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意义精选

时间:2023-05-16 作者:储xy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意义篇一

;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教案

教案编号:cm1-001

本次授课题目: 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对应教学

大纲章节: 第一章 教师、听课对象、时间和地点: 教学目标: 了解本课程整体结构、预备知识和学习方法

熟悉工程成本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成本管理的历史沿革

熟悉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熟悉国际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和工程造价的职业资格 教学重点: 本课程教学方式及特点

工程成本管理发展历程

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及化解措施: 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结合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举例说明)

工程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复习已学相关课程内容,讲解后续课程基本内容) 教 学 过 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本课程整体结构、预备知识和学习方法及课程参考书目 10分钟 讲解 听课,理解 2 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 15分钟 讲解,举例说明,回答问题 听课,理解,提问 3 工程成本管理的历史发展 30分钟 讲解 听课,记录 4 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20分钟 讲解,回答问题 听课,理解,提问 5 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和职业资格 10分钟 讲解 听课,记录 6 课程最终要求,考试安排 5分钟 讲解,回答问题 听课,理解,提问

工程成本管理概述(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工程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让其明确本课程学习的预备知识及学习的方法,并让其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本章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工程成本管理发展历程和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本章教学内容

(一)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

1.工程成本的定义

成本就是为达到一定目标(如生产产品等)所耗费资源的货币体现。

工程成本则是围绕工程而发生的资源耗费的货币体现,包括了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耗费。工程成本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

2.工程成本与造价、投资和费用的关系

(1)工程成本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从英文翻译来看,成本和造价都可以用cost表示。但在国内的工程实践中,成本和造价还是有区别的。

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性质不同和概念定义的角度不同两个方面。造价除了包括成本,还包括创造出来的利润税金,即造价是成本、税金及利润之和,但狭义的造价与成本的概念时等同的。

共同点则主要体现在两者构成上有相同之处、两者均影响项目利润。因此,在很多地方两者是混用的。

(2)工程成本与工程投资的关系

投资与成本均是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发生的支出,二者之间的界线在某些情况下是较模糊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3)工程成本与工程费用

为了避免提到立场,而是纯粹探讨管理本身的方法,有的人提出“费用”一词,认为费用是一个较中性的词,脱离立场,不过分强调业主或承包商,只是强调完成工程的必须的付出。比如九五优秀教材《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一书中,将pmbok知识体系的“cost management”翻译成“费用管理”。

因此,在本课程中,成本和费用是等同的。

3.与成本相关的概念

(1)静态投资

静态投资是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它包含因工程量误差而引起的工程造价的增减。

一般把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费用,其他费用(不包括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和预备费的基本预备费之和,作为静态投资。

(2)动态投资

动态投资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预计所需投资的总和,包括静态投资,价格上涨等风险因素而需要增加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预计所需的利息支出。

动态投资=静态投资+工程造价调整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4.工程成本的特征

(1)单件性计价(通过特殊程序就各个项目计算建设工程成本);

每个建设工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功能、规模,每项工程的结构、空间分割、设备配置和内外装饰都有不同的要求。建设工程还必须在结构、造型等方面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这就使建设项目的实物形态千差万别。再加上不同地区构成投资费用的各种要素的差异,最终导致建设项目投资的千差万别。因此,建设项目只能通过特殊的程序(编制估算、概算、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及最后确定竣工决算等),就每个项目单独估算、计算其投资。

程序:估算、概算、预算、合同价、结算价、最后确定竣工决算

(2)多次性计价(计价过程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如图1.1所示。

图1.1 多次性估价示意图

(3)计价依据的复杂性

建设项目投资的估价依据复杂,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建设阶段有不同的估价依据,且互为基础和指导,互相影响。如预算定额是概算定额(指标)编制的基础,概算定额(指标)又是估算指标编制的基础,反过来,估算指标又控制概算定额(指标)的水平,概算定额(指标)又控制预算定额的水平。间接费定额以直接费定额为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了建设项目投资的内容等等,都说明了建设项目投资的估价依据复杂的特点。

(4)按工程构成的分部组合计价;

在建设工程中,凡是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为单项工程。

各单项工程又可分解为各个能独立施工的单位工程。可把单位工程进一步分解为分部工程。

还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及规格,把分部工程更细致的分解为分项工程。其分解程序如图1.2所示

图1.2 分部工程分解程序图

(二)工程成本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1.国际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1)发展历程

① 国际工程估价的产生

国外工程估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那时大多数的建筑都比较小,且设计简单。业主一般请当地的工匠来负责房屋的设计和建造,重要的建筑,业主则直接购买材料,雇佣工匠或者雇佣一个主要的工匠(通常是石匠)来代表其利益负责监督项目的建造。工程完成后按双方事先协商好的总价支付,或者先确定一个单位单价,然后乘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现代意义上的工程估价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最先产生的是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英国。16世纪至18世纪,技术发展促使大批工业厂房的兴建,许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向城市集中,需要大量住房,从而使建筑业逐渐得到发展,设计和施工逐步分离为独立的专业。工程数量和工程规模的扩大要求有专人对已完工程量进行测量、计算工料和进行估价。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逐步专门化,并被称为工料测量师。他们以工匠小组的名义与工程委托人和建筑师洽商,估算和确定工程价款。工程估价由此产生。

② 国际工程估价的发展

19世纪20年代,英国在经历了多年战争后,国家负债严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当时英国军队需要大量的军营,为了节约成本,特别成立了军营筹建办公室。军营筹建办公室决定每一个工程由一个承包商负责,由该承包商负责统筹工程中各个工种的工作,并且通过竞争报价的方式来选择承包商。这种承包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费用支出。

竞争性招标需要每个承包商在工程开始前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工程情况做出工程估价。参与投标的承包商往往雇佣一个估价师为自己做此工作,而业主(或代表业主利益的工程师)也需要雇佣一个估价师为自己计算拟建工程的工程量,为承包商提供工程量清单。这样在估价领域里有了两种类型的估价师,一种受雇于业主或业主的代表建筑师,另一种则受雇于承包商。从此,工程估价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专业。

到了19世纪30年代,计算工程量、提供工程量清单发展成为业主估价师的职责。所有的投标都以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从而使投标结果具有可比性。当发生工程变更后,工程量清单就成为调整工程价款的依据与基础。1881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成立,这个时期完成了工程估价第一次飞跃。至此,工程委托人能够在工程开工之前,预先了解到需要支付的投资额,但是他还不能做到在设计阶段就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投资进行准确预计,并对设计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因此,往往在招标时或招标后才发现,根据当时完成的设计,工程费用过高、投资不足,不得不中途停工或修改设计。业主为了使投资花得明智和恰当,为了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迫切要求在设计的早期阶段以至在作投资决策时,就开始进行投资估算,并对设计进行控制。

1922年,工程估价领域出版了第一本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使得工程量计算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加强了工程量清单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竞争性投标的发展。

1950年,英国的教育部为了控制大型教育设施的成本,采用了分部工程成本规划法(elemental cost planning),随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的成本研究小组(rics cost research panel )也提出了其他的成本分析和规划方法。成本规划法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估价工作的意义,使估价工作从原来被动的工作状况转变成主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个“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就在英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应运而生,完成了工程估价的第二次飞跃。

1964年,rics成本信息服务部门(rics building cost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bcis)又在估价领域跨出了一大步。bcis颁布了划分建筑工程的标准方法,这样使得每个工程的成本可以以相同的方法分摊到各分部中,从而方便了不同工程的成本比较和成本信息资料的储存。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建筑业有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认为在对各种可选方案进行估价时仅仅考虑初始成本是不够的,还应考虑到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维修和运营成本。这种“使用成本”或“总成本”论进—步地拓展了估价工作的含义,从而使估价工作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

以英国为例:

17世纪:设计与施工分离,对已完成工程进行计价

19世纪:招投标,根据图纸估价,1881年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成立

20世纪:设计前期进行计价

(2)发展特点

从上述工程估价发展简史中不难看出,工程估价是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日臻完善的,这个发展过程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① 从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先算账。即从最初只是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的价格,逐步发展到在开工前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估价,进而发展到在初步设计时提出概算,在可行性研究时提出投资估算,从而成为业主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② 从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发展到能动地影响设计和施工。最初负责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和结算,以后逐步发展到在设计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做出预测,并对设计和施工过程投资的支出进行监督和控制,进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③ 从依附于施工者或建筑师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如在英国,有专业学会,有统一的业务职称评定和职业守则。不少高等院校也开设了工程估价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例:英国:工料测量师(qs);美国:成本工程师;中国:造价工程师

2.我国工程成本管理的历史沿革

(1)北宋时期已有雏形,如《营造法式》。

早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土木建筑家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工料计算方面的第一部巨著。《营造法式》共有三十四卷,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5个部分。第十六至二十五卷是各工种计算用工量的规定,第二十六卷至二十八卷是各工程计算用料的规定。

在中国古代工程中,很重视材料消耗的计算,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计算工程工料消耗的方法和计算工程费用的方法,以则例的形式保存并流传下来。如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就是一部优秀的算工算料著作,它包括27种建筑物的各部尺寸单位和瓦工油漆等工作的算工算料算账法。梁思成先生曾将搜集到的古代算工算料方面的秘传抄本编著成《营造算例》一书。

(2)19世纪末,少量的工程采用了招投标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工程估价的产生,应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当时在外国资本侵入的一些口岸和沿海城市,工程投资的规模有所扩大,出现了招投标承包方式,建筑市场开始形成。为适应这一形势,国外工程估价方法和经验逐步传入。

(3)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预算做法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国民经济的恢复,在沿用过去的招标方法时,私营营造商利用国家工程估价方法不完善的弱点,一方面高估投标造价,另一方面在施工中又偷工减料,严重地阻碍了基本建设的发展。为了改变上述局面,党和国家对私营营造商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学习前苏联的预算作法,这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0世纪80年代,概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恢复重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80年代初,国家计委成立了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和标准定额局,80年代末,建设部又成立了标准定额司,各省市、各部委建立了定额管理站,全国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概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发展的文件、以及大量的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

(5)90年代初期,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20世纪90年代初,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①改革现行的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②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③对政府投资工程和非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不同的定价方式;④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工程造价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定价行为。1990年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1996年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对推动工程造价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6)2003年7月1日起,建设部发布《清单计价规范》,与国际接轨。

2003年2月,建设部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要求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对于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应执行此规范,并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工程招投标计价方式,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深化建设工程造价改革、规范计价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建设市场向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筑市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还很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完善。

(三)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全过程成本管理原则

(1)理论基础:

基于活动(作业)的成本核算的原理和基于活动(作业)的管理

(2)全过程成本计划原理

工程成本是由建设工程活动引起的;

工程作业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决定了工程成本;

开展工程活动的组织方式对工程成本有很大影响;

成本科目划分与设置也对成本影响很大

(3)全过程成本控制原理

可以减少无效劳动;

可以通过改善方法控制成本;

可以使活动的结果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可以及时产生成本控制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2.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原则

(1)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指工程项目从构思到建成投入使用,直到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总和,包括建设成本、使用成本和拆除成本。

(2)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原则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以“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总成本的最小化”原则,核心是成本规划与控制不能只追求一次性建设投资的接生,而是要从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范围来考虑成本的节约,尤其是要考虑工程建成后的运营和维护费用。

3.可持续发展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应用

建筑工程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提高会带来工程成本的降低。

4.帕雷托法则

(1)帕雷托法则的含义

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酬劳之间,本来就不平衡。因此,主张以一个最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获得最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

(2)帕雷托法则在成本规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可以用来选择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对象。

一般,建筑产品的成本不是均匀的分配在每一个分项工程上的。据统计,有大约占全部分项工程数目10%—20%左右的主要分项工程,其成本占建筑产品总成本的60%—80%,因此,这些分项工程应作为成本的重点。

5.以设计阶段为重点,以动态控制为主的控制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

图1.2是国外描述的不同建设阶段影响建设工程成本程度的坐标图,与我国情况大致是吻合的。从该图可看出,影响工程成本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2)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原理见下图,这种控制是动态的,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

6.工程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原则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系统原则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必须服从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必须与其他相关活动相协调;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必须重视内部关系的协调。

7.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信息管理。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建筑业的项目管理由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了提升国际先进项目管理基本经验的新走向。

“鲁布革”经验:“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

(四)国际工程成本管理的模式

1.英国工程成本管理模式的特点

(1)政府的适度调控;(2)合理的计价依据;(3)系统的成本信息采集体系市场化的动态估价和控制;(4)通用的合同文本。

2.美国工程成本管理模式的特点

(1)公私项目分别对待;(2)广泛应用价值工程;(3)成本计价标准的市场化;(4)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工程师

3.日本工程成本管理模式的特点

(1)工程积算制度;(2)建筑数量积算基准;(3)建筑工程积算基准。

(五)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关执业资格

1.工程造价相关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变迁

(1)1992.6 建设部《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

(2)1995.3 建设部《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3)1996.8 财政部《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4)1996.8 建设部:《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5)2001.12 国家法改委《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6)2003.1 建设部《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7)2003.10 国家质监局《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8)2004.2 国家法改委《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认证制度暂行规定》

2.工程成本管理相关执业资格制度的对比分析

(1)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是执业资格制度的基础,直接限制了资格考试的参与范围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从业经历。工程造价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对比如表1.1所示。

表1.1 工程造价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

序号 名称 报考条件 1 注册监理工程师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设计或施工管理实践经验 2 房地产估价师 1.相关学科中专学历,8年以上相关专业经历,其中从事房地产估价实务满5年。

2.相关学科大专学历,6年以上相关专业经历,其中从事房地产估价实务满4年。

3.相关学科学士学位,4年以上相关专业经历,其中从事房地产估价实务满3年。

4.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第二学位、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房地产估价实务满2年。

5.房地产估价相关学科博士学位的。

6.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专业初级资格或审计、会计、统计专业助理级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具有10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其中从事房地产估价实务满6年,成绩特别突出的。 3 注册资产评估师 1.经济类、工程类大专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

2.经济类、工程类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1年。

3.经济类、工程类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1年。

4.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博士学位。

5.非经济类、工程类专业毕业,其相对应的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年限延长2年。

6.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会计、审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5年。 4 注册造价工程师 1.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2.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3.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获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4.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5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1.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8年。

2.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6年。

3.获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4年。

4.获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3年。

5.获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2年。

6.获非工程技术类、工程经济类专业上述学历或学位人员,其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年限相应增加2年。 6 一级建造师 1.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6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满4年。

2.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3.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4.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硕士学位,工作满2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5.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博士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7 注册设备监理师 1.取得工程技术专业中专学历,累计从事设备工程专业工作满20年。

2.取得工程技术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设备工程专业工作满15年。

3.取得工程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累计从事设备工程专业工作满10年。

4.取得工程技术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累计从事设备工程专业工作满5年。

续前表

8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 1.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10年。

2.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8年。

3.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硕士学位,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5年。

4.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博士学位,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3年。

5.取得非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学历或学位,其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2)考试科目与成绩滚动年限

考试科目直接反映执业资格的考核要求,决定了执业资格的特色与执业范围。成绩滚动年限指考试成绩的有效年限。工程估价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与成绩滚动年限的对比如表1.2所示。

表1.2 工程估价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与成绩滚动年限

序号 名称 考试科目 成绩滚动年限 1 注册监理工程师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2 2 房地产估价师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投资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 2 3 注册资产评估师 《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3 4 注册造价工程师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分土建和安装两个专业)、《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2 5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工程咨询概论》、《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3 6 一级建造师 《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2 7 注册设备监理师 《设备工程监理基础及相关知识》、《设备监理合同管理》、《质量、投资、进度控制》、《设备监综合实务与案例分析》 2 8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 《宏观经济政策》、《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投资建设项目组织》、《投资建设项目实施》 2 四、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工程成本管理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国际工程成本管理的发展动态,明确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并熟悉国外工程成本管理的模式和与工程成本管理相关的一些执业资格。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幻灯制作,课堂提问及讨论。

天津大学本科生课程教案

3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 标

合同实施

竣工验收

投资估算

设计总概算

修正总概算

施工图预算

合同价

结算价

竣工决算

估算指标

概算指标

概算定额

预算定额

企业定额

分部工程

工程项目

分项工程

单位工程

单项工程

设计

招标、发包

设计要求改变(设计标准、平面布置等)

图1.3 不同建设阶段影响建设工程投资程度的坐标图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发包

影响投资的程度%

项目进展时间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准备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1/4

10

25

35

75

95

100

项目决策

图1.4 工程成本控制流程图

人力、财力、物力投入

事先分析各种产

生偏差的原因

决策,采取预防措施

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收集投资实际

支出数据

工程进展

工程项目计划投资额(目标值)

投资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偏差

实际值

干扰

相关热词搜索:;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意义篇二

;

工程设计阶段成本规划与控制分析

摘要: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成本相较于工程建设实施的其它阶段,其效果最为显著和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工程设计阶段如何利用设计方案比选、价值管理手段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规划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

abstract: in other stages of the design stage to control engineering cost compared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is most remarkable and significa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how to use in engineering design stage design scheme selection, value management means and the total life cycle cost control and cost reduction planning idea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design stage; cost control; life cycle; valu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大量的工程建设数据得出,一个项目80%的造价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所以后续的控制只能影响到其余的20%投资。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分析可以使造价构成更合理,控制工作更主动,通过工程技术与经济统筹分析,从而提高资金利用以及投资控制效率。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实施的最关键环节,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成本相较于工程建设实施的其它阶段,其效果最为显著和明显。一、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比选方法

设计方案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或在资金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项目功能水平。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费用[1]。功能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选择项目合理的功能水平,同时也要根据远景发展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设计方案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方法,例:某住宅工程项目设计为六层单元式住宅,现有如下两个备选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砖混结构,一梯三户,由三个单元组成,共54户。建筑面积3949.62m2(含1/2阳台面积)。浅埋砖砌条形基础。按该地区建筑节能有关规定要求,外墙为370厚砖墙,内做保温层。内墙为240厚砖墙。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设计,沿外墙和内墙、纵墙的楼板处及基础处均设圈梁,沿外墙的拐角及内外墙的交接处均设构造柱。现浇筋混凝土楼板。

方案二:将砖混结构改为内浇外砌结构体系。经设计人员核定,内横墙厚度为140mm,内纵墙为160mm,选c20混凝土。其它部位的做法、选材及建筑标准均按原方案不变。

根据两个方案建立对比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从平面技术经济指标来看,因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外墙做法相同,建筑面积不变。但方案二的内墙厚度减薄,所以增加了使用面积。从对比可以看出,在保持方案一的平面布局、使用功能不变的原则上,方案二由于内墙厚度减薄,增加使用面积84.78m2,每户平均增加1.57m2,增加率为3.03%。

从造价上进行分析,按当时当地市场价格计算,方案一的概算总值为4108494元(含基础、设备、电气,下同),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折合1040.23元;方案二概算总值为4272695元,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折合1081.80元。如按使用面积计算,单方造价方案一为1468.79元,方案二为1482.56元。

综合比较得出,从平面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两个因素的分析比较看,方案二增加使用面积较多,增加造价较少。将其他有关费用计入后进行比较按该地区有关规定。方案一计交55295元,方案二计交27647元。将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计入后,两者的差距又进一步缩小。按建筑面积计算,方案二由未计入该项费用前的4%降至3.28%。按使用面积计算,由原来的0.94%降至0.24%。综合比较后的结果是:每户增加使用面积1.57m2,多投入252.45元,综合经济效果较好。

二、价值管理在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价值管理主要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工程建筑的使用价值,其在活动领域上侧重于研究设计阶段[3]。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工程的功能、又可降低工程的造价;保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工程造价[2];在造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工程功能;在功能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使造价大幅度降低;在造价略有上升的情况下,使功能大幅度提高。

实例分析:

某厂有三层混砖结构住宅14幢。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人数逐年增加,职工住房条件日趋紧张。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该厂决定在原有住宅区内新建住宅。

(1)新建住宅功能分析。为了使住宅扩建工程达到投资少、效益高的目的。价值工程小组工作人员认真分析了住宅扩建工程的功能,认为增加住房户数(f1)、改善居住条件(f2)、增加使用面积(f3)、利用原有土地(f4)、保护原有林木(f5)等五项功能作为主要功能。

(2)功能评价。经价值工程小组集体讨论,认为增加住房户数最重要,其次改善居住条件与增加使用面积同等重要,利用原有土地与保护原有林木同样不太重要。即f1f2=f3f4=f5,利用0~4评分法,各项功能的评价系数见下表1。

0-4评分法:

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

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

同样重要或基本同样重要时,则两个功能因素各得2分。

表10-4评分法

(3)方案创新。在对该住宅功能评价的基础上,为确定住宅扩建工程设计方案,价值工程人员走访了住宅原设计施工负责人,调查了解住宅的居住情况和建筑物自然状况,认真审核住宅楼的原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最后认定原住宅地基条件较好,地下水位深且地耐力大;原建筑虽经多年使用,但各承重构件尤其原基础十分牢固,具有承受更大荷载的潜力。价值工程人员经过严密计算分析和征求各方面意见,提出两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对原住宅楼实施大修理的基础上加层。工程内容包括:屋顶地面翻修。内墙粉刷、外墙抹灰。增加厨房、厕所(333m2)。改造给排水工程。增建两层住房(505 m2)。工程需投资50万元,工期4个月,施工期间住户需全部迁出。工程完工后,可增加住户18户,原有绿化林木50%被破坏。

方案二:拆除旧住宅,建设新住宅。工程内容包括:拆除原有住宅两栋,可新建一栋,新建住宅每栋50套,每套80 m2,工程需投资100万元,工期8个月,施工期间住户需全部迁出。工程完工后,可增加住户18户,原有绿化林木全部被破坏。

(4)方案评价。利用加权评分法对甲乙两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方案一的加权得分为6.1,方案二的加权得分为5.95,计算可知,修理加层方案价值系数较大,据此选定方案一为最优方案。

价值管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尤其是通过在投资意向阶段的切入,基于业主的企业发展战略,评估投资意向,来协助业主作出投资决策,避免业主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另外,价值管理还通过功能分析等手段来研究对象的功能,剔除不必要的功能来节省成本,成本的减少通常是价值管理的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

三、全生命周期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注重一次性建设成本,而忽视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注重一次性建设成本和后期的运营及维护成本之间的平衡。按照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在项目前期的策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使运营和维护阶段信息流向前集成,达到建设运营一体化,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要实现信息流向前集成,就要运用早期价值管理思想,因为成本问题的实质就是价值的缺失或过剩。

参考文献:[1]瞿万波.设计阶段建筑结构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2010,(31):60.

[2]苗雨,刘国庆,莫海峰等.房地产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与管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3]许经斌.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1,30(6)::10.3969/.1006-4311.2011.06.103.

相关热词搜索:;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意义篇三

;

第十章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15级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主要内容

第二节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系统设计概述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另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需要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得批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完成新系统的设计。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2)信息系统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

自顶向下结构化的设计方法是目前系统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用户工作台

工程成本估算

工程成本计划

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核算

工程成本分析与预测

工程考核与评价

基础数据设置

用户管理

系统帮助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1)用户工作台:按照登录系统用户的角色,将待完成工作和相关提示信息展示给登录用户,以提示登录用户及时处理日常业务。

(2)工程成本估算子系统:包括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策划、工程项目分解、工程量计算和工程成本估算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成本估算子系统

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策划

工程项目分解

工程量计算

工程成本估算

(3)工程成本计划子系统:包括工程责任成本计划,工程目标成本计划编制,工程目标成本分解与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分配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工程成本计划子系统

工程责任成本计划

工程目标成本计划编制

工程目标成本分解

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分配

(4)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子系统,包括材料采购与使用控制、现场设施配置规模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分包价格控制、工程变更管理和工程索赔管理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子系统

材料采购与使用控制

现场设施配置规模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

分包价格控制

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索赔管理

(5)工程成本核算子系统:包括工程人工费核算、工程材料费核算、周转材料费核算、结构件费核算、设备使用费核算,其他直接费核算、施工间接费核算、分包工程成本核算以及项目月度成本报告编制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工程人工费核算

工程材料费核算

施工间接费核算

设备使用费核算

其他直接费核算

报告编制

项目月度成本

工程成本核算子系统

周转材料费核算

分包工程成本核算

结构件费核算

(6)工程成本分析与预测子系统:包括人工费偏差分析、材料费偏差分析、机械使用费偏差分析,施工间接费偏差分析以及项目后期成本趋势预测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工程成本分析与预测子系统

人工费偏差分析

材料费偏差分析

机械使用费偏差分析

施工间接费偏差分析

项目后期成本趋势预测

(7)工程成本考核与评价子系统:包括工程项目效益全面评价、工程质量评价、工程工期成本评价、工程成本评价以及工程项目总结等模块,如图所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工程成本考核与评价子系统

工程项目效益全面评价

工程质量评价

工程工期成本评价

工程成本评价

工程项目总结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8)基础数据设置子系统:包括数据编码、人员库管理、材料库管理、企业定额管理、设备库管理以及工程成本核算科目管理等模块,如图所示。

基础数据设置子系统

数据编码

人员库管理

材料库管理

企业定额管理

设备库管理

工程成本核算科目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划分

(9)用户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角色管理、用户基本信息管理以及用户角色权限设置等模块,如图所示。

(10)系统帮助子系统:为用户提供系统操作指南

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角色管理

用户基本信息管理

用户角色权限设置

常用软件及信息资源

概预算软件

招标管理软件

bim软件

公司专业成本管理软件

信息资源 p365 表10-2

q&a

相关热词搜索:;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意义篇四

;

《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简介

三、编制依据

1、概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为2014年12月份;

2、河南省水利厅颁发的《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及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豫水建(2006)第52号文)及其附件:

(1)第一册《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2)第二、三册《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3)第四、五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4)第六册《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

(5)第七册《施工机械台时费概(预)算定额》;

3、监理费按照《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算;

4、勘测设计费按国家发改委[2002]10号文颁布的计算办法计算;前期勘测设计费按国家发改价格 [2006] 1352号文颁布的计算办法计算;

5、设计文件;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7、《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

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四、编制要求

1、为业主方招标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过程附在预算书后面;

2、编制完整的排水箱涵工程施工招标控制价。

3、要求编制内容齐全,计算准确,格式符合要求。

五、成果要求

1、**工程工程量清单一份,a4纸打印,封皮白色,订书机简单装订;

2、**工程施工招标控制价一份,a4纸打印,封皮白色,订书机简单装订。

六、说明

工程量清单为必选项目,招标控制价为可选项目,二者全部完成且成果基本合理可直接认定优秀成果。

2011级工程管理(造价方向)

1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