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章节读后感 昆虫记的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2023-10-09 作者:雅蕊昆虫记~章节读后感 昆虫记的读后感(优秀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一

我喜欢这本《昆虫记》。

《昆虫记》里讲了许多昆虫的习性,以及它从小到大怎么样捕食,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

在《昆虫记》里,我认识了石吞、卷心菜毛虫、松毛虫……

最让我兴趣的是孔雀蛾和迷官蛛。孔雀蛾的寿命很短,只有三四天,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它要找一个好伴侣,如果能找到,它就能开心地离开人间了。迷官蛛很奇怪,它能织网让虫很迷乱,如果有昆虫站在上面,会站不稳,还会陷下去,当然就会变成了迷官蛛的美食了。

《昆虫记》把我带到了一个神秘的.昆虫世界里,我喜欢读《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二

说起关于昆虫的书籍,最著名的非《昆虫记》莫属。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本书里,充满了永不停止的乐趣;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走进了这本书,就会感到自己是一只小昆虫,跟随着法布尔的脚印,飞进昆虫的世界。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放弃了自己安逸的生活,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的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真实、细微、详实地记录昆虫的本能、特性,并将昆虫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对科学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他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说法,他不惜把自己作为试验。学习他观察生活细致入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读完了《昆虫记》后,我对自然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感兴趣了。今后,要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籍,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活动,通过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科学的兴趣。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三

回到家里,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盒,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十本书:地下毒王(狼蛛)、嗜尸者(麻蝇)、蔬菜大食客(菜粉蝶)……光看这些准确生动的名称就一下子吸引了我。再粗略的翻翻内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妙的图画:每页上都有整版的彩图,图画色彩鲜明,绘制细腻,每种昆虫形象都栩栩如生,甚至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神与姿态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呢!啊,太好了。我是很喜欢的(平日给儿子买书,都是选择我喜欢的内容与图画),开始读吧!

“儿子,妈妈给你先讲第一个故事吧?”“好!”在一旁的儿子早已等不及了。

“聪明的猎人——节腹泥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一座山叫冯杜山,是…”

“…加油,加油!用力的挖呀!盖一间漂亮的房子,盖一间结实的房子…”

“…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像阿布一样的成年节腹泥蜂。”

不知不觉中,第一个故事讲完了,在讲述的十五分钟里,儿子的眼睛始终紧紧盯着书本的文字和图画,时不时的向我提问:“妈妈,瞬间是什么意思?蠕动呢?”我在解答儿子问题的同时,和儿子一样,深深地被书中的文字、内容吸引了:整篇文字诗歌一样的句式结构,简洁、生动、优美,使孩子可以轻松阅读。其中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并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在读故事、看图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各种昆虫的相关知识。

真是一本好书呀!整个假期,这套书深深的吸引了儿子的眼光,他不厌其烦的让我讲给他听,对十本书中介绍的十三种昆虫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奇妙的昆虫们一直盘踞在儿子的小脑袋中,他经常会向我自问自答:“妈妈,为什么雌螳螂要咬掉雄螳螂的脑袋?这样全是为了他的孩子,对吧?”“别说苍蝇肮脏,别说蝇蛆恶心,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会如此干净,是吧?”

真是一本好书呀!它深深地激发起孩子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在读书中,培养了孩子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我想,这也是《昆虫记》这部传世佳作,经历一个多世纪仍能启迪无数童蒙稚子的奥秘所在吧!

说到这,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三种教育和三个老师》,记述的是关于读卢梭的《爱弥儿》的体会。

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卢梭说的教育,有三个涵义,实际上来自于人的三个不足,教育就是后天对先天的成全:生来软弱,需要力量;生来一无所有,需要帮助;生来愚昧,需要判断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的先天状态,那么,我们所要的这些东西,是我们身体中或者禀赋中本来就有,只是处于隐伏状态的呢,还是在自然之中的呢?这就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哲学。卢梭说:“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所以,教育有三个: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大概只是人的教育了,没有了自然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相应的,教育有三个老师:自然的老师,人的老师,事物的老师。三个老师,三种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昆虫记》是法布尔经过三十年的不懈观察撰写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的产生,不正是法布尔从自然、人、事物中得到的教育和启发吗?拥有了三个老师、三种教育,法布尔才实现了他研究自然科学的愿望,使自己生活得很有意义,赢得了世界上响彻一百多年的赞誉,成就了十卷本的——《昆虫记》!

透过这本书,我不禁思索:作为母亲,身为教师,我能带给我的孩子、学生们的是什么?仅仅是拘泥于书本、受制于人的“人的教育”吗?我想,我还应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那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会从自然、从事物中去学习;为他们创设更多、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去接触另两位老师,尝试着让他们同时拥有自然、人、事物这三位老师,使他们成长为实现自己目标,生活得有意义的人!

一套好书,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感悟。同样是读者,儿子和我收获的是截然不同的。我想,这也正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

在与儿子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之间多了一份共同拥有的天地,多了彼此交流感悟和理解的内容。对于我,更多了一份对于教育的'自我理解与感悟。

我爱和儿子共读一书!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四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法布尔所写的。法布尔是一位法国杰出的文学家和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本书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写得生动有趣,让我们看得兴趣盎然。

看了这本书觉得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法布尔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以后不能只对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五

绿蚱蜢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非常熟悉而又常见的昆虫,时常在田间地头捉来玩耍。更有甚者,逮来许多只后,用一根长草茎穿了放在火中烧烤。也许你不相信,胆大的男孩子是敢烤熟后吃了的。我就亲眼见过。因为此种原因,在懂事后读到由于蝗虫的猖獗活跃而造成的重大灾害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和难以置信。最多承认是由于蝗虫数量过多,团结一致所取得的胜利。

然而在《昆虫记》中,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观察发现的眼睛,用生动客观的文字逼真的描述了绿蚱蜢的凶狠与凌厉。法布尔将其称之为“猎手”!法布尔的笔下尽显了绿蚱蜢的.凶猛与厉害,并同时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猎手”的生活与婚恋情况,让人在惊叹之余倍感妙趣横生。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六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我一看外面,没什么兴趣。可一看书的内容,我却爱上它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布尔从小就对植物和动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仔细观察它们。书里还有萤火虫、红蚂蚁、蝉、天牛、松毛虫等动物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漫旅程。比如萤火虫,法布尔讲述了萤火虫中只有雄萤火虫能发光,而雌萤火虫不会发光。萤火虫看似小,却是食肉动物,它主要的食物是蜗牛。萤火虫发现了蜗牛,就会召集来同伴,然后一起向蜗牛体内注射一种“麻醉剂”,不一会儿,蜗牛就化成“肉粥”了,萤火虫们也就开始享用美食了。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非常佩服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在法布尔的笔下,蜣螂忙忙碌碌制作粪球、推动粪球,固执的松毛虫坚持列队出行,小蜘蛛利用蛛丝飞到各个地方,萤火虫用麻醉剂对付猎物,螳螂竖起前腿好像在祈祷和平……每一只昆虫都像是法布尔的朋友。我觉得,我们以前都不怎么注重自然,现在,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自然,对自然中的'动植物有更深切的认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真正地了解自然,驾驭自然!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七

今年暑假,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法国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一口气就看完了,里面的内容有许多,像:朗多克蝎子,大孔雀蝶,松毛虫,小条纹碟等。不一样的昆虫有着不一样的动听故事。法尔布主要从昆虫的习性,食物对象,婚姻和繁衍后代的特点。

读后,我深有感触:一个人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研究昆虫上,难道不伟大吗?并且法布尔还有一种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昆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严谨认真,不放弃对任何昆虫的观察态度,这令我们钦佩!

我还知道了蝎子会打架,金龟子喜欢搬粪球,甲虫会装死,蟋蟀是位音乐家等等等等。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因此,【昆虫记】也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尔布也得到了“科学诗人”,“科学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昆虫用它们短暂的一生,热情诠释着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昆虫记~章节读后感篇八

《昆虫记》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著作,是由法国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最初,我对昆虫并不感兴趣,对昆虫记更是不以为然,但是,当我仔细阅读了几页之后,却发现,我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昆虫记》并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昆虫的大全,更是法布尔用一平实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一只又一只可爱的昆虫们——萤火虫“挑灯夜战”,勇猛的螳螂捕食猎物,勤劳的蜘蛛吐丝织网。由此,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昆虫们嬉戏劳动的一幕又一幕,随即,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武士、歌唱家、小提琴家、舞蹈家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展现出他们各自的风采。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与昆虫是平等的,他把昆虫当做自己的朋友,认为昆虫是有着人类的情感的。

在“螳螂捕食”中有写道:“只见螳螂突然痉挛般的一跳,刹那间拉起一吓人的姿势”;黑步甲装死后:“他使劲把身体支撑在头和背上,他转过身来了,啊!他现在碎步小跑起来要逃跑了”;“淑女”金龟子也有残暴的一面:“她迈着悠闲的步伐,像坦克一样,碾过一群又一群蚜虫,后到之处片甲不留,这种大规模的杀伤力,找不出谁比她更凶猛”法布尔将昆虫描写的活灵活现,但是他为了观察昆虫也吃了不少苦头,不分昼夜地研究昆虫,为了观察昆虫而蹲在草丛中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他研究昆虫的条件艰苦,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孤独和后悔,因为他有昆虫朋友们,有为信念而拼搏的勇气和毅力。给你们讲个吧!在法布尔观察黄蜂时,他和儿子保罗来到一个黄蜂窝前,用准备好的工具,堵死黄蜂的出路,让它们与世长辞,但这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在过程中,他们险些被蜇的“满头包”。

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对科学的执着是无人能敌的,他拥有“科学界的大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这样的美称真是当之无愧啊!大自然正在无私奉献着,但在一些人眼里,大自然并不是很重要,大自然内的昆虫人们更加不会重视了。人们都认为昆虫是低等动物。他们是肮脏的`,是令人厌恶的。例如,屎金龟,它们不知为大自然和乡村清理卫生花了多少心思和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给他们“清洁小卫士”这个称号,完全不足为奇。如果我们也能像这些“清洁小卫士”学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啊!正如法国戏剧家斯丹说:“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叙写。”

在《昆虫记》里,所有的虫子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复杂的身体结构,为了生存,它们也会坚韧不拔地与严酷的大自然作斗争。但是这些小生命也将随着家园的消逝而消失,所以为了保护它们,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家园,让他们能永远开心年的生活下去。法布尔一生的心血和精力,和昆虫们的生活与艰辛都在昆虫记中体现了出来,它是一部科学巨著,也是一本文学经典,更是由法布尔与昆虫们共同完成的伟大的大自然的篇章。它使我们真正地认识了昆虫,参观了昆虫的世界,了解了昆虫的故事。让我们真正明白了原来小生命也有大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