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7篇)

时间:2023-04-12 作者:储xy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一

1.加强防汛应急防范能力建设。一是完善重点水利工程防御体系。修订印发了《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快推进总投资2.97亿元的××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国家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供水配套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水库工作。土地征收方面,淹没区已签约6920.639亩土地,已征收4946亩土地;抬田区已签约1288.4781亩土地。供地方面,已分三期完成供地445.55公顷(6683.23亩),并签订划拨决定书,剩余1771.16亩土地,待完成拆迁补偿清表等工作后办理供地。货币补偿房屋拆迁方面,选择货币补偿需拆除的建构筑物458处,已拆除435处,剩余23处待完成腾空后立即拆除。移民安置房建设方面,我区移民安置区一期工程已完工,移民安置区二期已完成投资约7700万元,外墙保温完成85%,门窗工程完成20%,正在进行室内水电暖铺设、地面砂浆找平及防水涂料涂刷工作,整体形象进度达到66%。系统推进河湖海岸线治理。加大岸线巡查频次、全方位抓好海洋监察管理。制定每月执法巡查计划,建立××海洋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度,截至目前共开展巡查60余次。实施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程序,进一步规范全区海域使用权出让程序。今年以来,新确权海域1宗,受理海域过户申请54宗,变更申请5宗,续期申请12宗,核准办理71宗。

2.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城市防洪防涝能力。进一步修改完善《××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综合行政执法局强降雨极端天气应对方案》,认真做好城区排水管道疏通清淤和涵洞清淤工作,自2019年至今,已清淤排水管道150公里,雨水涵洞4公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编制《××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编《××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截至目前,《××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已完成编制工作,待区政府下发正式文件。《××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正在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开始进行编制工作预计12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

(二)推进水安全保障及优化利用

3.深度推进节水控水。一是坚持总量强度双控,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20xx年以来,向154个单位下达取水计划4516.2万方。用水计划下达后,加强日常监管,对重点取用水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逐月调度,按季考核,对超用水计划用水户及时给予提醒,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原因,并执行超计划加价征收水资源税。二是强化用水统计监测,20xx年以来,安装并上线山东省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系统设备124套。按照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整改提升要求,完成农业灌溉取水项目(共117个)、规模以下农村饮水项目(453个)的整改工作,实现取用水专项整治系统整改台帐全部销号。三是加强节水宣传,在“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期间开展节水宣传工作。落实节水评价审查和节水“三同时”制度,20xx年以来,全区共计开展水资源论证项目534个,新发和换发取水许可证549个,全部按要求进行节水评价并依据行业用水标准来核定许可水量。四是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省市要求,制定《××区水权交易实施办法》,明确水权确权登记的方式方法、规则和流程,明确确权登记与流转的监管主体、对象与监管内容等事项,逐步推进水权市场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五是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争取上级资金5000万元,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约2450万元,计划11月底前基本完成工程建设。20xx年以来,共立案查处6起未经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采用地表水案件,共罚款12万元。四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变革,截至目前,完成水肥一体化新增面积6200亩(农业农村局)。累计形成海绵城市面积10.045平方公里。安装并上线山东省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系统设备124套,出台《××区水权交易实施办法》,明确水权确权登记的方式方法、规则和流程,明确确权登记与流转的监管主体、对象与监管内容等事项,逐步推进水权市场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4.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健全陆海统筹的治理机制。制定《××区海洋灾害风险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多部门协调配合能力,有效应对海洋灾害风险。加大设施维护管理力度,安排养护管理企业对陈旧破损设施、照明设备等进行全面整修更换。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根据《××市水产养殖入海排污口整治现场核查工作方案》,继续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区水产养殖排污口逐个开展核查,第三季度完成核查销号19个。结合岸线巡查、海域监察、碍航养殖清理等常态化执法行动,开展“碧海20xx”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二是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全陆海统筹的治理机制。按照“一口一策”原则,完成203个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严格整治销号程序,在省、市两级入海排污口监管平台完善入海排污口销号档案,建立“一口一档”动态监管台账,实行逐口质控核查,确保入海排污口整治质量。编制完成《××区入海河流总氮来源调查与污染控制实施方案》,制定了《××河道综合治理方案》。开展海上“清网”、“清湾”行动。向辖区养殖户发放了《关于限期清理碍航养殖设施的通告》227份,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海违法违规行为,利用伏季休渔期开展“清网·清湾”行动,清理“地笼”2800余个,网具2万余米;加快碍航养殖清理,今年以来共清理碍航水域和禁养区水域580余亩。

5.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下发《××区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拟定了《××区“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规划》,制定了《臭氧管控排放源清单》,持续加强全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建立了《××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项目台账》,推进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下发《××区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报废更新。修订完善了20xx年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急减排清单,做到158家涉气企业全覆盖。二是深化水生态治理。推进“千吨万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监控中心定期对××连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监督性监测。与××建立了县际间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成省级下达的县际间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订,明确补偿基准、补偿方式、补偿额度、水质测定的基本要求。三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为武宁垃圾处理厂、台湾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供用地197.66亩;科学编制成片开发方案;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水平,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在控制用地总量的前提下,以符合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的项目落地为基础,作为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优先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实行“以地招商”,精准对接生物医药、黄金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项目,不断提高项目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6.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管控治理。一是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制定并印发《××市××区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成立了××区新一轮“四减四增”工作专班,督导有关部门和单位推动具体目标落实。二是强化工业污染源管控治理。加强环境执法力度,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和全国固废信息app系统监管方式,对危险废物处置和重点产生单位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监管。一是加强重点产生单位环境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从产生到处置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制度及标准规范的要求,依法严厉打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非法处置等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各环节是否落实到位,重点检查各类手续、台账记录是否齐全规范,污染防治设施是否落实到位,固废管理系统是否规范运行,另一方面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问题落实不到位的督促及时进行整改,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逾期不改正问题隐患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576人次,检查企业592次。做到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目前,全区省定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742个,均按要求配套建设了畜禽粪污暂存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已指导278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建了374台(座)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另外继续推广污水发酵囊、沼气池及其他污水处理设备,将养殖污水转化为液态肥还田,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建设生物全降解地膜300亩已完成;建设农膜残留监测点6个已采样送检,检测报告待出。四是强化工业污染源管控治理。一是严把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备案审查关。截至目前,经区工信局核准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无新增“两高”和高耗水项目;二是协助××做好“一企一管”和地上管廊建设改造。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已按“一企一管”设计、建设要求,预留了10路进水管道。园区企业建有总长度为9公里的集工艺物料管道、供热管道、供水管道、污水管道于一体的的管廊,管廊建设和企业项目主体同时建设、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7.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一是提高城镇生活污染物收集治理能力。按照《××市××区入河湖排污(水)口整治方案》要求,督导有关镇街和部门对196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196个。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进行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新增农村改厕295户。全年完成1.68万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先后完成了××大街等18条主次干道及19条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约78公里。二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完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整治公路3005公里,投入资金155万余元。推动××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和农村环境。对户户通工程质量和政策进行全面监督和把控,快速推进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区555个村已全部实现通户道路硬化,真正做到了“户户通”工程全覆盖,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1米。制定《××区20xx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方案》,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秋冬战役”等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

(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海洋生物和医药健康产业,抢抓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办和“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落户××重大机遇,立足××新城·国际生命科学城的“园中园”定位,推进总投资过120亿元的国际医用同位素创新应用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化基地等9大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已于今年1月份土地摘牌,实现了全市首例当月“四证齐发”,计划7月份主体封顶,年内投入使用,力争实现“四个当年”。协助企业申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

9.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全力配合省高速集团和市交运局推进荣乌高速威海至轸格庄段拓宽改造工程建设。目前已配合山东高速建设集团有序完成征迁工作,包括下穿通道在内的烟威高速初步设计已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查。后续将一如既往地配合好山东高速建设集团工程建设手续的办理,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配合完成××至莱州高速××段前期工作,确保工程按期立项按期开工。今年上半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全力配合做好牟莱高速工可编制前期工作,并基本确定了线位。三是积极推进总里程27.5公里的县级公路改造和大中修工程剩余工程。目前,××项目剩余的3条27公里县级公路均已开工,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完成总投资的××。××段大修工程,已完成8.5公里沥青下面层施工,同步进行附属工程施工,已完成投资3800万元,完成总投资的78%。××界段大修工程,目前已完成水稳基层摊铺,完成投资1200万元,完成总投资的57%。x003上殿线小山子至上泽线段改建工程,正在进行路基、桥涵及防护工程施工,已完成投资4300万元,完成总投资的40%。

10.激发科技创新发展动力。一是联合推动重大技术攻关。支持我区重点企业突破行业“卡脖子”难题,加快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紧扣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以省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计划为依托,实现关键技术国产替代。截至目前,×ד北方代表性水果精深加工”获批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区内企业研发的“高速高刚性超精密主轴”、“智能凿岩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列入省重大专项项目指南。二是联合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山东省水果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市高纯半导体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市长效蛋白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织××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根据市科技局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市重点实验室申报的通知》,上半年已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网上提交。同时,指导恒邦冶炼按××市技术创新中心验收标准,提前准备相关材料。

11.推进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文物保护方面。已开展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完成区内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四有”工作。策划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红色革命题材图片展览,将展览送进社区、送进村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红色博物馆”。二是非遗传承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开展了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六批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里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非遗图片展,通过艺术展览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并线上同步开展线上非遗知识课堂;举办“文化进万家走进敬老院”××区非遗图片展,组织开展了××区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区非遗购物节宣传展销活动,让市民群众更好的感受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三是特色文化挖掘方面。依托最美自然景观,整合××、跨海大桥、××、西山湾、××、××、爱往野奢营地,发布×ד最美观日打卡地”系列作品征集令,全力打造“最美观日打卡地”品牌。打造民谣文化品牌,依托养马岛秦风崖,举办“远方的家”主题民谣文化节启动仪式,打造“因为一首民谣歌曲,让世界记住养马岛”主题民谣品牌,让养马岛成为原创文艺基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保障生态和生活用水,严控高耗水产能过度扩张。要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分区分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要扎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高度重视煤炭清洁利用,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大保护合力,坚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等地考察,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擘画蓝图。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9省区,全长5464公里的母亲河,就要从这里与渤海相汇聚。20xx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察看河道水情,牵挂黄河安澜;考察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调研农业种植,着眼中国饭碗;走进迁建社区,情系富民安居……

总书记说,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就都走到了。

10月2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第二次黄河全流域的专题座谈会——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着眼于“深入推进”,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作为新时代黄河发展的“掌舵人”,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奔赴沿黄九省区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布局,走实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中,擘画着黄河保护和发展的新蓝图。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掌舵领航。

20xx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听取了甘肃省和兰州市开展黄河治理和保护情况介绍。他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就都走到了。”10月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黄河入海口,他在考察调研中这样强调。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考察调研,总书记的足迹遍布上中下游和流域九省区,为黄河保护和治理工作把脉定向、作出部署。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对于流域省区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既寄予厚望,又倾注心血。

20xx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新方向、新要求之下,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先后出炉:20xx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

从三江源头到渤海之滨,从上中下游到左右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系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方针要求正在落地生根。

从青海到河南,“一根银丝两头俏”,恰是当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迈入新阶段的生动注脚。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黄河大合唱”中,流域每个省区都不甘落后。

——在山西,20xx年上半年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分列全国第6、第4和第3位,新动能增势强劲,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在山东,20xx年上半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投资增长17%,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9.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持续发力。

——在陕西,20xx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是上一年的1.7倍,开行质量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实现逆势增长,对外开放不断加深,进一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

黄河水利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流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亩均灌溉用水量分别较20xx年下降3.4%、9.3%和8.8%,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明显。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正化为沿黄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一幅转型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打开,绿色、创新与开放的底色越来越浓。

今年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河遭遇历史罕见秋汛。然而,得益于堤防、水库等的坚实护卫,以及流域机构的有效应对,张庄的良田安然无虞。

治黄专家指出,人民治黄70多年,解决了流域水利保障“有没有”的问题,实现了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解决流域水利保障“好不好”的问题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流域各省区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命。

继两年多前的郑州座谈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10月22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大河东流。今天,人民治黄事业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篇章;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和流域亿万群众一起,正在见证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大河奔涌,奏响了新时代的澎湃乐章。

10月20日至22日,************考察黄河入海口,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我市水利系统迅速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报纸、电视、手机认真学习贯彻************重要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不负******殷切嘱托,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市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市水利局认真学习贯彻************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坚持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发展之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聚焦水旱灾害防御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力争在“十四五”关键时期取得明显成效,让我市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统筹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全面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严格用水定额(计划)管理,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在工业、城市生活、非常规水源利用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引领工程。充分发挥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全员环保”机制,营造x抓共管节水格局。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补x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推进高青县支脉河河道拦蓄工程、东猪龙河经开区段治理工程建设和农村河道治理。持续做好隐患排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开展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对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塘坝实施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力争“十四五”期间解决存量问题。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速整合监控、雨量、预警、安置点、水库及河道来水等关键数据,提升改造水利防汛智慧“一张图”。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按照10-20年防洪标准对山洪沟进行整治。加强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切实发挥水工程拦洪削峰、资源利用等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xx黄河河务局党员干部职工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持续绷紧黄河秋汛防御这根弦,始终保持防御力量到位、防御责任到位、防御措施到位,彻底打赢防御秋汛洪水这场硬仗,确保xx黄河安澜。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力争取我市河段“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河道与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等项目的立项实施,补x工程短板。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防洪安全坚强防线。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要求,强化取用水全过程监管,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用水调度,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坚持以绿色为本底,协调推进xx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落地实施。传承保护弘扬黄河文化,建设x韵黄河文化基地,打造黄河文化与x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品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保障生态和生活用水,严控高耗水产能过度扩张。要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分区分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要扎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高度重视煤炭清洁利用,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大保护合力,坚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九曲黄河,浪叠洪波,从世界屋脊出发,流经中国9个省区,不舍昼夜奔流入海。5000多公里的长度,百万年的历史,勾勒出一条大河的时空轨迹;水流泱泱,历史浩荡,铸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脉。千百年来,哺育滋养着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忧患。曾几何时,野性张狂的河水给沿岸百姓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足迹所至尽是关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不决口,20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

从针对黄河成立了治河委员会,到先后开展4次大规模堤防建设,再到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黄河沿岸的发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国家的、全局的角度考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20xx年9月,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区域协调发展大棋盘再落关键一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之病,是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深刻警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20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谓是一剂良药。

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稳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千秋大计,牵挂心头。数次考察黄河流域,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治本良策。

搞好生态文明,不仅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呼声。

20xx年3月,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黄河东坝头段考察,了解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20xx年8月,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xx年5月,总书记在山西察看黄河第二大支流治理,指出要“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河,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落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2030年,“流域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宽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35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多次提及人民。治理好黄河,关乎人民幸福。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此次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座谈会,“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一以贯之:“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五

;

摘 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焦作的生态基础和产业结构状况及质量提升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面临艰巨任务和挑战。立足焦作实际,建议从空间规划、生态建设、产业提升、文化塑造、旅游发展、基础设施、管控机制等七个方面着力,以期有助于焦作的生态保护规划和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流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过境焦作长度98公里,流域面积2100平方公里,境内有沁河、蟒河、丹河等黄河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洪水汇流快,水势猛,防洪压力大,环境问题严峻,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特殊。为落实总书记指示,从空间规划视角对焦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进行合理有序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布局是完善治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基础,应该根据山川河流、现状城镇位置、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统筹安排,因地施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北部山区要严格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破坏山体、植被等行为;划定西北部丘陵河湖水系蓝线,严格水源地保护,保证下游用水安全;划定黄河、沁河、蟒河、丹河等河流蓝线和绿线(生态控制线),严控排污、倾倒垃圾现象。二是严格耕地保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粮食安全;保护和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在耕地红线基础上进一步划定优质田严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管控,严格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维护特色品牌形象。三是统筹核算综合平衡各类建设用地指标,避免人口重复计算,防止土地低效使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村镇布局依据现状、土地流转、就业、就学、养老发展趋势进行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保护的基础上改造,避免简单地就村论村、拆新房建新村。

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因村(镇)施策精准发力,重点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用地要依据环境容量、用水需求、就业人员情况和建设用地总量等指标严格项目准入,严格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焦作处于山前冲积平原,拥有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资源,地下水位较浅、含水量丰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提升生态质量,对黄河生态有重要意义。

一是依据水资源核算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严格控制地下水盗采、超采,维持水位稳定向好,实现用补平衡。二是“黄河宁,天下平。”加强河道、堤防、滩区的综合治理,保证行洪安全基础上,做好滩区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改善居民生活,减少对河道自然环境的人为干扰。通过因地制宜有计划恢复原有(30年前每个村都有)的池、塘、沟、渠等“海绵”体系,调节径流、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区域小环境。三是在北部山区和西部丘陵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加快矿区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的生态環境。四是查清黄河及沁河、蟒河、丹河等支流的污染情况,清理入河口及沿河地段的固体垃圾,保证河流畅通基础上规划建设沁河、丹河、蟒河生态湿地公园,用生物降解方式为下游筑起一道生态安全防线;整治沿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落实防护措施,实现流域环境改善和水质达标。五是恢复黄河、沁河等河流的河滩及河岸植被,用生态手段削弱河水对岸坡的冲刷和侵蚀,稳定河堤;规划建设“沿路、随河、环村、入城”的绿化网络,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提升环境质量。

三、建立产业引导管控系统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地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增强经济的动力和韧性,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耕地地力,增加粮食总产量,结合焦作市“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建设,巩固粮食生产核心区定位;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小麦、玉米、水稻等优势粮食产业,提升四大怀药、养殖、花卉和优质果蔬等特色农业。二是持续优化产业集聚区布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推进化工、建材、机械装备和铝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服务、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形成错位联动发展,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构建优质原材料基地和加工一体化体系,培育品牌和龙头企业,扶持和壮大斯美特方便面、豫竹方便面、伊赛牛肉、月山啤酒等有产业基础并有一定市场占有量的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走出焦作特色发展的新路径。三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太极”“山水”“怀药”产业园区,构建太极拳文化康养高地、山水康养胜地、怀药康养福地“三位一体”的高端康养基地,推动休闲、体验、康养一体,利用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奇异的怀药食疗,打造休、养、游、乐高品质健康养老慢城,培育郑州都市区后花园,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

四、打造特色地域文化品牌

焦作人文底蕴悠久深厚,拥有“太极故里”“怀药之乡”“万里黄河第一观”“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是河南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既是责任,更是义务。

一是着力恢复保护韩园、妙乐寺、嘉应观等文化遗址,深入挖掘神农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治水文化,与黄河南岸的商城文化、古都文化、河洛文化,东部的商周文化、西部的济渎文化共同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二是规划建设神农文化园(中原农耕文化园)、嘉应观黄河文化园、怀药文化园、怀梆戏剧文化园、怀州美食文化园、韩愈文化园、李商隐文化园、竹林七贤文化园,弘扬文化品牌,发挥文化的驱动作用,融合养生、度假、休闲及文化创意,夯实发展潜质。三是以嘉应观为龙头,以黄河治理、生态保护为核心,以神农文化为主线,以中原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太极文化为重点,黄河精神为内涵,鼓励黄河文化创作,提倡小说、戏剧、小品、动漫和游戏等多种表现形式,论坛、比赛等各种组织方式,利用元旦、春节、清明和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诗词大会、戏剧擂台、地方饮食厨艺大赛等文化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五、提升全域旅游协同体系

焦作山水蜚声海外,文化底蕴厚重,随着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全域旅游风生水起,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将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继续做好“云台山”“太极拳”旅游品牌,叫响“太极故里,山水焦作”,扩大韩园、怀药、嘉应观等黄河文化影响力,形成“陆河联动、区域协调”的新格局,打造文化旅游新的增长极。二是建立景区与文化娱乐、农事体验的互动机制,上下游的项目联动、配套互补,取代简单的套票“捆绑销售”,如将神农山景区和相邻的万亩生态果园联动,神农山游览的茶余饭后可以在果园赏花、摘果、茶饮和观看表演,扩充游览内容,丰富游客体验,同时惠及果农。三是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河湖水系规划布局黄河文化小镇、韩愈文化小镇、神农文化小镇等,解决餐饮和住宿,充分利用河道滩涂、湿地公园布置游乐设施,增加大型水上演艺、沙滩足球、骑马等娱乐项目,再现古黄河渡船、浮桥和船工号子等情景;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焦作电厂、王封矿、轮胎厂近现代工业遗存,规划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在改造后工业厂房内进行太极拳表演,也可以在大型构筑物上通过声光电等手段进行传统文化演艺,实现历史记忆和时代价值的共赢。

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构建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公共资源共享和社会化应用,夯实保障服务基础。

一是尽快建设连接京广高铁的“新焦济洛”城际铁路工程,配合郑太城际铁路,融入郑州都市区,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口承载能力。二是开工建设太行山高速公路(焦作段),完成向西连接二广、向北对接邯郸的旅游快速通道,有效缓解过境交通对城镇的干扰,形成贯穿太行山各景区的便捷通道,实现沿线地区设施共享。三是尽快完成焦作市迎宾路南延过黄河对接荥阳和上街;规划建设焦唐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武陟对接荥阳、孟州对接偃师黄河大桥项目,实现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发展格局,让焦作尽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格局。四是尽快整修焦克路,升级优化新孟路,减少公路对城镇和村庄的穿越和干扰;优化、改造、升级县市区连接各景区的道路,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便利联系和顺畅流动。五是规划沿河沿路防护林融合绿道的综合生态廊道,衔接南太行山间绿道系统,贯通各市、县、镇和文化小镇,串联各类文化园区、生态园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城市公园绿地,结合农田生态林网建设,强化连通性,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绿化网络,集防护功能、生态功能、旅游绿道和文化景观一体的绿色走廊。六是尽快搬迁焦作铁路北站(货运站),充分利用现在已经废弃但见证了焦作历史变迁的道清铁路,以及承载着各市县历史记忆的小火车铁路线路,规划建设连接市县镇村以及各景区的轻轨客运系统。七是加大绿色能源产业和设施投入,推广太阳能、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和高耗能设施应用。加大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和应用,实现交通物流的顺畅运行并降低能耗,提高单位产值能效。

七、建设协调有力保障机制

建立水陆统筹的生态体系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机制,构建跨地区联动生态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和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让文化创作空间正气充盈,注重全媒体建设,推动文化繁荣。

一是建立健全全市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流域上下游间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困难地区提供有效的帮扶,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完善人才、土地、财税政策,在政策实施、资金投入、土地保障、體制创新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保证河湖水系和生态保护用地;进行低效土地专项整治,为优势地区和优势项目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三是立足本地,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建立项目库,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建立规划实施的考评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评估,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焦作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六

为强化指导引导、资源协调,扎实有效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工作,公司党委成立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总体策划、部署组织、协调资源、检查督导等工作。

组长:党委书记总经理xx

常务副组长:党委副书记xx

副组长:副总经理、党委委员xx党委委员xx

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办公室主任xx兼任负责人,负责统筹做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项目立项、项目实施指导、典型宣传、检查督导等具体工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篇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案

为深入贯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力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落实“三个强市、三个高地”工作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区三园四个”建设目标,以沿黄示范带“1+5”工程(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牵引,打造“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为抓手,创建高质量高标准黄河流域(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特制订本推进方案。

一、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按照“高点定位、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发展思路,重点实施沿黄示范带“1+5”工程。围绕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村庄发展实际,放大沿黄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和项目资金,加快推动沿黄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保护、文化旅游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由点向面拓展,串点成线,全力打造“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实现沿线色彩由“灰”“黑”转变为“绿”“蓝”。

(一)积极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围绕“专用性、安全性、智慧性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建好主路、优化布局、健全设施、美化环境、智慧旅游,完成傅作义故居-吴王古渡段10公里道路建设。规划建设不同功能的自行车道、健走步道等,提升“慢行系统”深度体验;在沿线合理设置驿站、房车宿营地、农副产品销售点、观景台、小憩园、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确保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突出旅游公路沿线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推进旅游公路沿线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展示多样化的生态美景;加快实施特色旅游标志和信息指引系统,构建规范化、智慧化、特色化的指路标志和指景标志融合协调的信息指引系统。实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段)28.9公里高标准全线贯通。

(二)黄河公路+特优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旱作梯田建设,在孙吉、角杯、东张三个乡镇建设黄河流域粮食优质高效高产示范基地6.88万亩、水稻优质高效高产示范基地3000亩,在北辛等5乡镇27个村完成高标准农田9万亩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大力发展特优品牌养殖,重点抓好东张镇年出栏840万只肉鸡养殖项目建设,提升鲜活畜禽供应水平;抓好孙吉镇数智渔业产业链项目、角杯镇潘西设施渔业等项目建设,推动水产基地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苹果制(繁)种能力提升项目为牵引,进一步做好七级镇坑棚设施樱桃、东张镇设施冬枣、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上马一批水果分拣包装、水果交易市场项目,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黄河公路+生态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强湿地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提升大气、土壤、水资源环境质量。按照“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积极推进荒山、荒沟绿化5万亩,高水平做好小风线改线工程通道绿化、旅游公路沿线绿化40万平方米。高标准实施吴王护岸上延工程,有效整治河道安全,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大力开展固废污染治理,重点做好农业废弃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升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通过实施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涑水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沿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楚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等工程,使沿黄、沿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扼制水土流水,减少土壤污染,改善入黄水质。

(四)黄河公路+文旅融合。聚焦全域旅游,深度挖掘、整合我县沿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景观、丰富业态、叠加功能,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全力建设精品旅游示范带,重点推进代村石榴采摘园-临晋县衙-姬鹏飞故居-忠定苹果观光采摘园-吴王古渡-薛公黄河湿地公园-傅作义故居“黄河风情游”精品线路创建2家以上高标准“黄河人家”,完善沿黄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按照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的要求,创建孙吉薛公乡村旅游示范村,启动猗顿园、临晋县衙改造提升工程,开发“农文旅融合”旅游样板工程。快速推进黄河大桥项目落地,打通区域交流壁垒,共享景点与客流,实现跨区域文旅联动。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五)黄河公路+美丽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科学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以农耕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为特色,做好村庄道路硬化、拆违治乱、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医养结合等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沿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重点打造1个市级美丽乡村和10个县级美丽乡村。

(六)黄河公路+特色小镇。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围绕聚集生产要素、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切入点和发力点,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启动庙上冬枣特色小镇、北景养殖特色小镇、北辛农文旅特色小镇、耽子果品加工特色小镇、孙吉康养小镇建设,加速产业培育、要素聚合、产城融合,力争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县培育3-4家主导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打造新的县域经济增长极。

二、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落实三科农商城、智能电子产业园、国家果业公园综合博览区、华恩年加工30万件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一洲实业年产8000万米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源泰热能年产2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豪钢年产5万吨煤机配件生产、国耀新能源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鑫晟新材料年产6万吨新型高品质合金粉末、顺丰速运物流传输带安装等项目,力求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黄河流域(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先行区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示范带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跟踪调度,压实工作责任,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二)抢抓政策机遇。抢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等重大政策叠加期机遇,围绕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五大基地建设,深刻领会《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密切跟踪***、省政策动态,积极主动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对接,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三)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储备,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进一步谋划一批、完善一批、提升一批成熟度高、示范性强的重大项目,为我县高质量发展聚力蓄势增后劲。统筹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四)强化要素保障。举全县之力加快沿黄示范带创建和“双十工程”实施凝聚资金向项目流动、土地向项目倾斜、人才向项目集聚的推进合力。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带头讲诚信,积极营造“六最”营商环境,针对项目需求研究制定合法合规、有竞争力的配套政策,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