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乡镇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梦幻泡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乡镇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篇一

根据xx文件要求,在学习理解县委、县政府及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照县局实施方案,全面检查近年来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下乡工作检查属实较少,民情掌握不够具体,下乡调查研究、访贫问若不够深入。

2、对单位的业务学习只求通过,学习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3、服务工作效率有时不高,没有按规定要求完成,限时办法制度,有时欠帐。

1、今后将多深入基层,多到一线调查研究,多听群众对工作的意见,真正掌握了解群众疾苦,努力把民政工作做得更好。

2、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严格按照服务制度的要求完成任务,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篇二

20xx年,我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优化办的统一安排与部署,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调处各类矛盾,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促优化。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乡党委政府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专门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2、强化服务促优化。一是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发放联系卡,开辟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听取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实行领导分包项目制。对引进的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做到出现问题就地协调,现场解决。遇到特殊困难,乡党委书记、乡长都亲自参与解决。三是快速、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待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协调、快速解决。

3、教育整顿促优化。一是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通过学习教育、集中整顿、完善制度等措施加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整顿力度。达到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目的。

二、主要成效

1、营造了氛围,树立了形象。

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展环境的举措,全乡党员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南郊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地区形象明显改善。

2、加快了项目建设。

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一是开封市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在我乡积极推进。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形势喜人。三是新农村建设有所突破,西柳林村新村建设立项建设,目前,我乡正积极为西柳林村新村建设项目搞好服务协调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层次还比较低,对优化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不偷、不抢,不到企业滋事,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层次上。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重招商,轻服务相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企业落地以后的服务工作还有缺陷。

二是社会治安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偷盗现象还时有发生。

总之,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乡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遵法守纪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乡将坚持不懈地把优化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乡镇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

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篇三

自我市开展优化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以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拖市工作实际,完善工作举措,扎实打好“百日整治”攻坚战。

一、主要做法

1、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第一保障。紧紧围绕“不抓环境就是失职,住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要求,利用海报、宣传册、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积极宣传“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营造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认真落实班子成员挂钩服务企业制度,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征地拆迁、企业与周边居民冲突等问题。

2、把招商安商作为第一抓手。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吸引“凤凰”促发展。镇党委、政府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认真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换位思考,多层次、多角度查找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教育群众转变观念,破除“企业是唐僧肉,谁都可以咬一口”的认识,严厉打击各种恶势力,努力营造企业及周边良好治安环境,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拖市镇优化发展环境“百日整治”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强化目标、落实进度,将工作成效与年底考核挂钩,真正做到整治发展环境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

二、存在的问题

1、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少数干部存在“慵懒散”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仅仅满足于完成日常性、事务性工作,缺乏创新理念和大胆开拓精神,导致办事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

2、服务企业不够深入。为招商引资和扶植企业发展,政府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作出了一些具体的承诺。但由于相关干部不深入了解,不认真落实,使一些优惠政策和承诺成为一纸空文,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针对问题的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改进作风。领导班子要做学习的表率,严格按要求组织开展周四集中学习,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领域,在政治理论上、专业知识上多学一点、多懂一点、多会一点,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班子的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

2、强化创先争优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竞进提质,大张旗鼓的树先进典型,大刀阔斧的转工作作风,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

3、强化创新发展意识。要立足本职,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在创新发展理念上有新突破、在创新发展举措上有新动作、在创新发展成效上有新收获,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促进我镇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篇四

xx市发改委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 “转变工作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主题,全面实现“科学发展、争先进位,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的目标,坚持作风建设与推动业务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性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圆满完成了学习动员、自查自纠、整体推进等阶段的各项任务,“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和实施步骤,以“五型机关”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委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职能转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积极打造优质高效清廉的服务环境。通过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我委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有了新进步,在转变作风上有了新气象,在提高工作效率上有了新突破,在科学发展本领上有了新提高,在廉政建设上有了新进展,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顺利开展,成立了市发改委“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领导小组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了时间细化、任务细化,为扎实有效地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奠定了基础。活动开展后,及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召开了“优化发展环境年”动员大会,使全体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积极投身“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在活动中,领导干部始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每次活动庞秋原主任都要亲自组织,党组成员自觉做到了带头深入学习,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制定整改方案,带头深入基层,带头破解发展难题。

(二)集中精力,深化学习

我委采用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书记王雪峰在全市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及市纪委书记张振县同志在发改委调研时提出的要求,重温了《党章》、《公务员法》、《市直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十条纪律》。印制了《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服务手册》1000册,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树立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人人都是唐山形象”、“每个岗位都是发展环境”、“不说不好办、只想怎么办”等新理念。

(三)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我委广泛开展“我为唐山改革发展献一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征求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自2月初开始,共向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在唐省属大专院校、民主党派等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259份,并结合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面向离退休老干部、县区发改局和部分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征求了意见建议。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经过认真梳理,归纳出了涉及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结构调整、项目审批、项目谋划、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省投资等八大方面内容的40条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处(室)。委党组要求,领导干部和各处(室)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逐一对照这些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四)查找不足,剖析原因

在深化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发改委党组召开党组专题(扩大)会议。党组每位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对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查找,剖析了思想认识根源,达到了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方向、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一致认为,市发改委机关干部队伍总体上素质是高的,是勤奋敬业的,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来衡量,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一是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理论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二是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三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四是机关制度建设、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还需加强,尚未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公开承诺事项

针对个别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委党组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工作大局、服务基层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进一步落实学习制度、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建立健全目标管理体系、实行重点项目责任制、实行委内领导联系县(市)区制度、开展价格监测分析、科学调节经济运行、加大项目谋划和跑办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项目、严格执行“三类事项”办结制、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制度、推行党风廉政建设公开承诺制度等13项具体措施,将责任分解到了具体处室和个人,并在新闻媒体上作出了六项公开承诺。目前,公开承诺的事项均已落实、成效显著。

优化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篇五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计划,近日,对我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就我区的行政审批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如下报告:

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工作方案。制定下发《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3个支撑、16项专项行动”,细化了25项改革任务,我局也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流程再造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十条意见》(鲁政办字〔20xx〕149号)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标先进、流程再造”的部署进行了充分落实。

(一)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工作。一方面,强化行政权力事项承接及下放。20xx年以来,共分10批次动态调整我区行政权力事项,共调整、取消、承接落实618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委托下放区级行政权力事项40项。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20xx年12月,我区在全市率先一次性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则,划转业务骨干47人,划转24个单位的176项行政权力事项。对所有审批事项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压缩,审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66%,业务最高提速达95%,审批流程压缩一半以上。

(二)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定了《关于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监管的实施意见》,对同时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检查事项,实现一次性联合检查,全面推行跨部门“随机抽查”。27个区直部门全部制定出台了监管制度和办法,建立完善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在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分别建立随机抽查标准,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一是制定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和服务标准。20xx年底向社会公布我区40个部门单位“一次办好”事项清单1289项,其中,行政权力“一次办好”事项1019项、公共服务“一次办好”事项270项,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二是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区一网通办率达86.36%。着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务和智能服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三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优化企业开办行动,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全面优化开办流程,实现了1个小时完成从企业注册登记到公章刻制、税务和社保登记全流程。推进不动产转移登记“一次办好”,整合不动产和税务窗口联合办公,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半小时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定了《河东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现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最长控制在73个工作日以内,精简类工程建设项目控制在24个工作日以内。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全区节约集约用地再上新台阶。截至20xx年底,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8.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33万平方米的任务。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清理无谓证明,调整取消了27项证明和盖章类材料。组建沂蒙红色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三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全面取消材料复印件,实行证照免费邮、材料免费印。

(四)大力开展流程再造。重点实施“4×4”系统工程,突出“一门全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四大环节,聚焦“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监管效率、制度创新”四大领域,健全“你提我改、帮办代办、无权否决、动态优化”四项机制,着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四减”行动,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审批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出版物经营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9项审批事项通过施行告知承诺制代替现场审核。制定印发《河东区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办目录》,集中推出首批83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容缺受理”,各类容缺材料117条。

二、我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压力传导不够。召开了“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工作安排和任务分解,但压力传导不够,没有一抓到底,盯紧盯死。20xx年省里组织营商环境评价,我区综合成绩列全省第48名,未进入第一梯队。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个别部门单位抓改革工作的恒心和韧劲不足,对“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有懈怠情绪,未及时跟上改革步伐,窗口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时有发生。部门间工作不平衡,个别部门单位对“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工作考虑企业群众需求不够,思想不够解放、改革不够积极。受场所、专网等因素影响,人社、医保等部门一直未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没有完全落实。

(二)行政审批服务创新不足。一是思想不够解放,与发达地区相比,个别部门及人员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及流程再造方面思想不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足,根据上级出台文件抓贯彻落实较多,创造性、突破性开展工作较少。二是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局囿于条条框框,不敢打破常规先行先试。比如,天津港保税区对环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环节取消现场勘察,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流程还不够优化,个别审批事项存在互为前置现象,影响了行政审批效率。比如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涉及到市场监管、教育、住建消防等上级部门规章、规定互为前置,导致办事群众办事多头跑。四是对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到位。中介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缺少约束中介机构服务时限的有效抓手,虽然通过一系列改革,政府部门提供审批的时限不断压缩,但是审批全流程的时间压缩不明显,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强。

(三)便民服务标准不高。一是“店小二”意识树立的不牢,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不能真正从办事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群众反映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停车难问题,还没有系统解决。二是服务标准还不高,满足于办成事,缺乏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三是个别基层单位受限于机构改革思维,对于行政审批服务局下放、委托的事项不敢接、不愿接。区里委托下放的40项审批服务事项,各镇街承接的还不到位。四是基层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在窗口、柜台设置、信息化设备以及便民服务设施的配备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需大力提升。基层便民服务及代办服务工作人员,大多为镇(街)及村居(社区)人员兼任,与发达地区通过面向社会招聘辅助人员从事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审批与监管衔接不畅。审批与监管难以有效衔接,审批与监管责任划分边界不清。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后,将原来一个部门的审批监管职责一分为二,审批和监管原本在一个部门进行的内循环转变为两个部门间的外循环,申请人在审批环节的行为由谁负责监管存在盲区。比如,法律规定吊销行政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发证机关却没有行政处罚权,行业主管部门有行政处罚权却不是发证机关,因而对这类行为的处罚职责难以确认。

(五)信息化智能化支撑不足。一是自助服务建设起步晚,刚在区级全面推开,没有延伸到镇街。二是宣传发力不到位,全程网办率虽然达到86、36%,但办事群众很少通过网上办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三是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滞后,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等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还没有落到实处,制约办事效率。

(六)信息系统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一是纵向信息不顺畅。由于省市地方数据平台之间未全面实现数据共享,导致相关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需要重复录入相关信息,费事费力,影响群众的办事效率。二是横向信息不顺畅。目前有些部门建有各自的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之间往往互不相容,导致“信息孤岛”的存在,造成资源浪费。比如,原市场监管局的企业注册系统、食药监部门的食品类许可证系统尚不能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批效率的提升。三是政务服务平台不够优化,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用性、稳定性、人性化不足。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行政审批工作已经向纵深推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当今社会一个永恒课题,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树立营商环境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新形势,实现营商环境的提升。

(一)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各项工作。

在抓好面上改革推进尤其是省推进“一次办好”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落实的基础上,针对各责任单位在落实“一次办好”、优化环节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前置审批、信息共享、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实行责任认领,将问题和整改通知书面交由各责任单位,进行限期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同时,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研究制定衔接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加强业务指导及培训,尽快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一站快办,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全力抓好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按照“审管分离、权责一致”的原则,厘清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加强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审管互动、双向反馈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

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新建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深入开展“不打烊”服务。向镇街、村居延伸自助服务终端,探索开展掌上智能审批,让群众享受到“指尖办事”的速度。密切配合市级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无差别“一窗受理”系统等专项系统开发工作,抓好事项上网运行工作。

(四)严格督查考核。

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列入重点督查内容,实行“定时、定标、定量”的跟踪督办机制,综合运用督察督办、明察暗访等方式,全程跟踪评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拓宽监督投诉渠道,对交办、协办事项落实不力,甚至出现推诿扯皮,久推不办的责任单位,由区委督查考核服务中心进行重点督查,对限期整改不到位、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行为,导致改革进度滞后甚至停滞的,由区纪委监委实行问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