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委员工作总结(通用9篇)

时间:2023-09-06 作者:FS文字使者资助委员工作总结(通用9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一

我校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天生残疾,因而家庭都较比较困难,加之很多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些残疾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牵动了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心。为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关于保障残疾学生入学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各级政府部门视助残助学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我校高度重视,一致认为,对残疾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残疾家庭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惠民之举;是学习正确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还是资助残疾学生工作走向成熟,迈进制度化、科学化、常规化的历史大跨越。

为使资助残疾学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校配全上级部门,发动全体教职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深入宣传,让社会各届各部门了解我校,了解残疾儿童,并出钱出物资助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1、在助残日,获全县教师学生捐赠款60000元

2、获资助中心拨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款:54000元

3、获救助局拨城市低保款:86400元

4、爱心车友会捐赠1000元及学生学习生活用品。

5、富迪科技有限公司捐款4800元及物质和一些学习用品。

6、创才职业中专为学生捐赠被子100床。

以上款项物质均用于学生生活伙食费、日用品、学习用品及为这些学生聘请保育员工资上。

为使资助工作长留痕迹,促进资助工作完备完善,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拟定资助系列材料建档目录,按文件、基本情况申报表、评审公示、资助表卡册、总结等分门别类,科学建档,规范装订,实行专人管理。同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受助残疾学生记住党恩,学会感恩,并把感恩的心转化成学习成长的动力,是资助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我们在资助工作中不应忽略的另一面。故要求本校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资助学生的谈心、自强自立、感恩奉献等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爱和感恩不仅要存在心里,而且要表达出来,更重要地是落实在行动上,自立成材,才是最好地感党恩,在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有能力感恩中不断成长。

总之,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达到了预期效果,今后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励,不断地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二

一、基本情况

自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以来,我校切实做到及时、全额将经费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无一遗漏。困难寄宿生资助情况:xx年班级数为11个,学生人数为307人,资助困难寄宿生6人,每人xxx元,计xxxx元。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每次资助经费全额打到学生家长的账户中,由学生家长全额领回。

二、主要做法

宣传政策,摸排情况

为掌握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手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的班

级后,在一周内通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填写贫困学生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建议,上报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校待资助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资助意见并审核,最后将资助名单上报镇、县相关机构。为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我们通过办专栏、写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资助政策,熟悉资助申报程序,即家长提出申请、教师调查走访、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名册上报、资金发放、后期监管,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资助、关心贫困学生成长、学习的良好氛围。

领会精神,落实制度

1、认真学习并坚决落实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范建立相关档案。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

资助流程,为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础上,制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计划、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

严格程序,规范档案

按照县教体局学生资助工作文件要求,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摸底,认真规范建立贫困生档案,规范管理公示原材料,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

三、存在问题

四、整改措施

持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加大教师走访力度,找准学生基本情况,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最需要的学生身边。同时,争取资金,提高学校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资助工作办公条件,使资助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完善。

本文地址:

学生期中考试总结

2016年春季大学生期末总结

学院学生党支部党性教育总结

大学生顶岗支教个人总结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三

20xx年春季我校初中阶段在籍学生706人,寄宿生约680人,义教段住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初中阶段625元/人,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初中阶段为491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487人,共发放资助资金30。6875万元。

20xx年春季我校在籍学生小学阶段226人,寄宿生约210人,享受义教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生为162人,标准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1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161人,共发放资助资金8。1万元。

20xx年春季我校宏志助学金只有低保通学生范安娜一人,资助标准为625元/人,合计发放宏志助学近625元。

20xx年春季我校享受鸡蛋、牛奶工程资助的低保在校生审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级政策及时购买鸡蛋牛奶并在学生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及时足额发放给他们带回家食用。食用后无不良反应回馈。

20xx年秋季我校初中阶段在籍学生669人,寄宿生约650人,义教段住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初中阶段625元/人,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初中阶段为344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340人,共发放资助资金21。5万元。

20xx年秋季我校在籍学生小学阶段256人,寄宿生约240人,享受义教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生为131人,标准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2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129人,共发放资助资金6。55万元。

20xx年秋季我校享受鸡蛋、牛奶工程资助的低保在校生审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级政策及时购买鸡蛋牛奶并在学生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及时足额发放给他们带回家食用。食用后无不良反应回馈。

1、建章立制制度保障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申,制定了学校资助制度和资助工作实施细则等,用于指导学校资助工作。

(1)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陈仕军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德育主任杨英为副组长,负责领导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日常资助工作,为资助工作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具体操作人员为吴德琴老师。学生学籍管理的具体负责人为教务处主任杜隆意,具体操作人员为简勇老师。资金筹集管理发放等由财务处会计刘诗亮老师、出纳王远敏老师两人负责。整个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和评审小组。

由各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组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领导和班主任、家委会代表、学生代表等为成员的评审领导小组。期初由学校德育处牵头,根据学生个人申请,各年级评定出困难学生名单并提供给学校备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德育处随机抽样家访,实地考察了解。评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并将认定的困难家庭学生名单上报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定。

(3)上榜公示,公开透明。

贫困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资助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贫困学生名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张榜公示,并公使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

2、宣传到位对象保障

我校多次利用班会课、学生集会、家长会、社区活动、教师qq群、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等机会宣传相关资助正策,并借助资助展板、黑板报、宣传栏、公使栏、电子屏等媒介长期向学生宣传相关资助正策,开学报名和期末散学典礼时,趁家长到校,我们在校门外和校园内多处张贴宣传海报,理争做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平时,通过学生自我申请,同学交叉了解,社区推荐上报,建立好班级贫困生档案。此外,针对性的家访工作,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惠民政策的影响响力。我们开展了走家访活动,广泛听取家长等群众意见。学校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均参与了走访活动,访问了多个家庭及学生。访后效果良好,提高群众对资助政策的知校度、满意度,让真正困难需要帮助的学子享受党的阳光雨露。

3、实事求是过程保障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3)、负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老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7)、家庭北镇民政办列为特困户,低保边缘户,难以维维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双下岗职共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对象着的子女。

(9)、低收入、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费用成员的子女。

第二,认定资助对象程序处处透明公开

(1)、共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资助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提出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蒲江县义务教育段住宿生生活补助申请申批表》交村委会、镇民政部门审核盖章后上交学校。填写申请表并附身份证、户籍材料复印件(户籍原件班主任必须审核)以及家庭经鸡困难的相关材料。

(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及时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近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意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学校受资助学生信息采集表》和《学校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情况统计表》上报。

(5)、资金发放。资助资金实行专项核算。资金到位后,学校及使通知家长(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校领取,学校资金发放负责人何文华老师将补助资金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照相等手续(学校德育处协助)。整个资金发放做到了无挪用、贪污、冒领。

(6)、主动、积极地筹集社会各界助学资金并发放给学生。我校每年3月都举行一次爱心基金捐款活动,鼓励全校师生捐献爱心款,作为奖、主学金发放给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20xx年,对患重病的同学还举行了单项捐款活动。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还争取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为学校校队的学生争取到了秋服类资助。此外,我们的班级、教师个人对班上特别困难的同学都有一定的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特殊学生群体,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很容易产生自卑、攀比心理,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甚至诱发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时,高度重使、密切关怀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济帮困是目标,精申解困才是最终目的。

我们教育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经济困难学生挫折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意识,要成实做事、诚信为人,做到诚信生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加强关爱教育,组织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成立师生一对一帮扶小组,组织爱心捐款,社区服务志愿者。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质,第水之恩,涌泉回报,从个人抓起,使他们养成关爱弱者,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学生勤俭节约意识。

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有林丽、侯超民、李淑芬、郭静华等。他们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是范安娜、龙玉娇、周莉、晏钧洪。他们虽然暂时苦难,但在各方面的资助下,思想端正、刻苦上进、锐意近取、表现优异。这让我们看到了资助政策的良性与良心。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主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3、受助学生信息的管理交为繁琐,特别是贫困生的班级变动。因校内资助是在不断的发生着,这就要求学生各享信息要全面,学生信息要不断跟踪调查后更新,这个工作需要大量时间去圆满完成。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细心工程、良心工成,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关爱贫困生,携手助成长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正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学校尽责、教师履职、家长满意、社会放心、学生成才。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四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助学政策,及时发放各项助学资金

学前政府助学金  按照福建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通知》(闽财教[]26号)、龙岩市财政局、教育局《关于印发龙岩市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龙财教[]33号)执行。xx年发放政府助学金56.6万元,受益幼儿666人次。(其中春季326人,助学金27.865万元;秋季340人,助学金28.735万元)。

高中国家助学金 按照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闽财教[20xx]118号)、《关于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闽财教[]75号)要求,及时按标准发放高中助学金。xx年发放高中国家助学金160.27万元,其中春季发放85.68万元,受益学生762人,秋季发放74.59万元,受益学生707人。

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  中职助学金按《福建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闽财教[]135号)、《福建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追加下达xx年市县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预算的通知》(闽财教指[]65号)执行,全年发放中职助学金34.02万元,受益学生341人次。中职免学费工作按《关于调整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财政补助方式的通知》(闽财教[]82号)执行,全日制免学费补助金502.53万元,受益学生4786人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按《转发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闽财教〔〕55号)执行,全年上杭农商行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967人(其中首贷446人),发放贷款金额617.216万元(其中首贷311.59万元)。

二积极做好社会助学工作,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

我县在认真执行国家助学政策的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教助学的良好氛围,与县慈善总会、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李新炎慈善基金会、陈景河教育基金会、黄仲咸基金会、老促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扩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社会机构资助我县贫困学生共982人,资助金额约201.125万元。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为了加强对全县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上杭县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安排2名专职工作人员,配足配齐必要的办公设备。全县各校也相应成立资助机构,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的资助工作,形成县、校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

二重视宣传,成效显著

通过上杭教育信息网、上杭县学生资助网、上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助学政策和社会助学信息,通过印发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文件通知和各类助学宣传资料,向学生和广大群众宣传国家助学政策和社会各类资助情况。全县各校通过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助学金发放仪式、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助学政策宣传,从而使国家资助政策和社会各类助学信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统一办卡、集中支付

从xx年秋季起,严格按《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助学金集中支付工作的通知》(闽教助[]15号)和《关于做好中职国家助学金集中支付工作的通知》(闽财教[]142号)精神执行中职、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学生国家助学金“统一办卡、集中支付”政策,在上级专项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及时将上级资金及县级配套资金划拨至银行,打入学生资助卡中,从而减少“助学金”发放环节,保证“助学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及时建档,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各校在每学年开学初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摸底,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录入福建省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备案,建立贫困生库。二是县资助中心分年度做好高中资助纸质和电子信息档案资料。xx年秋季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福建省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办法》要求,重新整理学生资助档案,确保学生资助档案规范、完整。与此同时将《福建省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办法》转发全县各校,要求学校按文件规定建立资助档案。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县资助中心人员参加了省资助中心组织的生源地贷款业务培训。另外,组织全县各校有关人员参加全省资助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学前教育资助工作业务视频会议,加强资助人员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熟悉资助工作业务。二是以审代训。在每学期资助信息审核、上报过程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各项资助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资助对象的确认、贫困证明的甄别、资助系统信息录入操作方法、资助材料建档等,不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加强督查,规范运作

结合开学工作检查、学校目标管理督导评估等工作,对学校资助工作宣传、公示、助学金发放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会同有关股室不定期下校进行专项检查,采取下校清点受助人数、电话回访、检查助学金发放情况等措施,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校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全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一学生低保取证难。大部分农村低保户未发放低保证,所以必须到县民政局开取证明,这给学生及家长带来极大不便。

二学校资助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资助工作较繁琐,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教师大都是兼职人员,常因教学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信息的及时上报。

三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覆盖面广,建议加强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资助人员业务能力。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五

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会计室、各班主任具体落实,广大老师积极响应学校“每名教师进十家,温暖送进每一户”号召,各年级先后开展贫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第一阶段摸底工作我校确定赵静等9名同学为上一年度扶贫帮困助学金发放对象,在上学期末由刘世攀副校长、教务处徐进文主任、以及团委陈涛书记等亲自将助学金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每到一处,他们都要同家长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同时确定凌杰等18名同学享受团县委希望工程捐助对象。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为患病的林春敏同学捐款,短短半天时间,就筹集捐款7000余元。当把这笔捐款送到林春敏同学家中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声感谢。林春敏同学自己也表示一定会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学校、社会和父母关爱。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各方努力,周边的好几个企业主已经答应向我校的林浩男等同学每年捐赠600元,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村委会也各自负担相应人数的贫困生,为他们勤奋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六

一是在进入新年度之际,及早谋划学生资助工作,依据中省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和渭南教育工作要点,制定印发了《20___年渭南市学生资助工作要点》,明确了做好20___年度资助工作十大重点任务,主要抓好贫困学生认定工作、贫困学生资格审查工作、资助资金发放工作、资助系统填报工作、精准数据建库工作、捐资助学贷款工作、资助统计公示工作、资助育人教育工作、资助典型推广工作和资助档案建立工作以及资助检查考核考评工作。

二是在新学期开学之际,3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20___年度学生资助工作会议,总结了20___年学生资助工作,表彰了先进单位,安排部署了20___年度学生资助工作,下达了《关于做好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要求。

三是结合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5月份制定了《20___年渭南教育脱贫攻坚学生资助工作方案》,主要目标任务是全市贫困学生人人有学上、无因贫失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人人有资助、无因贫辍学,主要工作责任是国家资助、政府兜底、社会捐资,达到“两不愁两保障”,主要工作目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公平、决胜建成小康社会。

四是针对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进展情况,6月份组织召开了春季学期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推进会,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讲话和学生资助工作三个重要文件,通报了五个方面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核准了四项学生资助精准数据,提出了“十个做好、八个要求”,全面迎接脱贫攻坚半年考核工作。

五是对完成好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夯实了教育部门脱贫攻坚对资助工作的管理责任、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对精准资助的组织监督责任、学校幼儿园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责任,确保了春季学期学生资助政策在我市的全面贯彻落实。

为了全面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市扎实开展了学生资助“六个一”活动,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公平公开实施,深入开展了“六个精准”活动,确保国家资助政策精准落实,广泛开展了“三项育人”教育活动,确保资助育人取得实效,形成了具有渭南特色的“663”资助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使国家资助政策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资助“六个一”活动。一是在学校开学之际,对全体师生开展一次资助政策宣讲活动,让师生首先明白国家资助政策的范围、对象、标准和程序;二是在扶贫日活动期间,深入学生家庭开展一次入户走访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三是在界定贫困学生中,开展一次公开公示活动,接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四是在资助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和家长开展一次发放“资助明白卡”和《告家长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知道资助标准、发放形式和发放时间;五是在资助工作结束后,开展一次“三见面”活动,让受助学生、家长、帮扶教师三见面,相互明白资助对象帮扶办法和资助金的用途;六是在资助过程中,开展一次资助工作满意度调查活动,对受助学生和家长进行满意度测评,让学生和家长有获得感。

2、。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资助“六个精准”活动。一是精准摸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通过入户走访、调查了解等方法,摸准贫困学生底数,形成精准资助学生花名册和精准电子信息数据,报本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二是精准建库,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全省教育扶贫精准数据库进行清理、核实、核准,与学校幼儿园上报的人数、学生信息进行核实比对,对新增加的进行补录,对已毕业离校的删除清理,同时与扶贫部门数据库再进行核实比对,确保数据库人数精准、信息精准。三是精准发放,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按照资助政策标准,足额发放资助资金,做到发放精准、标准精准、程序精准,做到不漏一生、不错一个、不差一人,同时通过“明白卡”、“提醒卡”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做好签字手续,以备案备查。四是精准统计,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对已发放资助资金的学生分类统计造册,做到逐校、逐人、逐项统计,进行再核对,做到经得起检查和审计。五是精准上报,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将发放资助金学生家长签字花名册报送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进行一次审核,准确无误的资助花名册由学校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共同备案备查。六是精准录入,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资助资金发放结束、审核无误后由专人负责,进行信息录入,做到录入与发放人数一致、与花名册人数一致、与学生信息一致、与资助资金一致、与上报数据一致。

3、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资助“三项资助育人”教育活动。为了倡导自强自立、受助感恩、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良好风气,渭南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学生中开展“三项资助育人”教育活动,让受助学生写体会、谈决心、讲感恩,赛成绩、比思想、做好事,真正将资助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与自立自强教育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把关心和教育学生作为贯穿资助工作的主线,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思想上引导学生、精神上鼓励学生、学业上提升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培养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资助育人氛围。一是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贫困学生中开展“励志·感恩·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征文形式推选典型230余名学生;二是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助学·筑梦·铸人”教育活动,并参加12月份全国组织的比赛活动;三是在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者中开展“我是资助人·共筑资助梦”论谈活动,将在7月份召开论谈会议,宣传资助典型、资助标兵。

1、扩大宣传面,提高满意度。一是借势聚力,继续利用教育脱贫攻坚向人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惠民政策,把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到每一名学生、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家长、每一个单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抓住宣传重点,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在春季学期学校开学第一个月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并用《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资助政策;四是在全市初中、高中毕业生和贫困学生中开展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两封信”和“两个预警”宣传活动,让学生明白资助政策,防止学生上当受骗,通过教育网、资助网、渭南教育周刊、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市共印发致两封信6600余份。

2、加强监督检查,注重问题整改。一是在3月份春季学期学校开学之际,开展了开学大检查活动,开展了贫困学生认定复查活动,开展了精准比对活动,进一步核实核准了春季学期贫困学生;二是在5月份,开展了学生资助资金集中发放活动,开展了学生资助数据精准建库活动,开展了全市学生资助工作交叉检查调研活动,对108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督导检查,发现和纠正了25个存在问题,向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了调研报告;三是针对全省脱贫攻坚通报我市合阳、华州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深入县区进行调查核实,向市、省脱贫攻坚办公室说明了情况,提交了调查报告,并与县市区共同分析、研究、讨论问题的甄别,举一反三,对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整改;四是6月份,按照脱贫攻坚通报我市存在提标扩面、拔高标准和资助不规范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资助对象、范围、标准、程序,坚决在6月底前整改到位,确保全市学生资助工作精准施策、精准资助、规范资助,无任何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3、规范实施资助,严格资助管理。一是继续在全市开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的学生资助规范管理活动,认真落实六项规范管理规定,积极开展规范管理活动;二是严格落实学生资助工作月报制度,与4月30日、6月30日分别向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了工作报告;三是针对脱贫攻坚的要求与国家资助政策不一致的情况,向全市印发了《关于做好村春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打好春季学期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攻坚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处理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提出了对资助政策之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采取地方资助、校内资助和社会资助三种方式达到扶贫要求的全覆盖;四是对贫困学生的界定,严格按照“八定十不定”的条件进行界定贫困学生,严禁将非贫困学生纳入资助范围,严格按照“应助尽助、不贫不助”的原则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按照“应贷尽贷、不贫不贷”的原则开展助学贷款工作;五是实行学生资助工作“一评议二公开三审核”制度,对新入学学生进行认真评议界定,对确定的贫困学生进行公示、对每学期受助学生和资助资金进行公开,对资助程序进行审核、对资助金发放进行审核、对资助学生信息数据进行审核,真真正正将规范管理落实到资助工作全过程。

1、政策落实到位,无因贫失学。春季学期,全市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中省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和贯彻执行,高中严格执行国家助学金政策、中职严格执行国家助学金政策、义务教育严格执行寄宿生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学期严格执行学前困难幼儿生活补助政策,从春季学期执行情况看,师生对资助政策知晓率比较高,学生家长群众对资助工作满意率比较高,学校幼儿园对落实资助政策精准度比较高,国家资助政策在我市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国家资助政策实现了全覆盖,中小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一名因贫失学的目标。

2、资金保障到位,无不足问题。春季学期之初,全市及时向各县市区和直属学校预算下拨了20___年学生资助资金,共下达资助资金9838.45万元,其中中省资金9085.15万元,市级配套资金753.30万元。中省资金中,中职助学金319.15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446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084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123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中,中职助学金13.3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50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380万元。春季学期已发放资助资金6446.5125万元,结余3391.9375万元将用于秋季学期学生资助。

3、资助金精准发放,无违规资助。20___年春季学期,对贫困学生开展了二次复查认定工作和资金精准发放工作,按照国家资助标准,全市春季学期共资助中小学幼儿园贫困学生99773人,发放资助资金6446.5125万元,其中高中助学金发放27187人2769.275万元、中职助学金发放20xx人207.7万元、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20693人1293.3125万元、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金发放24650人1232.5万元、学前困难幼儿生活补助金发放25166人943.725万元。其中对我市校内中小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8053人发放资助资金2454.525万元。

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在不断改革中求效益,但通过检查和调研,仍然有诸多问题和困难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研究去解决。一是县级资助工作机构建设还需要迈开大步子,在工作场所上扩大面积,在人员配备上加强力量;二是基层学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仍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要切实解决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三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涉及本地学生、外地学生,政策范围内学生、政策范围外学生,基层学校和县市区界定难、精准难、资助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全省精准数据库不精准,数据无法准确统计上报,有待于出台新办法、新措施解决资助政策与扶贫政策不相一致的问题;四是全国资助系统数据与实际发放人数不匹配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籍问题和系统功能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匹配;五是资助资金在精准预算、精准分配上与实际需要资金有差别,资金发放形式、结余留用等方面需要改进与改革管理办法;六是基层学校资助档案建设比较薄弱,学校资助档案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统一规范,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指导学校建立完整的学生资助档案,做到备案备查。

秋季学期,是新学年度的开始,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但要大胆改革创新,而且要补齐短板,充分发挥资助效益,我们将从改革制度办法入手,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规范管理上做文章,在提质增效上创新高,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教育公平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位置上。一是提高学生资助工作“两率一度”,把政策知晓率、资助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不断扩大政策宣传面,深入开展资助政策基层行,全面加强政策的学习培训,力争达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力争达到精准施策、精准资助,力争达到学生满意、群众满意;二是抓改革、抓制度、抓队伍、抓精准、抓育人,全面促进规范管理,把“五抓一促进”贯彻到秋季学生资助工作中,出台渭南市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统一资金流程、统一发放形式,出台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标准,开展学校资助标准化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精准施策、精准资助活动,全面开展资助育人教育活动,把“立德树人”与“资助育人”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渭南资助工作上台阶、出成效。三是在秋季学期开展“资助政策走基层”、“规范管理靠精准”、“立德树人铸育人”三项行动,通过政策宣传、精准管理、资助育人把全市学生资助工作推向新时代新发展,聚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七

为了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校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迅速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资助对象评审小组,配置了救助工作专职人员,制定了资助工作方案和资助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档案。

为增强资助工作政策的透明度,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我校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救助宣传工作。一是有助学宣传栏和救助公示栏,救助政策、文件、机构人员名单、救助程序补助标准及监督办法能及时与师生、家长直接见面;二是借助学校行政会、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四个会”形式宣传救助政策,使得我校师生、家长对救助政策的认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将今年资助工作落实到位,我校召开救助专题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进行了详细地部署,在实际操作中也切实坚持了“三公开”(公开救助资金总额,公开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受助学生名单及受助标准)、“三杜绝”(杜绝助情感学、助富裕学、助亲属学)原则。

为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在的确贫困学生头上。每学期开学时,学校按程序确定贫困学生的名单,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实施资助工作。维护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生实施救助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形象,落实了党和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利益这一德政之举。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会持之以恒,对贫困生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强,更好的完成贫困生资助工作,我们希望资助工作形成常态,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对我校部分学生是一个极大地支持和鼓励,对于稳定学生、减少辍学,提升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八

20xx年春季,我园共有幼儿160人,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的幼儿12人,接受园内救助幼儿18人,共计30人,共计提供救助资金9200元。

1、宣传资助政策。

在园内和幼儿所在村、组张贴布告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成立资助贫困幼儿评审领导小组

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顺利推进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政策,体现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贫困家庭的幼儿不受经济影响,能认真学习、完成学业。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幼儿;

(7)、家庭被镇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双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的子女。

3、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幼儿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教育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和镇政府审核后上交幼儿园。

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幼儿园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幼儿名单,填写好《雁江区教育资助汇总表》上报。

(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由银行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

4、享受资助的幼儿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幼儿作出适当调整。

1、贫困幼儿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幼儿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幼儿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幼儿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资助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幼儿园将"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全面覆盖,深入到每一个幼儿家庭宣传政策,全面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政策,使资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

资助委员工作总结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完小

通过前期的学生申请、学校走访、等级认定、结果公示、以及开卡等阶段,我校2021年秋季非寄宿生资助上报审核77人,通过60人:其中包含建档立卡10人,其他等级贫困学生50人。每人享受资助250元,合计资助款为:15000元。

学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始终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管理的重要位量上。我们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王传高校长任组长,为资助工作第一责任人,赵校长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班主任、学生代表为成员,做到了机构使全,以确保学生的助学金准确的发放,切实推进和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

为了使资助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我们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我校资助工作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订为资助工作的宣传落实以及检査提供了参考,使资助工作能够做到制度化。

1、

各班班主任为宣传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开展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2、

每学期开学初,资助管理科组织班主任召开资助工作专题会,把县教育局资助中心文件及资助的申请流程印发给每一位班主任,对国家的资助项目、受助对象、受助范围、申请资助的学生需要交纳哪些证明和材料向班主任进行了详细的培训讲解。在资助的申请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真正理解资助申请的每一步操作的程序。在会上我们明确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按照资助政策的文件和学校的要求认真开展申请工作,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资助申请逐一审核。

学校坚持受助学生本人申请,班级上报,严格照国家资助攻策界定资助对象。

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将学生的申请材料、汇总表、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学校资助的各类文件都分年度装订,建档备查,建立了规范的台账,账目清晰。

每次接到上级部门的考勤通知后,及时让班主任通知到每一位享受资助的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勤,如果学生请假,能够按时做好记录并向上级部门反馈。

积板参加了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组织开展的“资助育人”活动,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资助育人”主题班会等相关活动。

1、

校照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的规定,严格规范对我校的每个生的学籍申报,及时将流失学生的学籍注销,保证了资助经费准确地发放到学校学生的资助卡上。

我校严格按照市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的文件要求,严把资助金发放,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

以上是我校对2021年度资助工作的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