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琉璃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优秀作品的结构、思路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一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身心素质;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否则,教师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必然会引起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今年暑假七月我有机会参加了鹤城区教育局举办的心理健康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在学校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善于学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要么阳奉阴违,使教师难以下台,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心理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大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成人,是参照,是榜样。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体罚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二

摘要:结合课文,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关键字: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正文:

鲍勃说“不成功者的自我意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在外界环境消极影响之下,他们会产生高度的焦虑,因而表现不佳,而且自我激励,自我鉴赏能力不足。”可见,自我认知对一个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健康的自我认知,才会引领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斑斓。下面我就几个方面阐述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1.初中中学的我变得安静了许多,有些不自信,不会在和同学们相互追打,不爱说话,并且逐渐走向成熟,学会了克制自我,实现本我。

2.高中高中的我学会了自立,塑造了性格,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时候的我不光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知,还关心起了自己在班级、老师、同学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种本我的表现。

(三)进行自我分析的重要作用。

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的青年,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原因还具有思想上的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卑等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自己、符合社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与此同时,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面对诱发事件,自我的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困惑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论”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除此之外,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有位男同学,身高比一般男生都要矮一些,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很少跟班里女同学讲话,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自闭,成绩也一直不好。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摘自:心理健康网、汪海燕等《心理讲课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弗洛伊德》刘烨编译2008年4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三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1、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2、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认知的作用。

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的标准定得太高;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附: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计算机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11/23。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学习乃至情感问题都已经全面进入竞争化加剧的轨道,对大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同时优化高等教育的心理素质教育,意义深远。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据此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优化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博学多才且拥有较好心理素质的有用之才。

1.重视不足,师资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学生的德与智方面的培植,心理健康领域在以前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教育的盲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接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就整体需求而言,这种提升还是远远不足。

目前众多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政策与宣传上,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此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匮乏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就现实情况而言,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由辅导员或者其他职能部门的老师兼任,由于专业知识不足以及身兼数职,相应的心理指导职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

2.流于形式,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普遍流于形式,往往有专门的设施而不加以利用,说到底还是对有心理教育的不认同。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通常表现在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档案,并且往往只针对心理障碍学生的主动咨询,这样就把大众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只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单一服务,推广效果很差。

3.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成体系的教育过程,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是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部分来开展工作的,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五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大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

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

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大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

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六

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3、教育互动的和谐———善于利用情感交流,增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亲和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4、教育环境的和谐———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参考文献:

[1]俞卫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

[2]史立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8).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现阶段的大学生必须面临各方面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因此出现了各种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调查,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要重视健康的体质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质,适应当前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

一、前言。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院校连续多年的扩招,现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而成为了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大学生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而且他们在心理上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各种问题,关于大学生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如果不是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则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此处所说的健康并不单指身体的健康,更多的是指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解释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态和病态,而是一种个体在集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健全的完好状态”。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同时,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体育锻炼中,人们要不断克服体能的不适,在竞争中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学会团结协作等等。这一切不只是体能锻炼,也是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正因为如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普遍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兰州城市学院各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90多名男女大学生、较少或不参与体育锻炼的80多名男女大学生,以及近5年来兰州城市学院毕业的50多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西方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的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的发展为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课题组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轻度到中度情绪沮丧的方法,能较好地缓解或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它比个体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等方法更容易让人接受。在近两年的接触与观察中,课题组成员对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不爱好或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爱好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健全的性格:大胆、泼辣、自信、不怕挫折等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智力功能,不仅使学生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大学生的智力功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受到所在单位的欢迎,不需要多久就能做出成绩,脱颖而出。

在对普通院系学生、体育专项运动员,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性的需要。

从生理方面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出于身体健康、促使身体活动、增强体力与耐力、促使动作机敏、解除疲劳、保持良好睡眠等的需要。

从心理方面来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掌握技能技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上进心、强化注意力、锤炼意志力,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开朗,并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社会性的需要来看,许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源于扩大社交面、结交新朋友、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能力、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对调查成果进行深层次和更广泛意义上的分析,可以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们的普遍需要概括为:(1)增进健康的需要。(2)追求运动带来的快乐、振奋、放松感。(3)在运动情境中获得友谊和社会交往机会。(4)作为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补偿和调整,借以转换和调整情绪。(5)展示体能与技巧,满足追求成就、自我需求等。(6)了解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认识需要。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经汇总、筛选、归纳、辩证分析之后,课题组发现,对体育锻炼的功能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坚持体育锻炼,可使锻炼者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有研究认为,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大学生的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贬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的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以及自信心均呈正相关,并且通过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3、访谈法。

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对兰州城市学院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60多名男女大学生和较少或不参与体育锻炼的40多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单独访谈。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重要功能,也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课题组在与大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兰州城市学院的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曾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过不少体育“药方”。受访者普通反映,高校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育锻炼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会使大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不同的收获。比如有些受访者谈到,他们大一刚入校时,比较胆怯,与不熟悉的人一说话就脸红,影响人际交往,有的已形成交往障碍,授课的体育教师就鼓励这些学生多参加游泳、单双杠等体育锻炼,要求他们不断克服害羞、怕摔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越过心理障碍、战胜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些学生的交往困难有所克服,交往障碍有所减轻。有些受访者表示,他们以往遇事犹豫不决,办事不果断,体育教师就要求他们多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跳高、跳远等体育项目,通过这些对参与者有快速、敏捷要求的项目的不断锻炼,克服或缓解了这部分大学生遇事犹豫不决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办事果断的能力。有些大学生反映,他们平时遇事急躁、容易冲动,体育教师就让他们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跑步等项目的锻炼,使这些学生的神经系统得到调节,自控能力得以增强,急躁冲动的问题得到缓解。

大学生们的实践证明,不论是力量训练、跑步、散步,还是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都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轻度到中度的情绪沮丧,而且对包括焦虑引起的其他类型的精神失调也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三、研究结论。

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但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针对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进行体育锻炼,并且要长期坚持;二是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广大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哪怕只是作为一名观众去观看比赛,都可以让大学生抛弃以往的隔阂和距离,通过非言语的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对以后的合作与沟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八

摘要:本文就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探究,详细分析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概念,将体育俱乐部教学分成四个环节,来提升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包括在热身活动中融入心理游戏,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知识分享的交流与展示以及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心理健康;概念;促进作用。

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的相关技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经济态度,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发展[1]。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通过本学科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没有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笔者在下文中,重点就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展开研究。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相关概念。

体育俱乐部教学指的是将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消除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紧张感,促进学生的自我选择与评价,并能够真正掌握几种能够用于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

在该教学模式中,将技能与体能教学融为一体,主动对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体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对于发挥体育俱乐部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建议。

(一)在热身活动中引入心理游戏。

提升了课堂气氛;“你追我赶”活动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策划与执行力,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滚雪球”游戏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力量。

其次,在体育课堂中引入心理游戏[2]。

体育活动自身的功能与魅力非常强大,教师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心理活动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发挥出体育俱乐部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传统的讲授型变为分享型教学,学生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

在新课改下,分组教学可以说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俱乐部体育课堂中,利用异质分组法,通过小组内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才能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合作学习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

这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形式的突破,推动了体育教学的进程。

在分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学生在组内探讨问题时能够自由发言,同学之间激发出情感的共鸣,变以往枯燥无味的动作练习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教育是其最主要的形式,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发言机会平等。

通过同学之间的帮助,学生体育学习的信心以及毅力都会显著提升,对于体育活动发挥着导向、动力以及创新功能。

通过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的观点可以得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该氛围如果得以保持,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知识分享的交流展示。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经过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之后,各小组汇集了多位同学的经验及思想,然后通过交流展示环节,使得学生的才华得以发挥与展示,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集体合作等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性竞争的意识。

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知识分享交流展示环节,往往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将以往的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现在的小组之间的竞争,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小组竞争中,学生对于失败的恐惧感会大大消除,激发出学生勇于奋斗的精神。

(四)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

教学评价中,体育俱乐部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做到注重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壁垒,强调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这也是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一大亮点[3]。

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运动项目规则的限制,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运动规则已经发展成为学生运动的潜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实施公平竞争意识的形成。

同时,体育教学中的课堂要求、评价标准等,都能够极大促进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的养成。

所以,体育俱乐部教学在评价方式中,综合了结果性以及过程性评价,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期末测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日常体育课堂表现的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能锻炼、运动技能掌握等多方面内容。

这种评价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九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

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

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

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

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1]俞卫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

[2]史立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8)。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一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况及其形成原因。关键字:大学生,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准确定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就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对物质、对社会、对精神自我的认知。

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的青年,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原因还具有思想上的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卑等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自己、符合社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下面我们先了解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大脑的记忆力开始起直到记忆力的消失,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意识的形成来是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因此,在形成记忆之前的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

记忆是一切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过后,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如我存在,我占有,我需要,我想的思想就会不断地经过思维和想象力加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直到个体有机生命体的结束。

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

四、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状况及其形成原因(以我的自我认知为例)。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认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完善的重要时期.可就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我认知状况来看,他们在踏入大学校门后,刚脱离灌输式的教育,进入一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无论从思想上、行为上,他们明显处于一个尴尬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摸索着建立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各种主观以及客观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自我认知的不完善,就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现在就我进入大学后的这段经历谈一下自我认知。进入大学以后,突然没有了高中时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迷茫二字随之而来。课余时间都应该做些什么,除了考试成绩我还应该从哪些角度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东西。大一我做了很多事情,学生会工作、班委、勤工,也听过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过不少活动,读过一些课外书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学习。每天似乎都过得忙忙碌碌,也不全都感到充实。对自己大一一年的评价,我认为总体还可以,成绩排在中上,部门和班级工作也能得到他人认可。然而评优使我感到受到很大打击,一段时间内我甚至否定自己大一一年的付出,感到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但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自我剖析,我开始正确的认识自己。成绩方面自己并不算差,对专业课的学习也充满热情,今后只需继续保持热情,不懈怠继续努力。在学生工作上应该做出一些调整,不能多而不精。自己做过的喜欢做的事也确实让自己学到了很多,成长了汗多。今后要改进的就是把时间有效率的充分利用起来,不要把时间浪费到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经过心理上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我可以不自卑、不自傲,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努力。

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困惑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论”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

除此之外,它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有位男同学,身高比一般男生都要矮一些,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很少跟班里女同学讲话,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自闭,成绩也一直不好。

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当下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虚荣心理,尤其是很多女生。从网络或者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女大学生因为钱财等原因作出不好的行为。

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我个人理解,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学历等级因素。学历等级因素是社会片面的追求高学历,造成大学生的学习目标茫然,学习目的不明确,造成大学“育才”不“育人”的现象。其次是社会舆论因素:社会本身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对大学生的概念认知停留于70年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舆论过于偏激,使得现在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追求“全能”而抑制了个人特长的发展,最终培养出面面不专的废才。再次就是就业压力因素:客观的就业压力也是使大学生自我认知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教育本位因素:中国的教育一贯强调的是“教育本位”,只“育才”,不“育人”,忽略对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等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引导。

五、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长处,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敢于剖析自己、否定自己、肯定自己。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2】张季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其辅导,宁波大学,2009年第一期。

【3】岳宝华,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太原科技大学,2010.5。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二

摘要: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因心理原因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探求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健康教育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大学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未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现状分析,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月前,我们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三种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心理联系密切的量表对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调查。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群体水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

研究表明一个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现问题,那么他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可见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六点。

1.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2.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4.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6.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在社交活动中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心理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渠道。心理训练应不拘一格,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演讲、郊游、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根据具体对象,充分运用放松、暗示、音乐、表象、心理剧、模拟与模仿等心理学技术与方法,结合其他辅助手段、设施,设计特定的情景,使参与者在其中积极活动,最终达到改变其心理面貌养成预期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三

一、心理健康的人接纳自我,喜欢自己,尊重自己,反之,心理健康不良的人就否定自己,不喜欢不尊重甚至讨厌自己。

二、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有安全感和自我肯定的人,反之就是自我怀疑,常常觉得不安全。

三、心理健康的人诚实,有勇气面对真实的环境和真实的自我,包括真实的他人的反应,真诚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一个强烈的试金石。说谎是心理健康不良的表现。

四、心理健康的人比较乐观,更多的去注意正面的因素,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非常容易悲观。

五、心理健康的人清楚个人能力,自己能做到什么和能做到什么程度。

六、心理健康的人能自我控制和自律,反之就是情绪化,容易失控。

七、心理健康的人接纳个人限制,当被批评的时候,不会因此感到不安。

八、心理健康的人有同感,能够感知别人的内心感受。反之,心理健康不良的人特别冷漠,把自己包得紧紧的,在心理封闭的同时也隔绝了大千世界的信息。

九、心理健康的人有信心,开放自己,有勇气表达自我。反之,缺乏自信、封闭自己,不表达自己。

十、心理健康的人关心和爱护他人,心理健康不良的人具有攻击性和敌意。

十一、心理健康的人处理问题有弹性,反之僵硬,一成不变。

十二、心理健康的人自我防卫之心是适度的,高水平自我防卫的人会很孤独,人际关系会出现持久的障碍。

十三、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正确的期望。

十四、心理健康的人乐意面对新经验,富有挑战性,愿意尝试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反之,就是很抗拒新的经验,不愿意冒险,害怕失败,最后变得谨小慎微,丧失很多的机会。

十五、心理健康的人积极、从容自在。心理不健康的人非常容易紧张,说明内心的稳定性不是很好。

十六、心理健康的人独立自主,相反就是依赖他人。

十七、心理健康的人非常坚毅,面对挫折有更柔韧而顽强的弹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心理健康不良的人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十八、心理健康的人以现在和未来为方向。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总是向后看,认为自己人生当中有很多的缺憾。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四

心理健康辅导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交流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释放过程,它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所以心理健康辅导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人格心理品质。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个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人格类型。

我属于外向型性格,活泼开朗,善于抽象和逻辑思维。情绪稳定而成熟,能理智面对现实,勤奋,对工作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很强进取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挑战自我。我不认为我比其他人都强,但我有自信做到比其他人强。做事当机立断,不瞻前顾后。

同事评价:性格随和易相处,为人热情善良,工作认真负责,要求上进,事业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

这些个性特征的形成与我的心理成长史是密不可分的。

(二)个性心理发展史。

我出生在农村,父亲是个农民。我的家庭基本上算是标准的中国农民家庭,以农业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水平。母亲是高中生。所以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教育了。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家排行老三。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格的。对我们的要求是不求能上多高的学,但是一定要学会做人,父亲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爸妈在空闲的时间能够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姐姐哥哥都让着我,使我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形成了我对人的基本信任感。

我在小学和初中的读书时间里,对以后的人生是谈不上什么规划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当时他们的心愿就是想叫我跳出农门,想让我上中专。那时的中专也只有师范类的才包分配,于是我与9月去职教中心,读小学教育专业,开始了我的准教师生涯。

在职专上学期间,我感受到了以前在初中时代里没有的压力。因为当时读职专、中专、师范类的都是各个中学里成绩出众的学生。于是那种在原来中学里的那种成绩上的优越感变成了紧张感。好在职专的学习没有升学压力。在那三年里,我基本是按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喜欢阅读,写作,音乐和美术。三年的时间太短,所学太杂,几乎都是浮光掠影。不过在那个环境里也只能这样地囫囵吞枣了。最大的收获是在校住宿,开始了不一样的人际关系学习。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只能在前进中摸索,磕磕碰碰里一直都很迷茫。但是这些经历对我以后参加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塑造了我生活中更多地做好自己,关心他人、照顾家人,帮助朋友,从而快乐自己。更多的学会取与舍,得与失,真正做到心静如水,心态平和,宽待他人,善待自己!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中,看待他人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态度!与他人相处中,总是告诫自己人无完人、和睦相处。首先,要看别人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就足以值得我学习和相处,如果个性不相投,但真诚善良,也可成为真正的朋友!

(三)我个人的奋斗目标。

立足现在,把握今天,做好每一件事,发挥自身特长,完善自我,寻找机会,发展自我,学会各种技能,包括人际交往技能,处理事情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多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向前追求,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展示自我的同时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完善他人,完善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我先后教了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心理健康等学科。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我为何要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

20xx年四月我外出学习。在学习中,认识了一位心理健康辅导员,自己开始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员是我的一个梦想。很多时候我经常看到一些心理辅导员能为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减轻痛苦,我非常钦佩。当我看到我的周围有很多人心理非常痛苦的时候,我就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想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为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条件:

1、要有爱心,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只有有爱心才会博得对方的信任,有了信任,对方才能接受你的心理辅导,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个心理有特殊问题的人,都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不是发自外表,而是发自内心。

2、需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要知道心理辅导的程序,专业而扎实的知识是一个心理辅导员必备的条件。

3、还要有辅导的方法,好的方法不仅能对需要辅导的心理对象有莫大的帮助,而且是辅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不能对症下药,那可能就会出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局面,甚至还有加重对方心理问题的可能。

4、要有合作意识,解决对方的心理问题,要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利用能够帮助对方解决心理问题的一切人,一切手段。

我应该在以上几个方面努力。

(二)我的职业奋斗目标。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在现在社会大背景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一系列新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我的奋斗目标。我要学习一套完整的心理理论,掌握一套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科学的解决我需要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现在我的心理咨询技术还停留在初级水平我要朝着更高一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做一个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员。

(三)希望接触哪一类型的求助者。

我所钻研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成长中失落、过度的学业压力、学生考试焦虑、学生厌学心理以及家庭的困境,这些情况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都遇到过,已有的经验加上这一段时间所学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知识,相信这方面我还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四)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每当认真的去想我是谁的时候,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自己:

首先,我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我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我善于运用宽容和理解,能原谅别人的错误。我也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困难对每个人都是一样,我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于挑战自我,这是我的一个优点。我也是一个虚心的人,我经常去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我向他们学习,完善自己,让我在我的事业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我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能坚持不懈,不愿放弃。

从我决定走上这条道路的时候,我就知道前面的路很长、很艰难,有时觉得心理压力很大,我就采用自我放松法、宣泄法进行调节,效果还不错,一个个困难都挺了过来。我将一如继往地沿这条道路前进,书写我灿烂的生命,同时帮助别人缔造生命的灿烂。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五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个人成长总结报告。

文章题目:人个成长总结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摘要: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四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

努力的方向。

本人现年48岁,教师出身。曾先后从事过语文、音乐、生物、心理等学科的教学工作。目前,由于本人的爱好和工作需要,兼职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能成为一名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询师,是我一直以来的美好愿望,这一愿望的形成,深受着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通过近四个月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生活中的烦恼减少了,身体也好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走过的路,有的是对了,有的是错了,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判断,我还不成熟,我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于是,我的心态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一、自我成长分析。

哲学家赫塞说过的,“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每个人能掌握的是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生命,而让生命具有意义不在开始或结束,而是在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高峰低谷,都是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味。

(一)我的童年。

在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我降临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孩子的出生日正是母亲的受难日。在母亲生我时,母亲大出血,差一点丢了性命,但她很坚强的挺过了这一劫。

早产儿的我发育不全、营养不良,时常有一些小病小灾常来“问候”我。母亲当时的病情也不能给我正常的喂哺母乳,当时没有奶吃,父母想方设法让我吃好。我很感谢妈妈在我儿童期的成长过程中给我关爱,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姐姐只比我大一岁,所以,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将我送回了湖北秭归老家。在那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山区了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常常想念父母,盼望着他们能早日来接我回家。记得我总是特别调皮,想办法让奶奶生气,好让父母来接我,在老家只待了半年,终于大功告成。

随着两个弟弟的相继出世,我担起了家里的家务,与一般孩子相比,我更像一个大人。让我的童年就懂得了责任的含义,也培养了我坚忍耐劳的性格和追求独立、追求完美的性格,父母遗传给我的那种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童年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它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的形成。我想做一个像母亲一样光荣的人民教师。

我的母亲是位校长,是“毫不利己,全心为民”的好干部。在母亲的眼里,没有什么比党的事业更重要了,舍小家、顾大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受着这样的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我不得不打小就学会了当家。七、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洗衣做饭。

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父亲,父亲是一个事无巨细的人,从小我们兄妹四人的毛衣都是父亲亲手织的,我们玩的风筝、木马车、小手枪„„都是爸爸做的,精细的制作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也给我童年带来了快乐。

(二)学生时代的生活。

上小学时,由于表现突出,被班主任定为班上的班干部,使得我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同学交往的能力、领导的能力等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聘,我光荣地成为少先队大队部干部,并得到了大队辅导员老师的赏识,她委任我为大队长,学校大队部的大小事情、大小会议我都亲自指挥,全校师生没有不认识我的,那时的我真正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自信与成功带给我的巨大的满足感。

带着这种成就感我升入到初中,高中,又遇到了一位慈父般的班主任。高中的我担任过班长、学委,两年中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意志得到了磨练,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但在高考却因为怯场失利了,一个月我不想出门,饭也不吃,话也不想说,父母急得头发白了许多,开导我复读,来年再考,为了确保自己将来有工作,我报考了一所技术学院,这次考试中又失眠了,但幸运的考上了这所学校。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爱他人。

怀着对未来的向往,也满怀憧憬地开始了我的第三阶段的学习。在技术学院学习的两年,我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在班主任陈老师的推荐下,我成为学生干部,团支部书记,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由于工作的出色得到了众多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三)青年期生活。

毕业后,我分配回父母身边工作,当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青春时代看的琼瑶小说太多的原因,琼瑶对完美爱情的勾画,对男女主人公的唯美描写,对感情的那份执著,深深地感染着我,对爱情、婚姻有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憧憬和渴望,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渴望。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为人忠厚、热情、善良,尤其是他的包容和我争强好胜的个性相互弥补,但由于他来至农村,不懂得去如何爱自己的家人,再加了有了儿子,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参加电大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努力着,„„终于顺利通过了教师招聘考试,自修了教育学,心理学,如愿成为了一名教师。但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夫妻情感,总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婚姻走到低谷。我有个好朋友是一名医生,她经常找我谈心,让我懂得婚姻是要经营才会有收获的。于是,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内心的烦恼少了,争吵也少了,俩个人的感情好了。

为了把教学搞好,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之余我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获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

我工作在教育一线二十多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先进个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儿时家庭的教养、曾经的人生经历以及像魏书生老师一样的人生态度。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工作历练了我的人生历程,使我不断进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饱满的充实。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今年我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习。近半年的学习,使我慢慢地懂得:面对身边的人要学会接纳、包容,少些嫉恨,多些爱心,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努力创造真情的空间,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我也明白,只要自信乐观,拼搏进取,定能成为一个大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

二、职业行为分析。

小时候,一提起“心理”这个词,我们总会把它与算卦、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起来,认为是一些虚幻和神秘的东西,毫无科学根据。直到进修时学了《教育心理学》,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让我明白了“心理”的真正内涵,也为我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现在,我任教小学语文课,为了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常常变换教学方法,使他们时时都有新鲜感。平时,我常翻阅《教师心理》等书籍,针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策划组织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亲戚朋友和同事遇到问题经常找我商议,一般问题经我开导、帮助都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每当看到他们愁眉苦脸而来,轻松愉快而去的神情时,自己也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

几个月来,我有针对性地、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心理咨询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我自己的内心也在这段日子里发生着空前的变化。因此,我爱上了这一职业,并陷入其中而乐此不疲,因为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自我审视的一个过程。“助人自助,完善自我”。我发现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收获是变得充实和快乐,有幸福感。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其时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它能够让我体会生活中那些善良、真诚的价值。现在,通过系统的学习,生命最初十几年里的自卑与苦闷开始化解,逐渐地,我对父母、对他人、对事、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我终于发现,生命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丰富、如此的让我珍惜!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职业。当我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咨询的技能促动他人也发生这种改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的很愿意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努力方向。

1、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咨询技能,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弱点,以职业性的理智态度去严格要求自我,使自己在工作中始终能够保持中立性态度,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并能够合理看待咨询过程中的挫折。在出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积极争取上级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以积极严谨的态度对待求助者。

2、由于我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能力,我较为擅长青少年的发展性心理咨询,

帮助家长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是我多年来所从事的研究,在今后的职业历程中,我要在这个领域深层次地发掘下去,让自己在这一领域中能够有独到之处,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六

本人对工作认真负责,能熟悉操作电脑办公软件,从事文职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平时工作中从事对文件资料及通知通告等的发放和管理;准备每次本科室及部门会议前中后的所有事务,整理好会议记录,发放及存档;为人乐观,沉稳,诚信,勤劳,冷静,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事业心,能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善于思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吸收更多的经验,学会怎样更好的与同事沟通,学会怎样做好每一项工作.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相信自己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切!

本人生活态度求真务实,为人热忱、随和、宽容,严于律己;赋有进取心,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业余时间都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层面和工作能力;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做每一件事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工作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有很好的学习能力.热爱自己的专业,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活泼开朗,,希望能在合适的岗位上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如:在大学期间曾多次策划和组织大型文艺演出,并取得良好效果。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大学期间参加校园论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小品比赛都能获奖。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如: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善于协同"作战。"。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七

经过多年来的科普宣传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在社区上下已蔚然成风,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科普宣教的广度和深度。社区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的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科普宣教工作,研讨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方法,构成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奖励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普宣教工作的实效。

科普宣教工作是一项投入大,产出小的工作,但其直接影响到社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质量。本着一切从居民出发的思想,一年来,社区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景下仍挤出有限的财力加强科普宣教工作的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有示范性的“科普居委”,目前社区科普居委已到达全覆盖,科普居委不间断的举行各类科普活动,大大增加了科普普及教育面。如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青少年暑期科普制作,开办了心理碰碰车,青少年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等科普讲座,经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居民真正从自身开始学科学,讲科学。为进一步有效的做好科普教育工作,年内,我们利用这些优良的硬件设施,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开办了各类辅导班。如信息苑在暑期举行了绿色网上行活动,经过边讲课边实践的方式让居民接触网络并利用网络增大自我的科学知识面。改造了社区图书馆,扩大了图书馆面积,为社区图书馆补充更新科普类图书。新增一个居民健身点,方便居民就近科学健身就近活动,为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供给了便利。

社区图书馆、社区体质检测站站等不断完善的社区配套服务站更是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极为便利。

今年社区继续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是我们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主题资料。社区举办了“《要做就做最好的》读书交流活动”“《青少年保护条例》”知识答题活动,消防知识等活动。在参与中,居民们深深感受到:“读书让我更欢乐”。在今年8月上旬,社区专门邀请了心理咨询师为青少年举行心理碰碰车活动,经过活动,教会青少年如何科学的缓解各类矛盾与压力。在学生开学之前,我们又举办了“青少年如何制定学习奋斗目标”的科普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目标,以一个进取的心态去参与学习。与此同时,我社区结合社区群众的不一样需求,举办了“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养生知识讲座”和“计生知识讲座”等,为普及健康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做好科普宣传资料的发放工作,每月按时发放社区科普报、科普杂志,以及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科普材料。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社区举行了广泛的科普宣传活动并专题搞了一次科普板报评比,各居委热情参与。社区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体质测量活动,充分发动社区居民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革除陋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科普意为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在社区大力开展“科普知识进楼栋”活动,“科普板报评比”活动。经过此类“倡导科学生活、创立礼貌社区”活动,使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区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信科学的热情普遍高涨,社区科学氛围浓厚,礼貌向上的社会风气基本构成,此刻社区治安良好、无一齐民族分裂、非法宗教和重大封建迷信活动的发生。代表着科学、礼貌、健康向上的科普活动,让各族居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完美,为使我们的明天更完美,让科普之光永远照耀我们生活的社区。却格里麦亚社区妇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妇联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发展思路,坚持服务大局,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八

我是一个多血质成分较多,有部分粘液质成分的人。大多时候都很开朗、热情、自觉、独立,自信,喜欢自我挑战。

性格品质中以正直和坚定为主,能忍耐有较高的自制力,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和生活有明确的追求和目标,看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工作认真,思路清晰,做事有计划、有侧重点。凡事都能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反思,在处理重要的工作和学习时喜欢先做单独和冷静的思索,有了自己的计划和看法之后喜欢与人交流和分享。

兴趣爱好广泛,往往学了什么就喜欢上什么,如文学、绘画、电脑操作、体育、交友、游玩等都是我的爱好,其中有的还成为我的专长。

情感和情绪稳定,变化的强度较弱,喜欢较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在各种情境中调节自己的情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能与他人产生同理心,获得同感,但自己的基本情绪很少受他人情绪的影响。与人交往态度温和细致,有爱心。

思维方式以场独立型为主,逻辑推理思维较强,但有时也喜欢想象和幻想,凭直觉作一些推理。

缺点有时自我中心利益会表现得较为明显,个别时候处事过于多方面的考虑,为够果断。

我最初是喜欢学习心理学知识,想以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已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后来,是因为心理学技巧给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的带来巨大地促进作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恰当的心理学方法与技巧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心扉,能更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现在,我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青春期的烦恼,面对学习的焦虑,面对生活中带来的情绪问题,而我们学科老师的作用明显得出现力不从心,在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技巧、操作上出现了空白,我需要补上这一课。

更主要的是我任教的山区学校,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学校无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学校没有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面对学生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我决定参加培训学习。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的工作意义,我坚决要成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十九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头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本事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本事。

所以,经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理解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资料看,各科资料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并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料。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

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职责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日,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坚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仅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欢乐而欢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鉴定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二十

三年高中,我常问自己到底收获了些什么,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意答复的,直到那闪电告诉了我,学习该是体现自我价值的踏脚石,是俘获成功的敲门砖,是展开并实现梦想的金钥匙,而不是玩的过程,但学习又该是件快乐的事。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养成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金无赤足,但人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思想,我钦佩具有伟大思想的人,严于律己,从品德上严肃自己,从心灵上美化自己,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热爱祖国,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勤奋。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明白了奋斗方向,泪水与汗水齐流才能笑容和知识共收。我相信我的人生会是美丽的。

致好评。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是我的人生格言。我热爱班级体,有较强的群众职责感,坚决不做有损班级利益的事,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会坚定理想,确定目标,认定方向,迈者坚毅的步伐,不断走下去。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二十一

真心感谢学校所提供的实习机会,感谢带队老师为我们实习生所真诚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让我通过实习体验到教师特有的幸福和满足。以下是我教学工作方面的感悟。

一、听课:在实习前,我特地去了哈六中和师大附中听了心。

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发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其特点,而呼兰一中九班的孩子们相较其他高中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积极,师生配合度高,但相对的就是约束力较弱。对于这一点,没有教学经验的我的`确很发慌,不知如何才能让78人的思路跟着我的教学设计走,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掌握课堂纪律和课程节奏。

二、备课与上课:以前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记下一句话“当。

学生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在听了九班一下午课之后,结合学生特点,我对课程设计进行大幅度修改。我需要把自己所学的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学生所需要的视角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适当调动学生兴趣,适时控制课堂纪律,说实话,准备过程挺折磨人的。可登上三尺讲台之后,看见那些仰脸用各种表情注视你的孩子们,那时才了解责任的意义所在我要关心爱护他们,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成长。

三、课后答疑:很多孩子都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希望在课下。

实习就这么快过去了。我爱那些孩子,舍不得他们,真心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与你们相处的那些时光,蔚然老师终生难忘。

心理健康自我认知大全(22篇)篇二十二

高中生活宛若白驹过隙,伸出手想挽留,却发现时间已从和指间溜走。仿佛是昨天带着新奇与梦想进了入了高中的校门,今天却又将奔赴高考的战场。

高中三年定将是我人生最美的回忆,一路磕磕碰碰走来,洒下了欢声笑语,也难忘那些迷茫无助的日夜,但我仍无怨无悔地走到了现在。在这里,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每一次考试不只坚知识的`检测,还是对心理的考验,也曾害怕过,也曾哭泣过,但我知道自己正在成长着。

相关范文推荐

    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讲话稿(精选13篇)

    中间部分是讲话稿的核心内容,需要围绕主题展开,用恰当的事实、数据和例子来支撑和阐述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各位老师、同学们:

    观看书画展心得(优秀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下面是一些大家常用的心得体会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人们观看影片往往是出于对电影艺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探

    市场营销职业规划书(实用18篇)

    职业规划涉及到学习、工作、成长和发展等方面,需要全面考虑个人的情况。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据行业统计,目前国内有从事营销的

    跳兔子舞的心得体会(优质19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案例,从中了解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兔子跳是一种敏捷的运

    龟兔赛跑一年级(精选12篇)

    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让我们的写作更富有内涵和品味。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要求。

    军训后的感受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军训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还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精彩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

    高中语文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在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培训内容和实践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儿科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优秀19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亮点和取得的成就,增强自信心。在下面给出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现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护士长,时光飞

    厂房水电安装合同协议书(通用20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的重要凭证,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合同协议范文来起草自己的合同。甲方:乙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

    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范文(21篇)

    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工作重点,提前预估所需时间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