想法、有见解,这对于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设定学习任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想学的人的兴趣,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学生和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合理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好。

雕刻策略是一种教学决策策略。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媒体的综合考虑。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好、学生基础好、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求强的事实,通过学习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主线,适当删除与小学重复学习的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联系。比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童心做作品歌颂祖国和家乡,教育学生美和爱国。学会用word写作文,做小报,培养学生使用电脑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使用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个超越时空的隧道,将互联网和光盘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广阔的世界,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感的刺激。

“合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针对相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作、帮助和分工,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的要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老师”适合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或者有代表性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如何制作它们。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观众的创作意识。让学生展示作品不仅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他们与学习伙伴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制作作品的方法,既能锻炼口语能力,又能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不断成长。对听者来说,说话者是同学和伙伴,表现出他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是老师不可替代的。同时,我的同学能做的,我也能做得更好,从而自然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的动力支持,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上述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可以采用接受解决方案的教学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再只是“一桶水、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启蒙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想学什么,想得到什么,激发学生的成长欲望;帮助学生发现、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和保持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进步。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三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1959~1967年为创始阶段。1959年,省_系统的生建八三厂成立了半导体技术研究室,开始仿制半导体分离器件。相继试制成功低频小功率三极管、二极整流管、高频小功率晶体管以及日本制式的7管半导体收音机,分别填补省及国内空白,拉开了市电子工业发展的序幕。1965年,_市委第一书记王士超带领市有关工业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到上海考察电子、钢铁等工业的发展情况。返回后,在_市委的倡导下,创建了市第一批电子工业企事业单位。1966年前后,无线电元件研究所、稀有金属研究所、博山无线电实验所、张店无线电厂等相继成立。当时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玻璃釉电容器、半导体收音机等。

(二)1968~1983为探索发展时期,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打基础阶段。从1968年开始,我市一大批电子工业项目上马,厂点曾一度增加到65个。1972年,成立市电子工业局,开始对厂点布局、产品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市共有电子企业20个,职工2489人,固定资产507万元。产品门类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无线电五厂研发生产全国第一台海底地貌探测仪、生建八三厂研究所生产全国第一支500瓦低频大功率晶体管和第一支超高频大功率硅晶体管、无线电三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只读存贮器写入仪、球磨工业测量仪器振动传感器和智能动弹模量测定仪、市无线电二厂与航天工业部二院四部联合试制成功wdh—1型微机控制多功能呼吸机等。同时,我市生产的整机新产品还有集成电路计算机、毛细管粘度自动分析仪、顺序控制器、光电提花机、双喜牌黑白电视机、微波烘干炉等。无线电研究所、无线电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七厂和生建八三厂研究所等8个单位,成为电子工业的骨干企业。

(三)1984~xx年,国内消费电子高速发展,我市电子产业出现“命系彩电”现象,由于彩电企业错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导致我市电子工业落后于我省部分地市。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争相引进彩电生产线,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引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线的热潮。这次热潮的结果是我国成为全球的电子产品加工中心,广东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的集散中心。消费类电子产品逐年大幅降价。由于我国企业多数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创新能力提高缓慢,盈利水平逐年下降。1984年我市也从日本引进1条年产15万台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由于引进过程中忽视了国内配套问题,我市的彩电生产未能得到国内一流的元器件厂商的支持,产品质量一度成为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痛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被青岛海信兼并。即使如此,当时的电视机厂也是我市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电视机的销售收入占到我市电子工业的一半,其他多数企业也都围绕电视机配套上项目,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我市的显像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谐振器等元器件产品在国内有较大影响。90年代末期,元器件企业未能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也未能及时更新换代,显像管及阻容感元件企业相继陷入困境。而二极管生产企业异军突起,通过对外合作,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大幅度提升,赢得了发展的机会,成为国内领军企业。

由于我市工业基础整体相对雄厚,加上电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及优秀的产业管理人员。在本地工业需求的拉动下,我市电子工业领域逐渐出现了一些仪器仪表企业,但规模相对较小,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无线电一厂、二厂、三厂、五厂、无线电研究所、博特通讯、晨鸿电工、银河、科汇电器及信通电器等小微企业在油分析、医疗电子、电力自动化、电力电子、通信检测、通信维护、汽车检测、节能环保等领域研制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但是由于企业对于所服务的行业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技术的跟踪,对于仪器产业的发展规律缺少必要的认识,错失了做大做强的机会,部分企业甚至昙花一现,从高盈利到倒闭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这些企业的积极意义在于培养了仪器仪表业的人才,积累了产业经验,为后来我市创建省仪器仪表产业园做了铺垫。

(四)xx~xx年为调整、壮大阶段,在巩固元器件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大了投资类产品的投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产业规模随之壮大。xx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5亿元;xx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利税22亿元;xx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亿元。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xx”期间增长了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定位。所谓定位有两个含义,

一是认清企业在行业中的水平和地位。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内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市落后于国内先进水平,因此提出“一代引进,二代创新”的技术改造工作思路,强调仿制加优化就是创新。

二是搞清楚电子信息产业的性质。it就是信息服务,既要找准所要服务的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又要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才能提供信息产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只有同时熟悉客户业务、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持续发展。

2、调整。长期的低效益阻碍了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出“鼓励自主创新,发展效益电子”的整体思路,借助于高技术创造的高效益,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借助于行业投资的高收益率,吸引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xx年以来,我市信息产业连年高速增长,盈利能力逐年提高,大大提高了信息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吸引了其它行业的投资。依托大企业、大集团、优势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条件初步显现,铝业、华泰轴承投资集成电路卡模块、ic载板,新华医疗器械公司投资医疗电子,博山防爆电器厂投资节能电子都是非常鲜活的例子。

3、突破。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我市电子信息企业难以在消费电子产品上与国内的大企业抗衡,只能先从一些较小的领域寻找机会,先做强后做大。因此提出“专注特色领域,培植专项冠军”的提高竞争力思路。新华医疗、泰光电力、山铝电子、美林电子、科汇电器、信通电器、中惠电器等一批企业成为专项冠军,从而为我市信息产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4、立足。着眼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寻找我们的立足点。根据新的规划,资助相对较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扶持相对较大较强的企业,促进产业聚集、人才聚集,为我市信息产业高速增长蓄积力量,现已建成的“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微电机”和“软件”四个省级信息产业园区成为重要的发展基础。

二、现状及发展优势。

(一)现状。

1、产业规模及经济效益实现稳定快速增长。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7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实现利润亿元,实现利税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第5位。拥有省级电子制造产业基地(园区)3个,软件产业园1个,认证软件企业累计33家,登记软件产品累计118个,软件著作权累计120个。

2、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省市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发展信息产业的良好氛围。xx年我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及相关措施。xx年设立了市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国家产业政策对我市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xx年,市政府印发了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淄政发〔xx〕61号),出台了《关于支持创新成长型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截至xx年末,我市共有54家工业企业列入创新成长型企业,其中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占三分之一。

3、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市拥有仪器仪表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微电机产业园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软件园1个省级软件产业园。

年,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共入驻企业超过百家,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超过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50%,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4、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医疗电子、石化电子、节能电子、电子元器件、微电机和嵌入式软件企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力,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全市信息产业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工程研发中心7个、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rfid工程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站2个。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总量、企业规模偏小。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列第五位,与前四位的青岛、烟台、威海、济南相比差距较大。电子信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龙头企业。

2、整体人才缺乏,企业急需优秀的管理团队。我市创业企业多,产品涉及面广,发展到一定阶段,因管理团队跟不上导致企业难以上台阶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市it人才流失严重。软件、电子技术、国际商务高端人才大量流向京上广一线城市,整个行业缺少像大连、苏州等先进城市那样形成人才聚集的大动作、大项目。

3、重大外资项目少,经济外向度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外资工作起步较早,但是缺乏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多数企业尚未融入全球生产贸易体系,服务外包尚在起步阶段,全市167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中,有出口贸易的不足20家。

(三)发展优势。

我市信息产业有七大比较优势:

一是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产品包括医疗电子、电力电子、节能电子、环保电子、分析仪器、监测及检测仪器等在我市有较好的基础,在加强产学研合作基础上不断自主创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及进出口基地,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信息终端,进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产品集散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电子元器件企业有较丰富的生产及国际化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和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的作用,下大力气承接国际元器件产业转移,我市可成为环渤海地区主要的元器件生产基地。

三是工业控制微电机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品,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可拉长产业链,创建技术国际领先、产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的微电机生产基地。

四是集成电路卡(ic卡)模块封装、测试的产能居国内前列,借助于ic卡的优势,发展其上游的晶圆测试、集成电路设计,进而推动集成电路封装企业在我市的聚集,形成高效益、无污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五是电力电子产业链逐步形成。由电力电子芯片设计、电力电子模块封装、电力电子核心元件、器件、整机及应用系统组成的产业链自主创新逐年增强,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六是绿色能源产业具备了发展基础。各类绿色储能装置及原材料、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导电膜玻璃、风力发电电机、动态无功补偿发生器、自动控制系统有实质进展,初步具备了规模发展条件。

七是行业应用软件在医疗、钢铁、建筑等领域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嵌入式软件拥有一批全国专项冠军企业。近几年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为嵌入式软件向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引导与资金扶持。鼓励自主创新,发展效益电子,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电子信息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拉动服务外包和对外贸易。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强化园区建设,吸引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形成高质量产业聚集。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新的应用拉动产业发展,实现有盈利的高速增长。

(二)发展目标。

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点发展电子仪器仪表一个产业集群,拉长集成电路、电力电子两大产业链。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其中仪器仪表产业集群达到2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链达到200亿元,电力电子产业链达到200亿元,微系统产业基地达到100亿元。推动仪器仪表、集成电路、电力电子产业链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形成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以医疗电子为代表、以传感器___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和微系统(mems)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仪器仪表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微电机产业园及软件园。

四、发展重点。

(一)电子仪器仪表产品。

1.医疗电子。支持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医疗电子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壮大企业规模,带动我市医疗电子企业高起点发展诊断治疗设备、医疗影像设备、重症监护设备和医用信息化终端。鼓励和引导我市传统医疗器械与信息技术融合,研发医疗电子产品,实现医疗器械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业化,科创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全自动仿生助产仪产业化,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的医用血浆病毒电子灭活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四

调研报告的目地是为了调研企业的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跟踪、定位常用的方法,典型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情况并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家家悦先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一处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设一座1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实现了仓储的立体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2、企业的信息系统。

经营模式是从一级站(省一级)以调拨和购销的模式进货,再逐级批发到的三级站(县乡一级)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属的网点零售。拥有针对物流活动需要的集成软件,拥有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物流中心北侧不设进出库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动线设计,南侧共设计了40个装卸码头和快速滑升门。1-7号门为收货区,8-23号门为出货区,24-40号门也是收货区,形成一个双“u”的作业动线。物流中心设计了高货架存储区、较大面积的临时堆存区和配置了电子标签的拣货区。库区内使用高货位叉车和电动托盘搬运车进行存储作业。部分按箱出货的商品采用纸质单据进行拣货作业,拣选作业完成后用笼车集货,随后用牵引车拖至出货区等待出货,拆零拣选则使用电子标签配合流力货架进行。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落后,也没有研究信息共享技术,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影响了每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了物流资源占用和成本开销。

发展趋势。

采用语音拣选的方案和曼哈顿(ma)的wm。

相关资料。

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东省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成立于1974年。熟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商业系统的业内人士,一看这个名称就知道它在当时的商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二级站,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经营区域仅限于威海本地,经营模式是从一级站(省一级)以调拨和购销的模式进货,再逐级批发到的三级站(县乡一级)或者直接在自己所属的网点零售。以威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当时的家家悦(山东省威海糖酒采购供应站)只是全省糖酒行业中的“小字辈”,年销售额仅有800万,利润20多万。

家家悦先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一处9000平方米的副食品配送中心,后又建设一座1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实现了仓储的立体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配送的智能化。

目前使用的这个常温物流中心是xx年开始建设,20xx年投入使用的。面积为10000平方米,内部分为3个区,考虑到北方冬季比较寒冷,物流中心北侧不设进出库通道,中心采用u字型的动线设计,南侧共设计了40个装卸码头和快速滑升门。1-7号门为收货区,8-23号门为出货区,24-40号门也是收货区,形成一个双“u”的作业动线。

物流中心设计了高货架存储区、较大面积的临时堆存区和配置了电子标签的拣货区。库区内使用高货位叉车和电动托盘搬运车进行存储作业。部分按箱出货的商品采用纸质单据进行拣货作业,拣选作业完成后用笼车集货,后用牵引车拖至出货区等待出货,拆零拣选使用电子标签配合流力货架进行。未来还在考虑采用语音拣选的方案和曼哈顿(ma)的wm。

由政府投资、统一规划、牵头开发,采取bot(修建-营运-移交)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开发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由政府设立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仓库实行自动立体化管理方式。

2、企业的信息系统。

将港口功能引入物流园区,在中转集拼方面,可以对中转集装箱进行拆、拼箱,改变了以往在港区只能整箱进出的状况,实现了集装箱综合处理以货物分拨、分销、配送等业务的连动,使园区成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物流园区实行封闭管理,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同时兼有加工贸易业务,使园区既有仓储物流功能,也有生产加工功能,甚至有商品展示功能,使物流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3、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

投入300多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电子化通关、电子化监控,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进出区货物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构建了通关便捷、服务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的海关监管平台,营造了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4、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发展趋势。

原因。

(1)园区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

(2)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业的发展。

(3)园区内外的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

(4)园区内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比如现代物流业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等还没有很好地形成。

(5)园区内企业的同质性比较强。

发展趋势。

(1)物流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园区内的物流网络与区外的物流网络以及腹地的物流网络很好相互对接,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

(3)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

(4)突出企业核心业务,形成分工合作的。

相关资料。

园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因为其在运营、政策及服务上的大胆创新,由政府投资、统一规划、牵头开发,采取bot(修建-营运-移交)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开发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由政府设立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赢利模式是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大量物流服务企业入区投资建厂,开展业务。入区企业除了自建厂房,还可以向管理委员会租赁库房、堆场、车间等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园区土地增值,园区企业从中受益,经营管理者将可以提高其仓库、堆场等基础设施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如信息、招聘、培训等,获得相应的收入。保税物流园区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境外货物进入园区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货物进入园区给予退税,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和加工贸易“境外一日游”现象。

在海关和港口集团的支持下,实现了货物从港口到园区的直提直放,减少了货物存放时间和报关层次,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园区企业国际中转业务大幅上升,天津保税物流园区推出了加快通关速度和完善出口退税的一系列举措。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电子化通关、电子化监控,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进出区货物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构建了通关便捷、服务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的海关监管平台,营造了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五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xx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管理,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一观点,顺应了信息科学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当代教育实践之中,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采取整合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

我校拥有一个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都有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组成的多媒体系统,先进的硬件建设为实验得以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本课题将针对这些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研究。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协同合作与实践创新的学习能力;在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并促成动力支持下的良性循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形成一支有现代信息素养的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4、通过研究,基本构建起以学校校园网为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的学科资源教育网,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5、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讨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经验材料。

1、研究利用信息模拟技术描述学科内容;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同条件、不同过程控制下的多样性结果;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现实条件下不可控项的可控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不可实现内容的现实化(虚拟化);利用信息模拟技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中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最优化。

2、探究教育过程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充分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将更加重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借助网络达到对各科学的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学经验的积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学习有关知识。课题组定期分发教育科研信息摘编。利用请信息技术人员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再培训和辅导,提高技术水平。

2、继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目前,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使用powerpoint、word等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的教师已经掌握了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我校将继续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的专业基本功的培训,力争普及与提高。

3、创设情境,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网页制作培训、课件制作评比等。青年教师现场制作课件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拓展教师网上搜集信息、运用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空间,推动青年教师上网搜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开展教师“网上论坛”评比活动。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进行开放的、动态的交流方式,促进全体教师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以应用为目的,探索整合方式。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是注入了时代活水。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演示文稿和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用外接传感器来演示一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和无条件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我们将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精心设计整合方案,夯实整合的基础。

针对整合的跨学科特点,在实验的设计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选定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知识,所以要求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我们分工合作:老师确定整合的学科内容,信息技术老师负责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的基本技能与习惯养成。

我们将把研究对象分成低、中、高年级三个年级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各课题组成员对本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慎重筛选,确定能够整合的教学内容。内容细化到某一单元的某一特定内容的某一片段。课题组将整合内容系统整理,列出目录,制定整合方案。

(3)研讨方案,形成整合设计。

在网页制作和教案设计方案初定后,我们将请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讨论整合的教学结构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后拿出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较成熟的整合方案。

(4)实践设计,完善整合方案。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课的实验。全体人员根据现场的教学反映,进行剖析与评价后,再进行改进后的实验验证,直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实验评价实施的过程是:确定对象与目标,设计和发布量表,然后处理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及时反馈。

实验过程的评价和评价内容的设计都有很大优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记录和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帮助学生实现过程性评价。

(三)开展实施“整合”的学科教学平台与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开发专题教学资源网站是实施整合、开展信息学习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一种模式。我们将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教师们努力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已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必要时由教师自己开发研制。形成电子素材库、电子教案、电子题库、网络课件等形成学科资源网站,进行相关网站或子页的链接、导航,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1、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的基本模式。

(1)实验发现模式。

实验发现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地参与实验和发现过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体现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发现知识策略和方法的培养。其中“实验”可以有测量、计算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加强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整体结构上突出了“猜想”的环节,而这正是数学发现中的基本策略和途径。在这两个环节中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的两重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条件它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可以一人一机,两人一机,也可以利用计算器网络分合结合地教学。它为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2)开放探索模式。

开放探索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一个数学问题在解决以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变化条件、变化结论、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现共同的规律或新的结论自主地去探索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条件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讨论,把课上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3)应用探究模式。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认真审题,去粗取精,弄懂题意,联想有关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个数学问题的求解,然后再回到实际问题中去。数学建模的意识、思路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强化这种意识和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验,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积极探索,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静窥动,以动驭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之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比如,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实验的条件,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参加数学实验和跨时空实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数学对象的多种表示形式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游刃有余,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在建构知识和探索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教师更加灵活和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设备和应用技能。所有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主动参与区教育局的网上互动教研;所有的教师基本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办公软件、媒体处理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利用网络选取素材,处理素材和应用素材的能力,为教师更加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校级资源库,包括课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等多方面内容。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将日常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各种素材归类上传到网站,共享教学成果和经验。利用校园网站,教师非常方便的查询和调用各种素材,达到了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5、形成了科学、合理、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展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计的更加醒目,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七

本调查报告研究,旨在对县域内中小学美术、音乐教育和信息技术设备、资源状况进行摸底,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课题组将依据调查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理论,提出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操作规程,并针对性地施以各项干预措施,进而论证课题研究的前期预设,实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县域内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同并进。同时,本调查报告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提供借鉴,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

一、研究背景。

1、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2、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我工作三十余年,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区、从初中到高中的美术教育生涯。三十余年来,我的工作地始终不出生我养我的xx这片热土,目睹了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全部过程。我既是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直接参与者。1990年10月,xx县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会的成立,是我县中小学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分水岭,具有里程牌意义。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研究会成员,在研究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做了大量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今快三十年了,社会在转型、在发展,城乡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县域中小学艺术教育也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做好县域内中小学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研究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次新挑战。经过周密计划与部署,我们决定再出发、再研究、再提升。

二、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八

教学目的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板书]§1.4计算机系统。

1.4.1,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1.4.2,计算机软件系统。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1.4.1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8位(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常用软盘规格为3.5英寸,容量为1.44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

(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1.4.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总线(bus)。

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

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部分)。

[重点小结]。

[课后复习和预习]复习§1.4计算机系统。

p28思考题5—7。

预习§1.5。

[作业]继续完成补充习题。

[教后记录]。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九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七册的第四单元第一课。下面我把自己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进行简单的阐述。

二,教材分析:

1、本课针对中学生先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word文档的修饰和排版的各种实用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

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word的启动、退出及其文档的打开、存储与关闭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创建word文稿,并能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的工作特点,并能够正确使用。

难点:根据需要灵活编辑文稿。

确定依据:

当今的社会是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每天都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编辑文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法阐述:

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用“自学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四、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是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课,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1、由实例导入新课。

放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word报刊样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将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新授知识。

(1)组织分组。

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选择创作报刊的主题。

(2)搜集资料。

教师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网址和文字资料。

(3)创建报刊。

借助小组力量熟悉word窗口界面,之后将报刊的基本内容输入计算机,形成报刊的初始文稿。学生在教师执行操作步骤或提出操作效果时,积极实践,探索答案。

(4)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编辑本组的电子报刊。

(5)作品展评,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十

开始: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该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注意时间科书《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是沿着信息素养的主线分章节介绍。本节掌握是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教材有关信息加工的内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重难点知识精讲。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紧密结合。4、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地理、政治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1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熟悉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2、掌握图表的分析及应用难点:

1、掌握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选择2、尝试图表数据分析。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和学法。

五、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微机室,具备上网条件和电子教室。

软件资源:excel、课件:powerpoint,还需要一个excel文件,包含四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采用电子教室,将文件传到每台电脑,并打开。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六、学生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北京奥运的口号是什么?

六、注意灵活导入新知识点。

2

课件展示北京奥运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

继续展示课件,1.请同学选出北京奥运的会标。2.展示一张北京奥运吉祥物的图片,请同学说出具体名称。3.学生分组完成数据收集。分发2张奥运会金牌数据表格,请学生利用因特网分组合作完成(2人一组)。(实践内容,用时10分钟)。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其二,奥运会影响大,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有吸引力,易引起学生关注。其三,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

继续展示课件,雅典奥运奖牌榜。从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图形化的应用。通用一个紧扣一个的提问来引出饼图、柱形图、折线图等各个图形的合理使用。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处理什么样的数据应该用什么样的图形来表达。

2、鼓励自学,掌握图表作用。

电脑课件。

使用投影。

该环节是学习表格数据图表化的基础,因为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于。

高中学生自学能力,所以采用的方法是自学法。

自学后,提问问题如下:采用哪种图表?图表?

问题3:要生成“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增长趋势图”应采用哪种图表?

通过这样的问题检查学生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择图表类型。

3、任务驱动,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1:要生成“雅典奥运会中美俄金牌占金牌总数的百分比图”应。

问题2:要生成“雅典奥运会中美俄金银铜牌数比例图”应采用哪种。

得金牌的效率是比较高的。任务三,将“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增长趋势图”生成折线图。做好后分析图表,得之中国每次奥运会金牌数在不断增加。

3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学生学习了制作图表和分析图表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任务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时间进行增删。

任务四,学以致用,提供一个综合的例子,不仅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个图表,而且能够从图表中得出相关的结论。

实践内容:课本p76(1)。

这个任务,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还培养了学生学科整合能力,加强了知识的联系。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学生,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试教教师:曹玮。

4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十一

该方法适用于范围不大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教育改革,它不能够构建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但可以对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渐的探索研究和改善,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其主要有:

1)将教改行动作用于教学之中;

2)对学科非大规模的教改研究;

3)给教师提供灵活的思维和策略;

4)确立积极有效的考评系统;

5)对已经存在问题实施的措施。在运用行动研究法时的特征一是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项目的学习的探究,二是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思考。

1.2内容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文献进行客观定量的解析。旨在探究出文献内在的情况和形态;使其隐藏的情报暴露出来从而判断发展的趋势。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非完全定量的研究策略,即通过对目标的文字、各种有沟通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定量的数据,再根据具体的目录分析这些内容,从而判断出信息的具体特性。内容分析法自发明以来就被用于诸如趋势、比较等众多的研究领域。

1.3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又名问卷法,主要是通过调查者提前准备好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详细的信息了解或者是建议征求。这种方法通常是把要研究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纸张上,然后通过走访、寄送、或者实时发放等方式收集信息,该方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如实填写,并根据这些问卷内容了解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调查目的所提出的问题,选择的被调查对象,以及最后对全部信息的汇总处理,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

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研究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自我学习意识,对信息技术有相当的处理收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个学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而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积累,多领域的持续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自我学习生活过程中对老师所教授的项目实现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实践,从中获得学习的经验,并养成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知识的高效学习。项目教学具体的意义体现如下。

2.1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趣味性。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取自实际生活,又运用与实际生活。通过设立高效而又赋予趣味的情景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积极主动的深入进去,从而高效的掌握学习内容。

2.2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度掌握信息技术内容,学生可以据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工具独立完成之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内容的深度掌握,学生就可以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高效的提升学生关于其他课程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性和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使他们搜集、处理、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主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这样规定,学生还必须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掌握自我高效学习的能力。由过去非主动式的教学向主动性的自我学习转变。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自我搜集、自我处理、自我应用的能力,还可以便于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有助于学对于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充分掌握,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2.4使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高效结合。

项目的学习首先要创建出行得通的、有趣味性的、跨学科知识的项目,然后使学生在项目完成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内容,通过与他人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完成项目内容。在进行项目学习整个过程中,师生都要有结合其他各种学科知识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有真实价值的项目内容,无法达到项目学习的目的。

在实际项目教学的运用中,有一些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说明:第一,项目学习的关键所在是项目的选择,在选择项目的时要将所教授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所在、实践生活三者紧密结合。教师还必须明白项目学习中项目本身并不是脱离教学之外的,相反它其实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的时要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观察,提供学生必要的建议并进行考评等。第二,项目教学本身就要求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力求在项目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的完成。为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行详细的归集,对于哪些内容是需要其他学科的内容,哪些又是课程的重点,全部事先做好充足准备。第三,项目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想目必须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选择项目时最好是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教师也最好分配给学生他们喜欢的项目。项目的设计还必须使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在项目之后教师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查和评价。第四,项目的教学对教师在于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要角色,教师做的应该是辅导帮助,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帮助,使学生顺利的完成项目。

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得到了师生们一致的肯定,也获得了很好地效果。项目教学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根据各种教学内容设立一定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出学生传统课堂上培养不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

作者:王亚楠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十二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x月__-__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洪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__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20__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__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2、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__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20__年以来,__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课堂“、“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2,500人次。全县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前全县共有5所学校276名教师和652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__县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本次调研和近年来在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效能低下。

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质仍是考试成绩,部分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各项工作效能较低。有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和水平不高。部分学校在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存在资源闲置现象。

2、基本保障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需要得到保障。目前,我县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很大,但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售后维修基金或采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故障较多。一些设备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当初高价买来的设备因维护管理麻烦、电费负担较大而被束之高阁,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其严重。

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因学科专业技术性强,很多学校存在信息技术教师不足、专业不对口问题,使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今后的发展方向。

1、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先进科技的了解和认识,让信息化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更紧密,更有实效。

2、推进“两平台”建设。

加快__县教育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解决全县教研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强“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售后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发展的相关机制,及时维修、更新硬件设备。

信息基础技术调研报告(通用13篇)篇十三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使用与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县,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xx年9月——11月期间,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随着中小教部分别对10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的调研指导,通过这次调研指导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装备建设、开课情况、师资队伍、教材使用征订等方面,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信息技术教研员9、10月份深入中小学共17所学校,中学10所开课4所,小学7所开课3所。开课率不足一半。并且开课的个别学校没有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开课时数(小学不低于68节,中学不低于70节)。

半数学校不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还有如下原因。

(1)微机室等装备建设不达标。

(2)没有配备信息技术学校专任教师。

(3)个别学校不能开足课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规定的课时被其它科占用。

(4)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忙于其它工作,如各种打字、报表等,没有时间备课和上课。

2.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直正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

教案。

课堂教学等不做要求,疏于管理,教师没教材没教案讲了几年的课,课堂采用“放羊式”教学等现象比较普遍。

3.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从整体情况看,信息技术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对评价考核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学校对学期末是否组织信息技术考核没有明确要求,对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做具体要求;二是全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县小学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还没有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中的一个科目。

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信息素养培养现象。

此次检查共听课7节,多数课堂仍然是“满堂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计算机培训班”,学生被培养成仅仅会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而不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5、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1)、我县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属于“半路出家”,其计算机技术多属于自己在工作中积累而成,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

(2)、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除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打字工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报表以及为其它学科教师做。

课件。

等。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难免会影响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由于其它工作多,没有时间备课,没有时间信息技术课,开课时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另外,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教学成果不多,成绩得不到认可,积极性不高。

(3)、个别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经常是其它教师兼职。

(4)、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存在学校间不平衡和不稳定。

大多数城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农村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于非重点学校教师,初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由于存在短缺现象,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调研的10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有一半的学校由于微机室建设不达标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

有些中小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加上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校信息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都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但是由于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即使讲了,由于没有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我们调研的的这十几所中小学校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计算机房一般都在普通教室里,简单地把电脑集中地摆放在教室里,导致计算机房灰尘较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二是计算机配置较差。个别学校仍是最初建机房时的低配置,或略有升级,或已经淘汰没有购置新设备。三是个别学校机器购置时间及机器配置繁杂不统一,出现故障后难以有效恢复。有些中小学虽将部分机器进行更新,但电脑的兼容性差,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开不了机、死机等情况。机房维护工作给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可以说,我县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的现状已经成了制约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学科特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因此如何选择信息技术教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当前,我县“信息技术”教材选用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全县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给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管理、“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与开展教研活动等带来了一定困难。

(2)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学生没有征订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给学生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带来一定困难,从而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8、部分学校领导在思想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工作思路不够明晰,对信息技术教育硬件配备标准不够清楚,学校建设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

1.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开课,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教学实际,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切实把信息技术课时落实到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三——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

2.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管理。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分管领导,电教中心(或信息中心)应侧重对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硬件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和学科教学工作要统一归口教务处管理;其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要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规范教案书写,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信息技术课规范有效实施。

3.建立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学生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提高的良好信息技术教学氛围。第一,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考核。平时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期末学校要组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考核,考核内容要紧扣教材,考核结果可以以等级的方式呈现;第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评价考核。将信息技术列入学业考试的考核科目,逐步开展对学校的抽考。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活动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的特点,确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优良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的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学前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开学初,我设计了针对初一新生的调研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赛情况”、“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想对老师讲的”几大板块。根据调研表的分析(见图1-图10),力争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调研结果统计: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2、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状统计。

学生中有90%左右的对键盘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有15%,62%的学生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基本正确,有23%的不正确。当然,对学生的。

自我评价。

教师还要通过观察才能证实。如果确实如学生的自我认识那样我们就有必要发挥前15%的学生的作用对后23%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45%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6%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

3、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较大一个板块,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既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实际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些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点,设计了本次问卷。

在调研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70%的学生渴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6%,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有选择地学习者为24%,说明当代初中学生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不可忽视的环节。

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学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

教学策略是关于教学决策的谋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度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为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好,学生群体基础较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强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的实际,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教学,适当删去与小学重复的学习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用word来写。

作文。

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天地,提供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协作学习”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小老师”适用于教学内容为一些同学已经掌握,或者还有代表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听讲者的创作意识。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让他们与学习伙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锻炼口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断成长。对聆听者来说,演讲者是同学、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亲近感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同时,自己同学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会更好,从而一种学习的欲望、创作的热情很自然地被激发起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中可采取讲解接受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只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是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

    红楼梦第到回读后感(精选19篇)

    读后感既是对书的一种回应,也是对自己思想和观点的整理和呈现。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有人说:“读《红楼梦》,

    交通安全法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通过文字表达对其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和感悟。这些读后感范文涵盖了文学、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作品,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店长员工年度工作总结(专业22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内容、进展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法。接下来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总结任务。一转眼,一年马上就过

    三五学雷锋日活动策划(精选17篇)

    活动策划需要考虑场地、人员、物料等多个方面的资源调配和协调。下面是一些活动策划中的成功案例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活动策划的要点。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理

    初一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大全(20篇)

    在教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本学期我担任的是电脑教学工作,从各方面

    艾青诗选手推车读后感范文(17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道理和哲理,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这里有一些读者们的精彩读后感分享,值得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

    著名书籍西游记的读后感(实用17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输出,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阅读和写作有

    业务员转正工作总结(实用16篇)

    转正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自我总结,通过总结过去的表现,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转正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读后感(模板17篇)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自身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系统地整理和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些读后感范文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转正收银员报告(优秀18篇)

    报告范文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具体事实和见解,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相关主题或事件。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