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设计(9篇)

时间:2023-03-26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设计(9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设计(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7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二4-6题。

教材分析:

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上一课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器继续探索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学习应用这一规律口算一个数与10、100、1000……相除的知识。

例5通过计算器探索初步感知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这个数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的规律,再通过验证丰富对这一规律的感性认识,例6让学生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这一规律的应用价值。“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4—6题是让学生巩固这一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具:挂图和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9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 ÷10=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

5、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米=( )千米

(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

三、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

6、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想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今天这节数学课,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进行的很顺利,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很简单但是让学生能正确的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不简单,所以在教学时(1)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本节课在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21.5 ÷10= 、21.5 ÷100= 、21.5 ÷1000=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然后再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最后让学生验证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从而让学生总结出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2)重视学生说出思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活动。“听”与“说”是交流的主要形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80%以上是靠“听”与“说”摄取的。学生通过听,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又对同学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和认识。学生通过说,一方面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情况反馈给教师、为教师随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学生在“说”中互相交流,共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表达到位,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节课大部分的收获来自于同组老师的帮助,也包括和我一起学习的孩子们。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二

教学内容:书p74~75例5、例6,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及练习十三的4-7题。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口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⒉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方法,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以及检验的意识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⒊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还可以怎样说?(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乘10、100、1000……)

⒈教学例5。

⑴出示例5。

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列出算式,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⑵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⑶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①三个算式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移动方向相同“向左”)

②又有什么不同?(移动的位数不同)

③三个算式的得数与21.5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小)

⒉提出猜想。

⑵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互相补充。

⒊验证猜想。

⑴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出示: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⑵学生交流汇报,说一说举例验证的情况。

总结规律: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出示规律: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全班齐读。

⑶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规律还可以怎样说?(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除以10、100、1000……)

⒋练习应用。

⑴“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填表,再集体交流,重点交流32.1、0.8分别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变化情况。

(重点评讲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情况)

师强调: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这个数的最高位前面(左边)添“0”补足。

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选择几道题说说思考过程。

⑶“练一练”第3题。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⒈教学例6。

⑴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知道什么信息。

⑵出示问题: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

问: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求什么?(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

出示:500千克=(     )吨

⑶问:“千克”和“吨”都是什么单位?(质量单位)可以怎么想?(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进率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500,再化简成0.5。)

⒉指导完成“试一试”。

师:大猩猩和企鹅的体重各是多少吨呢?

出示题目,学生各自填空。

四、展开练习,形成技能

⒈基本练习。

⑴练习十三第5题。

师:刚才我们是把两个不同质量单位的名数进行了改写,除了质量单位我们还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等。

出示第5题,下面这些题目请你来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时说出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算式、把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几位。

小结:名数的改写,要弄清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不过不是所有的名数改写都可以直接移动小数点,想想看什么不行?(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改写,因为进率是60)

⒉对比练习。

把3.54改写成下面各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354  35.4  0.0354  3540

五、全课总结,建构知识

师:为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就能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因为小数点位置移动后,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及计数单位都发生了变化,小数的意义也引起了变化,因此小数的大小有变化。)

问:一个数变大还是变小由什么决定?(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由什么决定?(看乘或除以的数是10、100还是1000……)

总结: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向右移数字变大,向左移数字变小;二要注意移动位数,移动一位,乘或除以10,移动两位,乘或除以100……依此类推。

六、课堂作业

⒈练习十三第4、6、7题。(作业本上)

其中第7题可让学生考虑不同的解题方法。

附板书:

500千克=(  0.5  )吨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70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的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初步探索规律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且,结合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作风。

位数不够时补“0”的情况。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课堂练习纸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18×6=18×8=18×10=18×100=18×1000=

(1)口算得数,师:后面3题怎么算的特别快?

(2)明确: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

2、引导: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会不会也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索规律

1、初次验证

(1)板书:5.04×10

a、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引导:请注意观察,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2)板书:5.04×100

a、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两位)

(3)板书:5.04×1000

b、同桌交流理由,说明猜想。

c、你移动小数点看看,5.04×1000会等于多少?

d、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猜想。

e、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三位)

(4)观察上面三道题,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0、×100、×1000)

(5)这个猜想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呢?

2、合作验证

(1)按要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找一个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2)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3、确认猜想

(1)师: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你们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我们发现的规律。

(2)揭示规律:

a、全班齐读规律。

4、感悟方法

(1)说一说:回顾刚才的过程,我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善于观察思考——合理提出猜想——多方举例验证。

(2)师:数学中有着无数的奥秘,只要你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小心验证,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应用规律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08×()=0.80.452×()=45.2

0.258×()=258

3、名数改写

(1)课件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蛋白质: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们吃下食物后,这种成分能被人体吸收,以增进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交流意见。

(4)完成试一试。

4、你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吗?

四、默读课本,解决质疑。

打开课本69—70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五、总结收获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四

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交流汇报。

激趣:你真厉害,猜中了。

引导:在这里,能得到不同的小数,是因为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如果有规律,那规律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1、教学例2

(1)出示例2:6.05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学生用列式,计算器计算,并口答。

(2)板书:

6.05×10=60.5

6.05×100=605

6.05×1000=6050

移动小数点,进行演示。

提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用6.05乘10000呢?等等。

(4)猜想:是不是所有小数乘10、100、1000都有这个规律呢?

谈话:我们需要来验证这个猜想。请读大屏幕上的要求。

(5)归纳:

a、交流汇报,积累多样性的具体例子。

b、提问: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都证明了一个什么规律啊?

2、巩固移动规律。

(1)、谈话:这个规律你掌握了吗?呵呵,想不想用这个规律来玩一玩?请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集体汇报、交流(选择代表性的)。

(2)、谈话:觉得刚才的考验太简单了?那老师来出个题目给你们做做。(出示p70练一练的题)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3

谈话:同学们,其实学了这个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中表格,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谈话: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做什么事情?

(3)你打算怎么做?

(可能情况:a、直接得到结果,问: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向又移动三位?b、乘1000,问:为什么要乘1000?怎么想的?怎么办呢?)

(4)谈话:不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规律解决谁更快捷吗?

(5)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方便吗?我们是怎样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来进行换算的?(确定进率;小数点右移相应的位数)

真的这么简单?那再试两题怎么样?出示试一试。集体交流。

谈话:你们学的还真不错啊,好象难不住你们啊?我就不相信了。在来考考你们。

1、提问:你能快速口算吗?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

提问:0.24升=()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6题。

3、完成第7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最为重要的是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的验证,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树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移动小数点的具体方法。同时,这节课的准备,还需要带领孩子回忆单位进率的知识。

本节课,我在导入过程中,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存折结余款,让孩子猜测,体会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数的大小不同来引入,孩子有兴趣,也很容易明白。在规律探索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它大小变化的现象,经过猜想及验证,层层深入,有条不紊的进行归纳,并形成最终规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0的个数相等,可以说在规律探索中,学生是真正参与并理解了。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上,我用移动卡片小数点,和画出移动轨迹的方法,从感受移动,到体验卡片移动,到独立移动小数点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怎样移动小数点的方法是掌握了。本节课中,还进行了三个活动,注意了生成资源的利用。

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教师语言稍嫌罗嗦,学生的发言比较小心翼翼,探索过程还需要组织的更加有效,和学生的交流,特别是反馈学生的发言能力还要加强,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也就能保证练习的完成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二4-7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小黑板

复习高级单位改写低级单位,师学生进一步明确改写的方法和注意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点右移地方法,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1、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2.5吨=( )千克 4.3米=( )分米

0.12升=( )毫升

0.7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师:怎么想

(1)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只要用高级单位的数×进率

3.师: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指名口答。

说说想法

整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并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1、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机独立计算)

(2)交流整理

21.5

小数点位置变化情况

÷10

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100

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

÷1000

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情况。

谁来说说小数点位置变化的情况(整理板书)

2000千克=( )吨

2000÷1000=2 说说想法:把20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等于2.000,所以是适用的。

2.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

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

500=( )吨 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试一试 大猩猩和企鹅的体重各是多少吨?

225千克=( )吨 40千克=( )吨

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自己举例

交流 说说小数点位置变化情况

2.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

实际就是计算500÷1000 说说想法

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巩固练习

2.拓展练习

3.作业练习 练习十三5、6、7

1.学生独立填表。说说位数不够时注意点

指名回答 交流想法

2.读题理解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

学生尝试练习 说说想法。

3.独立作业

概括总结,提高认识,加深印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指名回答问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六

一、导入新课。

1、师:我先写3456,我再写3456,我还写3456,这三个数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对了,这三个数完全一样,所以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加了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师:但是每个数都加了这个点。

生: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师:也就是说,本来是相同的数,因为所加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成的新的数大小也就不同。而且还发现,当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时,这个数就变大。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引起数的大小变化中,有什么规律?补充完整板书: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二、探究新知(略)

三、练习梳理(略)

四、拓展启智

3.456(  )=34.56(  )=345.6(  )

师:大家真厉害!首先能把一样的数字通过小数点变成不一样大,但是又能通过填写单位名称变成一样大。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使小数变……?这个知识下次学习。

【案例反思】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这次去雨花上课的内容,是江苏版教材五年级上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1、巧妙引出新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巧妙地通过写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456,3456,3456,当我连续写3个相同的数时,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神。这时老师及时问:它们三个数字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一下子就回答了:因为这三个数完全一样。这时,我巧妙地引出:好,现在老师改变一点点,现在还相等吗?老师立即在刚才的三个数字上分别写上3.456,34.56,345.6,问:现在这三个数还相等吗?学生凭直觉就知道不一样。老师巧妙设疑:每个数字都加一个点呀?大小应该相等。这时教师巧妙得出:数字加小数点会改变数字的大小,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展示了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整合教材用例题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先生一言,精辟地对教材意义做了准确的定位。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其知识、技能覆盖面是有限的,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等实际生活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次上课时,使用的教材上的例题是这样一组计算,5.04×10=50.4、 5.04×100=504、5.04×1000=5040;我认为学生不容易从上面发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因为这三个例题只有一个有小数点,另外两个小数点是隐蔽的;所以我把立体改成5.104×10=51.04 、5.104×100=510.4、5.104×1000=5104,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发现里面小数点的移动方向。从而发现里面的一些数学秘密,对接下来的观察发现探究才有话说。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例题的时候,一定要蹲下来,看一看学生的具体的障碍点在什么地方?你主要需要学生有哪些发现?不要在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点上纠集。这是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富有个性化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活动。

3、首尾呼应相衔接

基于开始时我用增加小数点这个游戏导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在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结束后,我又一次启用了开始的练习,作为拓展练习,既是这节课的总结,又是下节课的引入,同时首尾呼应,展示了教师的好的控场能力,再一次抓住了学生的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七

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交流汇报。

激趣:你真厉害,猜中了。

引导:在这里,能得到不同的小数,是因为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如果有规律,那规律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1、教学例2

(1)出示例2:6.05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学生用列式,计算器计算,并口答。

(2)板书:

6.05×10=60.5

6.05×100=605

6.05×1000=6050

移动小数点,进行演示。

提问: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用6.05乘10000呢?等等。

(4)猜想:是不是所有小数乘10、100、1000都有这个规律呢?

谈话:我们需要来验证这个猜想。请读大屏幕上的`要求。

(5)归纳:

a、交流汇报,积累多样性的具体例子。

b、提问: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都证明了一个什么规律啊?

2、巩固移动规律。

(1)、谈话:这个规律你掌握了吗?呵呵,想不想用这个规律来玩一玩?请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集体汇报、交流(选择代表性的)。

(2)、谈话:觉得刚才的考验太简单了?那老师来出个题目给你们做做。(出示p70练一练的题)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3

谈话:同学们,其实学了这个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中表格,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谈话: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做什么事情?

(3)你打算怎么做?

(可能情况:a、直接得到结果,问: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向又移动三位?b、乘1000,问:为什么要乘1000?怎么想的?怎么办呢?)

(4)谈话:不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规律解决谁更快捷吗?

(5)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方便吗?我们是怎样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来进行换算的?(确定进率;小数点右移相应的位数)

真的这么简单?那再试两题怎么样?出示试一试。集体交流。

谈话:你们学的还真不错啊,好象难不住你们啊?我就不相信了。在来考考你们。

1、提问:你能快速口算吗?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

提问:0.24升=( )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6题。

3、完成第7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最为重要的是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的验证,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树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移动小数点的具体方法。同时,这节课的准备,还需要带领孩子回忆单位进率的知识。

本节课,我在导入过程中,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存折结余款,让孩子猜测,体会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数的大小不同来引入,孩子有兴趣,也很容易明白。在规律探索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它大小变化的现象,经过猜想及验证,层层深入,有条不紊的进行归纳,并形成最终规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0的个数相等,可以说在规律探索中,学生是真正参与并理解了。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上,我用移动卡片小数点,和画出移动轨迹的方法,从感受移动,到体验卡片移动,到独立移动小数点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怎样移动小数点的方法是掌握了。本节课中,还进行了三个活动,注意了生成资源的利用。

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教师语言稍嫌罗嗦,学生的发言比较小心翼翼,探索过程还需要组织的更加有效,和学生的交流,特别是反馈学生的发言能力还要加强,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也就能保证练习的完成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八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效果展示了一棵松树从小树苗长成大松树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3、 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4、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广泛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注重课堂的延续性。

本节课我始终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课始时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最后结束时,通过小数点的提问:“你们还想了解我的什么知识?”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实录篇九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利用三张卡片0、5、1,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三位数,然后在105的不同位置点小数点,最后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

3、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不足之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

在上这课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研究,发现所要学习的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于是,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你发现了什么?2.0.351千克=(    )克,你是怎样想的?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重点。

在课中,经过对预习作业的简单校对后,我马上进入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即预习单中的两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进行了交流。在学生汇报时,学生基本上没能回答到关键,即“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而是说“我发现50.4与504,504与5040相差10倍”,“后面一个积比前面一个积大10倍”等,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暂且不说,从此可以看出,一则学生对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没有作认真或深层次的思考,二则我的问题设置太笼统,会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无限延伸,而最终导致学生的无效思维。

同时注重了“说”的训练。在单位间的互化和乘法算式填空中,通过同桌互说、集体交流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使学生明白不仅要会做题,更要会说,会表达你的想法。

这个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广泛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