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ZS文王

优秀作文还需要具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语言准确的特点。这些优秀作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一

大街上家家户户门前贴春联,每一家都灯火通明,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彻全城。路灯上挂着红灯笼,一盏盏灯笼挂在路灯上,连接在一起,照亮着城市里的每个角落。远远望去,每一条街都好像一条火红的长龙,一家家飘出饭菜的香味,商场里更是挤满了人群,都在购买着年货,年味是多么浓烈啊!

孩子们随着长辈一起包汤圆,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在我们这里好像换了一种做法,将其丢入热油锅里,不一会儿一个个被炸至金黄,外表酥脆的汤圆就完成了,这是我们过年餐桌上的必备菜品,有它便有了浓浓的年味,因为它代表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寓意。

大街上的小商贩是孩子们较多的地方,孩子们拿着到手的压岁钱来买东西,有买小零食的,有买小玩具的,更多的则是买烟花爆竹,小摔炮。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大的烟花筒则让他们捂紧耳朵,天空中绚丽的火花吸引着人们向它看去,多热闹的除夕啊!

热闹的除夕过去了,大人和小孩们开始带着礼品登门拜访亲朋好友,收获了许多红包,红包中不只是钱,还是长辈们对小辈们的期望与关怀,最后在欢声笑语中回家。

旧的一年,在烟花声中离去,孩子们穿上新衣,伴着浓浓的年味,迎接着新的一年。

年味是家乡菜肴的味道,年味是鞭炮声的络绎不绝,也是一家人在团圆时分的欢声笑语。

作者:王嘉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春节又要到了。

进入腊月,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浓浓的年味,我家也不例外。瞧!爷爷正乐呵呵的和爸爸忙着制作过年必不可少的灌肠,妈妈也开始着手给家里来一次彻底大扫除,各个门窗、边边角角全部清扫到位,家里面整个焕然一新。当然,我也有自己非常乐意做的事情:制作年画。最忙的可要数我的奶奶了,她正热火朝天的忙着蒸制最具年味代表的馒头中的巨无霸——大饽饽。

奶奶竟然乐着对我说:“蒸破了才是上品,意思是饽饽笑了,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接着,她还用筷子蘸着红染料在每个饽饽上盖上红彤彤的印记,饽饽立马就有了精气神。顿时,整个家里的年味更浓了。

此刻,在这个夹杂着疫情的凛冽寒冬,我知道正是由于无数个人的挺身而出,一次次的“逆行”,我们才能像现在这样一切安好,幸福的享受着这快乐的、甜蜜的年的味道。在这里,我要衷心的向他们道一声感谢,向他们致敬!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二

变了呀,变了……。

为新年做准备中,换新是必要的。

还记得小时,换新总是一家人出动。我拿块抹布,姐姐提个拖把,妈妈拎个水桶,爸爸带个簸箕,奶奶拽个扫帚,纷纷进入战斗之中。

看那角落,是几百年都不曾打扫的。慢慢地钻进去,递进清洁液,“哧”一声喷洒而上,抹布一抹,干干净净,像是闪着亮光。看那玻璃,又是一个战斗场所。端来椅子,缓缓地站上去,目不转睛地一次又一次擦着,用指甲一次又一次地揩着,用报纸一次又一次地拭着,直到锃亮锃亮,一尘不染。

当每个人都找到一处地方去清洗时,挥动着胳膊,都不愿停下,直到灯火亮起,家家飘出缕缕清香。

变了呀,变了……。

楼道,空荡荡的;手中,空荡荡的;心里。也是空荡荡的。我感到莫名的空虚。

年味,变了。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三

有人说,越长大,年味越淡。

说起来也是,过年早已不似从前,没有了烟花爆竹的轰鸣,没有了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没有红艳艳的崭新的衣裳,更没有朝花夕拾里长妈妈那些年味儿十足的古怪规矩……甚至于春晚也早已流于形式,且骂声指责声一片。

继而就会怀念起从前的年。

彼时的年味必然是从小年夜就开始浓起来了,奶奶和外婆会将面粉兑了水,放在搪瓷盆里和,和成一种圆润饱满的形状,再搓成一粒粒团圆—像即将破土发芽的幸福的细小种子。团圆是要和酒酿一起烧了汤喝的。酒酿是各处都能买到的,但总差了些味道,所以年年喝的都是爷爷自己酿的,藏在深棕色的坛子里,为了方便吃,总是盛出一小瓶放在腐乳罐子里,至于腐乳牌子,大抵是三和四美的——已有些儿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最爱干的事就是偷偷摸摸溜到储藏室里抱着坛子喝酒酿,餮足的像偷吃了鱼的猫。

至于大年夜,必是一家人围坐了吃年夜饭。说到这一大家子,好好算算也有十八人,每年的年夜饭都是餐桌摆一桌,客厅还要再摆一桌。人多了的好处无非是热闹,嘻嘻哈哈的孩子,举杯共饮的大人,还有一脸幸福的望着我们的老人--有一棵名为幸福的树在抽枝。

吃完饭放烟花是必不可少的,躲在玻璃门后面看那五颜六色的线条构成绚烂的花火,看弟弟点火时胆小的模样,过年的氛围忽然就浓的仿佛要溢出来了。晚上必是不甘愿呆在自己的小床上的,死皮赖脸也要蹭到爸妈床上去,缩在被窝里看春晚,彼时还有大兵赵本山,董卿也还是一头长发,一家人即使是上下眼皮打架也要撑到主持人拜过年再睡,就好像守夜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

时间随着流水起伏着远去,彼时幼小的孩子早就长大,许许多多的事也随着时光一点点斑驳变迁。看着手机上人人都在抱怨过年的无聊,我把目光投向右手边的餐桌,忽然就笑了。谁说的过年无聊呢?明明当年的人都还在,你看啊,奶奶又要忍不住唱歌了吧,唱什么呢,定是敖包相会—年年的保留曲目;你看啊,爷爷拿着松香在干嘛呢,这显然是要拉二胡了;你看啊,爸爸正拉着外公不让他再喝酒,外婆却拿着老白酒乐呵呵的往男人们的碗里倒……还有啊还有,还有那棵名为幸福树——它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那是幸福的结晶呵。

该在的人都在,该幸福的人都幸福着,这就是最幸福的中国年。

我拿起装饮料的杯子往饭桌走去敬酒,一家人又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年味儿忽然变得很浓,很浓。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四

一年末了,转眼间又经历了三百六十多个日出与日落。

快过年了,我们一家和其他几个亲戚一起前往富阳农村看望小外婆。只见大人们手提大包小包,摇摇晃晃地走进去,把那些土特产和拜年的礼物放在客厅的地上,占据了一大个角落。

我叫过人问过好之后,听见屋外传来“呯”“呯”的声响,就循声而出,看见有人高举着一把木质的榔头正在往下锤。只见拿锤的壮汉一身黝黑发亮的皮肤,咬紧牙关,举起木锤,抡得老高,然后用力“呯”的打下去;另一个壮汉眼神坚定地盯着石臼里的白色面团,然后迅速用沾满水的双手去揉一下。他们两个在这么冷的冬天还是满头大汗。每次拿木锤的壮汉打一下,另一个壮汉就把面团翻揉一下,我注意到原来手上沾满水是为了不让面团粘在手上。他们一锤一揉,配合的天衣无缝。经过上百次的锤、揉、翻,这个石臼中的面团终于快“出炉”啦!有很多人围在这里,问了才知道,这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打年糕,打完还可以分给村里的人家。而打年糕的人都是自愿报名的,没有报酬,他们那么卖力只是想让村里的人能吃到又香又糯的好年糕。

我正想着,突然打年糕的声音中断了,打年糕的壮汉看见我们小孩子在前面看,于是就给了我们一个年糕团,色白如玉,我小心地咬了一口,哇!这年糕真好吃,糯而不黏,质感松软,似乎还有点甜味。在这里,吃年糕意味着“年年发,步步高”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在嘴里软软的,我的心里暖暖的。

吃完年糕,我们在草地上玩耍、奔跑,淋漓尽致地体验了一下乡村的蓝天、绿水和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空气,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晚上。天很冷,没有空调,但我们一家二十多个人聚在一起,不亦乐乎,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很温暖。虽然现在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大家聚在一起,浓浓的年味丝毫没有因为鞭炮的原因而减少。

富阳农村虽然没有杭州城区那样奢华,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些低矮的别墅与农民房;没有熙熙攘攘的车子,只有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只有温暖和谐的邻里关系,但无处不透露着团圆的喜庆和浓浓的年味儿。而城里缺少的就是传统的年味儿——民俗的东西,比如“打年糕”。城里市场上卖的机器批量生产的`年糕,远远没有农村手工打出来的那么香糯,那么有味儿。

这,就是年味儿,比大城市浓得多的年味儿!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五

大年初二这一天,天气格外的热,仿佛温暖的'春天提前到来。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景色宜人的吴山游玩。

我们先登上了雄伟的城隍阁,讲解员阿姨声情并茂地为我们介绍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让我了解了一些从古至今杭州的发展变化。在这些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副反映南宋临安城热闹非凡场面的雕塑作品。

接着,我们登到了塔顶,一眼望去,西湖一览无余、美景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重头戏就是吴山庙会了,城隍庙前张灯结彩,一些大伯大妈们穿着古色古香的服装,敲锣打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良辰吉时到了,一年一度的祭天仪式开始了,四位大伯装扮成福禄寿喜“四大神仙”,高举着香,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四大神仙”还为大家分发玉米、土豆、红枣等可口的食物,寓意五谷丰登。市民蜂拥而上,都想沾点喜气回去。

庙会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等等,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活动既丰富又有意思,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真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六

新年将至,这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了,瞧,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挂满了香肠、咸鱼、腊肉,在空气中散发着香味儿。家庭主妇们在家里都开始忙活起来了,什么拖地、洗衣、晒被、擦窗户、洗窗帘、卤茶叶蛋、蒸肉等,无所不能,只为更好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每个人都热火朝天地干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都是年味儿的象征,让我们再一起去找找年味儿吧!

年味儿藏在菜市场里。走进菜市场,你会以为这是声的世界,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顾客与菜贩子的讨价还价声;有菜贩子向顾客推荐蔬菜的声音;有活鱼在塑料袋子里乱蹦的'声音;还有孩童的哭闹声,嘈杂无比。每个人的手里都拎着一大袋甚至两大袋的菜,其中既有红通通的西红柿,又有脆生生的莲藕,既有绿油油的小白菜,又有白胖胖的大萝卜。还有那活蹦乱跳的鱼儿以及鲜活的大虾,好不热闹。

年味儿藏在商店里。每家服装店里都挤满了人,人气好到爆。售货员费尽口舌地推荐着衣服,试好衣服的人一会儿站在镜子前照照,一会儿询问着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买到衣服的人心满意足地离开,没买到衣服的人倒也不气馁,而是去下一家店里寻找着。玩具店里也很热闹,不过大都是孩子。男孩子或是摆弄着飞机、轮船模型,或是挥舞着假刀、假剑,女孩子则是一手抱着可爱的玩具,一手拿着美丽的芭比娃娃,想爸妈撒娇。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在各个商店里来回穿梭,好一派繁荣的景象!

年味儿藏在大街上。街边上的摊子都摆起来了,卖对联的将对联挂了起来,那些字个个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卖盆栽的将盆栽摆了出来,那些花儿朵朵色彩鲜艳,娇羞欲滴;卖干货的将干货包装在精美的袋子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馋得人口水直流。圆滚滚的红灯笼和喜庆的中国结也挂起来了,在风中微微摆荡,渲染得城市一片红。

你听,年味儿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你看,年味儿在人们幸福的笑容中;你嗅,年味儿在香甜的饭菜香中;你尝,年味儿在美食中传遍了你的全身。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七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十二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十二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十二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正月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正月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到了外婆家――陕西。刚进家门,迎面而来的便是外婆捧着的热气腾腾的臊子面。久违了,我的老朋友。从小到大,每次回外婆家最期待的除了外公外婆就是臊子面了。这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一泼辣子油使整碗面火红火红的,弥漫着过年的气息。金黄的鸡蛋片使臊子面提升了一个档次,充满富裕感。吃上一口,酸酸辣辣的,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内心无比高兴。

要数过年必不可少的,当然是放鞭炮了。各式各样的花炮使村子五彩斑斓,噼里啪啦的鞭炮使整个村子雀喧鸠聚。白天我和两个弟弟摔扳炮,划擦炮,到了晚上可就精彩了,各种烟花同时点燃,眼前一片绚烂。年味浓浓,使人沉醉其中。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次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这一天,四五点爸妈就早早在厨房准备了,外婆和我在旁边打下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我们呈上了八道美味佳肴,家人吃了之后都连连叫好。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最值得我们小孩子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这时候,小孩们争先恐后地卖乖,“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声音此起彼伏,使人忍俊不禁。

在欢闹声中,春节就这样悄悄地过了。我的年味,很甜!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九

‘甜’:橱窗里,小孩们坐在烤炉上玩着石头剪刀布。吃水果。玩游戏,大人们正聊着天:女人谈论着她人衣服的美丽,男人正商讨着业务,当香喷喷的饭菜上桌全家人都坐在椅子上,团圆饭后一起洗碗,好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即使是简简单单的饭菜只要家人在身边,也是一种幸福。

‘苦’:一个人在外地过着年,家人打来的关怀电话,母亲要我们多穿些衣服别着凉了,父亲要我们多吃点饭不要饿了肚子,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孤独而又悲伤,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望着空无一人的餐桌。

‘酸’:过年时当我们吃着团圆饭时你是否会想起卖菜的老奶奶。老爷爷,又是否会想起在车站、在飞机场、在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呢?过年却不能跟家人团聚的无奈只能藏在心中,默默的向人们奉献向世界奉献。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十

我坐在回家的高铁上。车上的人都有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而眼中流露出回家的欣喜、兴奋。“我上车了,马上就到家了。”在电话中对家人报的一句平安,便是最好的礼物。年味,是归家的欣喜。

很快,我下了车。在人群中,我看见了一双正焦急寻找的眼睛,那是我的奶奶。我凑了过去,当她看见我时,粗糙而慈祥的脸上逐渐浮现出动人的笑容。她将我手上的包夺了过去,拉着我的手,温暖而又亲切。“怎么这么慢呐”她像是抱怨,更像是为我的到来而喜悦地说着。年味,是重逢的快乐。

除夕夜,全家围在一张圆桌。桌上是桌丰盛的菜肴:油亮的腊肉,鲜红的猪血丸子,层层叠叠的蛋饺……桌旁是幸福的一家:大人们讨论这一年的收获,将酒杯举起互相碰杯,小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也举起酒杯。十几张笑脸共同期待着新年的到来。饭后,一家老小又围坐在电视边,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为杂技的精彩而鼓掌,随着动听的音乐轻轻哼唱。年味是丰盛的菜肴,是电视的约定。

到了新年,亲朋好友们便开始相互拜年。大家一起,仿佛总有着数不尽的话题。红包也是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过去的纸质红包到近代兴盛的电子红包,都寄托着大家的祝福,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年味,是祝愿的传递。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十一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记得幼时,每年春节期间,大街上都是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那些顽皮的孩童汇聚在一起玩烟花,大人们则会在家里忙前忙后地打扫卫生,用古话讲就是辞旧迎新,辞去过去一年里不好的东西,迎来新的一年。

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大人们都会忙上忙下地准备年夜饭,也就是团圆饭,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次聚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鸡鸭鱼肉,应有尽有。每次外婆都会把两个鸡爪分给爸爸和舅舅,她说鸡爪是抓钱的,这样来年爸爸和舅舅就会赚很多钱。还有饺子,她们会包一个硬币在饺子里,据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好运不断。

吃过年夜饭后,便是每年的固定节目看春晚,这时全家会围着火炉坐着,边聊天边看春晚,其乐融融。到了新年到计时的时候,我们会跑到门外,看满天灿烂的烟火,因为家家户户都会放烟花庆祝新年的到来。

但是到了现在,即使街上仍然张灯结彩,年夜饭依然丰盛,年味却淡了。大家都忽视了身边的亲人,只是拿着手机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和所谓的朋友发着祝福的话语。电视上放着的,仍是春晚,只是看电视的人变了。没有了新年的热闹,人们早已被手机吸引,低着头,手指快速地弹击着,刹那间,仿佛年味已在渐渐消逝,慢慢荡然无存,也许是时代的变化,曾经传统的年味变得空虚,找不着影。

多希望,年味俞渐浓烈,直至从前。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十二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春水春池满。

我卧室窗户外就是澧水,水不算干净,也没有很脏,我盯着那蓝,盯了许久。窗户映出的另一个我,也朝房子后张望了许久。窗户里的我说话了,他问我:“你在看什么”我抬头,他也抬头,我看着他的眼睛,说:“水里有东西,水里有年,水里有好几个小家伙。他们在老屋子后面的池塘前玩,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一年才能见一次,因为他们有一个伙伴在城市里上学。”我抬起头,问窗户里的自己:“你在看什么呢?”他笑了笑,说:“就在后面不远,曾经有一座老屋子。年被埋在下面了,被高楼压的死死的。几年前,我还可以在屋子里上蹿下跳,在楼梯间乱跑,门口还有个‘痒痒树’我一挠它就动个不停。”一阵沉默,我俩同时低下了头。

春时春草生。

“你又在看什么?”他问我。“我在看河堤。”“我也是。”我抬起头,和他一起仰望昏暗的天空:“几年前,河堤后面是一大块油菜花地,一个老人带着他的孙子在油菜花地里聊天,那时是夏天,油菜花地旁就是菜地,孙子和老人一起拔萝卜,费劲了力气却只拔出一个拇指大的,爷孙俩笑的弯下腰。”我望着天空,眼眶不自觉的红润。今年搬到了新家,新小区,老房子被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窗户里的我头一侧,问我:“少了点什么呢?”“年味。”

春人饮春酒。

不知不觉对着窗坐到了晚上。“儿子,吃年夜饭了!”妈妈在餐厅里催我吃饭。我刚准备起身,窗户里的我对我说:“年味一直都在。”然后就随着我的离开而消失。房门外,全家老小笑嘻嘻的,哥哥回来了,他笑着把我拉到了餐厅,并和我约好了边守岁边玩游戏。爷爷也笑得很开心,给我端了一大碗饭。我也在笑。爸爸掏出手机,给我们记录下一个个团圆瞬间,白酒已经摆上桌子,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互相调侃,好不热闹。在他们的笑声里,动作里,谈吐里,有种东西在不断的洋溢,不断的充盈。看完春晚,回到房间,我又见到了他“我知道年味在哪了”他说:“在哪呢?”我指了指左胸口,说:“在这里。”天黑了,灯熄了,人眠了,年来了。

春鸟弄春声。

初一清晨,欢快的鸟鸣将我叫醒,我望着窗外,他也望着我。物不是,人不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希望就在你身边,你却一直寻找,无法发现。真是个好年!

年味五年级大全(13篇)篇十三

童年,就像一片湛蓝的海,而童年趣事就像那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贝壳。我在童年的岸边,寻觅着最美好的贝壳。找着找着,啊!找到了。

那时,我六岁,特别爱喝牛奶,却因贪吃闹了个大笑话。有一次,妈妈用洗面奶洗脸,我在一旁痴痴地看着,想到:这东西居然比牛奶还要白还要香,一定特别好喝。要不,偷偷尝一尝它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妈妈洗完脸,对我说:“我出去一下,你在家好好呆着,听见了吗?

我重重地点点了头。心里便盘算开了:“嘿嘿!机会来了!等妈妈走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向洗漱台,拿起洗面奶猛灌了一大口。“哇!这什么东西呀?好难喝!”我惊叫起来,这洗面奶不仅涩,还又苦又油。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我连忙吐了出来,没想到手一歪,把整瓶洗面奶都倒了,看着这个犯罪现场,我急得团团转,赶紧拿起抹布擦了起来,正当我消灭犯罪证据的时候,妈妈回来了,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不由分说,念起了她最擅长的佛经。哎呦!我可怜的耳朵又要受荼毒了。

每当我想起这些,总是“咯咯咯”笑个不停。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相关范文推荐

    鼓浪屿之行三年级(热门18篇)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我去过南京的总统府,去

    第一次骑自行车小学(精选18篇)

    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优秀作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社区居民入党申请书版(实用20篇)

    入党申请书是作为向党组织申请入党的书面表格,是展示个人思想、政治觉悟和为党工作作出贡献的意愿的主要方式。下面是一些较为优秀的入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填写自己的

    谈生命仿写大全(14篇)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热情。记得一年春天,我家养了一只小乌龟,

    培训主管述职报告(精选18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这里有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二、交房工作的顺利进行:交

    社区重阳节的活动方案(优质16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它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等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各种活动。接下来,我们一

    我成功了小学生(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全面考察,我们应该积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追求作文的卓越。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供大家参考一下,看看如何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实习生教育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6篇)

    情况报告的撰写不仅要详实具体,还需要简洁明了,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下面是一些情况报告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情况报告有所帮助。学习方法是学生

    市场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通用22篇)

    调研报告应该注重可操作性,提出明确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达成。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调研工作有所帮助。

    课文詹天佑读后感(精选17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的致敬和赞美,也可以是对一段故事或人物的思念和倾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有一个人,他在帝国主义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