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17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薇儿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 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17篇)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初三教案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教学启示和帮助。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一

(一)理解并掌握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对计算题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二)“退整化分”的带分数减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投影片)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投影片)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二

师: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两个手指头呢?如果要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算式怎么写?(板书:1+2=3)

师:接下来老师还是伸出一个手指头,除了1以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5。(师:谁明白他意思?他是怎么想的?)两个手指头呢?(板书:1/52/5)

师:大家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三

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发现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技能。

3、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

1、口答结果并说说计算方法:

2、最后一题你为什么直接不能得出结果?这节课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出示四色图

(1)红色部份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蓝色部份呢?

(2)这两部份共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式吗?猜一猜:会是几分之几?

(4)小组内交流:

l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

l他人是怎样算的?

(5)全班汇报:

l折的思路(一起折一折:先折出1/2,画上红斜线,再折出1/9,展开在其中一份没有颜色的地方画上蓝斜线,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了几分之几?)

l画的思路(课件演示)

l计算:

2、讨论:红色部份比蓝色部份多几分之几?你能列式计算吗?算一算

(1)同学计算

(2)折纸验证

3、小结:两个不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板书:通分)

1、出示绿色部份,是几分之几?

2、你能算出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吗?先估计一下:是几分之几。

3、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

(1)是多少?与你的估计一样吗?

(2)怎样算的?你能验证吗?(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3)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4)你有什么结论?(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计算,要先通分,再计算)

5、红色部份和绿色部份哪块大?大多少?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6、你能自身写异分母分数加法、减法式题吗?各写一题

7、汇报,选择两题计算

8、总结法则: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用,,三个分数组成分数加减算式,可以写几个?请你写出来。

3、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

+;+;+;-;-;-

4、填方框:

+=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和是,有哪些填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疑问或新的见解?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四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五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例1(2)3/10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六

一、填一填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个,他们的和是()。

(2)一根铁丝长45米,比另一根短14米,两根铁丝共()米。

(3)一根铁丝长45米,另一根比它短17米,另一根长()米。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化成(),再加减。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25=()3.42=()

58=()2.12=()414=()

二、计算题

三、解方程

17+x=2345-x=14x-16=38

四、解决问题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七

想一想,如何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计算?请试算出结果。

学生讨论、试算。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用红色粉笔虚线框住的一步,运算熟练后,可以不写出来。

教师:通分后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出现了被减数分数部分不够减,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另解:

教师:请对比这两种算法,你自己感觉哪种算法好算,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3)口答练习:(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请说一说异分母的带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统一起来怎样叙述?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计算带分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被减数分数部分不够减时,要从整数部分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4)教师:带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我们都知道了,它们的计算过程现在用图按顺序标出来:(贴出图)

教师:请按图说一说计算带分数减法的过程。然后按图所示的顺序计算下面两题:

请几位同学用投影片做,集体订正。

2.练习:(投影片)

根据学生口答,投影改正:

口答练习:(说出过程。)

教师:这两道口答题中,整数部分退的1化成的假分数,分母如何确定的?(与减数分母相同。)

(2)看下面这题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3)下面这题的计算对吗?有没有错点?

教师:通过上面几题的讨论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请学生说自己的体会。最后教师归纳:

做计算题也要认真审题,每做一步都要分析这一步的具体条件,以此来确定这一步应该做些什么。计算中要养成一步一检查的习惯。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笔算。(请四位同学写投影片。)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八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习思考题。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九

师:课前交流时,我们谈到了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让三个儿子在不破坏规定的前提下继承到父亲的遗产呢?这办法还真有。(课件)

师:现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其实,这位农夫在设计遗嘱时,是把18作为单位1,而他只留下了17头牛,是18头牛的17/18,而三兄弟的分牛的份额17/18刚才一样,只不过在分年是我们要以18作为单位1,没不是用17作为单位1。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

一、谈话引入——从“3/8”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师:你对3/8有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真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2.师:看到这些同分母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汇报之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方法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1)根据1/8和3/8这两个分数列加、减法算式

1/8+3/83/8-1/8

(2)根据加法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在独立思考1/8+3/8的计算结果和验证方法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3.感知并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汇报1/8+3/8是怎样计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规范书写。

(2)习题巩固,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层次一(计算结果是真分数)2/7+3/7=2/9+4/9=

层次二(计算结果是假分数)5/12+7/12=3/5+4/5=

(3)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以上为20分钟教学内容】

三、推理迁移——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算理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根据3/8-1/8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2.由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由加法直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推测的方法独立计算3/8-1/8

3.解释算理

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数单位相同)

4.习题巩固

通过7/9-2/9=7/10-1/10=两道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回顾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拓展深入——进一步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1.提出问题引入“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有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老师口渴吃了1/4个,还剩多少个?1-1/4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3.习题:1-3/7

五、交流心得,总结收获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一

1.设疑。

师:如果把这两个分数也合并起来,结果是多少?肯定吗?可我上二年级的女儿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是3/10(板书),而且她振振有词地找到了理由,你们和我一起做一做,左手用1个手指表示1/5,右手用两个手指头表示2/5,合起来3/10。

2.解惑。

师:究竟谁的对?请说明理由。

师:谁来解释一下我女儿的问题出在哪儿?

师:对,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单位1。实际上我们得到的不是3个1/10,而是3个1/5,所以结果等于3/5。(板书)

3.明理。

师: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的分数单位没有发生变化,相加的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

师:1+2=3与1/5+2/5=3/5有联系吗?想一想它们的算理一样吗?

师:对,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而已。

4.应用。

师:有了这种认识,这两个题目一定不成问题,谁能迅速说出答案?

5.总结。

师:观察一下我们做过的几个题目,有什么显着的特点?(板书:同分母)

师:你能总结出计算这类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吗?(课件)

6.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二)异分母分数

1.承上启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得数:3/6和3/9,我们还应该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谁能明白老师的意图?对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引导学生约分。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意义、大小、分数单位、分母不相同(板书:异分母)等。

2.提出问题。

3.明确方向。

4.转化学习。

师:是呀!我们可不可以在不改变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情况下,把它们的分母统一起来吗?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2)板书讲解。

(3)课件展示。

师:即使我们简单的把这两份合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准确的说出它究竟占了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因此,只有通过通分的方法,把这两个分数细化为3/6和2/6,从而得出它们的结果是5/6。

(4)归纳方法。

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准备怎么归纳?

(三)总结方法并介绍数学文化

师:让你们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简单的知识曾令欧洲人十分头痛,德语有句古老的谚语:掉进分数里去了。就是指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这句话是怎样产生的呢?(课件)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二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合理在进行计算。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直接指名口答)

2、以上面题中的算式为例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

2/11+5/11表示()个1/11加上()个1/11,一共是()个1/11,就是()。

5/9-1/9表示()个1/9减去()个1/9,还剩下()个1/9,就是()。

3/7+4/7表示3个()加上4个(),一共是7个(),就是()。

9/10-3/10表示9个()减去3个(),还有6个(),就是()。

二、设疑引入,探究新知

1、设疑:我们已经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假如我们再增加一个数的话,你会计算吗?我们在刚才的口算题中任选一题增加一个分母原来分数相同的分数编成连加或连减,并试着算算看。

2、学生编题,尝试计算。

(1)学生任选题目尝试编题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

一是逐个计算;

二是同时计算。

(3)反馈典型题目,指名扮演,并说说算理和方法。

(4)师生共同商定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备注

3、练习:13/15+4/15+7/158/11-3/11-5/11

(2)讨论:分子是0的分数应等于多少?

4、小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6+2/6+3/69/10+3/10+7/10

(1)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算理和计算方法,议议对结果的处理。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

(1)5/9+2/9+8/9=15/27=5/9..............................()

(2)17/20+11/20+7/20=35/20=7/4........................()

(3)13/14-3/14-5/14=21/14=3/2=11/2.....................()

(4)4/5-1/5-3/5=0/5..........................................()

3、在()中填上适当的数。(可适当扩展,看谁填的多)

4/()+5/()+1/()=1()/15-()/15-()/15=0

()/8+()/8-()/8=0()/9-()/9+()9=1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先同桌互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指名反馈。

要点:(1)同分母分数廉连加、连减的方法。

(2)对结果处理的一般要求。

五、课堂作业

1、口算。

2、应用练习。(注意单位名数的处理)

3、《作业本》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较易掌握这一内容。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把计算结果化简或化成带分数。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10以内)相加减计算,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10以内)相加减计算方法

(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ppt、每生准备1张纸片

课前游戏:

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一起努力;分享成功!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紧张心里,为新课导入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这节课,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呢?生:有!

师:读出分数,并说说其表示的意义

13

生:三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师:说得很好!第二个谁来试试?35

生:五分之三,表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师:说得清晰完整。那么这一个呢?全班一起说吧!

生:八分之四,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4份。

师:看来啊,这些难不倒大家,那我们再接再厉,继续迎接挑战。

,谁想到啦!7

(7)生:1=71=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跟大家分享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整体。

师:1、谢谢你,你说的很准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说得还不那么完整,谁再来补充。)那么,1=()呢?大家一起来吧!9

生:1=99

师:太棒了!看来同学们前面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了。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这些知识啊,就藏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动画展示,学生欣赏)

师:欸!猜一猜,看到这又大又圆的西瓜,贪嘴的猪八戒会怎么做呢

生:把大西瓜自个吃了等等?.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

可这一次啊,八戒把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这样,他们四个人每人就可以分到(学生答2块)。是的,八戒先捧着2块西瓜给唐僧师傅吃,看来啊,他还是个尊敬师傅的好八戒,(学生笑了)可别笑,这点可是值得你们学习哦!接着八戒也吃了自己的那两块西瓜,可他实在是口渴,于是又偷偷地吃了一块西瓜!

师:反应真快!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师:那么在这里

生:23、又分别表示什么呢?882表示,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2份。8

3表示,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3份。8

师:说得真不错!说得很清楚!

同学们,看到图上这些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题)

生: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猪八戒比唐僧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唐僧比猪八戒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还有有没有其他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真棒,(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老师就发现了,你们是爱动筋,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给自己掌声鼓励下!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吃西瓜遇到的一些问题?)(板书:吃西瓜)

2、探索同分母分数相加计算方法

师:我们先解决同学们刚才提这个问题!(ppt出示题目)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大家把题目齐读一遍!

生:齐读题目!

师:谁能列出算式?生:23+=88

师:同意吗?(同意)大家猜猜,这个算式的结果会是多少呢?55、等816

23师:那么+到底等于多少,(是还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在验证之前88生:

老师有个要求,请一个同学朗读下!

【学生活动】折一折、涂一涂

活动要求:

(1)先用纸片折一折、画一画

(2)再分别画出23、,验证相加等于多少88

(3)并把你的验证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生:(指名)朗读题目要求!

师:大家听清楚要求了吗?那就开始动手吧!

生:动手操作(师指导)

组织反馈:

也就11111,猪八戒吃了3份,也就是3个,2个加3个等于5个,888885。8

师:刚才的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吗?

谁能把这个过程再复述一遍呢?(2个学生说)

生:….

师:嗯!你是个认真听课的孩子!嗯!你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计算过程补充完成。

(板书:2?35=)88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分母相同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把它们称为:同分母分数。

那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呢?

生:分母没有变化、分母都一样

生:分子相加

师:是的,你们不但乐于思考,而且善于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ppt投影)

明白了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练习:计算:25?77

252?577?=?,(点一下,也就是等于1,同时引导下,计算的过程77777

题。所以,我们用图形好不好呢?

3、探索同分母分数相减计算方法

生:读题

师:欸!谁会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呢?

生:32—=(师板书)88

师:同意他的列式吗?那你们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图形帮助。

生:写出计算过程

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板演计算过程(注意观察学生书写有无错误)

好!把手放下!你们同意他的算法吗?

生:同意!

师:嗯!那我们先请他来分享他的计算过程?

生:猪八戒吃了3份,也就是3个

于1个1111,唐僧吃了2份,也就是2个,3个减去2个等888811,也就。88

师:说得很好!你真是个小数学家!掌声送给他!

那我们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再看一下!

(借助多媒体再次展示计算过程)

师: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能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再复述一遍呢?

生:复述

师:嗯,你听得可真是认真!

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同分母分数,它们又是怎样相减的呢?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师:你们可真厉害!是的,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那刚才的这个计算过程清楚了没有?好!请把这道题计算出来吧!

生:练习:75?99

师:组织反馈,(齐答)(像刚才这个计算,等同学们计算熟练之后,可以省略不写。)

4、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大家很有数学思维!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规律齐读一遍。

【知识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知识运用、拓展延伸

拓展1: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

算一下,现在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师:(巡视指导,并请两个学生板演不同算式)

同学们真厉害!居然有两个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请这两位同学把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分享。

生:1-53=88

师:能告诉大家,这个1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这个西瓜。

8师: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呢?8生:

生:你的思路很清晰!所以,1和8在这里都表示这个西瓜,因此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给8

他们画上等于号!同学们,看来啊,当我们遇到1减去一个分数的时候,这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就把1转化成几分之几。那我们再把刚才的计算过程看一遍吧。

(ppt展示)把这个西瓜看成一个整体就是1,把它平均分成8份,这个西瓜也可以看成就是8个8,8113,减去唐僧和猪八戒吃掉的5个,就剩下3个,也就是。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五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p104—106。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六

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教法: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学法: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

三.说教学过程

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

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

3、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加图)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自主探索,扩展认识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北师大版篇十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什么:(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二)能力训练点1.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五)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最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铺垫孕伏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2.完成课件复习填空:751(1)―的分数单位是()(2)―是()个―89941(3)―是4个()(4)3个―是()75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师谈话引入(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课件)1.分析过程:(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2)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样计算呢?(2)抽生回答。32(3)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771115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7777323+25―+―=――=―7777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同分母分数难不到我12245211―+――+――+――+―55779933师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什么不变,只把谁相加减。(二)出示例2。(课件)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2.依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方法,完成例2计算,填好书中空。535-32―――=――=―7777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强调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写过程.31627521--------------------55779933要求学生说出表述过程。(二)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那谁能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句话呢?1.引导学生讨论分数加法与分数减法计算的共同点。2.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法则。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做一做”中前两道题。(1)迅速做出结果。(2)说明根据什么这样做。574.展示例3:―+―8812(1)抽生板演,生齐练,要求只算到――即可8(2)学生练习汇报结果12(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得到――时应该怎么办?约分到83――时怎么办?2(4)提示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5.“做一做”(课件)(1)快速做出结果。(2)表述计算过程。注意关键地方。三、巩固发展:(课件)1.判断并说出理由5555(1)―+―=――=―666+612484×8322(2)―+―=――=―=2―1515151515424-221(3)―――=――=―=―555+51052、计算:425596159―+――+――+――+―7766252516164285117175―+――-――-――-―55992020181851573131―+――-――+―1616881414四、全课小结:你知道了什么??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