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纸韵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参与培训活动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几篇写作风格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灵感和指导。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一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教材的编写也不够人性化,总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从身边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实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教育。作为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如何应对新课改,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有所改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解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1、人文性在政治课中充分体现。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众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样就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品德教育的力度加大了。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10)懂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1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平等意识;(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9)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10)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在教材编排上体现了五个新。

1、教材观念新。

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作为依据,选取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具教育价值的内容加以渗透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得到切合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诸方面都能够获得均衡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2、教材结构体系新。

从“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按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和社会等关系,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知识,统筹设计教材体系结构,注重不同内容的相互渗透、螺旋上升,使思想品德课程成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发展的教育体系。

3、教材的呈现方式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创建一种全新的德育教材的呈现方式。每册书分为若干单元,单元下面设课,每课书都设计“探究园”、“心灵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具有特定的功能,但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4、教材构建的学习评价方式新。

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更加注重行为的评价,力图建立一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认知性评价与行为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体现“知行合一”的课程性质。每一课中均有评价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学习结果等的评价;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或指导,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根据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5、教材版式设计新。

教材图文并茂,版式新颖,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审美要求;插图数量多,照片、漫画及色彩配合得当,使教材应有的严肃性及亲和力得到很好的统一。

新课标下对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新思维。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说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只有置身于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着力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灵魂、人文素养、能力品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得到社会认同,才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意见。

(一)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在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如下四点基本要求: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上课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科学思维、学会整理知识,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材的学习,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用来提高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提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必须强调,这里丝毫没有削弱知识传授的思想,恰好相反,我们认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学生,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学生们才会拥有一定能力、养成一定素质。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对待知识。

(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树立新型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者。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批判。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都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突出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学活动将情感因素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以知识作为丰富情感、发展能力的支撑,努力实现知识的传承、迁移和发展。

教学活动的特点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转变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过程;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学习中、讲授中、讨论中、辩论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学习评价中,做理性的组织者、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引路人。学生为“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对学生宽容、鼓励。加强与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3、突出学法指导。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就显得为迫切。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入门之径。

(三)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完美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当前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根据课程的需要定量渗透,适当扩展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穿插现实生活内容,做到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数量上可以适当,在质量上要精彩,不能脱离教材。

教书是我们的事业,育人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能力,更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大胆实践,努力创设个性化的新课堂;增强责任意识,尽显个人智慧,努力做一名新形势下的中学优秀政治教师。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二

20xx年11月9日我参加了呼伦贝尔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品德课的教学很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缺陷。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三

10月11—13日,临沂市《品德与生活》讲课比赛在费县举行,共有十五节课。费县教育局为承办这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安排比较到位,各项服务措施也很齐全。大会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很热情、主动,为这两天半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感受。

这次参加讲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就是课前交流不再是随意的、散乱的,而是预设的;时间把握准时,毫无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之嫌。比如:

1、沈付静老师《我来试一试》一课中的课前交流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方式:“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整堂课气氛都很活跃。

2、耿冬灵老师的《我长大了》一课的课前交流。师:“我们又见面了,可以说是朋友了,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那你们平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我喜欢……”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这都是多么有心的预设呀!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这一个个精彩的小开头拉开了一堂堂好课的序幕。

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教科版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特点是图文并茂,但需要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组织材料。这次参与讲课的老师在挖掘教材方面都做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模本。

如:教师在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将课本上的内容小手会做事,会认东西,会说话,会表演几个环节用游戏穿插起来。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同时还加入了手影的课件,让学生拓展了视野。

这次做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学生身体的多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平邑的韦敏老师在教学《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急救电话,了解各种急救电话怎么打,并且让学生扮演医生,警察等角色,亲自体验,短短的40分钟,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次每节课都安排了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在品生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上,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们这次讲课的老师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学理念。如:《谁把这儿弄脏了》一课中,调查周围有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在说什么》一课中,展示收集到的`交通标志;《牙齿刷的白又白》一课中,学生课下做用醋泡鸡蛋的实验,都充分表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和显著成效。

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语言富有智慧,教学态度亲切和蔼,堪称一位位顶级的导演,让我自叹不如。

但是,也有个别课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瑕疵:

1、课堂教学环节太多,各环节设计的煞费苦心,琳琅满目,但却让学生疲于奔命,让听课老师看得眼花缭乱。

2、个别老师的课堂不太注重实用,给人做秀的感觉。

俗话说,人无完人。同样,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要这节课有一点值得肯定,那么这节课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这次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四

20__年8月30日至31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临沂市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地点设在美丽的沂南竹泉村。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听专家报告;对中考试卷进行评析、典型发言;临沂市初中思想品德教研员陈秀虹老师做总结。培训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具体收获如下:

(1)20__年临沂市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紧扣课标,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原则,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案例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力求用积极健康的舆论价值观去引领学生的思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社会问题。可以说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是反思成长的过程,真正实现了“考试即生活”“课堂即生活”的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止于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探究过程。死记硬背不能得高分,时代呼唤灵动的思想品德课堂。

(2)教育的基本任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意识、高尚人格,进行创造性思维,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如果有才华而不具有人格和良知,这样的人就可能危及他人和社会的安全。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育人。

其次,要培养人认识自然和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闭关锁国不好。但“封闭”哪里只限于封闭国门呢?当学生被牢牢地捆在那些要考试的课本里,没时间来光顾那些不要考试的“闲书”。把一个人从幼龄到18岁相当完整地封闭在那几册课本里,这不可怕吗?新课程旨在尽早结束封闭时代。新教育新课程不只是一块黑板、四面墙壁、一个老师、几十个学生。新课程不是打开书本,而是打开社会。这是在塑造一个最终能融入社会、对社会有用、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如果一个学生“我与世界”的思维被打开、被塑造,其自我发展的创造力将不可估量。

最后,学习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也是我们每天都在拼搏的事情。然而信息时代,任何大脑都无法把诸多知识容下。所以最关键的并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3)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教师怎样做才能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头作用呢?

让读书充实自己的人生。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理”告诉我们,要想增加吸引力,就得增加自身的质量。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在现代知识爆炸的社会里,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源源不断的一江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要变教育,先变教师。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面对新教育、新课程,导学比教学重要。一个真正的问题,比一千个答案都重要。当我们设置了一个问题时,正确只能通过尝试和体验错误才能达到,这是获得探究能力的重要特征。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必为学生的出错大喊大叫,就懂得激励在哪里。

何谓真理?真理就是错误生出来的儿子,错误其实是真理他爹,我们怎能不善待错误,错误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何谓慈祥?慈祥就是面对错误表现出的宽容,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和智慧,也是优秀教师的品格和智慧。教师最优秀的品格:爱“差生”!“心灵受挫的差生走向社会,他们的弱势比残疾人还弱,无学可上,无业可就,无人尊重,无人关爱。像这样的四无青年要学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打击罪犯是治标,治本还得靠教育,靠老师!”因此老师们要特别关爱那孩子!多一份爱心,少一点犯罪。多一所学校,少一座监狱。

今日之教育就是中国之未来,我国有三亿学生,比美国人口还多。21世纪的中国就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滋滋地生长。创建21世纪的新教育,将由我们这一代师生踏出新路。这条新路是从课程改革发端,并伴随着一代新学生的成长而逐渐创建的。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明白:只有我们能阻止这个世界的倒塌!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五

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赴省小学品德学科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将这次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散点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散点式”的融入在1———4年级和5———6年级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又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品德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短暂的几天培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六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品德与社会教学培训。孙玲老师教授思品课很多年了,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她做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七

近一个月的小学思品网络培训使我领略了各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看了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我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八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教材的编写也不够人性化,总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从身边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实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教育。作为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如何应对新课改,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有所改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解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1、人文性在政治课中充分体现。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众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样就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品德教育的力度加大了。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10)懂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1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平等意识;(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9)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10)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在教材编排上体现了五个新。

1、教材观念新。

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作为依据,选取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具教育价值的内容加以渗透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得到切合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诸方面都能够获得均衡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2、教材结构体系新。

从“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按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和社会等关系,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知识,统筹设计教材体系结构,注重不同内容的相互渗透、螺旋上升,使思想品德课程成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发展的教育体系。

3、教材的呈现方式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创建一种全新的德育教材的呈现方式。每册书分为若干单元,单元下面设课,每课书都设计“探究园”、“心灵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具有特定的功能,但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4、教材构建的学习评价方式新。

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更加注重行为的评价,力图建立一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认知性评价与行为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体现“知行合一”的课程性质。每一课中均有评价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学习结果等的评价;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或指导,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根据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5、教材版式设计新。

教材图文并茂,版式新颖,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审美要求;插图数量多,照片、漫画及色彩配合得当,使教材应有的严肃性及亲和力得到很好的统一。

三、新课标下对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新思维。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说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只有置身于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着力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灵魂、人文素养、能力品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得到社会认同,才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意见。

(一)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在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如下四点基本要求: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上课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科学思维、学会整理知识,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材的学习,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用来提高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提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必须强调,这里丝毫没有削弱知识传授的思想,恰好相反,我们认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学生,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学生们才会拥有一定能力、养成一定素质。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对待知识。

(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树立新型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者。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批判。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都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突出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学活动将情感因素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以知识作为丰富情感、发展能力的支撑,努力实现知识的传承、迁移和发展。

教学活动的特点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转变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过程;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学习中、讲授中、讨论中、辩论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学习评价中,做理性的组织者、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引路人。学生为“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对学生宽容、鼓励。加强与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3、突出学法指导。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就显得为迫切。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入门之径。

(三)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完美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当前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根据课程的需要定量渗透,适当扩展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穿插现实生活内容,做到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数量上可以适当,在质量上要精彩,不能脱离教材。

教书是我们的事业,育人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能力,更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大胆实践,努力创设个性化的新课堂;增强责任意识,尽显个人智慧,努力做一名新形势下的中学优秀政治教师。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九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自己也参加过多次不同层次的学科培训,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暑假为期10天的网上研修,现将研修期间的10次作业整理如下,也算是自己16年来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吧。

研修增动力,课标领航程——专题一作业。

炎炎夏日,齐聚学校,远程研修,热火朝天。电脑前,凝神静气,观看视频,聆听报告;键盘上,思绪万千,指尖飞动,评论热烈。实乃齐鲁教育一胜景,亦不失人生一乐事矣!

从教十余载,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思想品德学科之模样,一时竟描述不清。今细聆听专家视频报告,如醍醐灌顶,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赞叹专家学问之高深,慨叹自身认识之浅薄,亦有误人子弟之自责。以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岩石,不见泰山,今之学习,一名普通思品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知之深,则爱之切。思品学科的历史发展,名称更迭,几位专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思品学科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鲜活起来,丰满起来。相守十余载,今昔方相爱。

学然后知不足,深感自身渺小与不足。曾在德育无痕与书面教学成绩的十字路口感到茫然与无奈,今方向明晰,唯脚踏实地,方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慰。

似火的七月,充实的研修,清凉一夏。

一片冰心在玉壶——专题二作业。

当创业的激情逐渐冷却,当毛头棱角逐渐磨平,当职业的倦怠悄悄贴近疲惫的身心,我们是否应静下心来,认真的思索,让漂泊许久的灵魂追赶上我们匆忙的脚步。

被动与主动,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当一切都“被学习”、“被研修”,生命状态苦不堪言。学习、研修、专业成长须源自教师灵魂的深度觉醒。愿文章少一些剽窃,多一些原创,交流少一些虚伪,多一份真诚,工作少一些应付,多一份责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上帝最美好的杰作,他们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舆论宣传媒体一定要恪守自身的职业道德,不要仅仅为了收视率、点击率,说到底是为了钱,而弄得乌烟瘴气,游戏人生。教育仅仅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分支,教师更是沧海一粟。

健康的教师培育健康的学生,健康的学生辐射快乐的家庭,快乐的家庭组成和谐的社会。

愿你、我、他身心健康!

知与行距离有多远——专题三作业。

百善孝为先,万业德为首。道德是一种约定俗成,它融合渗透在万事万物之中。古时,法家以法治国,儒家以德治国,今和谐社会,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个人不能仅用情商、智商来衡量,还应用德商来评价。选才用人的标准也是德才兼备。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

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我参加重庆市高中的政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第三阶段的培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前半段聆听了多位学员的精彩的微型讲座,第三阶段后半段也叫影子培训阶段。所谓影子培训就是“如影随形”,把前期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是我影子培训以来的最大的体会和感悟。在影子学习中,我们听到了更多的真实的常态课,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这样的课堂让我感到朴实、自然,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整个培训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和思考!

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就不会知道头脑风暴。学员的微型讲座使人激情彭拜。讲座角度广,涉及到高考试题解读、教研组建设、优生培养、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德育等主题。学员的微型讲座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及其反思,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分享。其中,忠县中学的杜象斌老师作了《在体验中感悟在升华中达成——在体验式德育中立德树人》的主题讲座,这让广大学员对如何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标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其他学员都是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从某个切面进行了研究,如云阳江口中学的戈宏美老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课堂导入谈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赢得了全体学员的赞同。

12位学员的微型讲座,个个精彩纷呈,亮点频频。最后,学术委员王贞纯、聂猛和班主任万礼修的精彩点评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这次培训,我们走进了綦江南州中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和重庆外国语学校,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

在外国语学校,我们第三小组11名影子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款待。本着“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注重沟通”的跟岗学习原则,我们认真观察、认真学习、认真反思,我们的指导老师肖志农老师为使我们学有所得,他精心拟定了跟岗学习计划,给我们安排了许多的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提高。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谭平老师不仅就《意识的作用》为学员们提供了精彩的示范,而且在高三的作业评讲上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主观题的准确切题做了细致的归纳,让各位学员获益匪浅。特别是在讲意识的作用时,采用鲜活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认清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既保留了哲学的思辨性,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我们见证了一名政治老师的智慧。

兰青老师带来的《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采取探究活动的方式,层层深入,引领学生不知不觉中习得相关知识和理念。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设计出不同的选举方案。这堂课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让我们见识了重庆外语学校学生的风采,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在自己的课堂放手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信念。

跟岗学习期间,理论的学习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多的是教学实践活动。这段时间,我们学员上了三节课,大家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在此过程中,肖老师给予了我们精心的指导。他认真地听取我的每一节课,课后和我一起议课,真诚地指出我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肖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同伴们的帮助下,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影子培训期间,我们与影子老师、学生亲密接触,认真、虚心地向肖老师学习和请教,课余时间,肖老师和我们促膝长谈,话题涉及教育、教师、学生班级管理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教室、办公室、教研会议室、运动场、食堂都留下我们师徒欢乐的身影。

我们从肖导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本次培训通过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我豁然开朗,充满信心地进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一

xx年11月9日我参加了xx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品德课的教学很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xx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xx市教培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缺陷。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想品德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关于思想品德教师培训的活动。在此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下面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和进一步提升的方向这四个方面,分享我的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培训内容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重要知识点。从理论上讲,这些知识点为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培训中,我深刻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将学生培养为健康成长的人。只有通过入脑入心的教育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的品德学生。

其次,培训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培训组织者采用了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式。其中,讲座的形式让我们广泛了解了最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小组讨论让我们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在互动中更好地吸收知识;案例分析让我们通过具体实例的研究,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这些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

再次,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这次培训,我校思想品德教师整体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首先,我们增强了自身教学能力,学会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其次,我们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学会了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最后,我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同事们深入交流、相互学习。这些对于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明确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首先,我要不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其次,我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在探索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此外,我还要与同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学科团队和教研活动,以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总之,这次思想品德教师培训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通过丰富内容、多样化方式、明显效果以及进一步提升的方向,我对自己的教育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国青少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三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即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标修订精神,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培训,我深有感触和体会。

现在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四

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市教培院的统一部署,20xx年8月28、29日海口市小学品德新课标培训班在海口市四个培训点同时举行,来自全市的专兼职品德教师、各区教研员近两百人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旨在全面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础上,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基本理念,进一步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全市品德教师专业发展。一、本次培训工作主要内容:

1、《20xx版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修订说明》由符影、胡卫华、林秀霞、符永存、陈玉棋、王晓俐等老师负责,并结合课堂教学案对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推进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

2、结合《20xx版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和《20xx版品德新教材分析》做具体教学实践培训的是陈文华、吴小红、吴东云、吴晓君、吴战梅、黄芬等老师。

3、观看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案例的视频,并听取有关专家的评课。

二、培训的基本情况。

由于上级领导和各教研室的的重视,各个培训点的精心安排,使得本次培训获得圆满成功。参加本次培训的老师来自全市的专兼职品德教师、各区教研员近两百人。在本次培训中,每位培训者认真负责,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珍惜这次机会,按时参加培训,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切实做到学有所获。这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我市全体小学品德教师专业发展,为提高我市的品德教学水平提供了人才支撑。两天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省外专家的精彩报告的录像资料,有省内一线教师的实践分享,有精彩的课例,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有学员的独到见解。我们的培训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20xx年8月29日晚上19:30~22:30,由市区教研员、省级培训者分别主持,在网上集中研讨并拓展研讨范围。

二、培训反思。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通过这次比较全面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好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品德教师,既要有学科知识的把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又要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常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还要不断收集整理当今社会新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而且要真正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胜任品德教学,才能使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体验,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第三、作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师,应准确把握本门学科的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

两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对新课标的了解更加透彻:

1、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3、在新课标中,增加了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荣辱感、知耻心、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并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在书中的教学建议这一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第四,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通过这次对品德新课标的培训学习,让我真正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次培训很实用。我们会将培训学习积累的智慧和热情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整理学习收获,充实成长博客,发出自己的声音,关注省、市品德网络学习,关注品德课程,关注自身的成长。通过这次培训也使我对今后的品德教学工作更加充满信心,还促使我不断加强自我反思与其他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研讨。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一个真正的品德课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们的学生,才能与学生共享到品德课自身的魅力!

不知从何时起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马列主义的灌输中”走过了一段路程,思想品德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流于说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情况呢?或许是因为过去的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不能通过政治课得到解决;教材的编写也不够人性化,总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针对这些问题,新课改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从身边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实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教育。作为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如何应对新课改,让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有所改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解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1、人文性在政治课中充分体现。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众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样就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品德教育的力度加大了。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10)懂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1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平等意识;(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9)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10)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在教材编排上体现了五个新。

1、教材观念新。

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作为依据,选取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具教育价值的内容加以渗透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得到切合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诸方面都能够获得均衡发展,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2、教材结构体系新。

从“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按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和社会等关系,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知识,统筹设计教材体系结构,注重不同内容的相互渗透、螺旋上升,使思想品德课程成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发展的教育体系。

3、教材的呈现方式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创建一种全新的德育教材的呈现方式。每册书分为若干单元,单元下面设课,每课书都设计“探究园”、“心灵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具有特定的功能,但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4、教材构建的学习评价方式新。

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更加注重行为的评价,力图建立一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认知性评价与行为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体现“知行合一”的课程性质。每一课中均有评价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学习结果等的评价;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或指导,也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根据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5、教材版式设计新。

教材图文并茂,版式新颖,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审美要求;插图数量多,照片、漫画及色彩配合得当,使教材应有的严肃性及亲和力得到很好的统一。

三、新课标下对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新思维。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说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只有置身于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着力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灵魂、人文素养、能力品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得到社会认同,才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意见。

(一)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在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如下四点基本要求: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上课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科学思维、学会整理知识,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材的学习,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用来提高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提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必须强调,这里丝毫没有削弱知识传授的思想,恰好相反,我们认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学生,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学生们才会拥有一定能力、养成一定素质。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对待知识。

(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树立新型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不是权威之下的被动学习者。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批判。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都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突出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学活动将情感因素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以知识作为丰富情感、发展能力的支撑,努力实现知识的传承、迁移和发展。

教学活动的特点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转变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过程;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学习中、讲授中、讨论中、辩论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学习评价中,做理性的组织者、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引路人。学生为“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对学生宽容、鼓励。加强与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3、突出学法指导。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就显得为迫切。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入门之径。

(三)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完美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当前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根据课程的需要定量渗透,适当扩展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穿插现实生活内容,做到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数量上可以适当,在质量上要精彩,不能脱离教材。

教书是我们的事业,育人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能力,更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大胆实践,努力创设个性化的新课堂;增强责任意识,尽显个人智慧,努力做一名新形势下的中学优秀政治教师。

3

页,当前第。

2

1

2

3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五

下午,集团举办了二次培训大会,会上两家培训公司的讲师都做了精彩演讲。我听后深有体会,并根据会上做的笔记,会后的思考总结,领悟到一点点心得体会:

一、人生感悟篇。

1、投入;何为投入,我在听常老师讲课时注意到他从讲课开始不久到课程结束时上身的衣服在慢慢变湿,但我们听课的同事的上衣并未有改变,同时大会议室开了空调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讲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是我人生中的宝贵一刻;同时一般人认为认真做事即为投入,但我从常老师讲课时领悟到仅仅认真做事是不够的。还要延伸为心神、思维投入,做事要思考,要多角度、多比较等等,这一点可以从第二天宋老师列举小王、小李买火车票的故事可以体现。

2、放下手机,常老师要求我们放下手机,第二天的讲座宋老师同样要求我们放下手机,这是为何?放下手机仅仅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这事的寓意却不小,它告诉我工作中应该屏蔽一切干扰,专注于某一事项直至完成。

3、放下身份,这是常老师在会场的要求,为何?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下身份其实是让我们重新拥有平等学习的心,平等交流的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放下才能进步!

4、放下区别心,何为区别心,你、我、他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岗位、在职能上,如果大家能在围绕某一事项上放下区别心、同心协力,那么这就是一个有强大战斗为的团队。

二、企业感悟篇。

1、制度,为何会有制度?常老师在讲座提到这点后,我仔细思考后得出,因为人是有私心的,一群人就有一群私心,所以才要产生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常老师在这列举了“7个人分粥”的故事,为什么前两种方法粥总是分不平,经过分析得出这是人性造成,为什么第三种方法即分粥的人最后拿粥就能把粥分平,这也是人性造成的,从这里我们得出常老师提出的“人性不能对冲制度,管理可以改变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我也补充一点故事,今天我因找物业同事办事来得早,在物业门口处等物业的同事,最先来的是物业的汤经理,我跟他办事中途就说"汤经理,你是来得最早的,得第一了",汤经理回答我说,已经养成习惯了,他告诉我:以前他在另一家企业里有一条制度是,管理者要在门口迎接员工上班,这样一来员工迟到就大为减少,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7个人分粥”的企业管理版嘛。

2、机制,常老师讲座中提到美国强盛的秘密,即人才与科技的机制,第二天宋老师也列举了景德镇陶瓷场磨胚、洗水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机制大处可以使一个国家强盛,小处可以使企业提升,但我对机制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机制下面我就不多写了。

3、流程,何为之?一套工作程序?常老师举例了麦当劳炸薯条的例子,故事中清晰的列出炸薯条每道工序的时间节点,常老师总结出一整套流程图:流程标准化、标准清晰化、清晰数字化、数字合理化;这样就使繁杂工作简单标准化,降低了因员工素质造成的差异,使一个普通员工按照流程也能胜任复杂多样的工作。

4、能力,可理解为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员工不但要有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学习能力,员工学习即为企业学习,员工学习提高了,企业也就提高了;讲座中常老师提到“企业学习的本质为达成共识”,只有达成共识、大家的方向目标清晰一致,才能拧成一股绳向前冲!

总之,引用常老师的一句话:“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成长,因行动而成功”,”同时我想加上我们的理解“员工的成功即企业的成功”!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六

沐浴着新课程的春风,享受着新课程带来的幸福:学生的主体性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气氛在愉快的交流中变得亲切自然,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位,教师的个人意识与素养在整体要求下不断提高。下面谈一谈我对课改的点点感悟。

思想品德课已经把心理品质、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方法教育有效地进行了结合,即依托于心理学的知识,又区别于心理学课程。学习时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敞开心扉,通过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心理现象来体验、来获取对知识的认同和掌握。

1、 合理开发利用教材上的空间

实践教改就会发现在教材编写上有一闪光点--—教材中都留有大量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去让学生思考、去写、去评论、去留下感想,这是非常可贵的,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场所,去实现心理交流。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用好这些空间:一方面,要求学生把教材中“议一议”“想一想”等内容能物化为语句的,尽量用最精练的语句表达概述出来。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得出的感想写在空白的地方。使学生的情感和探索能够有一个停留的场所。等到一学期学完,再回顾一下过去的思想与情感,学生又会对原有的所思所想产生新的共鸣,提升到一种新的认识高度。

2、 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实施活动化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新教改中有许多活动性要求,因此采取“活动化教学”,可以通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一个个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出疑问、引起思考、引导创新,最终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针对“我们的责任,理解参加公益活动,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以下活动方式:组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辩论会,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和社会。此外还采用角色换位训练:按照性别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懂得应如何关爱社会。这些活动方式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受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讲授“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时,我针对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别列出这些行为的后果,即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可以做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分辨是非,体会遵纪守法的好处,违法的危害,从而达到通过自我教育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针对“保护个人隐私”,我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通过开展亲子对话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期望,又能以平和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隐私,有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密切亲子关系,提高法律意识和是非观念。

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而教学的时空就不能局限于学校时间及教师,而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充分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处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欠缺“我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这些方面的认识,以及缺乏较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那在“走进父母和理解老师”,以及有关友情等的课文,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想法,生活中具体做法,了解学生对于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看法。然后再设计教学方案。在讲“走进父母”这课时,我提前了解了一些学生对于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到的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一些原因使得学生对父母的关心较少,甚至一些学生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那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些环节,是让学生主动了解父母,去做到关心父母,甚至在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性,让学生从生活中实实在在去关心帮助和体谅父母和长辈。

(2)、理论联系实践,适时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如果离开了学生实际生活,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然失去活力,成为僵死的.教条。所以,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理念,搞活课堂教学,充分设计好教材中所展现的探究、讨论、反思、分享等活动,并且自己根据实际创设情景,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使课内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知识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例如结合时事政治给学生拓展知识,也给对于十分关注时事政治的同学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不仅是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学会去处理“我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新课改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我们目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远远不能满足于任课,我们的见识、修养和经验还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地汲取其他人的成功经验,充实进步思想,时时“刷新”。这样,我们才会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新课程,驾驭新课程,积极投身到更加有效的教学之中去。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七

同为教育人,我们是不是在羡慕的同时也该一样执着,追求,奋进!同为教育人,我们是不是在责怪、抱怨的同时,也好好的反省自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具体实践了什么?虽然这次国培活动时值秋日,然而这些天来的学习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滋润,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学校以外的教育精彩。大量信息的融入,多元思潮的交汇,实地的学校观摩,老师们的悉心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颗颗鲜活的生命,他们渴望着阳光照耀、憧憬着蓝天飞翔,期盼着雨露的滋养。然而现实残酷,我们看到的却是课堂如鸟笼,他们已被“圈养”,等待喂食、被动接受、束缚成长。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懂得:活动将让课堂迸发出生命力量。在课前精心策划各种活动,创设或真实、或虚拟、或模拟的情境,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去辩驳、去操作我们要把世界当作教科书,把整个社会作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打破传统的禁锢,带领他们去社区调查,去大自然探索,去社会上体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当初我们满怀着激情加入到教师这一行业,想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学生涯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考试利益无小事”成为精神重负,绩效评价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赞誉与现实的背离、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教育变革中“好老师”的标准与传统标准的矛盾、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等等我们的激情偷偷地溜走了。中国人大“2005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压力很大,心理健康者不足三成,教师的生存状况堪忧。造成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太高,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当前的学生难教,教育改革给老师带来的`压力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而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损害教师自身的健康和影响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及乐观地面对未来。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悦纳自我,欣赏学生、同行、领导,积极地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控制好各种情绪,活在当下、吸取过去之经验并策划好未来,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陪伴学生一起快乐地成长。

李增荣老师说:不要把专家的话太当回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把领导的话太当回事,一定要有自己的做法。或许过于偏激,但是,身为教育人,当我们只是做着人云亦云之事,说着言不由衷之话,显而易见,我们会培育怎样的孩子?当然,培训中更多的时候,专家们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或直白的告知,给予我们的仅是一些教育理念和思想。真正的实践行为,是没有专家能够给予的。靠的是我们一线的教育人,在不断的尝试、践行中变革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现状。就如前两天看《辛亥革命》一样,只有孙中山的演讲,没有无数的革命者投身革命的实际行动,唤不醒麻木的人们;没有大批革命者起义英勇牺牲,推不翻君主制。所以,在课堂上放手,实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在课程上自主,给孩子发展提供更多方向;在活动设计中智慧,营造出一个孩子觉得好玩的学校用实际行动去响应我们认可的教育思想,去播洒火种,去点燃希望!

有专家说:“做德育就是在播种理想的种子。”那我们都是一群播种理想和追逐理想的人。有专家还说:“文化的变革是最慢的、最难的。”怎样变革现有的教育文化,需要我们这群追逐理想的教育人,一同携手,不懈努力,挣脱枷锁,共享智慧,让我们的孩子连同我们自己的生命一同欢歌!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八

本人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已经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思品课程的重要性,不管是以前的粤教版,还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新课标都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近日来,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思想品德教师网络培训,通过观摩听评示范课,与专家、辅导教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获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几点收获。

一、贴近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品德课是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民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要结合学生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惑释疑、教育引导,努力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师生、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以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出示自学提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释疑解难,让学生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通过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或补充;通过学情分析可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已有经验,把握学生认知水平,从而较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并树立与每课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思想品德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支持,他们往往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

精选小学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九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聆听了一位优秀的教育专家的授课。他从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阐述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了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出只有教师自己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次授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在培训的第二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工作坊式的教学实践。工作坊中,我们就如何设计富有情感、思想和个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各种情境式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展开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主动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

在培训的第三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教学参观。我们选择了一所优秀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堂,观察了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授课过程。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他还通过布置小组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次观摩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性,明确了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在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教学案例分享。每位教师都带来了一个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分享,我不仅了解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我明确了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也明白了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这次思想品德老师培训,我收获颇丰。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也让我们理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同时,与其他先进教师的交流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能够运用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政治体检工作总结(案例18篇)

    通过每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果,为下个月的工作制定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几篇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优秀债权查封申请书范文(13篇)

    优秀范文是以优秀作品为样本,对相同或相似的主题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学形式。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优质学校违纪心得体会总结大全(21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选集,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学校生活是每个人成长道

    精选职业导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记录和反思,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在我大学的四年里,导师讲座是我每

    热门房屋对换协议书范文(17篇)

    合同协议是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并确保各方义务履行的重要依据。在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合同协议模板,供您参考。为开发xxx小区房屋建设,方便双方居住管理使用

    实用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实施方案(通用20篇)

    实施方案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实施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下面是一些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按照市防控

    实用参加青铜器博物馆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积累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展厅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

    2023年名师讲堂听课心得(模板20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优秀教师的优质

    最新百年团史薪火传心得体会(模板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认知和思考过程的一个记录和整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回首历史的长河,我们不禁感叹百年的光阴显得如此短暂,然而

    实用心得体会写不出来(汇总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引言(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