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曼珠

实施方案的核心是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具体操作步骤,以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案例分享。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一

成立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科,具体日常事务由xxx科负责。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全院各临床、医技及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建立联动机制。

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三)、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规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进行调查。

(四)、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的培训、考核,确定药师抗菌药物的调培资格,不断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分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制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并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六)、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经本院药事管理与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采购。

(七)、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乳腺疾病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八)、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并予以表彰;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十一)、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要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每月通报一次。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第一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十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负责人责任。

(一)自查自纠。

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

1、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

2、重点抽查。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对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重点抽查。

3、严肃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三)总结交流。

全年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半年及年终总结。通报督导检查情况,部署下一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推进医院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根据本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巩固成果,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xx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制度、指标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活动成果,坚决避免出现“反弹”现象。努力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二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xx]99号)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指导评价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指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主任指定本科室医师担任,原则上要求为主治医师以上。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一)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3、优先选择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三)临床路径文本一般应当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5、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二)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的条件:

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3、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

2、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3、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一)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二)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三)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四)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1、各临床科室组织学习卫生部下发的本专业疾病临床路径。

2、在本专业内选用至少一种疾病作为本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同时将本科室选定的病种和个案管理员上报医务科。

3、各临床科室建立本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卫生部下发的本专业疾病临床路径,本院下发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患者一般情况登记本,实施小组名单、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变异记录单、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等。

4、医师版临床路径表记录应真实、准确、简明,对变异情况有分析、讨论和处理措施,并在本科室保留,医务科定期督导检查。

5、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医务科。

6、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三

为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医政发〔20xx〕116号《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国卫医发〔20xx〕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认真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一套兼具质量与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模式,确保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差异,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严格控制医疗成本支出。促进医疗、护理行政团队的合作,强调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职责: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质控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质控科、护理部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信息科建立临床路径的信息平台,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财务科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职责: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1、内科一病区:

组长:

成员:

2、内科二病区:

组长:

成员:

3、骨科:组长:成员:

4、普通外科:

组长:成员:

5、妇产科:

组长:

成员:

6、眼科:

组长:

成员:

7、儿科:

组长:

成员:

职责:

1、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

2、科室质控员担任科室临床路径工作的联络员与监督员,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

3、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实施和管理。

内科:消化性溃疡(无其他并发症)。

儿科:急性支气管炎。

骨科:股骨干骨折。

普外科:小儿腹股沟疝、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

妇产科:计划性剖宫产。

眼科:白内障。

1、加强培训,让参与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步骤、环节、措施、任务、时间和目标要求。努力提高临床路径实施成功率,减少出径率,控制退出率。

2、定期组织各种协调会,提高临床路径操作和监控水平,保证临床实施效果。

3、加强监管,稳步推进。

4、建立临床路径管理评估制度,定期要对实施病种进行评估,对各专业病种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结合实际及时修正、补充和完善临床路径表单。

5、科室及时上报各种统计数据。

2、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

(1)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再住院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3、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四

2日至5日,我院党委书记率团前往浙江省市立医院和医院考察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参加本次考察工作的有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医务处、门诊部、信息中心负责同志和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三个专业9个科室的负责人共13人。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我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73家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之一,即是我院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对我院管理的挑战。如何立足本院实际情况,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打造临床路径管理样板医院,是时刻萦绕在我院领导和试点科室负责人脑海中的问题。为学习先进临床路径管理经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自身工作不足,我院组织了本次考察活动。重点考察了医院临海院区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该院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在其会议室热情接待了我们,详细阐述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探索、实施和取得的经验及教训,之后参观了该院的信息中心和部分病房,详细了解了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步骤及经验,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同时,医院和市立医院与我院领导还分别对公立医院改革、医院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领导班子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质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诚恳的表示将来愿意采取多种途径与我院加强院级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进步与繁荣。

二、主要体会与启示。

1、起步艰难。

浙江省医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是市目前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前身是19英国传教士创建的恩泽医局,现为恩泽医疗中心(集团)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放床位1600余张,拥有职工2534人,年门诊人次141.9万、出院人次5.9万,是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及瑞典歌德堡大学医学院友好医院。我们考察的临海院区,自初开始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当年成立组织机构,进行全院培训和有关试点工作,全院正式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阶段比较艰难,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需要医护及管理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持续改进和长期磨合,不是单纯靠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方面人员的协调推进,临床科室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至今已有41个病种,累计15700余例次病人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系我国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较早,取得相关经验较多的医院之一。

2、以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化为目的。

交流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其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初衷是寻找一种临床工作管理新模式,实施诊疗过程的全程控制和干预,达到减少质量波动,减少临床工作的随意性和人为性。

目前,该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任何经评估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可以随时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界面与医嘱、病历书写、诊疗活动相互嵌合在一起,其中医嘱与诊疗活动2项是临床科室经过反复论证和文献检索预先制订的路径标准,该路径标准中的项目又分为强制执行与弹性执行项目,分别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标示,强制执行者必须执行才允许进入下一步诊疗活动,弹性执行者则不必。医院职能部门根据控制目的可对强制执行项目进行调整,没有变异情况和说明者,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或调整预定的路径标准。

4、关于路径设计。

对于临床路径的学习,医院根据医院自己的发展制定出一系列标准。大多以数据表格形式体现,表格嵌入每个医生的工作站,与医嘱和病例管理有机结合。我们参观了医院的数据处理中心,听取了临床路径设计者的设计心得并进行交流。路径的设计是关键,初步设计需要临床医师和计算机设计人员共同完成,初步的设计方案需要不断测试验证和反馈修改完善。完善的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定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他们谈到,自从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大部分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标准化日益成熟,质量和临床诊治过程的波动性逐渐减少,持续改进计划得到落实和提高,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二)厚重的医院文化和人文精神。

在临海医院,我们认真听取了院领导的介绍,了解了医院百年发展史,切身感受到医院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百年的医院发展史为医院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医院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建设给我们印象最深,医院有明确的价值观,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质量去捍卫,崇尚科学和学习,强调团队精神,诚信为基,坦诚共赢。对于“服务”的理解是全方位的,比如:医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病人服务的,管理人员是为员工服务的,临床一线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行政后勤部门是间接为病人服务的等等。这些都是对“服务”一词内涵的诠释和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明确提出医院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是懂技术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是会经营擅于管理的专业人才。效益由全体员工创造,并用财富﹑物质﹑精神﹑文化和环境回报员工。

在医院管理方面,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全体员工无论其职位高低,在精神﹑人格和基本权益上都是绝对平等的。医院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公平的成长机会和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的外在条件。医院每年评选十大满意事件和十大不满意事件,并对不满意事件跟踪调查改进。对于医院重大政策制度的制定,充分征求意见和协商,不流于形式。提出“抑侥幸,明褒贬”,提高制度与执行的透明度。这些文化理念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其中的价值理念要贯彻在工作实践中并加以坚持。

临海区位于历史古城内,因古城的文化古迹保护需要,医院周围环境纷杂拥挤,但医院内则井然有序。从医院的服务流程安排到病房设计,从走廊卫生间的清洁卫生到电梯的设计有序,从职工食堂的饭菜管理到职工业余活动室的布置和管理,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序高效的.管理理念。

(三)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

在市立医院考察时,王院长饶有兴趣地介绍医院的工作情况,提到医院更新理念、解放思想,拓宽医疗服务范围,先后成立了三个公司,医疗、医药和视光公司。把因政策限制而取消的药品等加成通过公司形式重新合法化,围绕医疗服务的各种边缘服务统统纳入医院的统一规划。提升了医院形象,提高了医院收入。当然,这些做法现在已经有了法规限制,但是在初期探索阶段没有有关规定的限制,就是现在他们还在正常运行状态。

(四)大胆的行政管理机制改革。

2家医院领导均提到其超前的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将过去的院领导职能条状管理改为现在的部门分类块状管理模式。克服了过去条条分割造成的责任不清,推诿拖延现象,是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例如,市立医院分为6个片区,及内外科各2个,另外还有医技片区和眼科医院,各有一位副院长分管其所有事务。

(五)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

医院非常重视医院管理工作,其医务部门人员几十人,真正能实现管理的精细化。该院院领导介绍时说:如果人员不够,只能应付敷衍,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医院已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际上是领导思想的转变。医院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床位,而是怎样高效,有序的运转。这里包含制度建设与执行,成本与效益的精细核算,职工福祉与医院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次医院脱胎换骨的蜕变。阵痛、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对一些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最大的困难之一。但是,每一家医院必须重新审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关系,努力挖潜增效,积极进行成本控制。

(六)打造稳固的区域医疗联盟和集团。

医院分为临海院区和路桥院区2部分,同时又是恩泽医疗中心(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集团。中心下设浙江省医院、医院路桥院区、市中心医院、恩泽妇产医院、恩泽医院(筹建中)等五家公立性医院(事业单位)。中心(集团)现开放床位数3000张,职工总人数4700余人。他们提出了“手拉手,一起向前走”的集团合作承诺。

三、我们工作中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是医院发展与转变的必经之路之一。临床路径的优化的目的应该是提高控制医疗质量,减少医疗成本,从而降低医疗服用。美国实行这一制度的动力源于商业保险的定额支付制度。医生必须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医疗支出,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们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在病人有限的情况下,减少病人的支出?加快周转?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2、临床路径的制定:应该按照医院的模式进行。以质量控制为目的,按照提前介入,全过程控制,事后评估的原则。我们已经具备这样的网络基础。而不是表单式,单纯事后评估的模式,这样只能增加工作量而不能提高工作质量。

3、临床路径应该是简单明了而不是复杂难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生喜欢使用。这些工作需要软件设计改进。应该学习医院的经验,让临床医生提出要求,让软件工程师设计软件,这也是这次临床路径是否成功的关键。

四、积极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随团各科室负责人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考察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深化了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到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必要的知识,令自己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过程更优化,工作更务实。在之前我院进行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动员会和培训会之后,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组织策划阶段,本次考察结束后,各试点科室负责人均表示,不等不靠,立即行动,严格按照我院试点方案的要求,积极进行全科工作部署,认真进行文献检索和近3年来试点病例回顾分析,着手制订相关文本文件,稳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李玉明提到,结合我院工作,细查我们平时开展的医疗工作,虽然没有提说“临床路径”,但是我们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无不遵循着一条无形的线路即“入院-检查-讨论-手术-术后处理-出院”在运行,由此保证我们的医疗质量,提升了我们医院的声望,树立了我院在鲁北地区的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临床路径之说是一种新的提法,我们对此并不陌生。它使我们的临床工作进一步细化,使我们将暗路变明径,使我们临床医生工作线路更清楚、目标更明确。因此我认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必要把临床路径做好、做实。

在考察总结会上指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是我院年的中心工作,对医院来说意义深远,我们已经下定决心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坚定不移的把此项工作做好。同时要求试点科室负责人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马上着手进行科室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工作,科主任必须认真琢磨,亲自动手,不等不靠,不照搬照抄,要结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做出自己的临床路径,把此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提出拟于内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竞赛活动,形成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五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接受更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暂行办法》(见湘卫医发〔2011〕71号)及湖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11〕84号)要求,并结合我院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要求,经医院研究决定,从2013年10月15日起,对我院16个专业26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的实效性,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各临床科室医生以及临床路径管理人员)。

附件:

附件2:

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药剂、医技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通过科内讨论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讨论情况应写入病程记录;对于较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想办法科学监控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临床路径管理指标。

此项工作将是今后长期持久的主要管理工作,也是真正落实国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即卫计委对临床路径的概念要求:“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和费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达到此目标任务重,工作量大,真正做到位,要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更好地做好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2013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我院科室认真遴选增加的临床路径的病种,结合实际情况,从疾病的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确保试点专业病种有一定的例数。结合医院实际,科学编制实施性临床路径。

各试点科室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把临床路径管理纳入医患沟通的范围,对实施病种在诊治前,应将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原则和具体要求、治疗方案、医疗风险、在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等,及时告知患者或其亲属。

各科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核心,密切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医技科室、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等积极主动地按照临床路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落实好相关任务,确保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建立临床路径病人登记本,为我院的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资料。

科室每月要对开展临床路径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包括开展的例数、效果评价、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相互学习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

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定处理措施。

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实施。定期认真组织开展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并加强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我院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六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医护之间选择试点的路径病种不一致、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3试点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属认为临床路径中检查项目太多,担心会增加医疗费用,因而退出临床路径。

4试点工作再培训不够到位。

个别科室主要负责人因故没能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导致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试点科室没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再工作培训,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个别科室还存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会影响科室收入、降低医务人员待遇的顾虑,不利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如期、顺利进行。

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临床路径试点各专业均迫切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尽快着手按专业分类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培训。我们建议能尽快利用“中国临床路径网”搭建一个有助于临床路径制定者同具体实践者开展交流的平台,有助于理解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文本及相关政策信息,有助于临床路径的细化,有助于试点科室开发出更加符合当地医院管理流程和实际诊疗水平的临床路径。很多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编码、《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因此,有必要开展这些方面的专题培训。

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目前,市内黄梅县人民医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开展临路路径管理的成功经验,医院管理层及科室负责人缺少到外地参观学习的机会,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外出参观考察,以增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临床路径试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

3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开发。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是影响试点工作如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医院迫切要求提供试点工作的动态监控、自动制表的相关软件,并对临床路径试点医院的相关数据及文档的保存做出统一规定,以利于今后试点工作的评估,并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以至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安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院临床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结合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在我院外科系统对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等五个疾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现将20xx年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于20xx年8月6日成立了思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院长陈明贵担任主任,业务副院长陈绍发、汪小英、林平担任副主任,由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委员会成员。拟定了委员会工作职责,认真履行其临床路径的实施管理工作。

科主任冷亚飞冷亚飞张波黄贵孝黄贵孝护士长陈鹤陈鹤陈鸿张兴维张兴维

20xx年8月24日由医务科周仕军主任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学习,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这些学科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醉、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有时包括法律、伦理等,路径的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规定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实施临床路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遵循疾病指南、循证医学的进展调整路径的实施细则,使之符合医学科学的发展,从而提供给患者最新的治疗手段与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加强学科之间、医护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减低费用;实施临床路径,还可以为无相关经验人员提供教育学习机会;同时,改善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过程的主动性也是实施临床路径的内容。

建立要推行的手术或疾病的临床路径:

(1)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

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对临床路径的设计内容和表格的框架,如治疗、检验、饮食、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和变异记录等方面进行适用性的评估。

(2)制定标准化医嘱

所谓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等等。这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3)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

临床路径是由一组专业人员为病人提供的,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以及提供服务品质,使病人获得最佳的照顾的服务方法。因此在对临床路径进行结果评估和评价时,应包括以下项目: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照顾品质/临床结果;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资源的使用;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再住院率。

(4)追踪与评价

除了对临床路径的预期结果,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价外,临床路经应随着医学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因此对某一病种与其临床路径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追踪与评价。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医院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改善医护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行,临床路径也将被认识和推广。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实施临床路

径重要性认识。我院已于20xx年8月17日起开始对外科系统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股骨干骨折、自然临产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等五个疾病实施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各临床科室严格按照各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

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8月至11月份三个科室五个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436例。其中普外:急性阑尾炎78例,因患者要求进行腹腔镜手术,退出路径14例,13例均因个体差异,年龄较大、或较小等因素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而退出临床路径管理;腹股沟疝98例,均按路径管理出院。骨科:股骨干骨折34例,均按路径管理出院。妇产科: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69例,计划性剖宫产57例,均按路径管理要求完成,无一例变异及退出。总计进入路径人数436例,完成路径例数409例,占93.8%,退出27例,占6.2%。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临床路径进行诊治。

对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调查相关医务人员19人,其中医师17人,护理人员2人。有2位医师认为对住院天数的设计不满意,其中有1位认为依从性不满意,1位认为作为考核医师依据不合理。医务人员的满意率为89.5%。普外科有2位医师提出对阑尾炎按临床路径执行只使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对其他类型阑尾炎实施比较困难。

调查入径患者及家属共22人,其中患者本人21人,家属1人。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100%。

临床科室存在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骨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数极少,统计指标不完善,已同相关科室主任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到位,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真对满意度调查情况,特别是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路径实施,我们需进一步调研、完善和改进。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我院临床路径的管理实施工作。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八

1、组成:组长:副组长:成员:

2、职责。

1)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按照医院对临床科室执行临床路径的总体部署,负责组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制定,组织临床实施工作。

2)负责及时传达和部署文件和精神,及时反馈各科室实施情况、要求和问题。

3)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完善临床观察工作机制,组织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开展工作。

(一)培训。

1、由领导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本病种试点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

1)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观察工作,收集病例,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定期进行疗效等分析评估。

2)科室每月对该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的`3日上报本科室出院病例数、入路径病例数和出路径及变异例数。

3)科室于每月4日将统计的入路径病例数及入径率上报到医院医政处,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路径实施情况做分析评估。

4)领导小组将对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3、分析评估。

(1)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期间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进行总体分析评估,书写年度性总结报告。

(2)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座谈,总结科室工作情况,交流科室工作经验。在每月医政处组织的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总结交流会上,积极与兄弟科室沟通,吸收经验。

(三)评估总结、分析。

1、领导小组于年底对各科室路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院医政处。

2、对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3、年末向医政处报送汇总表,并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4、对路径及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九

1、组成:

组长:刘伯桥(科主任)副组长:高向阳(护士长)。

成员:彭运国、刘学文、胡湘玲、晏桂香、吴友军、秦喜、唐艳梅、尹增志,全体护士。

2、职责。

1)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按照医院对临床科室执行临床路径的总体部署,负责组织《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组织临床实施工作。

2)负责及时传达和部署文件和精神,及时反馈科室实施情况、要求和问题。

3)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完善临床观察工作机制,组织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科室人员开展工作。

二、实施计划。

(一)培训。

1、由领导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本病种试点实施方案。

2、科室依据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学习。

(二)组织实施。

1、临床实施。

1)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观察工作,收集病例,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定期进行疗效等分析评估。

2)科室每月对该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的3日上报本科室出院病例数、入路径病例数和出路径及变异例数。

3)科室于每月4日将统计的`入路径病例数及入径率上报到医院医务科,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路径实施情况做分析评估。

4)领导小组将对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3、分析评估。

(1)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期间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进行总体分析评估,书写年度性总结报告。

(2)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座谈,总结科室工作情况,交流科室工作经验。在每月医务科组织的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总结交流会上,积极与兄弟科室沟通,吸收经验。

1、领导小组于年底对各科室路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院医务科。

2、对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3、年末向医务科报送汇总表,并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4、对路径及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推拿科。

xxxx年10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近三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近三年来我市临床路径试点病种数150余个,进入路径人数64741人,完成路径人数58218人,完成率89。92%,退出人数4366人,退出率6。7%,平均住院日9。5日,平均住院费用8653。66元。

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同时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为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或负责人,成员为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了工作职责。

1、带动了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的更趋合理,依托临床路径管理手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全院门诊平均人次费用和住院平均人次费用更趋合理。

2、带动了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天数,要求各临床、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效率的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3、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体现诊疗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近年来我市重视基础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功培训,为加强基础医疗质量,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积极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

4、加强了医患沟通,和谐了医患关系: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所有的诊疗行为均公开、透明,每天的诊疗活动在入院时已告知患者和家属,并且需要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时需要患者参与和配合,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清晰了解整个诊疗流程和安排,有利于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和医患间的良好沟通,促进了医患和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1、信息化程度滞后于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

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

2、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历经要求实施诊治。

3、部分医院、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单病种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1、加快电子化临床路径进程。下一步将逐步实现电子化路径管理覆盖所有路径病种,实现全面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建立科学高效、特色鲜明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提供支持。

3、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院两级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一

我院于20xx年5月1日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对部分病种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病种:tai、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左心衰竭、结核性胸膜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干骨折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30例,其中tai39例、腹股沟疝24例、急性阑尾炎52例、下肢静脉曲张4例、卵巢囊肿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宫平滑肌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变异8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

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

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

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

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二

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增补版》,儿科已开展了3个单病种的临床路径。

自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分病种完成例数列表如下: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促进科室间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临床路径要整合相关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形成多方位、团队式诊疗方案,涉及科室多、人员多,无论制定还是实施,都需要进行组织协调。

3、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按临床路径培训新的医护人员,使之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避免处置失当。

5、严密监控医疗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医疗延误,并可及时吸收医学科技新进展融于治疗计划,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缩短住院天数,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浪费,增加经营效益。

7、随着经验的积累,应制定更多的临床路径。

1、科室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对实施临床路径目的认识不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在下医嘱时,出现较多的操作错误。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的宣教工作,研究并开发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高效运用医疗资源。

2、适期进行临床路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增加新的文本,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3、进行电脑操作培训,减少下医嘱时的操作错误。

4、施行奖惩制度,以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的落实、执行。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三

我院从下半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至今,全院共11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共28个病种,分别为骨科、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老年科、肿瘤科、昆机分院,其中只有3个病种进入单病种付费管理,由于我院收治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多种疾病共存,导致能入径病人数很少,或因为变异提前退出路径,进入临床路径人数为46例其中:鼻骨骨折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0例,尺骨桡骨远端骨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5例,腹股沟疝2例,grawes病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1例、轮转病毒感染性腹泻3例,手足口病4例,异位妊娠手术治疗1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共2例。

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虽已1年余,但实际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分析如下:

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使医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处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因种种原因产生的变异情况,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虽短住院天数,帮助患者对所患疾病多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有一部分医护人员仍然不了解其最终目的,不明白入径对象如何选择,如何入径,何为退径,何为变异,对医患双方有何意义,从而降低了入径率,甚至有些病种没有入径患者。

进入临床路径,并非医务人员自己为之,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有个沟通的过程,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何为临床路径,进入了临床路径对于他们自身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及进入路径后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强治愈的信心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欠缺,使进入临床路径的数据收集不完全,不能直观进行分析、总结,手工统计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也不利于试点工作的相关资料收集、利用。

针对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不足,我科也做出相应计划,以期能对临床路径的开展有所助益:

2、在信息化平台不完善的情况下,尽力把临床路径各项数据收集齐全;。

3、积极和科室沟通,讨论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可行性,及时更新病种,以利于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四

根据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20xx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情况,我院从20xx年x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半年来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成立相关管理、实施机构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办公室设医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或副主任担任。

2、行政保障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制定并发布院医发x号、院医发x号文件,对我院的临床路径工作做出具体规划。

3、积极宣教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采取电教、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两次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培训临床路径知识;临床路径办公室成员反复巡视临床科室,指导、讲解临床路径工作原则。

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xx-20xx增补版》及国家中管局下发《中医临床路径》,我院挑选并结合自身情况,于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分2批制定、颁发50个病种相关57个临床路径文本,涉及市医保单病种25个病种相关30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我院制订并执行50个临床路径的目标,满足省厅要求的三甲医院不低于20个临床路径的要求。每个路径文本经过初定、指导评价小组审定及修改、复审及修改三步,做到贴合我院实际情况、路径本身正确可行,并组织临床科室与相关科室的协调,保障已制定临床路径的切实可行。

截止到20xx年x月x日,我院现已完成619例临床路径、单病种病例,外科开展临床路径情况:外科制定36个病种相关42个临床路径文本,分别占临床路径病种及文本数量的72%、73.7%,涉及单病种24个病种29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临床路径485例,占总完成例数的78%,内科开展临床路径情况:内科制定14个病种相关15个临床路径文本,分别占临床路径病种及文本数量的28%、26.3%,涉及单病种1个病种1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临床路径134例,占总完成例数的22%。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机关、医护、医技、设备、信息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临床路径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要配合临床路径文本及时安排各项检查,设备部门要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各种设备,信息部门要配合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临床路径医嘱电子化)、信息回顾、统计、分析等工作。

3.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积极性,适宜的处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5.设备部门未能提供足够支持,卫生厅要求的三甲医院必须开展的2个临床路径因为耗材、设备问题无法进入临床实施阶段。

6.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

7.部分科室所选病种不合理,长期无适合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导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8.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宣教工作,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进来。

9.适期进行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增加新的文本,慢慢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

10.加强与信息科沟通、合作,提高信息化,让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更科学、有效。

11.加强对临床实施小组的监督,保障已制定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切实在执行。

12.完善奖惩制度,更好的督促临床路径、单病种的落实、执行。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五

第一条。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建立一套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诊疗的综合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三条。

(一)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原则;

(二)临床工作标准化原则,责任落实到人;

(三)院科两级管理原则,多部门分层次监管;

(四)持续改进原则,管理工作有记录、有书面文件。

第二章。

第四条。

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第五条。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六条。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一)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1、医务科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负责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日常督导、检查工作;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报告。

2、医务科负责协调解决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各科室间存在的问题;负责临床路径实施中依法执业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3、医患沟通办负责协调解决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医患间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事项,避免和预防医患纠纷。

4、护理部负责组织开发与修订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单;负责临床路径实施中护士执行临床路径情况日常督导、检查工作;负责监管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满意度调查工作。

5、信息科负责配置和调试信息系统,以满足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要求;负责临床路径相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完成卫生局要求的有关临床路径信息上报工作。

第七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促进实施本科室各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标准化医嘱;

(五)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九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与开发与修订临床路径文本;

(二)与个案管理员共同决定患者是否进入临床路径;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修订建议。

第十条。

(一)依据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二)监测并执行临床路径表单上应执行的项目;

(三)负责患者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四)协助和协调患者按时完成项目;

(五)负责提供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六)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

(七)参与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第十一条。

(一)实施临床路径麻醉相关部分的内容;

(三)参与临床路径文本中麻醉内容的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二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临床药学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测合理用药;

(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三)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并协助分析变异原因;

(四)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三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医技科室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时限执行临床路径表单上本科室辅助检查项目;

(二)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并协助分析变异原因;

(三)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四条。

(一)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卫生经济学成本核算建议;

(二)监测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卫生经济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向实施小组提出建议。

第三章。

第十五条。

各临床科室应结合本专业实际,优先实施卫生部已经制订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第十六条。

各临床科室自行开发临床路径文本时应按下列条件选择病种:

(一)常见病、多发病;

(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第十七条。

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第十八条。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第四章。

第十九条。

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标准;

(二)临床路径文本中所列项目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

(三)相关科室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

(四)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

(五)有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二十条。

(一)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

3、临床医护人员,药学、医技及其他相关人员;

4、各相关职能处室人员。

(二)培训内容应包括:

2、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3、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

4、科室级培训内容为本专业实施病种的临床路径文本。

(三)培训形式和要求:

1、医院通过讲座、业务例会、院刊宣传等形式进行全员培训;

3、实施临床路径的医护人员应通过自学掌握本专业病种临床路径文本,并开展临床工作。

第二十一条。

(四)医院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后,按相关规定权限管理。

第二十二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第二十三条。

(六)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第二十四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四)上级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按变异处理或是否退出临床路径;

(五)已经退出临床路径的病例,当紧急情况警告值解除后,是否再进入临床路径,应重新进行入径评估。

第二十六条。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二)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四)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第二十七条。

各医技科室做好配合工作,保证按规定时限完成各项辅助检查,不得延误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

第五章。

第二十八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第二十九条。

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执行临床路径的病例,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指标列入重点监测范围。

第六章。

第三十三条。

信息统计管理。

(一)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衔接;

(三)医院信息科根据相关职能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指标的需求情况提供相关数据。

第三十四条。

(一)各临床科室新开发或重新修订的临床路径拟实施前应申报;

(二)申报程序。

4、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的临床路径文本,临床科室应予以修改。

(三)临床路径文本应标记“某年某月版”,新版本下发后,旧版本同时作废。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未按要求执行本制度的科室,将依据医院相关规定予以考核。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六

20xx年我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各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院11个临床科室中,计划开展44个病种,实际累计运行30个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患者数xx人,进入路径xx人,入径率,完成路径xx人,完成率,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在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落实责任,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于医院领导班子的变化和分管工作的重新调整,医院新成立内四科、内五科等科室,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人员进修和变动等原因,为使该项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我们按照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要求,适当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管理组织和管理成员,同时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使此项管理工作从院方到科室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为顺利开展今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路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新的表格增加了“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质量与安全指标,并要求科室认真执行。

(三)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年初,与各临床科室进行研究讨论,调整和增加了xx各临床路径病种,截止11月底,全院共有11个科室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开展临床路径病种数44个,运行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30个,全院列入临床路径病种患者数xxxx人,进入路径xxxx人,完成路径xxxx人,变异166人,入径率,变异率xx%,出径率xx%,完成率。完全达到市卫生局关于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指标(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不低于xx个/院,入径率60%以上,完成率70%)。

(四)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监管力度,使管理逐步规范化。今年以来,除日常的数据统计监管外,定期和不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督导,了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的管理程序和内容的运行,工作量较大,临床科室不习惯,我们进行认真讲解,对于每月的数据汇总填报和工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做的好的科室及时予以表扬,逐步规范了全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今年以来,科室对临床路径病例管理质量和管理细节上有了较大提高。

(五)加大对临床路径病种的筛选,增加入径人数。针对个别科室入径人数少的问题,我们下科室了解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卫计委新增临床路径病种,筛选适合本科室的病种作为路径病种,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目前,三个开展临床路径不好的科室分别新增了三个病种,4个月共完成xxx人。现内二科一月完成的路径人数就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人数。

(一)部分科室仍然思想重视不够,怕麻烦,符合入径标准的病例不愿入径,或者为了追求入径数量而入径后不完全按照路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路径单》要求进行诊治,有变异也不一定如实填报、分析、总结等,工作做的不认真、不细致。个别科室仍然存在对待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工作,学习培训只落实在纸上,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落实不够等问题。

(二)变异率相对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加强了路径运行监督力度,让科室按照实际情况上报,如果发现不报,做出批评整改。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科室为了一味追求入径人数和完成人数,降低了入径标准。今后将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原因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三)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在实施前要和病人谈话,签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人知情同意书》、《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在实施过程中若有变异要告知患者、还要记录分析,出院时还要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四)单病种管理与临床路径管理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数量。我院目前列为单病种限额付费管理的病种数为45种,其中被选择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就有19种,而且是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种,如果按照临床路径入径标准将此19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费用将明显超出单病种限额标准,如果有明显的合并症、并发症,又不能进人临床路径管理。这是制约我院入径病人数较低的主要因素。

(五)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业务监管、数据调用、数据统计、信息上报及路径电子病历管理等还处于原始手工阶段,导致路径管理监管不到位,医疗护理路径工作不够规范。今年十月份市卫生局督察组来院督察中明确提出,我院的信息化管理滞后,致使临床路径统计方法有待改进。

(一)以“二甲”复审为工作中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认真学习,完善制度、方案、流程并认真监督落实,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督导,发现问题或不足,限期整改,不断提高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水平,不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二)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病例运行质量,不断增加入径病例数,严格管理入径率、变异率、出径率和完成率.想办法科学监控出院30日内再住院率、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合并症率、死亡率等临床路径管理指标。

(三)临床路径管理由20xx年的鼓励上报数量向运行质量转变,上升为既要求运行数量也要求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同时确定重点监管病种,并对重点监管病种的运行质量和监控数据进行监督。此项工作将是今后长期持久的主要管理工作,也是真正落实国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即卫计委对临床路径的概念要求:“逐步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和费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机制”,达到此目标任务重,工作量大,真正做到位,要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七

我院自xx年开展试行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对部分病种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现总结评估如下: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由医务科长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病案管理员,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试行病种,实践临床路径管理。确定了1个试行病种—痔疮折,并制定了相应的文本文件,第一季度来共实践临床路径病种9例,其中1例因合并其它疾病、患者转院治疗、初诊有误、病情变化等情况退出或终止路径,其余8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试行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小组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小组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并对下一步试行工作提出质量改进建议。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行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试行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2、加强医疗质控室成功推行基础。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不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适合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1、逐渐增加试行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

2、继续加强质量控制。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科室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八

我科卵巢良性肿瘤为临床路径病种,本季度我科入临床路径例数8人,其中1例因术中盆腔黏连较重,渗血较多变异,其余7例均正常完成路径程序。现将7例总结如下:

项目1月份(无)2月份(2例)3月份(5例)。

平均住院天数(天)无55.6。

平均住院总费用(元)无4169.993905.26。

诊疗效果无痊愈痊愈。

综上数据可以看出,自第一季度临床路径管理中,病人平均住院总费用成下降趋势;平均住院日稍增加,但在标准住院日内;此外我科临床路径治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甲级切口愈合率,住院患者满意率可达100%;术前检查项目选择合理。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我科的诊疗,避免了滥检查、乱用药,提高了病人就诊满意率。

1、临床路径入住率不高,第一季度仅有8例,其中变异1例。这主要与科室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分科室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工作有抵触情绪。

2、能够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能入住临床路径的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或需要中途变异;另外我县一些病人得知自己患有卵巢肿瘤后一部分人转至上级医院就诊也是病源少的原因。

3、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科部分医务人员对这一点认识不足,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不够,不能很好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基本治疗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1、科室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增加入住率。

2、继续加强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从路径准入、病历书写、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降低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3、做好医患沟通,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检查项目、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等指标。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实用19篇)篇十九

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根据特定疾病的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的一系列临床行为和诊疗流程。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方式,临床路径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进一步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在近两年的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多个临床路径的实施和观察,对于临床路径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临床路径的心得体会。

首先,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传统的诊疗模式下,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诊疗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导致了相同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临床路径则通过精确规定了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减少了医生的主观意愿干预,提高了医疗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某个临床路径中,对于入院后的检查与处理,规定了每个检查项目的优先级和时间节点,明确了每个医生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这样既避免了检查的重复性和耗时性,又保证了患者的诊疗被及时完成,节约了医疗资源,并提高了患者的医疗体验。

其次,临床路径可以促进多学科协同合作。传统的医疗模式中,不同科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医生只关注自己的领域,而忽视了其他科室的治疗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而临床路径则要求多学科的医生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进行密切合作和协商,形成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例如,在某个临床路径中,对于一种常见的手术病例,制定了手术科、麻醉科、护理科等多个科室之间的工作流程和配合方式,并明确了每个科室的责任和工作内容。通过合作,减少了工作中的重复和纠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再次,临床路径可以增强患者参与和满意度。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下,患者往往对诊疗过程和治疗方案缺乏了解和参与,只是被动接受医生的治疗。而临床路径则要求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解释治疗流程和目标,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反馈,使患者成为诊疗过程中的合作者。例如,在某个临床路径中,对于某种慢性病的治疗,要求医生定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最后,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次,临床路径无法面对所有的疾病和情况,只适用于部分常见病和常规治疗。特殊的病例和处理方法则需要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和主观性。最后,临床路径仍然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总之,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改革医疗模式的方式,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多学科协同合作和增强患者参与和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临床路径的适用范围和优势,同时不断完善和改进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的自我介绍(实用16篇)

    在学校中,自我介绍是让班级或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你的机会,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尊敬的公司领导:我叫xxx,

    元旦歌颂演讲稿(专业18篇)

    一个成功的演讲稿需要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同时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这些范文展示了演讲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机动工程室年度工作总结(精选20篇)

    在本月的工作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的工作,并总结出其中的成功和失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不同行业和职业类型的月工作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谨慎看待分数(实用24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思考和精心组织语言,用准确、生动的叙述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一种文体,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写一篇优秀作文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清晰的逻辑

    自我介绍初一自我介绍初一女生(热门20篇)

    在求职过程中,适当的自我介绍可以让招聘者对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我们在招聘环节中的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假如我是个发明家假如我是个发明家(精选16篇)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性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篇章,体味其中的独特思想和表达方式。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想当

    呼兰河传读后感高中(通用19篇)

    读后感不仅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意义,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读后感,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和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我的生活充满(热门21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文采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让读者理解和赞赏。优秀作文范文是学习写作的重要素材,通过借鉴和模仿,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方案(专业19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确保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机地衔接起来。活动方案的编制需要深入了解目标群体和市场需求,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饮水工程申请书范文(17篇)

    用更多申请书来诉说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或许能够得到理想的回应。不同种类的申请书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要求,下面是一些具体例子。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土建学院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