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QJ墨客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下是一些教师从教学反思中获得的教育教学心得和感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一

今天,我上了教研课《分数解决问题》,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用分数知识实际问题,因而本节课我将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建构上,能用清楚地表述出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

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教材在这个地方让学生明白将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在描述图意时,不能再让学生用动态的情境去说,而应进行规范。

2.教学常规需进一步抓实。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注意力不够集中,好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只有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二

1、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

2、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二、教学重点。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四、新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求商的近似数时,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练习复习。

求以下商的近似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9.4÷12≈1.621.55÷3.9≈0.40319.46÷5≈63.89。

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同5作比较大于或者等于5进1,小于5舍去。

师: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是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ppt展示例题)。

(二)情景导入1。

师:找同学读题。

生:读。

师:找同学列式。

生:2.5÷0.4。

师: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练习本上演算,一会儿找同学汇报(老师巡视发现问题,找典型同学)。

生:说。

师:板书演示。

(三)经典练习(自己列式,自己算)。

1.3÷0.4≈4(个)。

答:需要4个小杯子。

规律:

通过两个习题由学生总结出来结合实际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有些情况虽然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比五小但仍须进1,相这样的方法叫“进一法”。

(四)情景导入2。

找同学列式,自己先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找错误典型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演示。

通过做题,初步感知,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而且本题也不能使用“进一法”

(五)典型练习。

手工课上,同学们制作一只风筝需要0.18km的风筝线,现在有4.8km的`风筝线,可以做多少只这样的风筝?(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题)。

做完比较两个习题,由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四舍五入法,有时根据实际情况,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就算比5大,也必须舍去,对于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做“去尾法”

(六)巩固练习。

课本p417、8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考察学生接受情况。

教学反思:

(一)导入不必太花哨,简练鲜明进入主题即可。

(二)对于新授知识,学生有个接受过程,要通过至少3个练习学生才能接受,要给学生思考,接受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最后在巩固练习。

(三)不要太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具。

(四)老师要有板书演示,不要让学生过多板书,一节课下来老师的板书是重点,要保留;注意书写,不能太随意。

(五)要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审题(读两遍)、做题(计算要细心)、细节要注意(直线用尺子、答题要规范)。

(六)注意语言,要简练,普通话教学,不要太随性。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三

教学时,我采取“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能吸收本节课的内容,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课堂上教师过多的牵制学生,没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己理解自己去说倍数间的关系。

2、本节课练习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学到后边的时候有些枯燥,应该设计多些形式的练习,如,选择、填空、判断等。课前准备的练习纸在课堂上也没能利用上,导致学生动手写的比较少。

3、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4、应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四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计算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要着重说明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

因此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方法之前为了给学生探索创造条件,探讨后,学生进行汇报。对于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并且为找寻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问题的转化能力,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五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纵观全课,体现以下两点:

1、凸显自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2、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为线索,鼓励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策略。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上课之后,给我总的.感觉是:

1、学生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问题的策略,还能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抓住本课课重难点。

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重点理解题意,提取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习题,贴近生活。

课堂上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教师放的还不够,可以在练习课中涉及更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开阔思维。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还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六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这节课是整册教材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

成功的地方:首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效果良好。

其次:本节课在教学时,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让学生说,并呈现出不同的`说的方式,比如:个别说、小组讨论说、和同学一起说等,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一份,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感到无从入手,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七

本节课存在如下问题:

1、在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时,应注重摆的过程,如在摆学具的方法时:第一题应强调有15只蚕宝宝,先摆3个盒子,因为是分成3份,求每个盒子里是多少;而第二道题应强调有15只蚕宝宝,先取出5个放到一个盒子里(马上追问:为什么要拿出5只蚕宝宝。生:因为每个盒子里放5只),求要用几个盒子。

2、应在学生展示完自己的方法后,放下所有的学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题的意思,以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3、应对学生“放手”!如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处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在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时,若出现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他们,关键处纠错,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4、在比较两题的异同时,应对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八

设计时是从创设运动会的情景出发,让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

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

一方面,孩子过多地关注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

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学,旨在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上做一种新的尝试。总之,教学后,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上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其次,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最后要构建生活的数学学习原型,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

这次教学尝试,我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孩子们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他们被数学问题所吸引,他们为解决问题而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整节课,孩子们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踊跃地发言,时而安静地书写、时而大胆地表达。

课堂上动静交替,孩子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九

按照教材安排,用分数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第二单元,用分数除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第三单元。如果分开来进行教学,学生由于受定式影响,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都用乘法;学分数除法时又都用除法,看似掌握很好,一旦混合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混淆,看来还没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题的分析方法。因此,我们就把两类应用题放在一节课进行对比教学。

启动体验阶段。我通过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从而调动学生学好本课知识的积极性。

体亲历时阶段。首先是自主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是小组体验,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形成共识;最后是班级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分享他人的成果。

总结内化阶段。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找出两道例题的异同,感悟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应用提升阶段。这个环节分成2步:

(1)基本练习,通过比较,进一步巩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拓展练习,通过让学生解决较难的此类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我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首先通过让学生独立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法得出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先划出题中的关键句、圈出单位“1”,再写出关系式,然后代入数据,最后列式解答。

在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仍有个别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这少部分学生,教师既要肯定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但要引导他们最好采用所学的一般方法,这样便于学习“稍难的分数、百分数的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教学中,分析数量关系应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潜移默化的给学生渗透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二年级下学期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解决这一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认真读题后明白里面告了一些什么条件,紧接着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问题理清所告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做好学生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然后学生确定第一步先计算什么,这时必须让学生说清楚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在写单位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最后第二步就解决了人家的问题了。这些对于我大人来说看起来很容易,可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下面就是我在教了这部分内容后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认真的审题,所以往往导致解题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课堂的时间,放慢讲解的速度,每道题都要求学生读两次,再找到相关的问题,根据问题想想需要那些信息,看看人家告了些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缺来的那个条件就是自己要求的第一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有所改观,对于一些极个别的学生做到稍稍一惩罚就做得很好,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尺寸,才能更好的驾驭学生。

二、其次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第一步算出来不明白写什么单位,比如王老师买7元一枝的钢笔花了63元,那么买5枝要花多少钱?学生知道第一步是63÷7=9(枝),而一部分学生却只看问题里的单位所以经常写成了“元”,针对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第一步所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什么单位了,就如上例学生只要说出第一步是求:每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就知道应该写“元”了。

三、最后就是大部分只能列分步算式,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尤其是有了()的就往往丢了(),比如妈妈用100元买一件46元的上衣,和一条29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学生分步是45+29=74元,100-74=26元,在写综合算式时就写成了100-45+29=26元,这是他忘了应该先算加法要加()了,不过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必做硬性要求,所以我只是随时提醒学生应注意,或者就用分步。

总之这部分的内容很广泛,但只要让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道理,举一反三就容易多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小数除以小数的关键在于转化,即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如何转化,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小数位数,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

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第一,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进行学习,注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列出算式5.8÷0.72后,问学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会算吗?自己先试试。”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思考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小数除法练习中,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应该是对算理的理解不够,应该多让学生说每一步该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而且很多学生移动小数的位数错误,导致了计算思路不清晰,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比如,1.68÷0.020.02扩大到它的100倍,1.68也要扩大到它的100倍。0.02扩大到它的100倍,目的是使0.02变成整数,为了使商不变,1.68也要扩大到100倍。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和会用商不变的性质。

其次,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基础不够牢,特别是商中间有0这种类型,它既是除法的重点,也是难点,可能是前面的教学有疏忽的地方。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再次,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做题老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了打小数点,就是忘了商0,或者是忘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小数除法是比较复杂的,懒与计算,动手太少。

最后,我认为是在完成竖式商的小数点不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数位对齐,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

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应该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一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单元一共安排了4道例题,我把例1、例2定为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进行除法的竖式书写,理解竖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用竖式计算。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重难点是: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首先安排了一幅学生布置会场摆花盆的情境图,通过解决“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这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理解除法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解决“如果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来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分别给出横式和竖式,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掌握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竖式的写法。

在重点教学例2中,关键是让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是平均分时还多出来不够分的。在分的基础上写出除法算式、介绍竖式计算,通过“你是怎样想到商4的?”的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例2时,我要注意渗透,分完后问“剩下来的还够不够摆一组?”其实这就是为“余数比除数小”做表象的渗透。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课后反思:

1.除法竖式的格式、试商的教学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竖式除号的写法,写惯了加减法竖式,一下子很难书写格式,学生写法出现错误较多。为了以后数学学习养成好习惯,例1有必要单独为第一课时,专一进行规范和练习。

3.作为新教师需要锻炼是必须的,语言组织方面欠缺,教学相连两个环节之间过渡语不够恰当,对学生的评价语也比较生硬,还不能做到恰到好处,好的评价语可以使课堂妙笔生花,激发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课堂节奏快慢结合不是很好,这些是我今后要加紧改进的。

4.在学生探索规律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说,多让学生说,而我却急于求成,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说的太多,而学生表达地太少,不够注重他们的思考过程,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块也是很欠缺的。

总之,这堂课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很多,是我值得深思的,也是我以后进步的起点,我今后也将一如既往不断发现、改进,从中获得进步。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二

这节课教材编排的意图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有规律排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通过找规律,根据规律发现与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并能根据余数正确解答。在上了这节课后,学生的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实质。

片段1复习要明确。

图:爱心桃笑脸爱心桃笑脸爱心桃笑脸爱心桃笑脸。

师: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师:讲的很有道理,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生:是笑脸。

师:17个呢?

生:是爱心桃。

生叫到:老师是有规律的,你看单数的都是爱心桃,双数的都是笑脸。

师:你们很厉害,都归纳出了解题的规律,我们刚才是怎样知道图案的?

生:数出来的(板书数的)。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反思:这个复习环节对新课的作用有哪些?上好后我,我又两个地方比较困惑:1、让学生规律时,要唤醒他们的以什么为一组重复排列吗?还是学生能具体描述规律就可以呢?2、在最后学生总结了这题的规律,我们要怎样去接孩子这个规律呢?学生实在是讲的太好了。

片段2素材还可以这样。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师:你怎么猜的这么准,你有什么招吗?

生:是有规律的。

师:你们也看到有规律吗?

师:是什么规律啊?

片段三对比要更强。

反馈环节:

全班绝对多数的学生是用画一画来解决的,只有一个学生用算式来解决的。

师:学生看懂他是怎么想的?【画画的】。

生: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的?

根据学生讲规律时,圈出一组一组。

师:看到图你想到了什么?

本意是引出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算式与图现结合来理解算式的含义。

对比:画图和算式你会选什么来做呢?

生:我会选画画,因为它比较准确。

生:我选算式,比较快。

小结:我们可以选画画,也可以选算式来解决。

师: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试一试。

师: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算式中如何去理解是用余数去数的?余数的不同及没有余数的处理,都非常的重要。在很后面还有一些优生用画图的方法去做。说明这节课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提上来。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三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了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热情高,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本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流畅。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在教学中注重转变教师角色,把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在教学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的知识简单接受,而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四

这一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这个知识点教学要借助教具和学具,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在把一些物体平均分配时,可能正好分完,也可能会出现剩余现象。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着重要强调两点:一是余数的确定。这里的余数是指,在平均分配时,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余的数,为后面说明“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埋下伏笔。二是联系实际时,引导学生根据商和余数的不同含义,确定它们各自的单位。可以指名或相互说说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

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需要作两个方面的铺垫:整除竖式的计算过程及各部分名称和试商预备练习(如:15﹥()×2中,()里最大能填几)。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可分为三步教学。

一是掌握题中商的含义和试商的方法。根据余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商指的是被除数里最多包含多少个除数,可以用含除数的乘法口诀依次试商。试商时,可以适当地鼓励孩子先估计商的范围,再用口诀试商,减少试商次数。

二是明确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含义,计算过程。这些内容,在学习整除竖式时,已经介绍过,学生都有个初步的概念,在这里要让孩子对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明确、清晰、熟练的认识。

三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能运用余数的这个特点,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这部分教学时,一定要讲清(或让学生讲清),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如果解题过程中出现余数比除数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商小了)。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五

最近组织学生复习小数乘除法,改了几次作业,只觉得计算错误挺多。细细一看,原来出现这样的错误不仅仅是所谓的粗心,更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的算理、算法没有完全掌握导致的。现撷取部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如下:

如口算4.5×0.01=4.5÷0.01=这两题时,常常有学生将答案写反了。我想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于小数乘、除法的算法不太明确:小数乘法是先看成整数乘法计算,最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点小数点;小数除法,先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变成整数,再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在计算一个小数除以整数时,在竖式上杠掉了被除数的小数点。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解商不变规律对计算小数除法的作用。

在让学生计算3.66÷1.2时,不少学生得数网为3.5,观察他们的竖式计算过程,发现原来是个位上商3后,同时落下6和0两个数字。其实,这个算法与前面研究的整数除法中商中间有0的情况是相似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前期所学的知识都会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

相对分数、小数而言,整数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执教时也可以以此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旧知进行回顾,从而产生正迁移。

在老师看来,小数乘、除法这种纯计算的知识,没什么好讲的,但对学生来说,越是看起来简单的知识,越是抽象。学数学理解是关键!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六

通过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错误较多的题主要是被除数整数部分不够除就商0和被除数添0再除这两种情况。中下层学生掌握情况一般。

第二课时,将学生习题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集合起来,对比各类型错误进行了分析讲解,效果不错。

学生常见错误有以下四种:

错误一:被除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不够除,就商0。如:4.62÷22,有的学生用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先看被除数第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于是就用46除以22,商就成了21。

错误二:被除数的位数小于除数,不够除时,商0,再在被除数后添0继续除。如:1÷25。这类题是学生出错最多的,一是有部分学生直接在被除数末尾添2个0就除,根本就不去考虑商0的问题,于是得到的商是4;一是有部分学生知道1除以25不够,商0,就直接在被除数末尾添两个0就除,于是得到的商是0.4。

错误三: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应把除数扩大一定的倍数,去掉其中的小数点,并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再除。如:123÷8.2。这类题学生做起来更是五花八门,一种是除数扩大了十倍,被除数却没有扩大相同的倍数,忘记添上末尾的0了,于是商得1.5了;第二种是除数的小数点根本就不去掉,直接当作82来除,于是商也得1。5;第三种是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了十倍,除数的小数点没有了,被除数末尾也添了一个0,但是有少数学生还是把这个0想成是上面那类题中被除数不够除,添的0。于是也得到了1.5的商。

错误四:商中间有0的情况,如90.3÷6,此类题,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如上3除以6不够,就把后边的0一起落下来变成30算,于是商中间的0就没有了,商就成了15.5,依次落两个数来算这是很多学生都常见的错误。

错误五:商的小数点应与被除数“后来”的小数点对齐。很多学生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容易漏点商的小数点或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相信许多老师都会遇见学生常犯这些错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在课堂加强了对比练习,而且针对性地出示错题集,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并提醒学生一定要牢记法则,细心计算,还大力表扬作业全对的学生和细心改错的学生,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初步获了比较好的效果。

接下来,要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严谨的计算态度,扎实基础,使学生较好掌握新知识,提高计算水平。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实用17篇)篇十七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懂得余数的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如“跳绳”、“买书”等,这些素材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真实的情境也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生活中。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华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审题不够细致。

这节课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也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教学,而应用题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把主题图中的信息抽象成文字信息。再通过充分的读和思考,弄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在教学时,我只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就找数学信息和问题,并分析题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题和思考的时间,这样那些中差生很难理解题意。以后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多次默读并思考,然后再分析题意。

2、析题的方法单一。

在教学例题时,我先出示了主题图,并没有出示问题,我是想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除法问题。这样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他也就明白为什么用除法解答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完成做一做和练习时,我也是让学生从数学信息入手去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应用题也可以从问题入手,反过来再去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

3、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主动从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自主地根据数学信息确定不同的解决策略,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有学生的合作交流,相得益彰,朴实而扎实。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副主任医师述职报告总结(实用17篇)

    对于企业来说,述职报告是一个了解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员工的评定和晋升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一些写好的述职报告范文,对我们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观摩活动方案(优质22篇)

    活动方案是在组织一项活动之前,对该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书面材料。这些活动方案范文涵盖了文化艺术、体育竞技、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活动

    心理委员会工作计划(通用14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希望通过阅读以下的工作计划书实例,能够对您自己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1、全年的工作重点是我系全体学

    去铁路局面试自我介绍大全(15篇)

    自我介绍可以让他人对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建立起更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尊敬的`上海铁路局领导:

    实用餐馆聘用合同(通用18篇)

    聘用过程包括招聘计划制定、招聘渠道选择、简历筛选、面试评估和录用决策等多个环节。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聘用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顺利解决招聘难题

    干部为官不为自查报告(专业13篇)

    自查报告是一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通过总结找到提升自己的途径。希望以下的自查报告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提高自己的自查报告写作水平。

    护士感染科自我鉴定范文(19篇)

    自我鉴定范文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价,是一种反思和概括个人经历的书面材料。自我鉴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使我

    公司应收会计实习总结范文(18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是一些独具特色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你的总结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

    春季期小学数学组工作计划大全(15篇)

    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通过阅读这些工作计划书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具体目标、分解任务等

    清明节期间防火方案(汇总21篇)

    一个好的计划书应该包括清晰的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有效的评估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项目的计划书,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