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琉璃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课件、教辅材料和实物等资源。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六年级教案范文,以供教师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教学启示和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一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8569。

百分比。

30%20%12.5%15%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二

一板书设计:

二教后反思: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个人修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三

1、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能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四

教学内容:

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时,必须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

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师: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

生: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案,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

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

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

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面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就得到花瓣的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案得到下一个图案呢?(出示教材第37页图2)。

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两个花瓣分为一组,一共有两组,把他们分别左右平移两下就可以完成了。

师: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画一个圆,然后在一方格的四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话四个半圆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非常独到,可以脱离基本图形作图了。

下面我还有个题目想让你帮帮忙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移动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一题。

生独立答题,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并演示给大家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觉得数学很神奇。

生:我学会了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用我们学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图案,下节课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

板书设计:

图案设计。

对称旋转平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六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演示操作,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大家都来当裁判喽!”

演示两人骑自行车的动画,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其它形状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p58的“做一做”第1、3、4题。

2、练习十四的第2、3题。

(四)圆的画法。

1、学生自学,看书57页。

2、学生试画。

3、学生通过试画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注意的问题。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

p58的“做一做”第2题。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七

1.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画圆锥的平面图形及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2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锥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认识圆锥的高。

2.2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形铅笔,圆锥实物及模型,直尺,直角三角形硬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强化。

老师啊先给大家准备了个谜语,看谁能快速的猜出谜底来,请看屏幕。出示谜语“身体长得细又长,天生美丽黑心肠,上平下尖纸上爬,越爬越短越伤心”(猜一学习用具)。

师:不错。谜底就是老师手上拿的铅笔。

课件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师: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圆柱体。

师: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

预设。

生1: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生2: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生3: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生4: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的看老师的操作(师拿出一支圆柱形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

师:想想被削的这一端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越来越细,越来越尖。

师:老师如果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切下来,会是什么形状叫呢?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件: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师:同学们知道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吗?

生: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

师:不错,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出示一组生活中圆锥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知)。

师:刚才我们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接下来再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本带给我们的精彩画面(教材23面图),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样子用铅笔沿着实物的轮廓把你找到的圆锥体描画出来。

学生描画课本中圆锥的轮廓。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1:陀螺的下半部分。

生2: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

……。

师:看来圆锥形的物体给我们生活的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只有对它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得用它。

2、引导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感觉。

学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同桌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谁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告诉给大家。

生汇报师板书:(预设展示过程)。

圆锥的特征。

生1: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生2: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

师: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锥的顶点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顶点)。

生3: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

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

师:同学们回顾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那么圆锥的侧面如果把它展开来会是个什么形状呢?

师展开一个圆柱的侧面,让学生观察。

生: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个扇形。

生4: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锥的底面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底面)。

3、师引导观察圆锥的高。

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a﹑认识高。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第24页例1的前半部分。

师:连接这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我们也可说成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下面我们把书翻到24页找到圆锥高的定义,把这一句话齐读一遍。

师:通过我们对圆锥的高的了解,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生:一条。

师:为什么只有一条?

生: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底面只有一个圆心。

b﹑测量高。

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那么我们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圆锥,同桌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适当引导指正。)。

学生汇报,师通过幻灯小结.

生1: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

生2: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师:通过刚刚的测量,所以我们今后在表示圆锥高的时候,高还可以表示在圆锥的外面。(师演示)。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

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说一说圆锥的顶点、高和底面圆心及底面半径。

四、应用反馈。

1、教材第32页“做一做”。

组织小组内同学相互指出各个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集中进行讲解。

2、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课外练习。

(1)、幻灯出示练习题: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学生同桌交流,进行分类。

(2)、联系前面所学的圆柱,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写写圆柱和圆锥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汇报结果)。

预设:

生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生2: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4、幻灯出示生活中的数学。

课后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有了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圆锥的一些特征。

2、总结圆锥的特征: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八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

关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

难点找准单位“1”

教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学课件演示教学意图。

一、基础训练导入。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根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训练:为新知识做铺垫。

二、根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根据线段图应该这么列式呢?出示线段图【教学课件演示】。

注重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有能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教学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审题要仔细,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复杂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能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课件演示】。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知识,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渗透健康教育:

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渗透健康教育: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

【教学课件演示】。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教学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教学课件演示】。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根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咎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例1只涉一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数量的一部分,属于部分与整体的问题。在这里用线段图帮助学生题意,明确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从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学生对单位1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让学生分清把谁看作单位1。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学生在画线段图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指导。

1、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正确地确定单位1

教学过程备注

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其中的2份。)

教师然后让学生试着画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全班与教师一起画线段图,借助于线段图理解题意,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为:2500=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做一做。

这是一道关于两个量之间的,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在解答时,教师也先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然后再独立解答。

2、完成练习四中的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板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

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一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如何先约分再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

(1)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2)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新授。

教学例1。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块)。

用乘法算:(块)。

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数表示什么意思?

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和的简便运算。学生齐读一遍。

练习:说一说下面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做一做第3题。)。

问:那么分数乘以整数方法应该是怎样算?(通过观察例1,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二

(5)列式计算。

5、小组汇报(二):假设大船与小船都是5只。

要求学生汇报后,全班共同填教科书191页表格,并解决问题。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练一练。

1、学生先读题,独立完成并汇报。如果假都是兔,你能设计这样的四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读题理解题意。提问:要算到怎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全课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策略有效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策略回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二、巩固提升。

练习十七第2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练习十七第3题:

1、读题。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准备怎样假设?关键是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并检验。

练习十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说说解题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三、你知道吗?

一起读一读,你能理解题意吗?你会解答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三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抽取问题。

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例。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五

1.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标上名称。

3.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4.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除第一段(以起点为参照点)外,其余每一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参照点。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

数学贯穿与日常生活,家长可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触中观察孩子的喜好,融入数学思维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进行思考、猜想、讨论与动手动脑等,利用孩子感兴趣喜欢的元素作为数学思维的承担载体,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孩子感受到相互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2、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研究证明,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比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错过了这个“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

而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3、讨论合作,共同发散数学思维。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在学校学习中,就可以借助这种思维的差异性,让孩子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共同堆一座积木或进行折纸游戏,共同探讨知识交流合作,利用空间思维与多彩丰富的具象结合,在互助交流中动手动脑、发散思维的同时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参与到团队合作中来,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增强,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孩子在小时候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但这不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那么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很重要,具体到数学思维,就是要培养孩子及时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按步思维,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加强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模板16篇)篇十六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相关范文推荐

    妈妈的生日句子(模板20篇)

    生日是一个让人思考自己未来目标和追求的日子,人们会对自己下一段岁月有新的期许。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例如野餐、烧烤或露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1、是你谆谆的教诲,

    青春正飞扬青年勇担当疫情(实用19篇)

    青春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激情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回忆录,希望能勾起大家的共鸣和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斜

    银行跳槽自我评价(通用14篇)

    自我评价是对自身在特定时期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思与总结。以下是一些自我评价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自我评价。

    政治教学反思总结(热门19篇)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自身教学态度等方面。下面是一些教师们总结的教学反思心得,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入党申请者的思想汇报(实用19篇)

    思想汇报是一种通过书面形式记录个人的思考、感悟和成长的重要方式。在下面的部分,小编为大家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思想汇报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敬爱的党组织:作

    村法制宣传工作总结(模板13篇)

    月工作总结还可以将工作成果进行汇总和展示,让他人了解我们的工作成果和价值。这个月我主要参与了公司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策略和活动,我成功地

    培训机构安全应急预案方案(热门12篇)

    应急预案是组织或个人在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的重要手段。一份成功的应急预案范例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呈现,相信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装修公司半年总结和计划(优秀22篇)

    半年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还可以总结成功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半年总结案例,我们可以找到写作的灵感和创新点。

    工作迟到的个人检讨书(模板22篇)

    检讨书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身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工具。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县委办:20xx年7月17日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19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学习认识和使用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笔、纸、剪刀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孩子们喜欢的幼儿园中班教育游戏和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借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