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琴心月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

在学习中,诚信不仅是考试作弊与否的问题,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下文是一些诚信方面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一

诚信是平凡普通的,它没有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外套,也没有娇娆的容貌,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你打碎了别人的玻璃;当你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作弊;当你无故不到校却向老师和家长撒谎;当你向别人夸下海口却又食言……犯了错误又没人知道,特别是犯了大错,要自己说出来,难,所以诚信很值得称赞。

在繁华的纽约,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的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在礼帽里放一些钱。

那个先生说:‚奖票,奖票‛。

小提琴手于是就人怀里掏出一张奖票,上面还醒目地写着乔治?桑,小提琴手举着彩票问:‚是这个吗?‛乔治·桑迅速地点点头,抢过奖票吻了一下,然后又抱着小提琴手在地上疯狂地转了两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乔治·桑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前此日子买了一张一家银行发行的奖票,昨天上午开奖,他中了五十万美元的奖金。昨天下班,他心情很好,觉得音乐也特别美妙,于是就从钱包里掏出五十美元,放在了礼帽里,可是小心把奖票也扔了进去。小提琴手是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本来打算去维也纳进修,已经定好了机票,时间就在今天上午,可是他昨天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奖票,想到失主会来找,于是今天就退掉了机票,又准时来到这里。

小提琴手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得很快乐;假如我没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雅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她总是以自己朴素而又洁净的面容向人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雅、淡泊的湖水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完美。

诚信不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都讲的是诚信。做为一个企业来讲,你是否对你一直所直持的消费者守信了。做为一个建筑商来讲。你是否对你这一楼盘中所有的住户的生命守信了。生活中,我们会多次在电视上、广播中听到或看到因食物中毒或房屋建筑不好而丧生的人民,悲痛再次上演。‘诚信’一直是人们所讨论的话题,无论在做人处事方面,都讲的是诚信。

部分省内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毕业生还贷违约问题,有些高校的违约率甚至超过了20%。部分毕业生逾期不还贷,不仅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的诚信记录,还把‚苦果‛留给了正在大学校园求学的贫困师弟师妹。

目前银行缺乏控制贷款风险和有效清收贷款的制度办法,国家助学贷款欠缺的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信用问题,而是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控制贷款风险又能兼顾各方利益的有效办法。有专家主张,完善相关的贷款制度安排和监控办法,让制度建设在规范、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警示的作用。

具体来说,应严格贷款申请的审批,把好源头关,如对新生进行一年的考察后才给予贷款申请资格,此后每年都记录学生的诚信表现;在签署合同时,明确学生个人、银行和校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不让校方承担不必要的‚包袱‛。此外,还要有灵活便捷的还款办法,可以把目前的按月、季还款改为按季、年还款,或者允许期限内一次性还清。银行和个人之间应有畅通的反馈、沟通渠道,实现异地还贷等。具体的贷款制度的安排要可行、宽容、人性化,适于在一定地区的高校之间推广。

长效的配套监督办法也不可或缺。高校与银行之间对贷款人信息的转移承接应及时、到位,进行合力监督,银行系统内部可实行贷款人的信用记录联网,海关、人事、劳动、司法等部门和机构也与银行联网,编织一张严密有效的监督网,发挥‚信用档案‛广泛的‚威慑力‛,通过制度的约束提高贷款人失信的成本。

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让我们呼唤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共同建设一个诚信校园,一个诚信的社会。

数控145赵柁。

2016年5月19日。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二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影响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影响看我们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更新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手段.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部分大学生的诚信丢失了.而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成长和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诚信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含义以及网络诚信的内容.找出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识.端正网络诚信的行为.

作者:黄继雄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0刊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三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言都》:“诚,信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行,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

然而,当代大学生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投机取巧追逐名例。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如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法,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如缺乏对他人信任;沉迷虚拟网络世界,脱离现实;盗窃他人物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适应能力差,轻生自杀或凶残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

高尔基说:“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常使用非法手段在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修养,让学生自觉遵守准则,诚实守信。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而我们这些高校的大学生也应该重视这个严肃的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诚实守信!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四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诚信论文》正文开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作弊团伙。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7%,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部环境欠缺。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抱诚守真”、“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有关诚信的经典之句,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也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大学不再是“世外桃源”,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学校教育滞后。一是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学风不正。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连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学术方向在哪里,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自控,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四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此外,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家庭教育乏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作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同时,从小缺乏儿童伙伴,离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4、自律意识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约束机制缺乏。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每个教师要各司其职,不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一般干部,都应该义不容辞。在对每个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注意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和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灌输的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同时,实现教育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3、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从社会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一、言而无信的人,可能蒙混乃至得势一时,但决不会长久,到头来还是让虚伪害了自己。历史证明: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更应是诚信之本。

诚信之风将止将息,有识之士扼腕叹惜。

同学们!同胞们!让我们扛起诚信的大旗,为祖国的明天撑起一片诚信的天空!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二、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

三、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3、华盛顿与樱桃树。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关于诚信的故事还有很多………………。

四、诚信的作用。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

五、如何恪守诚信。

我们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上学或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所以说树立诚信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诚信,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秩序。

做人需要诚信,诚信赢得尊严;经商同样需要诚信,诚信赢得市场。

(一)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二)诚信是法律规范的道德。

诚信原则逐步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始自罗马法,后来被法制史中重要的民法所继承和发展,比如法国民法、德国民法、瑞士民法等,如《瑞士民法典》总则中的第二条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诚实信用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诚实信用”是并非一般的道德准则。在诚实信用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因此,诚实信用又是支撑社会的法律的支点,是法律规范的道德。

(三)诚信是治国之计。

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从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无信、掩人耳目、弄虚作假,社会就无从安定。古有“欺君之罪”,“欺君”不仅是冒犯尊严,而且会误导决策,祸国殃民。“欺民”亦不可,所以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说。中国古代有商鞅立木树信的佳话,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烽火戏诸侯。中国古代思想家更是把“诚信”作为统治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唐代魏征把诚信说成是“国之大纲”,可见“诚信”之重要。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是诚信为政的体现,也是对我国优秀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落实“以德治国”,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时代的要求。

(四)诚信是行业立身之本。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讲信誉、守信用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无信不立”,对一个行业来说,同样只有守信用、讲品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行业品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六、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6、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8、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10、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14、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1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6、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17、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18、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0、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五

诚信自古至今都是大家往来过程中的品德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品德教学的基本内容。诚与信相互贯穿,诚是信的根底,信是诚的外在体现。现代社会中,诚信作为一种品德请求,是全部品德的根底和底子,是人之为人的最主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柱石。是高校调和学校的建造之本。诚信不只仅是人的往来品德原则,也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有着极端主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将来的建造者,是不是具有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畅推动的重大问题。

当前大学生诚信干流是向上的,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品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读书学习求真务实,人际往来真挚调和,经济往来诚笃守信,求职工作脚踏实地。但是今世大学生面对着一种社会转型期间的严重挑战,在社会急剧改变的期间,大学生应对这种急剧改变的状况的实质能力遭到本身社会阅历的束缚,在诚信方面简略呈现偏差。诚信缺失的景象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日常言行缺少诚信,背约违约。

信贷诚信:歹意拖欠借款、膏火,银行高校境况尴尬。

考试诚信:考试做弊,屡禁不止。

工作诚信:求职经历,弄虚作假;工作签约,无故悔约。

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由上可见,处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势在必行。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集体,受社会各种思潮和景象的影响。发生诚信危机的要素在于前史沉淀、社会环境、家庭教学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学内外部很多要素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呈现的诚信危机,咱们不能简略地归。

结为大学生品德质量降低,而是有着深入的社会布景和很多的实际要素。社会中的失期之风和不完善的信用系统,前史与实际沉淀等负面影响,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诚信度下滑。

(二)家庭教学的影响,学校教学的缺少。长期教学中,家庭、学校重智育而忽略对大学生的诚信教学,教学环境和手法不利于学生培育诚信的质量。近几年不只是高校,各类各级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诚信教学,大有从娃娃抓起之势,但是收效欠安。

(三)大学生本身的要素。责任认识的淡漠、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动力。今世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对自个与社会,实际与将来的全部了解和知道。一起因为他们理性思辨和剖析挑选能力还不行,很简略使他们将查询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沉景象当作社会实质,然后误导他们失掉诚信观念,乃至呈现与公民品德标准相背离的做法标准。

现在对于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的完结路径和路径大体能够分为:加强外部原则建造和诚信评估机制以从外界进行束缚;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内涵诚信质量。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和原则建造在大学生诚信教学中应该相互为用,互相补充。培育大学生诚信质量,既要靠诚信教学,也要靠诚信原则建造。

首要,推动大学生诚信教学的原则建造。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认识的建造首要应该是一种原则建造,只要原则上的保证才是牢靠的,久远的。因而,应加快诚信建造的脚步,构筑一个“恪守诚信者获益最大,不恪守诚信者价值更高”的社会诚信系统,让守信者因守信而取得报答,让失期者因失期而遭受丢失。诚信原则建造应坚持的首要价值原则即是大力倡议“诚信为荣,背约为耻”,经过合理的原则组织,让讲诚信的收益大于本钱,不讲诚信的本钱大于收益,使大学生知道到不讲诚信、危害社会和别人利益,不只羞耻,还会危害本身利益。

其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并不缺少诚信认识,但在有些大学生身上的确存在着剽窃别人效果、毁信违约、拖欠助学借款等一些诚信问题。所以要把诚信建造落到实处,燃眉之急是进行有关机制建造,建立标准,构成一种外在束缚力。在高校推广学生诚信档案建造,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处理之途。学生诚信档案建造经过成文的原则束缚,使诚信建造变成一个可操作的系统。这一行动能够增强大学生诚信认识,更主要的是,诚信档案将持久存放于自个档案中,这能够对学生的不讲诚信的言行构成一种强大的束缚力。

在诚信档案的内容方面,大学生诚信档案除自个基本信息外,还应当包含学习诚信信息;学术诚信信息;经济诚信信息;求职诚信信息等有些。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并将诚信状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归纳测评、工作引荐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建立诚信方针,体会自负,增强诚信认识。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既是高校诚信原则建造和办理的一个组成有些,也是培育大学生诚信观念,标准其诚信做法的主要行动。

1.应推广以学校教学为主的诚信品德教学,使大学生自觉地以诚信原则来束缚自个的做法,使学生的品德知道、品德情绪、品德做法能极好地调和起来,并将其固化为安稳的品德信念。

2.家庭教学也是推广诚信品德教学的主要路径。家庭对人的诚信品德影响是耳濡目染和持久性的。父母老一辈有责任、有责任对后代后辈随时随事进行诚信教学,并在实际生活中事必躬亲,以身作则,这么使后代的诚信品德修养得到进步。

3.很多社会的诚信品德礼仪宣传活动也是强化大学生诚信品德认识、标准大学生做法的手法。能够借助文艺演出、广播电视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公德、公民责任等方面的诚信品德渗透。作为诚信链中的自个应从本身做起,建立诚信认识,每自个都以诚信请求自个,营建人人都讲诚信的社会空气,才干从底子上处理大学生面对的诚信问题。

综上所述,今世大学生有必要建立诚信观念,不断强化诚信认识,构成杰出的诚信习惯,了解各个领域的诚信规矩,真实变成一个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全部开展的专业人、勤于工作的社会人、一诺千金的诚信人。咱们整体高校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并积极探索诚信教学的新方法、新行动,真实培育出新一代诚笃守信、德才兼备的高实质人才,共创新期间健康文明的调和学校。

[5]于永成.《今世大学生诚信教学内容的多维考虑》[i]《航海教学研讨》,2oo5年4期。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六

:人们都说大学,是一个“天之骄子”汇聚的地方,但很多人来到大学感到很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那么面对着不同于往日的学习环境和人生经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才不至于惶惶终日,面对充裕的课余时间,我们应该怎样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而不至于虚度时光。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业上,诚信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儒家的伦理的重要内容,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

对于刚踏进大学的自己,想想也有一段时间啦,突然想来谈谈自己眼中的大学生活。首先,大学给了我们很多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多休息,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大学生更应培养自主学习与自我约束的能力,更加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除了学好自己专业之外,我们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和辅修一些课程,通过选修和辅修课程,可以开拓视野,增加多方面的知识。

还有我觉得我们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大学不同于高中,没人监督了,所以要学会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在大学不仅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全面学习;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要用新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当今社会变化飞快,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才不至于被淘汰。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大学生活是学生真正自己独立生活的开始,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人要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到知识,更多地应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做一些锻炼自己能力和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应该以赚钱为目的,而是要在工作中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找到学习中的漏洞,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学业,如果以牺牲学业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大学生活是学生真正自己独立生活的开始,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人要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到知识,更多地应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面对着社会的需求,我要努力的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长期依赖的家长和教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就会陷入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之中。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的情绪,甚至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学生应培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新的环境中努力适应,争取较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人际交往能力大学如同一个小社会,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与周围的同学、教师和外界接触。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巧,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陷入孤独境地。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培养自己开朗的个性,这也有助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对以后的工作大有益处。而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困难,因此在大学期间应该培养自己面对挫折勇于抗争的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最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一个目标,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没有远大的抱负,不会成就伟业;偏离正确的航向,难以抵达成功的彼岸。大学生只有及早地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脚踏实地地学习,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既然立下了学习生活计划,我就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下去,为了我的家人,为了自己,更为了未来,努力在努力,希望我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完成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大学生诚信这个话题的看法。因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的伦理的重要内容,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培养。而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值得关注,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

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象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主要为弄虚作假严重、信用意识缺失和人际关系淡漠几种。当然我们认为造成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结起来也就包括三方面:社会,学校,家庭。是社会的一种外部环境造成的我们的诚信问题的欠缺,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滞后一种表现,社会诚信机制的一种不健全。其中也包括自身的原因,如:自律意识较差。因此不论是个人,还是学校,社会,不论为谁,为自己,为他人,我们都要去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去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教育环境。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七

[摘要]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教育,高校应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因此,在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强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和未来,是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者。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显著,这些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了见利忘义,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传销及诈骗案屡见报端,甚至个别政府官员大搞权钱交易,使得传统的道德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了信任危机,并迅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集中表现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甚至演化到拒不归还助学贷款等,类似的不诚信行为比比皆是。诚信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层面出发,深入探究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现象的侵蚀和腐化。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和抵制,就会慢慢的向不守诚信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由于目前国家部分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低下等问题在罪与非罪之间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地带,导致社会失信成本极低,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会有人去以身试法。

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把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日常生活,忽视了对于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培养,但是方法不当。这些做法都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很难在日后的教育中纠正。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优越的生活习惯及条件使其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高校自扩招后,生源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调控能力差,从众心理较强,导致诚信缺失。

4.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基础教育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进入高校后学校的教学计划自始至终偏重学生的求知能力,而大大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诚信教育课,而现有的德育教育与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学与育人分离、重灌输轻引导,加之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宽松,导致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凸显。

1.增强诚信教育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是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具体工作中去。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以便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依托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和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为切入点,为诚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正所谓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要带头守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教师高尚的品行、独具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实事求是、平等讨论来教育学生。广大教师也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信服于学生,推动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3.以“两课”为依托,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者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是使学生系统、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涵,又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言而无信。

诚信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信用档案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代名词。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应建立与现行的档案同等重要的学生个人永久性信用档案,并公开诚信档案,可在适当的时候供人查询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诚信档案应由高校专门人员填写,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并将此与其在校期间的各类评优、贷款、就业等直接挂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增强诚信观念,积累守信记录,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高校需要通过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法规制度,使大学生树立“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的观念,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追求,这将为信用社会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石。

参考文献:。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八

现代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诚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价值,从而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以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诚信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管理制度规范。

高校教育中影响大学生主体人格建构的因素很多,在此仅谈谈在诚信教育中建构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点思考。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诚实,就是动机在于传达真实信息的一种行为;《辞海》对“守信”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前者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修养,而后者却是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信张扬了人性,弘扬了道德关怀,不仅是一种童叟无欺的商业精神,也是一种道德意境,因为它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关注如何提升人生的境界,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文关怀。诚信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因为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固然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在道德意义上也正在于寻求和培育更为健全的人格,更为完善的人性。就此而言,诚信不啻是构建主体人格的一个新的道德楔入点。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主体人格得以确立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就此而论,主体意识的真谛正是诚信的精神,它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所以诚信教育对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有重要影响。

首先,诚信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诚信是主体意识的道德基础。“诚信是处己的立身之道。没有至少一定程度的诚信,个人就站立不起来,说出话来没人信你,连你自己也会感到怀疑、感到绝望,你自己成了前后不一,言行不符的断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不要说谎言和不守诺将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他在道德上属于恶这样一种基本性质了。[1]”诚信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诚信的基础,《增韵·清韵》中指出:“诚,无伪也,真也,实也”。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发展了追求真善美尤其是求真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己的直观环境,而且可以超越直观环境,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更加意识到个人是最真实最根本的主体,个人不断增长、变化的需要,使人充满了为之忙碌不已的欲望和激情,这些欲望和激情激动着人不断追求。这一切,使学生具有一系列主体的本质特征:自觉性、能动性、目的性、选择性、超越性,使其活动具有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

其次,诚信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对象意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在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既是人活动的结果,也是人活动的条件。而对于个人来说,它首先是先于个人的条件。

这样,每个人在他的任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首先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的对象意识确立的过程。诚信原则对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起支配作用。诚信原则要求个人充分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应享有的的权利,并由此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只有在对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个人才能对他人、集体、社会采取合乎道德的态度,即把尊重人的权利,履行对集体和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都有权利充分发展自我,但是自我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不能把自己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以及自己的活动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弃置不顾。每个人都有权利而且也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但是每个人又需要具备必要的合作精神,使个人独立性、自主性的发挥不致成为破坏社会生存条件的不协调因素。诚信原则并不是一味要求个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牺牲,它只要求个人的自我实现目标不有悖于义务和权利相一致原则,而鼓励人们发展更高尚的自我实现目标。

大学生主体人格形成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主体能力的形成。主体能力是潜在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要成分的非理性因素,因为非理性因素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排除外界干扰、克服各种困难、争取目的实现的重要源泉所在。

首先,在现代社会,主体要想获取能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条件,就必须具有诚信品格,否则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发展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是人的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交往日益普遍和复杂,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不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上,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人们不再凭着自己的直觉,不再因为是熟人,而是根据实证,主要是对方的诚信度才信任对方。虽然是熟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格,没有偿付的能力,就不应该和他发生信用关系;即使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如果有良好的信誉,具有偿还的能力,就应该在信用上给予支持。而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关键,则在于一个人能否有美德,品德高尚的人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誉,而品德败坏的人则会遭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诚信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美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从人的心理素质来说,诚信的品格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具有诚信品格的人在内心忠实于自己,在外部则行其真心所欲行,他就不会去想歪门邪道,对一些事情的追求就会执着,他就会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力量去做好一件事,就会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向落后挑战,而不是逃避困难,一心想找捷径。他们凭借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一个讲诚信的人,会很厚实,很强大。

大学生确立了主体意识,发展了主体能力,便开始寻求主体价值。何谓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这里指的外界物,是主体的人以外的东西,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客体的人及其关系,还包括作为客体的某些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的人对其他人或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主体价值。当代大学生既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又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价值发挥离不开这些客观环境,同时这些客观现实又是他们价值展现的舞台和实践的结果。这一客观事实决定大学生寻求主体价值,离不开诚信精神的支撑。

首先,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人要发挥价值一步也离不开社会之光的普照,大学生得以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与社会开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等实践中实现的,诚信是保障这些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资本。孔子认为,人不讲诚信是不行的,在他看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难哉”[4]。从长远来说,必须自己诚信才能真正使人信任。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回国前,写了一封公开信。在任中国研究院院长期间,他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有很多感触。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所最缺乏的,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诚信、正直。一个人对社会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如果有才能,而不守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造成的更大。大学生缺少诚信会使他们在社会上遇到更多危险,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因为任何人都怕不诚实不守信用的人。一旦你做了不诚实不守信用的事情,就会在你的人生履历上留下痕迹,以后你在社会上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体现主体价值。

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契约经济、诚信经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后指出:“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的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5]”特别是在wto的框架之中,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对诚信的要求更广、更高。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各大小公司应聘都遭到拒绝的原因就是:在他个人信用卡上有3次公交车逃票纪录。正如康德所说:“由于说了一个谎,一个人抛弃了,甚至可以说彻底毁灭了作人的尊严。[6]”另外,目前我国在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这种建设方针本身内含诚信,它们也对贯彻的主体提出了诚信的要求。由此可见诚信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未来国家政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之本。

要培养大学生主体人格,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育理念应以人为本。

诚信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注重以人为本。要树立大教育观,打破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难以取得实效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诚信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自我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逐渐达到道德上的成熟”[7],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之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2.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诚信教育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育内涵。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要求我们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上必须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的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尤其要注意两个结合:。

一是诚信意识要和规则意识结合起来。现代诚信观念不仅是一个处理个人之间关系的“私德”,更是一个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人们在道德上的最大促进作用,就是规则意识的强化。规则和诚信是紧密联系的,规则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必然失落。大学生的诚信方面的问题和社会上规则意识的薄弱紧密联系,有些已经渗入到学校内部。我们应当把诚信教育和规则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懂得:规则的制定是按规则进行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能违反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二是诚信意识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诚信观念侧重实事求是、信守诺言,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创新、突破常规。诚信和创新的关系也就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诚信要求积极改造社会,包括使社会环境更有利于诚信的回归,这就需要创新、出新思路,诚信与创新的结合基础是社会责任感。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以期大学生诚信之树常青,不断朝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诚信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制度规范化,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和奖惩制度。诚信道德的形成必须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后盾,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面上。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关键在于人与制度之间必须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若诚信不能得到利益保证,欺诈不能得到应有制裁,诚信将会遭人践踏,尽管它是道德的、正义的、崇高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学生中建立一套信用制度,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给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以及奖罚状况,并依据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入党保研、升学就业、发放助学贷款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缺失诚信的学生要给以惩罚,如不能参与评先评优,不能担任学生干部,情节严重的要给以校纪处分。学校还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对考试作弊、违反毕业协议、借贷不还等问题的处理制度等,把这些制度纳入整个诚信约束和惩罚机制,让硬制度和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1〕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4〕孔子.论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8.

〔6〕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8.

〔7〕鲁洁,王建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65.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九

(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重庆南岸400065)。

摘要: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首先要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表现,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诚信是德育之本,诚信是合作之本,不仅是现代社会渴求的道德品质,也是孕育其他道德的基础,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对诚信的认识。

(一)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为人处世之本,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也是人类孕育其它道德品质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讲信誉。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诚信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的道德规范。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早在多年前就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也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为人之道,做人之本。”,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信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党的十六大在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进行阐述的时候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论断,再次强调了在公共社会里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是为人处事之本、养德修业之源。《大学生诚信守则》分别从政治信仰、学习科研、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就业创业等几方面加以分述。此外,诚信是成功创业的根本,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必要保障,能够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诚信缺失日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正在缺失的资源。由于拜金主义的流行,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素质的参差不齐,法治建设中的不足,也导致了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出现。经济交往中的不诚信,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给善良的人们心中留下了阴影。其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的问题更是让人尤为担心。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

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不是诚信作答,而是采用种种作弊手段。

2.期末成绩不如实告知家长。学校要求学生写好寄往家长的信封学生随意乱写家庭地址和家长姓名,并蒙骗家长说学校没发成绩单。

3.以生病或其他理由无故旷课。

4.以学校交费为由,骗取家庭钱物;捏造事实,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5.违纪犯错时,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等等。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范的教育也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父母亲等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的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等,均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又如,有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随意给学生许下承诺,结果最后又没能实现。家长、老师这些作为将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是家长、老师说话都不算数,欺骗子女、学生的印象。这样,久而久之,子女、学生说话做事也会随随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坏习惯。

2.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诚信缺失的问题也十分猖獗。商场中一部分人不讲职业道德,购物中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政府机关的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的假政绩等,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生活在学校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这些社会上的种种诚信缺失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在起着影响。

3.文化市场上的污染也在无时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电视、电影里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等等。

大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诚信品质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正是这样,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怎样加大力度加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是当务之急。怎样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关键,诚信教育首先要从学生自身需要开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觉能动地掌握人类社会道德规范、道德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自我需求的独立性,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以及面对道德问题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真正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

(二)要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而学校则是人们接受再教育的场所,为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而家长也要经常向学校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这样才能让家长、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及时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在家里,家长绝不能以哄骗表示自己对儿女的宠爱,更不能失信于孩子。另外,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能成为学生的表率要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学校要及时矫正个别不讲“诚信”的行为,对知错改错的同学要及时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另外,师长的一言一行要规范,在学生面前要讲真话,处理每件事尽量符合实情,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讲“诚信”的表率。家长和老师还要在学生接受电视、电影等媒体影响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时刻都生长在一个讲“诚信”的环境中。

(三)建构校园文化,树立文明的校风,创设学生诚信道德体验的情境。

所谓道德体验是指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从而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只有通过道德体验,才能形成完整的道德认识,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只有丰富的道德体验,才能建构丰富的德育文化,而丰富的德育文化又为新的道德体验创设情境。大学生每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强化“诚信”要求。总之,学校内要创建一种浑厚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校园的环境要净化,宣传栏、广告牌、标语、名人名言等德育环境布置要有特色,让环境起到育人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开展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讨论、辩论会,从中让每个大学生都接受到形形色色的“诚信”教育。

(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高度的相关性。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通过对全校新生心理普查,分析学生产生道德问题的心理原因;开展经常性心理教育和咨询活动,关注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文化建构,使教育工作更科学、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

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引导他们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诚信是其他思想教育的基石,大学生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化作自觉行动,必将使德育教育收到良好的功效。一个诚信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将成为诚信的公民,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玉萍,一份特别的教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建翔.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

[3]张承芳.教育心理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

[摘要]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教育,高校应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因此,在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强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和未来,是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者。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显著,这些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了见利忘义,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传销及诈骗案屡见报端,甚至个别政府官员大搞权钱交易,使得传统的道德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了信任危机,并迅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集中表现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甚至演化到拒不归还助学贷款等,类似的不诚信行为比比皆是。诚信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层面出发,深入探究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现象的侵蚀和腐化。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和抵制,就会慢慢的向不守诚信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由于目前国家部分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低下等问题在罪与非罪之间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地带,导致社会失信成本极低,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会有人去以身试法。

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把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日常生活,忽视了对于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培养,但是方法不当。这些做法都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很难在日后的教育中纠正。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优越的生活习惯及条件使其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高校自扩招后,生源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调控能力差,从众心理较强,导致诚信缺失。

4.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基础教育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进入高校后学校的教学计划自始至终偏重学生的求知能力,而大大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诚信教育课,而现有的德育教育与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学与育人分离、重灌输轻引导,加之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宽松,导致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凸显。

1.增强诚信教育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是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具体工作中去。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以便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依托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和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为切入点,为诚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正所谓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要带头守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教师高尚的品行、独具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实事求是、平等讨论来教育学生。广大教师也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信服于学生,推动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3.以“两课”为依托,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者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是使学生系统、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涵,又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言而无信。

诚信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信用档案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代名词。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应建立与现行的档案同等重要的学生个人永久性信用档案,并公开诚信档案,可在适当的时候供人查询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诚信档案应由高校专门人员填写,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并将此与其在校期间的各类评优、贷款、就业等直接挂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增强诚信观念,积累守信记录,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高校需要通过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法规制度,使大学生树立“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的观念,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追求,这将为信用社会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石。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一

诚信是人类长期道德实践的结晶,是安邦定国之维柱,是从政、经商、为学乃至为人之基和道德底线。对诚信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诚信问题却不断衍生。大学生党员在诚信问题上亦常有失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加的“隐而不显”,让人难以琢磨,除了与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特殊性有关之外,我们更进一步的认为,这是因为大学生党员在社会“洪流”的冲击下和个人“信仰”不坚所导致的“生活意义迷失”,“迷失”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一种偏离。大学生党员生活意义与价值的迷失,一方面要归根于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方式、教育等,另一方面也必须探究他们对美德与党性的“确信”程度。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唯有寻回失落的正确价值,辅之以他律,才能解决“诚信之危机”,否则,所有附加的教育形式和制度安排都将无益而终。

诚信,应当包含着“诚”和“信”两方面,“诚信两字互训,其含义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而当下我们更多的是在“守信”的意义上来使用该词,实则两者不可偏废,甚至可以说“心诚方能信守”。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也有大学生诚信危机所体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比如作弊、造假,重利轻“诺”,或者触及了社会更广层面上的诚信问题。然而,就其党员身份的特殊性而言,其诚信主要应包含这两层意思,即要在“诚”上做到入党动机真诚,对党的信仰坚贞;要在“信”上做到入党誓愿与党员行为一致,以及党员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要真正地做到诚与信,归根结底要有正确的生活价值取向和对党性的高度确信。本文即是在大学生党员诚信“特殊性”上而言的,希望对其诚信问题有所答疑和裨益。

(一)大学生党员诚信的一体两面。

诚和信是互相作用的一体,是诚信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为人处世若没有“真诚、真挚”之态度和动机,则往往最后是“失信”而终。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更看到无数的先锋、模范党员,以无比的热情,投身各自的领域,终有所获,实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宏愿。那么,就当下大学生党员而言,除了基本的待人真诚和谨守承诺之外,“诚信”将意蕴着更多的特殊内涵。

从“诚”的方面来说。大学生入党,是一次政治立场的选择,更是对自己生活信仰的“确信”。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一个对党和国家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与党的性质所相悖的。所以,我们的“入党”,要求我们澄清自己的动机、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白为什么要入党,入党是否真正的出于对党的理念确信,是否怀有一颗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之心。我们的“入党动机要纯粹”,就是希望我们的“党员”入党要超脱世俗与功利,体认到党员的真正责任,明白自己活着的价值和生活应有的意义。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时候,至少要做到与社会价值统一。

从“信”的方面来说。大学生党员的信,体现于入党动机与党员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入党后各种行为的“一贯性”。“人无信而不立”,就大学生党员而言也是一样的,一个“党员”真正的成为党员,是由其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言行一致的行为所决定。大学生党员,要在“信”上一贯坚守,有自己处世原则,求真务实,专心于学习、工作,以期奉献社会。唯有在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个人价值才真正地得到升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正是在其诚和信的相结合中,才得以体现,基于事实上的检查与考验,远比我们大学生党员谈话和思想教育要优越,这亦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大学生党员“诚信”上的表现,主流是好的,但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少数现状令人担忧,并且这样的不良趋势正在蔓延。在诚上,主要是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这也成了高校党员选拔和党建的重要难题。入党动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的必然是对党的理念“确信”程度下降。试问,如果大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理念”都不认可或者勉强接受,还怎么可能要求其作为党员,而履行各种义务呢。即便是有他律制度的严格限制和规训,又如何保障其目的性的始终如一呢。因之,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教育论文)没有真诚的态度和纯粹的入党动机,大学生党员诚信问题自然令人忧心,所以把好入党关是首要之务。在信上,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有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入党前积极好学,乐于助人,入党之后则无所作为,待人冷漠;有些学生党员则在学习和生活中,渐渐地偏离了道路,在“信”上不能一以贯之。诚然,当下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和制度构建都在有序进行,作用良多,可是若无法把握到这一现象的根源及实质,于人于事,即便有所改变,也只能是短暂的、有限的。

大学生党员诚信问题的出现,固然有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养成和如何更好应对社会环境,归根结底要诉诸大学生党员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因此,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问题实质就是生活意义的问题。

(一)诚信迷失的双重根源。

首先,是对党的理念确信度下降。入党意味着什么,这对大学生党员而言,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在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从现在大学生入党的实际动机来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基于高度的觉悟和奉献的理想,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二是出于功利性的自我发展需要,比如出于对就业条件的考量、个人今后发展的预见等等;三是茫然不觉的入党,即在当前高校党员发展模式下“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的就入了党,他们自己也并不完全知道党员意味着什么。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念和党性的“确信”度是不够的。没有强有力理念指引,没有坚定的信仰,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诚信问题。现在,我们高校开展了很多的党员思想教育课,党员的入党培训和后续培训都在频繁进行,可是这并没有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身理念。“只有一个活生生的确信才是知识”,所以培训灌输的确实很多,而往往效果却很差。试想,我们怎么可能奢望大学生党员,对其自己都不确信的东西,进行坚持,并一以贯之的践行呢。大学生党员的诚信也是这样的.,当“党员”身份,成为他们心中一种“功利条件”的时候,纯粹的入党动机也就离我们远了。

其次,社会生活“功利性”。再深刻一点地解析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念“确信”程度低的现状,就会发现其往往是由社会生活的功利性所规定的。我们很多学者喜欢强调学生素质,个人品行,无疑我们也应当看到道德是离不开社会风尚的,也总有其社会经济根基。大谈思想教育不足、家庭教育偏差、诚信机制不全,并没有切中诚信危机、大学生党员在“诚”“信”上缺失的外在根源――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功利性导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无疑会加促其思虑如何增加自身在社会竞争中的筹码,而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的普遍看好,正好弥合了这样的一种焦虑。所以,“优秀的大学生往往是党员”这一价值判定,导致了大学生争相入党以证明自己的优秀。社会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对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误读,实质是市场经济抽象规则的一种具体演变。市场经济必然有其功利性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冲击下,我们的诚信教育、大学生党员的诚信培养,相较就显得脆弱了。同时,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发展阶段,没有建立健全的诚信评价、监督和惩罚机制,让社会生活的“功利性”更加肆无忌惮滋长。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西方也是市场经济,然其普遍的诚信状况相对较好,显见的是因为西方的各种诚信问题制约机制相对完善,失信成本太高,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由于长期在这样的制度机制下以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需要诚信,所形成了他们对“诚信价值”、“诚信作为美德”的价值确信,这才是问题实质。就大学生党员而言,其诚信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看待和获取”生活的意义,是否对党的理念有足够的确信;在面对功利诱惑的时候,是否把诚信作为生活的价值真意;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是否真正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把诚信问题,归结为生活意义的问题,不是在消除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问题的特殊性,也并不是要为大学生党员在诚信上犯的错,寻找客观理由,排除责任,反而是要从大学生党员这个主体的特殊要求上,去规定诚信的双重内涵;在生活背景的客观性上,以期寻回大学生党员正确的人生信念。迷失的生活意义需要归复,正如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需要得到各方认可一样。

大学生党员的诚信要求其做到对党的理念和党性的高度确信,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和有所担当。在各项制度都还不完善的今天,我们更希望其能明确生活的真正意义,坚持党性,克服“知易行难”的窘迫。

(一)寻回生活真意。

生活的意义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似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也正是这样的“意见”,导致了我们生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多元、多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经济急剧发展,也变革不断,诚如邓小平说的“窗户打开了,清新的空气进来,同时苍蝇和蚊子也会进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面对的社会情状也就愈加复杂,每个人追求什么似乎成了个人爱好,甚至是不可被问及的“隐私”。可是,就大学党员的诚信而言,我们至少要明白两点:在诚上,入党不能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要坚持党性,确信党的理念;在信上,作为党员要不负使命,在生活和行为中要知行合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才是诚信在大学生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特殊性)和大学生党员生活的真正要义。

如何寻回这一生活真意,需要优化社会生活环境,更要在既定的社会背景下自觉自省,简要的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历史,尤其是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定位自己的人生角色,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明白党员身份的意义所在,为履行好党员的基本义务和奉献社会奠定思想基础。二是“三省吾身”,在实践中,尤其是在社会生活中,好好地考察自己的动机、当下行为,是否做到了一个大学生党员所应具有的表现。自己在诚信方面,有没有把对党的“诚”和作为党员的“信”当成生活中不可弃置的价值来看待。三是坚持诚信行为。大学生党员毕竟还是象牙塔中的学生,没有进入社会,或者涉世未深。在渐渐面对社会残酷的现实之时,我们更要坚定自己所执着的理念和选定的生活价值。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没有诚信的生活,即便再成功也是不值一提的,更何况,在诚信隐退的地方,也是失败开始的地方。

(二)增强党性,克服“知易行难”

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问题,实质是生活意义抉择的问题。美好的理念总是为人向往,然而似乎是“知易行难”。对于大学生党员中的那些渐渐消沉,在“信”上没有做好的部分群体而言,尤其是这样的。“知”、“行”之辩,自古有之,“知行合一”看起来总是我们的一种良好祈望,但是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破除“知易行难”的困境,即找到生活的真意,又坚定不移的奉而行之。

古之仁人志士,都有坚定意志,就我们的大学生党员而言,就是要“坚持党性、增强党性”。所谓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以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为基础,是工人阶级阶级性和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党性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对于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问题而言,我们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确信党的基本理念、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二是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没有党性为原则,大学生党员的生活意义将成为空谈,“知”不可能成为真知,更不会是自愿行为的动机;没有批评自己和承认错误的勇气,则会永远习惯性的归罪于客观因素,这是知行分离的重要原因。

至于大学生党员如何增强党性,就个体而言大致有这么两条路径。一是增进对党性的确信度。不确信一个理念,那么对该理念的坚持是无法想象的,要么出于其他目的,要么迫于强力。大学生党员,应当把党性化入自己思想中去,以其指导学习、生活。并且,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二是提升意志力,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党性的养成不光靠学习,还需要更多社会实践,甚至说,党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至有所作为。学习与实践是相得益彰的,大学生党员在校园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要善于去发现、主动去做,才能在毕业以后,真正地自立于世,坦坦荡荡。

(三)构建他律制度。

人是有自觉性,更能自我塑造,把希望寄托在大学生党员主体生活意义的归复上,肯定了党员群体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这也是最根基的、本源的,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一点,我们的一切制度构建,都无法真正起到实效――如果人有意犯错,他律制度也是软弱。除了惩治之外,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在当下,各种诚信机制还不完善的时候,唯有生活真意归复、增强党性,辅以他律,才能真正破解大学生党员在“诚”和“信”上的危机,缓解、消解这日益严峻的诚信现状。构建他律制度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要加强理论教育。党员的理论教育在大学中已经相当普及,形式也多样,但是效果不见得好。但不容置疑的是,这是必需的,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党员学习主动性较差的部分群体,要开展多样的、能沁入人心的党课教育,多讲实例,多讲生活中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的联系生活。同时,将入党教育和持续教育结合起来,必要的时候,增加理论考核机制,对于不合格的,应当有所措施。在党课学习之外,要多宣导诚信文化,毕竟每一种良好的文化,都能塑造人的心灵。

二要完善校园规章。校园是大学生党员,入党、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其心灵塑造、行为养成的重要园地。就入党方面而言,把好入党关口,落实评选细则,要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严肃入党动机。要让党员觉得入党首先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功利的附加品,并且这样也能纯化队伍。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党员更要严格要求,鼓励其诚信行为,奖励其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树立诚信楷模,倡导良好风尚。多创建诚信活动,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党员能投身到其为之向往的奋斗与拼搏中去。

三要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社会生活的功利性,使得人们对诚信有所偏离,“建立失信制约外在机制是大学生诚信养成的重要条件”,所以也应当在社会层面上,构建起包括诚信档案、诚信评价、诚信监督和诚信惩罚等制度在内的诚信机制。这一机制本身就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起到制约和警示的作用。其中,我们有必要指明,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社会诚信机制对其诚信的要求将更高。诚信制度与适当的、必要的党员奖惩机制要挂钩,这样才能显示出足够的约束力。大学生党员的诚信问题,必然是在多方面的综合努力下而得以解决的,本文认为立足于生活本身,对生活意义的正确体认和党性的确信才是解决当下诚信堪忧现状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邹建平。诚信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78.

[2]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7.

[3]胡锦涛。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j].求是,1995,(18)。

[4]叶笃初。创先争优是增强党性的再教育[j].求是,,(8)。

[5]吴松。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g].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323.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二

现代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诚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价值,从而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以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诚信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管理制度规范。

高校教育中影响大学生主体人格建构的因素很多,在此仅谈谈在诚信教育中建构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点思考。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诚实,就是动机在于传达真实信息的一种行为;《辞海》对“守信”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前者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修养,而后者却是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信张扬了人性,弘扬了道德关怀,不仅是一种童叟无欺的商业精神,也是一种道德意境,因为它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关注如何提升人生的境界,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文关怀。诚信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因为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固然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在道德意义上也正在于寻求和培育更为健全的人格,更为完善的人性。就此而言,诚信不啻是构建主体人格的一个新的道德楔入点。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主体人格得以确立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就此而论,主体意识的真谛正是诚信的精神,它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所以诚信教育对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有重要影响。

首先,诚信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诚信是主体意识的道德基础。“诚信是处己的立身之道。没有至少一定程度的诚信,个人就站立不起来,说出话来没人信你,连你自己也会感到怀疑、感到绝望,你自己成了前后不一,言行不符的断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不要说谎言和不守诺将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他在道德上属于恶这样一种基本性质了。[1]”诚信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诚信的基础,《增韵·清韵》中指出:“诚,无伪也,真也,实也”。通过诚信教育,使学生发展了追求真善美尤其是求真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己的直观环境,而且可以超越直观环境,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更加意识到个人是最真实最根本的主体,个人不断增长、变化的需要,使人充满了为之忙碌不已的欲望和激情,这些欲望和激情激动着人不断追求。这一切,使学生具有一系列主体的本质特征:自觉性、能动性、目的性、选择性、超越性,使其活动具有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

其次,诚信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对象意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在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既是人活动的结果,也是人活动的条件。而对于个人来说,它首先是先于个人的条件。

这样,每个人在他的任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首先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的对象意识确立的过程。诚信原则对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起支配作用。诚信原则要求个人充分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应享有的的权利,并由此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只有在对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个人才能对他人、集体、社会采取合乎道德的态度,即把尊重人的权利,履行对集体和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都有权利充分发展自我,但是自我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不能把自己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的义务以及自己的活动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弃置不顾。每个人都有权利而且也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但是每个人又需要具备必要的合作精神,使个人独立性、自主性的发挥不致成为破坏社会生存条件的不协调因素。诚信原则并不是一味要求个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牺牲,它只要求个人的自我实现目标不有悖于义务和权利相一致原则,而鼓励人们发展更高尚的自我实现目标。

大学生主体人格形成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主体能力的形成。主体能力是潜在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要成分的非理性因素,因为非理性因素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排除外界干扰、克服各种困难、争取目的实现的重要源泉所在。

首先,在现代社会,主体要想获取能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条件,就必须具有诚信品格,否则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发展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是人的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交往日益普遍和复杂,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不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上,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人们不再凭着自己的直觉,不再因为是熟人,而是根据实证,主要是对方的诚信度才信任对方。虽然是熟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格,没有偿付的能力,就不应该和他发生信用关系;即使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如果有良好的信誉,具有偿还的能力,就应该在信用上给予支持。而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关键,则在于一个人能否有美德,品德高尚的人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誉,而品德败坏的人则会遭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诚信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美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从人的心理素质来说,诚信的品格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具有诚信品格的人在内心忠实于自己,在外部则行其真心所欲行,他就不会去想歪门邪道,对一些事情的追求就会执着,他就会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力量去做好一件事,就会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向落后挑战,而不是逃避困难,一心想找捷径。他们凭借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一个讲诚信的人,会很厚实,很强大。

大学生确立了主体意识,发展了主体能力,便开始寻求主体价值。何谓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这里指的外界物,是主体的人以外的东西,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客体的人及其关系,还包括作为客体的某些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的人对其他人或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主体价值。当代大学生既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又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价值发挥离不开这些客观环境,同时这些客观现实又是他们价值展现的舞台和实践的结果。这一客观事实决定大学生寻求主体价值,离不开诚信精神的支撑。

首先,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人要发挥价值一步也离不开社会之光的普照,大学生得以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与社会开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等实践中实现的,诚信是保障这些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资本。孔子认为,人不讲诚信是不行的,在他看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难哉”[4]。从长远来说,必须自己诚信才能真正使人信任。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回国前,写了一封公开信。在任中国研究院院长期间,他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有很多感触。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所最缺乏的,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诚信、正直。一个人对社会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如果有才能,而不守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造成的更大。大学生缺少诚信会使他们在社会上遇到更多危险,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因为任何人都怕不诚实不守信用的人。一旦你做了不诚实不守信用的事情,就会在你的人生履历上留下痕迹,以后你在社会上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谈不上体现主体价值。

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契约经济、诚信经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后指出:“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的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5]”特别是在wto的框架之中,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对诚信的要求更广、更高。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各大小公司应聘都遭到拒绝的原因就是:在他个人信用卡上有3次公交车逃票纪录。正如康德所说:“由于说了一个谎,一个人抛弃了,甚至可以说彻底毁灭了作人的尊严。[6]”另外,目前我国在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这种建设方针本身内含诚信,它们也对贯彻的主体提出了诚信的要求。由此可见诚信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未来国家政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之本。

要培养大学生主体人格,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育理念应以人为本。

诚信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注重以人为本。要树立大教育观,打破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难以取得实效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诚信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自我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逐渐达到道德上的成熟”[7],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之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2、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诚信教育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育内涵。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要求我们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上必须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的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尤其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诚信意识要和规则意识结合起来。现代诚信观念不仅是一个处理个人之间关系的“私德”,更是一个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人们在道德上的最大促进作用,就是规则意识的强化。规则和诚信是紧密联系的,规则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必然失落。大学生的诚信方面的问题和社会上规则意识的薄弱紧密联系,有些已经渗入到学校内部。我们应当把诚信教育和规则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懂得:规则的制定是按规则进行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能违反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诚信意识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诚信观念侧重实事求是、信守诺言,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创新、突破常规。诚信和创新的关系也就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诚信要求积极改造社会,包括使社会环境更有利于诚信的回归,这就需要创新、出新思路,诚信与创新的结合基础是社会责任感。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以期大学生诚信之树常青,不断朝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

诚信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制度规范化,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和奖惩制度。诚信道德的形成必须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后盾,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面上。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关键在于人与制度之间必须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若诚信不能得到利益保证,欺诈不能得到应有制裁,诚信将会遭人践踏,尽管它是道德的、正义的、崇高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学生中建立一套信用制度,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给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以及奖罚状况,并依据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入党保研、升学就业、发放助学贷款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缺失诚信的学生要给以惩罚,如不能参与评先评优,不能担任学生干部,情节严重的要给以校纪处分。学校还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对考试作弊、违反毕业协议、借贷不还等问题的处理制度等,把这些制度纳入整个诚信约束和惩罚机制,让硬制度和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1〕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4〕孔子。论语。[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8.

〔6〕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8.

〔7〕鲁洁,王建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65.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三

本文在剖析了今世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根底上,深入剖析其本源,并探讨了新期间构建高校调和学校中,加强大学生诚信建造的考虑与对策。

诚信自古至今都是大家往来过程中的品德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品德教学的基本内容。诚与信相互贯穿,诚是信的根底,信是诚的外在体现。现代社会中,诚信作为一种品德请求,是全部品德的根底和底子,是人之为人的最主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柱石。是高校调和学校的建造之本。诚信不只仅是人的往来品德原则,也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有着极端主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将来的建造者,是不是具有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畅推动的重大问题。

当前大学生诚信干流是向上的,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品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读书学习求真务实,人际往来真挚调和,经济往来诚笃守信,求职工作脚踏实地。但是今世大学生面对着一种社会转型期间的严重挑战,在社会急剧改变的期间,大学生应对这种急剧改变的状况的实质能力遭到本身社会阅历的束缚,在诚信方面简略呈现偏差。诚信缺失的景象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日常言行缺少诚信,背约违约。信贷诚信:歹意拖欠借款、膏火,银行高校境况尴尬。考试诚信:考试做弊,屡禁不止。工作诚信:求职经历,弄虚作假;工作签约,无故悔约。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由上可见,处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势在必行。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集体,受社会各种思潮和景象的影响。发生诚信危机的要素在于前史沉淀、社会环境、家庭教学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学内外部很多要素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呈现的诚信危机,咱们不能简略地归。

结为大学生品德质量降低,而是有着深入的社会布景和很多的实际要素。社会中的失期之风和不完善的信用系统,前史与实际沉淀等负面影响,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诚信度下滑。

(二)家庭教学的影响,学校教学的缺少。长期教学中,家庭、学校重智育而忽略对大学生的诚信教学,教学环境和手法不利于学生培育诚信的质量。近几年不只是高校,各类各级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诚信教学,大有从娃娃抓起之势,但是收效欠安。

(三)大学生本身的要素。责任认识的淡漠、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内动力。今世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对自个与社会,实际与将来的全部了解和知道。一起因为他们理性思辨和剖析挑选能力还不行,很简略使他们将查询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沉景象当作社会实质,然后误导他们失掉诚信观念,乃至呈现与公民品德标准相背离的做法标准。

现在对于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的完结路径和路径大体能够分为:加强外部原则建造和诚信评估机制以从外界进行束缚;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内涵诚信质量。加强诚信品德教学和原则建造在大学生诚信教学中应该相互为用,互相补充。培育大学生诚信质量,既要靠诚信教学,也要靠诚信原则建造。

首要,推动大学生诚信教学的原则建造。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认识的建造首要应该是一种原则建造,只要原则上的保证才是牢靠的,久远的。因而,应加快诚信建造的脚步,构筑一个“恪守诚信者获益最大,不恪守诚信者价值更高”的社会诚信系统,让守信者因守信而取得报答,让失期者因失期而遭受丢失。诚信原则建造应坚持的首要价值原则即是大力倡议“诚信为荣,背约为耻”,经过合理的原则组织,让讲诚信的收益大于本钱,不讲诚信的本钱大于收益,使大学生知道到不讲诚信、危害社会和别人利益,不只羞耻,还会危害本身利益。

其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并不缺少诚信认识,但在有些大学生身上的确存在着剽窃别人效果、毁信违约、拖欠助学借款等一些诚信问题。所以要把诚信建造落到实处,燃眉之急是进行有关机制建造,建立标准,构成一种外在束缚力。在高校推广学生诚信档案建造,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处理之途。学生诚信档案建造经过成文的原则束缚,使诚信建造变成一个可操作的系统。这一行动能够增强大学生诚信认识,更主要的是,诚信档案将持久存放于自个档案中,这能够对学生的不讲诚信的言行构成一种强大的束缚力。

在诚信档案的内容方面,大学生诚信档案除自个基本信息外,还应当包含学习诚信信息(迟到、早退、旷课记载);学术诚信信息(工作、论文完结状况、考试做弊记载);经济诚信信息(请求国家助学借款,请求和使用救济、补助和赞助,交纳膏火、住宿费等记载);求职诚信信息(荣誉称号鉴定、证书真伪验证,签约实行状况记载)等有些。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并将诚信状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归纳测评、工作引荐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建立诚信方针,体会自负,增强诚信认识。建立大学生自个诚信档案,既是高校诚信原则建造和办理的一个组成有些,也是培育大学生诚信观念,标准其诚信做法的主要行动。

最终,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品德教学。1.应推广以学校教学为主的诚信品德教学,使大学生自觉地以诚信原则来束缚自个的做法,使学生的品德知道、品德情绪、品德做法能极好地调和起来,并将其固化为安稳的品德信念。2.家庭教学也是推广诚信品德教学的主要路径。家庭对人的诚信品德影响是耳濡目染和持久性的。父母老一辈有责任、有责任对后代后辈随时随事进行诚信教学,并在实际生活中事必躬亲,以身作则,这么使后代的诚信品德修养得到进步。3.很多社会的诚信品德礼仪宣传活动也是强化大学生诚信品德认识、标准大学生做法的手法。能够借助文艺演出、广播电视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公德、公民责任等方面的诚信品德渗透。作为诚信链中的自个应从本身做起,建立诚信认识,每自个都以诚信请求自个,营建人人都讲诚信的社会空气,才干从底子上处理大学生面对的诚信问题。

综上所述,今世大学生有必要建立诚信观念,不断强化诚信认识,构成杰出的诚信习惯,了解各个领域的诚信规矩,真实变成一个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全部开展的专业人、勤于工作的社会人、一诺千金的诚信人。咱们整体高校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诚信品德建造,并积极探索诚信教学的新方法、新行动,真实培育出新一代诚笃守信、德才兼备的高实质人才,共创新期间健康文明的调和学校。

[5]于永成.《今世大学生诚信教学内容的多维考虑》[i]《航海教学研讨》,2oo5年4期.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四

本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这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写出自己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言都》:“诚,信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行,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

然而,当代大学生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投机取巧追逐名例。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如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法,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如缺乏对他人信任;沉迷虚拟网络世界,脱离现实;盗窃他人物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适应能力差,轻生自杀或凶残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

高尔基说:“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常使用非法手段在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修养,让学生自觉遵守准则,诚实守信。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而我们这些高校的大学生也应该重视这个严肃的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诚实守信!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五

诚信分为“诚”和“信”。诚是真挚、诚笃的意思;信是信赖、守信的意思。它们一起反映一个人的基本品德。诚信是社会最遍及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求。当今,整个社会对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精神文明活动等都需求诚信。诚信关于咱们每名学生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诚信是学生做人的根底。

诚信是学生必须具有的品德素质和品质。学生假如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只很难构成完美的自我,并且很难将自己的才干得以发挥,更不能取得成功。假如要完成自我价值,就要诚信待人干事,诚信也是学生修德达善的内在要求。学生由于个人自己的不诚信,那么他对自己所做的全部就会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一起,由于不诚信,那么自己必定就会欺骗自己,并且必定也会欺骗他人,这种诚信缺失的结果不只要损于自我,并且和他人的联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学生讲求品德修养和品德上的自我教育,要求以诚笃和守信来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终究构成完美的自我。因而,诚信是学生做人的根底,是在社会往来中的处事法宝。

二、诚信是学生心胸坦荡,具有魅力品格的必备要素,也是构成友善友爱的团体的条件。

诚信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让学生阳光下健康的生长,让学生能安然地上对生长道路上的是非对错,从而有一种愉快轻松的心境。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往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往来中每名学生都应该以诚信相待,一起建立一个安定团结、互相信赖的大团体,这样的团体能给人以身心的愉悦感,让每位团体中的成员都具有魅力品格。在咱们的班级中,每名学生都要以诚信相待,互相之间的联系才干友善,才干很快地构成一个友善友爱的班级。假如校园里每名学生都以诚信相待,那么很快就能构成一个友善友爱的校园。假如社会中的每位成员都以诚信相待,那么很快就能构成一个友善友爱的国家。

因而诚信是学生心胸坦荡,具有魅力品格的必备要素,也是构成友善友爱的团体的条件。

三、学生只要诚信,才干使取得他人的敬重。

宋濂在学生年代喜爱读书,可是家里却十分的赤贫。书关于他来说,是十分贵重的物品,没有钱买,只能找他人去借,而借书都有规定的期限,他总是按时还书,并且能保管得十分完好,所以都愿意借书给他。

一次,他从朋友那借到一本书,觉得十分好,于是就想把它抄下来。可是和人家约好的期限很快就要到了,他就白日抄,晚上也抄。可是那时已经是冰冷的冬天了,天气十分的冷,滴水成冰。他的母亲通知他说:“孩子,都深夜了,这么冰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没急要你的这本书。”宋濂说:“不论人家等不等这本书,到了规定的时刻就必须要还,我必须要诚信,尊重他人。假如我这次不能做到诚信,那么他们今后就不会再信赖我了,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讨教一位闻名的学者,并相互约好见面的时刻。可是约好的那天,宋濂预备好全部预备去约好的地方时,他的母亲说:“这么冷的天,外面的大雪还在一直的下着,何况路途遥远,路上行走已经十分困难了,你怎么能去了?”宋濂说:“母亲,今天我不去,就耽误了拜师的.时刻,那我就失约了,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所以无论风雪再大,我都要去。”当宋濂通过千辛万苦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十分的感动,收他为徒,并且也很尊重他。

学生不诚笃,不守信,就会影响自己的诺言,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学生只要诚信,才干使取得他人的尊重。

四、诚信是他人信赖你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说话诚信著称。当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去参与殿试,真宗亲身出了一道题。晏殊看到标题后说:“我做过这个标题,并且文章还在,请您重新再出一个标题吧。”真宗感觉他是一个十分讲诚信的人,便赐他“同进士身世”。后来晏殊在史馆任职,每到放假,一起作业的搭档们都出去吃吃喝喝。晏殊由于家里很赤贫,就没有和他们一起去吃喝,只好待在家中写文章。有一天,真宗要让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很多大臣都认为他不行资历。真宗通知大臣们说:“一到放假,很多大臣们都去吃吃喝喝,只要晏殊没有吃喝,在家中学习,这样的大臣才适合做东宫官。”晏殊先是谢恩,然后说:“我也喜爱吃吃喝喝,仅仅很赤贫,真实没有钱去吃喝,否则我早就去了。”真宗听了,十分的信赖他,认为他是个十分讲诚信的人。

诚信作为职责需求学生来担负。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明天都寄托在学生身上,这不只仅要求学生具有这样的历史任命感,并且要求每名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多做点实事。让诚信作为学生生活处世的准则,让诚信成为学生的习气!这就是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六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投资兴办企业,一时间企业数量和规模连年高速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会计从业人员数量也在急速增加,每年数以千万计的会计人员队伍在规模不等各种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公益性组织中从事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会计人员队伍的庞大一方面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及使用提供了规范、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有力的促进了会计事业发展。但是会计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会计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促进会计职业更好更快发展[1]。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缺乏责任意识。

现如今,虽然财会行业业正在如日中天的蓬勃发展,但会计人员中仍不乏一些投机取巧、缺乏敬业精神的。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根本就不遵循常规工作流程,工作怎么轻松就怎么进行,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会计理念以及现有的会计就业招聘制度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二)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不够。

近年来由于财会专业的热门,越来越多的人在千军万马中选择一条“会计路”。从表面上看,激烈的竞争能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由于会计行业门槛较低,手里仅仅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大批存在。也就是说,很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连初级会计水平都达不到。这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群体整体专业素质较低,总体结构失衡,高端会计不足,而普通会计人员饱和的现象[2]。

(三)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于会计职业来说,法制观念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来看,很多会计人员不懂法、不守法,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一己私利知法犯法,例如挪用公款、偷税漏税等,严重破坏了行业作风,对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会计职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会计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会计职业就是算算数字、做做账。很多小微企业不愿意聘请专业会计从事财务核算工作,认为自己账务简单,随随便便找一个懂点会计知识的单位已有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就可以了,这样还能够避免聘请专业会计而节省一笔开支,或者很多小微企业自身并没有按要求设置会计账薄,或账目混乱,因此向税务机关申请了定期定额核定征收税款,没有设置会计岗位,没有聘请会计人员。此外,有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也不愿意推行会计电算化,仅仅用来进行简单的记账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填制会计报表还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3]。

四、优化会计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人们对会计职业的认知水平。

当前,我国会计行业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向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推广会计工作,加速推进我国的会计职业进程。要积极向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普及会计知识,让其知晓会计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让其接受会计职业,支持会计工作。各地财政部门要引导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聘请专业化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促使他们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并建立健全单位账簿和会计制度,配备会计人员,积极稳妥有序的开展会计工作,并购置一些价格便宜,功能齐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二)培养综合性的会计人才。

企事业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要选聘哪些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财务会计人员。一些中小企业,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选派接受能力强的会计骨干到专门的,接受专业化的会计知识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准确运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能力。要向中老年会计工作者普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技巧,尤其是一些会计软件和数据处理技巧,让会计人员都能够接受会计电算化,借助专业化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各个单位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轮岗,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事不同的`会计工作,尽可能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4]。

(三)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为参训会计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以求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财务制度建设等方面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此外还要联系国内开设会计课程的高职、大专,乃至本科院校,对会计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此外,也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学习和掌握新的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经纪律,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5]。

五、结论。

本文通过当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在总结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此来加快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步伐。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会计事业必将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朱承亮单位:中铝昆明铜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七

摘要: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诚信意识的淡薄和诚信体系建设的不健全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电子商务诚信的现状,探究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提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策略。

一、电子商务诚信出现的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6月,网民数已增至4.85亿人。

同时,电子商务交易金额突破6万亿元,然而网络交易的诚信问题和支付困难一直困扰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据调查“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最大的问题”一项都涉及到诚信问题。

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我国电子商务诚信基础薄弱,诚信体系不够健全完善,虽然我国在电子商务诚信立法保护建设方面一直在不断努力。

2006年3月1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诚信评价中心在京颁发由该中心制定的《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诚信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在机构设置和规范制定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处于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阶段。

二、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

电子商务诚信缺失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业社会,公民的诚信意识日渐淡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商家和个人将诚信抛至脑后,利用互联网法制的空档进行商业欺诈。

(二)国家信用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政府监管不力。

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正逐渐向成熟迈进,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工作最近几年开始起步的,因此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和空子。

如我们已经有了一部《电子签名法》等相关信用法律法规,但在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的管理办法、网上拍卖交易管理办法、电子商务税收及发票等一系列的问题的法律法规方面缺乏或者不够规范;而且政府在信用监管方面力度不够,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和整顿力度不够,这将制约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电子商务交易环节多,责任不明确。

在电子商务领域,交易环节众多,牵涉到企业、消费者、物流、银行等社会各方各面,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方诚信出现问题,都会使得交易不能顺利完成。

而且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电子商务信用危机,出现问题责任不明确,各方互相推托,追究结果很多时候将不了了之。

只有企业、消费者、物流、银行把握好各自的信用责任,这才有利用于减少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出现。

(四)技术安全存在隐患。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难题就是支付安全问题和电子身份认证问题。

当前的支付众多存在隐患:网络环境不安全,存在黑客的攻击和木马病毒、银行卡支付接口控件的安全性、用户对信息数据的保密等。

而唯有加强技术安全性才能为网上交易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强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才能保障电子商务认证安全。

三、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策略的选择。

(一)在全社会范围宣扬诚信意识。

加大诚信建设和教育,提高全民诚信素质,弘扬社会主义“八耻八荣”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大媒体宣传,形成社会舆论,表彰社会杰出的诚信企业和个人代表,批评揭露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丑恶现象,形成良好的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建设发展。

(二)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

电子商务信用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急需出台相关的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的管理办法、网上拍卖交易管理办法、电子商务税收及发票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信用政策法规;建立统一规范标准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除了在立法保护电子商务诚信方面,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电子商务信用的监管,对企业商家和个人进行监督管理,加大对网站产品信息的检查,惩罚和查封伪劣产品、虚假网站,并将电子商务行业纳入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三)依靠第三方信用平台解决信用风险。

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

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持客观中立,成功地解决商家、消费者、银行之间的纠纷,保护了各方的利益。

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

当前,第三方信用平台的典型代表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宝”、ebay易趣推出的“安付通”等。

(四)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技术,解决支付安全和电子身份认证问题。

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突出的难题就是信息安全技术。

只有信息安全技术得到保障,才能使电子商务有序平稳发展。

在保障网络安全主要采用set协议和ssl协议。

set叫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是为了在互联网上进行在线交易时保证信用卡支付的安全而设立的一个开放的规范。

因它的对象包括消费者、商家、发卡银行、收单银行、支付网关、认证中心,所以对消费者与商家同样有利。

它越来越得到众人认同,将会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规范。

我国应该积极应用推广set协议,研究开发先进的支付系统。

解决支付安全问题,才能去除广大网民以及银行的心头之痛。

四、结语。

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国家、电子商业协会、银行、商家以及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

唯有做好道德和法律建设,研究和发展好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中国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才能逐渐统一规范,并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的利与弊【2】。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的全新发展,讨论其存在的`优越性,同时对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比较,充分肯定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利电子商务的弊。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internet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科技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

internet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

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蓬勃发展,但是大家对隐藏其后的信用体系结构,交易保障体系关注甚少,出现了少数的网上欺诈行为而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效果,所以深入了解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至关重要。

二、电子商务的利。

电子商务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仅适合于大企业使用,而且对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非常有利。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实力较弱,中小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好处: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能给它们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它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internet的到来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由于信息的竞争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够与大企业竞争。

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市场。

2.市场供应链。

3.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

4.客户服务。

5.信息作为商业资产。

三、电子商务的弊和风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八

家庭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对于幼儿诚信教育的影响最大,时间最长。家庭教育在幼儿的启蒙时期大多是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诚信品质,生活化的教育能够为幼儿未来的诚信道德培养打下基础。幼儿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家长一切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不能够只重视言语的教导。如:如何对待与朋友的约定,怎样与人交流,对于生活中的责任如何去承担等,家长要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方式,同时也要在有意无意间对幼儿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但对于幼儿的家庭教育主要还是家长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幼儿。

1、尊重幼儿、以诚相待。

幼儿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给予幼儿尊重,粗暴的教育手段不仅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还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旦幼儿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就会出现不诚信的言行,甚至还有可能激起幼儿的逆反心理,导致一系列不诚信的行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对幼儿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要真诚耐心的进行诚信教育。例如:小明已经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了,有一天小明被老师选为第二天的值日生,小明晚上就对妈妈说,明天我要做值日,要早点到幼儿园,这样可以帮老师多做些事情。可是第二天早上妈妈发现车子坏掉了,妈妈修理了好久才带着小明出门,等到了幼儿园已经迟到了。妈妈和老师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后,老师并没有批评小明,但小明还是为自己迟到没有帮助老师劳动而感到难过,他说是自己和老师说好要早点来的,现在却迟到了。妈妈也觉得很抱歉,马上和小明道歉,而后与老师一起商议答应让小明明天再做一天值日,而且一定会早早的到幼儿园。小明听了很高兴,开心的去上课了。幼儿的诚信美德的养成需要家长从自己做起,要严格范自己的规行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幼儿,对待幼儿家长也要有策略,在家庭诚信教育中与幼儿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以身作则、注重诚信。

幼儿最为擅长模仿,家长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榜样,其言行举止、思想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为。幼儿会从家长的`日常点滴潜移默化的学会很多有关于诚信品质的行为。家庭中家长想要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并不需要每天对幼儿讲大道理,家长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幼儿。如果家长是一个诚实、守信、有爱心的人,那么幼儿也会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正如故事《真正的高度》讲到:父亲带着两个幼儿去做客,在车站里父亲问售票员三个人要花多少钱?售票员回道:大人8元钱,小孩高于一米二和大人一样的价钱,你的两个幼儿有多高?父亲回答道:小的一米一五,大的一米二二,我应该付你16元钱。那位售票员笑道:我又看不出你的幼儿有多高,你可以告诉我你较大的幼儿不到一米二,这样你不就可以省下8元钱了吗?父亲却对售票员说:这样的确会省下8元钱,但是幼儿们知道他自己有多高。父亲是个诚实的人,他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自己的幼儿要诚实。而如今的家长总是告诉幼儿要诚实,却经常会忽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幼儿品德行为的榜样,让幼儿去效仿。

3、制定规范、赏罚分明。

在家庭中家长培养幼儿诚信品质时需要制定规则,让幼儿遵守诚信守则,明确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努力做好承诺的事,做不好时要勇敢的向人说明原因并且道上歉意。家长通过规则来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由浅入深,由易变难,加强幼儿在规则范围内的践行意识,培养出幼儿自觉守信的好习惯。家庭中的这些规则不仅仅要求幼儿做到,更要求家庭成员一同按照诚信规则严格执行。在幼儿的诚信品质培养过程中,家长可以鼓励幼儿从小事做起,反复的进行实践,即使出现错误也没有关系,让幼儿不断地学习进步。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幼儿,应针对幼儿犯错的情况帮助幼儿找出犯错的原因,引导幼儿去改正和避免在出现这样的错误。对于幼儿好的表现家长要适当的给予表扬,家长对幼儿的批评表扬也要有策略,既不能过于夸大幼儿的优点也不能放大幼儿的缺点,要批评中带着表扬,表扬中带着批评,让幼儿能够正视自己的行为。

三、结论。

幼儿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是每个家长都要认真学习的课程。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需要家长持久不断的努力,在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多注意教育策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培养诚信定位在呵护幼儿的诚信,使幼儿了解什么是诚信;做一个讲信用的人;不说谎,敢于承认错误;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控能力,从而不受干扰做个诚实的幼儿。鉴于幼儿的可塑性强,将诚信教育从无意识引入幼儿的潜意识中,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多做反省,与幼儿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罗琼.让诚信伴幼儿同行-刍议家庭教育中的幼儿诚信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16):140.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十九

从而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如何帮助这些还未长大成型而又即将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大学生们树立诚信意识.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的要求,容易被公民所接受和认同。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学校德育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对少数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与引导,对不诚信道德开展批评与帮助,制止不诚信的“两种语言系统”现象在学校生活的其它领域进一步蔓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伦理以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诚信观念新颖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网络伦理是一种虚拟伦理,具有“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学生网上的交流与沟通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因而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可以做出许多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表现出与现实社会诚信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这对缺乏分辨力、判断力的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也产生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年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树立学生是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主体的观念。

其次,深化诚信道德体验教育。

第三,形成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

第四,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

第五,以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诚信的预置和后补都有积极意义,请大家以扶持新事物的态度,去呵护、支持这些工作创新,让它结出我们期待的“诚信果”。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在国内媒体上,“诚信”这个词是近些年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校园,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到街谈巷议,人们都在关注诚信。

让人觉得它似乎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产物,一霎间成了热门话题。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一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品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诚信”融入职业道德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忠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信守承诺。本人现就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涵义做了浅要介绍,并就职业道德建设中,诚信教育的途径做了简单介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名言,成为中国人千年流传的人生哲学。有信,则能相互尊重、礼让;有信才能“同气相求”、众志成城,才能联结起社会交往关系中稳固的伦理网络。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诚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

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它们有一定的区别。在早期的儒家著作中,“诚”和“真”“实”等范畴相关联,《中庸》中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阐述的观念是“诚”是天地之根本,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基本事实和规律。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诚信最初作为一种道德活动而存在的,伴随着人类对合作关系的诉求早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作为一种隐约的、零碎的思想、在周初开始萌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精彩阐释和大力提倡,诚信思想基本形成,并在后世儒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下日趋成熟,成为传统伦理文化中一个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诚”的意思指不有意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人们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歪曲了自己主观意图的本来面貌从而没有遵循客观规律。人对自己的主观意图都有准确的把握,但直接的表达出来有的时候需要些代价。那么“诚”的内涵就要求我们要忠于自己和客观规律,不因畏惧代价而扭曲事實的原貌。“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也特别重要。“信”字初指在祭祀上天和先祖时诚实不欺,后来在春秋时期经过儒家学者的倡导远离了最初的宗教色彩并最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由此可见“信”指代人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人要信守承诺。综上所述“诚”指的是人思想上的主客观统一不歪曲事实是静态的;而“信”更强调的是对自己诺言的的遵守是动态的恪守。诚信既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德性修为又是一种外在的确认与表达意指诚实无欺。

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对本职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诚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下,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它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生活中,依法办事,平等交往,诚实待人,信守合同,讲信誉,讲信用;在其他日常工作中,高度负责、表里如一,实事求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反对虚伪。这一道德要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于一个团体和企业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一个使企业发达的基础;从经济生活来看,诚信是经济秩序的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一种无形的资产;从政治道德来看,诚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性,是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体现,是一个从政者必须具有的道德品性和政治素质;从人际关系来看,诚信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质。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信任是相处的基础,相互之间做到信任其关键就在于诚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建设尤其是职业道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日益显示出它的地位。

1、加强家庭教育。

2、高校要建立诚信教育的领导机制。

目前,高校只重视以“两课”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讨论的是大道理,传授的是高理论,而对于学生具体的诚信道德关注的较少。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高校领导就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诚信教育。首先要建立高校诚信教育领导机制,要成立诚信教育的领导管理系统。从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到院系主任到一般教师,直到学生会、班干部和学生,要责任落实到人,分工明确,一层抓一层,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在有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要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诚信论坛,举办诚信讲座等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营造大学校园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要针对高校大学生日常失信行为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落实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助学贷款、工作分配等方面的诚信行为及相应的奖励措。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措施,大学生档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个人意见”、“学校意见”、“备注”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记录,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描述。需要了解学生诚信情况者,可凭此进行直接的调查。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个诚信记录,这是大学生的一份宝贵的个人资源,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使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实的事,得到良好的诚信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作为一种写实的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这份诚信档案将跟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4、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首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见微知著,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其次,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通过这些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积极参与积极奉献精神,从而锤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升和完善诚信品质;第三,应以报纸、广播、板报、墙报、宣传栏为阵地,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最后,应以“树典型,抓反面教材”为方式,通过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诚信新形象的氛围;积极发挥团课、班会课的作用,加强对“诚信缺失”问题的积极思考,互相监督,与违背大学生诚信形象要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作斗争。

2023年大学生诚信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二

本文对当今大学生诚信问题严重的现象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业中造假应付。

大学生诚信缺失在学业上的突出表现为考试作弊。另外抄袭作业、拼接论文、更有甚者不惜雇佣“枪手”。现在大学生学业中造假应付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影响了学校教育与考核的公平性,也挫伤了另一部分勤恳学习的学生们的热情。尽管许多高校都出台了许多相应政策并加大了惩罚力度,但是这些现象不仅没有杜绝,反倒有增长之势。

(二)网络中的不负责言论。

网络给当今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大学宿舍中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不能否认,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但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和道德问题。互联网信息环境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点,造成一些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削弱和言论自由的泛滥,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影响互联网环境和谐。

(三)求职中提供虚假信息。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就促使有的大学生盲目地去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甚至不惜采用送礼请客的手段。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目标理想化,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标准,不惜简历“注水”,2009年某校毕业班简历中就曾出现过10多个班长20多个团支书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伪造各种证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多数学生自律意识较差。

当今大学生多数都是在相对富足的家庭中长大,很少经历过磨难与风雨,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吃苦,意志力薄弱。同时大学生们,尚缺乏足够的道德评价能力,缺乏对诚信缺乏的厉害的认识。另外独生子女的个人主义思想是通病,当自己的利益与诚信规则起冲突时,很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的道德和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不健全,诚信缺乏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使得整个社会诚信问题不容乐观。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被错误地认为是人生存、发展乃至获得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客观上助长了人们唯利是图的意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社会环境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价值观念,也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高校诚信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在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上,高校往往采用信息灌输的方式,使诚信教育流于表面空洞无物,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一些过激的批评和教育甚至会容易引起高校大学生的反感,不但对他们没有作用,反令其走向负面。

必须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体现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各环节。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有意识地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激励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的所有干部职工,都要带头示范,处处守信用、时时重承诺,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必须在加强实践上下工夫。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诚信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养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

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在一些学校还存在的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受罚,使接踵者敛迹,同时也使守信者得到尊重和尊敬,得到鼓励和鼓舞。

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制度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信用制度,把诚信要求具体体现到各项规定之中。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大学生应该在“修业”的同时加强“修身”,防止大学生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失衡的现象发生。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克服纯文化课的倾向,即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分数化,淡化了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样就会把大学德育的灵魂淡化掉。

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心得体会贪欲范文(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在某个经历或事件中的思考和总结,有利于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你了解别人的思考和感悟,帮助你更好地展开自己的写作

    热门如何研究党史心得(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和提升自己。【示例文本二】通过实践和总结,我发现自身在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

    专业雷达通信协议(模板12篇)

    合同协议中的条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证合作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范文,了解合同协议的一些常见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最热见习心得体会医院泌尿外科(汇总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今天下班我打破了一

    最热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通用18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在下面提供的教学计划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师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的。本班学生共有学生3

    优秀房产经纪人工作总结与心得范文(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党史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实现个人进步和成就的展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切实深入学

    最优作业的总结与反思(模板14篇)

    范本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的成果,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帮助。我很高兴在这里

    热门安全保证金申请报告(案例15篇)

    报告需要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和词汇,以保证我们的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报告范文,它们的写作风格和逻辑思维都非常出色,可以为我们的报告写作提供很好

    专业微信活动宣传方案(模板18篇)

    在编写活动方案时,要考虑到活动参与者的特点和需求,以实现活动的最大效益。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设计的活动方案,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1、健全毒品预防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