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文轩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

读后感是对读书体验的总结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二

翻开《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应该会听到江南淅沥的雨声,看到碧波上泊着的乌蓬船。青莲居士当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一个是诗仙侠士,一个是爱国不惜生命的伟人,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们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杜甫“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缠绵俏丽中,我又感受到了诗人把这美如画的情景描写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给我们的是清雅秀丽的余韵。()。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几句诗,不正是把那种感叹时光无情的悲凉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吗?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把对时光的不舍与感叹融入了这一个个字中。

从留有浓浓墨香的唐诗宋词中,我们还能读到那浓浓的爱国情怀。它们也许是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叹息;也许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激情;又或许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的情感。诗人任思想在伏案挥毫中狂舞,任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在纸上挥洒,留与后世的一代又一代爱国儿女久久瞻仰。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瑰丽的文化感到骄傲,我们现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诗之精华,学词之涵韵,在这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o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四

不知是第几次拿起这本稍大的`书,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像往常一样,深深的,深深的读下去,淡黄的灯光下,岑参、杜甫、苏轼、易安。。向我扑面而来,那油墨香气之中的悠悠难诉之情像一株株青草,悄悄地生长起来。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你迎风昂首,凌厉的边塞狂风让你的衣襟猎猎飞舞,你自岿然不动,暗色的双眸苍鹰般盯紧了那被朝晖涂抹的地平线,然而,那“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担,都护铁衣冷难着”的严寒并不能冷却你的心,“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豪情壮志填满你炙热的爱国胸襟,纵然你在无数次的征战中离去,你那执笔昂然,豪情满怀的身影已铭刻在边疆的朝阳里。

范仲淹:山映斜阳接天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却不断遭到当权者的阻扰,革新雄图猛然迎来一盆冷水,这怎能不令人愁肠满怀?“黯乡魂,追旅思”的苦恼向谁倾诉?眼见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你却只能“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那爱国之情汹涌于胸间却不能实现,祖国的`沦陷使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泪眼中,我仿佛看见了深深的无奈。

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你独自坐于江心,叶舟随波摇曳,江中之月已映入你的酒中,两岸漆黑,但你有双明亮的眼眸,波涛汹涌,比不上你豪爽的胸襟,即使多次被贬,你依然有着“把酒问青天”的豪情,那杯中日月藏于你的腹中,也藏于你的笔尖,有这样宽广的胸襟,还要介怀什么呢?于是,你那永不熄灭的热情仿佛熔化了所有怨事,让我想与你一起“左牵黄,右擎苍”,领略那“西北望,射天狼。”的不眠之夜。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五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美言”可以让我们回味、品读、学习。

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有情有意。思妇因月而思念,欲通过卷帘、拂水把这恼人的月光赶走,可月光似乎故意和思妇作对一样,帘卷而月不卷,水拂走而月不走。月光似乎了解思妇的内心想来陪伴她,所以思妇赶不走它。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灵、寂静的山间夜色美景图:皎洁的月光,汩汩流淌的清泉,浣女的喧闹声,满池塘的莲叶……山间夜色在王维的笔下描绘的令人神往,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写出了人生的可悲。时间就如东流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生命也是这样,青春逝去追悔莫及。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水滔滔从天上奔涌而来,而人生与黄河比起来就显得渺小多了。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悲哀被这句诗渲染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美言的妙处。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六

唐诗宋词鉴赏也是一种文学鉴赏。文学鉴赏作为文艺学的理论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它是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它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换句话说,我们鉴赏唐诗宋词的目的,是理解唐诗宋词中所包含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放眼望去,唐诗和宋词加起来千千万万,但是诗人写诗,词人填词的目的无非就是一句话:诗言志,词缘情。而我们鉴赏的就是诗词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情志。而这些情志,很有可能是我们现代人所不曾拥有的,也有可能是我们这个年纪所无法体会的,也有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感触过的。此时,我觉得,想象对于诗词鉴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诗人和词人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与我们的心境也可能截然不同,而我们要设法通过诗词了解他们的内心。没有想象,没有通过想象之后的代入感,我相信很多人是不会了解诗人和词人在何种情况下,写下如此的词句。比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对于生长在南方的我来说,肯定没有什么寒雪独钓的经历。但是如果把自己想象成那个蓑笠翁,总有一股隐隐的寒气从身体中透出的感觉。这样,也稍稍能理解了什么叫做“千万孤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鉴赏,并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出发的。鉴赏之人并没有把自己代入诗词中,代入作者的思绪中,而是单方面的通过自己脑补,从自己立场出发的理解。这样便违背了唐诗宋词鉴赏的目的,你理解的'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自己的思想感情。

唐诗宋词的鉴赏是一件十分困难,复杂,繁琐的作业。因为我们所要做的是“鉴赏”唐诗宋词。何谓鉴赏?周汝昌说过“从这个“鉴”字说起,俗话古玩文物有鉴定家,人家一看知真假好坏,也鉴定那可不得了,那权威,人家学识渊博,眼也厉害,一看这不行,有的那个化伸开一点,转起来转起来,人家这个鉴定家有如此权威性,我们对古人的唐诗宋词,能够这样对待吗,太狂妄了,我们能懂几分呢。”的确,鉴赏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并不是几句轻飘飘的感想就能完成。最近的确在书市上流传着一些带着明显快餐文化的唐诗宋词鉴赏集。不管其装订如何华丽,纸张质感如何顺滑,插图如何多彩,其文化含量和其实质内容一样显得空洞,苍白而又无力。我也一直在想,无论我们如何想象,如何代入,毕竟我还是我,我不是,也绝对不可能是作者,又没有可能我的想法其实和作者完全背道而驰,又没有可能作者有什么隐晦的感情我没有察觉,或者我画蛇添足一般的想得太多了?这就要依靠眼力了。那种从层层文字中剥丝抽茧一般的能力,那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那种手术刀一般的,能够明确的剖开条理的能力。很显然,这种能力是和积累成正比的。苏轼有云:“厚积而簿发,博学而约取”。看得多了,自然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提高了。不过转念一下,像我们这种理工科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是各种公式,定理。这是有客观的正确与否可以衡量的。而文学,特别是诗词,完全是一个主观的世界,就算是同一篇文章,同一首诗词,不同人看到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在所难免,或者说这才是文学鉴赏的乐趣所在。在这个世界没有绝度的正确存在,有的只是谁的理解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谁的眼力够好能够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显然,这也能激发出辩论,激发出思想的碰撞。文学鉴赏不需要一家之言,要的是百家争鸣。眼力也能在与他人的对立,交锋,理解,融合中得到提高。

就像刚刚说到的,文学鉴赏需要交锋,需要辩论,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唐诗宋词的鉴赏也一样,不,应该说是更需要。表达对于鉴赏来说不可或缺。如何让他人理解你的鉴赏,如何让他人相信你的理解,这些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更上了一层楼。好的鉴赏本身对于要鉴赏的诗词也是一种加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便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我觉得唐诗宋词的鉴赏很大程度上,与翻译的工作很接近。这里的翻译并不是指将诗词翻译成短文这种打破原文韵律和节奏的不合时宜的事情。而是指将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所展现的意境,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自己的文字,复显给读者。鉴赏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桥梁,弥补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代沟。所以,良好的表达能让人明白你所主张的理论,而优美的表达则可以使你所要鉴赏的诗增光添彩,与你的鉴赏相得益彰。好诗配上美文,这简直就是绝配啊。

以上,就是我这个寒假读《唐诗宋词鉴赏》这本书后,对鉴赏的感想。这些都是我感性为之,并没有进行过细致的推论和研究。只是对这本书上所学到的内容的一点感想。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七

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八

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九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名诗名词。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

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

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无限的知识。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

3、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5、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

8、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已。

1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11、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12、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

1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1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5、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

1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17、欲将心事付瑶琼,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1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20、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

2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22、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周帮彦。

24、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

25、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

2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7、燕子不知何世,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

28、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李珣。

29、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

30、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

3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朴行人面。——晏殊。

3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3、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

38、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秦观。

3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2、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

4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

4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已。

45、犹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

46、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

47、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

4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50、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陈克。

5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52、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苏庠。

53、落日溶金,暮云合碧,人在何处?——李清照。

54、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里长天暮。——柳永。

55、沙上并禽池上螟,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56、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已。

57、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

58、轼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5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

60、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

61、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意。——李清照。

62、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严蕊。

6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

64、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6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67、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贺铸。

69、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70、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陆游。

7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

73、到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

7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7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

76、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重。——韦庄。

78、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张元幹。

80、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进进暮暮。——秦观。

85、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孙光宪。

8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沙鹭。——李清照。

8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8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1、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9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欧阳修。

93、千金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辛弃疾。

9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

9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一

我爱。

唐诗。

宋词,喜爱一人淡品唐诗的风雅,一人静享宋词的清韵。

一定有不少的人,想穿越回唐宋时代,用一首诗换一壶酒,一阕词换一座城,享受古道扬尘,杨亭折柳,享受泛舟江湖,纵酒放歌。享受月下采莲,红袖天香;享受琵琶弦上,相思如雨。

品味一首首诗,一阕阕词,它们仿佛都在说话,每一个字,都有情感;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他们用诗词讲叙给我们。依稀记得宋朝有个女子,在凄冷的深秋,执一盏酒在窗下独饮。将“人比黄花瘦”的心事,托付给流年。依稀记得,唐朝有个男子,在温晴的早春,登上黄鹤楼,与友人依依惜别,写下一段“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寂,托付给时光。

窗外,阳光明媚,手里正捧着一卷宋词,轻轻慨叹那书就如朱红的大门,正徐徐向我开启,我知道,里面藏着一个朝代的文化与灵魂,翻开带有一缕淡淡墨香的宋词,不禁陶醉其中,书中的一阕词如一杯芳香四溢的美酒,淳淳的醉在我心,书中的一阕词如一朵高雅纯洁的白莲,柔柔的映在我心。

当窗外的清风正吹拂时,手里正拿着一本唐诗,我已感受到几许柔情,唐诗中有无数的起落悲欢,每一个故事都正展现在我眼前。我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寂,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惆怅,了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精致,了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雅意境。

我享受唐诗宋词给我带来的意境,更享受里面所蕴含的另外朝代的故事。我知道,那个朝代是有灵性的,所以我享受,享受唐诗,享受宋词,享受它们所带来的宁静与风韵。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赏析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7]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三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四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二、诗中“云”的描写。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诗中“离别”的'描写。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四、诗中“亲情”的描写。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五、诗中“乡情”的描写。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六、自然名句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句》)。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句》)。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句》)。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五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六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唐诗宋词读后感大全(17篇)篇十七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记谢法曹歌〉。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体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6篇)

    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是一份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常规培养(优秀21篇)

    在工作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工作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进步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个人(汇总17篇)

    相比其他部门的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准确性,以科学地评估工作绩效。希望以上范文和建议能够对大家写好财务工作总结有所帮助。时光飞逝,入职公司已

    乡镇督导办工作计划(热门23篇)

    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类作品的特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医院康复科医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实用18篇)

    在医院工作总结中,我们应该突出医护人员的合作与协作,以及医疗团队的优势和挑战。如果你正在写医院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使自己的总结更加

    部队团支部工作总结报告(汇总2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找到自己的提升空间,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突破。通过阅读一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月工作总结的要点和写作技

    家长会小学班主任发言稿范文(18篇)

    家长会能够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改进教学和管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家长会中的引导和促进合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全

    企业感恩活动方案(模板22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和分享。

    学校疫情防控安全工作计划(实用17篇)

    作为企业的基本管理工具,安全工作计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成功实施的安全工作计划心得体会。为切实保护老师、同学、自己及家人

    园长元旦讲话(通用17篇)

    在社会中,演讲稿范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会议、演讲比赛等。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演讲稿范文,它们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展现了演讲的魅力。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