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实用1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笔舞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实用18篇)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课程名称:化学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一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正方体

正方体,彩笔。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搭一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习三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二

一.填空: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因数,求()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

4.7.986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6.在()内填上“”或“”:

3.45÷0.99()3.451.88÷1.01()1.88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0.2÷0.4=1.6÷0.8=4.2÷2.1=

0.2×0.6=4.6÷0.46=0.52÷52=7.1÷0.1=

2.列竖式计算:

18÷24=43.68÷26=25.3÷0.88=

验算:

0.1575÷3.15=0.612÷1.8=16.787÷0.28

(保留一位小数)

3.脱式计算:

2.6×(2.139÷9.3×6.2)16.75-(9.1-1.92)+1.62

2.6×1.9÷2.6×1.94.264÷(0.16×20.5)

三.应用题:

1、一个筑路队7.5小时修路136.5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三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或了解24时记时法,进行两种记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时间。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学习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全单元教材共编排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学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大月、小月等内容,第二段教学平年、闰年、季度等知识,第三段是实践活动。

这一段内容涉及许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积累了一些经验。教材尽量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适当解释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材让学生从年历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兴趣,又提供了学习用具。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观察整理、填表分类、涂色记忆、计算交流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同时接受年、月、日的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观察20xx年的年历从中获得信息。年历卡里的内容十分丰富,要结合观察与交流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会看年历。如年历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张月历,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几,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历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别是星期几。

接着要求学生把各个月的天数填入一张表格。填表活动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个月,各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填表还能引发学生把12个月按天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

然后指导学生在填各个月天数的那张表格里涂颜色。涂色活动实际上是分类活动,通过再次分类记忆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记住一年里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记忆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利用拳头帮助记忆的办法。

最后突出2月的天数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还让学生计算20xx年全年的天数,通过计算重温这一年各个月的天数,检查记忆效果,弥补记忆中的缺漏。学生计算全年天数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交流并比较各种算法,体会比较简便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想想做做在年历上圈出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发现现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闰年。第19页例题让学生同时观察20xx年2月和20xx年2月的月历,比较这两个2月的天数是否相等。让学生发现不同年份的2月天数不同,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

第二步同时观察从1997~20xx连续十二年的2月月历,从中寻找天数的规律。教材特地把这些月历分成三行,每行是连续的四年,方便学生发现每一行的四张月历里只有一张是29天,另三张都是28天。从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教材里讲解了判断平年、闰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安排在底注里讲解。

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巩固平年、闰年的知识。第1题通过把公历年份除以4进行判断,虽然教材只教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进行四位数除以4的计算。第2题计算平年的全年天数,合几个星期零几天,结合计算再次温习前面学习的年、月、日知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闰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样算的,再次清晰地认识平年与闰年。第4题回答并解释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日现象,巩固连续四年里一般有1个闰年的知识。

第四步是你知道吗,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个闰年的原因。

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日为题材,活动形式新颖有趣,紧扣年、月、日的知识,运用了统计方法。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是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间接地讲述,让同伴猜一猜是几月几日。这里会涉及年、月、日的许多概念,学生一定很感兴趣。第二段是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整理并用图表呈现班级里学生的生日分布情况,是一次联系实际的活动。最后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次活动要认真组织,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说话,然后请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四

一.填空: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因数,求()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

4.7.986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6.在()内填上“”或“”:

3.45÷0.99()3.451.88÷1.01()1.88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0.2÷0.4=1.6÷0.8=4.2÷2.1=

0.2×0.6=4.6÷0.46=0.52÷52=7.1÷0.1=

2.列竖式计算:

18÷24=43.68÷26=25.3÷0.88=

验算:

0.1575÷3.15=0.612÷1.8=16.787÷0.28

(保留一位小数)

3.脱式计算:

2.6×(2.139÷9.3×6.2)16.75-(9.1-1.92)+1.62

2.6×1.9÷2.6×1.94.264÷(0.16×20.5)

三.应用题:

1、一个筑路队7.5小时修路136.5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教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 课件依次演示:)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学生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学生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如果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比较: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3)根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 18-6÷3 (18-6)÷3 18÷6×3 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 ),40个图形中有( )个。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六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1、采用小组和合作学习方式,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口算卡、投影片

谈话、讲授、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八

多媒体课件。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习四第2、3题。

98

+215

————————

123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板书:

1、2、3、4、5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一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6、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7、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8、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9、认识平角、周角。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读作180度),等于两个直角。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读作360度),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10、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1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13、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二

一、选择题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b、数位名称c、计数单位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是()。

a、计数单位b、数位c、七位数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这个数是(),下面哪种说法对

a不小于十万b不大于二十万c等于十万d一定大于十万

二、比一比:

989898()101010356000()3549000

50140()563140194500()1945000

500400()50400069740080()69730968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三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公顷,合()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千米。()

2.计量一个村的耕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比较合适。()

3.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4.一个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公顷。()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平方千米=()公顷

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68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平方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2.大连的长兴岛面积约是252()。

3.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400()。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公顷30平方米6平方千米6公顷63000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

6公顷5900平方米2900平方米30公顷

5公顷500平方米3公顷4平方米34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2公顷9公顷100000平方米

七、解决问题。

2.一块三角形果园,底是600米,高是5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八、动脑筋,做一做。

参考答案

一、1.10010002.643.10014.500

二、1.2.√3.4.

三、500902536800000000

四、1.公顷2.平方千米3.平方米4.公顷

五、6平方千米63000平方米6公顷5公顷30平方米

六、

七、1.4×3=12(平方千米)

12平方千米=1200公顷

2.600×500÷2=150000(平方米)

150000平方米=15公顷

3.400×200=80000(平方米)80000平方米=8公顷

1200×8=9600(尾)

4.600×300=180000(平方米)180000平方米=18公顷

6000千克=6吨18×6=108(吨)

108吨100吨能

5.400×400×1.5÷2÷10000=12(公顷)

12×25=300(吨)

6.200×10×60÷10000=12(公顷)

八、(100+100)×(100+100)=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4-1=3(公顷)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四

一、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

120÷30=

24×5=

90÷18=

560÷70=

6×15=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

627÷33=

224÷28=

720÷68=

966÷42=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2)38×(480÷16)

(3)130+70×16

(4)(240+760)÷40

二、填空题(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3、一个数除以16,商是20,余数是10,这个数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数。

6、一个数除以5,商是12,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40=14……39

483÷()=9……6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五

一.填空。

(1)()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个亿里有()个十亿。

(2)一个数从右边起,万位是第()位,亿位是第()位。

(3)65391742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位数,从个位起,第七位上的数字是(),十万位上的数是()。

(4)读数的时候,要从()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字或()字。

(5)写数的时候,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

(6)8个万,6个千,2个百,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7)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两条射线是角的()。

(8)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9)周角=()度直角=()度

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10)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0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11)角的计量单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度的角,记作()。

(12)角的大小与()有关,与()无关。

二.读数。

365247读作()

37004读作()

50100800读作()

2006500读作()

3600000000读作()

8040003000读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六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

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而本节课就是对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未知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学

(一)问题导学

1、初步感知,明确列行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板书:位置)

这是11班上课时的座位表,你能说说张亮同学坐在什么位置吗?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学情预测:1、用“第几组第几座”来描述;2、用谁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3、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

师:在数学中,我们有规范的说法。竖排称之为列,横排称之为行,列通常情况下从左往右数。请你指出第一列,第二列。行通常情况下从前往后数。指出第一行,第二行。

(在确定列时,就是以观察者的左边为第一列。)

师:现在你能用数学语言说说这个同学的位置了吗?

学生发现“第几列第几行”的表达更简单明了。

师再指图中的两个学生,说说他的位置:巩固第几列,第几行。

师:第4列第3行是谁的位置?

活动2【讲授】点拨助学

(二)、点拨助学

1、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老师用(2,3)表示这位同学的位置。你能看懂其中的含义吗?

表示第2列,第3行(读法相同)。

师: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她俩是不是坐在同一个座位上?(数字相同,但先后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不同)

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2、拓展延伸

师: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继续简化,用方格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师:说出这一列同学的位置:(生说师写)(3,1)(3,2)(3,3)(3,4)(3,5)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列(3,几)引导(3,a)表示。

那这一行的同学该怎么表示?(a,5)(出示课件)

活动3【讲授】交流互学

(三)交流互学

1、明确观察点

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你能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吗?

预测:(2,5)(6,5)

生说各自的理由,师引导:要想看班长的位置,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面对面)请学生站到讲台上,说一说,第一列在哪里?班长的位置呢?指一生的位置说出数对。

2、说出数对,全班找到他。

3、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比如:电影院的座位,第几排第几号(课件)

活动4【测试】检测悟学

(四)检测悟学

1、用数对(3,2)表示果盘的位置,那么樱桃的位置在(,),苹果的位置在(,),西瓜的位置在(,),香蕉的位置在(,)。

学生观察图示完成练习

2、下面是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所在列就是楼房的单元,行就是楼房的层数。

出示:某学校教师家属楼的平面示意图

(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师家所在的位置,则宣老师加在(),马老师家在(),张老师家在()。

(2)姜老师家与马老师家住在同一个单元,又比王老师家高一个楼层,姜老师家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学生独立完成,做题中遇到困惑可以问老师或者同桌交流。做完后,课件出示答案,问:对那道题有困惑?评价自己的完成情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七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十八

一、精挑细选(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能量出它的长度,()没有端点,()有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a、线段b、射线c、直线d、曲线

3、()()()()()

a、平角b、钝角c、锐角d、周角e、直角

5、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a、15b、60c、90d、120e、180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a、360b、180c、60d、30e、20

7、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

a、5b、10c、15d、20e、25

8、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是()度时最符合要求。

a、5b、10c、15d、20e、25

二、辨析真伪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长。………………………………………()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3、直尺是测量线段长短的工具,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4、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5、从1:00走到1:01,分针转动了5度。……………………()

6、9: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

7、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8、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结对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的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

三、操作题

1、过a点画一条射线,再把它延长成一条直线。

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3、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35度的角,再画一个120度的角。

四、综合运用

1、8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2、左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