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梦幻泡

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最后,希望你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教案模板范例,打造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一

1、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体或圆锥。

2、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一、回顾与

1、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组织交流。如学生有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说到的计算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重点以下方面内容:1、特征;2、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3、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4、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二、练习与运用

1、第33页填表

先让学生看表,理解要求,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题几个问题计算的先后顺序,以及每题的计算方法。

2、补充:判断

(1) 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

(2) 一个圆柱体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8立方厘米。

(3)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那么圆柱体积一定是圆锥体积的3倍,反之,如果一个圆柱体积是一个圆锥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3、补充:填空

(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高是1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如果圆锥的高是18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厘米。

(2)把一个圆柱形的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已削去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则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部分是剩下部分的()。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的比是( )。

4、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3题。

(1) 分析条件是什么?

(2) 第一个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3) 将包装带所包装的线路与同桌比划一下,理解怎样求彩带的长?

5、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5题。

(1) 理解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 要求的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每次遇到上单元复习课,我总感觉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学习了高教导设计的这一课教案后,我想基本的教学过程也是这样进行。

在“回顾与”这一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一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互评交流情况,这时教师及时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在“练习与应用”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的第1题是基本题,可以要求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交流时也可以重点交流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第3题中的第2小问求彩带多长,估计很多学生想象不出是求什么,我想课上可以要包装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来理解。

高教导补充的一些题目如果课上来不及要另外安排学生进行练习。

每次练习课或是讲评课学生的积极性相对而言是很低,自己感觉上得也不是很轻松,更是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这节课我打算先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说。然后组织学生完成书上的第一题和高教导补充的练习,第3题让学生讨论彩带的长如何求,其它练习让学生在课上独立完成,有时间的话在课上评讲,时间不充裕的话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再找时间讲评。

这节课帮助学生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课时。如何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对知识的再现与补缺,简单地将各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忆、套用知识,而无法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弄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还会使学生觉得是"炒冷饭"而产生厌恶感。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这样效果明显要好一些。

这节课还是没来得及处理课堂作业,但很多学生的作业还是在课堂上完成了。练习第3题尽管在课堂上分析过,可学生还是有不少错误,最多的是计算表面积的错误。有个别学生在求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时候会算成底面积×高。第四题并没有和学生分析但很多学生还是知道15.7分米就是水桶的底面周长。

对于高教导补充的最后一题,和上学期的长方体是同一个类型,只要让学生知道表面积增加的12.56平方厘米,实际上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通过画图演示,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一点,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课后也翻阅了一些其他的练习册,感觉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有很多类型。作为教师,我想应该有选择性的让学生练习,其实一些基础题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可以适当的做些提高题。所以有时候布置作业也有点头疼,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经常做一些基础练习,其实也是一种重复的机械活动,对学生还是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

批了一些学生的补充习题,发现很多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对烟囱还是不够了解。实际上只要求一个侧面即可,上下两个底面是通的,有点疑惑的是我原本以为学生都应该知道的。

这节课一开始先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概念与公式,使已有的知识再现在巩固知识基础上,达到了温固引新的目的。接着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抢答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检查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情况。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圆柱体,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柱、圆锥的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不同的学生在此题中有不同的收获。

不足之处是我感觉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还是没能完全放开。

尽管这节课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习题,但这些习题大部分是在自习课完成的.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两个重点:一、回顾,并通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所学内容,板书如下: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底面积=半径平方乘圆周率

圆柱体积= 底面积乘高

圆锥体积= 底面积乘高乘1/3

在时,结合表面积计算,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是需要计算2个底面积的,哪些是需要计算1个底面积的,哪些是只要侧面积,不要底面积的。对圆柱侧面积与体积计算进行了对比,并从计算单位与计算原理上提醒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

四、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上的习题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实质是什么,怎样求?在这样的引导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从作业上看,部分学生有误也是因计算问题,解题思路基本上都正确。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二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与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完成《学习与探究》

课后小记: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三

2、能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练习与应用

1、第52页第10题

先做第一题:五一班一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口头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数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1/40。

(2)再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3)独立做下面两题。

(4)交流总结

3、做第11题

(1)学生先独立练习

(2)引导比较

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3)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二、做第12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1)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选择的被除数为什么不同?除数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做第13题练习后加强对比

要引导学生区别清楚:

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

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四、思考题

方法一:可以根据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方法二:通过画图帮助思考

五、课堂总结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练习。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四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同学们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

1、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把这张表格填好,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5题。

这题要求需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可先让学生看一下示意图,每根铝合金条就是长方体相应的棱,要求至少需要分米的铝合金条,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3、完成第7题。

第(1)题求的是所有立柱的底面积之和,可以先求出一个立柱的底面积,然后再求出12根立柱的`底面积。

第(2)题是求这些立柱的体积之和,方法可以采用第一个。

第(3)题求的是一根立柱除了底面积以外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4、思考题。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这个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12×2=24;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工有24个。

2、把一个棱长0。8米的正方体钢呸,锻成一个横截面是0。16平方米的长方体方钢,锻成的这块方钢长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五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六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通过整理与练习,更好的掌握数位顺序表,正确地读、写多位数,进一步掌握大数改写、大小比较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法,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数。

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训练。(板书课题)。

2、回忆梳理。

1.小组合作,复习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从右边起按顺序说出数位顺序?

学生集体说。

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这些数位是怎样分级的?个级、万级、亿级上的数分别是哪些数位?

说明: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分别表示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多少个一。

你们能依次说出计数单位?出示数位顺序表中计数单位。

同桌互说再集体说。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集体朗读)。

p25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讲评。

(2)多位数的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同桌讨论。

明确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不管是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出示:724098170000000075050000。

学生口答。

p25第3题。

同桌互相读数集体讲评。

师:这组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的国力增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3)多位数的写法。

完成书上p25第4题学生上黑板板演。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讲评。

我们刚才写了这些数,请问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4)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下面的数你会比较大小吗?

比较下面各数:

98965()100000。

410200()409300。

52605()68800。

38546()38456。

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桌互说,集体讲评)。

(5)数的改写。

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学生回答。

明确:为了读写方便,我们经常把整万或者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八个零,后面加一个“亿”字。

改写前的数和改写后的数大小有变化吗?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知道准确数,只要知道近似数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呢?

明确: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看保留到某一位后面一位。

(1)四舍:如果是4、3、2、1,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2)五入:如果是5、6、7、8、9,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三、综合运用提升。

1、练一练。

出示:56940≈57万,中可以填(),

56940≈56万,中最大填()。

2、完成教材p26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数和写数。

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近似数。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七

1、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2、 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1、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那谁来说一下什么是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1) 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3/100,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2) 鸡蛋的重量约13/100千克,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总结得出: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而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而分数不但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还能表示具体数量。

1、 练习与应用第1题:

先让学生讨论性别栏目中数据有关的问题,再让学生围绕年龄和民族这两个栏目中的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

2、 练习与应用第2题:

药品抽检的合格率是指什么?(合格产品的批次数占被抽检药品总批次数的百分比。)

再根据问题回答。

3、 练习与应用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种颜色面积各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提示学生把得到的分数改写为百分数。然后分别回答问题,理解问题意思。

4、 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根据图判断:在哪个袋里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是100%?为什么?再让学生在图下各写出一个百分数,用来表示从该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让学生解释你是怎么想的。

5、 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说说怎样把分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分数;把小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小数。

6、 练习与应用第6题:

先理解什么是合格率,再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校对。

7、 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先回答第1个问题,再通过估计回答第2个问题,最后通过检验估计得是否正确。

8、 练习与应用第8题:

含糖率是指什么?(含糖率是指杯中糖的克数占糖和水总克数的百分之几。)

体会含糖率高的糖水自然会甜一些。

再计算第2题中两个杯子中的含糖率,进行比较。

1、 一个田径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 今天六2班到校48人,缺席2人,六2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本课时将对第九单元内容在知识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高教导设计的教案中体现了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梳理,而且能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复习题。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重、难点,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还需通过第5题的填表进行方法的总结;第3题和第4题则是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第1、2、6、7、8题都是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要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百分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百分率的大小比较来解决相关问题。

本课时习题难度不大,课中,我们要多给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一点学习的自信心。

回顾与整理涉及到本单元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讨论,有助于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的学习内容。

练习与应用第1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百分数的含义,知道表示的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并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第2题用统计图呈现了我国药品市场98~03年每年的抽检合格率,让学生在解释百分率含义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第3题通过对百分数的比较,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相关数量比较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第48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含义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我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了练习题的练习顺序,教学效果较好。

受教材练习题的启示,我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一些信息来编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注意问题的设计,对于即将到来的总复习来说,更需要教师将本学期所学知识适当重组,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学习效果较好。练习安排也注意了基础题与发展题、对比题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时思路比较清晰,但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少听学生的分析过程。

课后有两点值得自己反思。

第一是:我自认为简单明了的方法,在学生眼中不一定是好方法。

第二是:练习课上怎样呈现题目效果最好?

练习课的题目呈现,通常都是老师一题一题出,学生一题一题答,学生的练习本上只有答案。那也就是说,题目与答案是分离的。这给学生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不便,觉得可把要做的练习印成一张纸发给学生,课后收回,能容易检测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及时找出学生错误的成因,利于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与其他两位老师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单元的知识相对于前面其他内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如果学生那个单元学得扎实的话,只要将百分数看成是特殊的分数,那么一切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分数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八

1、通过回顾与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以及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回顾,复习引入。

师: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生2:我学会了约分;

生3:我学会了通分;

生4:我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揭题--今天,我们将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与练习“。(板书课题:与练习)。

二、自主探究,巩固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2)约分和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和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师生协作,将相关知识点作好。

3、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思考,也可以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然后交流补充: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2/3、4/6、6/9、8/12等分数表示。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填写下面一行的两道题目时,可以把除法算式改写成相应的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括号中要填几。最后在班中交流,说明思考过程。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目意思,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数约分,完成和集体核对。

(4)完成第4题。

可以引导学生先把题目中的分数都约成最简分数,再进行比较,其中15/10、3/2和18/12是相等的,可以用直线上的同一个点来表示。

(5)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口答,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三、质疑,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个知识点上的理解掌握有所进步?有什么经验跟吗?(生自由发言)。

作业:课后将这些知识点作。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九

1、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2、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1、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那谁来说一下什么是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1)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3/100,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2)鸡蛋的重量约13/100千克,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总结得出: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而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而分数不但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还能表示具体数量。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先让学生讨论性别栏目中数据有关的问题,再让学生围绕年龄和民族这两个栏目中的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药品抽检的合格率是指什么?(合格产品的批次数占被抽检药品总批次数的百分比。)。

再根据问题回答。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种颜色面积各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提示学生把得到的分数改写为百分数。然后分别回答问题,理解问题意思。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根据图判断:在哪个袋里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是100%?为什么?再让学生在图下各写出一个百分数,用来表示从该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让学生解释你是怎么想的。

5、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说说怎样把分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分数;把小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小数。

6、练习与应用第6题:

先理解什么是合格率,再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校对。

7、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先回答第1个问题,再通过估计回答第2个问题,最后通过检验估计得是否正确。

8、练习与应用第8题:

含糖率是指什么?(含糖率是指杯中糖的克数占糖和水总克数的百分之几。)。

体会含糖率高的糖水自然会甜一些。

再计算第2题中两个杯子中的含糖率,进行比较。

1、一个田径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今天六2班到校48人,缺席2人,六2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本课时将对第九单元内容在知识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高教导设计的教案中体现了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梳理,而且能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复习题。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重、难点,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还需通过第5题的填表进行方法的总结;第3题和第4题则是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第1、2、6、7、8题都是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要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百分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百分率的大小比较来解决相关问题。

本课时习题难度不大,课中,我们要多给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一点学习的自信心。

回顾与整理涉及到本单元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讨论,有助于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的学习内容。

练习与应用第1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百分数的含义,知道表示的哪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并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第2题用统计图呈现了我国药品市场98~03年每年的抽检合格率,让学生在解释百分率含义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第3题通过对百分数的比较,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相关数量比较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第48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含义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我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了练习题的`练习顺序,教学效果较好。

受教材练习题的启示,我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一些信息来编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注意问题的设计,对于即将到来的总复习来说,更需要教师将本学期所学知识适当重组,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学习效果较好。练习安排也注意了基础题与发展题、对比题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时思路比较清晰,但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少听学生的分析过程。

课后有两点值得自己反思。

第一是:我自认为简单明了的方法,在学生眼中不一定是好方法。

第二是:练习课上怎样呈现题目效果最好?

练习课的题目呈现,通常都是老师一题一题出,学生一题一题答,学生的练习本上只有答案。那也就是说,题目与答案是分离的。这给学生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不便,觉得可把要做的练习印成一张纸发给学生,课后收回,能容易检测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及时找出学生错误的成因,利于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与其他两位老师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单元的知识相对于前面其他内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如果学生那个单元学得扎实的话,只要将百分数看成是特殊的分数,那么一切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分数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的其他习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一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

3、读一读对韵歌。

4、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12个成语。

6、读背小诗《问到底》。

7、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8、学写毛笔字。

口语交际: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课内]。

习题二~四题。

[课外]练习册。

教学目标:

1、练习用钢笔描红。

2、练习轻声的读法,正确区重音和轻声。

3、读一读对子,培养语感,理解对子的大体意思,并练习对对子。

4、加标点,学习顿号的用法。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读贴,注意这句话中每个字的笔画各布局。

对重点字进行指导。

反馈、评点、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分小组读读议议,比较各组词中加点字的声调有什么异同。

(2)讨论完后,请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讨论的结果。

(3)请同学读一读,注意把轻声读好。

(4)再让全班同学读一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一读,标己读得可能不够准确的字词。

(2)让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或请教别人解决,也可以查字典解决。

(3)理解后再请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清丽雅致的校园生活情味。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2)用铅笔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分小组讨论正确答案。

(4)指导,归纳。

(5)读一读。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开学了我来到商场的文具部买了尺子铅笔橡皮盒等崭新的文具。

4、反馈。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语。

2、读一读《问与底》这首小诗,理解诗意。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读成语,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纠正读得不正确的成语,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强人意”这两个成语。

(3)再请学生正确朗读。

(4)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中自己已经大体理解的成语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语请教别人。

(5)让学生自己再读读,找找这些成语有哪些共同之处。

(6)齐读成语,读出成语歌的韵味。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小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讨论这首小诗的意思。

(3)理解诗意,再请学生读,听听他是否读得好。

(4)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反馈。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给家乡的环保提建议。

教学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到生活环境中进行污染源调查,有条件的可延伸到农村和野外。

二、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话题:给家乡环保提建议。

(2)学生自读课题要求。

3、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说书上的要求。

(3)指名说说调查到的情况。

(1)根据学生调查的内容,组成讨论小组。

(2)请小主持人来主持讨论交流。

(3)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4)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说说调查到的环保情况。随机指导。

(5)学生交流发言。

5、强化。

(1)要求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和建议加以,再当众说一说。

(2)写一份建议书。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二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三

1、用钢笔描红,努力写得入体。

2、读读每组词语,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3、选词填空,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一、钢笔描红。

这次钢笔描红的一段话选自课文《秦兵马俑》。我们先来读一读,从“惟妙惟肖的模拟”、“生动地再现”、“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创造力,字里行间流溢着赞颂、自豪之情。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钢笔字的特点,细细揣摩一下运笔方法。同学们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二、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每组的词语,想想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原来,我们发现普通话中的轻声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呢!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

三、辨析词义。

读一读每个句子,再进行尝试性填写。你填的合适吗?

关于对于为了由于自从经过。

(1)(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一连看了好几遍。

(2)(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3)(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4)(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邓亚萍常在双脚上绑上沙袋练习打球。

(5)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经越来越少。

(6)我(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身体强壮多了。

(练一练)为了由于关于对于自从经过。

写好字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学校过去一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学期,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写字“大比拼”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同学们写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同学们近一学期的努力,大家写字的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这些词造句呢!试试看。

四、[标点符号]。

读一读书中的一段话,试着给它点上标点。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游览了黄山。黄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态,有趣极了。其中比较奇特的有“猴子观海”、“仙人踩高跷”、“梦笔生花”、“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来后,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黄山怪石》。每想到,这篇作文竟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了。我高兴极了!

(练一练)。

教学要求:

1、熟记12个成语。

2、读背一段选自《三字经》的话。

3、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4、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熟记12个成语。

它的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能适当运用。

1、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有12个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切入口。如: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交浅言深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情同骨肉十指连心在学习时,我们先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这12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从从整体上感知这12个成语都是表达朋友多、情谊深的,而且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接着,们再逐一了解成语大意。

二、读读《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时候一部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从内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又用较长篇幅告诉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还讲了许多我国历史上发奋求学、终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内容广博,非常丰富。特别是它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信,试试看。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摘自《三字经》。

三、口语交际。

畅想未来。

(老师想对你们说:)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就能实现。

想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四、毛笔字。

本次毛笔临写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个字的重心平稳。“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这一笔: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峰向上轻快挑出。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四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和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有具体的含义)。

(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有的讲自然风光,有的讲乡土特产,有的是讲民风民俗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都是比较有名的,学生大部分应该听说过)。

(3)听说过的同学试着说说他们的意思。(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4)教师小结。

2.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忧伤一部分的教学导入俗语的地域性。(本地也有这样的俗语)。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学生交流、讨论)。

(3)指明说一说。(师生评议,看是不是当地的,是不是俗语)。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连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明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明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亮度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梦境”等词的间架结构。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的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释时态度要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4)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让同学自由上讲台说说自己被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个方面谈)。

(3)评议小结。(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大家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即、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即、吹”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练写。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这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五

(1)用钢笔描红,学习行揩的运笔方法与技巧.

(2)朗读对比,初步感知语气词啊的语音变化.

(3)对对子练习,进一步增强能力,领略文字使用的技巧.

(4)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12条成语.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知音。

(6)根据话题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7)学写毛笔字。

一、明确任务:

二、学生自练。

1、审题。指名读,明确各题训练要求。

2、学生自练,第三、四两题可在书上作尝试性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检查。

1、第一题。

(1)齐读这段文字。

(2)观察整幅字的行款与布局。

(3)练习描红,提出要求。

(4)反馈交流。

2、第二题。

(1)投影出示四句话,教师范读,圈点“啊”

(2)逐句指名读,教师评议、纠正。

(3)小结:

(4)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对子。

(3)出示同学的练习,师生评议。

4、第四题。

(1)指名读文中7句话。

(3)师生评议,充分说明排序理由。

(4)师小结:

(5)学生练读。

一、明确任务。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

2、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及时正音。

(3)教师范读正音,集体读。

3、了解词义。

(1)自由读,边读边想。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教师相机点拨下列成语的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伟洒脱,气运生动。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4、熟读成语。

(1)自由诵读、记忆,想想运用什么方法记忆比较方便。

(2)同桌交流记忆方法。

(3)检查背诵方法。

(4)寻找成语的共同点和相互的联系,总结,协助记忆。这里的成语大意都是讲人的才能、本领非常突出。一二两组都是说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三、四、五、六行分别说了琴、棋、书、画。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导入。

(2)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渎两句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读懂句意。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

(2)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4)指名背诵,表扬能当堂背诵的学生。

(5)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培根和卢梭的名言。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

(2)组织讨论: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1)清晨的马路上车辆不多,叫宁静。

(2)一位中学生闯红灯,横穿马路。

(3)一辆小汽车把中学生撞倒。

(4)赵玲向交警讲述交通事故的经过。

(3)继续讨论:赵玲目击了这一起交通事故,她是怎样向交警陈述的?

(1)自由练说]。

(2)指名练说。

(3)同桌互相练说。

(4)每组推代表当众讲述。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点,提醒学生要求真实、具体,不能展开想象。

(2)扩展到最近看到的事情,把自己目击到的一件事讲给同学听。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

2、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预设:

一、回顾整理:

1、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那谁来说一下什么是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1)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是13/100,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2)鸡蛋的重量约13/100千克,这里的13/100能用分数表示吗?

总结得出: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而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而分数不但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还能表示具体数量。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先让学生讨论“性别”栏目中数据有关的问题,再让学生围绕“年龄”和“民族”这两个栏目中的数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药品抽检的合格率是指什么?(合格产品的批次数占被抽检药品总批次数的百分比。)。

再根据问题回答。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种颜色面积各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提示学生把得到的分数改写为百分数。然后分别回答问题,理解问题意思。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根据图判断:在哪个袋里摸到的红球的可能性是100%?为什么?再让学生在图下各写出一个百分数,用来表示从该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让学生解释你是怎么想的。

5、练习与应用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说说怎样把分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分数;把小数改写为百分数,把百分数改写为小数。

6、练习与应用第6题:

先理解什么是合格率,再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校对。

7、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先回答第1个问题,再通过估计回答第2个问题,最后通过检验估计得是否正确。

8、练习与应用第8题:

含糖率是指什么?(含糖率是指杯中糖的克数占糖和水总克数的百分之几。)。

体会含糖率高的糖水自然会甜一些。

再计算第2题中两个杯子中的含糖率,进行比较。

1、一个田径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今天六2班到校48人,缺席2人,六2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七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一、整理回顾。

2、 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有何相同之处?

1、 选择题。

a、直径       b、半径       c、周长。

(2)一个圆柱体有(   )个面。

a、2       b、3       c、4。

a、1:1      b、3:1       c、1:3。

2、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6题。

(1)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怎样求第3个问题?

3、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7题。

(1)先引导学生分析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有余力的学生用两种方法完成。

(3)组织交流校对。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8题。

学生按要求操作,再比较,找发现的规律:容量比体积小。

2、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9题。

四、阅读你知道吗?

四、阅读你知道吗?

补充:

2.将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多少木料?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八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一、回顾与整理。

1、 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a.什么是圆柱的高?有几条?

什么是圆锥的高?有几条?

b.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二、练习与运用。

1、 第33页填表。

2、 补充:判断。

(1)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

3、 补充:填空。

4、 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3题。

(1)分析条件是什么?

(2)第一个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3)将包装带所包装的线路与同桌比划一下,理解怎样求彩带的长?

5、 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5题。

(1)理解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2)要求的问题实质是求什么?怎样求?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 底面积乘高。

圆锥体积= 底面积乘高乘1/3。

补充: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十九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2、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对未来作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

5、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究竟该取哪一种?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师简单小结:联系具体的词来确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试着说出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3)学生再读句子,看看哪种解释更适合句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确定词义的方法。

(5)小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有时光查字典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预习课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1)请同学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举句子。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发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正确而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事)。

第二教时。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会合作》。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指出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点“竞争、需要”等词的间架机构和整体布局。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讲话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步入未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将会是什么景象?

(2)全体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评议。

3、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医、匪”。

4、指导。

(1)学生观察“医、匪”的书写方法。

(2)教师讲解两个字的写法,学生练写。

(3)教师查看学生练写情况,发现问题再指导。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

1.处处留心,讲故事,记短语。明白“成信”的可贵与重要。

2.读读背背。

3.做做说说,了解一些兵器的有关知识。

重难点:

处处留心与做做说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

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2.学短语,理解意思,反复诵读短语。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2.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意思。

3.交流。

4.齐读成语,说说看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呢?

5.反复诵读。

6.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做做说说。

1.审题。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3.学生复述教师所述内容。

现代兵器资料: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诵读与感悟,通过朗读与续写增加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

《红灯记》唱段。

学情分析:

同学现在更多地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对于我们的戏曲缺乏了解,再加上对抗日时期的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太了解,所以我想在教学已教师讲述为主,穿插学生的交流,希望让他们尽可能地多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国粹。“幸福”的含义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我在这个环节希望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语交际的环节,我想学生都能拒绝别人,只是方式上可能需要教师给予一些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学会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

学会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

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一、语文与生活。

1、学习第一部分:联系剧情,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1)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出示〈〈红灯记〉〉中李玉和的一段京剧唱段。

(3)简介〈〈红灯记〉〉的剧情,把这唱词的前因后果讲清楚。

(4)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

(5)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

“浑身是胆雄纠纠”、“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应付。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

“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

“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同志联系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防野狗”指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

“喜鹊唱枝头”指革命取得胜利。

(6)小结:这段唱词充分表现了李玉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7)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细读这段唱词。

2.学习第二部分:听一听,学一学这个唱段。

(1)再次放唱段,让学生对照唱词听。感悟其内在情感。

(2)指导学生学唱。

3.学习第三部分:读一读、抄一抄跟戏曲有关的一些谚语。

(1)指名读谚语。

(2)想一想这些谚语的意思,再交流。

(3)练习诵读这些谚语。

(4)抄写这些谚语。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欣赏这段话的行款布局的美观。

3、重点指导:越、轮、嫦娥。

5、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与感悟,读背《幸福》,练习续写,体会“幸福”的真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读背《幸福》,进行续写,体会“幸福”真谛。

教学难点:

体会“幸福”真谛。

一、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

(3)师范读。

(4)指名读,齐读。

(5)思考:在柯原的散文中,“幸福”究竟是什么?

(6)交流讨论。

(7)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

2、续写。

(1)指名读题,明确续写要求。

(3)自由续写。

(4)将自己续写的部分与原文连起来一起诵读。

(5)交流诵读后的感受。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练习“虎字头”和“病字头”的写法。例字为“虎”、“病”。

2、指导写“虎”。

3、指导写“病”。

4、自由练写,指导。

5、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培养学生敢说“不”字。

教学重点:

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

拒绝别人的语气要委婉,要明辨是非。

一、审题。

2、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板书:学会拒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学会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1、指名分别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2、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拒绝?

3、交流,指出三种情况不合理的原因所在。

4、对,我们要是非分明,要会思考,要弄清别人提出的要求什么地方不合理。

三、学会拒绝。

1、面对这三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拒绝呢?这儿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个“不”字,而是要婉转、诚恳地说出充分的理由,力求使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拒绝”。

2、小组讨论怎样去拒绝,并试着分角色表演。

3、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4、除了这三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拒绝别人的要求呢?

自由创设情境,练习拒绝。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3。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很投入地深入到戏曲学习的部分,很有新鲜感,但是在学唱的部分,同学们的纪律就出现了问题,有捣乱的现象。对于幸福的理解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写到“医生的幸福”、“老师的幸福”等,从同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同学纯洁的心灵世界。在决绝他人的环节,在这堂课上,我没有特别强调拒绝的方式和语气,很多同学会拒绝,但是方式方法不太好,以后上这堂课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多,说话都很霸道,需要引导他们一些说话的技巧。

整理与练习教案(模板22篇)篇二十二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3)师:这次读读背背学习分两个部分,借助拼音把每个部分的题目读一读。

(1)学习成语歌。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这个小朋友从小就学写毛笔字,你看他已经能写二年级才学的一些复杂的字了,他可是从练习写基本笔画开始的呀!

(2)出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师:你怎么看出他很认真?

师:这个小朋友他今天练习一个类型的字,明天再练习一个类型的字,还不忘记复习前几天写过的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2)检查读正确情况。

(3)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想想。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补充。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练习:学生练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情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试着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问题:

“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

(3)同学们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读呢?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好象小一个下雨的早晨,打着小伞去上学,谁来读一读?

(5)练习朗读、背诵。

(6)检查朗读、背诵。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同、问、网”3个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且框口朝下的字应按什么顺序书写。

(3)出示:同。

(1)练习描写“同”3个,仿影1个。

(2)教师巡视指导。

(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问题。

(2)进行纠正性练习。

其余两个字教学方法相同。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元旦策划活动方案(汇总22篇)

    在进行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调研、分析和思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合理的安排。策划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计划和安排。在各类工作和活动中,策

    幼儿园毕业班老师辞职信(通用17篇)

    写一封好的辞职信,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职场口碑和留下美好的离职印象。以下是一份精心设计的辞职信范本,让你的离职更具风度:尊敬的领导:您好!时间过的真快,非常感谢您们

    小学四年级喜欢小猫的我(精选20篇)

    优秀作文不仅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还需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令人钦佩的文字之美。这只猫有点懒。有一次,我要

    药店母亲节活动策划方案(优质18篇)

    制定一个良好的策划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接下来是一些著名企业的策划方案范文,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策划技巧。

    店长个人工作辞职报告(汇总19篇)

    辞职报告是一份包含个人离职意愿和相关事宜的书面文稿,它能够帮助公司有序处理离职过程,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以下是一些辞职报告的写作模板和示例,希望能对大家的辞职过程

    老兵退伍茶话会主持词范文(18篇)

    在开始之前,先让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希望下面这些主持词范文能激发你的灵感,让你在主持活动时能够更加出色和自信。女:亲爱的战友们:合:大家下午好!

    小猫咪我的动物朋友(模板18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它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维,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班级考试,我得了一百分。我开

    小学英语教学观摩心得体会(实用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心得体会范文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

    参加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专业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激励和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和积极性。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精选20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参与者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活动方案是指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