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梦幻泡

教学工作计划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涉及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非常全面。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一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 “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1、第 3 页做一做

2、第 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 3 题的前 2 题。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

一、设疑激趣,导入  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1 厘 米   =  10 毫米。

1 分 米   =  10 厘米。

1     米   =  10 分米。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三

1、知识教学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

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小组活动:

数一数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厘米=10毫米,还能怎么说?(10毫米=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画一画:在纸上画出1毫米有多长。最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6)电脑出图,看米尺填数。在纸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页3题,看图说出别针和钉子的长度。

(8)量数学书的厚度,指名汇报,说说产生误差的原因。(书纸厚度不同)强调:量时从尺子的0刻度线量起。

2、认识分米:

(1)提问:量数学书的长度时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再大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单位就好了,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请同学告诉大家。

(2)小组活动:量指定纸条的长度(10厘米),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长,用手比比,说说1分米是几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板书:1分米厘米)

(3)提问:请你用1分米纸条与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画一画:在练习本上1分米长的线段。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彩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 ) 从家到学校500(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楼房高30( )

小组活动:借助绳子作工具,量出杯子侧面一周的长度。师巡视,指名汇报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毫米 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四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三、教具、学具准备:

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

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小组活动:

数一数每一厘米有多少毫米?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厘米=10毫米,还能怎么说?(10毫米=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画一画:在纸上画出1毫米有多长。最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6)电脑出图,看米尺填数。在纸上完成,指名回答。

(7)完成60页3题,看图说出别针和钉子的长度。

(8)量数学书的厚度,指名汇报,说说产生误差的原因。(书纸厚度不同)强调:量时从尺子的0刻度线量起。

(1)提问:量数学书的长度时用毫米作单位合适吗?为什么?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再大一些、比米再小一些的单位就好了,让学生猜一猜有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可以请同学告诉大家。

(2)小组活动:量指定纸条的长度(10厘米),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多长,用手比比,说说1分米是几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板书:1分米厘米)。

(3)提问:请你用1分米纸条与米尺比比,猜猜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画一画:在练习本上1分米长的线段。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彩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桌子高()从家到学校500()。

橡皮长30()文具盒厚4()楼房高30()。

小组活动:借助绳子作工具,量出杯子侧面一周的长度。师巡视,指名汇报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得人物。

交流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瞧,孙悟空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孙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课件:金箍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三、新授。

(1)引入毫米。

接下来,可要仔细观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得更短并进入孙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这时金箍棒会有多长呢?(学生积极参与猜测)到底有多长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小金箍棒,请大家动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七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

(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

(1)学生分组活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八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九

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一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具:课件、米尺、学生尺、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二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

1、学生分组活动。

2、汇报: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1)学生自学。

(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

(1)学生分组活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别针长34()。

(6)小红身高120()。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2)一根绳长15分米。()。

(3)一块橡皮厚1米。()(4)10分米=1厘米。()。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三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学会根据物体的长度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长度单位,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和交流,发展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四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跳绳长2厘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五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六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

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七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八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钉子(1个)、大米(1粒)、黄瓜(1条)、1米长的绳子、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头饰。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卷尺、纸条(3分米长)、橡皮、铅笔。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体检,它们高兴地看到自己长高了。

课件出示:小狮子自豪的说:“我长高了!”小猴子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也长高了!”学生看电脑课件,小狮子高1()25(),小猴子高98()。

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请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1厘米的长度。

可是小猪身高1()、小鸡身高10()该怎么填呢?小猪的身高是1米、小鸡的身高是10厘米,他们的身高还可以用一个相同的长度单位来表示。(板书课题:分米)。

二、探索新知。

1.拿出自己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用手比一比10厘米有多长。介绍10厘米。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1分米有多长。

2.说一说1分米等于几厘米。画出一条长是1分米的线段。

组织学生说出长大约是一分米的物体,并拿出尺子量一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表象。

3.(1)猜一猜:拿出3分米的纸条,估一体纸条的长度。组织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

(2)再拿出1米的绳子,让学生估测大概有多长。组织学生验证猜想,并在尺子上数一数,1米有多少分米。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米=10分米。

4.出示电脑课件:小猪高1米,小鸡高10厘米。你能不能把它们的身高用同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学生把小猪的身高转换成10分米,小鸡的身高转换成1分米。

[评析:通过学生用手比划,看直尺、数、画、量物体的长度,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厚多少?让学生量书的厚度,部分学生表现出困难(不满1厘米),也有学生已对毫米的有了初步的认知。

(2)那为了量出这本书厚度,你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新的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其实你们的愿望就藏在尺子里。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量一量时又发现不够1米、1分米、1厘米,由此激起。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2.组织交流。

(1)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直尺上1厘注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请你画出1毫米的线段。说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3)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学生交流从同学生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

3.体验毫米的作用。

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说一说,排一排。

(1)请4名学生戴上分米、毫米、米、厘米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介绍自己。如:我是分米,我在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我排老二,我比厘米大,比米小,1分米有这么长(用手势表示)。(2)介绍完之后,请4个长度单位按顺序排一排。请下面的小朋友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评析:角色扮演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介绍4个长度单位,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加深学生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它们的大小关系。

5.利用资源,课外延伸。

(1)量一量1元硬币的厚是多少毫米。

介绍: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比如微米、纳米,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更多的知识。

[评析: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指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探寻课本以外的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识无止境。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自生探索创造了机会。

三、实践应用。

1.看一看(“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加深巩固对1厘米=10毫米的理解。

2.量一量(“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在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选用了合适的长度单位。

3.填一填(想想做做第5题)。

先帮助学生回忆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短,放手让学生填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再拿出实物交流整合。

4.比一比(想想做做第6题)。

先猜一猜,再比一比,量一量,交流评议。

四、课堂总结。

围绕今天的学习内容,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考考你的同学?还有什么疑惑想提出来?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十九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 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米和毫米教案大全(20篇)篇二十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

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    ),一片树叶长8(    ),一个铅笔盒长2(    )。

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学生讨论。

二、引导探索。

1.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先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用手势比划一下,最后再用分米卡验证一下。

4.教学1米=10分米。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米尺上找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每组的组长汇报结果。

5.多层训练,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分米。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儿是数学课本的长边,就去把长边摸一摸,再量一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尝试量书本的厚度,各自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1毫米的认识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直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知1毫米。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3.体验毫米的用处: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

4.想一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5.引导学生把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体会大小关系。

6.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2)选择自己带来的任意一样物体,量量它的厚度或长度是几毫米。

7.小结: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综合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四个长度单位了,你能灵活运用它们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两个长度单位?你有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总结提炼:是啊,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末这四个长度单位。用毫米作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和更短的长度,并且能量得更准确,为了度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用米作单位。小朋友们要根据不同物体的长度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并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1.使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资源。

笔芯、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故事引入。

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都说自己跳得远,因而争论不休。

教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不作评价。)。

教师:到底谁跳得远?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组织活动,引导探究。

教师:同样的笔芯,有的人量出来是6厘米,有的人量出来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么,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是啊,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是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2.教师:我们测量了笔芯的长度,知道6厘米=60毫米,我们每天用的课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

3.练习:50毫米=(  )厘米。

三、想想做做,内化新知。

教师:结合测量,许多小朋友已经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接下来,就要看看谁能灵活运用学到的新知识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量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是几厘米,再说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一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一下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几厘米,再量一量,看看对不对。最后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学生活动,反馈交流。)。

四、总结评价。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么样?

2.教师:下面,请大家参加一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你们愿意吗?

请每个同学回家后拿一个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发芽,再记录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再交流。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80厘米=8分米。

相关范文推荐

    党员学习条例准则体会文章党员条例准则(热门17篇)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石,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想我们需要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了吧。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要

    成立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稿范文(15篇)

    通过讲话稿的撰写,我们可以提前思考和准备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避免思路混乱和口误的尴尬。在这里,我分享给大家一些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思考的讲话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

    学生外地暑假打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7篇)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下是几份精选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的暑假期间我利用了一个月的

    小学班教师个人总结(热门17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总结和概括,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个人总结范文,通过阅读他们的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版加几第一课时(实用22篇)

    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合理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范文中的教案教学过程详细且有条理,便于教师理解和实施。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

    幼儿园普通话推广周总结(热门21篇)

    范文范本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使我们的作品更加规范和有条理。下面是一些范文的示范,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今年的推普周主题是:“普通话—

    公司元旦年会讲话稿(汇总14篇)

    通过讲话稿的精心安排和准备,演讲者可以更好地掌控情绪,展现自己的魅力与能力。在演讲之前,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演讲者的讲话稿,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自己的演讲。

    难忘师生情的小学五年级难忘师生情小品(实用18篇)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阳春三月,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像赶集似

    篮球赛的开幕致辞范文(21篇)

    通过致辞,我们可以向听众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和信心,鼓舞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致辞范文是学习和理解致辞写作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并尽量多写多练。

    龟兔赛跑音乐教案范文(20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