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薇儿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

范文范本包含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组织语言、提炼观点等写作技巧。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一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有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拓展训练课。公共基础共课包括“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等课程。此模块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专业基础理论课包括“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饭店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通过这个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累法律、公关、礼仪、现代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业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英语交流、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工作适应和沟通等方面能力。职业技能课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宴会与会议业务统筹实务”“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此模块可以着重培养学生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等管理与基本服务操作能力。拓展训练课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酒店财务管理”“会展服务与接待”等课程,训练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解决酒店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档酒店服务设计能力和酒店产品营销能力等。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二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由学科专业性向社会职业性转换,结合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要有饭店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适应各种酒店的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想很好地服务于客户,只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了必然选择。现结合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总结了一些体会。

一、影响校外实训基地选择的主要因素。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因此,要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考察,循序渐进。影响校外实训基地选择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酒店业的发展。

酒店专业培养的学生是要直接服务于酒店的第一线。通常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一般为:商务型、度假型和会议型的高星级酒店。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酒店投资展望报告》指出,在2000~间,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量以1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复合平均年增长率为20%。面对酒店业的发展,学校应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思路,调整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调整校企合作伙伴,逐步建立多样化、多層次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一个是对内。对外即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在社会上的名誉好坏。这方面都可以以酒店的星级程度、集团的发展规模、企业的知名度等作为评价依据。对内则是指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管理水平。一个员工只有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工作。合理有效的职业培训与晋升机制是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

(三)学生个体因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经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应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训企业。对于新兴的业态,则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逐步地认识和了解,因为新兴市场空间很大,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平台。

二、校外实训基地选择的实践。

综合考虑以上校外实训基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现了业态多样化、企业高水准、模式多元化。

(一)业态多样化。

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海外、国内两大区域。通过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符合了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宗旨,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

(二)企业高水准。

在合作企业类型众多的前提下,高水准是我们选择基地的另外一个准则。国内星级酒店全部为五星级酒店,80%以上为国际品牌酒店。在新兴酒店业态的选择中,以途家在线为例,是一家依托国际分散式酒店管理和业务标准、结合线下旅游地不动产存量、线中呼叫中心、线上度假公寓在线订房交易系统的新型公司,开创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核心运营团队都是来自世界知名的it技术研发人员、资深酒店管理人员。

(三)模式多元化。

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来让学生实习,在此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与部分企业实现紧密合作,其中包括:订单培养、师资培训、挂职锻炼、输出管理、技术交流、课程共建、短期实训等合作项目。

三、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评价。

(一)评价的意义。

酒店专业要求学生对待客人服务在一线工作岗位,不同岗位地点、职责不同,要想实现指导教师现场指导确实有些困难。因此,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关怀。在校外实训基地选择中,企业的外部形象一目了然,但实际上对内的管理水平多少都会有偏差。这时就需要通过建立对企业的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对于评价较高的企业可以继续合作,对于评价较低的企业应及时调整优化。

(二)三方评价机制的实践。

应建立三方评价机制,学生、实习指导教师、院系相关负责人,学生对企业评价主要是看企业是否履行协议。实习指导教师主要考察校企合作的层次、专业培养的力度、学生流失率及就业结合度。院系相关负责人主要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实习生管理、工作环境、利益保障等情况。

在酒店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应加强校企合作紧密度,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更优良的环境,以便为社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三

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得出对田径课程有效性的可靠意见。从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90%以上)的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是很满意的,仅仅有3.5%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非常不满意,这就说明大部分学生可以收获到知识与技能,说明现在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的教学还是比较不错的。[1]但是,有四成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田径教学课程根本就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有效性很差。这说明,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基本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2田径课程学习前后的成绩比较。

评价课程有效性,学生是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才有更好的认识。课程的教学有效程度与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成正比。学生进步越大,对课程的评价就越高。经调查,大约九成的学生对所学的田径课程很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了进步,课程是有价值的,具有其实际有效性。

1.3田径课程学习后独立完成该项目教学的效能感。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完课程以后,能否运用到其教学中,反映着这个课程的有效性教学程度。当前,我国高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田径课程以后,有92%的学生表示可以独立进行教学,完全不能独立进行教学的学生仅仅占了总数的7.5%。不能独立进行教学的学生比例不大,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还是很有成效的。根据调查数据反映,84%的学生认为田径课程掌控的能力还稍有欠缺,这反映出田径课程大有改进之处,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填补。

2.1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整体评价。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体育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很满意的,这就说明田径课程能使教师获得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多数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不满意是由于工作后要重新学习或训练。仅有2位教师表示不满意。

2.2田径课程内容能直接用于实践教学的比例。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我国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获得了很多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在校学生、体育教师分别以自己的角度,结合田径教学的实际特点,提出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注重教法与教学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生、教师的认同率出入不大,都比较认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教师对该影响因素体会较深刻。体育专业的培养计划的内容相对较多,田径课程运动项目较多,不够系统和深入,无法面面俱到,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田径课程教师都表示,学习的内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教学的课时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有效性,学生没有时间对每个项目去系统地学习和训练,教师只能授其以大概。从统计结果来看,若要改变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需要各个高校的高层更多的关注。[3]田径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在中小学对田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使学校和学生对田径课程的重视力度有所下降。

3.2教师因素及分析。

教师是影响田径课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因素对田径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是艺术,教师要在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修养。较高的个人魅力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享受学习,使课堂更加有效。个人魅力明显的教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并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所以说,田径教师的个人魅力可以有效增强田径课程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影响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影响着高校田径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是做到全面理解教育方针,并将其贯彻到教学行为当中,就可以获得有效的田径教学,反之,要是在田径课程中以教代学,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会严重影响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田径专业理论知识是田径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田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体育教师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更明显。田径课程大多为实践技能的教学,田径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要有高度,有较多的运动训练经验,才能更加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使有效性最大。此外,教师的责任感也大大地影响田径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责任感、教学严格的教师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田径知识到实践教学工作中,从而直接地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3.3学生因素及分析。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现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因素影响到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学生的体能与技能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有好的体能和技能基础,会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产生积极的影响。[5]同时,体育的学习策略是制约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合理的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教学内容,使田径课程的教学更加有效。田径教师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带动其学习策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受专业理念的影响,忽略了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这样是错误的。体育田径课程要掌握的基础是田径教学方法,重点提高运动技能。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田径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可以有效优化课堂的结构,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合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四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国家针对体育锻炼开展了一系列的方针,以便于能够使大学生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由此“阳光体育运动”的这一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各个高校逐渐开展。然而,纵观我国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还存着许多的问题,该文将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在以及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实施的策略几个方面入手,浅析“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关键词:加强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和对策。

阳光体育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这一状况提出的。近几年的体能测试显示,我国各个高校的学生在肺活量、800m长跑等测试中都表现为体能素质处于下降趋势,对此,国家不断改善方针,分别以“淡化竞技运动、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重竞技、轻群体”等方针为指导,促进学校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但是却依次出现了过分强调体育忽略运动技能、课程过于空洞虚无以及过分强调竞技忽略总体等问题,由此,“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教育方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的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快乐的进行运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健康成长。该活动之所以会被重视,主要是针对我国“重脑轻体”这一错误观念在教育所有中盛行,最后导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该活动的开展具有以下意义:第一,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大学生身体健康是我国未来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在学校范围内,在体育课程层面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时加强自身体育锻炼。第二,从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出发,促进全面加强体育锻炼。目前,我国的经济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全民的身体素质却在逐步下降,大学生在阳光体育的活动中必然会有更多的与社会的人的接触,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也无形中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人士的接触,从而有助于对阳光体育运用这一理念的宣传。

阳光体育运动自开展以来,在各个高校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还存着着一些问题。目前“,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目标设置上,难以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具体的课时安排,不利于“每天锻炼一小时”任务的完成。纵观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大学四年的强制课时只有144,按照每学年9个月计算,每天的强制锻炼时间才6min,除去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锻炼时间还不足5min,那么其他的55min的锻炼就需要学生自发开展了,这对于当前充斥着大量娱乐活动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讲,是十分困难的。第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难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形成终身的习惯和兴趣。第四,课程开发上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目前,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安排,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在课程的组织结构上太过传统,与当前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特质不符合。在课程的开发上,太过依靠于权威学者的结论,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在学生培养时得到的经验以及学生自身的意愿。第五,课程的资源配置上不能保障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第六,体育结构上的设置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由于国家对于体育课程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要求强制开设,因而大部分的高校会让学生在大学两年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体育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里由于缺少体育课程的引导而停止体育锻炼活动,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以及活动的形成。第七,课程评价上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课程。

3、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实施的策略。

3.1从课程目标入手,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实施。

尽管新的课程体育标准对于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但是存在内容过于繁琐、缺乏重点、目标不明确、层次不分明等问题。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层面出发,在课程目标上强调要以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实现为主,但是一来没有体现各个目标之间的联系;二来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主的强调。从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一层面来讲,各个高校虽然加强了体育课程的课程考核,但是课程的开设仍旧是以运用技能的培训学习为主,与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机会没有开展或者占据很好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很难实现对教学纲要目标的实现。对此,我国应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明确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制定更贴近生活的教学目标。

3.2加强课程管理,促进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尽管国家的要求是每天锻炼的这一小时分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学生自发的课外活动以及课间操这三部分,但是体育课程毕竟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的课程,因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约束学生锻炼习惯着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第一,国家要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不得以理由比如假期、活动等减少学生体育课时。第二,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不得小于三年,可通过增加课时等方式,保障学生长期处于体育锻炼的活动中,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第三,加强学校内部体育俱乐部或者体育社团的建立,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3改善课程结构,完善体育课程教授内容。

目前,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大都太过于依赖国家课程,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的吸收和引进。在课程安排上,大部分还都只是针对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能技术性运动项目的教学,这在无形中会引起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排斥,在加上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不能认识到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授课中忽略了对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一思想的宣传,这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完善体育课程内容,第一,学校可开展与体育健康锻炼相应的讲座、专题等,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加强健康体育锻炼宣传。第二,加强体育课外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第三,设置不同内容体育课程,增加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3.4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纵观当前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大都存在体育场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体育馆有偿开放时间不足,体育网络宣传资源建立不完善等,这些资源上的限制阻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需求,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一,可在内容设置上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尽可能的提供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第二,加强娱乐性、健身性以及生活化体育课程的建立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充分利用学校或地方资源,为体育课程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源。

3.5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加强体育锻炼。

目前的体育课程评分多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课堂活动以及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课外表现、理论学习以及体质健康没有足够的重视,影响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的评价上进行完善,将学生的课外的体育锻炼情况与课堂体育学习相结合。同时,学生的大学生体能测试结果也可作为其成绩评价的依据之一,以便于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

3.6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丰富课堂内容。

为了使体育课程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指导方针,学校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开发课程资源:第一,关注当前常见娱乐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自然、家庭能利用的资源,将体育课程培养与社会当前的生活技术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引入更具健身性、时代性、娱乐性的体育锻炼内容。第二,充分了解当地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实现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丰富课程资源。第三,对竞技类体育规则、难度、场地、器材等进行调整,适应体育课程教学,便于这些运动在课程教学中被学生理解并喜爱。

4、结语。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祖国的未来和发展都至关重要“,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目前“,阳光体育运动”视野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还存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善,相信定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五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技能。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七所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的需要,通过对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的搜集,详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逻辑分析法。

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针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创新创业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河南省七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总课时,必修课比率(%),选修课比率(%)分别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115、612、2727、77.56、22.44,河南大学2052、828、2880、71.25、28.75,河南师范大学1530、638、2168、70.57、29.43,安阳师范学院1630、1044、2674、60.96、39.04,洛阳师范学院2108、558、2666、79.07、20.93,南阳师范学院1941、688、2629、73.83、26.17,商丘师范学院2030、432、2462、82.45、17.55。

课程学时比例中,必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82.45%,最低的为60.96%。选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39.04%,从总体来看,在河南省七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选修课所占的课程比例普遍低于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所规定的比例。

四、新常态下的社会与体育人才的需求因素分析。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小学和社会服务类行业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领域,体育的社会服务行业有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社会指导、体育用品管理人员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还很小。

(二)创新创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第一,学历的需求。第二,对体育教育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需求标准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通过创业需求、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三者的关系分析来看,三者是相互影响的,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基础。在学校教育下,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培养的人才创新创业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课程设置也是依据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反过来,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科学,个性型人才。2.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所占的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小,有待调整。3.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部分学生就业规划不明确,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建议。

1.加大对学生在学校、社会、休闲、娱乐、竞技等与体育相关领域的培养,具备各种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关于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在保留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以创新为目标,增加交叉学科的设置。3.保证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并认识自身的不足。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六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在学院办学基础条件短期内无法切实改善的情况下,以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展示学院特色,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学生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这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简介。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9月招生以来,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先后与重庆交旅集团、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重庆君豪酒店、重庆喜来登饭店、重庆维景酒店、重庆融汇温泉酒店、重庆黄金游轮集团、北京东方饭店等十余家酒店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基于企业用人需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当、利益共享”的原则上,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地与合作单位研讨、协商,并形成详尽的酒店专业调研报告,每年都会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适时适度地导入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信息进传统课堂,形成特定的专业教育环境,最终完成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向学生个体内化的迁移,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并辅以个别访谈和电话采访等方法,对与该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校企合作酒店、近百名该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招聘会现场进行了调研。结论显示,当前重庆酒店业发展势头良好,酒店业人才需求量大,但是酒店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訓,基本都可以上岗操作甚至优质完成工作,但是在素质方面,如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自身职业定位、与人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执行力等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暂时还达不到专业与岗位的“无缝连接”,也达不到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标准。

该专业一直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来予以重视,不断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探索,考虑到校园文化是一种培养人才、注重成果、重理论、学术水平至上、讲究程序、按部就班、使命、注重一个人的资历、水平、强化个性、宽松、有弹性的文化,而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以盈利、效益为主、讲究全体协作和强调团队、以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打破常规、创新、非程序化的一种实践文化,但两者都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于是将素质能力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技能活动为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辅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在精神层面,坚持办学理念、弘扬学院优良传统、铭记校训、注重校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物质方面,加强校园设施建设、重视文化传播载体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在制度方面,完善管制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在行为方面,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互动、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已形成了现在的校企对接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分析。

在对近三年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映出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度逐年趋好,但在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与企业文化融合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1校企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主导地位缺失。

从该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经验和现状来看,当地政府的主导和参与地位缺失,仅仅靠学院和企业是远远不行的,必须有政府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加大对高职酒店专业的宣传力度;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较为权威和完整的能明确界定校企合作方式以及双方义务、责任与权力的法律法规,甚至没有相关的校企合作准则与指导手册,也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来负责指导、管理、监督与考核校企合作双方,致使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都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3.2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职业特色。

或许因为高职院校的历史较短,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不明确,还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主要沿用过去办团校的管理方法与吸收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相结合,没有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和酒店行业文化对实习生综合素质的行业要求,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滞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内涵,精神文化建设缺少特色,不能充分体现职业特色。

3.3校园文化建设理解片面,流于形式。

当前,学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但基本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割裂开来,把它理解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开办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美化公寓比赛等,但大多由院团委或者学生会组织,政治思想色彩浓厚,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也没有深入到全校师生的内心,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没有真正从张扬个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角度去重视,也没有放在高职办学方向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

3.4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不扎实。

当前,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前两年在学校,最后一年在合作企业实习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倡导“生态教学”、“以工作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适时导入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动态信息和动态资源进课堂,但在当前的专业建设上,很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也仅限于形式上,不能全面系统的开展。其次,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简陋,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不能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学习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双师型”教师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教师只有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生产、管理一线相关的从业实战经历和经验。

3.5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强。

基于近来的友好合作,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日渐摆脱“培养人才是政府的事、是教育部门的事、是学校的事,与企业无关”和“希望政府来为职业教育买单,摊薄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的认识误区,基于酒店行业就业门槛低,离职流动率高,对行业忠诚度低的现实考虑,酒店专业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合作依据市场来调节,学校方能够为校企合作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之从长远利益的考虑,比如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宣传效益等有效的利益驱动,合作企业开始具有一定的“企业公民意识”,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比如共同探讨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假期顶岗学习、共同组织并参与行业内的职业技能大赛等,但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参与行为,积极性还是不够,合作深度也不够。

4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4.1核心价值观对接。

新生入学开始,以合作企业为主导,将行业共同奉行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发展与创新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并将酒店专业按照“企业化”模式来建设。如邀请企业的领导前来做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意识上牢固確立“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或让学生参与企业每年进行“最佳员工”考评等工作,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4.2校企人员互动对接。

结合本专业对技能和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聘请企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的人培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具体方案的制定,突出实践教学特色;聘请大量专业技术骨干担任相关课程和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学习实践,不但可以提高职业技能,还可以充当校企文化对接的桥梁。

4.3课程对接。

通过课程这个教育主要载体和途径来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运用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案和辅助学习资料,以案例分析、情景导入、真实项目教学教学法和进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学习等教学方式将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相关内容充实到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程中,在理论教学中将专业知识提升为文化,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或者让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增加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并进行相关的考核。

4.4组织开展与校企合作企业相关的各项活动对接。

多开展一些以专业知识提升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如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演讲、专业知识竞答、技能大赛等,将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与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访问企业和校友中的榜样人物,邀请与之座谈或专题讲座,搭建好专家、优秀企业家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行业。

4.5校企合作对接。

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合作,如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都要向优秀的校企合作企业学习,从专业建设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行为规范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也要体现酒店专业的职业特色。在专业建设的管理上,应积极引入企业制度和自身制度加以糅合和改造,创新制度管理理念,借鉴优秀企业的用人制度和经验,创造出符合教育规律更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制度体系和适应人才发挥能力的制度。企业方对专业学生实行奖助学金支持、帮助投资校内的基础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共同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等。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七

摘要: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二)课程内容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四)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一)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三)“以赛促学”的推动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四)搭建实践平台。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八

[论文摘要]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不是很多。本文从重视程度、教材、师资、实践教学等方面讨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高职培养目标也被明确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创建旅游系,为服务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的旅游类人才。我系将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专业考查课,安排在第三学期顶岗实习之前,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应用所学。旅游电子商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不是很多,它的理论和应用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都处于摸索阶段,缺少较为有效的可借鉴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对于该课程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旅游电子商务教学有所帮助。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并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将有三分之一的商务活动是依托互联网来完成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在促进企业内部整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行业竞争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将旅游电子商务定义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发布、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旅游电子商务不是旅游行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简单的结合,而是在充分利用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二者优势的基础上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丰富的信息服务于旅游业。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环节和配套技术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显著的还是缺乏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国内多数做旅游电子商务的为计算机专业人士,对旅游业务不甚了解,而经营旅游企业的行业人员又缺乏相关的网络技术,这使得旅游与电子商务相分离。简单来说,做电子商务的不懂旅游业务,做旅游的不知道如何充分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经过整合的新型交易模式,因此要求我们的从业人员既要熟悉电子商务,又要精通旅游业务,现代旅游业也最需要这种复合型人才。

(一)学院重视程度不够。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对待《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不够重视。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哪些内容必须讲,哪些必须进行上机实践等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讲授标准,造成了不同教师讲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并且从学院制定培养方案时将该门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可有可无。这样就造成了这门课程在教学规范上、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上大打折扣。

(二)教材建设不足。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旅游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很难满足这些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对电子商务的技术概念和操作要领难以把握,而从其他专业引进的教师虽有技术却无学科知识,或是只知道旅游行业一些常识性知识。符合旅游电子商务要求的实战经验、知识体系兼备的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中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种师资队伍匮乏的矛盾在课程教学中显得十分突出。

(四)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相当薄弱,教学手段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很多高职学校没有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已经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的,也多处于有硬件没软件的局面中,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往往只能通过网页浏览介绍的方式学习。适宜教学使用的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的不足造成了上机实践环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建设体系,提高领导层认识。作为一种高职教育,《旅游电子商务》要明确地把训练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增加课程的总课时,课程性质上应有所改变,让学生在思想上也重视起来。

(二)改进教材内容。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急需符合高职特色,突出能力本位,能全面介绍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的优秀教材。教材应当由企业从业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共同开发,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在具体的教材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高职院校特色,重应用,轻理论,切忌偏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2.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收集行业动态,将最新数据充实到教材中去,并能稍加分析,对行业发展具有前瞻性。3.符合行业需求,教材的编写应建立在对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分析上,切忌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并且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全面优化知识结构。创造条件推动教师队伍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积累旅游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充实到教学中,使教学更生动更实际。建议有条件的院校聘请行业专家进行岗位培训和交流,因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快,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突出实践教学。

旅游电子商务是依托网络进行的旅游业务,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更加离不开上机操作。例如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选择适用软件,在一体化教室中边学边练,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亲身感受酒店业的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课堂,应该走出课堂,到企业中去参观学习,在企业的一线上实践锻炼。这不仅能起到知识和技能全面整合的作用,也会更大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结合高职高专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育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应有50%以上的课时在网络实训室中进行。

【参考文献】。

[1]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教育出版社,.

[2]杜文才.旅游电子商务.清华大学出版社,.9.

[3]兰杨.旅游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讨.科技信息,(27).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九

在实践中,各院校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势必将影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切身利益。目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对实践环节涉及太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不够。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而忽略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导致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难以突破“填鸭式”的“知识轰炸”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不够,不能举一反三,甚至是对课程产生厌倦情绪。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实践知识的摄取。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强调权威教材知识的掌握,而对于知识的横向延伸做的不够。具体来说,主要是由于照本宣科的教学习惯使得教学过程中过份强调了掌握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于相关实践经验的探讨。众所周知,电子商务是一门较新的学科,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果不能同实践相结合,将会带来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严重后果。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更新过慢。电子商务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同时由于其与网络知识存在的`天然联系,导致其又是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现在从各学校选用的教材来看,普遍存在着知识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需要更新知识,势必会导致学生处于“学完了也落伍了”的尴尬境地。各门课程之间,尤其是主干课程之间,无论是教材的选取上还是知识的延续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知识冗余”,即不同课程对同一知识都进行讲授,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于电子商务学科是一门较新学科,理论界对很多问题莫衷一是,导致各门课程对同一知识的阐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最终必将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脉络的整体把握。综上分析,现阶段各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存在以上四个重要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解决方案。

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呢?下面本文将针对性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教学创新方案,分别从四个角度加以分析。第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中重视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参与讨论、自学,把“满堂灌”变成学生主动接受知识[1],可以在教学中,针对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游戏教学、角色互换等多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互动。如,将游戏引入课堂,结合讲授内容,设计课堂小游戏,例如在教授客户关系管理时,为让学生加深对客户关系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可以设计“模仿客户”小游戏,这样的新颖教学方式必将使得学生积极反馈,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角色互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安排学生分组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再在课堂上讲授、演示,这一方面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第二,转变教学观念[2]。针对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可以结合课后实践、课上案例讨论、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课后实践可以使学生能够更系统、更深刻地掌握每一章节的知识;而课上案例可以开拓学生眼界,横向比较社会上各企业的真实状况,了解相关知识;课程设计环节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这样,点、线、面相结合,必将有助于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第三,针对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更新过慢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予以解决。一是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要不断拓展知识、更新知识,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知识带到课堂。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质量的保障[3]。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利用多种途径拓宽知识面、摄取更新的知识。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培养真正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第四,针对各门课程知识衔接上的问题,也要从两点予以解决。一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考虑知识的衔接性,教材的选取上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掌握和了解多种不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知识先进、有广度的高素质人才。

4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必将给电子商务专业带来新的发展。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中心,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展时间短,而网络经济所带来的爆炸式信息更新速度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必须跟得上时代、跟得上潮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真正培养随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展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将在现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走出知识和实验并重,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教学新路,必将对培养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

摘要:当前电子商务人才供给存在着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在供给侧改革思路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要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内容进行结构优化,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提升人才供给准确度,为市场提供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统计,6月底我国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人员超过310万人,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已超过2300万人。未来5年,我国50%以上的企业都将“触电”,不同程度地与“互联网+”结合,开展产业的电子商务化创新活动,对电子商务的精准性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现有电子商务人才供给结构性短缺已严重影响电子商务产业业态的多元化、精准化、高效化发展进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产业的需求,没有能有效地为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紧跟时代的具有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的需求。供给侧改革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克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实现电子商务人才的精准输出。

供给侧改革能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提高市场主体的供给质量,使供给结构多元化。供给侧改革思路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正相匹配。

电子商务专业涵盖营销推广、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互联网、供应链等范畴。电子商务人才除了具备应用型岗位技能外,还需要较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产业不是单纯地把线下的传统业务改为线上的销售业务,而是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互联互通的跨部门联合运作基础上的复合型产业。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要以市场机制与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向,统筹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划,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变革教学方式,引入企业导师;要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制订电子商务综合一站式教学与实践整体方案,提供电子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人才输出模式、智能教学模式、360度人才评定标准库等;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人才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实训、实战、实体”三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模式,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助力人才高质量就业创业。高职院校要树立多元化办学的思想,建议由政府、行业、学校三方联合,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的'关键岗位的设置及相应的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对学生开展专业、精准、创新和个性化的培养,并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内容,以更精准地培养人才。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强调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订单培养模式、企业进校授业模式、轮岗实习模式等多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在企业实践实训的时间,让学生在企业导师的精心指导和管理下,为企业提供实际的经济效益,解决电子商务项目中的问题,提高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推进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即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政联合,共享学校的教育软硬件资源及实训基地资源。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岗位引导”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基础,能独立承担网店运营、网站推广、网站建设、网络客服、网络营销、网店美工等工作,具备运营、营销策划、美工、文案、数据分析能力和较强的网络推广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同时,建立综合实践项目库,以“项目驱动”为核心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与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出发点,以“岗位引导、项目驱动”为核心,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将资源库平台、教学平台、软件平台、实战平台、o2o电商实践基地融为一体的一站式教学与实践云平台。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互联网+”思维要求高职院校以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和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进行深入的市场动态调查,与电子商务企业群体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最新的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主流需求信息。目前,传统的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电子商务行业知识动态更新常态化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最突出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教材、实训软件开发建设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极易落伍。因此,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专业教师要主动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不要拘泥于教材和现有的固化的实训软件,让学生能结合自己兴趣,深入学习相应的拓展课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围绕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核心岗位能力与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进行建设,课程模块围绕岗位基础、岗位核心、综合实战、岗位训练营、电子商务创业实战等进行设计。推进岗位引导型课程建设,以六大核心电子商务岗位,即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美工、电子商务客服、电子商务文案、电子商务营销、电子商务技术为依托,进行岗位典型任务分析,形成整个课程体系。通过岗位配套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通过岗位实战训练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体系,通过岗位实训软件培养学生实战应用能力。推进项目驱动课程建设,结合双十运营活动、线上线下运营活动、o2o电子商务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的生源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创新创业及实战应用,实现与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对接。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细化企业的电子商务岗位需求,模仿电子商务综合性项目运作来设计课程;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考取对应的电子商务职业证书,以证促学,实现双证毕业。

(四)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作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教育的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也可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工具搜集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在线资源获取最新的专业教学资源,充分运用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等在线课程平台构建在线课堂。进行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将电子商务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与电子商务项目有机融合,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可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以提高其信息化技术水平和自学能力。此外,信息化技术和智慧化信息教学平台可便捷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各项企业电子商务项目任务,练习电子商务技能,积累电子商务项目操作经验,可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加强多方合作,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可不断提升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一

我国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基本上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急需创新.本文通过从教学理念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方面探讨艺术设计教学应重实践,多联系实际的途径.

作者:刘有全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刊名:电影文学pku英文刊名:filmliterature年,卷(期):“”(22)分类号:g71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二

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较短,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缺乏本土的创业案例,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课程设计思路、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所以,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仅传承、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新技术、新文化、新知识方面都起到了引领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指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衡量人才重要标准,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创新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是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创业就业成功率的要求。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然而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的焦点和难点,从国家到学校都在努力寻找促进就业的良方,而创业无疑是一条重要出路,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1%,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一)全程教育与模块化相结合。

5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教材建设、实习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根据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参考相关院校的教学经验,考虑到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达到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具体来说,可以分为的四个模块:

1.创新创业理论模块:主要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启蒙阶段,应结合入学教育,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快速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把创新创业教与专业教育融起来,让学生把握专业特点和前景,从专业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未来创新创业的大体方向,本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就业创业形势,掌握创新创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通过第一课堂教学讲授、第二课堂活动、参观考察创业基地、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作报告等形式开展。

2.创新创业素质模块: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期。素质教育的定位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泛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辨别机遇、风险预见、耐挫的能力,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本模块主要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讲座为载体,主要对学生进行创业心理品质塑造、创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和实习、实训为阵地的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应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知识,培养其以后从事职业必需的敬业进取精神与基本专业技能,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按职业目标去塑造自己。同时,通过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校友报告会、走访、参观企业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清楚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创业靠能力、发展凭素质是市场经济下实现就业创业的客观要求。

3.创新创业技能模块: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巩固期。创新创业教育是受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活动,创业者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创业成功,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驾驭复杂情况的能力,更要掌握创新创业的实用技能,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一是通过第一课堂传授学生相应的创新创业技能技巧,如,创业市场分析,创业信息收集,政策把握,团队组建与管理,人脉拓展,创业融资与成本控制,公关与市场营销等必备知识,二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强化这些技能,全面掌握这些技能,无论将来学生是否创业,都能受益终身。

4.创新创业实践模块[2]:主要是针对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成熟期。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学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建立和推行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作用,而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实现真正创业的准备。通过以上三个模块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了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能力,这一阶段就应积极为学生营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更多的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检验自我所学和提升自我所得,为走出校门做要准备。本阶段可以通过创业软件模拟、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等,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创业知识、懂得创业程序,实现成功创业。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在我国起步还比较晚,理论还不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但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上以指导和服务为主,加强创业观念、创业模式、创业理财、赢利模式、创业融资与风险投资教育,强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创业实践、创业技巧等方面指导,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多举办成功企业家讲座、开展模拟招聘会、创新创业设计比赛、参观成功企业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创业模拟软件,建立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以新颖的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我们的学生都去下海,去开办公司,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各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就业教育的目的主要使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业、职业、事业等关系,促进他们顺利完成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就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本质上来看是就业教育的延伸。在我国的就业刚刚兴起,而创新创业教育才起步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去指导就业教育,用就业教育的基础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可以把创新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融合起来,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务实与务虚相结合。

务虚是前提,务实是宗旨和目的,务虚主要指包括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形势、方针政策宣传等一些理论性、政策性的东西,这些是必须做的,且还要宣传到位,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社会实际需求和创业者自我发展相互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政策和理论讲解上,最终目标还要落在务实上来,解决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关心的就业上,务实主要是创业教育的落实情况,如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成功率等,即产品的质量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是否相一致,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要转变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来培养合格人才,达到按需生产。

(五)集体备课与单独备课相结合[3]。

一门课程建设需要用时间、实践来检验,更需要集体智慧来完成,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前提和保障。队伍的稳定性、长期性、连续性非常重要,可采取专兼职相结合、外出学习和校本研讨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法,鼓励老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个研究的课题项目,组成课题组,根据学校实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分阶段进行研究,用较深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依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教学和实践任务,力争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内容的备课和授课,遇到问题集体研究,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2010,(5).

[2]方守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及实施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3]才忠喜.对高校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2,(1).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三

由于市场对广告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广告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理解为辅,更多的是单向的交流,大多都忽略了学生创造性与实践能力的锻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封闭式教学模式。

有一些高校广告课程教学封闭教学现象严重,广告课程的教学仍然处于老师口述,通过粉笔板书授课内容的传统教学的“我说”“你记”的阶段,授课教师教学资源匮乏[1],学生只能通过教材来理解授课内容,通过教师的口述来想象广告的效果,老师单方面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根本无法体现广告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应该坚决杜绝。

(二)演示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投影仪、扫描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和应用,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教师在广告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都会运用ppt课件、广告创意图片和照片、优秀广告作品视频、平面广告作品、企业广告策划书或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广告素材的示范表演,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触广告作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让学生在接受广告理论的同时,对学生的手、脑、眼、耳等多个感官进行刺激,增强了学生对广告学的感性认识。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授课过程中直接登录相关广告专题网站进行在线的广告作品赏析,增强了广告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多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只是单方面地加强了学生对广告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学生实践的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环节设置比较欠缺,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案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mba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广告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将广告热点问题以及优秀广告作品以个案的形式成立数据资料库,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结合优秀广告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广告案例提供给学生,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围绕案例查找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目前高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模式。

二、创新的广告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随着高校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在广告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教师单方向地向学生传输知识以及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随着一些创新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广告学的授课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一些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或广告经营等相关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广告策划书拟订、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评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累学生的一些学习体验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开展广告活动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高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多种办学方式的出现,对广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学校可以在一些广告公司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有效的实践资源,将广告课程的教学环节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到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广告公司进行参观、调研、访谈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广告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下网络辅导教学模式。

学生在广告课堂上进行广告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般高校的广告课程的周学时为4个课时,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广告知识的应用和消化所需要的时间。在课堂上的时间学生仅仅学习到了广告课程的理论知识,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就需要学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来摸索,通过对教师所布置的'实训作业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网络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平台,学生可以与授课教师成立qq群,在课下与老师进行沟通,通过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让授课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随时答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积极性。

(四)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交流互动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辩论题目,例如“广告的艺术性大于科学性”等这些广告史上争论了很长时间的内容进行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另外,讲台不仅是属于老师的,也是属于学生的,在一些广告基本理论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准备,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登上讲台为大家讲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新的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互动教学模式使广告课程的教授由传统的单向传递转变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多维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广告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现代教学理念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的过程,这就需要广告学课程的教师不断研究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人格发展健全、理论知识丰富的综合性人才。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四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能力培养作者班级:作者姓名:作者学号:

内容摘要:

新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我认为以下几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第二,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第三,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开设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创设环境类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以校内外创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正文: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已突破200万大关,达212万人,2005年又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8万,2006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13万人。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早在2004年就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大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是34万,2002年是37万,2003年是52万,2004年是69万,2005年达到了79万。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大多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科技协会为平台,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学生才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一定数量的创造性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业品质给予强化。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自己的团队。一个精诚团结、各方面能起互补作用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通过教师队伍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合作意识,将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

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将其列为必选科目,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创业学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在课外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开设创业教育课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和视野,使课程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定期举办对话交流论坛,请创业成功人士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解答其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

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必须在教学思想上有根本的改变,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使学生从日趋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获得创造能力的培养。

系统创业知识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大学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一门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第二,媒体资讯。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比较出名的《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第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襄樊学院还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

报告。

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

计划。

竞赛创业。

计划。

大赛,对于增强。

创新。

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

创新。

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参考文献: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五

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不能满足当代经济需求,应当结合现代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因此,教育观念、管理体系、管理手段都应当围绕新的教育目标进行战略性的变化。2.1.1教育观念随着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弊端日益凸显,传统教学多宣扬共性、强调约束力,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难免会造成人才的僵化教育现象。而在当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提倡全面综合素质,提倡激励方式来管理人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鼓励人才的个性发展。也因此,教学管理观念的改变势在必行。

2.1.2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强、模块繁杂的系统性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是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前提。首先,制度的确立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能够契合相关教学目标与计划内容,符合当下教学工作的实际管理需求。制度的完善性意味着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大到教学、教务、师资管理,小到教材、学籍、设备管理等等内容都应该囊括在内,制度的完善性才能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标准,使得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有序性,利于后期制度的遵守与落实。

2.1.3管理手段教学管理手段除了严格管理之外,还可以运用绩效激励机制来提升师生积极性、自觉性。高校师生大多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因此绩效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师生提升思想觉悟与素养,使得教学管理水平实现高效化。根据教学模块的多层次、多类型,针对性布置教学绩效考核指标.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可以做到信息顺畅沟通与工作的适时调整。结合上下意见所指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合理资源布置分配,使得每名教师、学生可以依据目标来实现对自我的.管理。最后定期考察目标的完成程度,做出适当的奖惩激励评价。这种管理手段是将大目标进行分期量化,可以完整体现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2教学创新方面。

随着现代经济的需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并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在教学管理中也可以运用网络优势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比如在选课模块,可进行弹性网络管理,学生可以运用网络系统进行自主选课及专业辅修、科研项目导师选择等等,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程教学模块,教师可设定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并将学生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与表现等考核信息上传,方便其他教师参考教学模式,方便学生自主查询课程评价等等。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目标模块的量化,并实现信息共享、交流的目标,利于教学管理的系统化、多样化需求。

3结语。

通过改变教学管理观念、健全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手段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进程。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系统,调动“教-学-管”之间的积极联系,促使高校教育具有创新理念,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需求,必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大力改革,促进高校教学管理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卯静.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网友世界,2014,02:139。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六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从外部的信息发布、网上交易向电子商务与企业内部业务整合的方向发展。而企业内部业务的整合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网站建设维护等技术型人才向懂技术、复合型的高级商务人才转变。培养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当务之急。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七

1.1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应该和社会同步。

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升级,与此同时,我们现在的社会对每个人的素质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中有一个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这个专业就是给相关单位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幼儿的家长也需要得到这些优秀的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而且这些优秀的人才也是我们的政府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些单位或者个人对学前教育都有相同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存在,才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能有一个长远的发展。

1.2专业设计应该和经济发展同步。

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该能够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同地区的人对学前教育的思想和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第二,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应该制作出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教具,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会更容易,而且学生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前教育的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当地独有的特色融入到教学中去,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本土观念,对学生了解本土的知识文化会有一定的帮助。要达到这种教学目的,就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特色性的东西附加进去,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去进行,但是对一些地方性的文化特色也要有一定的涉及,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中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从当地的发展状况作为所设计的出发点,还要把那些对学前教育有帮助的思想和理论采集过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3专业设计应该和学生的性格取向相同。

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定要设置出不同的课程。对人格的培养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性格取向论以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人才在拥有必备能力和知识的前提下,还应该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这个学前教育毕业生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1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增强学生把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学前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去一些幼儿园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才可以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对每一位学习学前教育学生的要求。学校给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职业教育,学生在幼儿园中学到的是实践中的一些知识,学校也应该树立起把职业教育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

2.2在具体的教学中增设选修课。

学校应该开设多门选修课,既然是选修课,就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去选择不同的专业,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也会主动去学习,因为这些课程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所以他们对这些课程会比较感兴趣,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选修的课程学生可以把自身的特长充分展现出来。在高职院校中学习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高职院校的本职工作是要把国家规定的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开设选修课可以把学科教学和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这样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出色的学前教育教师。开设选修课也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让学生从自身的选择上寻求发展”这一理论,如果一个教育机构只是一味地把自己想要教授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这个教育机构是非常不完善的,真正的教育机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喜欢所以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所以可以学好。

2.3加强对课程的研究。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把课程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且还要对课程进行一定的研究,因为对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对课程进行自我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这门课程的知识有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扎实。据统计,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在课程研究方面做得并不到位,这也导致了当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并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讲解出来,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在高校的时候很少进行实践教育,而且学生对所教授课程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3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我国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场所就是高职院校,而且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学生只有在高校的时候能够接受良好的理论教学,他们在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够有一定的教授实力,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学校应该安排学生去一些幼儿园进行讲课实习,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距离真正的幼儿教师还有多大的差距。学校应该设立一些文艺性比较强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后,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课程的研究。

精选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论文(案例18篇)篇十八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给大家提供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1组织课程逻辑错位。

一些院校在专业课程安排上,并没有依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逻辑层次来安排。如一些高职院校把应在大一开始时设立的计算机基础或是网络基础课程设置到了第三学期进行讲授,二网页设计本应设置在第二学期开设,却被放到了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完全是在无基础知识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尽如人意,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1.2实践教学缺乏意境。

电子商务是很多学科的交叉性的新型学科,通过网路、信息以及数字技术来实现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的专业课程中并没有把实境性和创新性突出出来,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实施和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往往都是以模拟性试验为主,针对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内容,严重缺乏必要的'演练环境。在教师本人方面由于很少参与到商业的实际运作,因此在教学中所包含的案例来源以及创业实习指导等都非常的具有限制性,无法包括更多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1总体思路。

以任务导向法建立一套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电子商务其实就是传统商业活动上的电子化、网络化,是利用网络(internet)等实现交易活动的一种技术,又不单单的一种技术,因此改革应围绕交易手段和内容这一主题来进行,重视与任务导向法的教学,具体建立方法,下文具体讲述。课程实训教学建立向着多样化发展。学生在商务电子化的构思能力需要通过课程实训、认知实践以及结合实训等多种实训手段来提高,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以技能,重点是是学生建立一个熟悉传统行业运作流程与特点的构思能力,并逐渐使学生自行寻找和掌握商务思想与技术相结合的划界另外还需要通过必要的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商务职业敏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在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实习模块,在教学安排中重点安排专业实习,为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进行电子商务软件操作、软件设计以及商贸模拟应大力开阔书讯基地,是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了解与专业结合的相关职业。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到专业定位,奇高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2具体内容。

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可以依照网络销售以及网络信息编辑等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培养,合理设定开设的课程,把商务课程与技术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是改进,避免知识的重复或是遗漏。建议把认知实践安排到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方面后期的学习。电子商务发展到现在,经历的时间还比较短,目前仍然处在应用和发展之中,现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电子商务理论面对不断发展中的电子商务,无法做出非常准确的指导,因此应把实战性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建议学校把实训室与物流公司等企业集合在一起来作为实训场地,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围绕指定的培养目标,探索在实训课程实质上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把理论、实验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课程实训方面,建立商务信息实训、电子支付以及认证实训、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师训。充分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网上银行,进行操作网上转账、支付以及销户等操作,进而掌握安全支付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指导学生建立一个以学生为背景的b2c网站,加深学生对动态网站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应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承接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综合类实训方面,加强模拟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开个人网店,建议学校使用多种手段来筹集资金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学校也应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定位研究方向,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分析职业岗位。电子商务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模拟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电子商务的全过程,也可以使学生以科学态度来对待电子商务,开网店这种形式是借用网上的免费资源来进行试训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熟悉各网站的使用规则,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可以进行网上购物,也能够参与到网页的设计中,零距离接触电子商务,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以及实践中中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进行优化及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扩宽学生的视野与学习渠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另外还需要改革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评分制度,把成绩与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把传统的百分制度变为“优秀、良好、合格”等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为主,说明教学存在的不足,重点讲述了几方面电子商务教学的改革内容。随着我国计算机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电子商务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学生安全教育讲话稿(汇总19篇)

    在领导会议上,撰写一份精心设计的讲话稿,可以使自己的发言更加有条理和有说服力。这些范文的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传达给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力

    精选出纳的下半年工作计划和目标(汇总16篇)

    在下半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需要审视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进步。小编在这里分享了一些下半年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参考。时光飞逝,转瞬间已进入xxxx

    热门男女交往心得体会(案例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梳理所学所得。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许下面这些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近年来,男女关系日益复杂,人

    最热魅力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里程碑,记录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和领悟。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寻找写作灵感和思路。

    优秀春季开学工作计划(汇总19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提前预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工作中的困惑和纠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精选销售顾问服务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5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第一段:引言(100字)。在每个销售人员的工作生涯

    专业韩国签证申请书(案例18篇)

    提交转专业申请书前应该先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转专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尊敬的xxx签证

    2023年茶艺实训体会与总结(汇总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一些真实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实训,就是把在学校

    精选银行职员的述职报告(汇总15篇)

    描述自己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述职报告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团队成员交流学习和分享工作经验的宝贵资源,非常值得一看。转眼2016年又开始了还记得去年今时,

    精选健康饮食演讲稿举例说明(模板17篇)

    通过分析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一篇演讲稿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