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优质5篇)

时间:2024-09-23 作者:文轩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篇一

古时候,有对叫管仲和鲍叔牙的人,他们是好的出奇的知己好友。在班上,我也有一位像鲍叔牙那样与我友好相处、从来不吵架的好朋友,她的名字叫童妍。

总之,童妍十分热心肠,是个好女孩,跟她交朋友,我很开心。有她这样的朋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也是童妍的好朋友。有一次,她抱着一大堆本子去办公室,我心想:本子一定很重吧!让我来帮你分担一些重量吧,让你轻松点儿。我忙跑过去帮她抱本子,看着她那十分可爱的笑容,我也开心地笑了:“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帮帮忙的。”还有一次,她有个题目不会做,当我看到题目时,立即帮她解答了出来。听到她的夸赞,我还有点不习惯呢!

我和童妍就是这样,我觉得童妍帮了我很多大忙,而我却只帮了她一点小忙。我们互相谦让,真是对亲密无间的“管鲍之交”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篇二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叫《上下齐心,群策群力,成就大国梦想》。在齐国如何成就霸业的这个故事中,我对桓公、管仲、鲍牙三人的印象同样深刻。

三生万物。三是好个数字,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象征着无数。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就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所谓上下齐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

管仲本是桓公的死敌,但桓公仍能听取鲍叔之言,尽弃前嫌,用管仲之能。这等襟怀,就算再过二千年,也依然令人感慨万端,钦佩不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头羊的气魄和格局,对一个国家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事实上,历朝历代,那些中兴之主,无不具有齐桓公这样的优秀品质。

我要说什么呢?我要说的是,人才遍地都是。但细察之,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荐人荐人之长,用人用人之能!若天天盯着人家的缺点看,那四海九州,就没有可用之人!

现在,我要说说鲍叔这个人。齐国称霸,“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鲍叔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他既象征一个国家的管理干部,自己平庸一点没关系,但却能大公无私、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寻找人才,推荐人才,任用人才,管理人才,包容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鲍叔的作用的确大于管仲。因为鲍叔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好的制度,简言之,就是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齐、管、鲍君臣三人的故事,既是经验,又是教训,若全国人们上下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接纳教训,那我们离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则又近了一步。

时间关系,我就说到这里,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同学们大拍板砖,但请轻点,温柔一点。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是也!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篇三

亲爱的同学们:

举贤不避亲近之人,彰显鲍叔以国为先的公心。管鲍二人年少交游,共同经商,尽管其后二人分道,各为其主,但情深谊厚,世人周知。举荐管仲,拿什么让国中之人心服?如何避免任人唯亲的讥讽?《吕氏春秋》记载,祁黄羊向晋平公举荐自己的仇人和儿子,皆能人尽其才。孔子评价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是的,以至公之心处事,则私情私利尽消;以利己之心举荐,虽荒远之人皆为党羽。小说《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不举荐自己的至交易学习,看似爱惜羽毛,实则耽误政事。而鲍叔之举管仲,其心磊落,以国为先,破“唯己”之私心,一派光风霁月,君子之气也。

举仇不避君主之恶,昭示鲍叔审时度势的慧心。韩非子在《说难》中说,说客能够不触犯到君主的逆鳞,那么劝谏就能成功了。而鲍叔举荐与桓公有仇怨的管仲,不仅是触君主之逆鳞,更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此举看似莽撞,实则显出其深远谋国的慧心。桓公即位之始,要务在于弥合国内因争君位而产生的裂痕,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而安内必先得人。人心定,则国力盛。汉高祖首封雍齿,将相之间反侧自消;李世民重用魏征,河北之地反意冰消。当此际,鲍叔审时度势,不惧逆鳞,举荐一管仲而公子纠的势力瓦解心附,老成谋国,克制了众人每易有的畏上媚君之怯心,直如海畔尖峰,撑天拄地,君子之智也。

举友不顾胜己之议,尽显鲍叔成人之美的仁心。管鲍二人相交多年,管仲之贤,天下又有谁能像鲍叔这样明晓?管仲才如盈月,一待拂去阴霾,则天地之间只余管子的辉光;其建功立业、奔腾千里之时,朝中诸人,不过如青蝇之附骥尾。《左传》有言:“凡有血气,皆有争心”。作为公子小白的谋主,争位战的胜利者,谁甘心拱手让出高位?可鲍叔硬是破除了人心中幽微难明的嫉妒心、争胜心。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鲍叔急公尚义,推己及人,仁者之风,当如是哉。

同学们,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鲍叔,则以君子之风尽破心中之贼,风格高古,胸襟开畅,实乃我辈之楷模。吾人当传诵其高风亮节,以照亮现实,辉映寰球。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篇四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其实光以作文材料给出的素材,要评价三个人是不够的,所以考生需要以前就对这三个人的故事有所了解才行。
“模拟作文”就不写了,借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聊聊这三个人,以及他们那个年代的“齐国江湖往事”。
1
这个故事,得先从齐襄公说起。
齐襄公是齐国的第十四代国君,姓姜,叫姜诸儿。
姜诸儿其实在齐国历代诸君中还是可以留下一笔的,因为他对外征伐蛮厉害的:他在位期间,削郑国,收卫国,压鲁国,灭纪国……齐国的霸业,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姜诸儿这一朝开始慢慢积攒起来的。
不过,姜诸儿的“名垂青史”绝非仅仅因为他的“武功”,还因为另一件不光彩的事:他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乱伦。
当时文姜已经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但有一次,文姜借着和夫君一起到齐国拜访的机会,又和哥哥姜诸儿旧情重燃,结果还让鲁桓公知道了。
绿火冒三丈的鲁桓公立刻带着文姜回国,但姜诸儿觉得妹妹回到鲁国肯定没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个叫彭生的人,在鲁桓公的车上直接弄死了他。自己的国君莫名其妙死在齐国,鲁国自然不能忍,他们要求惩罚彭生。姜诸儿一看这事儿倒也简单,对彭生说了声“借你人头一用”,就把他杀了,鲁国也就没声音了。
这种和自己亲妹妹乱伦,然后随意格杀他国国君,再把帮他办事的人灭口的行为,充分说明姜诸儿已经不能以人情常理来推测。所以,他身边人开始人心惶惶。所以,姜诸儿的两个弟弟赶紧逃离齐国。姜诸儿的父亲齐僖公只有三个儿子,太子是姜诸儿,剩下的就是这两个弟弟了,一个叫姜纠,我们习惯称他为“公子纠”。另一个叫姜小白,我们习惯称他为“公子小白”。
而这位姜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2
公元前686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担心的事,果然还是发生了。
姜诸儿杀掉彭生平息丑闻后的第八年,齐国发生政变:姜诸儿的堂弟(齐僖公的侄子)姜无知联合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冲入宫中,杀掉了姜诸儿,姜无知随即自立为君。
但这位姜无知也是无知者无畏,大局未定,就开始和手下人闹别扭。他对一个叫雍廪大夫态度恶劣,结果这个雍廪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这时他即位也就一年的时间。
齐国没有了国君,流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当时,公子纠流亡在鲁国,而公子小白流亡在莒国。两个人一得到消息,就拼命往齐国的首都临淄赶,摆在眼前的事实很清楚:谁先抵达临淄,谁就能继承王位。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鲁国、莒国就在齐国的南部,且两个地方到临淄,距离上基本相等,如果硬要细算,莒国到临淄的距离可能还稍微要近一些。不过,考虑到山川河流和交通道路情况,这场“生死时速”的结果,在当时还是很难预料的。
这时候就要轮到第二个人出场了,那就是管仲。
3
管仲也是齐国贵族之后。
不过,管仲小时候家道中落,一度过得很贫苦,后来成为公子纠的老师。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更何况如果公子纠即位成功的话,管仲当然有大好处,所以为了公子纠能够先回到临淄,管仲也是拼了。
我们之前说过,莒国到临淄可能还要稍微近一些,而且管仲得到的消息是,公子小白已经先行动身了。
怎么办?那就只能“截胡”。
管仲率一小队人快马加鞭,紧赶慢赶,在莒国前往齐国的道路上追上了公子小白的车队,“嗖”的一箭就射向了公子小白。小白当即中箭,倒了下来。管仲看一箭得手,不敢久留,随即离开。现在我们都知道,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管仲当时其实射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带钩。小白反应还是蛮快的,马上假装被射中身亡。
以为射死小白的管仲,回去给公子纠报喜,说大患已除。公子纠便放慢了速度,优哉游哉用六天时间才赶回齐国。一到临淄城下,人家告诉他,齐国已经有国君了,公子小白早就回来啦!
眼看熟米煮成了生饭,公子纠一帮人当然不甘心,而在他背后撑腰的鲁国更不开心:杀我们当初的国君不算,现在把我们交好的候选人给废了,怎么办?打!
此时已经掌权的姜小白开出了求和条件——公子纠毕竟是我的哥哥,我下不了手,你们把他杀了吧。射我一箭的管仲绝不能放过,必须把他押送到齐国来。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的鲁国只能答应条件,乖乖把管仲押送到齐国。
管仲被押送到的那一天,是姜小白选的良辰吉日,他本人亲自到场,拜管仲为相国。
这一幕无疑让天下人都懵了。
为什么?
这里就要轮到我们第三位人物出场了:鲍叔牙。
4
鲍叔牙,不仅是管仲老乡,而且两个人年龄也相近。
鲍叔牙和管仲是什么样的关系?用管仲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样的:当初我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的时候我经常多拿,鲍叔牙不怪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办砸了,鲍叔牙也没有怪我能力不足,因为他知道大环境有好有差;我曾多次当官都失败,鲍叔牙没有怪我没出息,知道是我时机未到;我曾几次打仗都逃走,鲍叔牙不怪我胆子小,知道我家中有老母要奉养;公子纠死了,召忽(公子纠的另一位老师)殉节而死,而我却甘愿受辱被囚禁,鲍叔牙不怪我无耻,他知道我有远大的志向,不甘心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
最后,管仲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管仲举的这些例子来看,鲍叔牙确实是他的一生知己——他帮管仲把所有的理由都想好了。
所以,后世有了“管鲍之交”这个成语。
鲍叔牙当时是姜小白的老师,也就是管仲的死对头,双方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姜小白顺利登基,鲍叔牙当然一荣俱荣,按理他和管仲的人生之路,应该就此分道扬镳了。但恰恰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鲍叔牙显示出了惊人的风度和眼光——他对齐桓公说:“如果你只是想治理好这个国家的话,那么靠我应该是够了。但如果你是想称霸这个时代,那就必须要任用管仲。”
齐桓公一听,什么情况?你对他的评价居然那么高?
于是齐桓公亲自见了管仲,连聊三天三夜。三天以后,齐桓公不仅同意拜管仲为齐国的相国,还称他为“仲父”。
而这也是齐桓公人生的高光时刻:对方是死对头的老师,是企图射死自己的杀手,但因为爱才,对他如此礼遇,这确实说明齐桓公是有肚量的。
那么,管仲有没有辜负鲍叔牙和齐桓公的信任呢?
5
鲍叔牙和齐桓公没看走眼。
用孔子在《论语·宪问》里的一句话来说,叫做:“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九合诸侯”的“九”,在这里是虚指,就是很多次。齐桓公在位时,大概有13次诸侯会盟,而齐国在其中的身份都是主持会议的盟主。
在齐国强势崛起的背后,当然有齐桓公知人善任的原因,也确实有管仲的一份大功劳。所以孔子说,齐国称霸的原因不是靠武力,靠的是管仲。
从管仲在齐国的业绩来看,此人确是大才,在经济、军事、行政、政治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主张,有些政策甚至是超越他那个时代认知的。
那么,管仲的本事都是哪来的?
这当然和他饱览群书有关,但可能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管仲早年因为家道中落,生活贫困,所以做过很多职业:当过兵,做过官,还经商(当时是很卑贱的职业)。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游历了很多地方,接触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社会阶层,这对他后来从政都很有帮助,也让他的很多政策能从实际效果出发,非常“接地气”。
6
中国人对一个“好官”的评价一般分两套体系:第一套体系当然是能力体系,你必须要有能力;第二套体系是道德体系,你私德必须要好,要刚正不阿,敢于进谏,淡泊名利,还要节俭清廉,在婚姻上要从一而终。
古往今来,有些官员可能是第二套体系中的楷模,但在第一套体系里可能是碌碌无为的,不过也不影响他们名垂千古。
而管仲正好相反,他在第一套体系里得分近乎满分,但在第二套体系里打分挺难及格的。
首先,管仲的生活作风非常奢侈。管仲家仆人众多,且排场极大,作风奢靡。发展到后来,齐桓公用什么规格,什么器具,他也要照这个规格弄一套,丝毫不顾忌什么影响。
所以,尽管孔子那么夸赞管仲,但提起他这些违反儒家观念的事,还是嗤之以鼻的,说他格局太小:“管仲之器小哉!”还说他完全不懂礼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第二点,管仲不仅自己追求享乐,也鼓励乃至怂恿齐桓公享乐。齐桓公曾私下里问管仲,说自己又喜欢打猎,又好女色(“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要紧吗?管仲大大方方回答:“不要紧”。按照管仲的观点就是:一国之君,连这点癖好都不能有,那当国君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齐桓公还问过管仲:“那什么是要紧的呢?”
管仲的回答是:能不能亲贤臣而远小人,这才是最要紧的。
话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齐桓公后来非常宠幸竖刁、易牙和卫开方这三个大臣,而这三个大臣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管仲为啥不管呢?
按照管仲后来自己的话是:有我在,不怕。
但问题是,如果你死了呢?
7
公元前645年,78岁的管仲进入弥留之际。
前来看望他的齐桓公也向他交了底:“仲父啊,你这病呢咱谁也别瞒谁了,如果你去世,谁应该是你的接班人呢?”
管仲眉毛动动:“陛下您想找谁接班呢?”
齐桓公满怀信心地报出了一个名字:“鲍叔牙啊!”
结果管仲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不行!”
按照“管鲍之交”的逻辑,当年鲍叔牙如此不计前嫌地举荐了你,你管仲都要去世了,却不推荐鲍叔牙?这算不算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但管仲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鲍叔牙为人廉洁,是个好人。但他看不惯比自己能力差的,谁如果让他知道犯过一个错,他一辈子都不会忘。如果让他当宰相,上不讨好国君,下不迎合民意,早晚会得罪你!”
鲍叔牙听到管仲的话后很欣慰,认为他没有因为朋友私情而忘了国家大事——鲍叔牙就是这样一个人。
管仲给齐桓公推荐的继承人选是一个叫隰朋的人,也是一直跟随管仲办事的大臣,能力非常强。
齐桓公答应了,问管仲还有什么嘱托。管仲就说:“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他们三个人坚决不能重用!”
齐桓公大惊,问这是为啥?
接下来的一段对话,堪称经典——管仲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从逻辑上规劝齐桓公。
齐桓公问:“竖刁为了能更贴身地更好地服侍我,不惜阉割了自己成为宦官,对我如此忠心,还不能重用吗?”
管仲回答:“人性都是一样的,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都会残忍伤害,难道还指望他能爱您吗?”
齐桓公问:“我有一次说,我什么肉都吃过了,就是人肉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易牙听了后,立刻就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煮了给我吃,这样的人难道不忠心吗?”
管仲回答:“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儿女,如果连自己的儿女都下如此毒手,他对谁还能不狠心?”
齐桓公问:“卫开方为了侍奉我,十五年连一次家都没回过,连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难道还不忠心吗?”
管仲回答:“没有人是不爱自己父母的,如果连自己父母都可以抛在脑后,凭什么说他会对您忠心呢?”
从这三个问题可以看出,将死的管仲思路依旧清晰,但还有阳寿的齐桓公已经是糊涂了。
不久之后,管仲去世,齐桓公信守诺言,拜隰朋为相。
但“黄金三人组”已经崩塌了最重要的一角,齐国的衰落也不可避免了。
8
隰朋当政十个月后,也去世了。
所谓“国运”,顺时则一切顺,逆时则处处逆。
隰朋去世后,齐桓公请出了鲍叔牙做相国——这一次,已经没有其他人选了。
鲍叔牙没有推辞,但开出了一个条件:“必须辞退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三个人。”
齐桓公照做。鲍叔牙拜相。
然而,没过多久,浑身觉得不自在的齐桓公,又把竖刁、易牙和卫开方这三个人召了回来。
鲍叔牙毫无办法,心情抑郁,没多久,也去世了。
“黄金三人组”已去其二,齐国的颓势已不可挽回。
一年之后,轮到齐桓公自己了。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他的五个儿子开始拉帮结派,争夺王位继承权。而此时,齐桓公最宠幸的竖刁,易牙和卫开方三个人,知道齐桓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便积极投身到了权力斗争中去。他们试图杀死齐桓公立的太子姜昭,拥立另一个儿子姜无亏。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已经重病卧床的齐桓公被这三个人关在了自己的寝宫之内,四周竖起了高墙,任何人不得入内。完全绝粮的齐桓公,最饿的时候,只能爬出去用嘴接屋檐淌下的雨水。
最终,一代春秋霸主,被活活饿死在自己的床上。
四位王子都自称国君,厮杀了整整一年,最终外逃的太子姜昭被宋国军队送回齐国,才算结束混乱。
经此一乱,齐国从春秋霸主的宝座上跌了下来。但直到秦灭六国,齐国始终是东方的大国,且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仍是凭借着管仲留下的经济基础和法律制度。
据说,齐桓公死的时候,自己以衣袖遮面,估计是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两位老部下吧。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发言稿高中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想起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几句话:“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的,我叹服于齐桓公心胸之开阔,倾慕于管仲才华之横溢。春秋,那个君明臣贤的时代,那个青春蓬勃的时代,那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是多么令我魂牵梦萦,神往遥思。但是,我认为,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明君贤臣并不鲜见,雄才大略、任人唯贤的君主,能力超群、鞠躬尽瘁的臣子比比皆是。可是,能够推心置腹的知人,能够隐退幕后的让贤,这样的人却是寥若晨星。

因此,令我感触最深,让我奉为榜样的人就是鲍叔。知人诚可贵,让贤价更高。知人,是一种眼光;让贤则是一种气度!这份气度对于今日之青年具有更重大的人生意义。

让贤,需要一份自知之明的清醒。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不易,因此才有西方神庙上的箴言:人啊,认清自己。然而,面对功名利禄,面对权利诱惑,又有几人能够认清自己?妄自菲薄者有之,妄自尊大者更是大行其道,让“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样的悲剧一再上演的,不正是那帮认不清自己的奸佞小人吗?无法看清自己当然就难以放低姿态,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当然就利令智昏!

同学们,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词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流早已涤荡了春秋往事,但是这一份精神却凝固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正值青春,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新时代这个最伟大的舞台上,我们尽情绽放自己的光彩。但是在纠结于“时不我待”的焦虑时,在惊慌于“你追我赶”的紧迫时,在拥挤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时,我们不妨停下急切的脚步,打开心灵,回溯历史,向那些先贤们学学做人做事的智慧。

鲍叔,你就是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的一颗星。一颗我人生的启明星,扫除蒙昧给我智慧;一颗我人生的北斗星,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