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场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散文(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雅蕊爱是一场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散文(模板8篇)

当我们感到疲惫和迷茫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在写励志总结时,我们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景。对于那些正在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励志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指导和鼓舞。

爱是一场修行篇一

说白了,人生其实就是一部小说,只不过是,有人是洋洋洒洒跌宕起伏的长篇,有人是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的中篇,当然,有人是故事简单有惊无险的短篇,仅此而已。

你呱呱坠地时的第一次哭声,便是记载你生命开端的第一个清晰的符号,你稚一嫩的脚丫踩在坚实土地上的那一刻,便是你人生之旅的第一个印记。

在你自己空白的扉页上,没人会提前给你写好序言,动笔的写下故事开头的,只有你自己;为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的也是自己,不管这个句号是否圆满。

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当父母呵护的双手,慢慢松开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了自己前行的岁月。或席地而居,默默无闻,生于斯,终老于斯;或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而名垂青史;或远方流一浪一,做一个思想属于自己的洒脱的行者,那一刻,将成为人生命运的一个关键的转折。

我们都在各自续写着自己的故事,用青春的颜料,涂抹着成熟的画面,用冒失的步履,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子。

路,真的很难走,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将注定成为普通分子中不能在普通的凡人。可我们依旧要走下去,依旧要好好的活着,就像原野上的一棵树,尽管微不足道,可我们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血有肉有情感,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众多的树相聚在一起,才成就了浩瀚的森林。

我们终究会老去容颜,终将会寿终正寝。就像婴儿时在人们笑声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样,也会在亲人们悲戚的哭声中悄然离去。欣慰的是,在我们的脚下,从大树的根基处,一簇簇幼苗钻出来了,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稚一嫩,沐着一陽一光,雨水,同样去历练未来生活中的磨难,也会在风风雨雨的侵袭中慢慢长大,直到有一天,在我们的期待中,自己去闯属于它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其实,这也是我们自己小说中的`一个章节,一个割舍不断的骨肉相连的故事。

我们都崇尚甜美的一爱一情。懵懂的时候,都会被王子与公主美丽的童话故事所打动,当把属于我们的一爱一情故事写进自己的小说里的时候,才发现,现实里没有太多的一浪一漫需要去过分渲染,更多的是那些婆婆一妈一一妈一的话语,还有柴米油盐的味道搅拌。

故事写完一半才发现,生活就是一个搅拌机,把所有的酸甜苦辣掺杂在一起,周日复始,年复一年,虽缺少唯美,但也觉得过得踏实。

我们不是独行客,比肩接踵的的人群里,只是因为彼此多看了一眼,美丽的故事才有了最一精一彩的一篇。生命中有你走过,无论长相厮守还是一面之交,都不会是过眼云烟。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在我们短暂或漫长的书页里,彼此曾经相遇过,并且占据了书页中那明显的几行,用感情记录下欢笑、喜悦和幸福的时光。

这就是我们的修行,倘若有个时间的限定,我想无论长短,都是值得回味的一生。

爱是一场修行篇二

人生就是一场翻山越岭的修行。

“别无理取闹了!”看着这条最后发给她的信息,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过与歉意,脑海里总是涌现出她对我的关心和我苛责她时的狠心与决绝。每每想起她对我嘘寒问暖时,就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耻!心里不住地告诉自己:看看你自己,保护不了朋友还总是让朋友伤心难过!现在好了,又少了一个朋友!你不觉得你应该做点什么吗?难道你就打算这样患得患失下去了吗?你不用为你自己犯的错误去弥补吗?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道歉。我缓缓地拿起手机,犹豫不决地按开了她的头像,“对不起”三个字不断浮现又消失。经过良久,我终于发送了,心里却仍旧忐忑不安,惊心肉跳。许久,她发来了一句“没关系”,我心中那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她不计前嫌原谅我了,我抬头望向窗外,天空一片晴朗。她让我知道了,犯了错误应该要学会面对,学会自己解决,就像那年老师告诉我的道理一样。

始终记得,三年级时我经常迟到,理由特别多,起床晚、堵车等等,直到那次。那天,雨一大早就“哗啦啦”地叫嚷着,天空乌云密布,我又迟到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什么迟到。我理所当然地告诉老师:“因为下雨了,路上堵车。”“下雨了,你为什么不早点出发呢?班里有很多同学家离学校更远,他们如果不是早点出发,也可能会迟到的。下雨堵车只是借口而已,你若是早点出发,不就不会迟到了?”老师说着,使我感到羞愧。我红着脸对老师说:“我……我知道了。”后来,我给自己定闹钟,没有再迟到。我顿时明白,错误不能逃避,不能找借口,只有面对并想办法才能解决。

爱是一场修行篇三

青春是一场修行,在晦涩的情感中麻木,站在高山上,俯瞰这个笼罩在春光里的世界,高架桥上车辆穿梭,流水淙淙,树木苍翠,石头垒砌的房屋在阳光下静立。站在一个时间点上,细数青春时的点点滴滴,回过头,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在风雨中或消失或被掩盖。人生是一场旅行,而青春则是一场修行。

年少时,坐上火车去向一个陌生的地方。穿梭在陌生的人群里,走在陌生的小镇,时光如流水般消逝,那些青春期的忧伤与疼痛在旅途中挥洒。一个人走过长长的小巷,一个人站在街头画画,一个人仰望天空。青春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那些内伤,包裹着倔强,慢慢地结成硬痂,自行痊愈。

青年时,背着背包走过荒芜的村落。行走在清脆的香蕉林间,穿过石头垒砌的阶梯,阳光在头顶挥洒,那些青春期的梦想与希望在旅途里变得坚定。一个人站在海边吹风,一个人坐在屋顶看书,一个人走过黑夜。青春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那些旅途的见闻,混合着忧伤,慢慢地伸出触觉,绽放岁月的芬芳。

后青春时,开始在一个地方停留。在街头吃一碗大骨汤粉,走过热闹的集市,内心的不安感让人变得焦虑,那些后青春的诗歌在笔下变得鲜活。一个人走过空旷的田野,一个人爬上陡峭的高山,一个人坐在窗前默思。青春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那些消失的时光,与内心的不安碰撞,火光四射。

青春是一场修行,在艰难的逆境中,如切如磋,磨砺年少的老练与成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在生活中悟出了智慧,辨别真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艰难的逆境中,如琢如磨,磨砺年少时的懵懂与无知。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爱情面前,我们必须学会付出,学会珍惜与宽容,即便是离开,也无怨无悔。

青春是一场修行,在纯真的年代里,形成善良、理智和积极向上的独立人格,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这样的青春,在时光的磨砺下,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修行,是不断的内省与不断地品格磨砺。青春,不该用来挥霍,不该用来虚度,相反,它需要修行,需要由内而外的警醒与约束。在塑造体格的同时,塑造一颗强劲而刚毅的内心。

青春,意味着责任,挑起人间风雨,挥洒年少豪情,它需要坚韧的修行。

青春,意味着奋斗,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它需要长期的坚持。

青春,意味着割舍,扬帆远航,舍小家爱大家,它需要不间断的磨砺。


爱是一场修行篇四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修行却是点滴的功夫,要甘于淡泊,乐于寂寞,凝炼生活中的点滴。走入红尘,经历一番繁华,繁华过后,能不留一丝执念地走出红尘,摒弃繁华,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题记

人生一世,从生到死短短数十载,人各有异,也各有活法。有人尊师重道,依照贤圣典范,循规蹈矩地活一生,所涉猎之处也不过是先人开垦过的邻家菜园,乡间阡陌。而有的人却不然,虽也是奉儒尊师,看遍四书五经,却生出钩深索隐的想法,觉得似经非经,渐竟有离经叛道之心,说出那些所谓的异端邪说,被人视为文学异类,诸如李贽,金圣叹之流。其实,这个人生无论我们怎样过?都躲不过迷离世相,如烟世海。毕竟时光真的太匆匆,流年也真的似水,而岁月也实在是走了就不再回头。一些人,一些事,还来不及说,也来不及做,就被丢在了昨天,尘封进了回忆。

有人说,人生一世都是围着心转,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等说法很对,乍一听觉得见解独到,阐述的也鞭辟入里,可我却有些困惑,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心呢?不能大,不能虚,不能平,不能潜,更定不下来,那时要怎么办呢?是否我们欠缺了修行,便荒芜了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这就是人生。若要修行,便于聚散之间,起落之时,寻出些端倪,总结出心得。花开便会谢,有聚便有离别。我们相聚时就已经知道离别也来了,已经不远了。当我们将缘分拿起时,便该知道终究会放下的。我们若不能看淡一切,那这一切便要与我们执着纠缠了。

常常看到很多人,很多书上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可是修行的什么呢?我们中国文人墨客将修行理解为修养德行,东方宗教说修行便是修炼,道家的炼心练气是为了静,儒家的修身养性也是为了静,佛家的六根清净更是为了静,如此看来所谓的修行即是修静了。隐约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僧人所居住的寺庙在梵语上名为“aranyaka”,音译为寂静处,而佛教僧人所修的禅定,梵语名叫“dhyana”意为静虑。而静虑这个词却是从《礼记》上来,“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所得。”由此可见,佛家所修行的一切也是为了静。喧嚣红尘里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繁华起落,大喜大悲,可这些都是留不住的景观。唯一恒久的只有一方宁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如今物欲横流,正能量充裕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觉得一味地奋斗进取才是有为,可我却觉得以退为进和静思内省更重要,便如老子说的“企者不立,跨着不行。”很多人为了追求高品质的大有为境界而整日奔波,心神疲惫,而错过了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我所谓的大享受不是消极,而是超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不屑在世俗设定的狭窄跑道上盲目地竞争,我喜欢活在云淡风轻的宁静生活中。因为我深知人生如蜉蝣,亦如它三日之寿命,转瞬即逝,若没有一方静土,任身心如急鼓,这人生的乐趣也便无从品尝了。若是持有一方心静,才能心宇澄清,身似如来。然国外一些宗教,诸如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则有不同见解,他们将修行分为肉体修行和精神修行,无论肉体和精神的怎样修行,怎样坚守着观经之前的大小净,都只不过是为了超凡脱俗,脱离生死痛苦。他们苦修禁欲,虔诚礼拜,甚至与世隔绝,不知道是否真的脱离了痛苦,可生死轮回他们注定是脱离不了的。有时我会突然想想修行此类的事,总觉得人们将它浮夸了,也将它说的太凝重了,放大了。我若是环卫工人,俯拾落叶,清扫晨道便是我的修行。我若是音乐家,聆听自然天籁,用心吟唱便是我的修行。我若是农民,春耕秋收,拔草保苗即是我的修行。即便是我无工无业,赋闲在家,也并不代表我没有了修行。我的修行很简单,将吊兰中的枯叶黄叶裁去,给房中的绿植松土浇水,池中的鱼儿也需要换水了,心不静时,我会于如麻的线团中抽出一根根的线,将它们首尾相接,整理成线棒子。甚至我会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抱着狗一起看蚂蚁搬家,一起查数花瓣的零落,甚至观书品茗,闲庭信步,我都将它视为修行。修行无关宗教,无关尘世,只不过是凝炼一些生活中的精髓,做到清静自在,顺意随心罢了。可笑晋代陶渊明的隐士生活,“结庐在人径,而无车马喧。”若真是有大修为何必绝尘世而不见,“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

人生是一场修行,这修行不能避趋的便是情。我曾见到过一对夫妻,两人都是盲者,看不到彼此,却互相搀扶地走在大街上,无论十字路口怎样地喧嚣,无论前方是否坦途,他们都是手拉手地笑着走过。那种安然,那种坦怀,那种面不改色,我见到后很是惊讶,觉得他们于彼此之间建立的那种信任是很多人比不上的,明知道对方也跟自己一样看不见,却甘愿跟着彼此向前方走,不怕危险,不惧不疑。我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我曾经试过闭着眼走路,让一个朋友,甚至让我母亲牵着我走,任是我对他多么信任,可还是经不住好奇心和多疑心的作祟,或是不敢前行,或是偷偷眸视。我想到此处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也刚好看到他们在交警的指引下走到了马路对面,我的身旁。我便伸手扶住了他们,交警冲我点头微笑,离开了。我将他们扶到路边的树下,刚好有长椅,我们便坐着聊天。我问出了我的困惑,他们两个讶然笑了笑,似乎是没有想到我会如此问,不过他们还是轻轻地回答了我,“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我惊然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说出这么极富哲理的话,男的似乎预想到了我的表情,笑了笑告诉我了缘由,原来那两句话是他们拾荒时遇到的一个人说的,那个人似乎是个文人,见到了他们夫妻的相扶相持后,便送了他们这两句话。“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我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念叨这两句话。不怕是无畏,不疑是一种境界,近似于人们常说的真善美。若盲者的修行之路有顶峰的话,那他们两个便已到了极顶。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步步行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暗暗窃喜。我喜欢喝浓茶的第一泡,虽然有些苦涩,可却能增添我对第三泡的希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在乡间小道上,因为只有这也我才能忘却喧嚣。我喜欢记住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人的一生所遇到的过客是有限的。我喜欢别人忘了我,因为那样他就会不记得我的错。

爱是一场修行篇五

我总是在临渊羡鱼,可是等到我自己撒网的时候,却发现我还是抓不住它。就跟手边的幸福一样,还是弄丢了它。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只能这样想。

自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殊不知,不是真心就会有结果。曾几何时,在一段极为短暂的时光里,我以为找到了生命中的终点。

曾以为的一辈子,实际只是一阵子。

miss,同一个单词,既是想念,也是错过。

在我最想念你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错过了你。

失之我命、

还是有些许舍不得。

不可预见,只可遇见。

你我相遇,是我生命中不可预见的插曲。

人都有这样的时候,偏执的去做一件事,执着的去想一个人。

明知道它是错的,却还是无法自拔。

心里放不下你,更不放过自己。

记忆里的或许是最美的,不愿去想它现在的残破,自恃不清,自我欺骗。

向往了,拥有了,尝试了,得到了,受伤了,才明白,不属于自己的,在努力也是徒劳。

或许有些东西,等到真正放下的它的时候,才知道它的“沉重”。

我在乎我曾经得到的,更惋惜我已经失去的。

有故事的人其实只是人生的道路上出了事故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imustbeblessedness

是的,我们陌生了。

我放弃了,不是因为没有感觉了,只因我懂了。

永久失去比无法拥有更让我心痛。

心痛已生根,为何思念还不止。

一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无穷的。

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坚强,当有一天你发现你除了坚强无从选择的时候,你已经无坚不摧了。做最坚强的自己,爱最好的自己。

能让自己幸福的只有自己,就像棉被一样,让自己温暖的其实是自己的体温。

当你不在心疼别人的时候,才会想到心疼自己。

不要总想着自己不幸福,否则连幸福也会嫌弃你。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别人都不懂你,而是连你自己都不懂。

最有效的自省,就是在自己的伤口在狠狠的补一刀。

imustbeblessedness。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爱是一场修行篇六

电视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一双年幼的生下来即是重度脑瘫患者的双胞胎女儿接受采访。

她是美丽的女子,家境殷实、父母宠爱,公主一般长大,顺利工作、结婚,没有想到厄运埋伏在“生子”这一环节给予她重击。

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离家出走。

“你找过他吗?”主持人问她。

她决然地摇头:“没有,不过我不怪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而她的选择,是留下来不离不弃、竭尽全力。为了给一双女儿治病,她放弃了工作,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卖掉了父母的房子,然后,又卖掉了弟弟的房子。

一家人团结在一起,为了这对病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

值吗?所有的人都在问她这个问题。

值吗?这也是每一个人在面对需要自己付出和牺牲的人和事时,在心里反复权衡和掂量的。

如果按照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家人这么做,显然是不值的。医生说了,这对双胞胎,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生活能够自理,而且,还不一定能达到。而这家人却为这个不一定能达到的结果,全力以赴不留后路,多傻啊!

可是,我看见这位母亲,看见孩子的姥姥和舅舅,在看着这对如今已能说话和走路的双胞胎姐妹时,脸上露出那种满足又明亮的笑容。这样的笑容,我们在很多苦难者脸上都看到过,似乎苦难不是苦难,在经过他们的人生时,就已经化成了祝福。

这样神奇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我想,他们一定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他们只是觉得:好吧,现在这个灾难降临到我身上了,这是老天给我的一个考验,我就要把它撑起来、走下去,走到哪站算哪站。

所以,他们平和,他们不觉得受了委屈。

这个过程,很苦很苦,但是,一定也有乐趣。就比如,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教会了女儿叫一声“妈妈”时,她所享受到的幸福,一定不比一位看到孩子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母亲所享受到的.幸福要少,甚至更多。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平凡之处:这么难,我都没有放弃;这么难,我都没有被打败;这么难,我不也走过来了吗?他们会因此更喜欢和认同自己,这是灾难给予战胜它的人的礼物。

而那位放弃了、逃跑了的父亲,他从此就轻松了吗?

不是的。

他也许每天都会听见来自心底的小声音:我是一个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男人,我是一个弃自己一双有病的女儿不管不顾的父亲,我是一个没有和妻子共患难的丈夫,我的人生,真的很失败……他会因此而不喜欢甚至看不起自己的。还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吗?他其实才是整场灾难中最值得同情的人。

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喜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爱是一场修行篇七

人生一世,从生到死短短数十载,人各有异,也各有活法。有人尊师重道,依照贤圣典范,循规蹈矩地活一生,所涉猎之处也不过是先人开垦过的`邻家菜园,乡间阡陌。而有的人却不然,虽也是奉儒尊师,看遍四书五经,却生出钩深索隐的想法,觉得似经非经,渐竟有离经叛道之心,说出那些所谓的异端邪说,被人视为文学异类,诸如李贽,金圣叹之流。其实,这个人生无论我们怎样过?都躲不过迷离世相,如烟世海。毕竟时光真的太匆匆,流年也真的似水,而岁月也实在是走了就不再回头。一些人,一些事,还来不及说,也来不及做,就被丢在了昨天,尘封进了回忆。

有人说,人生一世都是围着心转,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这等说法很对,乍一听觉得见解独到,阐述的也鞭辟入里,可我却有些困惑,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心呢?不能大,不能虚,不能平,不能潜,更定不下来,那时要怎么办呢?是否我们欠缺了修行,便荒芜了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这就是人生。若要修行,便于聚散之间,起落之时,寻出些端倪,总结出心得。花开便会谢,有聚便有离别。我们相聚时就已经知道离别也来了,已经不远了。当我们将缘分拿起时,便该知道终究会放下的。我们若不能看淡一切,那这一切便要与我们执着纠缠了。

常常看到很多人,很多书上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可是修行的什么呢?我们中国文人墨客将修行理解为修养德行,东方宗教说修行便是修炼,道家的炼心练气是为了静,儒家的修身养性也是为了静,佛家的六根清净更是为了静,如此看来所谓的修行即是修静了。隐约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僧人所居住的寺庙在梵语上名为“aranyaka”,音译为寂静处,而佛教僧人所修的禅定,梵语名叫“dhyana”意为静虑。而静虑这个词却是从《礼记》上来,“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所得。”由此可见,佛家所修行的一切也是为了静。喧嚣红尘里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繁华起落,大喜大悲,可这些都是留不住的景观。唯一恒久的只有一方宁静。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如今物欲横流,正能量充裕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觉得一味地奋斗进取才是有为,可我却觉得以退为进和静思内省更重要,便如老子说的“企者不立,跨着不行。”很多人为了追求高品质的大有为境界而整日奔波,心神疲惫,而错过了人生旅途上“静观万物皆自得”的大享受。我所谓的大享受不是消极,而是超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不屑在世俗设定的狭窄跑道上盲目地竞争,我喜欢活在云淡风轻的宁静生活中。因为我深知人生如蜉蝣,亦如它三日之寿命,转瞬即逝,若没有一方静土,任身心如急鼓,这人生的乐趣也便无从品尝了。若是持有一方心静,才能心宇澄清,身似如来。然国外一些宗教,诸如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则有不同见解,他们将修行分为肉体修行和精神修行,无论肉体和精神的怎样修行,怎样坚守着观经之前的大小净,都只不过是为了超凡脱俗,脱离生死痛苦。他们苦修禁欲,虔诚礼拜,甚至与世隔绝,不知道是否真的脱离了痛苦,可生死轮回他们注定是脱离不了的。有时我会突然想想修行此类的事,总觉得人们将它浮夸了,也将它说的太凝重了,放大了。我若是环卫工人,俯拾落叶,清扫晨道便是我的修行。我若是音乐家,聆听自然天籁,用心吟唱便是我的修行。我若是农民,春耕秋收,拔草保苗即是我的修行。即便是我无工无业,赋闲在家,也并不代表我没有了修行。我的修行很简单,将吊兰中的枯叶黄叶裁去,给房中的绿植松土浇水,池中的鱼儿也需要换水了,心不静时,我会于如麻的线团中抽出一根根的线,将它们首尾相接,整理成线棒子。甚至我会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抱着狗一起看蚂蚁搬家,一起查数花瓣的零落,甚至观书品茗,闲庭信步,我都将它视为修行。修行无关宗教,无关尘世,只不过是凝炼一些生活中的精髓,做到清静自在,顺意随心罢了。可笑晋代陶渊明的隐士生活,“结庐在人径,而无车马喧。”若真是有大修为何必绝尘世而不见,“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

人生是一场修行,这修行不能避趋的便是情。我曾见到过一对夫妻,两人都是盲者,看不到彼此,却互相搀扶地走在大街上,无论十字路口怎样地喧嚣,无论前方是否坦途,他们都是手拉手地笑着走过。那种安然,那种坦怀,那种面不改色,我见到后很是惊讶,觉得他们于彼此之间建立的那种信任是很多人比不上的,明知道对方也跟自己一样看不见,却甘愿跟着彼此向前方走,不怕危险,不惧不疑。我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我曾经试过闭着眼走路,让一个朋友,甚至让我母亲牵着我走,任是我对他多么信任,可还是经不住好奇心和多疑心的作祟,或是不敢前行,或是偷偷眸视。我想到此处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也刚好看到他们在交警的指引下走到了马路对面,我的身旁。我便伸手扶住了他们,交警冲我点头微笑,离开了。我将他们扶到路边的树下,刚好有长椅,我们便坐着聊天。我问出了我的困惑,他们两个讶然笑了笑,似乎是没有想到我会如此问,不过他们还是轻轻地回答了我,“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我惊然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说出这么极富哲理的话,男的似乎预想到了我的表情,笑了笑告诉我了缘由,原来那两句话是他们拾荒时遇到的一个人说的,那个人似乎是个文人,见到了他们夫妻的相扶相持后,便送了他们这两句话。“因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为相爱所以不疑。”我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念叨这两句话。不怕是无畏,不疑是一种境界,近似于人们常说的真善美。若盲者的修行之路有顶峰的话,那他们两个便已到了极顶。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步步行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暗暗窃喜。我喜欢喝浓茶的第一泡,虽然有些苦涩,可却能增添我对第三泡的希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在乡间小道上,因为只有这也我才能忘却喧嚣。我喜欢记住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人的一生所遇到的过客是有限的。我喜欢别人忘了我,因为那样他就会不记得我的错。

人生一世所谓何来?我不知道。但从生到死这一段路走过,将它视为一场渐渐升华的修行却一点也不错。我不知道不求甚解是好还是不好?但有时候若是索隐得深了会有烦恼的话,我宁愿站在井口困惑。不寻何处来,不往迷处走,我以前说过,现在也说着,以后更会谨记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爱是一场修行篇八

文/卡玛

电视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一双年幼的生下来即是重度脑瘫患者的双胞胎女儿接受采访。

是美丽的女子,家境殷实、父母宠爱,公主一般长大,顺利工作、结婚,没有想到厄运埋伏在“生子”这一环节给予她重击。

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离家出走。

“你找过他吗?”主持人问她。

她决然地摇头:“没有,不过我不怪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而她的选择,是留下来不离不弃、竭尽全力,为了给一双女儿治病,她放弃了工作,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卖掉了父母的房子,然后,又卖掉了弟弟的房子。

一家人团结在一起,为了这对病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

值吗?所有的人都在问她这个问题。

值吗?这也是每一个人在面对需要自己付出和牺牲的人和事时,在心里反复权衡和掂量的。

如果按照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家人这么做,显然是不值的。医生说了,这对双胞胎,最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生活能够自理,而且,还不一定能达到。而这家人却为这个不一定能达到的结果,全力以赴不留后路,多傻啊!

可是,我看见这位母亲,看见孩子的姥姥和舅舅,在看着这对如今已能说话和走路的双胞胎姐妹时,脸上那种满足又明亮的笑容。

这样的笑容,我们在很多苦难者脸上都看到过,似乎苦难不是苦难,在经过他们的人生时,已经化成了祝福。

这样神奇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

我想,他们一定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他们只是觉得:好吧,现在这个灾难降临到我身上了,这是老天给我的一个考验,我就要把它撑起来、走下去,走到哪站算哪站。

所以,他们平和,他们不觉得委屈。

这个过程,很苦很苦,但是,一定也有乐趣。就比如,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教会了女儿叫一声“妈妈”时,她所享受到的幸福,一定不比一位看到孩子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母亲所享受到的幸福要少,甚至更多。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平凡之处:这么难,我都没有放弃;这么难,我都没有被打败;这么难,我不也走过来了吗?--他们会因此而更喜欢和认同自己,这是灾难给予战胜它的人的礼物。

而那位放弃了、逃跑了的父亲,他从此就轻松了吗?

不是的。

他也许每天都会听见来自心底的小声音:我是一个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男人;我是一个弃自己一双有病的女儿不管不顾的父亲;我是一个没有和妻子共患难的丈夫;我的人生,真的很失败……他会因此而不喜欢甚至看不起自己的。还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吗?他其实才是整场灾难中最值得同情的人。

不要轻言你是在为谁付出和牺牲,其实所有的付出和牺牲最终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相关范文推荐