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

时间:2023-11-12 作者:雨中梧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制定教学目标和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教学工作计划是一个有效组织和安排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16-4+2124-(18+3)。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拓展练习:。

大屏幕.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4650×[(900-90)÷9]。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

1、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

(4)老师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5)分析运算顺序。

师问: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3、变式练习。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20米是()米的五分之二,20米的五分之二是()米,20米的五分之二是56米的。

(2)()吨的四分之三比8吨还多1吨。

2、计算。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口算。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三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教师出示:

16×4+1818+4×6。

69÷3-1450-35÷5。

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组计算,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二、创设情境.。

问:同学们都去过商店买东西吧,要算一算买来的东西共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买两样东西,请你们帮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钱?

学生汇报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尝试计算:16×4+6×3。

(1)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学生汇报,研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4+6×316×4+6×3。

=64+6×3=64+18。

=64+18=82。

=82。

(4)比较异同,总结算法.。

分析比较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2.改变例题,学习例2.。

(1)将例116×4+6×3变为:

16×4-6×316÷4+6÷3。

16×4+6÷316÷4-6÷3。

(2)学生独立选做,可任选一题,也可全做.。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3.归纳推理,总结规律.。

讨论:观察比较,例题中的4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4.初步练习,深化提高.。

计算:588÷7-29×2=?并思考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

1.计算下面各题.。

39÷3+48÷624×4-42÷3。

17×4-12×481÷3+4×6。

四、质疑,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接龙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混合运算顺序.。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一份或几份本节所学的混合运算式题卡,写好脱式格式.。

游戏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哪组完成的又对又快为优胜组.。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

例:4444=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555=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2.只记小组成绩,鼓励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帮助.。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四

教学内容:

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

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

2、教学例4。

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页。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5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2、练习十第7题。

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8、9、10题。

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五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备注。

一、复习旧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口算练习九第1题。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算?

2、引入新课。

这节课,就用学过的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1、教学例5。

出示例5。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按照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分数连除,要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改写成连乘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相乘。

2、教学例6。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

根据例5、例6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吗?

指出: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里,凡是遇到除以一个数,都可以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行。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练习九第2题第一、二行,第3题第二行。

这节课的例题对学生而言很简单,但是练习九的第3题解方程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解方程上比较合理。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分数混合运算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迁移类推”的方法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练习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含中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引出课题――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从总体上复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板块的内容。

教师: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我们学过哪些主要的知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逐步完成下面的知识内容。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梳理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本版块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脉络。】。

教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如果说出:分数四则混合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师追问:能具体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运算顺序,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1)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没有括号,有乘除也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第1题。

教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略)。

教师出示这样一个算式:4/5-2/3+3/4×1/2。

要求学生在这个算式上面添括号,使运算顺序符合下面的要求。

(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3)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教师: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抽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判断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二是要按照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每一步计算;三是要按照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进行书写。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上面两道题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并抽学生到黑板上计算;计算结束后,集体评讲。

出示:5/7×11/13+5/7÷13/2。

教师:这道题按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

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教师追问:如果按这样的运算顺序算,会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按运算顺序算非常麻烦)。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想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怎样简算?

学生讨论,重点讨论出题中的特点:两道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中间有一个加号,并且有一个相同的乘数5/7,这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计算这道题。

学生算完后,抽学生汇报,重点说一说自己怎样简算的过程。

教师:在分数混合运算中,随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还经常用到哪些运算律?

教师: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有什么感想?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是: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不要盲目的进行计算,而要看这道题是否符合简算的特点,能进行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解决生活中的分数应用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投影出示教材第99页分数混合运算第7题。

教师: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帮助学生整理题中的信息,突出条件中的一些重点词。

条件问题。

西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2700元位居全国之首。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比西藏自治区低1/3。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相当于重庆市的119/120。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比重庆市高5/36。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教师:你们会解答这几个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

处理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7题。

先让学生从问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让学生提出说学问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七

(至2011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

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

案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流1、学习例4。

(1)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在小组内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每个同学的回答,小组合作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2、3、4题。

展作业:练习九第5--9题。

审核人: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3=6(元)6×9=54(元)。

2、9÷3=3(元)18×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第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

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第2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1/9312/33/43/5。

11/63/114/93/8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7/83/81/83/8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2/5=2()6/25-2/77/8=19/4。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p78-79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体评讲。

四、总结回顾。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第4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p79-80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

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第5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3)。

教学内容:p81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

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5/8=()()(1+5/8)=()。

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1/4=()()(1-1/4)=。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

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本节课总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第6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4)。

教学内容:p82练习十三第12-18题。

教学目标:通过对比,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7。

()2/7=()()(1+2/7)=()。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便宜5/8。

()5/8=()()(1-5/8)=()。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13---18题。

1.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每个分率所对应的量不同,得出的结果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2.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一字之差,但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同,一个表示占计划的1/8,是一个分率;一个是1/8吨,是具体的数量。

3.完成练习十三第16、17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本节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4、18题。

六、完成思考题。

读题,引导提问:没有人既不喜欢跳舞又不喜欢唱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七、课后作业:动手做。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主题图、投影片。

一、学前准备:

1、口算:8+9+1=2+4-3=9+6-5=。

18-4+2=20-7-9=14-7+5=。

16+3-9=7+6-4=15+3-8=。

2、计算下面各题。

5597302658100。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

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2、练一练: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一、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三、板书设计: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一

1、先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请化成小数。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4.2+1又3/101又3/4-0.10.7+1/43又3/5-3.6。

1又1/2-1.52.5-7/100.5+1/31/3-0.2。

(1)指名口答。

(2)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的一般考虑方法。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二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你们已经知道怎样准确计算万以内的两个数的加减法,说一说怎样笔算万以内两个数的加减法。

同学们,你们通过回家问爸爸、妈妈,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小红去了姥姥家。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3、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鞋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裤子比姥爷的鞋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一) 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师:把前5个问题放进问题口袋,先解决第6个问题。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 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

结论:没有括号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3、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四)活动四: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五: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 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

结论:没有括号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猜一猜:连减应该怎样计算呢?

三、实践运用 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小红来到姥姥家,跟哥哥小强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看, 我有三张魔术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道题。 分组做,每组两道。姥爷说,这些题,哪个小组做对了,就奖励那个组每人一个优胜小星。赶紧做吧。

2、第二关:助人为乐。

一位邮递员叔叔也想请我们帮忙。走哪条路近?请帮他算一算。

(二)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教师以评为主。

四、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三

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3.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7页复习题。

(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

(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

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

(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

(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3.教学例4。

(1)出示例4。

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

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

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

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

4.教学“试一试”。 ·

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

5.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

2.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呢?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第l小题前两步上要加小括号?第2小题为什么后两步加了小括号?

指出:第1小题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了先算乘法、减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减法括在括号里。

四、课堂作业:练习第l题第二组,第3、4题。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四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备注

一、 复习旧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口算练习九第1题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算?

2、引入新课

这节课,就用学过的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1、教学例5

出示例5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按照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分数连除,要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改写成连乘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相乘。

2、教学例6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

根据例5、例6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吗?

指出: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里,凡是遇到除以一个数,都可以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行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练习九第2题第一、二行,第3题第二行。

这节课的例题对学生而言很简单,但是练习九的第3题解方程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解方程上比较合理。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馈: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六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4题。

1.使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计算比较容易的计算式题。

1.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引入课题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今天我们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出示例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跳绳和打乒乓球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跳绳和乒乓球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综合算式可以怎么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3+15×4。

(三)、展开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

是买跳绳要付的钱,“15×4”算出的是买乒乓球拍要付的钱,都要先算出来,然后把买跳绳要付的.钱和买乒乓球拍要付的钱加起来,得到李老师一共要付的钱。)

比较: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追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

指出:这两名同学在计算时的运算顺序都是正确的,不过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简略一些。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根据需要指名板演。

反馈:我们请这两名同学分别说说各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提问:你觉得计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再指名说一说。

(四)、练习

1.做“练一练”

先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要求独立完成计算,并组织交流。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并改正,再组织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每道题分别错在哪里。

3.做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知道问题要求什么了吗?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指名回答算式,(板书算式)并说说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四、总结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七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梳理,培养学习能力,感受自我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大全(18篇)篇十八

1、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会想策略明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分数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师:请看情境图,你是怎么想的呢?独立思考1分钟,将你思考的过程写在草稿本上(2分钟),开始。

师: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想法,一会在全班分享。

1、你们组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你们组还有什么困惑?

3、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1.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你有什么想说的?计算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进行本节课的反思与评价。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母亲节中班(热门20篇)

    在小班期间,幼儿会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并培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阅读以下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您写作上的一些启发。世界上有一种情感它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

    业务员年度工作计划书(热门18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工作中的混乱和无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书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很荣幸我加入了荣御广告有限公司这

    学生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0篇)

    在当今社会,规章制度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规则,维持秩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策划案例(精选20篇)

    活动策划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以确保活动的资源和支持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策划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一同探索活动策划的奥秘吧

    保洁公司半年工作总结(专业20篇)

    良好的月工作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工作目标和方向,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这些范文是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前台个人工作计划书大全(18篇)

    工作计划书不仅仅是完成工作的依据,更是一个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工作计划书模板,供大家参

    学校心理活动教育活动总结(优秀14篇)

    活动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活动展开全面回顾和评估的重要途径,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活动总结范文,能够对自己的活动总结写作有

    中学生安全责任承诺书内容(汇总24篇)

    范文范本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写作的目的、受众和影响等因素,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1、学校严禁打架斗殴、

    新入职办公室员工工作总结(优秀19篇)

    办公室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计划,并监督自己的工作进程。这些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中,展现了不同岗位上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挑战的能力。20xx年,办公室

    主办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我们在各项工作任务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