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活动总结语 讲课活动总结(模板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FS文字使者说课活动总结语 讲课活动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活动总结语篇一

10月26日到10月30日,我有幸来到临沭县参加了市品生讲课比赛活动。纵观本次讲课比赛,各县区选手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强,无论是讲课教师的个人素质,还是课的设计理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对品生课程生活性和活动性理念的把握都比较准确、到位。个人感觉在充分体现课程理念的同时,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

每位讲课教师在参赛之前,最先接触的是教材,教材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的整体设计和课的成败,所以教材的准确把握很重要。

如《爱在我们身边》一课中,教师讲解了生活中父母的爱,老师的爱,社会的爱,层次比较清晰,但是本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初步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对于教材的理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来把握教材。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进行教材解读的碰撞和交流,从中,你也会有所收获。

本次参赛的课例,教师都能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地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是个别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

如《努力就会有收获》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形成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会有收获的意识,教师补充了女兵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训练的录像,录像中一个女兵为了训练,脚都磨破了,为了坚持训练,她竟然把靴子剪了个大洞,她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个活动的目的性特别强。接着,教师又让学生亲自进行了“勺子传球”的体验活动,刚刚形成的道德意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在活动中,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了努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进行活动体验的同时,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

如《生活真方便》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身边周围的设施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师设计了“你言我语说方便”的活动,学生通过微信的方式把自己拍下的设施图片发给教师,教师把它做成课件展示给全体学生,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设施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汇报的欲望,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汇报中,学生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活设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让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开展前,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活动开展完以后,一定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同时,教师要注重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过程性表现,这些也可以作为课的有效补充,深化巩固学生的道德意识。

如《我在长大》一课中,教师把学生分为衣帽组、玩具组、身高体重组,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物品,试一试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玩一玩小时候的玩具,量一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学生充分地自由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接着,教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本领,并且从懂事和感恩等层面展示了自己的长大。多个角度、层面的展示交流,学生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如果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这样,活动的实效性会更强。

说课活动总结语篇二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说课比赛活动在系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评委和参赛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第一轮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推进计算机教研室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是主体,离开了他们的积极参与与,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我室开展“说课比赛”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增强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意识、质量意识和参与教改意识。说课促使我们教师把教学科研聚焦到课堂教学上,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上。

说课到底说些什么?这是每位参加说课教师不断地设问和思考的问题。以往教师备课、上课,关注本章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居多,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整体说课却促使他们要重新去审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标,以及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是在说课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课程性质和定位的认识,提高对说课活动意义的认识。

作为教师,不能光研究“教”,而忽略对学生“学”的研究。以往的教研活动多以听课,研究探讨教学方法,关注教学策略为主,而较少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因此,经常出现教师课堂上讲得起劲,学生反应平平。或者课堂气氛上热热闹闹,学生们听过说过就忘的情况。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光评价教,也要评价学,两者不可偏废。从这次教师们的说课中,我们已经看到教师们对学情分析放在足够重视的地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我们在探究“怎么教”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探究“为什么这样教”,“学”的成效是“教”的最终目标。

在普通教师的意识里,课程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事,是学院的事,平时关心思考不够。本次说课内容“课程建设设想”一项的陈述中,暴露了这个问题。有不少教师对此少有自己的思考和设想,而更多地把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中的内容搬到自己的课程建设说课中来,这显然是不妥当的。但是,这次说课,促发他们开始面对这个问题,也引发他们的思考。评课后,老师都表示要去查阅一些资料,积累一些东西,开始做些探究。

这次说课活动不仅仅是给老师们提供交流自己对课程的认识和展示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平台,而更多是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在说课评课的环节中,老师们不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更多地表现出那种寻求提高和渴望进步的愿望。他们实事求是地暴露问题,说出困惑,虚心听取评审老师的点评。我们的评审老师也不惜赐教,少有保留,评价非常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所在,大家共同讨论,提高认识,明确探究方向。事后,有老师评价说,这样的评课使他们真正收获匪浅。

说课活动总结语篇三

第一段:

最近,我们幼师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听课活动,从同事们的教学里汲取营养、获得启发,并在日后的教学中应用这些经验和技能。通过这些听课活动,我个人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技巧,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幼师朋友们。

第二段:

首先,通过听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幼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习与发展。一个好的幼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感受、思考和行动,建立起与孩子们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在关心孩子的饮食、作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帮助孩子全面成长,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第三段:

其次,听课活动让我认识到了教学素养和教师风格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一些优秀的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还有一些幼师在沟通中发现孩子们面临某些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关注与尊重。这种优秀的教学风格会让孩子们更愿意学习、更自信地表达自我,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

再次,听课活动还让我领会到了教育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作为幼师,我们应该与孩子的家庭密切合作,分享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及时沟通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教育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全面的教育和关爱,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第五段:

最后,我认为,幼师们需要时刻关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幼儿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我希望,在将来的教育中,幼师们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为更多的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与成长。

说课活动总结语篇四

教学生涯中首次参加这么精细的磨课活动,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深刻明白要想磨出一节好课,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教、研磨,进行不断的修改。通过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我感受到集体磨课的巨大力量。我珍惜每一次听课以及与研修小组老 师们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听了刘老师对自己上课的反思及听课老师们 的评价,使我有许多的感想和收获。下面谈一谈我在磨课活动中的认 识和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 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通过对教案的反复修改,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低起点,多层次的训练,真正使每一 位同学的智能得到发挥,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 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面向全体设计问题,给学生创造思 维的情景,就是要围绕学习的主线去开展教学,在学生的认识情趣、 主观意识中去开发课堂。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 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语言简洁,客观具体,要能让学生 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既不能 一味的肯定,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 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

刘老师的课堂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年龄特点,通过教师的“教” 和教师的“导”,把有关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理论,科学地变成学习过 程中可供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按计划有 序的进行学习。

说课活动总结语篇五

我校按计划展开了第二轮听评课活动。现将听课活动总结如下:

一、体现的优点

1、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去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人。

2、课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的合作性。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这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尊重,提高了个体学习的能力,既培养了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又发挥了群体的集体功能,达到了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的目的。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并受到情感的熏陶。由于学生喜欢的句子不同,自读时各取所需,体会的感情也有差别,交流时,学生既谈出了自己读后的所感所悟,又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示,获取新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1、在课堂语言上下功夫,有的教师引导语过多过细。备课时要做好教学预设,想好每个环节怎么导入,上课时有意识地去锤炼语言。

2、组织活动时,小组合作要考虑有没有合作的价值,讨论时讨论的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力求使课堂教学设计科学精炼,提高课堂 效率。

3、课堂安排要紧凑,合理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