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灵魂曲

在一个单位中,领导者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员工则通过付出努力来实现单位的目标。想要写一篇完美的单位总结,不妨先来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会给你一些灵感。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一

摘要: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社会上各个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医院之间同样如此,因此保证医院稳定良好发展也就十分必要。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医院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医院能够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应当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医院管理创新,保证医院管理质量得以提升,使其更好服务于医院发展。本文就医院管理创新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院管理;创新;途径。

医院管理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也已经成为必须任务。随着现代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医院管理也得到较快发展,并且也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创新。作为医院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医院管理创新加强重视,在分析当前所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医院管理创新,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更好开展,进而促进医院能够得以更加良好的发展。

一、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

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资金管理而轻视实物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目前仍旧比较混乱。很多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及更新固定资产过程中,对于投资项目投入及产出效益缺乏合理分析与评价,在可行性分析方面只停留于形式层面,最终导致对固定资产购置及更新存在很大盲目性特点,或者投资项目工期比较长,资金回收比较缓慢,所产生投资效果比较差,最终导致资金浪费情况出现。另外,对有些新建工程而言,虽然已经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仍将其当作在建项目工程,未能够以固定资产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一些需报废固定资产未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导致出现账实不符情况。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同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及发展,这一点在医院管理创新方面属于基础条件,而科学技术创新与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高素质管理工作人才比较缺乏,很多管理人员并非管理专业毕业,对于专业管理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缺乏了解,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未能够对现代化管理方法及理念进行利用,最终所导致结果就是管理效果不理想。另外,医院对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缺乏重视,未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及培训,导致其专业能力及素质很难得以提升,最终对医院管理工作较好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3.医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院内部控制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院管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就当前医院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工作人员均未能够意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对内部控制未能够充分认识及理解,其管理结构缺乏合理性,同时由于内部控制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在经济业务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比较缺乏。另外,很多医院内的内部审计部门均以相应机构形式存在,所配备审计人员也比较少,独立性比较缺乏,同时也不具备相关权利,未能够使其审计监督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则必然会对医院管理及其创新造成不良影响。

二、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有效途径。

1.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能够较好实现医院管理创新,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管理理念,对于医院内资金管理及固定资产管理均应当加强重视,应当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从而为更好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引进及更新固定资产之前,应当对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全面深入分析其投入及产出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能够产生较好效益,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购进,从而保证固定资产购置及更新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避免出现资金浪费情况。第三,对已经完成的固定资产项目,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将其真正纳入固定资产范围,对于报废的一些固定资产,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能够账实相符,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得到较好效果,进而保证医院管理创新能够得以实现。

2.加强医院管理人才创新。

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过程中,为能够使医院管理创新得以较好实现,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具备专业素质人才。医院及其管理部门应当对专业人才加强培训,使其素质能够得以提升,并且应当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对先进管理经验及管理知识加强学习,并且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内化这些知识内容,从而对其进行更好应用,最终实现创新,同时,应当对医院管理高素质人才积极引进,充实人才管理队伍,同时也能够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较好作用。另外,对于医院内中高层管理人员,医院应当对其加强培训,使其能够将先进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掌握,最终能够使其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较好作用,可协助管理人员实行医院管理,这在医院管理创新及医院发展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3.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医院管理实际过程中,医院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控制制度,从而使内部控制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使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能够得以形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与企业管理经验进行有效结合,积极构建预警体系,通过对相关知识及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风险预测及分析能够得以较好实现,对相关风险资料进行收集,在对现有资料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实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医院管理及发展情况能够得以较好反映,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策略实施医院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医院管理更加符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才能够使医院管理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加强科学技术投入。

在医院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为能够使管理创新得以更好实现,使医院管理得到较理想的效果,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作为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对相关管理技术及技能加强研究,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及技术,并且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这些技术及方法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医院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使其得以更加理想的发展,使其更好服务于医院整体发展。

三、结语。

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医院管理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医院稳定良好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保证有效医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当前医院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医院管理充分重视,积极分析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医院管理创新,使医院管理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以保证医院得以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安.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4)。

[2]陆明芳.浅析医院管理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

[3]付新法.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4)。

文档为doc格式。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二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事业单位中的很多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但是,经济管理体制依然比较传统,在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事业单位要全面掌握当下的形势,认清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并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进行了分析、思考,以期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在这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运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要想让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应当以不断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大背景,确立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及任务,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有效落实经济管理,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一、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1.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由计划经济推动产生的,是中国特殊存在的一种机构,国家财政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该机构是公益服务性的。在国家管理社会生活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就经济管理而言,与普通的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它的公益服务性质非常强,在经营的过程中会首先考虑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所以,通常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不会把自己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提供最优的服务,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在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大多数事业单位正在慢慢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中,很多的事业单位已经有了附属产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的指导原则,以便为单位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将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

2.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意义。

在国民经济中,事业单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机构主要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在社会稳定的维持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之前的经济体制中,事业单位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非常依赖国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该机构获取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对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势在必行,这种措施不仅能够丰富集资的渠道,降低国家财政的负担,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财务风险意识低。

因为事业单位在很长的时间中,经营的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提供的,所以其财务上的风险通常比较低,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慢慢忽视了财务风险的控制。但是,随着事业单位逐渐融入到市场进行活动中,其集资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其相应的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大。但是,就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而言,大多数单位的领导或管理阶层对财务风险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思想依然很传统,认为所有的风险国家都会承担,所以就大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再加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进一步加大了财务上的风险。

2.经济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要想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虽然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对很多的制度进行了改革深化,但是,经济管理制度依然比较传统落后,阻碍了事业单位中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1)我国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依然没有全面、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建立制度时,没有响应的国家政策或者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所以,在经济管理方面常常是无据可循。所以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就使用比较传统的办法,或者参考之前的相似案例,这就导致了发生新情况时,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2)有的单位尽管制定了有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使得其不能有效落实,这就导致了人治在经济管理中占据着主导作用。

3.经济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我国的事业单位长时间被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着,所以单位领导或者管理阶层忽视了经济管理工作,在平常的经营中对经济管理人才也就没有高度的关注。具体表现在:(1)我国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没有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很多单位的经济管理这一工作是财务人员来进行的,所以,经济管理通常仅仅是财务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预算、固定/无形资产的管理,进而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2)当前的单位领导中有很多原来是从事技术或者行政管理工作的,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没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大多数不能有效利用经济管理手段来开展经济管理活动,进而阻碍了经济管理的发展。

1.增加财政风险的意识,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对很多方面的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完善,但是有关经济管理的制度却依然比较传统,事业单位的财务面临着越来越到的'风险,所以,在当前这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领导应当重新并深入认识财务风险问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进而增加风险预防的能力。具体的措施有:(1)财务部门应当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注重贷款资金的管理,并把它归入单位资金的统一管理中。在进行贷款前,应当全面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自己还款能力的考察,然后确定适当的贷款金额和期限;(2)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尽量设立比较全面的财务指标,并对各个指标进行对比,进而识别财务风险,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有效的管理。

2.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就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完善,以便推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具体的措施有:(1)进行人事改革,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活力,从而减小人力成本;(2)进行服务管理的改革,明确服务管理的正确理念,也可以借鉴其它领域中成功案例的经验,合理、有效地进行服务管理的改革,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3)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状况,可以建立相应的审计部门,以便更加合理地运用资金,并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资金的效益。

3.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体的措施有:

(3)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经济及管理意识。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在面临着这种的新形势,事业单位如果想要进步发展,就应当以这种新形势为背景,合理确立成本、投资、筹资等管理的目标,并将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实现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以最小的减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三

好:能谈到在情绪产生波动时,自己的自我控制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有控制自我情绪的努力,但方法不够有效。

差: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言语中流露出气愤、委屈,或长时间沉默,显得心情难以言表。

【题目2】“班门弄斧”是一句成语,请问你如何评价:“弄斧须到班门”。

与强者比高低。

敢与竞争,取长补短,才能进步;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弄斧须到班门”表现了敢于胜利的自信心和勇气。

以最快的速度找机会与领导私下里沟通意见,达成共识。

与外宾接触中,适时强调正确意见,淡化领导的错误之处。

其他可行或有创造性的方式。

【题目4】请你对自己今天的面试情况进行评价。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努力方向有足够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能够客观自信地评价自己的表现,态度诚恳、务实。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四

(10月27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月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1号公布自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西藏自治区财政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者实现某一项事业发展目标,由国家各相关部门和自治区各级政府安排用于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当充分体现国家和自治区的宏观政策导向,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择优安排,确保重点;国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效率的'原则,合理确定专项资金的分配方案、分配数额。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计部门、监察机关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依法作出处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申请、审核和拨付。

第七条向本级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附分配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批复。

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

财政部门在收到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申请报告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需要投资评审的,遵循财政投资评审程序。

第八条有关主管部门需要拨付专项资金的,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申请。财政部门收到有关主管部门用款计划申请后,应当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无故拖延。

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审批后的专项资金申请和分配方案拨付专项资金。

第十一条受季节影响较大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预先拨付。

应对突发性事件临时安排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提出拨付方案并及时拨付。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可以暂缓或者停止拨付专项资金:

(二)截留、挪用、转移专项资金的;。

(三)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有重大问题,或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未按照规定要求报送专项资金用款计划或者用款计划内容严重失实的;。

第三章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款申请和分配方案使用资金,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改变用途。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变更项目内容或者调整预算的,应当按照预算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报审批。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模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向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和年度编报决算。

项目完成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向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送项目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部材料。对于专项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以及项目终止、结束后专项资金有余额或结余的,应当全额上缴同级财政国库;国家及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单位公用经费支出、发放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以及其他与专项资金使用用途、范围不相符合的支出。

第四章绩效评价。

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实施对专项资金支出的效益分析和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绩效评价实行“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的管理方式,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有关主管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分级实施。

第十九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专项资金支出,应当实行财政集中绩效评价,并进行专项资金核查。

第二十条绩效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奖励或者处罚项目主管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以及保留或者取消该项专项资金的依据。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计划申请、资金拨付实施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督,督促项目使用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定期向财政部门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并抄报同级审计机关。

第二十三条审计机关应当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依照本规定制定。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201月1日起施行。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五

目前对专项资金的构成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从财政资金管理的情况看,在日常操作中,一般采用的是“扣除界定法”,即扣除经常性经费以外的,由财政安排或追加以及上级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全部作为专项资金。从支出性质分类,专项资金包括个人部分(如:专项补贴、专项奖励等)和公用部分(如:专项购置、专项修缮等);从支出用途分类,可以将专项资金分为基本建设支出、专项业务费、专项支出购置、专项修缮和其他专项等。

在财政部印发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项目支出预算是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或专项资金支出计划)。项目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对于地方而言,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别。地方专项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部门安排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或上级拨款的资金、政府性基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等;地方专项资金的使用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及其他专项事业支出等。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六

(一)高校专项资金。

高校专项资金是指明确具体项目、具有专门用途并设定时效性的资金。其主要来源于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和学校年度预算安排,具有项目多、金额大、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专项资金从申报立项、审核通过到具体使用、监督检查都有严格的程序,要求专项资金在申报时要有理有据,要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及目标,对项目具体程序要有事先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使用进度要按程序向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完成后,要编制资金决算报表以及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高校要会同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对于项目结余资金的处理,要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者结转下年使用(未完成项目)或者直接返回财政(已经完成项目),不得截留资金,虚列支出,不得谋取私利。

(二)绩效预算管理。

绩效预算是以目标为导向、项目成本为衡量、业绩评估为核心的一种预算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的预算管理方法,它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在运行过程中更加注重预算执行的结果,强调“成果”与“产出”的区别,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支出效率,降低公共支出的成本。绩效预算要求从最终的目标出发,对于那些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的项目,无论是工程还是科研,都应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其都应该予以取缔。

党的十六大提出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塑造新型的“服务型”政府,高校也一样,必须有自己的使命和战略规划,像国外的一些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使命,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为这一使命服务。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从分配结构上来看,高校之间的投入比例并不均衡,越是普通高校外部筹资渠道越狭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为高校创造最大的效益,实现高校的战略使命,有必要对高校的专项支出进行绩效管理,以解决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低水平、重复投入、资源利用率低、对公共支出缺乏效益意识的缺陷。

(一)财政制度本身的问题。

1.普通高校的专项资金大部分以财政拨款为主,自筹资金为辅。高校在申报专项经费上国家对其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要经过国家财政下达申报文件、高校编制上报项目申报文本、财政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最后再安排项目资金,这中间经过的手续多、时间长,有时成功申请一个国家项目,款项却迟迟不能到账,导致本年度应该实施的项目第二年才能实施。而且由于国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严格控制,致使一些专项经费被压缩了使用时间(诸如一些修购专项),势必形成项目结余,而财政的年终用款余额注销制度又规定,当年的经费结余必须返还财政,相应地第二年财政就会减少投入,这就造成一些单位突击花钱现象,一些本不需要采购的项目重复采购,造成资产闲置流失。

2.财政部门、高校及其下属项目使用部门本身就是一种三方委托代理关系,财政把资金划给高校,高校又把资金分到下属项目使用部门,具体到项目使用部门如何使用资金,是否严格按照预先的申报用途使用,高校的财务、审计部门并不一定清楚,在这种状况下,一旦高校本身缺少监控措施,上级主管部门又仅仅依靠预决算报表就很难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作出正确判断。为了使财政部门以及高校自身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杜绝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管理漏洞,有必要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管理。

(二)高校方面的问题。

1.一些高校的申报项目不是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出发,只是为了争取资金而上项目,项目建设目标不准确,在申报额度上,就高不就低,不顾实际需要,多报项目,甚至重复上报项目,预算粗放,论证不充分,资金使用混乱,套取项目资金的现象屡屡发生,从而导致项目实施困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2.高校自身缺少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对专项资金立项不科学,管理不规范,没有对其预期绩效目标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完成情况等实施有效的绩效监督,缺乏对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调研以及科学性论证。诸如一些大型基建项目,不考虑需要不需要,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盲目上项目,结果造成专项资金的极大浪费。

(一)以教育信息网络平台为依。

托,强化项目库管理系统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是公共财政的一部分,在民主财政框架下,公众有权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进行监督和问责,只有建立透明的经费分配和监管系统,让公众明白项目是如何申请的,资金都用到哪里去了,怎么用的,从而防止项目申报中存在的潜规则,才能有效防止经费在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而项目库系统也正是适应这种形式的产物。项目库系统是对专项资金进行规范化、全面化、程序化管理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它借助于网络化的手段,集项目储备库、项目申报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为一体,通过项目库对专项资金进行立项、申报、论证、审批、资金分配、进度管理、项目验收审核到项目绩效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最后从项目库纳入部门预算,实现对专项资金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减少了人为干预,有效地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应该建立规范完整的专项资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项目库建设,实现项目信息资源的共享,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高等院校,在对项目实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基础上,再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源安排在急需或重要的项目上;通过项目库建设,对项目实施滚动管理、绩效考评和追踪问效,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项目评审和立项申报的依据,对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的项目予以坚决取缔,对那些给学校带来长远发展的项目则加大支持。据此各部门也可随时查询获得自己单位项目中各项活动资源的有关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就单个资源、团队资源或整个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实现对专项资金的动态监管,各部门也可随时掌握专项资金的流向,解决了上级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彻底改变目前专项资金的粗放性管理模式,改以往的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监督。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

最早提出绩效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虽然当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绩效预算的理念却开始慢慢形成,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了陆陆续续的绩效预算改革,最终形成了一股绩效改革的风潮。绩效预算的界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战略规划编制———制定项目计划———确定绩效指标———年度绩效报告以及考评———根据绩效完成情况调整下年度预算。如右下图所示。绩效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过程涉及多个环节,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现有基础实行并完善绩效预算。首先,高校应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愿景,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根据未来达到的方向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然后再根据总的战略来确定各部门各项目的分目标,对实现战略的关键业绩指标及目标值进行层层分解,从而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其次,绩效预算的实行,项目的立项是关键。比如一些高校的修购基金,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划拨一部分资金给资产处和基建处,以解决校内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及时维修,这个目标可以设立多种不同的项目,因此就需要在总体规划及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单个项目的目标,要加大对基层单位的调研,要在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上,细化其申报文本,运用绩效———成本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择优录取,并详细的编制经费预算,削减预算中的水分。要尊重广大师生的意愿,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广大师生最需要的地方,争取用最低的成本带给学校最好的效益。

最后,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也要遵循项目本身的发展规律。无论是高校还是主管部门制定政策都应尽可能遵循项目的规律,比如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时间长,跨度大;有的科研课题需要自己创新,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还有的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等。所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甚至不是预算中所能设想到的。因此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要遵循不同项目的规律性,在绩效预算的改革中,加强预算执行中的灵活性,对项目结余资金进行合理处理,适度提高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同时对那些大量具体的绩效考评操作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交给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这样既能保证专项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公平性,也能提高绩效考评的专业性和工作效率。

文档为doc格式。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七

为此,需要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炼出细化管理的着眼点。2.1着眼于财务制度管理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医院财务制度管理中来,对此并不需要做出强调,但在当前的医院组织生态环境下,科室之间的竞争最终将落地于科室负责人之间的人际竞争,进而影响到医院管理层的资金配置决策。可见,努力降低人为干扰而增强制度化管理力度,仍是当前实现细化管理的着眼点。医院在科室建设中一般遵循着雁形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应首先在优势科室建设中强化财务制度管理。2.2着眼于专家团队管理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关键在于提高资金的“产出/投入”比值,而这又依赖于对资金项目进行科学和合理选择。科学选择主要解决正确与否的问题,而合理选择则需要解决项目的主次和先后问题。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干扰的要求下,需要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能力互补优势,进而在减少“有限理性”存在的基础上来提升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3着眼于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所内含的全过程管理要求,能够与解决资金效益评价工作相对接。前面所提出的延展评价环节,其本质在于建立起有效的事后控制机制,而该机制的建立将对落实科室部门主体责任,以及倒逼科室提高服务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3有效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3.1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对于医院而言,财政专项资金属于稀缺资源。为了防止人为干扰因素的出现,也为了杜绝暗箱操作问题的出现,医院管理层需要根据年度发展规划,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这里的关键在于制订,而制订过程中则需要广泛听取基层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科室建设大局下合理权衡各科室利益诉求,这样就能在舆论监督下增强资金的制度化管理程度。3.2引入招投标形式来替代项目申报形式医院科室建设遵循非均衡发展道路,即以优先发展优势科室为出发点,并在业务关联的基础上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那么在专项采购项目的资金配置上,则可以引入招投标形式来弥补传统项目申报形式所存在的不足。招投标形式的作用在于,将优势科室之间的竞争制度化和流程化,使得他们在做出采购方案时能够充分考虑该投资的“产出/投入”问题。而且,这也是专家团队所重点关注的问题。3.3组建临时专家团队科学合理选择项目临时专家团队可以从医院不同部门进行人员抽调而构成,也可以寻求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的协助。专家团队在对项目进行选择时,需要从“产出/投入”比的关系上来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这里就需要评价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以及资产采购和人员培训的`结构是否符合医院发展的近期需要。这里需要突出“近期”二字,在以年度为预算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应追求它短、平、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4多部门跨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随着专项设备采购的结束和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完毕,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内容便体现在,通过多部门跨期来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跨期的具体期限,应根据专项设备的功能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相适应。笔者建议,可以以季度为时间单元,结合现行的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来全面评价项目实施的最终效果。而且,需要严格落实科室的主体责任。最后提出,科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在雁形发展模式下还将陆续完成对其他科室的建设任务。因此,财务人员应突出对他们工作的引导功效,为此应鼓励财务人员与业务科室建立联动关系。具体做法为,医院财务部门在上级管理者的同意下,建立财务人员与具体科室的联系制度。借助联系人对具体科室情况的定期反馈,实现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划拨的总体印象;并在完成申报程序的前提下,针对性地配置预算资金。

4结论。

细化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构成了完善医院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所以提出这一结论在于,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较为具体,主要包括:专项医疗设备采购、医务人员岗位能力培训等内容。本文认为,细化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可围绕着: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引入招投标形式来替代项目申报形式、组建临时专家团队科学合理选择项目、多部门跨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宋志武,卢英杰.加强“两基”建设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j].财政监督,(13):41-43.

[2]瞿学良,王胜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3-6.

[3]马钦,王宏霞,陆侃.加强对民营企业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3(4):16-17.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八

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专项资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来自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第二,用来完成特定项目;第三,需要单独核算。不符合这三个特点的资金一律不属于专项资金的范畴,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也就不需要考虑在内。绩效评价对于减少专项资金的滥用、私用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2.1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

专项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算是公款。事业单位通过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详尽记录公款的使用情况,进而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减少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从而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率。

2.2促进资金的科学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通过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对资金的使用状况、目标实现程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做出有效的考核评价。这种绩效评价的原则和体系能够对资金进行动态考核,促进资金科学分配,与以往的静态考核相比进步很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通过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加强资金管理。具体来说,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资金使用的不足之处,进而在资金的使用比例上做出相应调整;其次,事业单位能够通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找到最适合的发展策略,从而减少资金的使用,而对于那些投入多、产出少的项目减少其资金支持或者不进行投资,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3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我国对专项资金的探索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相比来说,哲学论文欧洲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我国也在不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专项资金绩效考核体系,但在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3.1绩效管理法律级别不够,绩效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的依据是部门规章,但部分规章与法律相比层级较低,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对于部门规章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法律的重视程度。很多单位也就没把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提上日程,往往就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且也没有搞清楚绩效评价的主体,一般都是单位自身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由于单位自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说服力也就不强,事业单位要对资金的使用全权负责,还要对自评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但是,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原则和指标,导致绩效评价过程五花八门,材料的真实性也有待進一步核实。总之,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价的现状来看,其绩效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

3.2绩效评价方法单一。

欧洲在很早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绩效考核的办法,如综合指数法、方案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等,都是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方法。而我国的绩效评价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与我国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起步晚有直接关系。虽然我国在《试行方案》中列举了诸多办法,如最低成本法、因素分析法和横向比较法等,但是只有少数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落实,运用最多的方法是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该方法简单可行、操作方便,是将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对其进行绩效考核,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完整地反映整个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

3.3缺乏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在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体系时,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记录财政支出数据,缺乏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这种记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数据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对事业单位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容易导致目标与执行的结果发生分歧。

4如何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4.1明确绩效评价主体。

绩效评价的主体并不仅仅是事业单位本身,事业单位只是主体的一部分,其他主体还应根据所涉及的项目性质来确定。例如,公共服务的项目,既然是公共性质的项目就要考虑其社会性和服务性,这时候的主体就会包括公众的满意程度,此时绩效评价的主体就增加到了两个,而不是事业单位自身了。总而言之,绩效评价的过程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多方面的监督主体有助于绩效评价的客观性,避免事业单位自身虚造评价材料和数据。

4.2完善绩效评价过程。

要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事业单位需要完善绩效评价过程。首先,进行事前审核,事业单位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行申报,并制定出相应的资金使用明细,项目的预期目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其次,进行事中追查,事业单位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核查,包括核查进度和预期目标完成的情况等;最后,进行事后检查评价,专家小组对该单位的绩效评价状况进行审核,并形成报告,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支持。

4.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要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事业单位需要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首先,事业单位要把绩效评价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明细,列出详细的资金使用状况,并且在项目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明细进行,防止资金流向不明,造成损失;其次,事业单位要重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今后单位的发展提供经验,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找到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良好策略。

4.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缺乏法律支撑,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极易出现不严格执行的现象,且绩效评价结果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不大。因此,相关立法部门应通过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制度,来提高事业单位的重视程度,不要让其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的层面。

5结语。

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事业单位要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为了建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绩效评价的主体,完善绩效评价的过程,敦促立法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把绩效评价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翁向辉.试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财经界,2015(17).

[2]邓倩.事业单位专用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2015(11).

[3]陈红利.探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4(14).

[4]程娟.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j].财经界,2015(23).

[5]白素瑾.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31).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九

如今,事业单位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新时期的信息传递要求快速、完整、真实,要求信息整理不再通过纸张展示,而是通过网络、电子等技术手段快速完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除了具备与传统方式一样的功能外,还能形成网络数据库,将物质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转化,使事业单位能够通过网络、计算机等途径与工具便利的使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是经过长期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晶,对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脱离传统管理方法,二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效果。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我国改革事业单位体制后,事业单位更能够发挥促进经济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由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就是保障事业单位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进行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如同历史王朝中的史官记录王朝的发展历程一样,事业单位档案则是记录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且通过政府的力量带动社会向好的方向进步。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媲美的档案管理方法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新时期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势在必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保障原始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利用电子科技管理档案能够使档案的整理、分类工作更加简单、便捷,有利于档案的扩充和档案资源利用的多样化,有助于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和发展相当迅速,事业单位应紧跟时代步伐,引进互联网、电子技术等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带动事业单位整体的信息化,使事业单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的价值。档案信息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减轻档案管理人员处理数据的负担,使工作更加便捷,从而提升档案的处理效率,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有助于精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节约档案部门所占用的空间和办公经费。总的来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尽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添光彩。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合理。据统计,我国已经建立4000多个信息化的档案数据库,并且档案数据库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档案资源的内容较少,存在重复加工问题,档案信息化资源质量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综合性档案资料馆开放的档案共计为6897万卷,仅为整个档案资料总量的20%。所以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还处于较低水平,档案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二)档案信息内容缺少安全措施。事业单位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其管理的档案资料很多涉及国家机密,是不可以外泄与公之于众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防范必要文件的外泄,以保障档案资源的安全。目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的安全问题在某些事业单位尚未得到重视,例如工作人员使用外网浏览网页,对公开信息审核的程序不严格等,这些都会导致档案信息的泄露。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自由、民主成为人民的基本权利,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制度已经取消,人们更倾向于高薪酬、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枯燥、乏味,并且需要从业经验丰富且长期稳定的员工,如果员工经常更换会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断层。此外,没有高学历、高水平员工也会阻碍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利用率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检索技术是基本要件。计算机检索技术能够提升检索效率和准确性。虽然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职员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依旧存在,对新技术的使用率低,从而阻碍了信息化的推广。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织,法律对事业单位传统的管理具有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受法律的约束。新时期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原有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在法律上尚未出现对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法律规定。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以保障信息的安全和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和重要性并不相同,因此建立自身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二)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建立信息化处理机制,事业单位在发展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进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内部的发展机制,结合档案管理的长期以及近期的发展目标,有秩序地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以应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也应注意人才的培养和新人才的引入,以增加档案管理事业的活力和生机。

(四)完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保障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监督员工工作的合法性,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监督机制应充分利用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者相互补充,全面监督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减少信息化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建立安全、有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五)逐渐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档案文件保存的重要方式,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网页管理是档案管理的主要模式,也是员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完善的档案网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网络技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更新和设备的维护。事业单位做好网络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维护,是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技术手段。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档案数量的增加对原有的管理方式产生很多困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需求,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档案建设要充分抓住时代机遇,结合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引用新技术,积极创新,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刍议加快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具体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杨宇.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9).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

现在,一些地方财政为解决预算内资金的不足,利用其统筹管理预算内、外资金的职能,将一些预算事业单位的资金以管理费或其他形式划拨给上级局机关作正常经费,然而,对那些有经营性收入需承担纳税义务的事业单位,其上交的“管理费”能否进行税前扣除则成为他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这种带有财政统筹性质的“管理费”能否作为税前扣除的费用呢,笔者在此作一简要分析。

目前,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主要适用国税发[]6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第五条至第七条精神,首先我们来分析这种带有财政统筹性质的“管理费”是否能够清楚划分为是与应税收入有关还是与免税收入有关的支出项目。我们知道,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设立事业单位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是公众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而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会与收入相配比,所以,其必然与企业有较大的区别;另外,事业单位一般都属于财政预算单位,其所有收支都执行财政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即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包括经营服务性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所有支出都受到财政预算监管,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进行支出。其中“管理费”支出就是财政按照预算从事业单位收入中统筹出来的一部分资金,因此,笔者认为,这种带有财政统筹性质的“管理费”并不能确定为是与应税收入相关还是免税收入相关的支出,而应属于划分不清的支出,按照国税发[1999]65号第七条要求,应采取分摊比例法或其他合理办法确定其应税支出所占比例。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事业单位上交行政机关的“管理费”是否能够在税前予以扣除,在此,笔者将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从该“管理费”的性质来看,本文所指的事业单位上交行政机关的“管理费”,是指那些按照年初财政预算指标,由事业单位从收入中直接划拨给行政机关用于其正常经费的支出。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所需经费是由国家财政解决的,使用的是国库资金,而当地区财政压力较大时,财政就会利用其统筹管理的职能,使用预算外资金来解决行政经费。这里的“管理费”就是如此,因此,从性质上来说,上交行政机关的“管理费”实际上也是上交给国家的,作为国家的一种财政收入,然后由财政局将这部分款项进行统筹使用,而税收的实质是国家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法则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上交国家的'钱还要纳税的话,则给人一种重复征税的感觉。

第二、从“管理费”上交的对象来看,其也不符合税法中关于上交上级支出或管理费不予税前扣除的范围。在国税发[1999]65号文中,与管理费有关系的条款是第十条:“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符合提取总机构管理费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国税发17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的实充通知)(国税函(1999)136号)的规定,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向所属分支机构按一定比例或标准提取总机构管理费。所属单位未经批准上交的管理费,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上交上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从该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规定的上交上级支出或管理费不予税前扣除的范围是事业单位未经批准向其下属分支机构收取的费用,而对事业单位本身上缴给行政机关或者国家的支出并不在税法不予税前扣除的范围之内。另外,我们再看看国税发(1996)177号与国税函(1999)136号文件的规定,在国税函(1999)136号文第一条第一款中明确指出了需进行审批的可提取管理费范围是那些办理纳税登记的总机构,而行政单位很明显不在该条款规定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上交行政机关的“管理费”,因其有着特定的目的与作用,在性质上来说,和税收一样都是上缴给国家的,都是作为国家的一种财政收入,由国家进行统筹支配,所以笔者认为该笔支出在帐务上应作为“财政统筹款”入帐,其会计报表中的性质应等同于会计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在企业所得税缴纳中可作为税前扣除的费用项目。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一

我国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绩效评价体系已基本成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管理工作的一些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当前形势下,对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研究意义重大。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应将全过程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专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涵盖林业项目计划至验收评价的各阶段,并做好管理的实时性及灵活性,在绩效导向下既要考虑事后绩效的评价,又要注重跟踪与控制事前、事中绩效状况。

(二)全过程管理实施的原则。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涉及很多内容及问题,尤其只有在一些原则的指引下,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全过程管理作用,保证财政专项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及高效性。首先,遵守国家导向原则。实施全过程管理时应深入分析林业政策及国家财政管理政策,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专项资金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其次,遵守绩效目标导向原则。牢牢把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从整体及细节上全面部署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再次,遵守科学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应遵守科学性原则,实事求是,结合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状况,围绕科学的理论开展工作。最后,注重系统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强调各个环节间的紧密联系,整体性的看待林业投资项目,运用系统观点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另外,遵守可操作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作用体现在可操作性上,即,确保实施过程明了、简单。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实施,影响因素较多,除明确开展思路及遵守的原则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结合当前我国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际,全过程绩效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法律法规保障。

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逐步深入背景下,国家林业局提高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应用行为,但围绕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以及评价的绩效管理制度仍不够健全。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林业局以及财政局颁布的相关文件,在绩效管理方面缺乏统一性,因此,为保证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职能部门应及时出台针对性、详细的法律、法规,弥补绩效管理工作实施中的法律法规空缺,为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健全的法律支撑。

(二)组织机构保障。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涉及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给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实现需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支持,职能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责任人职权,以促进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更好的协调与实施。

(三)经费、技术、人员保障。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应定期拨付专项资金,并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尤其通过在职专业技术培训给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同时,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应明确人员编制,完善相关福利,以留住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

全过程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新理念与方法,一些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考虑到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渐进、复杂性工作,需现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高度配合,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管理主体全过程管理意识。首先,打破原有管理意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各级管理主体,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管理工作的变化,意识到原有管理意识的弊端,尤其打破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管理意识,深刻认识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计划。其次,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知识学习。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中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理论体系支撑,为此,管理主体应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全过程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定期召开全过程管理理论知识交流座谈会,鼓励各管理人员积极发言,阐述对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分项在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经验方法等,使管理队伍对全过程绩效管理有个更加清晰的理解与认识。最后,积极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应用实践。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主体应积极鼓励管理人员将全过程绩效管理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要不怕出错,敢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方法与技巧。

(二)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

如上文所述,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需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具体实施中与以往的绩效管理方法有所不同,因此,为保证各部门对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深入理解与认知,管理主体应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宣传工作,尤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采取措施:首先,明确宣传内容。管理主体应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情况,及全过程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在不同阶段明确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以及绩效管理人员接受程度,尤其应大力宣传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社会及经济意义,与此同时,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导思想等,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注重宣传方式。为保证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质量,管理主体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多管齐下。例如,在员工主要通道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做好宣传总结。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管理主体开展宣传工作时应做好宣传总结,评估宣传结果,优化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涉及财政支出的各个环节,需考虑绩效标准、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因此,管理主体应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提高管理信息时效性及工作效率提供支撑。首先,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数据库建设。管理主体应立足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信息库,认真分析绩效管理信息特点,总结绩效管理工作规律,积极构建全过程绩效管理数据库,并通过配置不同访问权限,保证绩效管理信息安全性。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在智能部门实现数据库信息共享,为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全过程绩效管理情况提供便利。其次,应用智能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平台。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管理主体应认真分析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契合点,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为此,管理主体应购买或开发智能化绩效管理软件,借助管理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的实施情况,以及了解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管理人员分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应用。最后,增加全过程绩效管理硬件投入。硬件投入是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主体应增加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及时更新陈旧的计算机设备,结合林业管理规模及管理人员队伍,配备合适数量、性能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四)建设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管理主体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首先,构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可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际,各级林业部门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辖区内资金支出的绩效管理,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及资金支出手续,定期将资金应用信息上报给主管部门,确保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财政专项资金应用情况。其次,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为保证管理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管理主体应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使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履行职责,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及支出的合理性。最后,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管理主体还应增加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投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召开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总结会议,为管理人员普及最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技巧等,并通过总结会议的召开,科学部署下阶段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

四、结论。

林业在给社会发展提供产品的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应通过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保证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运用,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因此,要求管理主体明确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目标及遵守的原则,加快完善相关保障条件,从管理意识、管理宣传、信息化建设、机构设置及人才队伍方面,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刘静.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二

专项维修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给某个维修项目,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

一般来说专项维修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某单位,用于完成专项维修,并需要单独报帐结算的资金。也就是说,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核算。建立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专用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经常提到的专项维修资金,一般泛指针对商品住房或者已售共有住房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具体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所发布的165号令中有明确定义,如165号令第二条有定义:

第二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三

为此,需要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炼出细化管理的着眼点。2.1着眼于财务制度管理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医院财务制度管理中来,对此并不需要做出强调,但在当前的医院组织生态环境下,科室之间的竞争最终将落地于科室负责人之间的人际竞争,进而影响到医院管理层的资金配置决策。可见,努力降低人为干扰而增强制度化管理力度,仍是当前实现细化管理的着眼点。医院在科室建设中一般遵循着雁形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应首先在优势科室建设中强化财务制度管理。2.2着眼于专家团队管理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关键在于提高资金的“产出/投入”比值,而这又依赖于对资金项目进行科学和合理选择。科学选择主要解决正确与否的问题,而合理选择则需要解决项目的主次和先后问题。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干扰的要求下,需要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能力互补优势,进而在减少“有限理性”存在的基础上来提升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3着眼于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所内含的全过程管理要求,能够与解决资金效益评价工作相对接。前面所提出的延展评价环节,其本质在于建立起有效的事后控制机制,而该机制的建立将对落实科室部门主体责任,以及倒逼科室提高服务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3有效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3.1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对于医院而言,财政专项资金属于稀缺资源。为了防止人为干扰因素的出现,也为了杜绝暗箱操作问题的出现,医院管理层需要根据年度发展规划,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这里的关键在于制订,而制订过程中则需要广泛听取基层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并在科室建设大局下合理权衡各科室利益诉求,这样就能在舆论监督下增强资金的制度化管理程度。3.2引入招投标形式来替代项目申报形式医院科室建设遵循非均衡发展道路,即以优先发展优势科室为出发点,并在业务关联的基础上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那么在专项采购项目的资金配置上,则可以引入招投标形式来弥补传统项目申报形式所存在的不足。招投标形式的作用在于,将优势科室之间的竞争制度化和流程化,使得他们在做出采购方案时能够充分考虑该投资的“产出/投入”问题。而且,这也是专家团队所重点关注的问题。3.3组建临时专家团队科学合理选择项目临时专家团队可以从医院不同部门进行人员抽调而构成,也可以寻求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的协助。专家团队在对项目进行选择时,需要从“产出/投入”比的关系上来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这里就需要评价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以及资产采购和人员培训的`结构是否符合医院发展的近期需要。这里需要突出“近期”二字,在以年度为预算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应追求它短、平、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4多部门跨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随着专项设备采购的结束和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完毕,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内容便体现在,通过多部门跨期来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跨期的具体期限,应根据专项设备的功能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相适应。笔者建议,可以以季度为时间单元,结合现行的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来全面评价项目实施的最终效果。而且,需要严格落实科室的主体责任。最后提出,科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在雁形发展模式下还将陆续完成对其他科室的建设任务。因此,财务人员应突出对他们工作的引导功效,为此应鼓励财务人员与业务科室建立联动关系。具体做法为,医院财务部门在上级管理者的同意下,建立财务人员与具体科室的联系制度。借助联系人对具体科室情况的定期反馈,实现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划拨的总体印象;并在完成申报程序的前提下,针对性地配置预算资金。

4结论。

细化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构成了完善医院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所以提出这一结论在于,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较为具体,主要包括:专项医疗设备采购、医务人员岗位能力培训等内容。本文认为,细化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可围绕着:制订并公示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方案、引入招投标形式来替代项目申报形式、组建临时专家团队科学合理选择项目、多部门跨期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宋志武,卢英杰.加强“两基”建设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j].财政监督,2012(13):41-43.

[2]瞿学良,王胜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3(2):3-6.

[3]马钦,王宏霞,陆侃.加强对民营企业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3(4):16-17.

[4]陈广君.完善流程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j].中国财政,2010(24):36-38.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四

(10月27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月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1号公布自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西藏自治区财政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者实现某一项事业发展目标,由国家各相关部门和自治区各级政府安排用于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当充分体现国家和自治区的宏观政策导向,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择优安排,确保重点;国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效率的'原则,合理确定专项资金的分配方案、分配数额。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计部门、监察机关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依法作出处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申请、审核和拨付。

第七条向本级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附分配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批复。

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

财政部门在收到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申请报告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需要投资评审的,遵循财政投资评审程序。

第八条有关主管部门需要拨付专项资金的,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申请。财政部门收到有关主管部门用款计划申请后,应当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得无故拖延。

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审批后的专项资金申请和分配方案拨付专项资金。

第十条专项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安排给下级部门和单位使用的专项资金,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程序拨付。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专项资金,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程序拨付。

第十一条受季节影响较大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预先拨付。

应对突发性事件临时安排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提出拨付方案并及时拨付。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可以暂缓或者停止拨付专项资金:

(一)未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

(二)截留、挪用、转移专项资金的;。

(三)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有重大问题,或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未按照规定要求报送专项资金用款计划或者用款计划内容严重失实的;。

第三章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款申请和分配方案使用资金,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和改变用途。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变更项目内容或者调整预算的,应当按照预算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报审批。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模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向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和年度编报决算。

项目完成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向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送项目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部材料。对于专项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以及项目终止、结束后专项资金有余额或结余的,应当全额上缴同级财政国库;国家及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单位公用经费支出、发放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以及其他与专项资金使用用途、范围不相符合的支出。

第四章绩效评价。

自治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主管部门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实施对专项资金支出的效益分析和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绩效评价实行“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的管理方式,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有关主管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分级实施。

第十九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专项资金支出,应当实行财政集中绩效评价,并进行专项资金核查。

第二十条绩效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奖励或者处罚项目主管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以及保留或者取消该项专项资金的依据。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计划申请、资金拨付实施指导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督,督促项目使用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定期向财政部门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并抄报同级审计机关。

第二十三条审计机关应当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应当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各部门的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依照本规定制定。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201月1日起施行。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五

第七条在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后,省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根据本部门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会同省财政厅按规范、公开、透明的要求制订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并切实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资金分配使用、监督、绩效评价等工作。国家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规定执行。

第八条使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省级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其中属于基本建设用途的项目,必须纳入省级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管理,由省级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厅提出意见。资金分配方案按程序报经省领导审批后下达,其中,由省领导掌握的专项资金,需报请分管省领导审批,并经常务副省长确认后方可下达;属下拨市、县的款项,需报省长审定。

第九条省财政厅根据用款单位性质、预算管理级次以及用款进度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手续:

(一)用款单位属省级单位的,由省财政厅将款项拨付到省级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下拨到用款单位,需纳入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的款项,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用款单位属市县单位的,由省财政厅向其所属地级以上市财政局下达预算追加文件,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收到文件后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省财政厅定期与地级以上市财政局进行资金清算。

(三)用款单位属中直驻粤单位或其他与省财政没有正常经费划拨关系的,由省财政厅直接将款项拨付到用款单位。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属于《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规定的招标范围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预算下达的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条省级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必须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专项资金预算,将专项资金的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省政府批准的使用范围以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严格执行国家及省的财务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预算年度终了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年度决算的工作要求,及时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按预算科目编列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报送各级财政部门。

第十二条省级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对省级部门(单位)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有截留、挤占、挪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或其他财政违法行为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该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管理使用专项资金情况的检查,及耐反映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十三条由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支出完成后,省级主管部门要按隶属关系分级组织验收和总结,并按规定进行绩效评价,在预算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省财政厅报送自评报告,个别特殊行业的报送时间经省财政厅批准可适当延长。

属于尚未执行完毕的跨年度支出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在每个预算年度终了后1个月内对项目执行情况和进度进行总结,提交项目中期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省级主管部门应在每个预算年度终了后2个月内将本部门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报送省财政厅,个别特殊行业的报送时间经省财政厅批准可适当延长。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范本)》和《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3。

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和中期绩效评价,可由项目主管部门邀请中介组织进行。

第十四条省财政厅按规定对部门报送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进行审核,视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其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对达不到绩效目标的专项资金,省财政厅应督促主管部门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并视情况提请省政府批准暂停、撤销或减少专项资金。省审计厅每年应选择部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并将审计情况报告省政府和省人大会。

第十五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按规定要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及时办理产权、财产物资移交、登记手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由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管。

第十六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期限执行,到期的专项资金原则上不再继续安排。确需延长设立期限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应按照专项资金设立审批程序呈报省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中需要调整使用范围和用途、增加或减少资金安排的,由主管部门以正式公文向省财政厅提出申请,填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变更申报表》(附件4),详细说明变更内容、背景、原因,变更内容对比及变更后的有关情况,并附送设立时填报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报表》,提供包括已安排的该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增加专项资金总额的要提供可行性方案(省财政厅认为不需提供的除外)。省财政厅对省级部门提出的专项资金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第十八条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专项资金的设立依据、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同期省政府工作重点和财政改革要求,经征求省级主管部门意见后,向省政府提出调整或撤销专项资金的建议。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后,省财政厅将专项资金安排金额、支出结构和设立期限等调整事项贯彻到年度预算的编制和预算调整中,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广东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规定的程序报送省人大审议。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凡以往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六

(一)统筹规划。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技发展实际需求和现有科技资源布局,编制本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五年规划,并在规划内确定分年度支持重点。

(二)突出重点。专项资金应当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支持能够提升本地区、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或科学普及水平的项目。

(三)倾斜扶持。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倾斜扶持。

(四)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本办法规定范围以外的项目,不得抵顶单位行政、事业经费。各级科技、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七

第一条为规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广东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预算在一定时期内(2年以上,含2年)持续安排的,为适应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要求,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实现某一项事业发展目标,具有专门用途和绩效目标的财政资金。

省级部门(单位)使用的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一次性补助资金以及没有特定的绩效目标、具有公用支出性质的专项支出,不纳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范围。

(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原则。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将逐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必须服从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减少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集中财力保障政府执行好整体公共服务职能。

(二)依法设立原则。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依据。除已设立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外,新设立专项资金必须报经省政府批准。

(三)规范管理原则。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经批准设立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应按规范、公开、透明的要求制订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使用范围、使用时限、分配办法、审批程序和监督评价等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开支款项,不得挤占、截留、挪作他用。

(四)目标明确原则。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必须符合公共财政投入方向,重点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优先安排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和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急需的支出项目。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具有明确的绩效目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该绩效目标使用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应根据绩效目标开展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工作。

(五)监督有力原则。按照“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的要求对专项资金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把专项资金的审批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完善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确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

(六)财力统筹原则。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必须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凡要求新增的专项资金,应优先在现有同类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具有明确的依据,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二)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政策要求;。

(三)省人大议案要求;。

(四)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

(五)省级部门(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需要,并经省政府批准。

第五条新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省级部门(单位)工作需要可以提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要求。

1.按照预算管理级次和行政隶属关系,省级预算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职责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要求,由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以正式公文报送省财政厅,并提供《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报表》(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财政厅同意不提交的除外,编写提纲见附件2)、专项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及收益处置管理方案以及有关材料。申报材料应详细填报要求设立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名称、使用范围、设立期限、背景原因、设立依据、各年度预算分配和实施计划,以及专项资金预期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和检验绩效目标实现与否的相关专业指标等,涉及其他资金来源的还应说明各项资金的筹集计划。报告须报经省政府主管领导批转省财政厅审核。

2.省级部门(单位)报送的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对不符合申报要求的,省财政厅在1个月内(特殊情况下2个月内)退回有关部门(单位)重新申报或发出不予受理申报的复函并提出理由。

省财政厅在收到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2.专项资金设立金额是否与事业发展要求和省级财力状况相适应;。

3.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绩效目标及相关指标是否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等规定。

对于金额较大、影响面较广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请,省财政厅可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对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论证。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请,应征求投资主管部门意见,投资主管部门对其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进行审查。

经审核建议设立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省级主管部门与省财政厅联合行文报省政府审批,经省政府批准后方可设立。对于未能明确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向省政府申请设立。

第六条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对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批复,在专项资金设立期限内,将各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其中,属于省级单位使用的资金列入年度部门预算),报经省人大审议通过后,按规定批复到省级有关部门(单位)。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八

专项维修资金,是指物业保修期满后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损坏时,进行中修、大修、翻新和更新改造等所需储存的资金,专项维修资金又称物业的养老金。

-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由物业建设单位按物业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在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管理权时,一次性划拨给业主委员会,其所有权属全体业主共同所有。”

www.-找入门资料就到。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十九

摘要:本文从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科学规范项目实施、强化技术支撑环节、完善后续管理措施5个方面阐述了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绩效管理的应对措施,着重指出应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重视不够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项目实施中的不端问题、认真解决个别项目主持人经验不足问题。

中央财政推广项目不是一般性的科研项目,不是锻炼新手、培养人才的地方,必须具有与百万项目相应的技术资格和工作阅历。鼓励年轻人脱颖而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但也应兼顾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要求,即使是让年轻人来干,也应考虑好相关专家配置问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同一项目,共同搞好项目实施。所聘专家,一定专业对口,能亲自深入现场指导,切实发挥作用,切不可弄成遥控指挥,以免形同虚设。开展绩效评价,加强绩效管理,是强化财政资金项目管理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启动实施之后,多数项目承担单位和保证单位高度重视,制定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科学推进实施,规范过程管理,完成阶段性任务,取得中期效果。但也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必要明确规范,科学引导,警示不规操作,落实各方责任,规范项目实施,提高建设质量,努力把“该管的事管好”“该干的活干好”“该花的钱花好”。

1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加强项目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解决“事怎么管”的问题。众所周知,组织管理工作对项目健康有序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事关项目实施的成败。加强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保证单位坚守职责至关重要。

1.1承担单位职责。

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对项目具体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放松管理、缺乏约束,对主持人的工作及其行为不管不问,不仅贻误推广事业,影响项目优质高效实施,也从一定程度上给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变相害了主持人,后果严重。项目单位应了解掌握项目实施及资金规范使用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将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在萌芽之中。对没有保证单位的项目,承担单位领导及主管科室负责人应承担起项目监管责任,如果出现问题,同样难辞其咎。

1.2保证单位职责。

项目保证单位应切实负起项目监督检查等管理职责。认真履行保证单位职责,代表项目委托单位行使管理职权,协助项目委托单位做好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发挥部门管理职能作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掌握项目总体进展,及时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合理使用项目资金。

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的核心是解决“钱怎么花”的问题。必须看到,项目资金是绩效评价、项目验收、资金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是确保项目实施的有效措施。

2.1消除资金拨付隐患。

中央财政项目资金应实行报账式使用,决不允许项目单位将项目资金直接拨付给项目参与单位,决不允许工作未干先付项目资金,所有项目都应履行严格的工作量验收程序,实际工作量发生并经检查验收后,依照实地任务量完成情况支付相应费用。直接拨付项目资金系违规行为,应对项目主持人、单位领导以及保证单位责任人等进行追责处理。

2.2减少资金过度使用。

技术推广项目资金应主要用在推广项目上,用在技术示范上。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项目资金多、建设规模小以及单位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应努力降低成本、压缩开支,削减不必要建设内容和实施环节,把更多资金用在扩大示范规模上,不要浪费在不必要事情上,最大限度地增加项目的.可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利于未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2.3引导资金合理使用。

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多分布在山区林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通常选择当地林农作为项目用工,实施中势必带来工酬支付上的诸多不便。工作中应有效避免将临时用工变为工资支付、将短时工期变为长期用工以及将单项建设环节开支列为人员工资、将工程款列入工资表等明显资金支付不合理现象,努力消除既买苗木造林、又买种子育苗等重复使用资金问题。决不允许项目费用支出在买卖双方或卖方与项目组成员、技术支撑单位之间进行。项目单位及主管部门应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坚决杜绝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3科学规范项目实施。

科学规范项目实施的核心是解决“活怎么干”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合同和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要求,完成合同约定的建设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

3.1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重视不够问题。

中央财政推广项目都是百万元以上资金量。对这样体量资金项目的起码要求是,实施后应该具有较强推广示范作用,收获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无论是项目承担单位还是保证、支撑、协作等单位,都应对项目的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有足够认识,绝不能把中央财政项目当成一般性科研项目、产业化项目来干。应从骨子里看重项目建设工作,以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对待项目实施工作,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科学严谨,一步一印,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对已经发生的不符合合同要求问题,应研究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调整到与合同规定相吻合。有关技术支撑人员应深入项目实地,全面具体了解情况,直接指导现场作业,确保技术跟进到位。对技术措施选择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必须进行严格规范,选择适宜季节,采取适宜措施,必要时外请专家给予现场指导。对因苗木质量等原因可能导致造林质量问题的,应做好优质壮苗储备工作,确保造林季节来临时有足够苗木补植,进而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项目的示范性。

3.2坚决克服和纠正项目实施中的不端问题。

检查中发现个别项目合同指标在项目实施期内无法考核,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必须坚决消除不健康心理,端正要项目目的,决不能把承担推广项目作为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的一个途径来认识和对待。对合同期内无法直接考核具体指标的问题,有关项目承担单位和保证单位必须拿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利用项目资金购买的苗木,必须用于扩大示范规模上。对个别技术措施过于简单的,应尽快制定先进技术方案,完善提升技术操作水平,让人看到真正具有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措施,决不能应付了事。

3.3认真解决个别项目主持人经验不足问题。

中央财政推广项目不是一般性的科研项目,不是锻炼新手、培养人才的地方,必须具有与百万项目相应的技术资格和工作阅历。鼓励年轻人脱颖而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但也应兼顾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要求,即使是让年轻人来干,也应考虑好相关专家配置问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同一项目,共同搞好项目实施。所聘专家,一定专业对口,能亲自深入现场指导,切实发挥作用,切不可弄成遥控指挥,以免形同虚设。

4强化技术支撑环节。

加强技术支撑的核心是解决“跟进到位”的问题。应当指出,技术支撑是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项目实施质量的好与坏,技术支撑是否及时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没有技术支撑单位的具体指导,没有项目实施整体设计,项目单位怎么干,又如何保证干好?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项目地点示范性不强、高效培育如同普通造林、良种造林说不清种子来源等情况,更多的是技术支撑跟进不及时、辅导不到位造成的。各技术支撑单位,特别是多个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一定把项目建设纳入自身工作,安排充足时间,研究项目方案,细化操作措施,并保证与项目实施同步跟进,亲临现场,确保服务及时、指导到位,坚决杜绝电话遥控指挥。这应作为项目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因技术指导不到位导致项目实施出现问题的,也应对有关技术人员实行问责。

5完善后续管理措施。

研究后续管理的核心是解决“持续示范”的问题。中央财政每年拿出亿元资金扶持林业技术推广,目的就是让科技成果在林业行业“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处理不好,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国家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各项目单位一定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科学规范做好项目期内实施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结题验收后的项目持续管理问题,以使科技推广项目的示范作用得到持续有效发挥。必须保证财政资金项目建设成果留在国有单位,坚决不允许流向非国有单位,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论文(优秀20篇)篇二十

具体而言,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1科室间攀比式资金使用问题需要注意这样的事实,在医院经营体制改革过程中,各业务科室在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上存在着攀比风气,这种风气不仅存在于对医疗设备的采购领域,也存在于科室成员的进修和岗培领域。进而,这就势必会影响到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规划管理。在公立医院的组织生态环境下,还将形成不可忽视的人际影响力,这又会弱化对该项资金的管理绩效。1.2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选择问题上文已经指出,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上更加突出专门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因此,这就对资金项目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专业知识内隐性特征的影响,由科室提出项目申请的方式本身,就会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制约管理层、财务部门的正确判断。最终可能出现的问题便是,应资金错配而影响到最终的使用效益。1.3财政专项资金效益评价问题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对于专项资金效益的评价不仅缺乏合理的延展性,也缺少宽广的视野。对于前者而言,则主要指向未能对专项设备使用、岗位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后者则主要指向局限于会计学视角下的资金效益评价观,无法全面衡量资金配置的合理性程度。

相关范文推荐

    仓管工作月计划(实用15篇)

    工作计划书也是一种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方式,可以促使我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工作计划书可以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具体领域的工作计划书范例

    二十年后的家乡(通用20篇)

    优秀作文要求作者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要有独立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我一到村里,忽然,传出了一个声

    纸娃娃教案(实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准确明确地规划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时间的分配,有助于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的分享和经验交流,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

    心理委员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6篇)

    写月工作总结时,可以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过去的一年中,本

    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专业18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和传播思想的方式,它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希望大家能够从范文中找到写作的乐趣和动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爱惜粮食国旗下的演讲稿(优秀17篇)

    在国旗下,我们庄严宣誓,发自内心地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国旗下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自从我呱呱坠地后,奶奶总是无微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模板15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数据来揭示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书面材料。调查报告是一种对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科学观察、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调查报告,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精选22篇)

    通过幼儿园工作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进一步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知

    庆中秋的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范文的撰写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以确保内容的清晰和有效传达。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演讲稿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亲爱的同事们:

    以后为的演讲稿(模板18篇)

    演讲稿的写作需要注意逻辑清晰、语言简明、重点突出,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有效传达信息。希望这些演讲稿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演讲稿提供参考和帮助。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