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作文200字(8篇)

时间:2023-05-10 作者:储xy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的悲伤,有的快乐。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新社会中没有了重男轻女,没有了以多欺少。现在,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一直觉得父母的童年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所以我并不去过问,想让它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妈妈说到:“我们小时啊,穿的可薄了,虽然不富裕,但是却整天沉浸在快乐之中。什么捡到个一分,两分钱都不足为奇。好笑的是之前我捡到了一张假的100元这可把我乐够呛。忙跟你大姨显摆,可谁知去小卖部买东西,我被轰出去了。这可把我气够呛去找你姥评理,你老姨听后,把我骂了,我气得也是三冒火丈。”我听了,在一旁忍不住笑。

爸爸刚说完,我笑得肚子都疼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成天围绕着电子产品,还是父母的童年更加有趣更加天真!

天真烂漫的童年永远只有短短几年,轰轰烈烈的人生究竟有多少年呢?还是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吧。童年就像兔子的尾巴,越来越短了!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二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的,爸爸的童年也一样,不过他的童年和我的可完全不一样,他童年的快乐是需要自己的劳动与付出才能得到的。

可是爸爸小时候就很想骑自行车,他经常缠着爷爷给他买,由于家里孩子们多,生活困难,能吃饱就不错了,更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自行车。因为当时一辆最便宜的自行车就要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资才买得起。无奈之下,爸爸只好去找别人借自行车学骑。

爸爸嘴巴磨破了,好话说尽了,才从别人家借到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爸爸得到自行车以后喜出望外,但是爸爸当时只有八九岁,这辆车对他来说太大了,爸爸只能歪着身子,跨在三脚架中间骑,这样脚只能转半圈。

那个年代,没有哪个爸爸有时间,耐心地教孩子骑自行车,爸爸只能自己学,一开始他经常摔跤,刚骑两步就摔,脚被铁丝勾破了,血肉模糊,手掌心被擦破了皮,但爸爸丝毫不放弃,扶起车子继续骑,到后面越摔越狠,但他一点儿也没想放弃。

我越听越惭愧,再想一想,我学骑自行车,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是合身的儿童自行车,而且他俩当“左右护法”,从没让我摔到。

爸爸说他摔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了又摔下去,简直是有点绝望了。

我无法想象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让爸爸如此坚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渴望成功的力量。

因为爸爸知道他只有一天的时间能学,一旦他学不会,可能以后就已经没办法学了,于是他想一定要成功,这样一种力量,让爸爸无论摔倒多少次都不放弃,最终他成功了,在渴望成功的力量下,爸爸居然只用一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虽然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了童年的快乐,爸爸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三

我的爸爸出生于皖北的一个小乡村,是霍邱县的平原地带。一年两季庄稼,小麦和水稻。奶奶育有7个子女,为了将他们拉扯大,奶奶在家里含辛茹苦,常常起五更睡半夜的去地里干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在他少年的记忆里,常常半夜醒来,看到昏暗的煤油等下,奶奶一针一线的缝补衣服,是那么的专注、认真,夜深了,可奶奶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倦意,是那么的专注认真,只是为了子女能穿上整齐的衣服去上学。当时的生活很清苦,但因为有爷爷、奶奶的细心照料,兄弟姐妹7个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

爷爷、奶奶时长教育爸爸他们:为人要正直、诚实,工作要努力上进,有了成绩也要谦虚等等很朴实的做人道理,在爷爷、奶奶的谆谆教诲下,他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爸爸和他的小伙伴

爸爸小时候养了一条黄狗,是他最忠实的伙伴。它穿着一身黄衣服,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双尖尖的耳朵,可漂亮了。

爸爸和它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每到放学的时间,大黄狗就跑到村口迎接他。一边汪汪的叫,一边不停的摇尾巴。还会用爪子跟他握手呢。他最大的特点是看家的好手。稍有一点动静,它就会汪汪地狂叫,是绝不会让小偷进来的,陌生人也休想踏进院子半步。大黄狗吃饭的时候,先用舌头把饭舔起来,送到嘴里,然后再用牙齿嚼一下吞咽到肚子里。

一天傍晚放学,爸爸没有发现大黄狗的踪影,于是一路狂奔到家,到家问爷爷:大黄狗去哪了?听爷爷说大黄狗已经一天没回来,可能是丢了。一听这话爸爸嚎啕大哭,急忙跑到村里一处一处地寻找,可是大黄狗最终还是没找回来,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这成了爸爸心里难以抹去的伤痛。

钓龙虾

在老爸的那个年代,乡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放羊,抓鱼,摸田螺,或者是河里游泳。其中他觉得最有趣的就是~钓龙虾。

首先准备好棍子,绳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道具~肉。然后做个类似鱼竿的东西,当作钓龙虾的武器。准备好后,把肉抛进水沟里,满怀期待等着龙虾上钩。不用一会就会有动静,这时要快速地提起竿子,有时会失望,竿子上并没有龙虾的踪迹,这时就要地再一次把肉抛进水沟里,耐心地继续等待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再一次提起竿子时会惊奇地发现龙虾上钩了,这时候是最兴奋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爸爸的童年让我很是羡慕,虽然清苦,但是过得很快乐。生活处处充满了乐趣。童年,像是美味的糖果,许多年后,还能回忆那甜美的味道;童年,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我们那发自内心多姿多彩的世界。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四

每个人小时候应该都玩过游戏吧,我今儿就来给大家分享分享我爸小时候玩过的小游戏。

在爸爸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手机和平板电脑玩,那个时候连黑白电视机都是奢侈品。不过70年代的小朋友也有独属于他们的童年记忆,比如捉小鱼、滚铁环、弹弹珠等。

爸爸告诉我,小时候他喜欢捉鱼。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与他的几个小玩伴在家门前的的小河里捉小鱼,虽说水里很冰冷,可还是脱了衣裳,手里每个人拿着小竹网,穿起拖鞋,挽起小裤衩,勇敢地趟水去捉鱼。水中的小鱼十分灵活,怎么抓也抓不到,但爸爸也是一个机灵鬼,他说和几个小玩伴先不停地拿起中等大小的石头,在浅的地方先围起来一座“小城堡”,然后再耐心地把小鱼赶入自己设好的陷阱当中。哈哈,结果还真收获了不少的的鱼。

不过,最后他们把小鱼儿们都放回河水中去,我想可能这就是他经常说要善待和珍惜大自然任何生命。

除了捉鱼,爸爸还特别喜欢玩滚铁环,在当时那个年代特别流行。夏日的傍晚,晚餐后,家家户户的小孩们都会拿起铁环,跑到院子,大伙儿一起玩滚铁环的游戏,二三人一队玩接龙,滚道二三十米,每个小伙伴都要凭跑步的速度,手中铁环滚动的平衡才能胜出,当年他的速度是玩伴中最快,我听着都乐了。

听爸爸讲童年生活,我似乎感觉到他又回到了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五

漫漫童年,今天我们就来采访一下我们的长辈们,了解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吧。

我们的采访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大多数的老人都带着小孩子,怕孩子走丢而没有时间来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是不想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随随便便的说几句话;或者说早忘了之类的话。我们用两个半小时才采访了3个老奶奶,当然我们还没有采访老爷爷。

通过几位老奶奶的叙述,我们都听到了她们童年的痛苦和贫穷。她们哪里有我们现在那么好的条件。我们想吃吃想喝喝都行,可她们不行。

虽然没有我们那么好的条件,但她们玩得同样很高兴。奶奶们玩的最多的就是跳绳和跳房子了,虽然这些游戏到现在已经算是古董了,但在他们的年代是再好玩不过了。听着老奶奶们讲的眉飞色舞,仿佛已经穿越到了他们的童年。那是童年时她们最美好的、最快乐的回忆啊!她们是多么渴望再回到她么的童年啊!

她们的学校是那么的破旧,但在她们的心目中也是那么的可爱。有一个奶奶说,他们的学校是个茅房,十分简陋。“茅房”顾名思义,就是用茅草铺成的简陋的小房间,又脏又臭。窗户都是破了洞的,用报纸粘上,凑合着用。如果要去学校得走很远的山路,十分艰难。但她们不畏艰难,每天都坚持走着上下学,而不像我们,上下学都是家长车接车送。所以我们得珍惜这美好的上学时的快乐时光。

她们小时候吃的都十分寒酸,根本没有零食吃。每天早上也就是吃几个窝窝头和一碗没几粒米的大米稀饭。吃过最好的也就是几粒糖豆了。

过去人们的童年十分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六

童年是一支色彩丰富的笔,能画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童年是一朵多姿多彩的花,在园丁悉心照料下向阳盛开……我妈妈的童年就像这五彩缤纷的画,多姿多彩的花,充满乐趣。

妈妈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和同学手拉手,一起唱着歌来到学校上学。

妈妈最喜欢的就是跳房子了,跳房子的游戏规则如下:用粉笔画一个都是格的房子,每个格子写上数字,从1到8,再拿一个石子丢,从1开始丢起,必须从1跳到8,单格的就单脚跳,双格就需要两只脚跳,踩到线或跳出线算犯规,就要换别人跳,一个人全部跳完,成功返回才算赢。

妈妈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愉快地玩,她一会儿单脚跳,一会儿双脚跳,轻巧地在格子间来回跳动,就像灵活的松鼠在树丛之间穿梭,每一次她都能轻而易举地连续过好几关。玩着玩着,天色黑了,晚饭都忘记吃了,家长们都出来叫大家回家吃饭,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并且约好明天一起继续玩。

听了妈妈说的童年趣事,我羡慕极了!

有那么多小伙伴陪着一起玩,我们现在都是各自在家玩电子产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了,我想以后多和同学之间互动,多参与户外游戏,少玩电子产品,留下更多美好童年的回忆。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七

外公的家乡在农村。听外公讲,在他小时候,秋天稻谷收割完毕,空旷的田野就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的乐园。他们会一起在草丛中捉蟋蟀,斗蝈蝈,在田野里打闹。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焖玉米的故事。

每到星期天,外公和小伙伴们就相约去地里焖玉米。首先要选好一块平地,然后大家就分工合作,有的去挖坑,有的去找枯树枝,有的到自家地里扳玉米,还有的去找晒干的土地。接着孩子们把找来的枯树枝,摆放在挖好的土坑里,把土块沿着土坑的四周一层一层地加高,做成一个堡垒状。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开始烧火,先用火柴点燃干草塞进堡垒里,等第一次放进的枯树枝,烧得差不多将要熄灭时,再第二次添加枯树枝。这时,将连皮的玉米一个一个地放进堡垒,用长长的棍子把烧着的树枝拨一拨,以免玉米被焖焦,最后小心翼翼地用土块把顶部封住。

等到谁喊一声:哎!玉米熟了呦。

大伙变蜂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香气四溢的玉米挖出来,你一个,我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总有人吃太快,被烫得眼泪直流,或者两手换来换去,被烫得直叫唤。吃完玉米后,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大伙的嘴边、腮帮上满是黑灰,成了一只只大花猫。

当暮色笼盖了天空,村里传来大人们的一声声呼唤,小伙伴们才恋恋不舍地各自回家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穿越到外公的童年,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焖玉米,尝尝那存在外公记忆里的美味。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篇八

有一天放学,爸爸接我回家时,在路上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我扫视四周看到一个挑着担子的人,敲着铁块。我问爸爸那是什么,他说:“那是卖麦芽糖的人。”停了一会儿又问我:“你想吃吗?”我点了点头。于是爸爸走过去买了一大包接着放在我手上,鼓鼓囊囊的,我险些没兜住。

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就给我讲起他小时候关于麦芽糖的故事。

爸爸说,他小时候看见卖麦芽糖的人来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当那人用几个铁板相互敲击发出那清脆的声音时,那声音仿佛如一股小清流从耳孔流进身体,唤醒了体内的馋虫。

卖麦芽糖的人拿着的“吆唱”器具是几个铁片串联在一起的,敲击起来发出“叮——叮——叮——”的声音,有着共鸣的效果,对他来说极富吸引力。

当麦芽糖那甜甜的味道飘散在篮球场上时,那无数只馋虫就在身体里某个抓不到的角落,不断地翻腾。

于是老爸会红着脸,低着头走到卖麦芽糖的人身旁,那人见了便问:“小孩子,有钱不?”爸爸咽着口水,很小声地回答:“没有……”“那你可以用牙膏皮子换。”卖麦芽糖的人给他提了个建议。

铁块、塑料也很难得,于是爸爸只好攒牙膏皮子,怎么攒呢?他决定积极刷牙,早晚各一次,还去亲戚家去收集牙膏皮子,经过半个月辛苦的努力,老爸终于收集到了15个牙膏皮子。

这时,他便天天都盼望着卖麦芽糖的人快点来,月底的一天,终于听到“叮——叮——叮——”熟悉清脆的声音,老爸便马上把装好牙膏皮子的袋子拿起来,快速跑到卖麦芽糖的人面前,换来了三块“珍贵”的麦芽糖。

他用衣服包起来回到家里,先把这三大块小心地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地,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点儿放在嘴里,刹时,麦芽糖的甜香便充斥了整个口腔,可老爸说他舍不得立马将它咀嚼吞咽掉,他轻轻地用舌头触碰,慢慢含化这份特别的“甜”,他想让那甜甜的味道留得更久,更长一点。

我从爸爸童年的故事里体会到爸爸小时候条件多么艰苦,为了吃点麦芽糖要付出这么多努力,吃这么多苦,可真是不容易。

爸爸可没让我吃这些苦,他给我创造了这么好的美好生活,我得好好珍惜,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爸爸。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