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

时间:2024-04-30 作者:QJ墨客

阅读范文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果你正在写作中遇到困难,不妨阅读一些范文范本,或许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一

(江苏省泗阳中学)。

摘要:差异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着重分析了差异教学法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差异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概念阐释。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差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差异教学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英语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成绩,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进而提高现阶段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差异教学法概述。

完全按照自己预先制定好的进度讲授新课,在教材的使用上则是照本宣科,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接受能力,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在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个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学手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差异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将课本在内的各种材料都纳入高中英语课堂中。在学习方法上,差异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突破了传统作业布置的局限。在教学评价方面,差异教学法强调多元化和过程性的评价方式,破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唯分数论”,根据学生的起点与进步情况综合评判学生优秀与否。总之,差异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组织教学,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能够满足学生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1.运用弹性分组的方法,奠定差异教学的基础。

要实施差异教学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开展差异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学生的分组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点,并掌握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分析,之后再运用弹性分组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小组,并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风格也应当多样化,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环节。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更加多元化,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一级、二级和三级学习目标,并实现学生在学习目标之间的弹性流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能够进行拓展性训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2.采取成就策略,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基础与自身能力,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努力的前提下能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份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在“theolympicgame”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钓鱼游戏,将本节课的有关单词做成卡片,让学生通过钓鱼的形式找出相应的卡片,并能够准确地读出来。教师可以在卡片的排列与组合上下工夫,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努力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为他们后续的学习输入动力,这也能改变枯燥的学习方法,为高中英语课堂带来一股创新的活力。

3.创设英语教学的良好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应当不仅仅限于听觉,应当眼、耳、口、脑并用。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更具现实性的教学情境,模拟现实的英语交际环境,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表演或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安排学生的对白,为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安排更多的对白,层次较低的学生也能够有简单的对白,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差异教学法在很多中小学中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应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二

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在国际计算机教育会议(wcce81)上引起重视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上个世纪末互联网的兴起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动力。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早期的研究成果,如何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将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将黑板、粉笔和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和课堂讲解及学生参与相结合的主动式学习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新的时期计算机辅助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将课件和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授课的优势所在。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动形象,具备超级链接,允许即时访问,还具有大量存储功能。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选取学习的信息,学习的起点和路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因此能够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扩大知识领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自于网络丰富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资源,也使学习者可以准确理解和掌握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模式。其次,多媒体教学使得图、文、声、像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轻松、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运用图片、投影、录像等烘托情境,更可运用多媒体教育网再现情境。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知识传授以多种形式呈现,并可以做很直观的分析,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学习,从而形成一种活跃的学习环境。由此看来,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精读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师资力量缺乏、班上学生数量过多,学生兴趣不高、课文内容过时等等的缺陷。因此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语课堂也有它的弊端。咱们先从教学效果分析起,首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老师关注的焦点不再全是学生,问答的机会会有所下降,因而对学生的直接控制力减弱,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影响。特别对于那些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学生而言,上课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得这种教学流于形式。其次,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以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为导向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依附,只起到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这也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维,学会自主学习的原则。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多,学生难以消化吸收,有限时间内信息量过大,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不能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导致学习者学习疲劳,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良,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会使有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兴趣。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有些老师对多媒体视听方式的滥用。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很多教师在课件内集中大量的此类信息,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事实上,在一堂课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缺少语言训练的机会,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是利弊参半的。就多媒体本身来说,信息可实时交换,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总归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尽管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媒体只起中介作用。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怎样做、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为了使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需对现存问题有所认识,做出分析,进而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如何用好多媒体的问题。那么,下面就来就怎样合理地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问题陈述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把握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从把握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角度来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教学中,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是计算机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因而,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大量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一种,尽管先进,也只能是辅助教学,为教学服务,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掌握在多媒体模式下英语学习的方法,辅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最佳学习途径,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侧重对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调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应为互动的关系,如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所说,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在智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即sr。[7]所以,只有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学生才有机会锻炼综合语言能力,教学才能有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合理组织教学。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及信息反馈,及时进行协助和调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仍起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水平、学习态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客观的评价,并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建议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将辅导贯穿于课堂和课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去,比如课前进行内容介绍,提出学习建议,指出重点难点及如何进行自我提问,如何课下复习等。

四、注意多媒体运用的适合度。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缺少语言训练的机会,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我们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必需的“有意”注意。所以.在“导课”或“呈现”这两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上少用一些。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

五、注意适时调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课件的作用,教师须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课件教学内容。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课件的内容和播放速度,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参与到听说活动中来,最终能够充分地理解并使用语言,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

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词汇、语法或课文讲解和练习时多媒体呈现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其输出密度是板书所无法比拟的。又如背景知识介绍、听力练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

六、注重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

只有综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避免只注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结束语。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外语教学的规律,寻找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契合点。如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情境,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获得语言基本技能,获得用英语思考和交际的能力,将会把大学英语教学推向最优化。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去做,多媒体教学可以走进所有英语老师的课堂,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共同为英语教学的改革而努力,只要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它,多媒体教学定能成为英语教学中一种崭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三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会过度使用地理图像,造成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认识不足。由于种种因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的运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对地理教学的优化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理图像概念分析。

地理图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利用特殊的地图语言,呈现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是空间布局或者空间组合在平面上的一种映射。地理图像包含一定的信息量,因此,通过对图像的学习、信息的提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等,同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地理图像的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让学生养成使用地理地图的良好习惯。首先,指导学生能够看懂地图,达到能够对地图中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进行描述;其次,能够阅读地图,对地理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并能够运用地图;最后,能够找出地理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对地图熟练掌握。

2.教师要培养学生挖掘地理图像信息的能力。

地理图像是人们对各地重大事件以及世界分布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能够在地理图像中分析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在地理图像运用中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地理图像的.深层分析,能够使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3.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简单的地理图像进行绘制。

对地理图像进行绘制,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并能够加强知识的巩固,培养地理图像绘制的技能。教师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绘制简图,通过绘制,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运用地理图像是高中地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地理图像来学习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时,要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改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地理图像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艳玲。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5)。

[2]王琰。新课标高中地理图像导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新天地,2013.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四

网络技术使人们获取信息和资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充实,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网络教育资源迅速成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作为教育教学辅助手段所传递的教育教学信息,具有综合性强,声、像、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等特点,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对于推动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等特点,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及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形象生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素材更加形象,教学手段更加便捷,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如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都非常抽象。如果只靠传统讲解和描述方法,不仅教师讲得吃力,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用多媒体方式把生硬的知识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和声音表现出来,变成感性的丰富的材料,将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特别是把微观世界具体化,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放大可视化,就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认识事物的本质,将难点分散,重点凸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发展认知的手段,而不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传统的教学观倡导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已不再适用现在的教育教学,只有转变传统的师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创新、去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去探讨,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设计和排忧解难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我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有关海水中丰富的资源,了解这些资源的奇特的外观,然后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指导相互交流,用自己的方法查找资料,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机会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参与到课堂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这个时候的“学”,是有教师背景下的学,而不是盲目自学和盲目讨论,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另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探索,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从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使之建立表象,更是能够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再现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例如,在讲《原电池》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边播放cu、zn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当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时铜上有气泡而锌上却没有的原因”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原电池的概念形成条件就会水到渠成。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概念、反应规律、反应实质都很抽象、难理解,离开实验,教师不好讲学生不容易理解。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清楚;(2)部分学校实验器材不全,想做做不成,不做又说不清;(3)一些实验有危害性,很可能引起人身安全问题(如有毒气体、浓硫酸、爆炸实验等);(4)有些实验反应过程过长,在课堂内无法完成(如多糖纤维素的水解)。当碰到这种情况时,很多教师都是黑板上做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学实验,对学生来说既无法体验实验的过程,又无法获得直观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就成了过眼烟云。如果借助多媒体资源,将相关的过程和知识用动画视频、插图呈现,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化学实验取得一定的效果。

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教学上的方便,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不论是微课、视频课,还是其它的教学资源,都一览无余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它利用视频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不仅使讲授更为生动,使资源利用更加丰富,学习的内容更加生动,而且改变了较深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使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相互协调的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实现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总之,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互联网+”的教学观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媒体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才能适应“互联网+”的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五

青州市二炮工程大学士官学院教研部,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增强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交流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其目的是培养学员的绘图、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制图课中的空间分析和想象能力是指在接受物体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后,经过联想和判断,想象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的能力。该课程教学难度大,难就难在学员难以建立空间概念以及机件表达方法的正确选择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员板书,借助模型、挂图进行课堂教学,效率低、信息量小。在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如何在制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图的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表达各种零件及部件的形体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的介绍。为了能有效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员往往在课堂中绘制各种模型的视图。这个过程要占用课堂许多时间,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同时教员也付出了许多体力。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员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板书。这样,教员在课堂小结时,就无法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再现出来。此外,教员在绘图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和学员进行交流,很不利于组织教学。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突出重点。

机械制图标准性很强,从各种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而且为了紧密结合实际,我们在教学中还采用了许多模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案时教员必须为每节课预留大量时间用于板书,降低了教学效率。(职教论文)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机械制图中的图形、模型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传授上,使单位课时信息量增加,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课程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装配体、零件等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员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木制教具的种类受到厂家的限制跟不上教材的变化,所以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教员常常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木制教具的体积较小且造型单一,在教室中演示时,有部分学员可能观察不清楚,不利于学员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员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使学员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如用电子三维立体模型来进行课堂演示,木制教具与课堂教学的矛盾就可得到解决。

如果教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教学的内容制作成素材库,在课堂教学中就能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零件图、装配图及零件立体图。例如:在讲装配图时,教员如需要穿插有关零件图的知识,就可以随时调用零件图这一章节的各种素材,而且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教员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学员始终难以想象出来。这种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景,这样就可使课堂教学组织更为灵活,学员也会对知识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另外,也可以把《机械制图》的习题集制作成素材库,这样教员在讲解习题册题目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制作好的电子模型演示讲解。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已经相当普及,也为专业课教学到来了很大收益。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坚持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优化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六

信息时代的来临除为新教改带来诸多新契机的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矛盾的和缓等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对于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以自身的课堂讲解为主导思维、信息技术局限于课堂上而被忽视课下延伸的情况等,还是需要从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一一应对。

一、熟练掌握惯常用法,重梳知识网丰富应用手段。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融入,多用来辅助课程教学,比如教师对《翠鸟》的讲解,借用网络可直接调取关于翠鸟的信息,如视频中的翠鸟形象,描述翠鸟习性的音频介绍等,相对于单纯依靠教师的描述和学生的想象而言,此种教学方式更为直观。虽然小学语文大纲已经确定了每学期的教学要求,但是这并非完全具有不可变更性,语文课本的不同单元中的一些内容其实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比如,识字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诗词的学习,而练习写作时课文中的一些较好的范文案例也可以成为被借鉴的对象。如此教师实际可以将类似的文体,如诗歌中任意抽选出一首,以微视频的形式来拍摄,拍摄展示及讲解的过程,在被学生熟练掌握后,可引导学生自行按照教师的讲解方式制作微视频,教师和各个事先选取出的小组长作为评判者选出优秀的微视频,在课上和课下为学生展示、共享。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可为学生对同题材课程的深入研究提供平台。

二、贴近生活取材,以情感为导塑造分析主题。

学生知识范围和社会经验较少,在小学阶段对知识的记忆多依赖于将文字以某种方式在脑海中形象化的成型,进而增加自身的记忆能力。据心理学专家研究表示,小学阶段的学生惯性以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点作为新知识点的学习基础,即在记忆的同时,潜意识中会寻找已有记忆中是否存在与之相仿、存在一定关联性的知识点,甚至是在记忆原有知识点时与新知识点可以共用的学习模式等。在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外延伸方面,可配合课堂作业的课下实践延展来进行。比如《夜莺的歌声》一课的学习中,为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可在课下为学生留查找“你心目中的夜莺与战争”的主题型作业。学生在课下做作业的过程中,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自行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如此又将重温一遍课程内容,这也是教师强化学生课堂记忆的一种形式。

三、创编电子课本,利用多媒体拓展学习空间。

计算机与网络中各类丰富的技术其实还可以换种方式呈现。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在互助、自主的'学习分类中,将单一化的教材制作成形态各异的电子课文,然后进行小组电子课文的整理,使得课文可以凭借电子网页课文的形式,与教师所创设的语文信息分享网站链接起来,从而便于教师去分享和分析课本知识。电子课文按照其题材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文分析、字词积累、课文导入、课文朗读、精彩片段、自主测试等多项。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其实也可将学生习惯使用的如微信、微博等模式切实利用起来,在教师创建站的过程中,利用网络环境来开设各类主题网页,运用微信的群组平台来开设语音完善课程,在微信群组中发布学习某课的微课链接,分享其他教师精品课程视频、课件等。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实质上是具有多种方式的,教师不必拘泥在传统的使用多媒体播放各类素材方面。语文教学本身可依靠的教材形态多样,教材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教材的多样化内容,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50):236—237。

[2]孙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d]。延边大学,。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七

“导向型教学法”来源于德国的教学理念,在中职化学新课改过程中,采用了“导向型教学法”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中,能够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拥有主人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在自己心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这种主动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相比于过去的那种传统模式的灌输,有着更好的记忆能力。因此“导向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取向。

一、“导向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中职化学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在过去长期处于一种以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师传授的方法。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复杂理论知识的环境中。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盲目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因此学生虽然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扎实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经过过去的长时间的检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一站式的采用灌输的方法,强迫学生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在教师的灌输下渐渐减退。

再次,我们往往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职校生源相对普通高中较差,中职的学生由于在过去没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的根基,缺乏学习能力,相比于一般的高中生,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的缺乏。

2.职校教学特点。

职业学校一般都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以后走入工作岗位,用人企业一般对于他们的理论水平要求不高,用人企业大多需要的是那种以拥有强大动手能力著称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向型教学法”可以在帮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职业教育一直提倡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学校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积累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中职学生的工作能力。“导向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要求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方案,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小组分工等方法促进学生的互相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培养一定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我们在中职化学课程改革中,可以借助“导向型教学法”为项目教学法、案列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具体教学方法。

1.案列教学法。

中职化学课改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是:通过对具体化学情境的描述,去引导中职学生对特殊的化学情境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具体的步骤包括:

1.1撰写案例。

从事中职化学教育的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来撰写相应的教学案例,然后在课前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预习。接受预习任务的学生,要按照老师所给的教案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时不仅要根据老师所给的教案去学习,而且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总结自己的提纲和思路。

1.2组织讨论。

中职化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中职学生对所学的案例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小组成员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中包括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和问题。同组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补充意见或者不同的建议。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报告进行小结。

1.3考核。

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量化考核。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这种一般由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情况进行评分,学生自我考核也是课改以后的亮点,可以帮助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有利于他们日后的成长。

2.项目教学法。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中,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亲自处理一个简单的化学项目全过程。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简单的化学项目,交给中职学生来处理。

项目教学法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1确定项目任务。

化学教师提出几个化学项目研究任务,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选定项目组长,制定项目的分工。

2.2制定计划。

参与化学项目的同学与老师进行讨论,确定项目进行的步骤与程序,进而进行研究,落实项目进行的具体方案。

2.3项目实施。

化学教师给小组同学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或是鼓励学生到学习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小组同学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项目实施的方案总结。

2.4检查评估。

参与项目研究的学生小组要主动对自身研究的项目进行总结,其中包括在这个过程中的得与失。化学教师还要对各个小组实施的项目进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评分。

2.5归纳或结果应用。

学生研究的化学项目,在实践完成后经过老师的检查,选择好的进行归档,如有需要可以投放到实际的课堂中进行应用。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一般是指,在中职化学课改中,学生通过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感受多角度的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目的。

表演是这个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化学老师应该提前通知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组扮演的活动准备。课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准备的情况选择几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充当观众和评委,为表演同学进行打分。在评价表演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演,鼓励更多的同学走上讲台进行表演。

这种角色扮演法,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思考。

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改革中运用“导向型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推行全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变革,让学生从变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时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真正做到能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4]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4)。

(作者单位:甘肃省商业学校)。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八

论文摘要:研究性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接受性教学方法而言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是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等特点。本文探讨了其在高校专业课程—财政学教学中的四种应用模式,对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财政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方法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财政学教学中探讨其应用,对于培养与提升财政领域高级人才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研究性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1.1研究性教学法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法是对人的主动性学习的高度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使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性教学法实行开放式的教学,研究专题公开,学生自己选择并承担研究课题,或是自己拟订专题并经老师同意进行研究。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小组合作研究,也可以是个人独立研究,还可以是个人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在教学时空上,不局限于课堂,可根据需要到图书馆、实验室、教研室等场所,或者深入企业、社会进行调研。完成研究任务后,可采用“开放式长作业”的形式,根据具体情况,可用几周、几个月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研究性作业,整个过程开放性强。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方式不再以一本讲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站在三尺讲台上向学生灌输某一课程的系统知识,可以自主地对教材章节进行取舍,选择学生感兴趣、对未来发展有用的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或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会做实际调研;学生学习的方式也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愿地确定研究课题,自觉地发现问题,自发地提出问题,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地探求结论。“研究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教学的内容通常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目光不能只盯住书中的一章一节,或单纯的某一种知识,而是要超越一些章节、一些学科的内容,涉及多章节、多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就是某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或者以某学科为主,兼有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因而突出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研究性的教学中,有的专题有多个子题目,要由多人组成的专题小组承担,需要众人协作来完成专题研究任务。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群体合作,集思广益,需要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与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并且使自己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是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经常是生活化、社会化的。这样的好处在于能促使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改善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研究性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的综合运用,强调培养学生获取与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与表述观点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们以高校专业教学课程——财政学教学为例,探讨研究性教学法的应用模式。财政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也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和政策性,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应以财政理论为基础,将财政理论融于社会实践,结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与国际情况做比较,培养学生的实践及操作能力。因此,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要改变“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为以“启发式”为主的研究性教学,利用案例分析、讨论和论文写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其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在财政学课程中国家税收部分,各税的相关制度规定很难记忆理解,可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先介绍税收违法案件,通过分析指出其违法之处,再讲与税收相关的制度规定;或者先讲税收制度,再让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自觉地融于教学活动中。

2.2小组讨论模式。

财政学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都能利用小组讨论模式。在开课之初对班级进行分组或自愿结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真实性的问题,让学生组织课下谈论,合作解决问题。在实施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针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小组工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及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讨论会,最后以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小组讨论、报告的写作等过程中,学生很好地锻炼了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3演讲辩论模式。

演讲辩论模式是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例如财政补贴部分,正方问题是财政补贴利大于弊,反方问题是财政补贴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最终使学生对财政补贴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通过课堂演讲辩论来解决问题,不同于课堂上的问题解答,也不同于以设问来组织课堂教学,或那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须对辩论主题准备演讲稿,要演讲,还要提出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4社会调研模式。

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财经问题,如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现阶段财政收入增长减慢的原因,财政支农的力度和效应,扩大内需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关系等,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农村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联系调查地点、实地调研、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锻炼了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计划分析总结能力,更体现了财政学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

3.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接受性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而研究性教学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研究问题来源于财政实践,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过程,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具备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应对各种挑战。研究性教学是借助于问题或案例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学习,不仅问题和案例对教师来说是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也不是惟一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学习者,要应对新知、新问题和网络新技术等的挑战,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3.3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大学里优秀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多的科研团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还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这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雄厚的图书资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加宽广,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高校中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与交流,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4有利于建立灵活的考核方式。

在研究性教学的几种模式中,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写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演讲辩论需要撰写论文,社会调查要求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闭卷考核方式更人性化、更灵活,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和消极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财政学课程是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财政学的理论,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财政工作,达到教学目的。研究性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高校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九

学生是课堂设计的第一要素。

首先,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必须时时处处用真心去爱护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信心去支持学生,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平等、自由和谐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用鼓励期望性的语言回答正确时,应用肯定赞扬性的语言;回答错误时,应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师生共同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舒展,聪明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开发。要注意在每堂课对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进行五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或演讲,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或笑话,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俄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俄语的兴趣。另外教材中有很多节奏活泼的歌曲,可以教学生唱这些俄罗斯歌曲,在课前让学生唱这些好听的歌,不但学会了歌曲中的单词、句子,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增强学习俄语的兴趣。

再次,采取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

要想上好外语课,一个吸引学生的好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利用图片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

问题导入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演讲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

展开想象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内容设计得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学生才乐于接受,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在精读课上,学生们在说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产生畏难情绪;有的老师仅仅使用教材中的材料,使精读课显得枯燥乏味,令同学们失去兴趣。首先,教师应该激发他们想说愿意说的兴趣,可以通过给他们讲我们生活中听不懂而导致误解的一些小笑话;也可以常常为他们放一些俄语歌曲,激发其想学的热情;其次,帮助学生排除说俄语的困难,先排除心理上的,中学生说俄语的潜在困难是心理障碍,总感到被动,无把握,生搬硬套教科书中的词汇和句子,因此过分紧张。例如大学俄语东方第二册的第七课的教学内容是天气和气候。有很多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词,学生在记忆和说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可以让学生回家通过看电视天气预报,模仿主持人天气预报的内容和手势、表情。然后让学生在在课堂上表演天气预报,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俄语单词,也加强了俄语表达能力。同时既完成了教材,又拓展了教材,学生也就喜欢上精读课了。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适应学生的心里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俄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俄语。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俄语知识。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教读课文时,可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可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这样就克服了学习字母的枯燥和困难。这无疑会引起学生极浓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俄语、运用俄语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教材的保证。俄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被动”为“主动”,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巩固和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学习到知识会比之前更进一步。但是对很多初中生来说,因为年龄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还是不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不同的上课形式,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情景教学法,而且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是很多语文教师都会采用的方式。其中不同的教师会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在不同的方面。本文将在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这一部分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一、通过实地感受为学生营造教学情景。

在初中语文中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其实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如何让这个情景能够达到一个有效的效果,而这恰恰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通过图片来给学生导入一下,就当作是情景教学法了。其实情景教学法应该是贯穿与一整堂课程当中,而不是仅仅是导入。同时最重要的是情景教学法展开的形式可以是多种的。除了图片之外,还有别的方式,实地感受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不同层面的春天的美。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文中的语句来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呢?这个时候,老师便要善于营造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其中这种阅读环境就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一般来说,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情景,会在课前准备一些有关课文内容所描绘的景色相同的图片来给学生观看,其中这些图片多数是来自多媒体网络设备。虽然说这种方式也是可以很直观给学生看到春天的美景,但是图片毕竟有限,不能一直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体会和感受。因此,教师在进行这篇文章内容讲授的时候,要懂得利用起学校的风景。教师可以将学生从课室内带到课室外,通过亲身观看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来为学生营造课文阅读的气氛,这绝对是比图片展示更好的情景教学。而且这一氛围是贯穿整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时候都能找到真实的感受。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情景教学。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情景教学来营造课堂氛围,用得最多的就是多媒体设备。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上课用得最多的是电脑,只是通过电脑将找到的图片通过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其实教师忽略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除了电脑还包括投影仪,而且很多投影仪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投影的,这样直接就给到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世界百事的感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电脑和投影仪结合起来运用,从而进行课堂的情景教学。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电脑设备,上网给学生寻找与文段相对应的济南冬天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先将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感受。然后在细致文段阅读的.时候,就要利用其投影仪,将之前在网上找到的图片,通过投影仪全方位的投影在学生眼前。通过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可以给到学生更加完整的课堂氛围印象,学生也能一直保持在济南冬天盛景的这种情景中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情景教学,不单单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内涵,活跃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致,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说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引用情景教学法是非常明智的举措,但是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还是要适当的对其进行创新,不能永远只是单一的利用图片来进行展开。而且就算是图片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具体的落到某一段落、某一句子的实处,这样才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作用,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一些更加有效、更加便捷、更加有趣的课堂教学途径,进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建中.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16):246.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讲授重点一般都在句子层面上,学生们上精读课大都注意听讲、记录单词、短语、长句、复杂句,长期以来学生们认为上精读课就是学习这些东西,只要学好这些东西就上好了精读课,结果学生们的阅读速度较慢,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够,语篇水平较差,语言交际能力较差.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过程中应用对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速度、对文章的理解深度、语篇水平、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篇结合一定的教学示例重点讨论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桂芝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刊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h3关键词:语篇分析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二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景进行学习。这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语文课程的中心思想,所以,将情景教学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大势所趋。

情景教学利用各种道具向学生展示书中的真实情景,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情景教学中少不了学生的小组讨论与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文化知识,还能掌握团队合作的技巧,可谓一举多得。综上所述,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加强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

2.情景教学所体现的特点。

情景教学虽然不是实物再现,但是由于其是用来给予学生真切感、真实感,所以其具有情景真实的特点。例如,在讲述《藤野先生》一文时,应让学生领悟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将情景教学引进初中教学中,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种得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景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1.合理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时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合理设置符合课程性质的情景,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对一成不变的情景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失去情景教学的存在价值。例如,教师在讲述《寻觅春天的踪迹》时,应当选择温暖的春天作为背景,把春天的场景浮现在学生面前;而当教师在讲述《旅鼠之谜》这一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与内涵的理解,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达到情景教学的最终目的。

2.强调情景互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语文情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解,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制订符合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案。同时师生互动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敢于向老师请教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增加提问环节,当然这个提问环节不仅老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学生也能向老师提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不是万能的,也有不懂的地方,师生之间互相发问,不但不会有损教师的威信,还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3.注重书本内容,设置情景互动的模式。

情景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情景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所以,情景的设置必须贴近书本内容,而不能偏离书本而自由发挥,如果这样就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根据书本内容,多设置一些情景互动剧,可以通过情景互动剧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习得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述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就应该设置情景互动,鼓励学生从背景、优秀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角,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思考方式,在今后的学习中也有巨大的帮助。总而言之,情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是明智之举。教师应当合理设置情景,注重情景的真实性,并结合课文内容,多设置互动情景,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途径。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三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语文学科具有的特征,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鼓励、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领域,使语文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情景教学法,也就是说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造形象的情景,学生在这种情景教学中能激发情感,并能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来说,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的创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并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学生能在动态中接受知识,使其具有视觉感和吸引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新知识。教师制作的课件,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真正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言文时,多数也是具有故事性,那么教师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单纯地为学生讲述课文。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较以前容易,同时学生在这种抽象的环境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文本内容插入一些图片和声音,让这种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其场景,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故事进行情景的创设。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通常也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幻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对人物进行描述,并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下,会对该人物的形象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体会作者对文章写作目的的认识。这种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加深对知识点学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情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编故事来吸引学生,但是这种故事一定要短小,只要用简短的内容概括整个中心就可以,最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这一点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的。

(三)通过声音图画和音乐进行情景的创设。

在初中阶段,枯燥的学习往往需要一点音乐和动感。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音乐是有必要的,因为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各种器官的带动下,通过融入鲜明的形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这一点也可以加入到教学过程中,简单的游戏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并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中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并将语文知识和游戏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创设教学情景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这也是有两面性的。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运用不当就会是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创设教学情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境创设要适度,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首先应该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开展情景教学时,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和教学主题相脱离,要将教学目标和语文自身的特征相结合,不能单纯为了追求情景教学。同时还要将情景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对于基础性的知识,要能在具体情景中发生,还能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

语文教学中的情景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识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运用。因为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是和年龄分不开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能符合学生的研究深度。在学生能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将问题的解决和语文概念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去适应情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三)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促进感情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本着平等的态度去关心学生,才能达到师生心灵上的沟通,并将此提升到教学中。

(四)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一定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并能够针对语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每一堂教学,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通过对学生的整体了解就可以进行把握,并能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初中语文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重视他们的感受能力,创设出满足学生需求的情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受到感染,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四

中医学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之一,将古代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吸收,将五行学说和气的一元论等哲学内容用来解释中医学当中的问题,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五行学是我们先民们认识自然的方法,而哲学都是很抽象深奥难以理解的,如何将抽象的五行生克关系形象地为我们的学生展示呢?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入我们熟悉的“金木水火土”这样具体的物质,与我们生活相结合,比如钻木取火,即木生火;木头被火烧尽后变成灰,即火生土;而我们的矿物经过提炼可以变成金属,便是土生金;金属受热融化以后变成液体,即金生水;经过雨水的浇灌,小树苗茂盛生长,即我们说的水生木,通过一个举例说明这个五行生克关系。又比如遇到抽象、深奥、生僻的专业术语时,恰当地引入临床病例,让疾病症状、舌象、面色等资料再现,学生会产生一种面对真实患者的感觉,从而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这种引入案例的学习法通过将抽象的理论概念放置于具体的情况事物中阐述,形象具体,学生理解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虚拟的自然环境。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电影行业也深受冲击,传统的电影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消费者了,所以出现了3d电影,甚至是说4d电影,其核心在于为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这很大程度提高了观众对电影情节的感受。而在我们的中医学教学中虚拟自然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启发我们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一些抽象,空洞的理论产生生命。学生在方剂学的课程中,需要记忆大量方剂的功效主治,药物组成等,易忘记、混淆成了普遍的问题,怎么办呢?那就采用虚拟的自然环境,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大门。

三、引入实践情景。

实践出真知,我们的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四诊之一的脉诊是收集病情的重要方法,利用医生指尖的感受来获取病人脉搏特征,用以判断器官状态,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人觉得脉诊玄妙复杂,很难掌握,便有了“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一说。如何将其变得简单明了,理论加实践,反反复复练习,让学生在脉诊仪上多次体会,感知常见脉象。有了一定感知认识后,学生们互相把脉,判断,总结。通过实践了解浮脉如水漂木,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等这些脉象,最终这些脉象的描述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空洞晦涩难以理解的,而是直观、鲜活的。

四、描绘背景。

中医学第一堂课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第一印象与学习态度。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是完全不同思维方式的两门学科,学生已经有两年多西医的基础知识,现代医学的很多理念已经扎根于心底。如何将学生的排斥心理消除,相信中医、进入中医,让其对中医产生兴趣,一堂精心设计的《绪论》课就十分重要了。

比如从一个简单的话题切入:“同学们都看过中医,服过中药,那你们觉得中医是怎样的呢?”在学生们回忆、讨论时就能展现一副鲜活的景象:穿着白色衣服的老者一脸严肃地将手指放在一位神态万分痛苦的患者左手腕上,手腕下垫着一个小白色的小枕頭。开药方、抓药、煎药、针灸、推拿等一幅幅景象展现眼前,学生们就明白了,这就是中医,从而自热地引入主题,将枯燥的学习变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实,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我们学中医学的学生调查,学生认为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在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技能、拓展临床思维、增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五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展开讨论及思考,从而使其掌握相关的技能与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一个比较形象、生动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探讨与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五官科学理论知识,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为其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

(1)准备:上课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大纲选择科学、合适的病例,还要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引导性且能够充分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讨论[2]。

(2)实施:在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学生思考及探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并选出1名学生作为小组长,每个小组再针对这个案例以及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地指导与启发。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以小组长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将每个小组最后的讨论结果阐述出来,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在小组发言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讨论。

(3)总结: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对讨论与发言比较积极,观点新颖、比较有个人见解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给予重点讲解,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正的方法。最后,教师要对本节课所涉及的五官科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消化相关内容[3]。

2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2.1合理把握运用时机。

在五官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五官科学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在充分地了解五官科学一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对教师引入的案例展开深入地分析及讨论,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首先要将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待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后,再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4]。

2.2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病例材料,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五官科学知识合理选择病例,制定周密、完善的病例讨论引导计划[5]。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观点与问题进行预测,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且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给予有效地指导。教师要精心收集病例中的疾病特征及检查方法等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声音、文字及图像等,将病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合理控制教学节奏。

在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控制教学的内容及时间,不但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而且要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很好地驾驭整个局面。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与讨论问题及对病例进行展开分析。在讨论中,一旦出现过于激烈或冷场现象时,教师也要适当的调节讨论气氛,营造出和谐友好的讨论氛围。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讨论时间,控制讨论进度,有效地提升讨论效果。综上所述,在五官科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六

病例教学法来源于案例教学法[1],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典型的具体的病例,经教师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分析,从中概括出理论知识要点,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把握。病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些固定的原理和规则。

现就自己在生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用病例教学法的体会与具体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人体生理学课程作为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通常讲授一些静态的与临床脱离的课本知识,这些知识很难运用到临床实践的真实世界中,导致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知识学习的脱节。因此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在相关章节理论教学中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无疑在生理学知识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体现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生理学知识是理解和掌握临床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传统课堂讲授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记,学生参与性不强,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病例教学法则是教师通过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提出与生理学相关问题,然后再步步设疑,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要掌握的生理学知识要点。病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时,由于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范围广泛而零散,难以归纳和记忆,我们引入临床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为案例,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使初涉医学的学生扩展了视野,找到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衔接点,消除了理论学习的枯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抽象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如病例:22岁女性,近两月摄食量日渐增多却身体消瘦,怕热多汗,心情烦躁,失眠,感觉疲劳,每天不时出现心慌和不自主的手颤动。查患者甲状腺弥散性肿大,血清中t3及t4水平增高。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硫脲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征”俗称“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从所给的病例的表现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代谢、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病例的临床表现倒推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升基础代谢率,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甲状腺激素的增多将导致产热增加,患者出汗多、怕热;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强,以致于出现消瘦、无力;大量的甲状腺激素还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患者近期可出现性格改变、脾气暴躁;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临床上显得尤为突出,患者心悸、胸闷、气短,部分患者可因出现了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等血管系统改变后才首次就诊,对治疗造成了延误。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要掌握的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趋条理化。

3.1选用的病例应具有代表性。

在生理学病例教学法中,引入的病例应有别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病例。临床医生在对病例进行的分析讨论是综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运用医学相关知识,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疾病的准确诊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而生理学病例教学过程中引入的病例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器官或系统在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临床病例上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经过教师的加工,要使病例所反映的知识点与讲授的内容融为一体,重点突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病情细节应忽略。病例中出现的现象与本次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经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相吻合。

3.2病例讨论时间安排应合理。

在生理学病例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应善于控制讨论场面,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病例分析教学法会占用大量时间,应该提前设计出教学的步骤和环节,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把握好课堂进程。

4病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病例教学法的开展要求教师掌握和熟悉病例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不仅对生理学教学范围内的知识作出精辟的解释,对本学科前沿也要有所了解[2]。在备课过程中要将临床实践中以及平时搜集到的典型临床案例按章节整理好,将这些病例有目的的安排到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中。要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对生理学产生兴趣。这要求指导教师要不断更新和拓宽知识面,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3]。

与临床相结合是基础医学教学中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也是增加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病例教学法对参与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七

众所周知,对于化学、生物、药学等理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而且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实验教学在理工科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沿袭数十年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已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则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诸多矛盾,如学生对实验课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实验课是一门考查课,学习内容不如理论课多,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程度减退;厌倦写实验报告,认为写实验报告是在浪费时间,敷衍了事,对归纳、写作能力提高帮助不大;综合能力较差,尤其反映在做毕业时,学生从老师那里领了题目后,不会查文献资料,头脑里没有研究思路,不会设计实验方案,不会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不会写,不知道如何答辩,应变能力较差,等等。这些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须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在广泛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相关教师充分讨论的情况下,笔者试探性地整合了个别实验项目,增添了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具有研究和开发特点的综合性实验,即研究性实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些成果正准备以形式发表。这些研究性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巩固和加强了有机物催化合成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学到了必要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收益匪浅。笔者所进行的研究性实验,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2.1实验项目及方案的确定。

2.1.1实验项目的确定。有机物催化合成实验项目突出的特点是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也就是说研究的催化反应一定是个符合现代技术发展要求和趋势的新型反应。此外,催化反应所用原料或试剂、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等必须确保对学生安全可靠,实验耗时不宜过长,操作难度适中,测试分析能在学校实现等。因此,在确定实验项目前,教师要对拟确定的题目进行以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确定实验项目后,实验指导教师要反复进行预试验,确定实验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要及时总结并列出实验的难点和重点,确保所选实验项目的成功顺利实施。

2.1.2实验方案的确定。根据所查阅的所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和催化合成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述几条不同的合成路线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生共同探讨、论证每一条合成路线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终确定一条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实验路线和方案。实验路线和方案确定以后,如何分组实验以找到最佳合成条件是实验方案确定的另一主要内容。指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的实验条件和结果,找出适合本次实验的条件,确定好最终的实验方案。

2.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组实验。

以实验项目“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己酸烯丙酯”为例,为了找出最佳的催化合成条件,我们把实验小组分成两组,一组以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为主,找出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另一组以乙酸烯丙酯合成为主,找出最佳催化合成条件。该过程为实验操作过程,一般需要20个学时。

2.3实验结果总结和讨论。

按设计方案将学生所得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并将合成出的初产物进行干燥、常压蒸馏、真空蒸馏、过柱、重结晶等实验操作,以得到精制产品,然后运用红外、折光仪等手段进行产品的结构鉴定。在确定产物结构过程中,让学生与教师一道分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使学生经过最初的宏观实验后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直至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这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实验结果汇总和讨论过程是在科研性实验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由教师向学生讲授,约需4个学时。

3.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

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学生的实验教学中,两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有机物催化合成实验,实验项目的'开设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验证后科研的顺序开出,循序渐进,逐渐使学生掌握有机催化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这一改革举措符合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要求,实施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书中的方法并不总是最好的,这种认识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是十分有利的。

(2)查文献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积极自觉查文献,不但从书和期刊上查资料,而且从网上查资料。

(3)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除了常规的文字处理,在书写分子式、画表格、插图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如从网上下载实验装置图等,使课程更加科学、美观。学生学习化学物结构解析软件,积极性高。并且是一个教师教会几个学生,然后由他们再去教别的同学,之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4)基本建立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尽管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还不十分准确,如可变因素的设计中同时改变两个因素,不够科学,但经过讨论,学习又进了一步。学生变得主动和爱动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所提高,对实验内容认真仔细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疑问。

(5)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尽管学生的还很幼稚,有一些内容安排得还不尽合理,但是经过评阅他人的和答辩,解决了一些问题。

(6)表达力有所增强,一部分学生本身能力较强,个别学生较差,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锻炼或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语。

在教学中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综合实验,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意识,以及胆大心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这样,学生巩固和加强了有机物催化合成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学到了必要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完善了实验教材中实验项目的知识结构,丰富了实验内容,使教材中既有物质性质实验,又有合成实验;既有经典的验证实验,又有探索性的科研实验,为今后教材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的关键词分析及应用(实用18篇)篇十八

笔者以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为例,从“问题导入-启发思考-共同分析-交流评价-构建知识”五个具体教学环节进行实施。

2.1问题导入。

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5].”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身边熟悉的实例入手,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知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是学习有机化学的第一个重要概念,单纯的文字概念及其枯燥乏味甚至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有什么特征?”通过导入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来思考,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2.2启发思考。

在完成问题导入之后,教师应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例如,一首打油诗“地沟油的油条,苏丹红的蛋,三聚氰胺的奶,甲醇勾兑的酒,双氧水的立虾,尿素的豆芽,石蜡翻新的米饭,硫磺熏的馒头。和这些相比,毒胶囊实在只是个小小的新发明而已……”,在这些食品添加剂中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特征,先自己总结得到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通过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

2.3共同分析。

在进行具体分析前,教师将每八个学生分为一组,要求各组组内讨论“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哪些是有机化合物?”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过程,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然后整组协作,共同分析总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4交流评价。

在分组进行分析后,要求每组指派一名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其它小组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出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进而引出关于有机化合物的两个经典定义。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2.5构建知识。

通过讨论总结发现: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引出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化合物这一概念。

在整个情境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配合形象化的图片等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3结束语。

笔者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中,经过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改变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及研究,教师的的主导性地位变为更多地引导、评价,并适时总结、归纳。另外,情境教学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主动地查阅材料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化学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

    员工转正申请书的编写技巧(优质14篇)

    范文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

    教师学生秘书的活动方案要求(精选16篇)

    活动方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参与者的行为,达到特定目标。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年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为此,xx实验小学

    小学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范文(24篇)

    家长会是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平台,可以让家长的声音得到充分听取和反馈。请大家细心阅读以下的家长会总结范文,或许能为你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尊敬的各位老师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及翻译(实用19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

    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模板20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短语,从而使我们的写作更加丰富多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根

    审计师的角色和责任(专业22篇)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审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展望和发展建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企业在经受审计后所做出的改进和调整。全球化不仅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经济

    燃气企业管理人员的报告(实用22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教材,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吸收优秀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它们涉及各个领域和主题,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

    学生玩游戏(汇总17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写作上的不足和问题。小编从各个方面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作品在主题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与学习指南(实用14篇)

    学习总结是培养自己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

    市场营销人员的元旦餐饮活动方案(通用17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能够提前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活动方案是为了有序、高效地完成特定活动而事先制定的一份计划和安排。如果想要制定一个较为完美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