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琉璃

制定计划书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和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估,从而及时调整策略和方向。这是一份精心收集的计划书范文集合,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一

活动目标:

1、感知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的用途。

2、学习用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10颗(提供的花生仁的数量不等)、每组一盒彩笔,两只空盘、小碗;记录纸人手一份。

2、活动前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花生”。

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2、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的用途。

提问:花生果是什么样子的?花生仁是什么样的?花生仁有什么用?

你吃过花生吗?你吃的花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师幼共同小结:花生营养丰富,可以榨油,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烧鱼。

3、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4、讨论记录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

怎样记录?(师生共同讨论)。

得出结论:每剥一次花生果,观察有几颗花生仁,并在记录纸上用自己的`符号记录出相应的数量。

5、探索体验。

幼儿剥花生并作记录。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6、交流分享。

1)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记录情况。

2)与同伴共同分享、品尝花生。

7、教师小结。

请小朋友们一起收拾桌面。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二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三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是数不清的,比如说出去玩、做了个奇特的梦……能够把它画下来,那就更有趣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教学准备:

教师: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制、多媒体等。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小组交流生活中的趣事,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图上表现的故事。

活动二:

教师放,展示多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创作的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教师为每一组发一幅儿童绘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

活动三:

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完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四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五

(2)第二篇地方中有不少描写生动的词句,请划出来,读一读。

(3)这两篇短文的最后都说石球和石像的形成,还是“自然界未解的谜”,但是写法不一样,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3、再读短文,理解感悟:

(1)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给第二篇短文取名,并说说原因。

(3)学生交流。

五、语言实践活动。

过渡:这次口语交际是说“有趣的动物”。课前请全体同学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各地的珍奇动物。

1、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

(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召开“珍奇动物介绍会”:

(2)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一头大熊猫作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然后,咱们再学着大熊猫的样子进行讲解。

(播放录音:我叫大熊猫,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别看我的体态笨重,显得笨手笨脚,实际上我却出奇的灵活。告诉你们,我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我还能够轻而易举地爬上树。哈哈,怎么样,我厉害吧!哪位小朋友要是不服气,可以和我比一比,看谁先爬到树的最顶端。)。

(3)选择一项内容,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讲解。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6)颁发最佳讲解员的标志。

六、熟记名言。

1、媒体出示三句名言。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交流这三句名言的大致内容,想想这三句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3)学生质疑或交流内容。

2、教师归纳:

(1)这三句都是有关“劳动”的名言。“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指名交流:哪些工作属于脑力劳动?哪些是体力劳动?

(3)朗读名言并积累。

3、积累:学生挑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名言背诵。

七、写字练习。

1、出示要写四个生字,读一读。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应注意的事项。

3、指名交流: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带有提手旁的字。

4、教师抓住“拔”字形在方格中位置进行范写,让学生迁移运用。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三、作业:

练习一的1、2、3题。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七

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前他统一了连年**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疏通字词。

碣石澹澹竦峙萧瑟咏志。

三、朗读。

1教师范读(明确字音,感情饱满)。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感情到位)。

四、创设情境。

明确:想对着大海狂喊,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

明确:想对着大海高兴地狂欢,和大海一起欢乐。

[教师小结]。

这两种情境有一个共同点,大海都是人宣泄情感的对象,或喜或悲,大海永远会做你的倾听者。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教师小结]。

五、研讨分析。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观。

2、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明确:两层。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句子?

明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通过海水和山岛描写出海的辽阔和尊严的句子?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诗中的实景描写的句子?

明确: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教师总结。

本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全诗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阔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同意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八

二、教学设计。

针对上述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紧抓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先要讲清静电平衡的基本原理.。

(2)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外部的电场线必与导体表面垂直,但表面场强不一定为零.?

(3)孤立导体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2.适当练习,一题多变,提高分析能力.。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九

练习1的“处处留心”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记住各个省市的简称。因为这部分知识较难,所以我是想尽办法,只为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这些简称。

一、充分预习。

先让学生充分地做好预习,找找各省市都在中国地图的哪里,特别是看看“鸡头”“鸡脚”“鸡尾”“鸡的心脏”都分布了哪些省市?并让孩子自己对应写好简称的各个省市,读熟。

二、激发兴趣。

三、归类记忆。

四、利用板报。

上完了练习一中有关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在黑板报上贴上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写上简称歌。这样,对于简称歌的教学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以延续下去,不然,戛然而止的教学会让学生遗忘得更快。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

p80~82。

1、引导学生巩固整十整百的加减口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题2。

(1)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独立解决。

(2)引导学生讨论第3小题。

利用三位谁减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四位数相减时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

3、完成练习题3。

(1)让学生独立完成,鼓励算法多样化。

(2)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完成练习题4。

(1)引导学生理解电表读数的意思。

说明:用现在的数-上月的数=这个月用电数。

(2)让学生独立解决3个小问题。

(3)集体交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

5、完成练习题5。

(1)学生独立填写。

(2)集体交流,由于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学生可以展开讨论,交流不同答案。

6、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

7、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a、2米=200厘米200-50=150(厘米)。

200-75=125(厘米)150-125=25(厘米)。

b、第一河可以不经过计算,直接答出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因为两条彩带同样长,用去的'多,剩的就少用去的少,剩的就多。

第一条比第二条少用25厘米,所以剩下的就比第二条长25厘米。

8、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选择适当数据。

(2)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3)鼓励学生多提一些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

(四)作业:

收集你家每月电表读数,算算上月用电数,并估计本月的用电数。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一

文言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____。

2、补全文中的空缺处。

3、翻译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4、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

(1)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

7、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参考答案:

1、《水经注》郦道元。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4、(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高猿长啸,属引妻异。

5、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清荣峻茂。

7、趋。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二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三峡》公开课教案。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三峡》公开课教案》。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三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文字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迅速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字题练习。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找出各组算式间的关系,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34/2=1745-9=3642+46=90。

17+240=25717+3=2090/5=16。

综合式综合式综合式。

让同学互相介绍好方法。

2、比一比,看谁算算得又对又快。

60x(4+960/30)-26。

评出结果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式题有什么异同?在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判断、选择性练习。

1、2600/(8+2x8+2)。

=2600/(10x10)运算顺序被数字特殊所迷惑。

=2600/100。

=26。

提问:你知道错在哪儿吗?分析一下他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36与24的差,乘84除以42的商,积是多少?

正确的列式应是:

让学生讨论后选择,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要求积必须先求差与商)。

三、应用题练习。

王阿姨买了4米白布和4米花布,白布每米8元,花布每米12元。王阿姨带了72元,钱够吗?请你说明理由。

让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进行策略多样性的训练。

可采用先讨论后交流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在此可以进行一次四则混合计算的独立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四

课本p87页。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1、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五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习多选一的习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1、学习《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

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

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

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

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习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同学们,你们想出版自己的“书”吗?

选几名同学作为小编辑,分类整理全班同学的习作,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可以起名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览。

六一节目汇演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让广大师生称赞,快毕业了,我们再庆祝一下吧。

不过这次我们不再唱歌跳舞了,我们来个诗歌朗诵。

先让学生准备诗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给主持人筛选,由主持人写好串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歌咏联欢会。

以上活动可以任选一两种。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六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坛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七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a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练习教学方案(优质19篇)篇十九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理解负数的意义。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一、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三、作业:

练习一的1、2、3题。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毕业社会实践报告风机公司实践简单篇范文(18篇)

    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一次深度思考和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所学习知识的应用与巩固。在社会实践中,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

    经典的环境保护演讲稿(通用23篇)

    经典总结不仅可以概括经验,还可以传承智慧,值得我们深思。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之作,希望能够丰富大家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嗓

    宽容也是一种半命题(优秀15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充分准备,包括思路清晰、材料充足以及结构合理。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升有所裨益。我家院子里的花,凋零了。看着

    我心中的花木兰初中大全(17篇)

    优秀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各个段落之间要有衔接,使整篇作文连贯流畅。以下是一些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的分享,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她像一颗明珠,用自已高尚的品格来照

    最新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16篇)

    良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计划范文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值得借鉴和参考。

    初一下学期个人政治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在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几篇优秀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一、学情分析:本期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通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借鉴和提供建议,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希望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实现教学

    军训的三分钟经典演讲稿(精选17篇)

    三分钟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或者新的创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在三分钟内打动人心的成功案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

    初三教案班会(热门16篇)

    初三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这里有一些初三教案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2)帮助学生完善自我

    学校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专业24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一次审视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调整学习和工作的方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技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