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精选10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笔舞2023年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精选10篇)

年会策划是一个有挑战性又创造性的过程,需要仔细计划和执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实用的调研方案范文,供大家查阅。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1、根据乐曲的旋律与节拍舞蹈。

2、按照要求尝试协同表演。

按照要求尝试协同表演

教学资源《蛇舞》、空的大饮料瓶若干个、纱巾若干条、操场等

一、导入

1、请幼儿说一说动物里谁按照s路线行走,引出舞蹈主题。

2、动物里哪一种动物是按照s路线行走的?

3、蛇在行动时快吗?行动时有声音吗?

二、请幼儿倾听教学资源的乐曲几遍,引导他们感受乐曲的旋律与节拍。

1、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是欢快还是悲伤?或者是别的感觉?

2、这首曲子的节奏感强吗?听起来像不像蛇在行走?

3、如果用手臂或手指来表现蛇游走的s路线,应该怎么表现?

三、将幼儿分成6—8人一组,请每组每一轮想一个统一的舞步来表现蛇游走的样子,然后用商定好的舞步进行绕障碍活动。

1、每组都要想几种舞步来模仿蛇游走的样子,哪一种最像呢?

2、你们面前有一组饮料瓶,请像蛇一样绕着它们前进。

3、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高举纱巾带领全组按蛇形路线行走,一遍乐曲结束后,领头人把纱巾交给第2个人,自己站在队列最后。新的领头人重新选择舞步跟着乐曲带着成员按蛇形路线行走。

四、与幼儿讨论集体舞的感受。

1、你们觉得哪种舞步走起来更像蛇呢?

2、蛇有时候走得快有时候走得慢,用什么舞步区别比较好?

幼儿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大胆的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老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和表现,丰富其审美的经验。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1、能大胆的在竹筒上进行装饰。

2、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新的能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爱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颜料笔竹筒范例。

1、谜语导入: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子,年不开花。

师:今天啊,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小朋友细细的听好喽!(幼儿自由猜)

2、出示旧竹子。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猜出来了。老师这里啊有一些竹子,你们觉得好看吗?

“怎么让它变的好看呢?”(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老师觉的都很好,今天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竹筒画,就是在竹筒上话画画。

3、出示范例。

师:瞧,好看吗?你们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竹筒(点线面)

------这几个竹筒又是怎么装饰的呢?(风景房子春天)

------再来看看这个竹筒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上下对称)

------还有一个呢?我们看看(色块)

(欣赏过程中,有区别的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

师总结:哦,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画线描画的方法用点线面来装饰,还可以把我们自己喜爱的图案风景关于春天的一些故事画上去,也可以用对称大色块的方法进行装饰。

4、幼儿构思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师:假如你来装饰的话,你打算怎么装饰呢?(个别幼儿进行简单回答)

师:我知道每个小朋友都很想去尝试了,但在小朋友装饰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竹筒画和在纸上画画不同,把它竖起来画,边画边转。

在装饰时,要注重颜色的搭配。

肃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画画,不要走来走去。

5、作品欣赏。

师:你觉得哪个竹筒装饰的美丽?为什么?

6、拓展活动。

师:竹子不但可以用来画画,还有很多用处,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用她来演奏歌曲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

2、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1、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蓝色卡纸、牙签。

2、教师制作的范画一副。

(一)开始部分:以儿歌《三条鱼》的律动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鱼)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鱼的特征,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纹等。观察后让幼儿描述鱼的外形特征。小结:鱼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体较大,比较扁,有尾巴,身上有鱼鳍和鱼鳞。

4、教师示范制作鱼选择一块橡皮泥捏软,做鱼的身体。另选一样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一分为三做鱼的尾鳍,背鳍和腹鳍。用白色和黑色橡皮泥做鱼眼睛。做鱼的身体时先把泥搓成椭圆形,再压扁分别贴上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再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长条做出鱼身上的纹理就可以了。最后用你喜欢的颜色做出泡泡,用绿颜色做水草。

(三)幼儿制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鱼,比比谁的鱼最漂亮,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1、根据手型展开联想,运用点、线画出手掌鸟的美丽造型。

2、体验手型添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1、手掌五彩鸟ppt课件

2.、彩色蜡笔、记号笔、白纸人手一份。

一、听声音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ppt课件,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小鸟喳喳叫着要到森林里参加选美比赛了,它们都想成为那只最美的鸟。

二、感受不同鸟儿的形象特征

播放ppt课件中各种鸟的连环图看你们认不认识它们。鹦鹉(尖尖嘴会说话)、丹顶鹤(腿长)、孔雀(会开屏)、猫头鹰(眼睛大)。

三、引出"手掌鸟"

1、你们见过这样的鸟吗?它和以前我们见过的、画过的小鸟有什么不同?"像什么?"请你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你认为手掌鸟能得第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我们可以怎么帮小鸟打扮一下。

"我们画小鸟的时候啊,先画小鸟,用左手按在画纸上摆好造型不动,右手拿笔沿着左手的外围画出鸟的外形,再添画小鸟的嘴巴、眼睛,然后,我们用各种线条和图案来装饰。注意: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

3、给小鸟穿上五彩衣。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用各种图形装饰鸟,注意色彩的协调。作品可以和老师的不一样,漂亮就行。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观赏评析作品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小人书不要哭》

1激发幼儿爱书的情感。

2培养幼儿对歌曲的感受能力和表演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表情、动作,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1 《小人书不要哭》歌曲录音带。

2情景表演“小人书哭了”。

开始部分:

观看情景表演“小人书哭了”,引导幼儿讨论:小人书为什么哭了?

基本部分:

教师领幼儿朗诵歌词。

学唱歌曲。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小声跟唱。

师幼共同演唱,提醒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编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内容。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区域活动中,图书角中,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六

1、初步学习使用底纹笔进行平涂,学习在规定的范围内排列角色顺序,进行粘贴的方法。

2、迁移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借助标记物进行排序粘贴,利用外部语言线索,自我监控使用底纹笔进行平涂。

3、积极参与排序粘贴和平涂活动,注意保持手指干净和画面整洁。

1、人手一套自己涂好的操作画片、房子、老鼠、青蛙、兔子、狐狸、大灰狼各一。

2、人手一支底纹笔,一张铅画纸。

3、水粉颜料、粉绿、深绿、黄、白,放入盘中。

4、浆糊、抹布。

一、引导幼儿讨论田野、夏、秋、冬的色彩你们见过田野吗?田野是什么颜色的?

二、示范平涂田野的基本方法并带领幼儿空手练习

1、介绍底纹笔:我是谁?

2、示范平涂方法:竖起底纹笔,在颜料里蘸一蘸,舔一舔,找到小蘑菇,变变变……变××色了。反复重复平涂。

三、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几何形状白纸和各色颜料。

四、出示小房子及角色形象的图片组织幼儿讨论粘贴方法、顺序。

1、引导幼儿在标记旁粘贴小房子。

2、启发幼儿根据角色出场的线索排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鼓励和反馈。

五、作品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活动二:文学活动:童话《小房子》

1、感知了解童话故事中主要角色形象的特点和大致情节,学说对话。

2、借助图片的大小顺序,高矮顺序,进一步感知情节发展线索,记忆对话。

3、积极参与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1、内容选自莫斯科小毛毛出版社《小房子》改编。

2、教学挂图一副,操作图片若干。

一、启发式提问导入,教师讲故事

1、田野里会发生什么事?(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讲故事《小房子》。

二、借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童话中主要角色和出场顺序

1、这个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这个《小房子》童话故事里都有谁呀?

3、数一数这个《小房子》的童话故事里有几个小动物?

4、这五个小动物是不是一块儿看见小房子,又一块儿住在小房子里的?

三、通过教师体态、音量、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对角色形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的注意。

四、教师边操作图片,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重点练习对话。

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对话。

六、迁移音乐活动火车舞,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和体验共同舞蹈时同伴越变越多的喜悦。

活动三:音乐活动:邀请舞《火车舞》

1、学习火车舞,能跟着音乐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迁移文学、美术活动中角色出厂的顺序并通过观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车舞"的邀请方法。

3、知道通过邀请,火车会越来越长,人会越来越多,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动的快乐。

一、由美术作品导入,引起幼儿对"火车舞"兴趣。

二、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启发幼儿探索开火车和火车跑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集体听音乐学双手环绕及小跑步动作。

四、引导幼儿学跳邀请舞"火车舞"。

1、教师扮火车头,邀请一名幼儿跳火车舞。

2、引导幼儿按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根据图片顺序,教师带幼儿跳邀请物"火车舞",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邀请和变更火车头的方法。

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火车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六、带幼儿听乐曲《旅行列车波尔卡》玩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七

《看我的》

1、大胆地在弟弟妹妹面前展示自己学到的本领。

2、体验长大能在弟弟妹妹面前露一手的`自豪情感。

1、与小班联系,做好与他们共同活动的准备。

2、每个幼儿分头准备自己的拿手节目。

3、手工制作材料人手一份,如:折纸小船、小燕子等。

1、去弟弟妹妹班级做客,注意用礼貌用语。

2、才气展示秀。引导幼儿表演唱歌、跳舞、朗诵等拿手节目。

3、教师带领弟弟妹妹为哥哥姐姐的节目热烈鼓掌,使幼儿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

1、热烈欢迎弟弟妹妹来到弟弟妹妹班级做客。

2、让弟弟妹妹坐在身边,观看手工制作的过程,如折纸小船、小燕子等。

3、将作品送给弟弟妹妹,和他们共同赏玩。

1、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本领的感受。

2、一起念儿歌:哥哥姐姐本领大,表演节目顶呱呱,会做手工会画画,弟弟妹妹笑哈哈,笑哈哈。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八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艺术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体验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童年生活,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美食及文化。

2、 欢度艺术节,感受节日的.快乐。

10月30日~10月31日

1、 环境准备:

1)折叠板进行照片展示

2)门厅环境布置、多功能厅环境布置

3)礼物的购买

2、各班准备:

1)我为宝贝秀,各班班级家长节目

2)照片收集

3)微博、论坛宣传工作

童年不同样,精彩伴成长

10月30日上午全体师生多功能厅、下午全体师生多功能厅

10月31日上午各班自己班级进行、下午全体师生多功能厅

活动要求:

1、寻找最像的亲子秀

找出家长小时候和宝宝小时候的照片,选形态最像的两张进行拼贴,秀秀最像的自己。

此活动有两种参与方式:

1) 将照片进行拼图,发至微博上,

2) 将照片打印出来,拼贴在一张彩色纸上,并附上幼儿班级及名字(彩色纸大小为半张a4纸的大小)。

寻找最像亲子秀建议家长两种方式都参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

2、 童言童语回忆录

回忆自己宝宝小时候最让你捧腹大笑或最让你吃惊、感动的一件事或一句话,用文字编辑出来,发至微博上,微博前#童言童语回忆录#并@宁波市第二幼儿园@班级老师。

3、 每班家长为幼儿准备2个节目,要求服装自备,音乐自备,在10月24日之前将节目名字报上来。

活动内容:

10月30日上午:我为宝贝秀

全体幼儿在多功能厅观看“我为宝贝秀”活动,活动节目由各班家长代表进行表演。

10月30日下午:童年新影像

全体幼儿在多功能厅观看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

10月31日上午:童年不同样

每班自己组织活动,内容要求以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物品、游戏、零食等入手进行游戏、品尝活动。(每班在活动中进行照片记录,每班10张优秀照片)

10月31日下午:宝贝狂欢会

1、欣赏观看微博上“寻找最像的亲子秀”、“童言童语”,并进行最积极班级评选、最像宝贝秀评选、最可爱宝贝语评选及颁奖。

2、各班老师为宝贝送祝福。

3、为全体幼儿进行礼物分发。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九

1、感受铅笔花纹的多样性,初步学习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铅笔外壳,提高自我表现的愿望。

2、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友好交流,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老师自制铅笔图示5幅,大张卡纸5张,剪刀、双面胶若干,装饰材料若干,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等。

1、打招呼入座,3个幼儿一组出示铅笔:老师手上有什么?(铅笔)平时用铅笔干什么?(写字、画画等)

2、仔细观察铅笔的花纹

(2)每人一支铅笔,说说你的铅笔上有什么图案?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

(3)出示老师制作的铅笔图示、

1、观察提供的材料,该如何制作?(按图示剪下圆锥形粘成帽子,然后进行装饰;卡纸两边剪下两个圆,模特手臂从里面伸出来;设计师开始在模特身上画画)

2、讨论:谁愿意做设计师?谁来做模特?提醒幼儿:一个好的设计师如果没有一个模特来穿,再好的设计也没用。

3、幼儿三人一组,分工合作。

一组一组出场展示走秀,让幼儿说说设计的图案。

一起感谢给你们掌声的观众,铅笔展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篇十

活动目标:

1.学初步了解“双簧”的表演形式,知道双簧中的角色。

2.尝试用“双簧”的形式来进行儿歌表演。

3.乐意参与表演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用“双簧”的形式来进行儿歌表演。

活动准备:

醒木(小积木)、大张写有诗歌的纸、鸡头米、大螃蟹等美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复习诗歌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2.幼儿大胆的表演儿歌。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一起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吗?(幼儿大胆的表演儿歌)

二、认真学习双簧,感受双簧带来的快乐。

1.教师表演双簧,幼儿认真欣赏。

2.教师讲述双簧的含义

师:(1)这种表演几个人合作?(两个)(2)后面的人干什么?后面的人动嘴巴,不做动作那叫后脸。(3)我在做什么?(做动作、动嘴巴但不出声音)动嘴巴不出声音叫对口型。你们觉的我脸上怎么样?(笑眯眯的叫表情)后面的人叫后脸,你们觉的我会叫什么?我叫前脸。(4)这个节目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簧。(5)还有一个朋友在帮助我,它叫醒目(小积木)。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后脸就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

3.再次表演,感受双簧的有趣。

(1)师:注意看了,这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一次表演诗歌第一遍念的慢的,在念完第一编的时候后脸说再来一次,第二遍念的时候速度快的。后脸又说不够再来一次,第三遍还是快的。后脸还在说不够再来一次,前脸敲一下醒目说:有完没完。)

(2)师:你们为什么笑?觉的什么地方有趣。(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大胆的表演双簧

1.集体表演双簧

师:我们表演的时候要把表情和动作加上。准备好醒木。

2.多种形式联系演双簧

(1)师:你们做后脸,我做前脸,我们一起来表演。我的动作是大大的还是小小?

(2)师:这一次老师做后脸,你们做前脸。刚刚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做吃个饱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小朋友大胆的表演(一个做前脸一个做后脸)

四、结束部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