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

时间:2023-12-26 作者:XY字客

读后感是一种对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锻炼,也是对书籍内涵的深入思考和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读后感,通过看看他人的观点可以拓宽我们对作品的认知。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一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从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经验总结,是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我觉得就像是一篇写得十分出色的综述,他总结了美国众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对立的观点,直接还原了当时美国社会上关于这些问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布鲁贝克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后,进入了“艰难时期”,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陷入了危机之中,经费紧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会上充斥着一个问题“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这些都需要从本质上根源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的哲学依据。这本书也应运而生。

坦白的说,读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到高等教育有这么多哲学的问题需要回答,在开头的导言里,作者罗列了他认为自己将在本书里论述的问题,阅读完本书后,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高深的学问在何时是可靠的?”

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当高深的学问来自学术自治的学术团体时它是可靠的。但是,这就引出新的问题,谁来监督或者评价这些高深的学问。首先,这些高深的学问是“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这就排除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可能性,但是作为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复杂性的专家和学者,一方面是作为高深学问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自己为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价,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谁能胜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完全控制这些学问,那对真理的探求来说是致命伤,学生作为高深学问的接受者是不能作为指导和评价的一方的。在现实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学术自治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经费上做不到完全独立的,当然这也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会上各界团体包括宗教团体是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的;学生对于自己要接受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知情权的,特别是在现在,学生的意愿和需求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

“高深的学问是否因为要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而只好被关在密封的象牙塔中,或者应该在具有这些成分和事件的熔炉中得到锤炼?”

历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且在真正的象牙塔中也不会追求到真理的,更何况现在的社会还没发达到可以完全发展不用改善现有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知识,那么就不能不在社会中“摸打滚爬”,但是“躲避市场和政治竞争场所的曲解”对于高深学问来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是要躲避的是“曲解”,而不是积极的影响,一定要在各种因素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影响,不能让它们“鸠占鹊巢”。

“显然,并不是被个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学问的才能的,那么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谁开放,选择的标准应该是门第主义、功利主义还是平等主义?”

我觉得,学院和大学之门应该向那些愿意接受并有能力完成对高深学问追求的所有人开放。这其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我觉得,应该把高等教育建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系统,能够适应从低到高不同能力的人关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二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着,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着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在“节奏”一节里,蒙台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为的外在目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引导他运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没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这时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这是因为成人不理解儿童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工作的障碍。

无论是做为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曾因为看到儿童试图去做一些在成人看来似乎是毫无必要的活动而去阻止他,甚至变得恼怒,如果儿童企图反抗,结果往往是以儿童“不听话”而告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作好准备。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以便发现自己身上某些具体的缺点。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性和如何纠正童错误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后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三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实在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吧,立足于三尺讲台,培养出祖国鲜艳的花朵.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四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五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念着这熟悉的句子,似乎又回到了年少时坐在课堂的时光,那时我们学冰心先生的《小桔灯》,认识那个勇敢乐观的小姑娘,我们读《繁星·春水》,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惊喜。如今,我的孩子也走进了课堂,老师推荐阅读《寄小读者》,让我有了再次拾起经典的机会。

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我被深深吸引了,一如记忆中的细腻文笔,惊世才气,作为成年人再读冰心,更惊异于她竟有那般真挚、美丽、孩子般的心灵。冰心先生是善良的,这善良不仅是对身边事物的体贴关怀,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美丽自然的诚挚热爱,对人间正义的坚持。所以聪慧如冰心,选择了可爱、可敬的儿童做她的伙伴,与儿童相伴,人生的道路永远鲜花相迎;与儿童为友,行走在世上永远不缺故事。她关怀儿童,与他们沟通交流,伤心的事、快乐的事、后悔的事、梦中的事、胡思乱想的事……林林总总,她毫无保留地与小朋友分享这些“针尖大的事”,这些在成人认为不值一提只会漠然处之的事,在小朋友眼中,却是天大的事,或许会引起他们的一阵争论,或许会为冰心放声大哭,又或者拍手叫好,总之,他们永远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冰心,给予亲近他们的成年人最大的安慰与鼓励。这便是儿童,冰心眼中笔下的儿童,这般可爱。

读冰心,其实是读儿童,如今我也是十岁儿童的父亲了,在追忆自己童年的同时,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三年级的她开始为写发愁,我不知如何为她排忧解难,便搬出了冰心先生的话:有什么可喜乐的事,不妨说出来,让天下小孩子一同笑笑;有什么可悲哀的是,也不妨说出来,让天下小孩子陪着哭哭。只管公然坦然的,大人面前无需畏缩。——小朋友,这是我们积蓄的秘密,容我们低声匿笑的说罢!冰心先生为儿童开辟了说话的“儿童世界”栏,鼓励着所有儿童勇敢地说,说给儿童听,说给大人听,说给全世界听,天真世界无限美好,先生对这些无污浊生灵的关怀与祝愿,大概是源自现在的我们所没有的宽容的胸怀。

小孩子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小孩子的眼睛中,才有真泪花;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混浊的;用孩子的心灵净化世界,世界是美妙的。读冰心,读儿童,忆年少时的自己保有的美好纯真,更加珍惜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的岁月。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六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于1632所著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大教学论》虽然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为近代教育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让人感动的是,《大教学论》中提出的让所有人都能受教育的理念: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强调了教育是一种和谐的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他坚信人受教育而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驳斥‘智力迟钝’儿童不宜学习的论调。指出,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孱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使他能尽量摆脱粗犷和愚蠢。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平等,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推进教育的平等化方面还有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其涵义包含四个重点:

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

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人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

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因此,教育平等的实现必然对每一个个体以不同的教育待遇。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都有很大差距,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缩小这种差距。以日本为例:(据《中国__报》报道,日本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管理、教学评价、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摸索出一套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的有效办法。

一、硬件均衡所有学校统一标配在日本,受教育机会均等是历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为了体现教育的平等性,日本的中小学一般都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不论山区学校,还是繁华的东京都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均以全国统一标准配备。例如我们参观的茨城县麻生高中,虽然是一所建校81年的乡村学校,但配备着与东京市的学校几乎相同的基础设施:一栋多功能的教学楼、一座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日本的学校向学生提供便宜的营养午餐。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免费午餐。

二、师资均衡所有教师参加流动为了实现各个学校的师资平衡,“二战”后的日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教师经常性流动。在日本,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最长只能任教7年,没有一位教师和校长能在一所学校工作一辈子。同时,在教师业绩评价方面,由于日本公立学校一般只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教育,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社区大学或短期大学,有多少学生考入大学,不会与教师的评估和待遇挂钩。

三、个体均衡所有学生获得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一直试图打破对所有学生实施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

为此,日本从中学阶段开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做法。到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以选修课为主,有的学校实行跨学年选修,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实,教育公平堪称世界性难题。我国在法律上直接规定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地政府要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平等保护”。从表面上看,这很公平,但实际上并没有教育平等的问题:父母开始通过购房等手段为孩子的就学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你现在能否去得某个大城市的户口和房产不是关系到你自己,而是关系到你的下一代的入读学校的大问题。所以,我认为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最重要的是缩小各个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例如象日本一样,设定某个统一的标准,使得每个学校的硬件设置和师资之间的差距逐渐的缩小。虽然要将所有的学校的均等化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努力去做,差距一定会一步一步的缩小,离真正的教育平等也会越来越近!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七

这本教材从封面上就给人一种理论性很强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翻阅下来,你又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认知。

一直以来,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始终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质疑:教育哲学有必要吗?有哲学就行了,何必又添一个教育哲学?书的开篇就为我们说明了哲学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重新阐述了哲学的概念,从而说明教育哲学独立存在的意义。

书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什么是“人的存在性”?人既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总和,就是人的存在性。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意识性。每个人都有意识,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意识被别人剥夺。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是剥夺他人的意识。可热衷于掌控他人意识的人不在少数。

这在教育领域,就体现为教师的灌输,为教学设置过多的标准答案等等,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一种体现。按石中英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一种“不人道的精神虐杀”,当然这种措辞有些严厉。

我们总是想当然得认为学生的思想幼稚,需要老师在各方面进行教育,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有权力剥夺他们意识。如果这样,学生就容易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丧失自我,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的,忽略他们最基本的作为人的存在性。

教师应当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即使错了也不急于反驳他们的观点,而是要把正确的观点陈述出来,让学生做对比,从而得出最终的答案,并且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存在那些漏洞。不能心急,为了课程的流畅,把答案直接说出来。现在的教育应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则要成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成为教育的引导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以上只是我对《教育哲学》这本书部分章节的一些浅薄认识,相信在读完全篇后,还能有更多的感悟。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八

刚刚拿到《教育常识》这本书一个星期,简单的把书的第一部分看了。浅谈几点自己的感受,管中窥豹,此时的所思所想难免片面。

首先,在开篇的第一章就讲到教育常识是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即使我们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儿童,也必须如此。有的时候,常常怀疑这些智力障碍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多少人性的残留,有的是那么天真可爱,而有的则什么都不知道。

其次,在第二章写到“每个人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即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给他们制定整齐划一的目标,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自己的独特的位置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为什么要让所有的智障孩子都要会背古诗,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要会背乘法口诀,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多安排一些文化课程,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习别的技能,甚至发展为一技之长作为生存的技能,还有一些写字写不好的学生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成为一个交际能手也说不定(比如做个售货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一味的盯着学生的文化课程不放,而放弃了学生别的天赋。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九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只有坚持读书,并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从《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这部书中,我了解了幼儿教育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原则不因为时代变迁而失去价值。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流传的教育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对人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其中有很多当代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的代表作和国际组织的教育报告。这充实了我们幼儿教育理论工作的实际需要,也为我今后的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书中,最令我骄傲的是我国创造教育世界和探索教育的先驱——陶行知。他指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他通过“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三个需要”,即:一是需要充分的营养,二是需要建立最基础的良好习惯,三是需要因材施教。详细的阅读后我知道了,创造力虽然不完全是由教育创造的,但教育能启发、培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定要有民主的关系。由此我也明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因材施教。如果对受教育者施以强制,那样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的庸人,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

书中还阐述了蒙台梭利教幼儿自由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儿童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光辉形象;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外国幼儿教育家的杰出理论,照亮了我幼儿教育的前进道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内心获得了充实,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

由布鲁贝克著,王承绪先生等翻译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早在2002年4月就已经在中国第三版第四此印刷了。从1987年第一版至今,该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育学界也不乏有人对其作了多角度的解读。从中国期刊网中搜索的论中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对《高等教育哲学》的解读多是一种读后感的形式,写出了作者看完此书后的反思。通过对这些读后感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对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分歧,就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王承绪先生在译者前言中指出:“这(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是作者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五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作者从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旁征博引各家学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有的研究者指出:“总体上说,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始终固守着从哲学高度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阵地,而这种哲学高度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正确看待高等教育问题,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可谓意义重大。”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他(布鲁贝克)放弃了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倒是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一般原理,如高等教育的性质、人物、功能、目的、方法、制度等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即使如此,并不能由此判断该书不是教育哲学。”

但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式的著作。4并从作为教育学科的教育哲学与作为教育思想的教育哲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哲学的存在都不是一个真命题。在这个论断的基础上,研究者还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读书界为什么会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英文版的书名为《on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研究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便于翻译,在标题上直接采用了‘高等教育哲学’这一概念,但是这种翻译没有凸显原书标题介词‘on’的内涵,因而给读者造成一种误导,以为这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哲学。”5在笔者看来,不论是翻译成《高等教育哲学》,还是翻译成《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我们都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写此书的时候是要写一部“哲学式”的著作,最起码从其写作动机来看是如此。此外,研究者认为,目前教育哲学的合法性还没有一个定论,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框架的建立也就更没有一个标准可寻。但在笔者看来,这个理由很牵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分歧,笔者认为,这与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人认为杨黎明(1980—),男,山西河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级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哲学”,是以一种体系或学科式的标准来看的,属于典型的中国教育学者的“学科情结”。而之前我国很多学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一本系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则多是简单地从书名望文生义,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也就显得没有说服力。

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说其是西方式的,是因为从全书的结构框架以及思维习惯上看,不符合中国式的学科标准。此外,笔者认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也并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布鲁贝克在论述中达到了一种“哲学高度”。哲学和教育一样,都是一门学科,谈不上谁比谁更有高度。有人认为,教育学脱胎于哲学,因此哲学是教育学更上一级的“母学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母”或“父”就比“子”更有高度。另一方面,不管是“哲学高度”还是“哲学意义”,都是模糊不清的语言,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笔者试图从对哲学的理解上来分析为什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教育哲学著作。

学科体系也同样有中外差异和多样化的问题。笔者之所以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式”的教育哲学著作,而不说是典型的`教育哲学著作,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必要仿效布鲁贝克来构建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一个适应国情的问题。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人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分析中国的文化,认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哲学,曾在哲学界引起过很大的争论。同样,如果我们以中国教育哲学的标准来看待《高等教育哲学》的话,那么它也不是教育哲学了。

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6哲学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作用或目的则在于指导或引导实践。从我们对哲学的这一认识出发来看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鲁贝克为什么以“哲学”来命名此书。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开始,布鲁贝克在论述“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时,就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下同)p.13)布鲁贝克所总结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影响非常大,引用率非常高,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布鲁贝克为什么认为只有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呢?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他在书中并没有指出。这也是笔者在多次阅读此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有的学者认为,布鲁贝克的划分是以他在书中的标题“高深学问”为标准的,认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都是建立在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上,只是在具体取向上有所不同,认识论所强调的是“价值自由”,而政治论则主张人们在追求高深学问内时的“价值判断”。7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说明了布鲁贝克早已在书中就明确指出的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而并没有指出这两种哲学观的划分标准。而知道布鲁贝克为什么对高等教育哲学作这样的划分,才是理解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根本和关键。

实际上,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对西方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进行反思和追问的结果。任何哲学都源于反思和追问,只是布鲁贝克并不是简单地在逻辑上进行反思,而是对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进行追问。布鲁贝克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律师、实用主义哲学家霍姆斯的话,“经验而不是逻辑才是法律的生命”。在引用这段话之后,布鲁贝克紧接着指出,“像以后的部分还会讲到的那样,这种观点对高等教育像对法律一样千真万确。”(p.20)在论述学术自治的时候,布鲁贝克又指出,“我们必须记住,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p.3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认为,是经验(历史实际)而不是逻辑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这种观点贯穿着《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布鲁贝克会得出高等教育有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哲学观。

布鲁贝克在书中仔细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认为在历史中存在着截然分明的两条高等教育发展路线,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认识论与政治论。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并不是他人为地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的分类,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进行反思和追问中得出的结论,并在现实中找到了各自存在的事实。布鲁贝克的这种划分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原因也在于这一点。即这并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现实。

在关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布鲁贝克在书中揭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本质就是“高深学问”。有的研究者认为,“该书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一条哲学线索,以为‘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这个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它贯穿全文,将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串在一起,前后连贯,逐层推进,展现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8更有的学者用高深学问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哲学》全书逐章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哲学论——高深学问的生存之本”、“学术自治——高深学问的组织保障”、“学术自由——高深学问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深学问的传播对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深学问的必然选择”。9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在书中的确揭示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从这一本质出发阐明了自己对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观点。

布鲁贝克在“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中便提出了自己对高深学问的认识,以及高深学问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所谓‘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p.2)布鲁贝克在这里实际上认为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根本特点和存在的依据。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布鲁贝克在论述中往往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等同使用,而且在书中对大学的论述甚至要多于高等教育,这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近千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长期是高等教育唯一形式,因此在西方高等教育学者的论述中,常常将大学与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者就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把它们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现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大学”要宽泛得多的概念,因此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那么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实际上是一部“大学哲学”。也就是说,布鲁贝克所揭示的“高深学问”实际上是大学的核心和本质,而非我国现在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本质。认识到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不会使那些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挤到“高深学问”这根独木桥上来。

一种哲学理论不但要解释现实,而且要引导现实。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作为教会的大学”,以此作为全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这便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所要追求的对现实大学的引导。这一章的英文名叫“universityaschurch”,按照涂又光先生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两者的关系有as来连接,其意思就是说这两者是一个东西。“universityaschurch”翻译为“作为教会的大学”,其意思是,要把大学当作教会来办,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起宗教的作用。这一章说明,布鲁贝克感觉到,现在的西方大学只是搞知识的,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是宗教在管。总的来看,宗教是衰落了。尽管如此,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对人的灵魂问题、道德问题等还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布鲁贝克觉得大学还要发挥教会那样的作用。因此,“作为教会的大学”这一章主要是探讨大学怎样才能起到教会的作用。

现代大学发轫于中世纪大学。作为“千年黑暗时代”诞生的最璀璨夺目的文明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萌芽之初及随后几个世纪一直和宗教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原本“发端于中世纪对神学的阐释,即使科学勃兴,也很难消除神的影子”。10布鲁贝克在书中也指出,“早先,学院和大学基本上都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p.138)后来,由于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高等教育也越来越世俗化了。但今日的大学虽早已不是教会,但却“继承和保留了许多教会的职责”,(p.139)甚至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种世俗化的教会”(p.139)。布鲁贝克认为“在政府和实业界的道德标准都降低到从未有过的水平的时候,大学必须发挥新领导的作用。学院和大学有道德影响,这是理所当然的。”(p.144)从这个认识出发,布鲁贝克认为“大学应该成为世俗的教会,那里的一切活动都适合于学生的个人成长。”(p.144)实际上,布鲁贝克所论述的“作为教会的大学”意思就是大学要承当“社会的良心”,要承担“造就公众心灵”的职能。在全书的最后,他引用康马杰的话作为结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全部历史中,大学和教会一直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或者试图为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机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一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拥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经验,但由于理论欠缺,不能变成文字,使自己好的经验不能与人共享,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再加上自己思想作祟:我不行,人家是名家,我不行……究其原因,说白了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教育理论不足,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罢了。学校倡导大家读教育类书,目的在此,希望大家争做名师。基于此目的,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响应学校给教师的读书计划,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生命与教育》《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欣赏教育》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

读了《生命与教育》,使我知道,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我懂得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欣赏教育》告诉我们: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欣赏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读了这些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欣赏与激励的重要性,爱的重要性,这些都将作为我以后教育学生的座右铭。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二

如今,教师这职业还是深得社会人士的尊敬的。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将自己的期待也一起送了进来。对方赋予信任,校方便赋予责任。做为教师,该怎样面队自己这种特殊而平凡的职业?通过学习了我从中学到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信心,与生同乐。

“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关键是要帮助教师树立对教学的信心。”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害怕的就是管不住学生,上不好课。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怕对学生的把握不够,我愿意教,他们会愿意学吗?文章中提到“只有让学生觉得学习的快乐,课堂的快乐,教师才能教的快乐……只有步入了上述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学生快乐相处,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看来,只有树立信心,才能自然发挥,与生同乐才能成功教学。

二、端正角色,循序渐进。

“只有我们这些教师不再将教学看成工作或职业,而是积极成为道德典范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职业生涯中一些小故事的持续性的反思是多么重要。”学校总会布置很多文章任务。很多教师觉得苦不勘言,每一篇论文如同难产。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吧。但如果我能持续生活中的小反思。那么我的论文也就迎刃而解了。真爱自己的职业,在学习上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但若不联系实际,纸上谈兵,那一切也只能是空话,痛苦的是自己。

三、“让素质教育看的见”

鲍寅初的讲话中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艺术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作为音乐教师也是责任重大。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后本来人人可以抢,不被家长学生重视的艺术课就一下明朗起来。但还是存在偏见的,我个人认为偏见的本身还是在于艺术课的本身。“加强素质教育”口号是喊出来了,但总要看到效果吧。没有效果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分析、推想的表面工作上。怎样能效果?要靠教研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还有学生的配合,最好是全社会的配合。“理解万岁”,我希望家长们能真正的理解素质教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效果给他们看见。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次“360”师训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

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当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三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育才学校公约草案》规定指导员(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四

上周读了《大教学论》,我觉得夸美纽斯一直在强调把孩子交给自然,让他的成长、发展都顺其自然,而我读完《普通教育学》的感受却和《大教学论》不同,赫尔巴特更多地是在强调规则与管理。管理是可以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的。我经常看法制节目,现在的犯罪现象有很多都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当究其原因时大都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儿童时代所受到的管理。而我这里说的规则是指人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威胁。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胁带有强制性。

监督。赫尔巴特认为如果把监督作为常规工作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要求那些在监督压制下成长的人们都能机制敏捷,具有创造力,具有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而且如果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放任孩子们撒野的话,他们是不会有伟大的品格来的。

权威与爱。爱所要求的感情和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教育者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或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教师自己的感情。一旦获得了爱,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避免由于威胁、监督造成的叛逆,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说到“爱”,我想到了曾经看到的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乌克兰巴甫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后来一位江苏的语文老师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写出怎样的故事呢?果然具有“中国特色”。大部分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儿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等等。

我想,为了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中不能少了爱的教育,教师应该让孩子有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要用自己的爱去浇灌他们,让孩子的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通过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我们的孩子将建立一个合理的秩序,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自然不能做到这样。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五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何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是我不断思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读了《教师培训读本》,使我大受启发。里面所提到的,正是我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财富。

首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充要条件。

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关键看这堂课是不是一堂好课。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

其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而是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根本,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当然不应该走上讲台的。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粪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老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提高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是我从本次培训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教育著作读后感心得(优秀16篇)篇十六

我们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光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

一般在审美教育中,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心理目标是很重要的。教育者在让儿童接触美的世界时就要掌握这个目标。我所定的目标是培养饱含情感地对待美的那种能力和获得美学性的印象的那种需求。

经“快乐学校”很重视听音乐,听音乐作品和自然的音乐。这里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对旋律的情绪反应,尔后使儿童确信,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音乐旋律好像在召唤人:你停下来,听听大自然的音乐,欣赏欣赏世界上的美,要爱护这种美,增添这种美。如果在很早的童年能使他从内心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如果孩子能从乐声中领略到人在情感上的多种多样的细微变化,他就会提高到用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能达到的文化修养水平。对音乐旋律美的感受会向孩子揭示他自身的美——小小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

初秋,当清澈的大气中能清晰地听到每一种声响时,一到傍晚时刻我就和孩子们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我让他们听了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雄蜂飞舞”的旋律。音乐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反响。他们说:“雄蜂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还能听见小鸟在叫……”我们又听了一遍旋律,然后去正在开花的含羞草地。孩子们听到蜜蜂的竖琴在演奏,雄蜂嗡嗡地叫个不停。瞧,这就是那个毛茸茸的大熊蜂,时而在花上飞舞,时而落在花上。孩子听了很高兴:这差不多就是录在唱片上的那个旋律,但是音乐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而又表现给我们听的。孩子们还想再听一听唱片上的旋律。

过了一天,我们清早又到繁花似锦的蜜源地段去。孩子们倾听蜜蜂的竖琴声,试图捕捉到雄蜂的'嗡鸣。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很平常的东西,现在显示出美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相关范文推荐

    摘莲蓬遇到的困难(优质21篇)

    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让我们的写作更富有内涵和品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例句,欢迎大家品味和赏析。有一天,我在微信里看

    某某你真棒四年级(模板22篇)

    优秀作文是对自我情感和生命体验的诠释,它能够唤起读者共鸣并引发深入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借鉴和启示。我以往认为爸爸

    做学法少年子(精选21篇)

    优秀作文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富有思想深度和感情厚度,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法律,与我们的

    考试的意外收获(专业15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其背后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参考以下优秀作文范文进行学习。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突如

    学校家长会致辞(优秀18篇)

    家长会是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融合发展,可以搭建学校和社会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家长会的了解和反馈,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注和支持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对学校的工作充满信心

    我参加捐书活动(精选21篇)

    优秀作文不仅内容充实,而且结构合理,语言美观,给人以良好的阅读体验。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它们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出色,还在思想深度上有独特之处。

    行政事业单位求职简历(精选15篇)

    单位可以是一个公司的核心部门,负责具体业务的运行和管理。通过学习单位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性别:女。年龄:32岁。身高:

    美丽的景物个字(实用18篇)

    优秀的作文能够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描述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通过阅读以下几篇优秀作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作品。小朋友,你知道

    一次有趣交换书活动(专业22篇)

    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最后,我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活动开始了。我

    做一个有纪律的人(实用19篇)

    优秀作文通过精妙的叙述和条理清晰的结构展现了作者的文笔之高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指导范文。有一种道德叫做爱国、爱家,当你即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