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笔尘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因素。教学工作计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一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

作文训练。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顺序:从说明的目的出发和对象出发,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程序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用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二

一、教学目标:

1、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重点)。

2、了解说明顺序。(难点)。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外国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2)今天,我们幸学习《活板》一文,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作者作品简介。

3、指出下列一词多义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4)不以木为之者;

(5)每字为一印;未未简易;

(6)其印未予群从所得;

(7)满铁范为一板;

(8)极为神速。

(9)不以木为之者;

(10)唐人尚未盛为之;

(11)更互用之;

(12)旋刻之。

(13)火烧令坚;

(14)持就火炀之;

(15)用讫再火令药熔?

(16)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7)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18)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19)其法:用胶泥刻字。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三

(一)知识教学:

1、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2、了解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二)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三)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了解作者和《梦溪笔谈》。

2、疏通全文。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要求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

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

教师补充。

(三)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三:其印、为、予、群从。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四

十三活板(八年级下苏教版教案)。

十三活板。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设计思路。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准备好,齐备。)更互用之:(交替,轮换。)瞬息可就(完成。)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奇字:(冷僻。)旋刻之:(随即,马上。)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从:(弟侄辈。)’为……所:(被动用法。)。

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活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五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六

1、着眼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过程和方法。

在整体感知前提下,合作探究,创造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与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热情。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3、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

对文章中活板的“活”的特征的理解。

在自读基础上,一教时完成。

自主阅读,探究发现。(多媒体辅佐)。

1、学生预习课文。

2、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内容呈现,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点勾画,自主质疑。

2、教师范读引领,学生齐读体味。

3、感知内容。

从说明对象看,本文除介绍活字印刷外,还介绍了什么?

通过初读,你了解活字印刷的哪些知识?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1、学生就文意质疑(合作释疑,教师点拨)。

2、知识积累。

积累多义词。

做知识卡片。

四、交流对话,探究学习。

1、分析程序说明的顺序。

2、了解活板“活”的特征。

五、时空连线,创造性学习。

1、穿越时空隧道,参观印刷厂,现场采访。

2、请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参观感受。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七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3、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1、导入新课。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教师报导读题。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a、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投影片1)。

c、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d、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e、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听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a、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1、2、3……。

b、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c、用()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八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和《梦溪笔谈》。

要求快速阅读注释一和注释二。

合上书本比赛掌握情况。(幻灯,填空)。

教师补充。

(三)解题:活板,即为活字板,“板”同“版”。

(四)听录音,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五)检查朗读。(准确程度、流畅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开火车”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难句,同桌帮忙。

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七)注意下列词的落实:

第一段:板印、盛为之、已后、皆为扳本。

第三:其印、为、予、群从。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现代文翻译第二段。

3、找出三个词类活用、四个通假字、五个一词多用。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九

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板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技术。

1)制字印、排版技术,及活板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3)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的说明;而对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不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

简要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体时间和使用情况。

详细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关的问题。

交代毕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总体上是以什么为序?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3、本文课题是“活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的?

从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术的一个飞跃。试问,雕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

(死,不灵活。)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优点和特点。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确定讲这一课后,我先认真研读了课文,课文共三段,第一段说明了活版印刷发明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与开头“毕昇,又为活版”相照应,而第二段“其法”一语,总领全段,引出活版的制作、功效和用法的叙述,构成文章的'主体部分。

制作活板的过程步骤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我想,如果能把这个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不是既生动有趣又便于理解吗?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一个课件里的动画让我眼前一亮:字模“薄出钱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等等就像实物一样依照课文的说明一一出现。特别是本课的重点要突出“活字印刷”的“活”字。整个排版过程,第二块印版的重排,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作那些字模,将它们排列得十分有序且平整,利用多媒体便能轻松实现。

我设想:让一位学生来做解说(翻译课文),动画则跟着他的解说依次前进,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他会觉得自己在操作活版的制作过程,其他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像观看实物一样集中于大屏幕,眼、耳、脑并用,增强了记忆,知识性与趣味性自然融为一体。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印刷发展中的一个飞跃,而这个重大贡献却是宋朝的一位平民发明家毕昇作出的,平民能有如此大的贡献,而且这一技术早于世界400多年,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我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上拓展延伸,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现在的生活做一些创造发明。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发挥,也会更加有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自然会生成。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

(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

(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见课件)

八、探究与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课外扩展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十、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词多义: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1、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文言字词含义及用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3、思想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点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指导学生疏通文言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1、录音机、磁带。

2、投影仪、投影片。

3、铅字打印机的字模、字框。

能力型教学模式(省级教改课题)。

1、导入新课。

(教师以简短的导语提示课文知识重点,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我手上这一个个的是铅字打印机上的字模,如“是”“我”“国”“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国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压平,就可以反复印刷了,印完之后这些字模拆下来可以反复使用。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你知道印刷技术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时代发明的?(学生参与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教师报导读题。

(教师按课文重点归纳出五六个知识点,化解为若干个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课文的经络重点。报导读题时,要求学生不看书,不作记录,静听默记)。

a、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疏通词句,做到能口译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练习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义及用法。(投影片1)。

c、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d、文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e、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结合你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听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明确一些字词的读音,并思考导读题)。

默读课文,做书间笔记。

(学生用铅笔在课文中圈点勾画,作批注)。

a、快速在每个自然节前,依次编上节码,例:1、2、3……。

b、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文言文还应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理解)。

c、用()括出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设计思路。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准备好,齐备。)更互用之:(交替,轮换。)瞬息可就(完成。)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奇字:(冷僻。)旋刻之:(随即,马上。)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从:(弟侄辈。)’为……所:(被动用法。)。

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活版发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活版发明时间。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明确:(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是“活”:设一铁板,密布字印是“活”;药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铁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备,是活;用后用木格贮之,是活。……这就把活字板的灵活性、优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动的比较,突出“活’’的特点,表现了活板技术的先进性。)。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活板。

沈括。

一、雕板印刷的发展情况。

二、活板的发明制作作用功效。

刻字常用字。

制字活再用字。

排版生僻字。

三、活板的下落。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活”字布局谋篇,但由于是篇文言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因此理解文意对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需掌握的字的读音、一词多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等。让学生照着自主学习内容自学课文,然后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这样既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本课教学中学生对重点的实虚词掌握不理想,我将重点的实词虚词提出来重点讲解,最后再次强化学生记忆,结合课后题和其他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虽然每节课字词理解讲解的较少,但从作业及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理想。也是偶然想着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表演活板印刷,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同学听说这样的表演之后个个兴趣十足,准备好了军旗做为道具,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弥补了语言信息的缺失,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真是一举多得。

本课是有关制作的说明文,在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提出让学生仿写一段“韭菜炒鸡蛋”的制作过程,从学生的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此类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基本掌握。学习此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快乐,因而充满了幸福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一)知识教学:

1、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2、了解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二)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翻译文言文;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三)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活板的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1、齐读全文。

2、思考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举出实例。

打比方:“薄如钱唇”、“则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们对胶泥字模的形状、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使说明更准确形象。

作比较:“若止印三二本……极为神速”“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说明印刷的特点和胶泥刻字的优点。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数字。

相关范文推荐

    哥哥的小学生我的哥哥(精选19篇)

    写作是一种艺术,只有不断练习和探索,才能真正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这个专题中,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指导。。哥哥有一头浓密乌

    学生贫困认定学期申请书(通用12篇)

    贫困申请书的内容通常包括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以及救助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这里有一些获得成功的贫困申请书案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尊敬的院领导和各位老师:我是来自电

    沉迷网络的危害(通用15篇)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与独特。想要写好作文,除了积累写作经验,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

    有趣的科技课(优质12篇)

    作文是一种对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验,优秀作文则是在这种考验中脱颖而出的佳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例子。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

    我等待长大(优秀18篇)

    优秀作文触动了读者的内心,引发了共鸣,让读者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我将在深秋的黎明出发,伴着铁皮车厢的摇

    拯救与逍遥读后感(实用21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对内容的理解、思考和评价的一种文学评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精心读后感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

    中秋节儿童游戏活动方案(通用19篇)

    制定活动方案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安排预防和应急措施。如果你对制定活动方案感到茫然,不妨看看以下的示例,或许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活动期间,凡在本商场一次

    观看警示片心得(专业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这些范文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可以借鉴和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写作水平。

    我的生日初一(优秀19篇)

    在生日这一天,我们可以收到朋友和家人的祝福,感受到他们的关爱和关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日旅行目的地推荐,希望能给大家一个非常难忘的生日体验。今天,是姥爷的

    写家乡的美味(热门15篇)

    优秀作文往往以生动的描述和细腻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处为优秀作文的精选范文集,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作品带来的震撼和启示吧。家乡是我们永远的港湾,家乡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